小关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2收藏

小关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阴交穴的别名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所属部位 8 小关穴的定位 9 小关穴的取法 10 小关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小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小关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小关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小关 1 拼音

xiǎo guān

2 概述

小关为经穴别名,即阴交穴[1]。出《针灸学》(南京)。《针灸甲乙经》作少关[1]。

穴位 阴交 汉语拼音 Yinjiao 罗马拼音 Yinchiao 美国英译名 Cross of Yin 各

号 中国 CV7 日本 7 法

国 莫兰特氏 VC7 富耶氏 VC7 德国 KG7 英国 Cv7 美国 Co7

阴交为经穴名(Yīnjiāo CV7,RN7)[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少关(《针灸甲乙经》),小关(《针灸学》(南京)),横户(《针灸甲乙经》)。属任脉[3][2]。阴交是任脉、冲脉、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3][2]。阴为阳之对,交即交会,此穴在脐下1寸,为任脉、冲脉和足少阴脉交会处,故名阴交[2]。阴交穴主治腹部、肝肾等疾患:如腹满水肿,绕脐冷痛,疝气,肠麻痹,泄泻,阴痒,妇人血崩,月事不绝,带下,产后恶露不止,不孕,小儿囟陷,腰膝拘挛,腹痛,水肿,月经不调,肠鸣,血崩,小便不利,少腹胀满,奔豚,鼻衄,产后血晕,下引阴中,不得小便,阴汗湿痒,现代又用阴交穴治疗菌痢,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精神病,脐周疼痛,痛经,肠梗阻,肠炎,睾丸神经痛等。

3 阴交穴的别名

少关(《针灸甲乙经》)

小关(《针灸学》(南京))

横户(《针灸甲乙经》)

4 出处

《针灸甲乙经》:阴交,一名少关,一名横户,在脐下一寸,任脉气冲之会。

5 穴名解

阴为阳之对,交即交会,此穴在脐下1寸,为任脉、冲脉和足少阴脉交会处,故名阴交[2]。

阴,指阴阳与阴经。交,指交会与交接。道家丹田、命门之处不一:《黄庭中景经》谓“脐下一寸名丹田”,李注:“下丹田名利机,一名精露,一名交阴,一名命门,三焦右府之命也。”阴交似为从交阴转变而来。此穴为冲任肾三经之交会也。冲脉循足少阴上行,至本穴相平处,由任脉交叉互过,仍循肾脉上行,以至膈下,其上行冲贯之力尚不只膈下而止。女子至乳而 发,男子至口而髭癓须生。因冲任肾三脉俱属阴经,腹亦属阴,至此阴阳之气已相交接矣,故名阴交。又交者,聚也。三脉聚而交会也。其所治症,统此三脉之在腹部为病者,均可取之,但刺勿过深。[4]

6 特异性

阴交是任脉、冲脉、足少阴肾经的交会穴[3][2]。

阴交是任脉、督脉的交会穴[5]

7 所属部位

下腹[6]

8 小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阴交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7]。

阴交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处[2]。仰卧取穴[2]。

阴交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寸[3]。

阴交穴在任脉的位置

阴交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阴交穴在下腹部的位置

阴交穴在下腹部的位置(肌肉)

阴交穴在下腹部的位置(内脏)

9 小关穴的取法

在脐下1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阴交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寸处[2]。仰卧取穴[2]。

仰卧位,于脐中与石门穴的连线之中点处取穴;或于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连线的上1/5与下4/5的交点处,腹白线上取穴[8]。

10 小关穴穴位解剖

阴交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有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脐周静脉网。深层有第十一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2]。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9]。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动脉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和腹壁下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9]。

布有第十肋间神经前皮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3]。

11 小关穴的功效与作用

阴交穴具有调经固带、利水消肿的功效。

阴交穴有调经血、温下元作用[2]。

阴交穴有调经固带、利水消肿之功[4]。其所治症,统此三脉之在腹部为病者,均可取之,但刺勿过深[4]。

12 小关穴主治病证

阴交穴主治腹部、肝肾等疾患:如腹满水肿,绕脐冷痛,疝气,肠麻痹,泄泻,阴痒,妇人血崩,月事不绝,带下,产后恶露不止,不孕,小儿囟陷,腰膝拘挛,腹痛,水肿,月经不调,肠鸣,血崩,小便不利,少腹胀满,奔豚,鼻衄,产后血晕,下引阴中,不得小便,阴汗湿痒,现代又用阴交穴治疗菌痢,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精神病,脐周疼痛,痛经,肠梗阻,肠炎,睾丸神经痛等。

阴交穴主治腹部、肝肾等疾患:如腹满水肿、绕脐冷痛、疝气、肠麻痹、泄泻、阴痒、妇人血崩、月事不绝、带下、产后恶露不止、不孕及小儿囟陷、腰膝拘挛等[2]。

阴交穴主治腹痛、疝气、水肿、月经不调、带下[10]。

阴交穴主治肠鸣,腹痛,泄泻;月经不调,带下,血崩,阴痒,不孕,恶露不尽;小便不利;水肿,少腹胀满,奔豚,鼻衄,腰膝拘挛,疝气[8]。

现代又多用阴交穴治疗菌痢、功能性子宫出血、疝气、子宫内膜炎、子宫脱垂、精神病等[2]。

阴交穴主治脐周疼痛,泄泻,月经不调,痛经,带下,产后血晕,疝气,水肿;以及肠梗阻,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等[3]。

治腹痛,下引阴中,不得小便,泄泻,奔豚,绕脐冷痛,疝气,阴汗湿痒,血崩,恶露不止,鼻出血,肠炎,睾丸神经痛,子宫内膜炎。

13 刺灸法

阴交宜灸不宜针[4]。

131 刺法

直刺05~1寸[2][8][2],局部有酸胀感,可扩散至脐部[8]。

向下斜刺1~15寸,针感可放射到外生殖器[8]。

直刺1~15寸[3]。

直刺1~2寸[10]。

注意:孕妇慎用[2][8]。

132 灸法

可灸[2][10][8]。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3]。

强身保健可用温和灸至皮肤温热舒适[8]。

14 小关穴的配伍

阴交穴配曲泉、照海治疝气小腹痛[2]。

阴交穴配肾俞、三阴交、三焦俞治泌尿生殖系统疾患[2]。

阴交穴配蠡沟治阴痒[2]。

阴交配涌泉,有行水通淋的作用,主治小肠气撮痛连脐,小便淋沥不尽。

阴交配石门,有通经活血的作用,主治崩中漏下,小腹硬痛。

阴交配行间,有养阴清热,行气化湿的作用,主治痞气,肠鸣腹痛。

阴交配子宫、三阴交、气海,治崩漏[8]。

阴交配石门、委阳,治小腹坚痛、小便难[8]。

阴交配百虫窝,治绕脐痛[8]。

阴交配天枢,治腹胀[8]。

阴交配阳池、三阴交,治血晕[8]。

15 文献摘要

《难经·三十一难》:下焦者,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导也。其治在脐下一寸。

《针灸甲乙经》:奔豚上腹膜坚,痛引阴中,不得小便,两丸骞,阴交主之。水胀,水气行皮中,阴交主之。阴疝引睾,阴交主之。舌纵涎下,烦闷,阴谷主之。女子手脚拘挛,腹满,疝,月水不通,乳余疾,绝子,阴痒,阴交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脐下疗痛,寒疝引少腹痛,腰膝拘挛,腹满,女子月事不绝,带下,产后恶露不止,绕脐冷痛,针入八分,得气即泻,可灸一百壮止。

《针灸大成》:主气痛如刀绞,腹膜坚痛,下引阴中,不得小便,两丸骞,疝痛,阴汗湿痒,腰膝拘挛,脐下热,鬼击,鼻出血,妇人血崩,月事不绝,带下,产后恶露不止,绕脐冷痛,绝子,阴痒,奔豚上腹,小儿陷囟。

《席弘赋》:小肠气撮痛连脐,速泻阴交莫再迟。

《外台秘要》:任脉、冲脉、足少阴之会。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小便不通的穴位 2 治疗小便不通的方剂 3 治疗小便不通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小便不通 1 拼音

xiǎo biàn bú tōng

2 英文参考

urinary stoppag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小便不通为病证名,出自《诸病源候论·小便病诸候》,即癃闭[1]。指小便排出困难,严重者点滴难出的表现[2]。癃闭出自《景岳全书·杂证谟》[3]。《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称闭癃[3]。《类证治裁·闭癃遗溺》:“闭者小便不通。癃者小便不利。”今将小便排出甚少及完全无尿排出,统称癃闭,包括现代医学所称的尿潴留和尿闭[3]。可因肺热气壅、热结膀胱、水道阻塞、气虚、气滞、阴液不足、肾阳虚衰、转胞等所致[3]。肺为水之上源[3]。肺热壅盛,肺气不能通调水道,则小便点滴而下,或全然不通,呼吸急促,咽干,烦渴欲饮,苔薄黄,脉数[3]。治宜清肺润燥[3]。用清肺饮加减,或用探吐法[3]。膀胱为藏溺之腑,热结膀胱,阻碍气化,则小便量少色赤,甚至闭塞不出,小腹急满胀痛,渴不多饮,舌苔黄,脉数。治宜清热通利[3]。选用通关瞿麦汤、滋肾通关丸、罗太无白花散等方[3]。败精瘀血,阻塞水道,则见尿闭不出,或滴沥而下,或尿出如线,小腹胀满,隐痛拒按,或茎中痛,苔青紫,脉细涩或细数[3]。治宜行瘀散结[3]。选用代抵当丸、桃仁承气汤、牛膝膏、蒲灰散等方[3]。气虚、气滞、阴液不足、命门火衰、转胞所致者[3]。

4

190阳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后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

刘渡舟

胃中冷就是胃中有寒,阳气虚所以水谷别,结果小便不利,大便初硬后溏,二便失调了。手足连绵不断出汗,是阳明燥热逼迫津液外渗,这条很重要,如果分析不清,就会和下面的‘’阳明不能食,攻其热必哕”混淆,把虚寒当成燥热来治疗。胃中冷的手足汗出,和阳明燥热手机汗出不同,前者出汗是冷汗,后者是热汗。

胃有寒,水谷不别,水不走小便走了大肠,二便发生了变化。初硬是表象,后溏才是本质,胃阳不振,初硬也不是因为燥热,而是中焦阳虚,水寒内凝,津液不利;后溏是肠胃有虚寒的表现。

胡希恕

阳明病中寒,不能吃东西,因为小便不利,水饮内停,所以不能吃东西。阳明病法多汗,如果手脚不断出汗,那大便硬。固瘕,固就是坚固,瘕就是时聚时散,这里是说大便有硬块,但是前头硬后面稀,也就是初硬后溏。这种中寒,水谷不别,水走大便,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刘志杰

小便不利应该如何预防? 1、为避免因过度劳累而降低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哪怕再繁忙,也应保证充足的睡眠。 2、男性要预防小便不利,首先要防止受寒。秋末至初春,天气变化无常,寒冷往往会使病情加重。因此,患者一定注意防寒,预防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等;患者还要少食辛辣辛辣刺激性食品,既可导致器官充血,又会使小便不利、便秘症状加重,压迫前列腺,加重排尿困难; 3、在大量出汗以后,要补充足量的水分,以免因饮水不足造成尿量少而浓,以至不能及时把细菌等有害物质排出体外。 查看原帖>>

198阳明病无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发黄。

刘渡舟

这条说的是湿邪为患,湿热发黄的成因。阳明病是有汗的,如果阳明有热,这个热不能蒸汗外出,阳明热就不能从外越,出不去。为什么热不能向外发越,因为夹杂着湿邪。前面说过阳明病无汗是有寒,这条是夹湿。也不是一点汗没有,有的人就是脑袋上有点汗,其他地方没有汗,这样也叫无汗。心中懊恼,是发黄的一个前驱症状,因为湿热郁在里,蒸热影响心,所以特别难受,这时候就出现黄疸了。前面谷疸都没有提心中懊恼,这里不但说了心中懊恼,也说了湿热也能导致阳明无汗。如何区别无汗是湿热还是有寒导致的,就看小便,小便不利,无汗,或者头上有汗身无汗,心中懊恼,小便黄,这时候巩膜上有**了,那就是要发黄了。

胡希恕

这几段全是讲发黄。阳明病无汗,热不得外越,小便也不利,湿也不得下泄,这时候於热在里,有湿有热,结合起来就要发黄。

刘志杰

阳明病或里证,或外证,基本都具备了,但是无汗小便不利。这还是有水饮阻隔,火热不得外发,水热郁于心下,心下胃中都不舒服。心烦,胃不舒服,要吐不吐,似饿非饿,有了这些症状,就要发黄疸了。可以用茵陈五苓散打底,结合具体情况用方。

小儿腹胀为病证名,指小儿腹部胀满。《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脏腑嫩弱,有风冷邪气客之,搏于脏气,则令腹胀。若脾虚,冷移于胃,食则不消。”明·陈治《幼幼近编》:“小儿腹胀,有虚有实。小便不利,闷乱喘急者,此邪气之实也……。小便自利,不喘,面目四肢浮肿者,此正气之虚也。”治法参见虚胀、实胀:虚胀:《张氏医通·腹满》:“有气虚不能裹血,血散作胀,必其人大便不坚,或时结时溏,溏则稍减,结则渐加,小便清利,甚则浑白如泔,其脉缓大而滞,气口益甚。不可用辛温耗气之药,宜四君子去白术加木香、泽泻、当归、芍药,以固其气中之血。有血虚不能敛气,气散作胀,必其人烦热便躁,小便黄数,其脉浮数而弦,人迎尤甚。慎不可用苦寒伤胃之药,宜四物汤去地黄加黄芪、肉桂、甘草、煨姜,以和其血中之气。”《景岳全书·杂证谟》:“治胀当辨虚实……第凡病肿胀者,最多虚证。若在中年之后,及素多劳伤,或大便溏滑,或脉息弦虚,或声色憔悴,或因病后,或因攻击太过而反致胀满等证,则皆虚损之易见者也。诸如此类。使非培补元气,速救根本,若虚在脾肺者,宜四君子汤、归脾汤之类主之。若脾虚兼寒者,宜理中汤、温胃饮、五君子煎。若脾虚兼痰者,宜六君子汤。若肾虚兼痰者,宜金水六君煎。若虚在肝肾者,宜六味地黄汤。若肾虚兼寒者,宜理阴煎,或八味地黄丸,甚者加减《金匮要略方论》肾气汤主之。”实胀:治以祛邪消胀为主,宜宣通,忌用守补。

详见百科词条:小儿腹胀 [ 最后修订于2015/9/15 19:35:44 共58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刘希彦老师解读伤寒论讲稿

此条文普遍都认为有错误。应该是去白芍,而不是去桂枝,因为仍有表证,所以不可能是去掉桂枝。那什么要去掉芍药呢?因为芍药我们说过是敛津液,是阴成形的。而此条有湿证,湿为阴邪,所以不能用白芍。

现在说说湿证,湿证是很常见的证。这里的情况是湿阻中焦脾胃,说了三个证状: “心下满”,心下一般来讲指的是心脏以下腹部以上,胃周围的这一片区域。为什么张仲景不说湿气在脾或在胃,而说是心下呢?还是那个原因,在张仲景的眼中,人体是用层面来区分的,湿气可以在上中下焦,可以在表在里,却不可能只在脾只在胃。邪气的也好,药物的作用也好,往往都是层面的,不是定点的。所以仲景用的是“心下”这个词,这种词语是很能反应仲景的人体观念的。心下满说明湿气囤积在这个区域,所以感觉到胀满。

“微痛”。心下至腹部的“痛”一般多见于陷胸汤和承气汤方证,此区域的痛在湿证里不多见。“微痛”,只是轻微的反应,可见还是以满为主,有可能是湿证引起的胃的轻微疼痛,湿证型的胃病很多。

“小便不利”。这里说的是水湿不运化下行的“小便不利”。这个证多种情况下都有可能发生,有津液虚极的小便不利;有热炽伤津的小便不利;有湿证的小便不利。所以《伤寒》的原则不会是单一证状,而是多个证指向一个结论,且还要印证于脉。单个证状是会有歧义的。这一条的小便不利是偏向于虚寒的,当然没有那么寒,真正阴寒的湿证在茯苓白术之外还要再加干姜附子。

先说茯苓。茯苓是寄生在松树根上的菌类,乃松根之精华。我常说中医不仅是道,也是艺术,随便说几样常用药就美得不得了:芍药是芍药花的根;丹皮是牡丹花的皮;桂枝桂皮是桂花树上的,桂花本身也是药;栀子是栀子花的果实;辛夷花是玉兰花的花蕾;佩兰是兰花科的茎叶;还有竹叶、菊花、柏叶、各种香草香料等等,真是既入药,又入画入诗。

茯苓煎成的水就是清水,无色无味在本草上称之为“淡味”,味淡的东西性质是向下的,就像清水永远往下渗一样。甜的东西才会粘住,所以甜入中焦。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就是这么简单,不必去牵强附会那些所谓成份的作用,把问题搞复杂了,反而离真理越远了。成份的作用有没有?有的,但真那么起作用吗?却未必。比如一个人胃寒了,多少维生素片下去也未必吸收;胃热起来了,运化正常了,不用维生素片,吃几片青菜能吸收到足够的维生素。

所有的营养补充剂在理念上都是试图越过人体正常吸收功能去行事,结果往往是不但没补进去多少,反而加重肝肾负担,所以现在富养型疾病特别多,就是营养囤积不吸收成为负担造成的疾病,心血管病、糖尿病、癌症都是这一类疾病。

茯苓不寒不热而清爽,所以下行的不是火也不是淤血,而是将水湿这样粘腻的东西带下去。有说茯苓利水,有说茯苓安神,有说茯苓治眩治心悸,其实就是这个下行之力。同样是下行药,石膏凉而寒,是降热的;知母苦而润,下热兼生阴;白芍阴润苦酸,得阴气最全,敛降津液而强阴;赤芍比白芍苦,则重凉血破淤之力;桃仁苦温而味厚,所以下血破血;厚朴苦温而气厚,下的是气,除腹部胀满;芩连类苦而燥,毫无滋养之性,且下降之力彪悍,下热的的同时折损气血。这些药单味煎来尝过就很容易区分开来。

我理解药物不喜欢说“用”,比方说茯苓安神利水治心悸就是用,我喜欢说“体”,就是这个药的本体作用。说用容易不求甚解,容易理解局限,不知道其原理,单知道个治心悸,到底是治哪种心悸呢?这就容易用错。况且药物不能代人体行使某样指令,更不能直接祛除某种病证,它只是一种作用于人体的能量,当这种能量顺应了人体辅助了人体,让人体回归正常秩序,人体自己的力量便能祛除病证。所以只有理解药物的“体”才能准确而变通的将药应用于百方百病。

白术香燥而温,根入药。植物一般是枝叶气烈而发散,根茎味厚而收敛。白术却是根部有香燥之气,所以其气偏厚,是一种温厚的香气,这种香气闻一下就能感知到,是走不到体表的,充其量就在中焦的位置,所以是气化中焦的药,能燥散中焦水湿。中焦涵盖脾胃,所以说白术去脾湿去胃水。

《神农本草经》上说白术主湿痹、死肌、止汗、消食。湿痹消食很好理解,死肌呢?脾主肌肉,脾健运了,肌肉自然能得以滋养而生肌;湿气不是汗解就是尿解,湿气多的人有时候汗也多,湿去了自然止汗。后世有说白术是止泻的,这个好理解,湿气从肠道走会腹泻,湿去了自然止泻。有用白术治便秘的,这个怎么理解呢?脾胃不气化,水湿不能化生为津液输布全身,于是水湿囤积在中焦,而下焦的肠道粘膜却得不到津液的滋养而干结。白术让中焦气化运行,津液化生了,得以输布至肠道,于是也就不便秘了。治病要求其理,识药也要求其理,这样心里才能清晰明了。

苍术是白术更偏根须的部分,其气更香燥,运行力更强。古人是苍术白术不分的,统称白术。临床上可以兼而用之。

这两样药综合起来可以这么理解,白术将能气化的水湿气化为津液和能量让人体利用;茯苓将不能气化的废水淡渗下去排出体外。所以这两样药能相须为用。

茯苓白术在临床上是使用频率极高的药,所以讲的比较详细。

小关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阴交穴的别名 4 出处 5 穴名解 6 特异性 7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