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怎么修炼内丹
答案有点长!
内丹修炼的程序
一、筑基
筑基为内丹修炼的准备阶段,也可看成是第一阶段。要求填亏补虚,炼好身体的精、气、神三宝,炼养得充盈,达到精足、气满、神旺的“三全”世界。就好比建筑高楼首先要打好地基,一般要经过一百天的时间,故称“百日筑基”,其实不一定每人都须“百日”,有人可能长一些,有人可能短一些。
筑基的关键在于“炼己”,就是要把自己思想上的杂念尘垢,拂拭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明代伍冲虚《内炼金丹心法·炼己》:“己即我静中之真性,动中之真意,亦为元神之别名也。”
炼己的方法是断除声色,省却应酬,使耳目归于清净,杂念消于未萌。炼己的过程,即是筑基的过程。只有收视返听,清心寡欲,才能培炼元精、元气、元神,达到三全境界。
二、炼精化气
炼精化气,又称小周天、百日关,即将精与气合炼而成为气,达到“三归二”。是内丹修炼的第二阶段。其法初步是贯通任、督二脉,打通“小周天”。即用意念的力量使精化气,复使气自会阴、尾闾溯夹脊上达泥丸,再下降丹田,如此反复运转,称为“河车通”。
炼精化气又称“初关”。具体功法即“小周天”。因炼精化气小周天以意领气的循行和后天八卦有关,而后天八卦又以坎离代表人体心肾、水火,在十二地支为子午,在方位为南北,所以“小周天”又有“坎离交媾”、“取坎填离”、“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等名称。小周天亦称“子午周天”。
小周天功就是要通过子午周流,打通任督之法,取坎填离而为乾坤,恢复先天八卦元气。小周天功法又分以下层次。
1、调身:修炼周天功一般采用坐姿,又分双盘坐、单盘坐、自然坐几种。
调整坐姿后,挺直腰背,放松全身骨肉,微闭眼睛,合上双唇,舌抵上腭,调匀呼吸,处于自然状态。
亦可采用仰卧身姿,枕头不宜太高,以2寸为宜。其它要求同坐姿。
2、调药:“药”指精、气、神,调药即调精、调气、调神。精气调,则精满自然化气,气满自然生精,精满气足则神自然旺。
调药的关键在于“凝神入气穴”,凝神即澄神息心,使意念若有若亡,气穴即下丹田。意念、神气澄息后凝聚于下丹田。
凝神入气穴,且感到活子时来到,说明药物已在下丹田产生,后天之精转为先天之精。
3、产药:周天功所产药物,一般分为外药、内药、大药三种。
经为炼精化气阶段先后产生的药物,大药为化神阶段由内外两药相合凝成的药物。
活子时到来,说明外药已经产生。与“活子时”相对的有死子时、正子时。死子时指夜半23-1时一阳初生之时。正子时产生在小周天功法纯熟进入大周天功法之时,机体所产生的“六根震动”景象。活子时,为小周天功法中随时随地恍兮惚兮的梦冥之中,感到光透眼帘,周身和畅、气穴暖融、阳物勃举之时。
外药活子时,为小周天运转之初由内而生的先天真阴祖气。要注意,活子时要在先天精气充盈之时自然来到,不可刻意追求,不可揠苗助长。在“活子时”时还要及时采药入炉,不可有丝毫邪念沾染,不能烦扰元神祖气,以防走火入魔。
4、采药:外药一旦产生,就需要及时采药入炉,急速用武火使外药归于气穴,即用加强意识的方法,使种子(外药)及时归于炉中,不使走失。采药之诀,即“火逼金行”。火指神,即意念,金指肾中的精气。简言之,即加强意念作用,使产生的内气暖流感觉向下向后行。加强意念的方法,又称聚火之法,用“撮、抵、闭、吸”四字诀,使内气走上督脉。其诀为:“撮提谷道,舌抵上腭,目闭上视,鼻吸莫呼。”
同时,还要掌握意念运行的火候,不可太过亦不可不及,要使所采之药老嫩适中,以利于进一步炼制成丹。
5、封炉:小周天功法,多以下丹田为炉,泥丸宫为鼎,合称炉鼎。经过采药之法,把“外药”采进下丹田的炉中之后,需要及时封固,不使外驰。
封固不仅在于封固被采入炉中的外药,而且要及时温养,温养需要文火,将神、气俱伏于气穴。然后再次“火逼金行”,运药烹炼,待其有行动之机,则周天武火,自此起伏。
文火,指在意念作用下,呼吸微缓,不使其间断,“若守若存,勿亡勿助”。所谓武火,指呼吸紧重,匀细深长,“绵绵不断,息息归根”。文火用于温养,用于沐浴;武火用于采取,用于烹炼。
外药入炉封固温养,再次火逼金行。此次火逼金行以呼吸为主,对药物进行起运烹炼;而上次火逼金行,则是以意识之火为主,把“药”及时采进炉里。两者有所不同。
6、运炼:即把采入炉内、经过温养后逼进任、督两脉的外药(先天祖气),用进火退符的周天之法炼成丹母,共运炼三百息、三百候。
任脉为循行于颈喉胸腹主中线的经脉,总任一身阴经,故称“阴脉之海”。督脉为循行头项脊背正中线的经脉,总督一身阳经,故称“阳脉之海”。
用武火将经过温养的药物出炉升鼎,从下丹田的炉后两个小孔,经尾闾送进督脉,然后进阳火、退阴符,进行周天运炼,即为小周天功法。
小周天运炼,使任督周流,督升任降,如环无端,具体路线为:药物经下丹田后两个小孔下降,过会阴,经尾闾而接入督脉,又从督脉贯脊上行,入泥丸宫,然后从泥丸出头面正中降至鼻唇,又经鼻唇下交任脉,由下唇凹陷处的承浆穴下颈,沿胸腹正中线下行,回到下丹田。如此由督入任,督升任降,周流一周,就是一个小周天,亦名“河车搬运”。
小周天药物烹炼过程,要经过“三关”、“上下鹊桥”、“三丹田”。
三关--尾闾关、辘轳关、玉枕关。尾闾关在脊柱骨的最下端,其地有长强穴;辘轳关又称夹脊关,其关在背脊正中,当俯卧睡时,两肘尖连线的正中;玉枕关在脑后正中发际枕骨下端,在两侧风池穴之间。此三关为药物运炼过程中三处险而难通之处,由尾闾到泥丸的督脉,运药时称为河车之路(张紫阳《奇经八脉考》)。三关为河车上升之路,由尾闾到夹脊。细步慎行,如羊驾车之轻柔;由夹脊至玉枕,巨步急奔,如鹿驾车之迅捷;由玉枕至泥丸,大力猛冲,如牛驾车之奋进。三车与三关所指位置略有不同。
上下鹊桥--上鹊桥有两个,一在两眉之间的印堂,一在鼻窍处;下鹊桥也有两处,一在尾闾,一在谷道处。两者都是一实一虚,行小周天功法,当“药物”流经上鹊桥时,要舌抵上腭,如此则任、督架通,周流不息。而其“药物”容易走失之处,则为下鹊桥的谷道处。其走失的信号为肛门矢气(放屁),当“药物”运经下鹊桥时,不要忘了撮提谷道,以防走漏。
三丹田--位置都处在任脉通道上。脑为髓海上丹田,心为绛宫中丹田,脐下三寸为下丹田。下丹田,为藏气之府;上丹田,为藏神之府。
7、火候:在内丹功中指用元神与精气相合于任督二脉运转烹炼,亦指用元神、精气运转烹炼的时机与程度。
在内丹修炼中每一步都有火候。《修真后辩》分为:内火候、外火候、炼药火候、合丹火候、修性火候、文烹火候、武炼火候等。
刘一明《悟真直指》说,金丹全靠火候修持而成,火为修持之功力,候为修持之次序,采药须知迟早,炼药须知时节。
火候进退是周天烹炼的关键。“进”指进阳火,当药物进入督脉后,用加强意念和吸气方法,使之逆而上行。“退”指退阴符,当药物通过泥丸宫行将交入任脉时,用放松意念和呼气方法,使之顺而下行。
进阳火,除去卯时沐浴,主要在于子、丑、寅、辰、亥五阳时进行,其法于五阳时中意守丹田,行吸气着重而长、呼气自然而短,把呼吸的重点放在吸气之上的火候法,呼吸次数按“乾用九而四策之”,以子、丑、寅、辰、已各升 36吸,每36吸为一时,五阳时共得180吸,此刻气机正合升至乾顶泥丸,即完成小周天进阳火程序,可转为退阴符。
退阴符,除去酉时沐浴,主要在于午、未、申、亥五时进行,其法于五阴时中意守丹田,行呼气着意而长、吸气自然而短、把呼吸重点落在呼气之上的火候法。其呼吸次数是按“坤用六而四策之”的原则进行,以午、未、申、戌、亥各降 24呼,每24呼为一时,五阴时共得120呼,此刻气机正合由泥丸回降至下丹田,则“小周天”退阴符事告毕,完成了一小周天的气机升降。
8、沐浴:指在炼药进火退符过程中的“息火”和“停符”,是调节火候的一种方法。“卯时沐浴”,“酉时沐浴”。即进阳火至卯宫时,不进火;退阴符至酉宫时,不退符。不进火、不退符即呼吸无心,略事休息,以便温养。
具体方法为:活子时来到,先天祖气从丹田由尾闾循督脉逆行上升,行吸气着意而长、呼气无心而短的进阳火候时,当进阳火的功法由于历丑,经寅达卯,至卯时则神往夹脊,把吸武呼文的火候调和为毫不经意的自然呼吸,待自然呼吸三十六次后,“卯时沐浴”之功告毕,此时又须把毫不经意的自然呼吸改为吸武呼文的进阳火候,直至最后完全进阳火的辰、亥火候,使气抵泥丸宫(午时)而交入退阴符候,退阴符候时,气从泥丸循任脉下降,行呼气着意而长入,吸气随意而短,当退阴符候的功法由午历未,经申达酉,至酉时则神往黄庭,把呼武吸文的火候调和为毫不经意的自然呼吸,待自然呼吸二十四次后,“酉时沐浴”之功告毕,又把毫不经意的自然呼吸改为呼武吸文的退阴符候,直至最后完成退阴符的戌、亥火候,使气归抵于下丹田。
9、停火:又称止火,指炼运火候百(如加上卯酉沐浴则为三百六十候)届满,阳光三现(两眉印堂三次出现闪光)之时,要及时停止火候,停止河车运转。火候已足,下丹田结成珠黍样的丹田黄芽,如不撤去火候,就会药老丹伤。
止火以后,即转入“炼气化神”的大周天阶段。
小周天功法九个层次,可简单归结为“采”、“封”、“炼”、“止”四个过程。完成炼精化气小周天功一般需一百天,故称“百日关”。
三、炼气化神
炼气化神又称大周天、中关、十月关。是内丹修炼的第三阶段。
小周天在于将精与气合炼成为气,达到“三到二”;大周天在于将气与神合炼,使气归神,达到“二归一”。
大周天又称“乾坤交媾”、“卯酉周天”。经后天八卦取坎填离之后,由离南(午)坎北(子)转变为乾南(午)坤北(子),而原来后天八卦的坎离两卦,已分别转到了东卯西酉的方位,由丹术重视坎、离两卦,故以此位置称大周天为“卯酉周天”,称小周天为“子午周天”。与小周天用后天八卦相对,大周天采用先天八卦图式。
小周天是有为阶段,在炼化两过程中必须真意为媒,使二五妙合,铅汞成丹。大周天则是由有为过渡到无为阶段,化气为神,使二化为一,使元神纯阳可以出景。此大周天阶段,又喻为养胎,入十月关后大周天工夫,实际即是入定功夫。气由微动到不动而尽化,真意运用由双目观照到无觉,此时由定生慧,入六通灵境,果能慧而不用,转识成智,则胎圆可证,阳神可成。
大周天具体作法:自然坐姿,或盘膝坐式,坐定之后,调节意识活动,从左前人体内运于脐轮,神与气合,真气流盈于丹田,由小而大,由大而小,不断精炼。
然后精气流在意念导引之下,上至璇玑穴,向左臂而下,至曲池, 经内关逆掌以及指尖,出手臂至手臂外关,上肘逾肩井,上大椎而下,出尾闾。
由下复上,过玉枕,达昆仑泥丸至面部,过鹊桥,降重楼,经胃口过脐,至玉柱,复到气海,行于右腿,历膝关,穿足背至趾间转涌泉踵后,上运过阴谷,通过尾闾,复至顶门。
如前下鹊桥,依次到左腿,如循右腿经脉一样,下落涌泉,贯尾仓而下摄元海,如上真气循经贯注一周。
大周天炼气化神即把在小周天中炼成的丹母送进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将它炼成精、气、神三宝合一,能量无比的“大药”。
内丹炼化精气,应掌握一阳之气生发的天然时机,于“正子时”起身炼精,采药归炉,此为产大药之时,亦即大药完成的生理信号。《仙佛合宗》说:须知大药生时,六根先自震动。这时丹田火炽,两肾汤煎,眼吐金光,耳后风生,脑后鹫鸣,身涌鼻搐一类,为得药之景,所得即为大药,这一时刻即叫“正子时”。
“正子时”是与小周天功法中“活子时”相对的内丹术语。“正子时”中的“炉鼎”与小周天“炉鼎”不同。小周天以下丹田为“炉”(大炉),上丹田为“鼎”(大鼎);大周天以下丹田为“炉”(小炉),中丹田为“鼎”(小鼎)。
当大周天正子时采药入炉升鼎后,所用火候,更以“绵密寂照”为上乘功法。其法,就意念言,最要心中寂寂观照,常定常觉,听凭中丹田和下丹田鼎、炉里的“大药”上浮下沉,氤氲灵活;就呼吸言,亦须一任自然往来,密密细细,沉而调匀,来不得半点儿的粗急。如此日久功深,待至神气成“圣胎”,就可过渡到“上关炼神还虚”的最后阶段了。
内丹功法精气运行的过程称为“河车搬运”。河车分为小河车、大河车、紫河车。小河车为元气从肾传肝,从肝传心,从心传脾,从脾传肺,从肺传肾的五行循环,周而复始,“龙虎交战”而变“黄芽”的过程。
大河车为元气从尾闾开始,历经督脉的下、中、上“三关”,任脉的下、中、下“三田”,“抽铅填汞”而成“大药”的过程,亦即“小周天”收功、“大周天”起始阶段的功夫。紫河车为“紫金丹成”时的高级阶段循环功法。此时“纯阴下降,真水自来;纯阳上升,真火自起。一升一沉,相见于十二楼前,颗颗还丹,而出金光万道,为紫河车也”(《西山会真记》)。
完成中关炼气化神一般需三百天,故称“十月关”。
四、炼神还虚
炼神还虚为上关,又称九年关。是内丹修炼的第四阶段。
炼神还虚为道教全真修炼法最高境界,有融合儒、释、道之妙。
炼神还虚的“虚”指超越语言思虑,与道合为一,与宇宙同体,入于虚空,故在丹经中常以“○”代虚。所谓“九年”,借用佛教禅宗达摩面壁九年的典故,以喻此阶段纯入性功,常定常寂,一切归元。
这一阶段,应将意守的重点由中丹田转到上丹田泥丸宫。以天地宇宙为“鼎”,以上丹田为“炉”。其时炉中自守,主要为由“大药”而化成圣胎的“婴儿”。“婴儿”需要哺乳、抚养、训练,故而对于此时一连串的功法,纯由意想而成,以达“出神”而趋于物我同化、常定常寂、一切归元的目的。
1全真教有何特点
全真的含义有二:其一,“全”老庄自然无为之“真”旨;其二,“全”人体性命之“真”。
全真教主张三教合一,援儒摄佛,吸收二教思想,形成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三教合一的新道教派别。在修行方法上注重内丹修炼,不尚符篆与黄白之术,规定道士必须出家住宫观,不蓄妻子,持斋茹素,并制定了严格的清规戒律。
为了广招信徒,把《道德经》、《般若心经》、《孝经》列为信徒必读经典,教人 “孝谨纯一”,“正心诚意,少思寡欲”。注重在下层民众中传教,广为结纳中层士大夫阶级,谋求上层达官贵族、皇家宗室的支持,因此教派基础深厚,思想意识渗透到各个阶层,影响深远。
2全真教是如何形成的
全真教初创于金,因其始祖王重阳自题所居为“全真庵”而得名。
王重阳少年勤奋攻读儒 家经典,期望通过科举人仕,但是兵荒马乱的世道让他的希望破灭。他又转而学武,虽考取功 名,却不得重用,王重阳愤然辞官,在终南山出家当了道士。
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 提出了儒、道、佛三教同源论,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全真教。 全真教认为清静无为乃修道之本,除情去欲,心地清静,才能返璞存真,识心见性。
该派注重 修炼“性命”,认为“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气神相结,谓之神仙”。主张修道者必须出家,并忍耻 含垢,苦己利人,戒杀戒色,节饮食,少睡眠。
《金莲正宗记》称该教“以柔弱谦下为表,以清静虚无为 内,以九还七返为实,以千变万化为权”。王重阳死后,其弟子马钰等7人分别在陕西、河南、河北、山 东等地继续传道,创遇仙、南无、随山、龙门、嵛山、华山、清静7派,但教旨和修炼方式大致相似。
3全真教是怎么来的
全真教创建于金初,后再与其他丹鼎小派合并而成,是中国道教后期的两大派别之一,元代以来与正一派一起延续至今。
全真道的创始人王嘉(1112〜1170),原名中孚,字允卿。入教后,改名嘉,字知明,号重阳子。
陕西咸阳人。金正隆四年(1159),声称于甘河镇遇仙,改儒为道。
曾居终南山修道。金世宗大定七年(1167)去山东传教,先后在文登、宁海、福山、登州、莱州等地建立三教七宝会、三教金莲会、三教三光会、三教玉华会、三教平等会,传道说法。
在这期间,先后收马钰、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等七人为徒,创立全真教。
4全真教
正一道和北方全真道在义理和修行方法上都有不同。
道教全真道和正一道的主要区别:(1)全真道:创建时间:金末;主要经典有:《道德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和《孝经》(主张道、佛、儒三合一);主要特征:重内丹修炼,不尚符?,不事黄白之术(冶炼金银之术),以修真养性为正道;戒规:道士必须出家住宫观,不得蓄妻室,并制定严格的清规戒律;传播地区:全国道教宫观大部及北方地区道教属全真派。(2)正一道:形成时间:元代;主要经典:《正一经》;主要特征:以行符?为主要特征(画符念咒,驱鬼降妖,祈福禳灾);戒规:道士可以有家室,可不出家,不住宫观,清规戒律也不如全真道严格;传播地区:主要流行在江南和台湾省。
5道教基础知识
道教[1]以"道"名教,对老子之道一要学习,二要信仰,三要继承。
四要发扬。或言老庄学说,或言内外修炼,或言符箓方术,其教义就是以"道"或"道德"为核心,认为天地万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社会人生都应法"道"而行,最后回归自然。
具体而言,是从"天"、"地"、"人"、"鬼"四个方面展开教义系统的。天,既指现实的宇宙,又指神仙所居之所。
天界号称有三十六天,天堂有天门,内有琼楼玉宇,居有天神,天尊、天帝,骑有天马,饮有天河,侍奉有天兵、天将、天女。其奉行者为天道。
地,既指现实的地球和万物,又指鬼魂受难之地狱。其运行受之于地道。
人,既指总称之人类,也指局限之个人。人之一言一行当奉行人道、人德。
鬼,指人之所归。人能修善德,即可阴中超脱,脱离苦海,姓氏不录于鬼关,是名鬼仙。
神仙,也是道教教义思想的偶像体现。道教是一种多神教,沿袭了中国古代对于日月、星辰、河海山岳以及祖先亡灵都奉祖的信仰习惯,形成了一个包括天神、地祗和人鬼的复杂的神灵系统。
道教在中国发展的几千年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道教文化极其高雅,极其通俗。亦其中一部分已演化为民间世俗,成为劳动群众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内丹术,是一种人体修持的绝妙方法,通过凝聚常意识,净化潜意识,开发元意识,也就是结成体内圣丹。最大限度的发挥人体的生命潜能,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是能永葆长生的大成仙术。
内丹虚无飘渺,只须心之所向,我命由心就可以了。
内丹术的炼养,它以人体为鼎炉,体内精气神为药石。精是指生命物质的精华,气是指先天元气和后天呼吸之气,兼有质量和能量。精和气构成了生命力。而神是指生命的意识系统。其基本原理,是炼精化气,合三为二,炼气化神,合二为一,炼神还虚,一归无极,七返九还,返本还原,逆则成仙。最后体内结成长生不死之药,是为金丹。可谓内丹大成矣。
道教内丹学也称性命之学,它是以道教宇宙观、神仙信仰、人体生成观、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以传统医学的气血、经络、穴位和脏腑学说为生理基础,以心性论为心理基础,以性命为修炼对象,以人体先天精、气、神为药物(原料),以人体为丹房,丹田为炉鼎,意念呼吸为火候,借用外丹术语、易学符号系统来描述修炼火候及成丹过程,最终目标为得道成仙的修炼理论和实践体系。
一、内丹学的含义及特征
“丹”最早是指还原生成的红色丹砂。天然的硫化汞(丹砂)加热分解出汞(水银),将汞与硫磺作用又生成黑色的硫化汞,然后再加热变成红色的硫化汞(丹砂)。这种红色的硫化汞(丹砂)就称为丹,它是中国古代炼丹术最重要的原料。之后,丹的范围扩大了,炼丹者将所有外观红色的烧炼产物,包括氧化汞、四氧化三铅(铅丹)等统称为丹。由于汞和铅的化学性质特别活跃,因而在炼丹术中占有特殊位置,且被日益神化,被认为是炼丹的至宝灵药。古人发现黄金和由矿物质炼成的金丹具有不朽的性质,就认为人服用后也会不朽,从而长生不死。事实上,含有汞、铅、砷、锡等毒性金属的金丹,服用后不仅不能使人延年益寿,反而会致人慢性中毒,直至死亡。历史上帝王、道士服食金丹致死的例子屡见不鲜。既然服食金丹不能使人长生成仙,人们转而向人体内部探求长生不死之方,于是内丹术应运而生,内丹术的理论提升是为内丹学。
内丹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内丹是以道教神仙信仰为核心,兼融儒家伦理、佛教心性学说的理论和实践体系;其次,内丹是一种静功;其三,内丹以人体先天精气神为修炼药物;其四,内丹强调性命双修,开发人体的心理和生理潜能;其五,借用外丹术语和周易卦爻作为内丹表述系统;其六,内丹以大周天、小周天行气法为基本炼养方式,以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为基本步骤;其七,炼内丹成功后,人体内有丹形成;其八,达到世俗和宗教目标:长生久视和得道成仙。
二、内丹学的源流
内丹学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几千年。从先秦到东汉是内丹学的准备时期,东汉道教创立至隋唐为内丹学形成期,又称为早期内丹学;唐末五代至宋元,是内丹学的成熟期称为中期内丹学,明清是内丹学的衰微期,为晚期内丹学。
1、内丹学的准备时期。内丹学形成之前先有内丹术的创立,内丹术的理论提升是为内丹学。殷商之前,就有内丹术的先导,如黄帝的移精变气修炼,王乔、赤松子则“吸阴阳之和,食天地之精,呼而求故,吸而求新”。先秦神仙信仰已经形成,基于神仙信仰的内丹术,也开始萌芽。当时的神仙家为了追求长生不死、返老还童,研习了许多延年益寿的方术,如行气、吐纳、导引、存思等。《老子》中有“专气致柔”、“啬精”、“玄牝之门”、“长生久视”等内容。《庄子》中有“熊经鸟伸”、“吐故纳新”、“缘督”、“踵息”、“心斋”、“坐忘”等多种修炼方术的记载。战国时《却谷含气篇》、《行气玉器铭》中记有“服气”、“服饵”、“行气”等方术。汉代出现《西汉导引图》。东汉的《太平经》中有爱气、尊神、重精思想,提出了内照、存神、食气、胎息、辟谷等修炼方法。这些都为内丹学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2、早期内丹学。东汉道教创立至隋唐是内丹学的形成时期。汉末魏伯阳所著《周易参同契》是一本专门论述内外丹法诀的仙学著作,奠定了内丹学的理论基础,被称为万古丹经王,它将《周易》、黄老、炉火三者在一起对炼丹内养进行解说。《周易参同契》(以下简称《参同契》)运用周易阴爻和阳爻组成的八个经卦和六十四个别卦及其比喻手法,来说明炼丹方法,以乾坤喻鼎器,坎离喻药物,以其余六十卦喻火候。在内炼方面,首次阐述了有关“养性”、“同类相从”、“牝牡化生”、“丹胎法象”等理论问题,并为内丹学创造了隐语表达系统。魏伯阳把以前的炼丹、内养方术,与其自身体验结合起来,予以理论概括,将周易阴阳交合之道、黄老自然养性之道、炉火铅汞炼丹之道合而为一,说明人欲长生成仙,必须服食铅汞所炼还丹(外丹),或炼养自身阴阳(内养),方能成道,在肯定外丹术的同时又肯定了内养术。但在其后的三四百年里,一直未被世人接受。魏晋时的葛洪将《参同契》解释为外丹炼制著作。而同时期的《黄庭经》则将内丹称为子丹、玄丹,重点研究了存神、意守三丹田、内视、调息为主的清修丹法。直到隋开皇年间,青霞子苏元朗才最早把《参同契》这颗珍宝发掘出来,用以解说和指导内丹修炼实践。并提出以“身为炉鼎,心为神室”,归神丹于心炼,自此正式出现内丹名称且为道教信徒所知。唐代,外丹学盛极而衰,内丹学乘势而起。
3、中期内丹学。唐末五代至宋元,是内丹学的成熟期。谭峭道的虚形互化思想是其《化书》的理论纲领,生死互化,化化不间,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之中。彭晓积极主张人可以修炼成仙,倡导金液还丹,其理论核心是因元气而成还丹。施肩吾《西山群仙会真记》和崔希范《人药镜》,将内炼思想上升到性命高度,内丹理论体系已具雏形。各派内丹家多认为,钟离权、吕洞宾为内丹学开山祖师,其丹法为性命双修、形神并炼,以炼精、气、神为基本功,以摄取先天一气为要诀,奠定了内丹修炼理论和实践的基础。陈传著《指玄篇》和《无极图》,阐释了“顺则生人,逆则成丹”的还丹原理和“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内丹修炼基本步骤。北宋张伯端《悟真篇》的问世,标志着内丹学的成熟,它把内丹功法明确分为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四个步聚,并被后世所沿用。
4、晚期内丹学。明清时期是内丹学的衰微期。随着明中叶以降,中国封建社会进人衰落期,内丹学的文化载体道教也随之衰落。加之内丹的神秘性质,与复杂的炼养方法不适合明清市民文化发展的需要,内丹学逐渐走向衰微。至晚清,内丹基本上仅作为一些道教团体内部及师徒同门秘传的炼养术。
三、内丹学理论及功法
内丹学以“天人合一、天人同构”观念为基石,认为天、地、人之间存在着共同的变化规律。人通过修炼可与天地同寿、长生不死乃至成仙。内丹理论的核心内容是阴阳学说。内丹学认为,人鬼仙的区别只在于阴阳含量的多少,纯阴无阳为鬼,纯阳无阴为仙,阴阳相杂为人。而内丹修炼的目的就是炼尽阴质而成纯阳之体,也就是成仙。内丹学用周易卦爻系统解释内丹基本要素炉鼎、药物、火候等,其中十二辟卦与十二地支相配合既表示一年及一日的阴阳消长,又表示“炉火”的周天火候进退节度。
炼丹必须有原料,这原料就是丹家所说的“药物”。内丹药物指先天精、气、神三种生命要素。先天精又称“元精”、“真精”等,是禀受父精母血,且有决定生命盛衰和生殖繁衍功能的先天遗传物质。先天气是先天精的功能态或能量形式,是生命的原动力。在内丹学中,精气本为一物,精为体,气为用。神指人的精神因素和思维系统。内丹理论认为,人的先天元神是虚灵空明的,但人离开母腹出生后,便逐渐被后天识神所污染,致使神气耗尽生命结束。只有通过内丹修炼,还归元性空明,并以此神为火来炼丹,神人气中,炼尽后天阴质,变为纯阳之躯。炼丹的处所即是炉鼎,是指人体生理能量集聚和反应的部位。内丹清修、双修及其内部各派,对炉鼎的解释不尽相同。主要有心肾为炉鼎说,黄庭为鼎、气穴为炉说,神气为炉鼎说,大小炉鼎说,丹田炉鼎说,内外炉鼎说以及双修派阴炉阳鼎说。内丹学的火候是从外丹借用的概念,指用意念控制呼吸急缓与精气药物运转烹炼速度和力度。为了准确把握火候,丹家将人体运行的节律与天地自然的节律加以比照,参照太阳、月亮运动的阴晴圆缺,来选择练功时间,火候强弱。火候还分为为小周天火候、大周天火候。小周天运转河车,循行任督二脉,药在上中下三丹田反复。
关于修炼次第,清修派丹法一般分为:筑基、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等几个阶段。I、筑基。丹家认为,人自婴儿长大成人,其精气神皆有亏损,故须经筑基功夫。要通过炼神、调气、养精,达到三全才可正式炼功。2、炼精化气。是有为功夫,包括采药、封固、炼药、止火四个子阶段,因其整个过程约需百日,故又称百日关。又因其要搬运河车,用子午周天火候,故又称小周天功夫。3、炼气化神。是有为向无为过渡功夫,包括六根震动、七日生大药、抽铅添汞、守中、温养圣胎、移胎等。因其温养十月如同怀孕,也叫十月关,又称“大周天功夫”。4、炼神还虚。为无为功夫。其具体过程有乳哺、温养、出神、还虚等。
内丹学高举“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旗帜,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玄学、佛学、理学合称四大思潮。
功法在每日子时晚11∶00~凌晨1∶00)和卯时(凌晨5∶00~7∶00,择一安静地方,盘膝而坐,头正身直,双目垂帘,舌抵上腭,全身放松,双掌相叠置于小腹处或抚于双膝上均可。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内丹小周天修炼 方法 。
内丹小周天修炼方法一
摆好姿势后,双目内视下丹田(脐内一寸三分处),摒弃一切思虑、欲望、杂念,用自然顺腹式呼吸法,以鼻吸气,要求做到深、缓、匀、细,但不能勉力而行,须顺其自然。以意将吸入的气微微送入下丹田内,与先天而存、潜伏于下丹田处的元阳真气相接相合,融为一体。吸气后,稍作停闭,不用意力;自然地将气从鼻中轻轻呼出(以耳内无闻其声为准),呼气时,意念不要离开下丹田。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息,息息归根,反复习练。开始可先练十多分钟,以后随功力进展,逐渐延长。
功法要领在功法锻炼中,随着意、息的高度协调统一,当思绪已完全平息,身心进入完全松静的状态时,忽然会觉得下丹田一动,随之再动又渐温热,仿佛一团模糊之物从中超然而出,身心内外,有一股氤氤氲氲的虚无恍惚气象。如此情况,即是先天元阳真气产生,古气功术语称作“道自虚无生一气”。此时,练功者须守住心神,心不攀缘,亦不着相。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既不欢喜,也不惊疑,更不要用思维去分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总之,应保持一种物我两忘的状态,无论功中境界如何玄妙,皆以平常心待之,本来如此,没什么好希奇的。可以说,练内丹功,即是一个磨炼心性的过程。练功者要不断磨去自己的执著心,千万不要去妄求速成。须知修习静功之事,实是半分勉强不得,越是心烦气躁,越不容易取得功效。所谓“欲速则不达”,诚为至理。
不断练功,入静境界日渐稳定,下丹田中的温热感,便缓缓弥漫开来,此时形神合一,仿佛全身都融入虚空之中。如能保持心性不为诸缘所动,意念达到如明镜,如止水,净莹澄澈,如入恍惚杳冥之中时,习者会感到下丹田气动,接着感到有一股强而有力的真气从下丹田开始流注循环,先达会阴,过尾闾,沿督脉上行,经夹脊,至玉枕,再到百会,顺前额下至面颊,过“鹊桥”(指舌),接入任脉,仍然回到下丹田。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气通小周天”。气通小周天后,真气可以沿着任督二脉,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地自动运转,愈炼愈纯,久之凝结成丹。
内丹小周天修炼方法二习练丹道小周天功,有一个采“小药”的过程。精神虚极静笃后,则元神显现;元神显现,则元气生;元气生,则元精产。元精,即是炼就内丹的重要“药物”。元精产出后,阳气振作,丹田处会有一种温热、舒泰、畅美难言的感觉,同时外肾兴起。此时即闭目以意内视下丹田,呼吸的气息要深入该处,吸气时加意念,意随息而行,与元阳真气打成一片;呼气时不管它,随其自然。如此一吸一呼为一息,息息归根,意念集中于丹田。值得注意的是,吸气时意虽随息而行,但切不可执著于呼吸。大约十至数十息,外肾即会完全软缩,恢复常态。元精就被采回,归还于下丹田之中,复化为气态。此步功法,道家亦称为“炼精化气”。唯真气充足至一定程度,才会自动循小周天路线运行,打通三关,完成筑基之功。
在气通小周天的过程中,若真气充足,循经而行时,神意要随着真气走;若真气不足而停下来时,则神意也要停下来,继续温养下丹田,待真气力量充实了,再顺其自然而行。此种情况,古气功术语称作是“彼是主来我为宾”,即让识神退位,元神主事,虚静无为,在真气的自动运行中,体悟自然之理。
打通小周天,对修炼内丹功者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阶段,标志着本身功力取得了质变性的突破。功至此境,可保身无疾病。祖国传统医学理论认为:阴阳失调,乃百病之源。而小周天一旦打通,水火既济,达到高度的“阴平阳秘”,病源消除了,各种沉疴痼疾自会霍然而愈。如笔者自幼因先天不足,患了肺炎、肠胃炎等多种疾病,体质极弱,动不动就伤风感冒,数病齐发,苦不堪言。后来,所患肺炎又转化为肺结核,确诊时已是三期重症,名医束手,药石无效。绝望之际,幸遇恩师,从之修炼此丹道小周天功,数月后,身体即全面恢复健康,与以前相比,判若两人。由此可见,丹道小周天功的祛病强身作用,是十分巨大的。亦正因此,在内丹家看来,只有通过修炼小周天功,才能够彻底祛除致病根源,促进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奠定进修高层次功法——丹道大周天功的基础。
功理大道至简至易。此功练法虽然简单,但其功理却十分深邃。内丹家根据丹经中“效法天地”的思想,并结合自身的修炼实践,提出了以后天之气交结先天之气,使得气壮神满,结成内丹的理论和方法。认为意是性、神,元神为体,真意为用,真意是元神的动态。在练功中,通过调整心神,达到“自然无为”的先天境地,意气自然合一,呼吸之气就可随着真意的引导,深入到下丹田,与先天而存的元阳真气相接相合,将其激发出来,再经过“炼精化气”,不断补充人体因思虑而耗散的真元之气。真气愈积愈多,经小周天火候烹炼,神气相抱,便会凝结成内丹。内丹家认为,只有修炼出元阳真气,使其沿小周天路线运转,结成内丹,才能真正保证人体的健康,从而有可能进一步去探索生命的奥秘。
内丹术的主要介绍内丹术,是要求内气在身体内按经络路线,循环周转。早期曾称为"金液还丹"(宋·翁葆光《悟真篇注序》),也曾称为"河车搬运"(明·陆潜虚《玄肤论》),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借用了天文学上"周天"的术语(明·伍宋阳《天仙正理》)。也有把运转的路线,称为"天经"(元·俞玉吾《席上腐谈》)的。
小周天就是指内气从下丹田开始,逆督脉而上,沿任脉而下,经历尾闾、夹脊、玉枕三关,上、中、下三丹田和上下鹊桥,上鹊桥在印堂、鼻窍处,下鹊桥在会阴、谷道处)作周流运转。内丹术中,特别重视任督两脉,正如李时珍在《奇经八脉考》中指出的:"任督两脉,人身之子、午也。乃丹家阳火阴符升降之道,坎离水火交媾之乡。"故小周天又称子午周天,或取坎填离、坎离交媾、水火既济、心肾相交等。子时为阴气已极阳气始动之时,午时则阳气至极转衰,阴气初萌。故子午代表天体的日月,人体的心肾,卦象中的坎离,方位中的南北。元代肖延之在《金丹大成集》上说可以用后天八卦图表示。因为小周天要求后天返还先天,内丹术理论中就用后天八卦图进行指导。所以着眼点放在坎、离两卦上。而坎离两卦在后天八卦图中,处于子、午、水、火、日、月等地位,因此有了以上多种名称。
进行小周天功法的锻炼,内气感觉在督任脉上流走,开始于活子时。在活子时之机,下丹田气动,产生小药,又称真种子。而后开始督任两脉的流转,并正确地掌握进阳火、退阴符,沐浴等要求,周天有时也按六字气诀把呵、嘘、呼、呬、吹、嘻六字,顺次各鼻吸口呼,默念字音各六次,共计三十六次。小周天循环示意图《太上玉轴六字气诀》)。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 >>>内丹术的主要练法
《清微丹诀》为道教清微派重要经典,此派据我个人印象而言,是一个很重视丹法“道法”的派别,即将内丹修炼与“雷法”结合起来。其典籍在《道藏》等中有录,其似在宋明之际曾一度受统治者重视。。。。。。。。就清微丹诀而言,很好地体现出了将内丹修炼与“雷法”结合起来的特点。今摘录两段与内丹修炼有关的内容供参考:
清微派
是宋元民间影响较大的符箓派别,主要从上清派演化而来,自谓其符箓道法出于清微天元始天尊,故以清徽为名。张宇初《道门十规》称:“清微自魏(华存)、祖(舒)二师而下,则有朱(洞元)、李(少微)、南(毕道)、黄(舜申)诸师,传衍尤盛。凡符章经道斋法雷法之文,率多黄(舜申)所衍”。宋元时期流行于南方。该派主要经籍有《清微丹诀》、《清微斋法》、《清微仙谱》等,另有《道法会元》268卷,述及该派宗旨、道法、斋仪、戒律等,多出自黄舜申之手。可见,黄舜申为清微派之中坚及集大成者。黄舜申之后又分南支,熊道辉为首;北支以张道贵为首,并以武当山为传播中心,授徒数百人。张道贵原师承汪贞常,为全真派道士,后与叶云莱、刘道明同师黄舜申,学成后返武当山授徒,并将清微之法传于张守清。张守清本亦全真道士,师武当鲁大宥。因此张道贵、张守清一系的北支当为全真与清徽的融合,名为“武当清微派”。张守清在二十余年中授徒四千人。元代中期以后,天一真庆宫、紫宵宫、太和宫等宫道士,多为张守清弟子。
丹道修炼源自黄老列庄养生思想,丹道的修炼在战国时期已然盛行,是人们在自我意识的觉悟下,对自我生命把持的一种修持方式。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丹道的介绍。
丹道
丹道修炼源自黄老列庄养生思想,丹道的修炼在战国时期已然盛行,是人们在自我意识的觉悟下,对自我生命把持的一种修持方式。即是人的潜意识最深层处理性与感性的觉悟,对人命运的根本改变,由之长生久视是最终极的追求与向往。丹者,单也,一者,单也。惟道无对,故名曰丹。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谷得一以盈,人得一以长生。
《道德经》、《文子》、《列子》、《庄子》、《内业》、《心术》、《楚辞·远游》和《阴符经》以及黄老学派作品可是说是所有丹经必本的祖经,后世一切丹经均从其中发挥而来,一直是内丹法诀的纲要。
丹道的基本资料
通过烧炼[金丹],服食来达到长生的外丹术已逐渐没落。现修真界主要以[金丹大道]的内丹学,即丹道为主流,讲究修炼[神][气]。
老子道德经曾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丹道即三返二,二返一,一合于道。其名词为[炼气化神] [炼神还虚](后又增添[炼虚合道][虚空粉碎]一说)即精气神的返还过程。又因人精气不足,又创出补足精气的[[练精化气] ,使人从后天补亏达到先天,以便开始修炼。
丹道释名
1、丹者一也。以纯阳为本,归一为用,修持内景功夫,内炼气脉,以结内丹者,不离大道大法,故曰丹道家。
2、丹家朱也。以阳火为本,阴质为用,所炼丹药,属于纯阳,名曰外丹。炼外丹亦不离大道大法,故曰丹道家。
世有称为丹灶家,盖从采炼外丹,立炉安鼎而言,曲解为丹灶家耳。
可知修持“内景”以结内丹,以藉外丹为助,具有各种法门者,谓之丹道家。
故丹道家以修持内景结自身内丹为主,炼外丹为辅,以医药度人间苦厄,则为修积外功,在次第上属次要者也。又,丹法属“有部”的“小乘法”。
故各宗各派,不能离此传统次第。苟能超其次第者,在宗教界而论,则为地上菩萨,非丹道家小乘法所能望其项背矣。
然因其立法属于“有部”,故具有物质基础,所谓祛病延年者,皆医药之用。
3、丹道家各宗各派之内容及其讹传。丹道家自晋后至于唐时符节不能统一,派别纷起,其大者以五岳为代表,现在所知者,武当派及青城派二派,为金莲正宗,具备心法药法各种法门,较得丹道之全。
武当派居位最尊,为五岳之首,其余各派于心法心药,性功和命功,各有所偏。其余小宗派中之修命功者,流而为武功,炼药物者,局限于治伤,虽有丹道之名,而无其实矣。
4、武当派。命功与性功之修持,俱甚高明,其教下之证得成就者甚多,丹药中用于性功尸解坐化之大还丹在元婴未成之前,用于转世夺舍移居坐死关之固魄胶(无此胶之助,不能成就,相当于佛家所说之四果徒,惟四果徒中无坐死关一门),各宗派于需要时,皆往拜请。
又用于命功中,武功治伤科之八步回生丹和铁扇散,亦著称于各宗派。
5、青城派。性功与命功之修持,以专修少阳脉为基本功夫,修持有得者,长年仅着单衣或夹衣一件寒暑不侵,教下之证得成就者极多。
丹药以五行丹为各宗派所景仰的,外功上,用毒龙丹,有二十四候之传授,是为精到,其法是根据一百二十种病,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分为二十四候以统摄之,盖其作用,因人身之病,不能离天地阴阳气机的“升降开合”之作用,合乎其疾之气机者,必能有益无损。
例如春生时,阳陷于阴者,其阳亦必因之有升,以升药从其性而治之,其效大彰,虽阴虚火炎者,投以此药,则从其性而发越之,亦可无害也。故其门下以之治病者,皆能有功。
6、华山派。武当派传自华山,因邱祖故,符节之传,归于武当,故其内容及修炼法诀,与武当派完全相同,药物中以松针不老丹为最,非他派所能及,盖得地利与遍山皆松之利耳。炼气士之坐茅蓬者,皆往请为服饵,其次为各种花露,亦著称于各派。
a松针为初坐茅蓬者,辟谷时必要之服饵,于清明春分间炼之,共炼七次(一般只炼三次),法以初生松针,用水鼎配合桑柴灰炼之,先将松针内之血水炼出,再将余味炼尽,至秧黄甘淡为度。
b松针得木火之精,为纯阳之物,以阴中之阳为大用,又能耐寒,三冬不凋,色青中空,而炼出之汁其红如血,将此种阴质炼出后,方能以阴中之阳为用,在修炼上善伏三尸虫,可耐饥渴;治病用于内科,可通经活血;用于痹症,可外用内服;用于外伤,可止血生肌;用于服饵,可耐饥寒。白龙丹青菜汁能解之。
7、峨嵋派。性功与命功之修持,以《黄庭内景经》、《黄鹿外景经》、《阴符经》和《清净经》的功法和劝理来炼修气修脉。
丹道的起源
远古即产生
气功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纳、导引、行气、服气、炼丹、修道、坐禅等等。在古书记载中很少有“气功”二字,偶尔出现“气功”的提法,亦无完整的解释。而内丹是气功修炼的一种形式,内丹是以天人合一思想为指导,以人体为鼎炉,精气神为药物,而在体内凝练结丹的修行方式。其理论思想与中医思想不谋而合,经过丹能在经络里的不断疏通,从而达到“经络全通、百骸俱暖”高质量生活状态,大多数门派的修炼步骤是“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筑基炼己:“炼精化气、练气化神,其中的这个过程便是伴随着筑基炼己,明心见性的过程”必须同时进行,否则道理不明,身体不行,根本无法修得炼精化气,练气化神之阶段,更别说之后的炼神还虚,聚虚合道)。从中华道家宗祖轩辕黄帝求道于广成子记载算起,内丹已经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可见远古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修炼气功内丹术。气功内丹术不是东汉道教的产物。而是中华民族自古有的产物,是对我们民族养生的眷顾,由此产生的中医学皆是由此出。
基础
气功丹道修炼术的理论基础是《周易》、《道德经》,这两部经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
中华道家修炼,源远流长。相传自中华道家宗祖轩辕黄帝求道于广成子开始,经历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可
自然 丹道
见,黄帝之前,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修炼气功了。"河图"、"洛书"正是这一时期光彩照人的金丹大道起源的历史记录。开天地人三才整体观模式,也是贯通古今"易学"的原始模型。《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易"告诉人们:一切事物都在变化,但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易"的原理就是一阴一阳的变化,它是宇宙中对立统一规律的精辟描述。易理是金丹大道的理论基础。掌握阴阳规律,掌握宇宙旋律,掌握人体的节律,是修炼气功及金丹大道的诀窍。
中华道家的老子、列子和庄子,都精于修养之道。司马迁《史记》载:“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说明老子很长寿。庄子在其著作之中 ,己述有坐忘、心斋、导引、吐纳、缘督、踵息等修养方法。列子之学,本于黄帝、老子为宗相传他曾向关尹子问道,拜壶丘子为师,后来又先后师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们的真传,而友伯昏无人修道九年之后,他就能御风而行《述异记》中说,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风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归“风穴”,风至则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列子修养方法是后世真一内丹的渊源,后人并有所发展)《吕氏春秋》说:“子列子贵虚”他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从中华道家到道教,虽在形式上增添了宗教仪式等内容,然其修炼主旨却始终贯穿,成为中华道家的优良传统。历代中华道家人士皆以自己的身心作为试验,进行人体生命的可贵探索,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气功修炼学,形成了完整的理法体系。
老子的《道德经》把金丹大道的理论推向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他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无为而无不为"是他道德观的根本,又是古典道生术(高功能气功)理论的高度概括。尤其是他的"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得其一,万事毕。""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等精辟的论述,为修炼金丹大道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丰富的经验。
早期丹家
东汉时为道教气功内丹学奠基的著作,当推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被后世尊为"万古丹经王",开创出"丹道"修炼体系,是我国第一部金丹大道理论专著。把人体当作炉鼎,以体内精、气为药物,运用神去烹炼,使精、气、神凝聚互结,产生真种,结成金丹。。《参同契》用《易经》的卦爻来描绘人体真炁周天运行的规律,并提纲挈领地讲述了炁功功法的要领。《参同契》的出世标志著内丹学的形成,也被认定为世界炼丹史上最古老的理论性著作。分上、中、下三篇,下篇附《鼎器歌》,内有提到:“真阳自动,元精出炉,下至会阴穴,以手法逆回鼎中,化为甘露。”魏伯阳将人体真炁运行的规律同天地间日月运行、阴阳消长的规律统一起来,又首次把金丹术和炁功纳入一个理论框架之中,这实际上为炁功比附金丹术(外丹)而称为内丹开了先河。《参同契》的内丹系性命双修而较重性功,为内丹学奠定了一整套理论框架和名词术语,被后世内丹家尊为“万古丹经王”。
秦汉时期成书的《黄庭经》,是道教上清派的早期经典。上清派擅长于存思气功,借存想身神(发神、脑神、眼神、心神、肝神等)调动人体器官的功能,通过咽津固精、积精累气进行气功修炼。《黄庭经》中指明了三丹田的部位,论述了它们在真炁运行中的作用,并将元炁称为“玄丹”,说明经中包含了早期的气功功法。《黄庭经》是继《参同契》之后又一部为气功学奠基的经典著作,这部书至今仍是必须诵习的珍籍。
早期的气功功法,在葛洪的《抱朴子内篇》中也有记载。这种丹功都是由存思、行气和咽津相结合,以意引元炁在三丹田之间运行。葛洪称它为“真人守身炼形之术”,其功法是:“夫始青之下月与日,两半同升合成一。出彼玉池入金室,大如弹丸黄如橘,中有嘉味甘如蜜,子能得之谨勿失。既往不追身将灭,纯白之气至微密,升于幽关三曲折,中丹煌煌独无匹,立之命门形不卒,渊乎妙矣难致诘!”值得注意的是,葛洪《内篇》中已详言三丹田的位置,在这段口诀中又有“中丹”之称(“中丹煌煌独无匹”),再加上《黄庭经》中“玄丹”、“子丹”(“子丹进馔肴正黄”)的提法,说明在晋代道教中已将炁功看作炼丹了。
继承发展
自南北朝,道教中各类气法并出,五花八门,其中以上清派的存思、守一气功最著。陶弘景编著的《真诰》、《登真隐诀》、《养性延命录》中就有服气、内视、导引等多种内炼功法。至南朝时,僧人大量引道入佛,如名僧昙鸾、智顗、密宗等等。慧思“为护法故求长寿命”,称“借外丹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大正藏》卷四六),内丹、外丹之名遂见于史籍。佛教密宗之说多类道教,包括有道教所擅的服气、服石、炼药、外丹、符祭等方术,追求长生成仙,其与道教的渊源关系,可能早在善无畏、金刚智等人唐弘密之先。据印度传说,1500年前(当中国南北朝初),有华人塔哈乌江至孟加拉一带传授中国密宗(即道教仙术)。印度教密宗经典《度母秘义经》、《摩诃支那功修法》、《风神咒坦特罗》、《须弥山坦特罗》等,皆称印度密宗的“支那功”来自中国。根据泰米尔文密教经典,南印度密教的十八位“成就者”(修行完成了的人)之中有两位来自中国,其泰米尔名字为博迦尔(Bogar)与普里巴尼(Pulipani),这两位大师写过许多关于梵咒、医术和炼丹术的著作,他们于西元3世纪到印度伽耶等地传播道教的医学与化学思想,在印度的化学史与密教史上有重要地位。佛教密典中类似道教仙术之说,大概间接地渊源于印度教密宗,或直接源于道教。
南北隋初时期,《周易参同契》在社会上公开传布,促进了内丹学的发展。据《罗浮山志》载,青霞子苏元朗于隋开皇中 来居罗浮,归神丹于心炼,“自此道徒始知内丹矣”。唐代丹家以张果与司马承祯对内丹学之发展贡献最著。
隋代道士苏元朗将《龙虎经》、《参同契》、《金碧潜通诀》纂为《龙虎通玄要诀》,以人身为鼎炉,精、气、神为药物,模拟金丹术的炼制过程,套用外丹术语,归神丹于心炼。然而不管哪种丹道,其基本特点都是不着相不落顽空,离四句,越百非,而超终究涅槃。在以此为基础,最终清虚无为,破迷明道。
唐代高道司马承祯著《服气精义论》以及《天隐子》、《坐忘论》等,主张“收心”、“守静”,将道家的清静止水的思想融汇入道教气功中来。司马承祯将道、儒的炼养理论融入道家炁功,在内丹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摄养枕中方》等书,讲行气、仙药、金丹、养性、房中、炼养诸术,极为丰博,代表著我国唐代道教修炼方术的空前繁荣。道教中出现了一批内丹家,如刘知古、吴筠、罗公远、叶法善、张果、陶植、羊参微等。内丹著作亦大量出世,如《日月玄枢篇》、《通幽诀》、《上洞心经丹诀》、《大还丹金虎白龙论》、羊参微《元阳子金液集》、《还丹金液歌》、林太古《龙虎还丹诀颂》、张果《大还丹契秘图》(《云笈七签》卷72还收有草衣洞真子《真元妙道修丹历验抄》)、吴筠《南统大君内丹九章经》、陶植《还金述》和罗公远、叶法善注的《真龙虎九仙经》等,可知内丹学在唐代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唐末五代,是内丹学渐步完善成熟的时期。迨至金宋,内丹学逐渐排斥外丹在道教修炼方术中占据统治地位,使道教修持方术脱离开葛洪《抱朴子内篇》的框架,为之一变。因而方维甸《校刊抱朴子内篇序》云:“迨及宋元,乃缘《参同》炉火而言内丹,炼养阴阳,混合元气,斥服食胎息为小道,金石符咒为旁门,黄白玄素为邪术,惟以性命双修,为谷神不死,羽化登真之诀”。自此以后,内丹学不断汲取儒、释、道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发展中又分宗分派,相互促进,经过一千多年逐步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相传唐时,钟离权、吕洞宾、刘玄英以内丹度人,奉《周易参同契》为丹经之祖,为道教南北之金丹派开宗立基。施肩吾撰《钟吕传道集》阐发他们的内丹学说。陈朴著《陈先生内丹诀》,将钟吕丹法在自己的修炼实践中重新去体验、创造。另有道教学者崔希范,著有《入药镜》,为内丹史上颇有影响的著作,相传吕洞宾有“因看崔公《入药镜》,令人心地转分明。吕洞宾著有《采金歌》,清代傅金铨作《济一子道书》,《采金歌》便为其中《道书五篇注》的一卷。
内丹史上的关键人物,是五代末宋初著名道教学者陈持。相传陈抟得钟离权、吕洞宾丹法,和谭峭相师友,“自号扶摇子,著《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导养及还丹之事”(《宋史陈抟传》)。他还刻《无极图》于华山石壁,著有《三峰寓言》、《高阳集》、《钩潭集》等。
《无极图》奠定了“顺则生人,逆则成丹”的原理和“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的基本步骤,成了内丹学的骨架。中国道教内丹学“数千年间,有(魏)伯阳以导其流,有钟、吕以扬其波。”至陈抟而后,被张无梦、陈景元、刘玄英(又名刘操,号海蟾子)所继承,将内丹学发展到高峰,分化出一些各具特色的门派。
各派要旨
道家修真之法,总不外三元丹法,即天元、地元、人元是也。丹经中以修清静者为天元丹法,修服食者为地元丹法,修阴阳者为人元丹法。要以前述之分法为普遍。
大道渊源于黄帝,而集大成于老子。一传尹文始,即关尹子。尹传麻衣(即李名和),李传陈希夷,陈传火龙真人,是为文始一派。一传王少阳,开全真教一派。王少阳传钟离权,钟离权传吕纯阳。吕祖首传王重阳,重阳传邱长春,开北宗,又称龙门派。吕洞宾又传刘海蟾,海蟾传张紫阳,开南宗,是为紫阳一派。(按海蟾亦曾以丹法传陈希夷,递传至张三丰,开一新脉。)至若晋之抱朴子葛洪,梁之陶隐居宏景,均抱高世之学,怀王佐之才,对于丹道学术,多所述著,传世不绝,惟非此脉脉相传承内者也。
人元内丹,以文始派最高,以少阳派最大。文始派直修虚无大道,以无为法而兼学有为法,顿超直入,了性而自了命者也。少阳派则以阴阳大道为本修,自有为法而上修无为法,积功渐晋,了命而性亦因得了也。文始派曲高和寡,修者日希。少阳派则平易近人,尽人可修,尽人可证,故得大行于世。其最著者为南北两派,其后又有东派、西派、中派、青城派、崆峒派、三丰派、伍柳派,要皆可以南北两宗范畴之。余则不足道矣,且亦皆可并入两宗之内也。
北宗始祖,则均尊称重阳真人王喆。世常称北七真者,即邱长春处机,刘长生处传,谭长真处端,马丹阳处钰,郝广宁太古,王玉阳处一,孙清静不二(马丹阳之妻)。七真又称七祖,皆重阳弟子。七祖中广开法派,奠定北宗之基者为长春真人。此派上采易理,旁涉禅宗,而一归之于道。微妙玄通,广大悉备。要在以清静单修为主旨。此派经典之最著者,除七真之著述语录外,即为金盖山(闵小艮真人)刊行之《古书隐楼藏书》。
世常称南五祖者,系由张紫阳开其法派,张传石杏林,石传薛道光,薛传陈泥丸,陈传白玉蟾。总是南方人,是称南五祖。张祖又传刘永年,玉蟾又传彭鹤林,均为不世之杰出人物,故又合为南七真。此派修为,以阴阳双修为主,故其丹法重在命功,回阳换骨,采铅接命,太乙归真,片晌工夫可成。中老年人破体之身,修此较宜。又北七真中,马真究为阴阳所成,故另开一支,马传宋德芳,宋传李双玉,李传张紫阳,张传赵友钦(缘督子),赵传陈观吾(上阳子)。至南宗始祖,则均尊海蟾真人刘操。大张法门则始于紫阳真人。此派以张紫阳之《悟真篇》为圣经。而《白玉蟾全集》,亦名重道林。白著全近禅理,尤切清修,为世所尊。(按陈撄宁曾言:“白玉蟾则自幼出家,终身云水,未闻如道光禅师之还俗也。”认为白系清修证果。)
东派则为陆潜虚所创始,亦称为吕祖亲传。著有《方壶外史》丛编,传其法乳。嗣后傅金铨又大张门庭,并编著有《证道秘书十七种》广行于世。纯主阴阳双修丹法,要可属于南宗。潜虚翁之最高最秘诀要,在清修百曰后,用鼎一次即成。综考东派道脉与双修诀法,深有过于密宗无上瑜伽双身修法之欲乐大定,实为上乘大法。惟后世借附其说,下者流于房术
谁能告诉我怎么修炼内丹
本文2023-10-29 16:31:4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