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包括以下四种
🎨陶冶人的情操
美育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
🌟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
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并且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
🧠提高思维能力
要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更要注意形象思维教育。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同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
👨🎓培养新型人才
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知识结构的综合化,而不囿于某一学科的单一知识,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美育的规律,基本上就是对美欣赏的规律。它的奥秘即在人们欣赏美时所发生的美感之中。美感并不神秘,从根本上说,产生情感的直接原因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判断与评估。即一事当前,如果它大致符合并能丰富主体已有的认识,能满足主体的需求和渴望,主体就会对它发生肯定的情感;反之,则发生否定的情感。情感还具有强烈的主观体验性。例如,快乐的情感活动,往往是盼望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解除紧张的主观体验。快乐的程度取决于满足愿望的意外程度,且有满意、愉快、欢乐、狂喜之别。因此,虽然情感的源泉是客观现实,但是,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情感反应,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所以,从根本上说,一个人的情感能够反映出他的精神世界和个性特征。这种反映越深刻、越全面,情感也就越高级。例如,因搭上便车而满意,因旧友重逢而欢欣,都是一般的社会情感,而美感的反映性,则相当深刻和全面。因为美的对象都是现象和本质的辩证统一,它是以丰富生动的具体感性品格而显现着事物的真相、真情和真理的。所以它能唤起主体的认识系统,激活主体的观察力、感悟力和想象力,并能超越个人实际的物质功利欲求,而上升到较高的精神层面。就如蔡元培所说:“植物之花,所以成实也,而吾人赏花,决非作果实可食之想。善歌之鸟,恒非食品,灿烂之蛇,多含毒汁。而以审美之观念对之,其价值自若。”这时主体由于认识和愿望系统得到满足及发展,便会产生对美的感动,发生愉快感、满意感、赞赏感、幸福感等肯定性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有时非常强烈和突出,以至主体全身心为美感的激情所浸润、所充盈,感到精神健朗、感悟通灵、思想活跃、想象飞驰,好似顷刻间悟到人生真谛,窥见宇宙胜景,获得精神上的极大满足。所以,在当时和事后,主体都会对这种情感格外珍爱,视之为人间乐事,而不断地加以回味和追求。这样的美感激情,会直接冲击和改变主体原有的情感或情感倾向。
总之,在教育活动中正确认识和把握美育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美育的特点和规律,才能恰如其分地实施美育。
高校美育文化的价值意蕴:坚持高校美育的主体性价值、坚守高校美育的公共性价值、凸显高校美育的实践性价值。
1、坚持高校美育的主体性价值:所谓主体性,就是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一种好的教育方式,必须体现个体的主体性价值,即能够充分尊重人的独立自主、自觉能动的本质特征,使个体达到“真善美”的境地。美育通过唤醒个体的精神自觉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价值,加强学生主体自我意识和自我运用,实现个人的自由人格的发展。
2、坚守高校美育的公共性价值:美育以艺术为介质体现其公共性价值。美育在社会生活中呈现出视觉化、图形化、泛审美化等特征,这对个体在社会影响下掌握社会经验、规范,形成社会化具有促进作用。从根本上讲,美育活动在本质上可以归属为具有教育性的审美活动,美育能够通过审美认同和情理共在孕育公共精神,公共精神的成长依赖于美育公共性价值的认可。
3、凸显高校美育的实践性价值:美育通过实践对艺术的介质进行加工、改造,就实现了教育的职能。一方面,体现为教师的主导实践价值。另一方面,体现为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实践价值。学生作为审美主体,通过对艺术客体的审美认知,发现潜在的真理,实现个人成长、情感升华。
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实践路径
在教育过程中,应以系统化和整体化的思维对美育的体制机制、介质载体、创新实践等方面进行探索,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能力水平。
要构建管理机制,提供高校美育发展制度保障:美育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结合美育特点,构建新时代学校美育目标体系。要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采用发展性评价、多元化评价等综合评价方式,建立以美育为基础、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的评价体系。须充分借助开放的、立体化的社会资源,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一体化的美育实施机制。
要开拓社会资源,挖掘高校美育发展媒介载体:一要借助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手段,促进课程知识的吸收掌握,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二要利用重要纪念日等活动,引进社会剧院、高雅艺术等社会资源,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三要创新网络载体,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等优势,加强学生课程外美育的有效提升,增强对学生的环境熏陶。
要提高艺术技能,实现高校美育发展“知行合一”:美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的内容具有丰富性、包容性,美育的过程充满感情体验,体现出开放、自由的特征。这种特征为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多元化地发挥能动性获取知识提供有利条件。由此可见,美育通过唤醒个体的精神自觉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价值,加强学生主体自我意识和自我运用,实现个人的自由人格的发展。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包括以下四种:
(1)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美育不同于别的教育就在于它是一种自由的形态,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这是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用康德的话说,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美,对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使人具有一颗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与生活中去,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
(2)有利于促进心理结构的“内化”。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就是要将道德、知识等教育转化为人的一种精神素质,使之成为真善美相统一的人格。美育由于冲破了狭隘的功利主义,并且是一种自由形态的教育,所以比较容易与其他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其他教育之中去。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仅知道什么是不够的,只有从情感上产生爱好,才能心悦诚服,才会在行动中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可见,美育具有全方位的作用,能够把其他教育带动起来,形成为一个有机体。
(3)有利于提高思维能力。人类认识事物的思维形式分为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是基础,没有形象思维也就没有逻辑思维。所以,要提高人的思维能力,尤其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更要注意形象思维教育。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和道德修养同思维能力是成正比的,但也并非是绝对的,还要有合理的心理结构,才能将知识、道德转化为一种智慧。日常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有些人书读得不少,人品也不错,可就是不会运用,甚至成为书呆子,这和平常缺乏美育教育,形象思维能力低,缺乏想象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4)有利于培养新型人才。我们正面临着知识经济的时代,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注意知识结构的综合化,而不囿于某一学科的单一知识,才能够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教育的精髓是启迪智慧,培养创新精神。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智慧是从灵魂中引发出来的。智慧是知识、修养、经验与情感的有机结合,已成为人的一种素质。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不管干哪一行,如果不懂得美学和审美,就不可能真正做好工作,成为优秀人才。事实也表明,真正有名望的大学者,他们的成功和他们所受到的良好美育是分不开的。
美术教育在现代教育和素质培养中已具有独特的意义和日益彰显的价值。我们理应结合时代的需要,充分发挥美术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特有作用,以下是我整理的美术教育的当代意义与价值是什么,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美术教育的含义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是以美为理想运用艺术美和现实美来影响、感染、教育年轻一代,使他们掌握审美知识、形成审美观点、审美理想,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评价美、发现美、创造美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活动,它又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为全面提高民族素质而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美术教育的当代意义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非常重视美育,提出造就人要“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理论,也就是说,培养人不但要使其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还要学习行为准则和受到艺术的陶冶。唐代张彦远对绘画的美育作用说得非常明确:“夫画者,成教化,助人论,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近代教育家蔡元培更是重视美育,认为美育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他认为,缺乏美育,尤以缺乏美术教育的人迂腐、僵化、缺乏创造性,更缺少情感与活力。
我国十年“__”动乱期间,美丑不分,善恶不辨,毁坏文物,践踏艺术。这种时代悲剧虽然已成历史,但是,我们还必须面对目前这样一个现实:仍有不少人认为传统国画是少颜没色,敦煌和永乐宫壁画颜色陈旧,不如欣赏月份牌年画或明星美照;印象派绘画是乱七八糟,还不如摆小摊的擦像好看。这不能不说明人的审美趣味有高低雅俗之分、崇高卑下之别。人的审美趣味与审美判断是与文化修养分不开的,审美感受属于人的最高精神感受。马克思曾说:“你要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通过艺术美进行美育是一种最简捷的有效方法,因为美的形象具体生动,往往使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艺术美种类繁多,它们分别借助于色、线、形、声等形式美的基本原素及其在空间和时间排列组合上的形式规律美的特征,来表现现实美。它是艺术家根据现实美的原型和素材,经过艺术加工而创造出来的,它是现实美的反映。艺术美是形式美和内容美的统一,它提炼概括了现实美,毛泽东认为它“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有普遍性”,也就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能产生更大的陶冶教育作用。所以它是美育的最主要、最常用的教材。
艺术美的教育主要是通过音乐、美术、文学、戏剧、曲艺来进行的,本文笔者意在以美术教育为主展开探讨。美术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的总称。它是艺术家运用点、线、面、形、体、色等基本审美因素,在二维空间(平面)或在三维空间上创造而成的审美客体,直接诉诸人的视觉。因此,人们通常又称美术为“空间艺术”或“视觉艺术”。
美术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它是通过设计、绘画、制作和欣赏美术作品等,引导学生研究美、表现美、创造美和应用美。它能使学生对事物和艺术作品作出正确的审美判断,使其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审美观点。它又是以艺术形象作用于人的情感,给人以情感的陶冶,起着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作用。
因为人们欣赏美术作品是感知和理解、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一种精神活动。它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同于政治和道德的直接说教,更不同于法律的强制约束。美的东西不但形象于表,而且还有寓情于内的特点,它能以美感人,以情动人,使人们在心理上乐于感受,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在性情上得到陶冶,从而形成良好的品德和个性,使欣赏者审美情感得到升华,精神境界得到提高。
美术教育的当代价值美术教育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它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从而增强审美素养,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辨别能力和道德情操,这无疑对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
欣赏古代美术作品,不仅可以受到审美教育,而且具有了解历史的作用。例如,从《清明上河图》我们可以了解宋朝的城市布局、房屋建设、水陆运输、车舟形状、桥梁结构、衣物服饰、百业情况、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等等。读此一张画,真如同读一部宋朝直观形象的历史百科全书。欣赏现代美术作品,领会现代艺术美,可以产生对未来远景的期望,鼓舞人们积极向上,增强创造美好生活的意愿。欣赏世界各国古今优秀作品,可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领域,了解人类审美共性的进步意义,培养国际主义思想情感,为构建不同文明和谐共存的世界有所作为。
历史文物、传统的古迹等也属于社会美,像万里长城、秦始皇兵马俑等,因其记录了人们举世无双的社会实践,凝结了过去劳动生活的印迹,也会使人得到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受。
即使是自然物的美,实际上也是古人所说的“缘物寄情”之美。它往往也会使人们产生情绪上的感染。比如幽美的漓江、雄伟的华山、秀美的峨嵋山,因为它们都是伟大祖国壮丽山河的有机组成部分,同人民的人文历程密切相关,它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人文景观。所以当人们游览这些美景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赞叹:啊!祖国真美!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美术教育在开发智力、特别是在形象思维能力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提出科学与美结缘,掌握了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将有利于各科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美术教育以提高审美文化素质为中心,关键在于提高其美术基础知识水平和审美能力。它把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例如造型知识、透视知识、色彩知识、平面构成、立体构成、美术史知识等等,这些本身就是现代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色彩知识,应该使学生懂得色彩的基本属性、色彩的对比变化、色彩的调配等。再如点、线、面的知识,应该让学生懂得点、线、面的情感含义以及它们在造型、绘画上的表征意义等。对于这些知识的掌握是发展学生绘画能力的基础。也在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和同时增益了形象思维的能力。须知“形象思维的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中不可或缺的方面。
1、通过历史人物来进行教学
通过历史人物的榜样力量,使得在学生美育价值的培养过程中可以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骚客、英雄好汉,使得我们被深深折服。
这正是我们可以进行美育价值教育的上佳教材。
历史人物的行动以及其思想主张都集中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中所流露出的,是一种安民济世的人文情怀,是一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对学生有重要的激励作用,使学生的心灵、品格、情操在潜移默化中得到陶冶和升华。
对于培养学生坚强不屈的的奋斗精神,树立热爱祖国、奉献社会的道德追求具有极其重大的教育意义。
2、钻研并挖掘教材中蕴含的美育价值
杜威曾说:“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历史教学将发挥最自然的伦理价值。”在的中学历史教学, 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在不同的专题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格上的美育价值的培养。
在中学阶段的历史学科中,几乎涵盖了人类所有的发展、变革与进步。
教材的全面性,证实了在培养学生美育价值方面发挥着与众不同的优势。
无不反映了艺术家对现实美的筛选和提炼,而且包含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感,它们以其独有的神韵向学生传播美,激励学生向往美、创造美。
教师应该对教科书的内容的,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去挖掘教材中所涵盖的美育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入的进行教学,使得达到对学生进行美育价值的培养的目的。
3、开设专题讲座, 帮助学生理解美育价值
有不少的同学会认为上课的过程是枯燥无味的,所以对于历史教材中的美育价值的吸收也是甚微。
故而,我们可以开设这样一些专题讲座,通过精彩的讲座达到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美育价值的目的。
例如:通过《在历史中的国民素养》《沧海桑田的变革》等一系列讲座,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觉角度看到更加全面的问题。
4、开发和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
历史课程中所涵盖的社会资源可以说是异常丰富。
其中包括了历史遗址、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以及蕴含丰富历史内容的景观等一系列教材。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社会资源,鼓励学生去参观、并展开调查。
在探究式的学习下,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得到提升,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关注人类、关注生命、关注社会现实的美育价值。
以上为有关论述,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美术的教育价值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进入一种超越人我之见、超越功名利害生死的境界,获得终极幸福。就是情感教育,其作用在陶养人的感情,使人的情感转弱而为强,转薄而为厚,给人的高尚行为以推动力。美育对人能发生作用在于美具有普遍性和超脱性。美育还能够弥补科学的概念性、抽象性、机械性,使人生丰富而有意义。美育具有自由性、进步性、普及性,能给人的情感以抚慰,使人的心灵纯洁高尚,给人类以温情的精神家园。
从教育哲学的角度论美术教育的作用
蔡元培认为世界有两方面: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现象世界就是物质世界,实体世界就是精神世界,就是人类心理和精神的最后依靠、归依。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不仅生存于物质世界而具有物质需求,人还有心理,有情感,有精神世界,渴望心灵有依靠。美育是实现世界观教育,以达到精神世界的途径、津梁,这是由美育的特点决定的。人人都有爱恶惊惧喜怒悲乐之情,这些都是随人的生死祸福利害等而改变的。而美感则否,美感的特点是无功利性、超脱性、普遍性。人们面对美的对象,决无占有它的念头,心理的美感是纯洁无杂念的,众人面对美的对象,都是如此,因此就能忘记人我的差别,而与美浑然一体,进入实体世界。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美育对人生的意义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使人进入一种超越功名利禄、超越人我之见、超越利害生死的境界,使人体验生命的真谛,获得人生的终极幸福。
蔡元培认为,美育还能使人们养成宁静而强毅的精神。美感有两种,一为优雅之美,一为崇高之美,从容恬淡,超利害之计较,泯人我之界限,例如游名胜者,初不作伐木制器之想;赏音乐者,恒以与众同乐为快;这样的超越而普遍的心境涵养惯了,还有什么卑劣的诱惑,可以扰乱他么?崇高之美,又可分为伟大与坚强之二类;存想恒星世界,比较地质年代,不能不惊小己的微渺;描写火山爆发,记叙洪水横流,不能不叹人力之脆薄;但一经美感的诱导,不知不觉,神游于对象之中,于是乎对象之伟大,就是我的伟大;对象的坚强,就是我的坚强;在这种心境上锻炼惯了,还有什么世间的威武,可以胁迫他么?
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本文2023-10-29 16:39:0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1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