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名和字有什么区别?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6收藏

古代人名和字有什么区别?,第1张

古代人名和字的含义是如下:

一、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名”又叫“本名”,旧说是古代婴儿出生后三个月由父辈所取。

二、字,又叫“表字”,是除本名外另取一个与本名有所关联的名字,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名号的分类:

从历史的习俗沿革来看,名有乳名、本名、学名、曾用名、笔名、艺名等之分。

1、乳名

乳名,也叫奶名、小名、小字,是一个人在孩童时期的名字。如小二、小三、宝贝、宝宝……,长大以后一般不用,除非长辈对晚辈偶尔呼之。

2、笔名

笔名,常常是文人墨客依据自己的喜好在其作品上署的别名。

3、艺名

艺名,即艺人演出时用的别名,如白玉霜,原名李慧敏,双名李桂珍,是评剧表演艺术家,其艺术风格,被称为“白派”。从以上“名”的各色特异的表现形式来看,既体现了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称谓,又象征着一个人的职业、地位和身份。

4、学名

学名,就是一个人开始求学时使用的名字。

5、字

“字”的产生,是出于避讳,也就是尊崇长辈的伦理需要。古代人在祭祀神灵和先祖的时候,为了表示恭敬,不敢直接称呼先祖的名,这样就产生了字。因此,“字”实际上是表示尊敬的人名。

 古书鉴别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技术性强,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很多喜欢研究文学的人们都会想要去购买一本真品。那么你知道应该如何去鉴别清楚它的真伪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古书鉴别真伪的方法,希望能帮到你。

古书鉴别真伪的方法

 一、封面。古书封面为四周单线边栏,分为三行,右行为编著撰选者姓名,中行为书名,左行为刊印人或斋、堂名。

 二、装订。古书装订在宋以前均为卷轴形式和折叠页装。册装书的出现是在宋代以后,册装最初是蝴蝶装,后来进到了包背装。线装书是在明代中叶以后才有的。

 三、版式。古书的版式,北宋和南宋前期刻本基本上是白口,南宋后期出现黑口,元末至弘治年间通行粗黑口。明正德,嘉靖年间又出现白口书,之后一直到清代,黑白两种书口同时流行。

 四、字体。古书字体主要有两种,一种宋体字,另一种是元体字。尽管时有非欧非颜,非柳非赵的所谓“馆阁体”出现,但那并非主流。

 五、纸张。宋代印书多用麻纸和以竹为原料的玉扣纸。元刻本常用竹纸或皮纸,比宋版用纸稍黑。明代印书,前期多用江西棉纸,后期多用竹纸,晚期盛行毛边纸。清代大多采用开花(又称桃花纸),但在实际应用中,几乎以前所用的各种纸张,清刻本中都在运用。

 六、讳字。避讳讲究自周代始,官名、人名、地名均随帝王名字的改变而改变,这对判断古籍年代极有参考价值。历代避讳常见的有改字、空字、缺笔。秦汉时大多采用改字和空字避讳,讳名不讳姓。用缺笔字代讳字发端于唐,又在宋版书上特多。金元刻本无讳字,多俗体、简体。明前、中期亦不避讳,明刻讳字始于明光宗朱常洛。清刻本避讳尤其苛严。

古书的纸质

 麻纸:分黄、白两种。黄麻纸色略黄,稍粗糙,有的较白麻纸略厚;白麻纸洁白光滑,背面较正面粗糙且有草棍等粘附,质地细薄,坚韧。纸纹均宽,约一指半。宋刻本多用白麻纸,元后期多用黄麻纸,时纸纹渐窄,约一指。明初仍用之。

 罗纹纸:色白,质地柔软,具明显横纹,似丝织罗绸,故名。自宋以来代有制造,但宋刻本有此纸者鲜见。

 棉纸:又称皮纸,分黑、白两种。白棉纸色白,质地细柔,纤维多,韧性强;黑棉纸色黄黑,韧性稍差。明前期多用。嘉靖前较细薄,隆、万后稍粗厚。清初仅见少数印本。

 竹纸:色微黄,稍脆,宋元至明初问有使用,嘉靖后较为普遍。

 开化纸:细腻、洁白,薄而韧性强,柔软。清内府刻本及扬州诗局刻书多用之。嘉、道后质次量少,家刻本中偶有采用。

 连史纸:洁白纯净,正面光滑,背面稍粗糙,但无草棍纸屑粘附,纸料较细。乾隆后所用甚多。

 宣纸;因产于安徽宣城而得名。分为多种。料半纸,薄而质地细,色洁白,绵软有弹性,可以作绘画印书,晚清、民国有些书用之。玉版纸,能吸水,晚清、民国印金石、书画册等多用此纸。棉连纸,摹拓铜器、碑刻及印书画用。

 毛边纸:米**,正面光滑,背面稍粗,质脆,乾隆后用得较多。

 太史连纸:稍黄,质地细洁而有韧性,乾隆后与上述毛边纸为两种最常使用的印书纸。

如何通过字体鉴定古籍年代

 唐刻本

 现存最早的唐代刻本,除了敦煌所出乾符四年(877)与中和二年(822)两种唐历和刻于咸通九年(868)卷本《金刚经》已流散异国以外,未见其他传本留存。所以说,唐代古书都是传说级别的东西。

 宋刻本

 前面说到,宋时刻书印书事业繁盛,两浙、四川与福建等经济发达地区成了刻书的中心,刻书单位有监司、州学、书院、家塾、书坊等。但为何到今天宋版书寥若晨星呢因为即使排除战火、天灾的因素,一般纸的寿命也只不过千年而已。像唐代遗留下来仅存的那几本书,若不是纸张在湿度为零、几乎真空的敦煌戈壁滩的洞窟中存放,绝无保全的可能。

 每一册宋版书都是艺术品,弥足珍贵,因此现代按页卖,且每页都在万元以上。其实早在明末崇祯年间,著名的刻书和藏书家毛晋,为搜求宋版书,就按页购宋版书了。他在藏书楼汲古阁门前悬挂征求启事谓:“有以宋椠本至者,门内主人计叶酬钱,每叶出二百……有以时下善本至者,别家出一千,主人出一千二百。”

 宋代官刻书多在卷末镌校勘人衔名,私刻和坊刻本多在卷末镌刻书题记或牌记。由工于刻书前要请书法大家缮写上版,字体既美,校刻亦精,字体大都采颜、柳、欧阳笔法,其风格北宋质朴,南宋挺秀。所谓“纸坚刻软,字画如写”(明高濂《遵生八笺》)则是宋刻本的共同特色。

 元刻本

 元代初期刻书承南宋遗风,字体也接近,常把元刻本误为宋刻本,后流行赵体字。元浙本多由士大夫经手,流风所及,自然流行赵体,渐有颜体字,字瘦一些、圆劲一些,不像南宋建本字那样横细竖粗。元代俗文化发达,故刻本中多简体字和俗字,许多简体字跟现代一致。

 官刻、家刻中较少,经史文集中较少,坊刻和话本类书中较多。元本墨色稍淡,刀法也显软弱无力。早期用纸,白麻纸、黄麻纸兼而有之,中期以后,则多用黄麻纸。元朝皇帝为蒙古族。人名汉字都是音译、无法避讳也不用避讳。元人礼制观念淡薄,查禁的也不严,元刻本中几乎没有讳字。

 明刻本

 明代刻书情况,大致可分三个时期:明初至正德一百余年间,刻书风格继承元代余韵,无论官刻私雕,概括起来讲,那就是“黑口、赵字、继元”。

 嘉靖(1522—1566)至万历(1573—1620)时期,近百年间,由于前后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影响,反映在刻书风格上,一洗前期旧式版式、行款、字体,全面仿宋。这一时期所刻的书,除了司礼监刻一遵旧式少有变化外,其余无论官雕私刻,完全变为另外一种风格,即“白口、方字、仿宋”。颇有宋版遗风。

 嘉靖 六家文选 字体

 万历后期至崇祯(1628-1644)时期,刻书风气又一变,字形由方变长,字画横轻竖重,更显死板,讳字也较以前为严。

 清刻本

姓和氏,在在今天看来都是一样的含义,但是在西周和春秋时期,姓和氏是完全不同的含义。

在先秦时代,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举个例子,商人的祖先是子姓,后来分为殷,时,来,宋同等氏。

因为在先秦时代,社会上还保留着大量的原始母权社会的残余,所以大量的古姓都是加女旁,例如姬,姜,姚,嬴,姒等

原始母系社会

姓,原本指的是母亲这一系的血缘关系;氏,指的是父亲这一系的血缘关系。所以在先秦时期的同姓不婚,是有着科学依据的。所谓同姓不婚就是指母方同血统者不能结婚,毕竟你爹不一定是你亲爹,但是你妈一定是你亲妈。所以同姓不婚的原则,可以有效避免近亲结婚的现象出现。

这样说可能有点复杂,举个例子来说吧。秦始皇的母姓是嬴姓,父氏是赵氏,名是政。按照今天的规则他应该叫赵政。

那么氏是怎么从姓中分离出来的呢?

氏,主要是用来区分贵族的家族和家支的,和用来“明贵贱”的。比如,我们都是一个姜姓出来的,我当了名叫“司马”的高官,你只是普通的小贵族 ,我会在我的名前加上司马二字。因为先秦时期,贵族的爵位是世袭的,所以久而久之,我这个家族就叫司马氏了。这样就和同为姜姓的其他族人区分开了。

再有就是先秦时期,一般的老百姓是没有姓氏的,只有名字的。所以贵族会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上姓氏,和老百姓加以区分。

氏的来源很多,有的来自于官职,比如像上文说的司马,有的来自于分封的地方,比如周武王将伏羲的后代封于宿国,所以其后人就以宿为自己的氏。有的是以自己居住的地方为氏,比如著名的东门,南宫,百里这些。

伏羲画像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就是各国国君的儿子们,他们一般被称为公子某,孙子叫公孙某,所以他们的后代有的会以公孙为氏,有的会以自己的祖先的字为氏,比如孔子的祖先是宋国国君的孙子,被称为公孙嘉,字孔父,所以他的后代便以孔为氏。

再有就是一种平民的姓氏,不过很少见,也不正式,更像是一种外号。比如著名庖丁解牛故事的主人公,丁是名,庖是氏,但更是他的职业。这也不算是正规的氏。

同一个家族,甚至同一个人,有可能有不同的氏,有的氏来自于官职,有的来自于封地,这是很复杂的知识,所以在当时,这也是贵族专门要学习的知识。

说完姓和氏的来历,再说说称呼的问题,这个也是很有意思的。

在先秦时期,贵族中男子和女子的称呼是不一样的。

称呼贵族男子的方式习惯,一般是氏+名的称呼方式,比如孔丘。对男人来说,姓是不能用来称呼男子的,只是区别择偶用的。

贵族女子的称呼是氏+姓,女人强调姓是为了区别婚姻,避免同姓结婚。出嫁前为了加以区分,则会在姓上加上伯(孟)仲叔季,表示排行。比如,孟姜,这表示是姜家的大女儿。

出嫁后,有的会在姓上加上娘家的国名,例如齐姜,这表示她来自齐国姜姓。

因为女子的称呼特别容易重复,为了避免搞混,所以后人会在她们的姓前,加上其丈夫的国名或者谥号。例如鲁共姬,就是鲁国的姬姓的女子,嫁给了宋共公。

除了姓和氏之外,古人的名和字也是分开的,也和现在不一样。

先秦时期,婴儿出生后三个月由父亲起名,男子二十岁举办成人冠礼时取字,女子十五岁许嫁举行笄礼时取字。

一般来说,名和字有意义上的联系,例如屈原,名平,字原。不过周代贵族男子字的前面加上伯仲叔季表示排行,在字体的后面加上“父”或者“甫”表示性别,这样才是男子字的全称,例如;伯禽父,仲尼甫等。

春秋时期男子取字最普通常见的方式,就是在字的前面加上“子”字,这是因为在古代“子”是男子的尊称。例如,子我,子贡,子夏等。

不过到了战国末期,贵族社会瓦解,礼乐崩坏,关于姓和氏的这些复杂的讲究逐渐消亡了。到了西汉时期,已经消失的的非常彻底了。姓和氏逐渐没有了区别,老百姓也开始有了正儿八经的的姓了。

虽然姓和氏的区别没有了,但是名和字的传统却保留了下来,一直到持续到民国时期,直到新中国才消失,不过在称呼上稍微有了区别。

在先秦时代,名字连着说的时候,通常是先称字,后称名。例如孟明视,明是字,视才是名。而在汉代以后,是名在前,字在后。例如,唐林子高,林是名,子高是字。

而且先秦时代,取字一般是单个字居多,而后世一般是双字。

其他的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顺道说一嘴,按照古代称谓礼仪,自称时称“名”,称别人时称“字”,是基本的礼貌。

“名”通常只能由长辈、上级或是非常亲密的同辈才能称呼,“字”则是平辈互称,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亲切。

晚辈对长辈只能称对方的字,名是不能提的,否则就是大不敬。所以古代指名道姓、直呼其名,会被认为是一种不敬和冒犯的行为。

所以看到很多古装剧里面,两个好朋友直接称呼对方的姓名,我就觉得很搞笑,这样不是交朋友是结仇,也说明编剧的无知。

到了后来,除了名和字以外,文人们又有了别号,别号就和名没啥联系了,纯粹就是自我的一种表达。例如,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所以可以称呼他为苏轼,也可以称呼他为苏子瞻,也可以称他为苏东坡。

到了后来,有人觉得称字称号不够尊敬,于是称呼官爵,称地望,例如李鸿章,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因为官职他又被下属称为李中堂,因为他是合肥人,所以也有人称他为李合肥。

也不知道为啥,关于名字的这些传统,到了现代基本上都消失无踪了,也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古人的姓名和现代的姓名是一样的,只是我们现代人通常所说的“名字”,其实是古代的“姓”、“名”和“字”三个概念,三者各有各的性能和作用,是三个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存的整

  古人和现代人一样,刚生下不久甚至没有出生的时候就有了名,长大以后要取字,两者相连,通称名字。关于二者的作用,清朝人王应奎曾说:“古者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意思是说,名是用来区分彼此的,字则是表示德行的。二者性质不同,用途也不大一样。一般说来,古时候,名是阶段性的称呼,小时候称小名,大了叫大名。等有了字,名就成了应该避讳的东西,相称时也只能称字而不称名。

名与字在多数情况下共同构成一个人的代号,尽管用途不尽相同,二者之间还是有联系的。古人大多因名取字,名与字内容毫不相干的情况几乎见不到。如三国时的名将张飞,字翼德,在这—名字中, “飞”是名, “翼德”则是对“飞”的解释,因为 “飞”就是“翼之德”(翅膀扇动而造就的功德)。又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字孔明,亮既有明的意思。唐朝诗人白居易,字乐天,名与字之间也有联系,即“居易”是因,“乐天”是果,只有居处安宁,才能知命而乐天。 像是孟子,“子”是古代对有德行的人的称号,如孔子、老子、孙子等。孟子原名是孟轲,他的字是子舆,至于他的名和字之间的联系,由于孟子的字至今有待考证,因此也不是十分清楚。鲁迅是周树人的笔名,他的字是豫才,取“百年树人”之意,字也有人才难得的涵义。

古人的名有多种种类,字也有不同用途。起初,人们取字非常简单,往往只取一字,与“子”、“伯”、“仲”、“甫”等表示年龄阶段的字相连。如孔子弟子颜回字子渊,冉耕字伯牛,冉雍字仲弓,这些名字中的“渊”、“牛”、“弓”就是他们的字。当然,有些人取字时干脆只用一字,不加别的字辞,如陈胜字涉,项羽字籍等即是。东汉以后,人名取字才越来越讲究,情况也越来越复杂。人们在有了名以后,往往把取字看得很重要。有些人在取字时注重效法古人,取字“士则”、“思贤”、“师亮”等等;有些人则寄托对当事人的厚望,取字“温叟”(长寿不天)、“永全”等等。这些,无不含有深刻的意义。

  古人除有名、字外,又多取号以代替名字。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称“别号”。早在周朝时,人们就已经开始取号。对此,《周礼》解释说,号为“尊其名更为美称焉”,意思是说,号是人在名、字之外的尊称或美称。早期的号具有这一特点,有号的人多是那些圣贤雅士。如老子别号广成子、范蠡别号鸱夷子皮等。先秦时期有名字又有号的人并不太多,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取号的人仍不很多,名载史籍者仅有陶潜别名五柳先生、葛洪别号抱朴子等数人。但是,到了隋唐时期,伴随着封建国家的强盛和文化的高度发达,在名、字之外另取别号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如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皆属此类。到了宋代,取号之风又有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熟知的《水浒传》108将个个都有别号,正是代表着当时的社会风气。明清人更把取号视为一种时髦,上至皇帝,下至一般黎民百姓,几乎人人有号。正如清人凌杨藻在《蠡勺编》一书中记载的那样,其时“闾市村垄,嵬人琐夫,不识字者莫不有号,兼之庸鄙狂怪,松兰泉石,一坐百犯;又兄‘山’弟则必‘水’,伯‘松’则仲必‘竹’,不尤大可笑也哉。近闻妇人亦有之,向见人称‘冰壶老拙’,乃嫠媪也”。甚至一些落草为寇的盗贼也有别号。如上述书中举了一个县官审案的例子,就十分能说明问题。这一例子说,一位县官在审理一桩窃案时,责难犯人为自己开脱罪责,犯人突然说道:“守愚不敢。”县官不解其意,一问左右,才知道是犯人在自称别号。

在用字上,取号与取名、字不同,大多不受字数多少的限制。从已知的历代别号来看,有2字号,也有3字、4字号,甚至还有10余字、20余字的别号。如清代画家郑板桥的别号就有12字,即“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至于宗教界的一位叫释成果的法师,别号的字竟达28个之多,即“万里行脚僧小佛山长统理天下名山风月事兼理仙鹤粮饷不醒乡侯”。一个人的别号竟然用了近30个字,真可谓古今一大奇观。

因为古人取号有较大的随意性,并且不必加以避讳,因此,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饱受文字狱和避讳之苦的明清人,促使他们在名字之外更取别号来表现自己。当时的大多数人都取一个别号,但有些人的别号也有好几个。如清初画家石涛法名弘济,别号清湘道人、苦瓜和尚、大涤子、瞎尊者,达4个之多。

 谥号是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如“武”帝,“哀”公等。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谥号也不是随便起的,不同字有不同的涵义,如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废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献帝、顺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

古代人名和字有什么区别?

古代人名和字的含义是如下:一、名,一般指人的姓名或单指名。“名”又叫“本名”,旧说是古代婴儿出生后三个月由父辈所取。二、字,又叫“...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