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里的大禹是哪里人?在哪冶水,当时是几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1收藏

大禹治水里的大禹是哪里人?在哪冶水,当时是几岁,第1张

大禹是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公元前2071年,尧七十五年,在黄河流域治水,大约19岁。

相传,禹治理洪水有功 ,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在诸侯的拥戴下,禹王正式即位,以阳城为都城,一说以平阳为都城(或在安邑或在晋阳),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

禹是夏朝的第一位天子,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伏羲、黄帝比肩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划定九州、奠定夏朝。后人称他为大禹。禹死后安葬于会稽山上(今浙江绍兴),仍存禹庙、禹陵、禹祠。从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大都来禹陵祭祀他。

扩展资料:

禹治理洪水,曾经三次到桐柏山(在河南省桐柏县西南),可是那地方总是刮大风,打大雷,石头啸叫,使治水的工程简直没法施展。

禹知道是妖物作怪,便召集天下群神,叫他们想办法除妖。桐柏山和附近各山的山神恐怕祸事连累到自己头上,都跑来跪着向禹磕头,请禹饶命。

禹疑心他们包庇妖物,便把他们当中几个特别狡猾的如鸿蒙氏、商章氏、兜卢氏、犁娄氏等拘囚起来,加以审问。果然问出实情,原来在淮水和涡水之间,的确躲藏着一个叫无支郝的水怪,禹就马上派人去把这妖怪擒拿了来。

大禹治水,由高山到平川,由秦岭到冀州,由太行山到嵩山,到处开河治水,留下许多足迹。上党大地上潞城、平顺之间有一座山就叫“禹王山”,相传是禹开通河道时,把挡住水流的一座山搬在这里。人们为了纪念大禹治水,就把这座山称为“禹王山”。

人民网-大禹治水

  关于女娲的传说说法不一,有说先于盘古,有说后于盘古

  民间流传的传说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叫法,傩(nuo)公傩娘,粳兄粳妹,诺亚诺娃,亚傩兄妹,东山老耆南山小妹,江郎江妹等。

  传说原来的人来被大洪水淹死完了,只剩下伏羲兄妹,后来的人是伏羲兄妹的后裔。

  这段传说比较系统,伏羲兄妹的母亲生了他们12兄妹,王龙,王蛇,王雷,后羿(后蚁),王素(可能是王燧-燧人),傩兄,傩妹(还有传说是傩兄傩妹是老祖婆的孙子孙女)等,12兄妹争执不休,其中最小的王素最聪明,那天比赛爬山,结果王素钻木取火,把山烧了,母亲就着急呀,在山下提醒,王龙下水,王蛇钻洞,王雷没地方躲,结果被烧了,王雷脾气暴躁,一心想要找王素报仇,每次都被王素聪明地躲过,母亲病了,说是只有王雷的肉才能治她的病,王雷当然不愿,不过还是要找王素报仇,最后陷入王素的陷阱被关了起来,那天傩兄去种地了,其他人都不在,只有善良的傩妹看管王雷,王雷骗说快渴死了,向傩妹讨水喝,软磨硬泡,傩妹心肠软还是给了他一碗粥,王雷就说,要是有碗清水就更好了,于是傩妹就给他碗清水,王雷刚喝完,便雷光大作,破开牢笼出来了,拔下一颗牙齿送给了傩妹,算是报答,说见天门开时种下,雷声隆隆,天门开了,而那雷神牙种下怎么都没反应,后来傩兄将它按次序种于八方(八卦相应的属性可能跟农耕有关),最后长出了一只巨大的葫芦(古语音,仆,伏羲氏有葫芦崇拜),天河倒悬,这时飞来一只啄木鸟,把葫芦掏空然后傩兄傩妹就钻了进去,葫芦随着水不断升高,期间收了很多动物,一直升到天上,找到了王雷,要王雷收了洪水,王雷不听,然后就是打架,王雷怕了,之后答应收了洪水,傩兄就说了,你立即收了洪水是要摔死我们呢?没办法,王雷只好招来10个太阳把洪水晒干,但是水干之后就陷入了大旱,人都死完了,傩公请来后羿(后蚁),后羿飞上扶桑树(传说是人神两界连接的神树)用尾针把太阳射了下来,傩公就觉得没了太阳就没有光明了,就在下边要后羿留两个,一个在白天出来,一个在晚上出来,扶桑树也被后羿踩断了,从此人神两界便不能方便地来往

  其中还有一段是傩兄傩妹三次占卜(与仆古音相通,可能也是伏羲留下来的),兄妹成婚,在不周山山顶往两个方向滚碾子,结果在山脚碾子撞在了一起,在两边生火,烟在天上合在一处,结果傩妹害羞呀,就说你要是追上我就嫁给你,围着山跑傩妹在前边跑,傩兄在后边追,然后有人看着急了呀,土地公就出来跟傩公说,你转过身朝那边跑不久得了?最后和傩妹碰面 傩妹出嫁了,害羞呀,就拿扇子遮住脸。傩兄形象是红脸突目,传说是被10个太阳晒的了,傩妹聪明用手帕盖住脸所以依然白净,女娲是婚嫁之神,生育之神,这也就是中国婚嫁习俗,用珠帘或者盖头的原因吧,还有就是宗亲不能成亲的规矩可能也是女娲在位时定的。

  其实原因是他们的母亲借王雷之手毁灭他们,他们的争斗会毁了这个世界,当然她称病也是假的。

  这段传说中可能包括是两个女娲传说,一个女娲是造人的女娲也就是12兄妹的母亲,第二个就是婚嫁生育的女娲,也就是傩妹。

  伏羲和女娲古音相通,伏羲氏和女娲氏的母族是华嬃氏(常作华胥氏),华嬃氏族可能就是原始的华族。

上古神话中,只有成就混元道果,才可以跳出轮回,自有天地,有盘古跟鸿钧,盘古要以力证道,结果失败!只得肉身化身大千世界,盘古倒下时候三道清气上升化为三清,也就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十二道气下沉化为十二祖巫。鸿钧得了开天奇莲所化宝物。

这个时候,天地间只有巫妖二族,女娲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后鸿钧看世间混乱,于是一边命妖族管天,巫族管地,帝俊为妖皇,太一为东皇,并创立远古天庭!十二祖巫统领巫族,于是天地间终于有了秩序!鸿钧后在不周山(盘古脊梁所化)开堂讲学,一开始共收了七名弟子,分别是三清、准提、接引还有女娲跟红云。

鸿钧传下成圣之法有三,第一是以力证道,盘古大神的失败证明了其难度,第二是斩三尸证道,意为斩恶尸、斩善尸、斩自身,第三是功德证道。鸿钧讲完大道,要自身结合天道,于是将紫霄宫移到天地之外,并赐下宝物,太上老君得太极图和乾坤炉,原始得盘古幡,通天教主得诛仙四剑并诛仙阵图,女娲得九天息壤、绣球、江山社稷图,接引得玲珑塔,准提得七宝妙树,红云得葫芦。鸿钧道天地间有九位圣人,其门下有七,就赐了六道鸿蒙紫气,最后犹豫不决把第七道给了红云。

红云实力最差,刚出紫霄宫被冥河老祖和妖师鲲鹏击杀,后鲲鹏得了鸿蒙紫气被人偷袭,醒来发现在西方道场,从此以为鸿蒙紫气被接引准提所得,于是隐居司机灭接引准提!

女娲用九天息壤造人先造女人然后男人,造了数千人然后拿了先天十大灵根之一的葫芦沾取九天息壤造了成千上万!人体中有经络还有穴道,尤其是最后十三大穴道,暗含天地的大秘密!女娲遂以功德证道,成就鸿钧门下第一圣人,被尊为人母,并庇护妖族。

三清本是盘古所化,有开天功德,后台上老君创立人教,原始创立阐教,通天创立截教,原始教义为有根性者入阐教,通天教义为有教无类,使得万仙来朝。原始通天教义不和,通天遂走出昆仑去东海创立金鳌岛碧游宫!三清创教功德圆满成圣人,传播教义不提。

接引创立西方教,并发三十六大宏愿,入得极乐世界就成佛,成圣不提!准提梦中入世,感受时间万物本性,颇有以力证道的味道,确是最为低调。

圣人成,鸿钧召集圣人创立封神榜,预示着人教大兴,巫妖二族将推出历史舞台。阐教截教遂煽风点火挑拨巫妖二族好跟老子人教一起教化人族,而西方教一直蜗居于一角,也妄图通过封神来大兴其教统!

巫妖二族亦知迟早有一站,不时发生小摩擦,一次巫族打压芦州外的妖族,妖族派大军血洗族巫殿,帝俊身死,两家矛盾激化!太一继位,韬光养晦不说!

话说妖皇有十子,三足金乌,桀骜不驯,帝俊命其栖息扶桑古木,妖后照顾,准提欲从此下手。

嫦娥与后羿大巫结婚,嫦娥有感自身为人类,不比大巫,终有老死,阐教赐下不老药,后嫦娥服用直接飞往太阴星,截教云霄仙子(就是混元金斗那三个仙女,赵公明的师妹)找妖后一同看望嫦娥,准提见妖皇十子无人照看,遂去挑逗十子,说人间有大巫后羿,自称射术第一,射金乌不在话下,十子耐不住下界找后羿,遇见后羿好友夸父大巫,遂起争斗,夸父不能飞翔,追赶十子甚久,后终于渴死,手中桃木沾染了金乌气息,后世有辟邪之功效。后羿见夸父死,射杀八只金乌被帝俊所救,巫妖决战展开!

妖族有杀阵为周天星斗大阵,巫族有都天魔煞大阵,阐教截教怂恿祖巫后土身化六道轮回,以挽回巫族气数。后土化为六道轮回,自身化为平心娘娘,镇元子去拜访有感,斩出恶尸自名丰都鬼帝,女娲也遣化身孟婆坚守奈何桥,阴间遂成型。后土化身轮回,祖巫魔阵被破,周天星斗大阵却因妖族掌管天庭威力十足,祖巫神险。西方二圣人欲使巫妖二族均陨落,遂来破坏周天星斗大阵。帝俊走投无路,跟共工一齐撞向不周山,不周山倒,惊动其他圣人,女娲补天。

经此,天庭巫族没落,太一为妖皇,将招妖旗交于女娲,妖族同女娲住进芦州,巫族亦隐退,祖巫剩雨师,共工,风伯!

鸿钧道人看天庭空虚,命自己左童子为玉皇大帝,右童女为王母娘娘,赐下宝物并蟠桃园不提。

人间经历三圣皇,渐成天地之主角,期间阐教截教各有帝师,瓜分了功德,巫族与人族通婚,渐渐融为一体。到了舜帝,共工发洪水,禹的父亲(不会打那个字)临危受命去治水,由于他师出阐教,所以阐教十二金仙前来相助,但是治水方法钻了牛角尖,以为堵住就可以,刚开始确实有效,但是终于有一天大坝塌,洪水更胜从前,十二金仙迁怒于洪荒零散的巫妖众人,遂大开杀戒,犯下杀劫!后禹开始治水,禹师出截教,截教众仙来助,找对了方法,禹后继位成人皇不提。

三教第二次共商封神榜,原始攻击通天教义,说:“道鸿钧老师有言根性佳者成神道,根性中者成仙道,根性差者成人道,入轮回。我门下皆为根性佳者,不是上古修道者便是人间有灵性者!你门下众多虽有万数,但是根性佳者不过几百,多为卵生毛鳞之畜生,封神榜不过三百六十五正神,正好由你门下所填。”通天护短是出了名的:“李聃你休要口污我教,万物有灵,除去皮囊,不都是一样,即使我门下良莠不齐,我为人师长,又怎能眼看着门人遭人屠戮,就算是真灵上封神榜也要争那一线生机,况且我门下有数十位已在天庭为官,可免去封神大劫,反观你门下十二人俱犯杀劫,该上封神榜。“太上老君只严明以人教为本。二次商谈无结果。

到了商朝六百年,

(手打比较慢,未完待续哦!!!)

后土娘娘与女娲没有关系。

1、后土娘娘:

后土娘娘,又称后土皇地祇。这一称谓,源于母系社会的男子、对女性的崇拜。全称“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祇”,是道教尊神“四卿/六御”中的第四位天帝,她掌阴阳,育万物,因此被称为“大地之母”。

2、女娲:

女娲又称娲皇、女阴,史记女娲氏,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是福佑社稷之正神。女娲不但是补天救世的英雄和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一个创造万物的自然之神,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女娲时代母系农耕文明:

女娲和伏羲时代的民族,正好处于母亲氏(部)族社会,向父系氏(部)族社会过渡的时期。处在这个时期的华夏民族,基本上是按母亲的世系进行传承的,所以就在汉文古籍中便说她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

只是当时民族,也正在逐步向父系社会过渡。于是他们才会推举出像伏羲那样,被后世敬奉的男性始祖来,并且将这位男姓始祖描绘成,是“神”和女性结合后降生的,具有神奇力量的“神人”。

古时女子称姓,男子称氏。黄帝号轩辕氏,按照现代人的理解,“轩”指有窗格的雅致的小房子或者是有帷幔的高篷顶的轿车,“辕”是牲畜驾车子的车杆与配套,俗称“车辕”。说黄帝是轩辕氏,实际上说,黄帝族群是靠牲畜驾辕拉着有篷幔的车过游动生活的族群。关于黄帝起源的叙述有以下:

一、《山海经 - 大荒西经》:“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向射,畏轩辕之台”、“有轩辕之国,江山之南栖为吉,不寿者乃八百岁”;《山海经 - 海外西经》:“轩辕之国,在此穷山之际,其不寿者八百岁,在女子国北,人面蛇身,尾交首上。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向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山海经 - 五藏山经 - 西次三经》:“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为帝之下都”、“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洵水出焉,南流于黑水”。清朝毕沅认为,“昆仑之丘”指今天甘肃省酒泉市南山,并且说明《禹贡》记载的“昆仑”指祁连山地;顾颉刚先生认为,“昆仑之丘”在甘肃酒泉。古人说的“昆仑”是大山脉,山包为丘,山涧为谷,丘、谷相连的地处俗称为“丘”。“帝”指黄帝,泛指黄帝族群,“下都”是黄帝族群的繁衍地,即甘肃酒泉南山,河西走廊祁连山脉地区。《水经注》十七卷“渭水”里的“又东过上邽县”注解:“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汉置上邽县,今甘肃天水。天水秦安县大地湾遗址考古研究认定,轩辕谷在天水。即“轩辕丘”。

此说法有考古依据,以上材料都不涉及黄帝的父母亲问题,只说明黄帝的出生地,没有表示姓氏与社会层次。我们有必要将进一步对传说进行现实还原,以及讨论历史地理与文化发展的联系。

从甘肃省天水市沿祁连山脉到酒泉市的地上距离大约1090公里,其中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介于南山(祁连山和阿尔金山)、北山(马鬃山、合黎山和龙首山)之间,长约900公里。《水经注》描述,渭水自甘肃渭源境内的鸟鼠山流出后,先后流经陇西县、武山县、甘谷县、天水市,陕西境内的宝鸡市。很显然,天水在酒泉的东南方,《山海经》的描述则相反,“昆仑山”向西370里到“乐游山”,再向西400里到“流沙”,再向西200里到“嬴母山”,再向西350里到“玉山”,再向西480里到“轩辕丘”,总共1800里。在远古,即大洪水之前,黄帝时期制定的尺子,一尺27708厘米,一里300步,一步6尺,共1800尺,算出一里为49874米。那么“昆仑山”到“轩辕丘”有897732米,即897732公里,与当前实际距离出入不是很远,因为古代的地点已与当前地点并不是一成不变。

《山海经 - 西次三经》自“华山”起,一路向西描述,为什么会出现“昆仑之丘”在“轩辕丘”的东面呢?“昆仑之丘”是黄帝族的发源地,在酒泉南山;而“轩辕丘”是黄帝的出生地,在天水秦安,两者不是同一地方。由于黄帝族群是游动的族群,而且黄帝出生于族群社会之中(暂不论母系或父系),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昆仑之丘”的“下都”是黄帝母亲所在的族群或者是黄帝父亲少典所在的族群发源繁衍的地方,而不是黄帝出生后黄帝亲自统领的族群,因为“轩辕”指的仅是黄帝本人,黄帝统治的族群才是游动的族群。那么天水附近地域则是黄帝族群的繁衍地了,早期黄帝族群在姬水发展,民俗调查甘肃大夏河流域东北邻近的永靖县白塔乡的姬家川,是古人称的姬水。永靖县地区距离天水大约两百公里,黄帝族群从天水游动到姬水地域生活是完全有可能的。

那么黄帝是出生在母系社会还是父系社会呢,黄帝姓氏到底是什么呢?

二、《史记-五帝本纪》主要取材于《世本》、《大戴礼记-五帝德》和《尚书》,“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崆峒,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辇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昔帝鸿氏有不才子”、“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故黄帝为有熊”;《山海经-大荒东经》:“帝俊生帝鸿”。以上叙述是父系社会的观点;《史记-五帝本纪正义》:“母曰附宝,之祁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东晋前秦时期王嘉的《拾遗记》:“轩辕出自有熊之国,母曰吴枢”。以上是母系社会的说法。其中“附宝”生的“黄帝”与“少典”的儿子“黄帝”说的是同一个时期的同一个人的不同说法,而“有熊氏”,母亲是“吴枢”的“黄帝”则是后面时代的人。

按照客观的历史进程,母系社会出现在父系社会之前。七千年至五千年之前,母系氏族社会出现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和黄河流域的半坡;四五千年之前,父系氏族社会在一些地区出现,比如黄河下游的大汶口,这说明,在同一时期的大汶口其他地区,母系氏族社会仍然存在着。根据古籍记载,已初步推断神农炎帝族群部落是母系社会,生活于黄河流域稍偏中下游地域。

帝俊即少典,帝鸿即黄帝。有学者认为,黄帝姓公孙,不是母族本姓,“公”是明显的父系祖,“公孙”是父系祖的第三代后继人,如果司马迁的记述是真实的,那么可以证明姓“公孙”的黄帝是父系社会时期的第三代子孙,因为姓“公孙”的黄帝不仅知道父亲“少典”,而且知道爷爷“公”是谁。然而《百家姓》“公孙”的描述则大相径庭:“属地:高阳郡(今河北省好网站) 起源:春秋时期,诸侯之子为公子,公子之子为公孙,公孙之子如无封邑爵号,均以公孙为姓氏”。一般认为《百家姓》为北宋初年的人所编,而笺注者则是清初人王相,称为《百家姓考略》,对书中大多数姓氏的来源、郡望及其代表人物做了一些考证和简要介绍。可见,“公孙”这种姓氏起源于春秋时期,并非在远古黄帝祖先的族群中出现,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述并没有过多证据证实。

第二种说法中黄帝的母亲“附宝”在祁野见大电绕北斗七星中的枢星(勺头那颗),感孕生黄帝,则黄帝降生时候处于母系族的影响中,不知其父。“祁野”,《说文解字》说:“太原县”,就是说黄帝母亲“附宝”从渭河流域的天水,跑到山西的太原与外族男性相遇后怀孕,归故里“轩辕丘”生黄帝。

古籍记载黄帝“姬”姓。《说文解字》:“姬,黄帝居姬水,以为姓”;《百家姓》也描述黄帝长于姬水。甘肃省永靖县的姬家川是古人称的姬水,居住着“姬”姓古村落。永靖县地区是距今五千至三千多年马家窑、齐家、幸店和寺洼文化考古遗址群集中地。有学者已经考证,从地理环境看,大夏河注入黄河的地域与兆河、渭河流域相联系,地缘上同天水相连接,早期的黄帝族群东进南下到姬水生活繁衍,能够迁移到渭河谷地天水地域,因此族群以“姬”为姓,也证明了“黄帝”族群不是黄河中下游流域土著。这就表明了,黄帝出生时,不是“姬”姓,到了姬水生活后,黄帝族群壮大,并且四处游动迁徙之时,才姓“姬”。并且后来的北方族群也是“姬”姓黄帝族群的血脉。这是有确凿的地理历史考古证据的。

可以说黄帝是出生在母系社会之中,到了黄帝娶螺祖为妻并生下昌意,昌意生下颛顼之时,父系氏族的特征才算稳固。我们也可以大概理顺黄帝的发展事迹:黄帝出生于“女子国”北面的“轩辕丘”,黄帝族群在姬水生活再迁徙后,取“姬”姓,炎帝部落服从了强大的黄帝部落领导,炎黄联盟随后在涿鹿战胜了蚩尤,涿鹿成为了黄帝的都邑,后来黄帝征服了中原地区的大多数部落并在今河南新郑建立了统一的军队,而且建国后取名“有熊氏”,所以“有熊”也成为了一些分支族群的姓氏。

在《楚辞》中大量出现了后代传世文献所提及的远古圣王,包括尧、舜、禹、汤等。 其中屈原所作的《离骚》《九章》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汤禹”,是个同义复音词或并列结构短语。但凡提及及“尧”和“舜”,“桀”和“纣”时,则按照时代顺序而讲为“尧舜”与“桀纣”,皆照常理;提及“禹”和“汤”时,却称为“汤禹”,好像是故意表达前后相反的时代顺序。《离骚》:“汤禹俨而祗敬兮”、“汤禹俨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九章--怀沙》:“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

如果在楚国人看来,“汤”时代的确是在“禹”时代前面,尧、舜、汤、禹,那么上古史将重新编写。成汤,甲骨文记载有成(大乙)这个人,周原将其称为“成唐”,都认为是殷商先王和盘庚的祖先。《楚辞》被认为是“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将“汤”放在“禹”之前,并且与“殷宗”分开,《湘君》把北方的圣王舜称为“湘君”,将其夫人称为“湘江之神”,这是疑点一;《尚书-汤誓》:“伊尹相汤伐桀……汤既胜夏。”甲骨文里没有提及任何关于成大乙讨伐夏的事情,这是疑点二;《越绝书》:“汤行仁义,敬鬼神,天下皆一心归之。当是时,荆伯未从也,汤于是乃饰牺牛以事荆伯,乃委其诚心。”王国维认为是叙述商伐荆楚的事迹。但是文中以褒扬的语气行文,带有赞颂之意,所以不像是族群间的“讨伐”,而更像是楚地不同城邦政权的联合或者融合。这里的“汤”是楚地的首领,而非北方商朝的君主。这是疑点三;《古本竹书纪年》:“汤有七命而九征。”(王国维《今本竹书纪年》作“汤有七名而九征”)《路史后纪》十三注引作“汤七年九征。”殷商武丁、盘庚等并没有多征的传统,这是疑点四。

有的学者根据考古线索认为,“汤”与“大乙”不是同一个人,只是在殷商征服了荆楚古国后,有关“尧舜汤禹”的楚地神话传说遂被商朝统治者剽窃,用以旁证自身的正统性。而且“汤禹俨而求合兮,挚咎繇而能调”这句不但提及了君王,还提及了“伊尹”和“皋陶”等名相。《古本竹书纪年》:“仲壬即位居亳,命卿士伊尹。”其中“仲任崩,伊尹放大甲于桐,乃自立。”这一说法与《史记》的描述出入很大,由于文本文献的问题而不得解。《离骚》中还有“昔三后之纯粹兮”这句诗,“三后”指禹、汤、文王。同时在“汤禹俨而祗敬兮”的后半句有“周论道而莫差”的论述,说的是周文王重用姜太公吕尚的故事。可见,“尧舜之耿介兮”以及“汤禹文王”的描述,是把“尧舜”分为光明正大的一类君王,而把“汤禹”和周文王分为另一类重贤用才的君王。这样也无形中道明了一点,就是楚国人的这些神话传说不是独立隔绝的,其中也融合了中原地区的文明。

本人认为《楚辞》中所提及的上古圣王,并非是楚地特有,熊绎归附周文王后,封于楚国。因而当时屈原所说的“汤禹”已经是天下人所公知的。“帝高阳之苗裔兮”说明高阳氏即颛顼是楚地的祖先,一直到尧舜禹,如此完整的神话系统,在出土的楚地简帛如郭店楚简、竹书《容成氏》中都有十分详细的描述。但是在屈原时代,楚地所原有的文明已经融入了大量北方文明的成分。《容成氏》有:“禹有子五人,不以其子为后,见皋陶之贤也,而欲以为后。皋陶乃五让以天下之贤者,遂称疾不出而死。禹于是乎让益,启于是乎攻益自取……”又有:“(汤)如是而不可,然后从而攻之……桀乃逃之鬲山氏;汤又从而攻之,降自鸣条之遂,以伐高神之门,桀乃逃之南巢氏;汤又从而攻之,遂逃,去之苍梧之野……”这是关于“汤有七命而九征”的详细描述。楚地所出土的大量简帛,都记载了禹治水、汤伐夏桀的事迹。如果“汤禹”是楚国人所创始的,那么楚国人所作的简帛中为何不按照自己原有的观点?用其他地方的材料来修改自己的传统观念,对于古老的楚国文明来说,没有任何必要性。所以“尧—舜—汤—禹”的可能性是有待商榷的 。

在后世的著作中,把两个帝王按照颠倒时代顺序来合称的情况也是有的。南朝梁武帝时期,员外散骑侍朗周兴嗣所集字的《千字文》,就有“周发殷汤”(“发”为周武王姬发;“汤”为商汤或成汤)这种情况。但是这是为了押韵所需,这四个字放在文中是合辙押韵的,“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如此,是否《楚辞》里的“汤禹”也是为了达到合辙押韵的效果?事实不然,“楚辞”文体之习惯,单句尾字多用“兮”,双句尾字才讲究韵脚,且句法参差错落。“汤禹”恰恰都是在单句,所以在文中并不起和韵的作用。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楚国方言的习惯,为了朗朗上口,而把“汤”放在“禹”的前面呢。“汤禹”中的“汤”字,上古音thaη,去声,开,韵部从“阳”部,声母从“透”母,舌音,《说文》反切“他浪”;“禹”字,上古音γiua,上声,合,韵部从“鱼”部,声母从“云”母,唇音,《说文》反切“王矩”。古代的四声高低升降的形状是怎样的,现在已不能端详了。依照传统的说法,去声应该是一个降调,上声应该是一个降调。每个字在韵书中都有其归属的声调。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词义的时候,往往不同词义有不同声调。古代汉语中尤其繁多,如:

骑:平声,动词;去声,名词

思:平声,动词;去声,名词

教:平声,动词;去声,名词

禁:平声,动词;去声,名词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多数时候一个字词义为动词时,是平;词义为动词时,是仄。“骑马”中“骑”是平声,“马”是去声;“思想”中“思”是去声,“想”也是去声;“名誉”中“名”是去声,“誉”是入声。那么“尧舜”中“尧”是去声,“舜”是入声,上古音“汤禹”中“汤”是去声,“禹”是上声。这样“去声+上声”组成联动结构,同时为仄。如果我们不知道楚国当时的方言发音,那么我们也就无法掌握“汤禹”是属于什么发音规律了。然而“汤禹”叫法的原因排除了多种可能性之后,方言的习惯这种可能性就越来越大了。

在《山海经》当中,并没有描述到“狄”族群,但其中有些地方却十分明显地间接记载了“狄”这个族群的一些基本情况。《海外东经》首先提到,“大人国在其(发丘)北,为人大,坐而削船。”在《大荒东经》也提到了“有波谷山者,有大人国。”然而最详细的描述是在《大荒北经》,“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国,釐姓,黍食。有大青蛇,黄头,食麈。”其中也提到“东北海之外,大荒之中,河水之间,附禺之山,帝颛顼与九嫔葬焉。”说明禺山与大人国同在东北海之外的大荒之中。这就是“狄”族群!

《禹贡》没有“狄”族群的记载;《尚书 - 汤誓》记载:“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即边远的西夷和北狄百姓盼望商汤王的征讨行动。“狄”指北方族群。

《公羊传 - 隐公四年》《礼记 - 王制》记载:“北方曰狄。”《大戴礼记 -千乘》记载:“北辟之民曰狄。”这里的“北方”、“北辟”指当时齐国以北的渤海湾地域。战国时期田单三个月没有攻克的“狄”的位置,在今天山东省黄河南岸(《禹贡》时期在黄河北岸),淄博市管辖的高青县高城镇的西北面。所以,“狄”是渤海湾西面,古齐国往北的族群。

《左传 - 鲁文公十一年》西晋的杜预注道,“鄋瞒,狄国名,防风之后,漆姓。”《说文解字》写作“叜”,并说:“北方长狄国也,在夏为防风氏,在殷为汪茫氏……春秋传曰:鄋瞒侵齐。”《史记 - 孔子世家》记载孔子说,“其节专车,此为大矣”,被夏禹杀死的防风氏的尸骨节大长,需要专车载运。孔颖达的疏注也说明,长狄国人身材高大!

《国语 - 鲁语下》记载孔子的话说:“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又说:防风氏“汪茫氏之君也,守封、嵎之山者也,为漆姓。在禹夏商为汪茫氏,于周为长狄。”这是目前能见到的史志中较早记载“长狄”为“防风氏”后代的资料。《左传 - 闵公元年》记载“狄人伐刑”,“刑”在今河北邢台地区。因此《左传 - 鲁闵公二年》记载“狄入卫”,狄人活动于黄河北的濮阳、滑县地区。《左传 - 鲁宣公十五年》五月记载晋景公要伐狄,“晋侯从之”,六月“败赤狄于曲梁”。今河北邯郸北的永年县为“曲梁”地,七月晋景公为迎击秦桓公侵犯,“治兵于稷,以略狄土”,用兵夺占狄人的土地。“稷”在今山西闻喜县,有稷王山,晋军向东移动夺占“狄土”。可参阅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地图集》。可知春秋时期的“狄”生活在黄河北的冀州,今河北、山西及古黄河北的河南、山东地。但是西周以及以前的地图,这些地方没有标注“狄”族群;《尚书》中的夏代资料里没有“狄”族群的记载,也没有“防风氏”的记载。

问题一:商汤王伐夏战争时期,出现“南征北狄怨”的情况,说明“狄”族群夏代已经生活在古冀州。

《路史二十五卷 - 国名纪》记载:“防风,釐姓,守封、嵎之间,二山在令二湖之武康。”今浙江省德清县为“武康”,东南有封、嵎二山,防风氏生活在这里。

问题二:防风氏的族群在今浙江德清县地带,夏禹杀防风氏后出现族群的迁徙。族群前往北方的最早记载是《左传 - 鲁文公十一年》的“鄋瞒”国是防风氏后代,但是被称为北方“长狄”,位置在山东。淄博市北面的高青县,靠渤海湾地区。所以,若古籍纪实,《禹贡》不记载夏禹杀防风氏,这是因为夏禹维护权力,王权意识形成。杀了防风氏,族群无法存在,被迫迁往北方,经过夏代大概470年的过渡,改换新的族群称呼“狄”,成为商周时期的“北狄”。

防风氏“漆”姓,属炎帝族群,今陕西漆水流域为族群源地;“釐”姓,与东夷“九黎”族群有关系。从参考文献诸多古籍资料中看出,“风”是母族姓,是太昊伏羲-女娲族群后裔的母族姓,属东夷炎帝族群后裔。“防”的本意是“堤”,护河的堤岸。《说文解字》说“防,堤也”,堤就是堤,挡水的堤坝。说明“防风氏”属于远古的炎帝时代,善于筑堤坝治理河流的土著族群,也是夏禹治水时,擅长筑堤护河的族群,是有功的炎黄融合族群。“狄”的族群新称谓,意在奉祭先祖炎帝,取炎帝族群标志“火”,加上忠诚的“犬”作偏旁,成“狄”字,辅以“堤”的读音,成为“狄”族群夏代以后的称呼。“东夷”人身材高大,为炎帝族群,所以“狄”被称为“赤狄”、“长狄”,是防风氏的后裔,这是可以肯定的。然而,“漆”姓与“釐”姓是不同时期的,这与《山海经》关于大人国的描述的推理有关。

若上述情况属实,也可得出两个结论:

结论一:防风氏族群经历了两次迁徙,第一次是夏禹杀死防风氏后,防风氏从浙江德清县北迁至山东淄博市高青县,建立鄋瞒国,靠近渤海湾,从迁徙始终族群都是“釐”姓;第二次是扩大式的把领土范围扩大到内地,即古冀州地区,而且以族群源地漆水流域为姓,改“漆”姓,此时“狄”族群称呼开始出现。《山海经》中的描述大人国的部分不直接说明“北狄”,证明了《海外东经》、《大荒东经》、《大荒北经》的古图与解说经文是形成于第一次迁徙后,势力尚未深入内地,“狄”称呼尚未形成之际!“釐姓”、“坐而削船”都非常吻合当时的环境情况,而“禺山”与“嵎山”同类,但归于大荒北经之中,应当有解说古图的经文作者误记之嫌。也就是说,《山海经》中有关大人国的部分形成于夏代之后西周之前。

结论二:《史记 - 五帝本纪》中说到的舜向帝尧进言,请求流放共工到幽陵去,来改变北狄的习俗。严格上讲这是有误的,“幽陵”这是存在的,然而当时在幽陵的族群并不是后面所说的“北狄”,因为“北狄”当时并不存在着。所以应把“北狄”改为“北裔”,指的是其他的族群。

一、女娲氏、神农、炎帝

1、据考,伏羲氏之后继承华夏族群发展的是神农氏;按《易 - 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

2、据考,“神农”、“炎帝”不是同时代的人,《管子 - 封禅》和《史记 - 封禅书》引出:“虑羲封泰山……神农封泰山……炎帝封泰山……” 神农炎帝并称是因为秦汉时期民俗习惯,西汉末年刘向校书把神农炎帝并称,东汉学者郑玄和三国时期吴国学者韦昭给予学术上的认同。《史记 - 五帝本纪》有“神农氏世衰”之说,即说神农氏后代子孙道德衰薄、实力衰弱。魏晋时期皇甫谧《帝王世纪》:“神农氏,姜姓也,母曰任姒(巳),有蹻氏;女登为少典妃,游华阳,有神龙首感,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有盛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初都陈,又徙鲁。又曰魁隗氏,又曰连山氏,又曰列山氏。”唐朝司马贞补的《三皇本纪》亦然。即是说神农母“母曰任姒(巳)”,属于“有蹻氏”。后继的“女登”做少典的妃子,生炎帝,而且是“感孕”,说明炎帝发端时代在母系社会时期。“姒”是长女的尊姓,“任”是承担这些责任,即神农氏的母亲是姜姓族群的长女族姓的母祖,这是尊贵的母族血脉传承。根据清朝徐文靖笺注的《竹书纪年 - 前编》认为炎帝是神农的后代,是“袭称”炎帝号,这样神农和炎帝同族,炎帝是后代袭帝位,后人称为炎帝的。说明神农、炎帝的母是“有娲氏”,“有蹻”为“有娲”之讹,神农炎帝是女娲氏的姜姓族脉,邦族地域继承女娲氏在河内冀州,在陕西岐山地域繁衍发展,姜水在陕西麟游县东南,乾县西境内的羊毛湾水库往南流到旧武功镇地域的水。

3、据考,神农氏都邑驻地先在今陕西宝鸡市陈仓,后炎帝东进迁到山东鲁西。古籍资料和民俗遗迹显示,炎帝往南发迹于汉江流域的湖北省,出生随州。《国语卷四 - 鲁语》说明,炎帝为“烈山(列山)氏”,烈山的位置,皇甫谧《帝王世纪》认为在随州厉乡。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 漻水》中说,烈山在随州的漻水、厉乡,古文的烈与厉相通。唐代萧德言《括地志》、李吉甫编撰的《元和郡县图志》、北宋王存等编撰的《元丰九域志》、南宋罗泌的《路史》等都认为烈山就是厉山。《礼记 - 祭法》解释道:“厉山氏,炎帝也,起于厉山,或曰有列山氏。”因为古籍记载的神农炎帝在今陕西的岐山、姜水繁衍,古人没有随州炎帝往北迁的记载,至今无考古资料证明随州炎帝往北迁到陕西的岐山姜水流域。所以,湖北地域是神农乃至炎帝族群后继的繁衍地,不是姜姓神农氏的源生地。不排除炎帝出生于随州,但只能是神农炎帝族群的后继。

4、据考,秦汉以后,神农炎帝并称。《易传 - 系辞下》:“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楺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盖取诸益。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盖取诸噬嗑。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史记》《汉书》《汉志》《淮南子》《风俗通义》《白虎通义》均有类同的说法。神农氏时期,社会步入农耕时代,从而形成华夏族群农耕经济的基础。

5、据考,炎帝、黄帝的母亲都是少典的妃。“少典”为邦域族称,而不是炎黄二帝的父亲称号;炎帝与黄帝之间相隔500余年,相隔着八个帝,可以断定,二帝不是同时代,不是同时期。并且根据上古时期中国地域“万邦”交杂的现状看,炎黄二帝不是同族;

6、“炎帝”较早见于史册的是《左传》,《左传 - 鲁昭公十七年》记载昭公与郯子对话时,提到“炎帝氏”,说明炎帝是个族群。《左传 - 鲁哀公九年》提到姜姓是炎帝的后代。

二、还原远古神话传说的现实根据

材料一:《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天下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应龙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大荒东经》;“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大荒南经》;“有宋山者,有赤蛇,名曰育蛇。有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为枫木。”

材料二:《海外南经》;“三苗国在赤水东,其为人,相随。一曰三毛国。”

《大荒北经》;“西北海外,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颛顼生獾头,爟头生苗民,苗民釐姓,食肉。”

从材料一可以得出,《山海经》这些关于蚩尤大战黄帝的片段存在着差异,不难推断出这是不同时期、不同作者所为。首先,蚩尤部落与黄帝部落是因为地理地域水源问题而爆发领土战争的。在描述中,黄帝派应龙攻打蚩尤部落的冀州,而攻打所用的方法是“蓄水”,不下雨,即是制造干旱。蚩尤则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来缓解旱情,最后因为“雨止”而打败了蚩尤族群部落。整个战争的经过,都围绕着“雨”和“旱”,非常明显地推测出蚩尤族群与黄帝族群发生战争的原因:当时蚩尤族群所处在的古冀州地域是连年大旱,首领蚩尤不得不向外扩充领土以安定族民生活,而当蚩尤族群势力扩充到黄帝部落的范围时,战争就不可避免了。最后水土优良的黄帝部落反而实现了领土的扩张。而且结合古籍资料,蚩尤并不是在战场上被杀死的。蚩尤战败后,先是被黄帝用枫木囚禁在宋山(今河南商丘),被杀害后埋葬在汶上县。然而蚩尤囚禁时被砍断的大腿骨则被族民安葬在巨野县。同样,炎帝蚩尤族群的另一支血脉:夸父族群,也遭受了灭亡之灾,可见夸父与蚩尤两大族群是有血缘关系的。当时的族群战争是相当残酷的,前文已提到,战胜一方的黄帝族群以及后裔族群对蚩尤族群以及后裔进行了整整几百年不断的武力征服,保存下来的蚩尤族群后裔被迫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迁徙之路。

根据材料二,《大荒北经》里的苗民“有翼”,这点证明了三苗族群的图腾崇拜是天上的飞鸟。事实也是如此,蚩尤的后裔苗族崇拜“鸱”(鹰隼类),析支以及后来的河曲羌崇拜鹰,甘南和川北的羌族群也崇拜鹰。然而《海外南经》和《大荒北经》的三苗族群所处的地域并不同,一个是“赤水东”,一个是“黑水之北”,这就证明了,蚩尤族群后裔三苗族群的迁徙分布的地域是十分广阔的,黄帝族群及其后裔连年的武力镇压,让作为蚩尤族群后裔的苗族群为了生存而备受迁徙之苦!

一楼的回答我差点就喷“胡说八道”了。

首先,我自认为比较规范的三皇五帝:

三皇:燧人、伏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首先要明白,“氏”是氏族的意思。族,是婚姻、血缘的一个证明。直至后面部落联盟制度发展行成“国”,氏跟号跟封地、食邑才渐渐相关联起来。

所以,燧人氏,在您这里可能特指是一个人。但燧人氏是怎么来的?传说是用火、取火、造火的部落的那个人被称为“燧人”而“冠名”整个部落,这里特指部落。

如果燧人氏是伏羲、女娲生父,那么今天我们所认知(公认)他们的出生地就能说很多事儿。

燧人氏,商丘(河南);华胥氏,蓝田(陕西);伏羲、女娲,成纪(甘肃天水)。如此,就能得出,伏羲、女娲大抵随母亲生活,也符合母系社会,“只知其母不晓其父”的现象。

那么这种现象,解释起来就是:伏羲、女娲的母亲是华胥部落的女子,而父亲是燧人(燧明国)部落的男子。他们的母亲华胥氏很有可能是部落的王,而父亲不一定是燧人氏的王。

但根据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些古籍,或许能判断得出,伏羲、女娲的父亲也是燧人氏部落比较有名的人物,甚至燧人氏(燧明国)部落末期的王,是部落领袖之一。

如此,那个首先用火、取火、造火的燧人部落的人,能称之为燧人氏,是燧人部落的王、领袖。但伏羲、女娲的父亲很大概率就不是这个燧人氏,而是燧人氏部落的其他领袖,其他人。

所以,燧人氏可以说是伏羲、女娲的父亲。这里特指燧人氏是某个人,不是部落。我们只知道伏羲、女娲的父亲是燧人氏部落的,到底是部落的领袖,或是继承“燧人氏”这个号的部落的王,亦或是部落比较有名的人物,我们不得而知。

那么神农氏大抵也如此,神农氏这里特指那个首先专研出播种、耕种的那个人。因其功绩、德行部落“冠名”神农。所以,神农氏,特指那个神农部落的“神”,也能说神农氏是这个“神”所在的部落。

炎帝、黄帝,如果说是真的两兄弟,那么他们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一个生于姜水,一个生于姬水;一个继承了神农氏,一个继承了有熊氏。所以,神农氏≠炎帝,炎帝=神农氏。那个尝百草的不是炎帝,是神农氏那位“神”。

为什么女娲亦在某些典籍列为“三皇”之一呢。大概是神话传说、母系社会、伏羲以及女娲自身功绩、德行的原因。

伏羲那会儿父系社会刚刚萌发(或未萌发),女性还是主导地位。但架不住伏羲这尊大神牛掰,亦或天灾人祸、环境恶劣等原因,兄妹结为夫妻,伏羲就为主导。

要知道三皇五帝也是后人评判,那会儿是父系社会了,夫妻一体当是伏羲为主。所以,某种程度上女娲是“皇”也不为过。兼之伏羲不在了,女娲主导整个部落,又把“皇权”传递给了神农,因此女娲也是一位“王”,一尊“神”。

我个人考究或评判,伏羲、女娲夫妻一体,又同一个时代,倘若只尊一人为“皇”,那还是选伏羲。

如此,三皇为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比较符合后世人对前代、当代的划分,无论父系社会、功绩德行亦或者时代划分,这样“看”起来显得比较“合理”。但不可否认,其他人不是“皇”,不是一尊“大神”。有巢氏、女娲氏还有其他我们不知道的先祖,都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皇”,是我们信仰的“神”。

如此,燧人氏里面的某个人,是伏羲、女娲的父亲。神农氏得女娲氏传承,成为部落(部落联盟)的王。炎帝与黄帝是同父异母兄弟,炎帝继承神农氏,黄帝继承有熊氏。

嬴姓 远古时代,有姓有氏,姓氏一分为二。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示,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姓氏合二为一,是秦汉时才开始的。《汉书地理志注》和《说文解字》记少皞氏为嬴姓。嬴即燕的异字,且又同音,故嬴即燕。少皞氏初以燕(玄鸟)为图腾,故成为嬴姓的始祖。少昊是中国野蛮时代中期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神话人物。他的名字,在中国典籍中五花八门,除"少昊"外,又写作"少皓"、"少皞"、"少皋",此外又称"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左传》、《帝王世纪》都说少昊名叫挚。但《帝王世纪》又说:"少昊帝名挚,字青阳,姬姓也。"

  少昊之母,《帝王世纪》说是"女节",《拾遗记》又称为"皇娥"。《春秋元命苞》-上记载:黄帝之时,有大星如虹,下流华渚(有的书又作"稚华之渚",即今河北盐山东南),女节梦中幻觉到这颗巨大流星落在身上,意感而生下了少昊。而《拾遗记》上却更有一段富于神奇色彩的记载:皇娥处璇宫而夜织,或乘桴木而昼游,当她来到穷桑的沧茫之浦时,遇到一位容貌俊美绝俗的神童,自称为白帝之子,即太白星之精。这位太白星化身的美少年,下凡来到沧茫水边,与皇娥相遇,竟一见钟情,从此与她嬉戏宴游,乐而忘归。经过一段浪漫时间,皇娥便怀有身孕,后来生了一位圣子,取名叫挚,为了纪念皇娥与帝子穷桑相爱,便又给他取名穷桑氏,亦叫桑丘氏,这就是嬴姓的原始远祖少昊。

  少昊长大后,成为氏族首领。他的氏族先居住在穷桑(今山东曲阜一带)。后来氏族壮大,少昊当上东夷部落联盟首领,便迁都曲阜。当少昊即位之日,有五只凤从五方(东、西、南、北、中)飞集于帝庭。少昊氏认为这是吉祥瑞兆,因此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以鸟来给各个氏族命名,称自己氏族为"凤鸟氏"。《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少昊即位后,"利器用,正度量",即发展生产,订立制度标准。少昊最大的功绩是测量天象,制定历法。他的部落设置有专门负责观测天象节气变化的官,有历正、司分、司至、司启、司门五种之多。少昊氏是中国古代最早确定星宿的部族,曾“法度量,调气律,行二十有八宿”(《路史·后记》),又把北辰列为最尊贵的星位。后世以星宿定部族区域,以星定人,都是源于此。少昊又是一个会创作乐曲的氏族,史称少昊“作乐曰《九渊》。”《帝王世纪》说,少昊一直当了一百年东夷部落联盟领袖后才去世。

  少昊去世后,戎夏黄帝集团的颛顼取代了少昊的部落联盟首领权。原少昊部落的许多鸟夷氏族纷纷向中原内地迁徙。有的加入到中原华夏颛顼集团,有的氏族沿着黄河继续西迁到黄土高原,少昊凤鸟氏族则迁到更远的陕西云阳一带。正因为如此,少昊虽为东夷,但《帝王世纪》和《遁甲开山图》等典籍都说帝少昊死葬云阳。《山海经·西次三经》说:"又西二百里曰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由于少昊氏族西迁,少昊逝后,被尊为西方天神,叫"西皇"。

  确切地说嬴姓始祖是伯益,司马迁《史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伯益之父是禹以最贤之皋陶,打算将自己的帝位让给他,不巧他病逝。皋陶死后,"葬之于六,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皋陶的次子名仲甄,又叫仲偃,继承了燕鸟图腾,仍以偃为姓。皋陶的长子名伯益,伯益为秦赵之祖,继承了少皞氏的嬴。《帝王世纪》说:"伯翳为舜王畜多,故赐姓嬴氏。"伯翳即伯益,舜帝赐他为嬴姓,只是命他继承了少皞氏担任嬴姓部落的首领。并非嬴姓自伯益时才开始有。这样,从皋陶父子时始,嬴与偃两姓分开,而变成了凤凰家族的两大系统。偃姓奉皋陶为祖,他的后裔主要向南发展;嬴姓则奉伯益为祖,他的后裔主要留在山东,或南行淮水,或向西迁。

  伯益因对社会的发展立了大功,禹准备举伯益为戎夏--东夷部落联盟的领袖,让伯益当禹的继承人。《韩非子·外储说》右下云:禹之子"启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于是,禅让制被世袭制所代替,中国的历史由此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建立。

  司马迁在《秦本纪》中叙述了“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秦之先为嬴姓。其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徐氏、郯氏、莒氏、终黎氏、运奄氏、菟裘氏、将梁氏、黄氏、江氏、修鱼氏、白冥氏、蜚廉氏、秦氏。然秦以其先造父封赵城,为赵氏。”

葛系承嬴氏

  葛姓,《风俗通》记载说:“葛氏,古葛天氏之后。”如果葛天

氏确有其人,则我国的葛姓,跟其他的千百个姓氏相较,算起来资格

是够老的了。

  现在就算把有关葛天氏的传说当作“姑妄言之”,但是葛姓却也

跟我国所有的其他姓氏一样,是有确实的姓源可查的——《通志氏族

略》上记载说:“夏诸侯有葛伯,子孙以国为氏。”

  我国的古籍上,关于葛伯的记载相当不少,譬如《书经》的“仲

虺之诰“曾说到:“葛伯仇饷”。“孟子滕文公”也曾提到:“汤居

毫,与葛伯为邻”,其注则说:“葛,夏诸侯嬴姓之国。”由此可见,

“葛”的确是3000多年以前曾经独霸一方的一个诸侯,是由颛顼的嬴

姓后代所建立,他们跟后来灭夏桀而有天下的商汤是“芳邻”,拥有

今河南省蔡丘县东北的一片地方,后来,他们的子孙也“以国为氏”,

统统都姓了葛,并且一直繁衍到今天。

  如此看来,葛氏的得姓是相当早的,比后来成为我国诸家姓氏主

流的周文王姬姓后代之得氏,最少要早到六、七百年。所以,尽管关

于葛氏源自上古葛天氏的说法不尽可靠,然而,葛姓在我国群姓之中

的“老资格”,却是无可疑的。

  我国南方的葛姓,来源与北方不同,据《姓氏考略》的考证,是

出自东汉光武帝时的洪氏。关于江南葛姓的姓源,《姓氏考略》上的

记载十分详尽:“汉洪●祖子浦庐,一作葛庐,起丘佐光武有大功,

封下邳僮县侯,庐让封于弟文,南渡江,家于句容,为吴中葛氏所出,

望出梁国。”

  由此可见,江南葛姓人士,是在1900多年以前的东汉初期,由洪

姓所分支出去的,洪氏是上古伏羲之后担任水官的共工氏的后代,所

以跟传自夏诸侯葛伯的北方葛氏,应该没有十分接近的关系。

  在我国民间,为人所熟悉的葛姓名人相当不少,而其中似乎又以

“太极仙翁”葛玄以下的一系列“神仙人物”,最为老幼咸知。

  除了上述位列仙班的人物,在我国历史上,葛姓也出了不少杰出

的人物,尤其是宋一代,更是人才辈出,葛泌、葛书思、及葛胜仲等,

都分别在各方面表现优异。

  葛泌在宋光宗的绍熙年间拜相。葛书思是出名的孝子。葛胜仲则

是湖州治律极严的知府。

  清朝道光年间的浙江山阴人士葛云飞,更是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

当时,鸦片战争初起,在英国人第二次攻陷定海的时候,葛云飞表现

了抵御外侮的大无畏精神。据说,当时来犯的英国船有29艘,英国兵

有20000多人,而葛云飞的手下只有200余人,可是却士气如虹,以大

刀对付他们的洋枪洋炮,结果是力战而殁,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却

已永垂不朽。

秦孝公

姓名 嬴渠梁

谥号 孝公

陵墓 弟圉

政权 秦国

在世 前381年—前338年

在位 前361年─前338年

年号 无

秦孝公(前381年-前338年),战国时秦国国君。嬴姓,名渠梁。秦献公之子。即位时正值21岁,当时除秦国外的战国六雄已经形成,而处于西垂的秦国被中原诸侯冷落。于秦孝公即位之初就求贤招兵,广招人才,命群臣献富国强兵之策。

秦孝公三年(前359年),他重用卫人公孙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使国势日渐强盛。

十二年(前350年),秦孝公迁都至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进一步进行变法,建立县制行政,开阡陌,在加强中央集权的同时,不断增进农业生产。对外,秦与楚和亲,与韩订约,联齐、赵攻魏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拓地至洛水以东,自此国力日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谥孝。

前任:

父秦献公 秦国君主

前361年—前338年 继任:

子秦惠文王

秦国君主

1 非子 2 秦侯 3 公伯 4 秦仲 5 秦庄公 6 秦襄公 7 秦文公 秦静公(未即位) 8 秦宪公 9 秦出子

10 秦武公 11 秦德公 12 秦宣公 13 秦成公 14 秦穆公 15 秦康公 16 秦共公 17 秦桓公 18 秦景公 19 秦哀公

秦夷公(未即位) 20 秦惠公(春秋) 21 秦悼公 22 秦厉共公 23 秦躁公 24 秦怀公 25 秦灵公 26 秦简公 27 秦惠公(战国) 28 秦出公

29 秦献公 30 秦孝公 31 秦惠文王 32 秦武王 33 秦昭襄王 34 秦孝文王 35 秦庄襄王 36 秦始皇

始皇帝的家世 ——秦与嬴氏一脉

若论始皇帝,不得不说其显赫的家世。因为我们可以从嬴氏一脉的发展来发现先秦的历史,也了解始皇帝继位前嬴氏与秦的风雨历程。从其祖先走过的路,我们可以看到一部完整的秦史与嬴氏家族史。

考嬴氏一脉起源,因为资料短缺,后世一般以史记为准,本文自然也不例外。从太史公的记载里,嬴氏起源是与神话挂钩的,中华文明史由于姬周之前极其空白,后世之人一般只凭点滴的口传加上合理的想像来完成的,也可以说姬周之前中华文明史,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算真正的历史。尽管商之后纪已有比较系统的叙述,但就其真实性来说,至今未敢下定论,这也是困扰当今我国史学家的长久难题。

据史记载,秦之祖先是帝颛顼之苗裔孙女修之后,女修织布时吞燕卵而生子大业。大业娶少典之女女华,女华生大费。大费助禹治水有功,受禹在舜前褒扬,帝舜喜之,与其言:费呀,是你赞助禹取得成功,我要赐你黑色的旗旒,你的后世子孙将繁多兴旺。因此又把姚姓的美女赐其为妻。后来舜又让其驯养鸟兽,鸟兽多驯服,这就是柏翳。舜因其功复赐姓为嬴。这就是史载之嬴氏起源。后世嬴姓以柏翳为先祖,应该是比较现实的。毕竟女修吞燕蛋而生子之说,史无实据,很难让人信服的。但史既无考,也权作真实喽。

自柏翳后,史多有实载,太史公也系统的梳理出了嬴氏一系的脉络图。大费生二子,一叫大廉,即鸟俗氏。另一个叫若木,即费氏。自此赢氏分成了二个支系。费氏的玄孙叫费昌,其儿孙有些住在中国,有些住在夷狄。费昌生在夏桀之时,曾弃夏投商,为商汤驾车,在鸣条打败桀,建有军功。由于后世无显赫之伟绩,所以柏翳此一支系从此淡出政治舞台,史也少有记载了。而相对于费氏一系,大廉一系则辉煌许多,因为后来秦就是出于此系。

大廉一系由大廉玄孙中衍开始辉煌,帝太戊因为听说中衍长着鸟的身子却能说人话,便卜问让其驾车吉凶,卜出吉,便召中衍来驾车并赐女为妻。自太戊后,中衍后代因世世辅商有功,所以嬴姓有不少显名于世,终于成为诸侯的。

中衍生中来,中来虽有功绩,却未大显。中来生蜚廉。蜚廉复有子恶来,季胜,恶来革。后恶来因助商纣被周武王伐纣时所杀,此系断也。而另二系季胜与恶来革却在日后兴旺。

季胜系历孟增(宅皋狼)、衡父、而至造父。嬴氏一族由造父兴。造你善驾车而得宠于周缪王,经常得以伴周缪王出游,可谓近身之侍。但造父兴盛,也缘自于一次意外。时逢周缪王出游,恰遇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驾车,长驱疾驰,一日千里,赶回周地来平定了叛乱,缪王感其功,封赵城与造父,造父一族自此称为赵氏。由此可见,赵姓出自于嬴氏。千年后赵宋百家姓以赵为尊,固然有赵宋姓赵的关系,难道也就没有赵姓出自嬴氏,为皇姓第一姓之因乎。当然此仅是猜测,只为读者一笑罢了。

再说恶来革,其系才是真正的秦嬴,因为秦就始于此系。恶来革早死,但有子女防,女防生旁皋,旁皋生太几,太几生大骆,大骆生非子。非子因受造父之宠,承赵城名而姓赵氏。

非子住在犬丘,因为也喜欢养马与各牲畜,所以也擅长养殖它们,犬丘人告于周孝王,孝王便命他养马,由于他养的好,孝王便想立他为大骆的嫡子。可大骆之妻是申侯的女儿,她生的儿子成已立为嫡子。自然也就受到了申侯的抵制。因为当时的嫡子是可以拥有父亲的全部财产与土地的,所以嫡子之争自然很是激烈,由此也引出了申侯与孝王言,大意是从前我们的祖先是郦山之女,是戎胥轩的的妻子,生了中来,中来由于亲戚关系而归附于周,保守西垂,西垂因此才和睦。现在我女儿又嫁给大骆为妻,生下嫡子成。申人和大骆再次通婚,西戎才全部归顺,您才得以为王,请您再三考虑。申侯这番软中带硬的话,让孝王只能选择退让。孝王大意说:从前伯翳为舜掌管牲畜而获得封地,被赐姓为嬴氏。现在他的后代为我养马,我也要分封国土给他,于是孝王将非子封于秦,让他重接嬴氏的祀统,号称秦嬴。孝王这种既不得罪申侯又圆了自已心愿的做法,让秦完成了最初的成形,秦自此而生,只是封地与后来的秦相比相差千万倍罢了。但秦嬴一脉自此真正有了自已的立足之根,秦国也可以说是由此开始。

纵观秦嬴家世,好像每一次发迹都与牲畜有关。柏翳因此而得姓,造父因此而获赵地赵姓,非子更是因此而得秦地,图日后子孙一统中华,可见秦嬴一脉,皆因牲畜而成也。此是天意还是人为使然,是巧合还是必然,就见仁见智了。但历史是这样记载的,历史就是历史,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一点,那就是,秦嬴兴旺是靠养的一手好牲畜得来的。

至此秦嬴一脉总算理出了头绪,其后的秦嬴传世,历史都具备了相当齐全的资料,我在这里就不一一累叙了。而只挑几位对以后建立大秦王朝有着重要历史意义的嬴氏君主加以叙述。因为他们都是后来统一六国的大秦国奠基人。

秦仲,秦嬴孙公伯之子。周宣王时被任命为大夫,讨伐西戎,结果死于戎。此是秦嬴家族第一位在封疆后付出生命代价的君主。

庄公,秦仲长子,父死继位。周宣王时王给兵七千,征伐西戎,击溃西戎,周宣王把土地重新给予秦仲的后代,连同其祖先大骆的封地犬丘在内,封为西垂大夫,这是秦国第一次扩大了封地面积。

襄公,庄公之子,因庄公长子世父为报祖父仇而无意为君让位与其。周幽王时犬戎与申侯伐周,周幽王死,秦襄公出兵救援周王室有功。周平王正式册封秦襄公为诸候,也就是说秦由封地上升为国,这可以说是秦国第一次在法律上成为了真正的国。秦襄公不但获得周平王封的诸侯称号,而且还同时获得了周平王特许的歧以西地区,又一次扩大了领土。其时周王室已衰,已无力从西戎手里夺回岐、丰之地。所以周平王与襄公说:戎人无道,强占我歧、丰之地,秦若能赶走西戎,即可拥有歧,丰之地。并立以盟誓。无力之地,赐之何妨,只是成全了秦国。襄公从此正式立国,秦国才成了真正的国,开始与诸侯互派使节了。襄公后来伐西戎至歧,死。

文公,襄公子。在研、渭水交会处营筑城邑,设赖畴(音)为都。十三年设史官记事,人民越来越开化。十六年,文公败西戎,获歧之地,守之。而将歧东之地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