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一词最早出现在哪?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2收藏

“民族”一词最早出现在哪?,第1张

"民族"一词源于中国

众所周知,我中华先贤前辈遣词造句力求言简意赅,行文力求流畅洗练,能用单字表达者,绝少使用双字,故而古代汉语中名词以单字为多。民族之概念,在古籍中与之对应之词有“人”、“民”、“族”、“类”、“部”、“种”等若干,而“民族”这一双字词,在古代汉语中的确是难觅踪迹。多年以来,诸多学者试图在浩瀚的古籍中找到其出处,但遍索经籍典册,却收效甚微。就中国学者而言,欲加深对民族研究领域诸多问题的认识,就必然要涉及到汉语“民族”一词的出处、涵义与用法问题,因此,搞清汉语“民族”一词之由来,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

20世纪80年代,学者彭英明于汉代学者郑玄之《礼记注疏》中,发现有“大夫不得特立宗社,与民族居百家以上,则共立一社,今时里社是也”(1)之语。但一览便知,此处“民族”二字虽前后连缀,但并未组成一个名词。与此同时,就职于中国社科院民族所的韩锦春、李毅夫等二位专家对“民族”一词的出处、用法和含义等问题也极为关注,并悉心搜求、研究有年,对相关史料、报刊和书籍进行了认真爬梳与摘录,取得很多收获。由于汉文典籍浩如烟海,一直未能在古籍中寻到出处。但终有斩获,他们在中国近代的书刊中,发现多处“民”、“族” 二字连用组成一词之情况,并将其最早出现时间确定为1882年王韬所撰之《洋务在用其所长》。王韬云:“夫我中国乃天下至大之国也,幅员辽阔,民族繁殷,物产饶富,苟能一旦发奋自雄,其坐致富强,天下当莫与颉颃。”(2)而真正具有当今“民族”含义之出处,当属梁启超于1899年所撰之《东籍月旦》,中有“日本人十年前,大率翻译西籍,袭用其体例名义,天野为之所著万国历史,其自序乃至谓东方民族”;“盖于民族之变迁,社会之情状,······及能言之详尽焉”等语。(3)至于系统介绍西方学术界“民族”之定义,则始于1903年梁启超撰《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将德人布伦齐利的民族八大特质翻译引进之时。(4)由于长期搜寻未果,“‘民族’一词不见于中华古籍”之提法被普遍接受。例如,中国民族学大家林耀华先生就认为:我国“民族”一词的使用是“受日语的影响,日人用汉字联成‘民族’一词后,我国又从日语引入”。(5)由牙含章先生撰写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中“民族”词条综合当时的研究成果,认为汉语“民族”一词在我国出现较晚,最早出现时间为19世纪后半叶,普遍使用是在1903年梁启超将瑞士-德国政治理论家、法学家布伦齐利(即伯伦知理,笔者注)的民族概念介绍到中国以后的事情。(6)我国大型权威工具书《辞源》中亦不见“民族”之词条,其舶来身份似成定论。至2001年,青年学者茹莹根据其掌握的史料,认定“民族”一词始见于唐代李筌所著兵书《太白阴经》之序言中,并撰《汉语“民族”一词在我国的最早出现》,发表于《世界民族》。该文将史料原文予以摘录,中有“智人得之以守封疆,挫强敌;愚人得之以倾宗社,灭民族”之语。茹莹认为:此处宗社与民族相对应,同为并列结构,应理解为“社稷”与“民众”,原意可解释为“灭国亡族”。这里的“民族”一词虽不具现代民族的含义,但是汉语“民族”一词绝非近代的“舶来品”。汉语“民族”一词是为中国本土词汇,其最早出处,或即在于此。(7)茹莹之发现颇具学术价值。笔者亦一向抱定“‘民族’一词来自本土”说,只是苦于无史料支持。十分幸运的是,笔者最近在搜检史料时,偶然发现《南齐书》列传三十五《高逸传·顾欢传》中,“民族”二字赫然见于纸上,且含义亦与当今“民族”之所指十分接近。其云:舟以济川,车以征陆。佛起于戎,岂非戎俗素恶邪(耶)?道出于华,岂非华风本善邪(耶)?今华风既变,恶同戎俗,佛来破之,民有以矣。佛道实贵,故戒业可遵;戎俗实贱,故言貌可弃。今诸华士女,民族弗革,而露首偏踞,滥用夷礼,云于翦落之徒,全是胡人,国有旧风,法不可变。(8)此语出自道士顾欢。欢字景怡,一字玄平,吴郡盐官(今浙江海宁县西南)人,乃南齐著名道教学者,具体生卒年月已不可考。其上述言论意旨十分明确。“诸华士女,民族弗革”之“诸华”即“诸夏”,对之以“戎”、“夷” 、 “胡”,“民族”则必指生活于中原与江东之汉族无疑。而所谓 “士女”即成年男女,他们“民族”尚未改变,却“滥用夷礼”;“翦落”乃“落发为僧”之意,“全是胡人”当理解为“认定胡人全都正确”之意。顾欢认为,国家原有风俗,不能轻易改变。这里“民族”一词之含义,与当前我们经常应用的民族的含义几乎相同,且在顾欢看来,民族变易之根据,就是“风”(风俗)和“法”(礼法)。说明在当时,以文化本位来区别民族的观念便已被国人所接受并深入人心。关于“夷夏之辨”之理念,产生于春秋时期。由于不同族属之间斗争剧烈,反映在当时中原华夏族士人阶层心灵深处的便是“夷夏之辨”理念的形成。其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儒家创始人孔子。他从政治统一的观点出发,在《论语》中强调“夷夏之别”(9);另一位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则主张“用夏变夷”(10),即以传播推行中原文教风习的方式使四夷接受中原文物衣冠、礼仪制度,以将其同化。从此“严夷夏之别”的思想成为儒家主要传统理念之一。到汉武帝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占据统治地位,而作为儒家重要理念,“严夷夏之别”更普及至社会各阶层成员之中。顾欢出于道教立场,虽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在调和佛道两教之纷争,但实际上却是以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尊夏卑夷”观点来抵制佛教,并重视对本“民族”文物、衣冠、风俗、礼法的保持。这就证明,南北朝时期在区别不同民族时,已运用以文化本位为基础的“华夷之辨”的认同标准。《南齐书》为南朝齐梁之间萧子显撰,子显字景阳,乃南齐开国之君高帝萧道成裔孙,豫章王萧嶷之子,梁时曾出任吏部尚书,颇具文史才能。其生卒时限大致在南齐武帝萧赜永明七年(公元489年)至梁武帝萧衍大同三年(公元537年)之间。其所撰《南齐书》多取材于檀超、江淹等所撰《国史》。(11)而道士李筌主要活动于唐玄宗至肃宗(公元713—761年)之时,(12)因此,《南齐书》中“民族”之出处比《太白阴经》中“民族”一词出现大致要早200年,且其所指较之后者,与当今“民族”一词的含义更为接近。考虑到《南齐书》作为正史的学术地位,而日本所用汉字、典籍又皆学自中国,因此甚至可以推断,即使近代中国学术界运用“民族”一词曾受到日本汉字的启发,但日本所用该词是否是直接取自汉典,亦颇有可能也。

应该是在汉朝以后出现的,汉朝强盛时期国力强盛、文化发达、军事强大,开疆扩土,与周边各国交流频繁,影响力很大。是足以与罗马帝国媲美的东方帝国。而且汉朝是由华夏族为主体建立的,为了纪念自己的强盛时代,华夏族后自称汉族也是理所当然的。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华夏族人称其四境民族为蛮、夷、戎、狄,而自称为“中国”。“中国”一词最早见于周代文献,后来随着所指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大致说来,有以下六种概念:一是指京师(首都)而言,如《诗经·民劳》注:“中国,京师也”。二是指天子直接统治的地区,如诸葛亮对孙权说:“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三是指中原地区,如《史记·东越列传》:“东瓯请举国徒中国”。四是指国内、内地,如《史记·武帝本纪》:“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五是指诸夏族居住的地区,如《论语集解》:“诸夏,中国也”。

六是指华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史记》、《汉书》经常出现这样的称谓。所以自汉代开始,人们常常把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正因为如此,当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便以“中国”自居,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自称“中国”,将南朝叫作“岛夷”;而同时汉族建立的南朝虽然迁离了中原,仍以“中国”自居,称北朝为“索虏”、北魏为“魏虏”。又如在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汉族名字的由来是以汉朝为蓝本,在汉朝之前,我们称自己为“华夏族”。汉朝是历史上的第二大国,在汉朝以前,我国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国家,也就是华夏族。

上古时期,夏朝为泱泱大国,被誉为礼仪之邦,人们将文化发展的最高地誉为“夏”,而“华”就代表了中国古代服饰的华丽之美。所以汉朝之前人们将自己称为“华夏族”。

华夏族的文明史,最早可以追溯到8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大地湾文明,那时,我们的祖先就创造出了灿烂的历史文明,纵观至今,虽然现在我们称自己为“汉族”,但是,我们也从未忘记自己是“华夏儿女”。

“汉”这个字本意指的是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中曾云,维天有汉,监亦有光。

“汉族”是全球人口最多的民族,事实上,“汉族”这个概念是在近代时期才流传到中国的,在此之前,我们称自己为“汉人,”历史上楚汉相争之后,刘邦建立了汉朝,随着汉朝的兴败繁荣,人们渐渐为自己融入了新的角色“汉人”,直到近代“民族概念”的渗入,人们才由“汉人”逐渐发展为了现在的“汉族。”

汉族最开始应该不是作为一个民族的象征,而应该是对汉朝文化的继承和延续,应该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虽然汉族已经成为了我们对自己的定义称谓,但是,回望历史,在距今遥远的战争年代,我们曾经有着一个如此震撼霸气的名字“华夏族”,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经过何种蹉跎,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华夏儿女”这个词都会深深印在我们的脑海中,它时刻提醒着我们,我们曾经拥有如此辉煌灿烂的文化。

“民族”一词最早出现在哪?

"民族"一词源于中国众所周知,我中华先贤前辈遣词造句力求言简意赅,行文力求流畅洗练,能用单字表达者,绝少使用双字,故而古代汉语中名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