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釉里红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该如何制造,有何文化特点?
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存世不多,1965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市元代窖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器通高41厘米,口径155厘米,足径185厘米。盖顶有一狮钮,直口,短颈,溜肩,鼓腹,圈足,砂底无釉。胎质细腻,通体绘青花釉里红纹饰。青花色彩浓艳,釉里红略暗。青花、釉里红互为衬托,红、蓝交相辉映,形成一种气度雍容、花团锦簇的艺术效果。
青花釉里红瓷器创烧于元代。青花的呈色剂是氧化钴,呈色稳定;釉里红的呈色剂是氧化铜,极易挥发,因此对窑室的烧成气氛要求十分严格。元代景德镇工匠创造性地将二者珠联璧合地施于同一器物上,是元代瓷器生产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
釉里红即釉下的红色,先用氧化铜在瓷坯上画彩,然后涂透明釉,在1300℃的还原焰中烧成。铜在高温还原焰中发出了红色,因此叫釉里红 。釉里红的最大特点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极低。
青花是用氧化钴为颜料,在素胎上绘画,再罩玻璃质透明釉,经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典型元青花青料多使用从波斯进口的“苏麻离青”料,青花色泽浓艳,纹饰丰富多彩。青花属高温釉下彩瓷器,创烧于唐代河南巩县窑,元代青花瓷已经达到非常成熟而精美的程度。
元青花瓷器造型多样,青花发色青翠浓艳,青花纹饰丰富多彩,纹饰画面主次分明,浑然一体。元代是中国青花瓷器烧造工艺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元青花云龙纹罐,高28厘米,腹部绘二条行龙,奋爪腾身,神态威猛矫健,有翻江倒海之势,辅助纹饰有海水纹,莲瓣纹内八大码纹,变形莲花瓣内绘有朵云、火焰、多花、杂宝等。进口“苏麻离青”青料绘制,呈色浓艳鲜丽,浓厚处有黑色锈斑,时代特征鲜明。
釉里红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釉下彩瓷器。用氧化铜为呈色剂,在已经成型的瓷坯上绘画,然后再施一层透明釉,在高温还原焰中烧成。由于釉里红烧制对窑室中的气氛要求十分严格,烧成难度大,元代的釉里红瓷器产量低,数量非常稀有,故弥足珍贵。元代釉里红瓷器的装饰技法有三种,一是用铜红彩在胎体上绘画纹饰,二是用铜红单线勾勒,三是涂抹色地及斑块等装饰技法,并经常与刻划花、印花、堆塑结合在一起。元代釉里红瓷器造型有大罐、玉壶春瓶、梅瓶、塔式盖罐、楼阁式谷仓、双系扁瓶、高足杯、匜、诗句盘、碗、四系罐和小件器皿等。
江西高安市博物馆藏元代釉里红开光花鸟纹大罐,非常精美,釉里红发色鲜艳亮丽,绘画精美。元代釉里红瓷器主要纹饰有云龙、云凤、花鸟、玉兔、四灵、文字诗句、凤穿花、芦雁、灵芝、莲花、菊花、牡丹和双鱼纹等。
青花釉里红也是元代景德镇窑创烧的釉下彩瓷器。这种在同一器物上由两种釉下彩并用进行绘画的品种,从元代一直到明清,景德镇御窑厂均有烧造。由于钴青料与铜红料对烧成温度以及窑室气氛要求不同,烧成难度大,故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存世不多。所以,都是非常有文物价值的
有收藏价值
克勤堂创始人是饶克勤老爷子,
凭借一生对元青花的执着追求,
成为业内公认的仿元青花大师,
年逾八旬的饶克勤始终低调而严谨,
一直在摸索,仍然在碰壁。
上世纪50年代,
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一对至正十一年(1351)青花象耳瓶被确认为元代真品。
随后,美国人波普博士的“至正型”元青花研究成果公之于世。
但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
国人才开始知晓和认可元青花的存在。
饶克勤从1979年开始,
在景德镇研究如何复刻元青花,画意、器型、颜料、釉料、烧制……
每一步去追寻元人方法,开始了元青花的复原工作研究。
1999年,一家人生活在景德镇三宝村
开着一个家庭作坊,主要做元青花
太太淘泥,儿子印坯,女儿、儿媳画画
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行,鬼谷下山元青花拍出约23亿元。
2006年,马未都先生向饶克勤先生定制24只鬼谷下山仿元青花,
有一只由故宫博物院收藏。
余下均由各界人士收藏。
元青花大雁寓意“传胪”“俸禄”和“财禄”。
瓷器上的雁纹兴起于宋代,常绘有大雁栖息的环境,最为典型的衬景是芦苇。由于“芦”与“金殿传胪”的“胪”以及“福禄寿”的“禄”谐音,寓意“传胪”“俸禄”和“财禄”,故取其吉祥之意。
1现藏于日本出光美术馆的“昭君出塞”图罐此罐腹绘九个人物,七匹乘骑(别的两骑当隐在山石后边)。九个人物中有男有,有老有少,或骑在立刻,或摇鞭步行。立刻驮着弓弢、行囊。观人物容颜、服饰有不同。其间骑在一匹白马之上,怀有琵琶,梳高髻的汉装女子是王昭君,前后各有一胡服女子随行。六名男人中,有的头戴貂冠,髡发驾鹰,着胡服;有的戴毡笠,着汉装。当是迎亲的匈奴使节和汉朝送亲的官员。
东京出光美术馆藏“昭君出塞罐“(高284cm)
2罐腹的一侧,诸葛孔明头包软巾,身穿长袍,坐在苍松下的山石之上。头梳双髻的童子手捧书匧侍立一旁,左前方一双髻童子正倾身禀告。画面的另一侧,有一枝繁叶茂的垂柳。树下刘玄德戴交脚幞头,着长袍,躬身拜谒。关云长和张翼德在一边交头接耳。诸葛亮的高逸洒脱,刘备的求贤若渴,以及关、张二人的着急烦躁刻划得酣畅淋漓。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保藏有同一题材的青花带盖梅瓶,画面有所改变。诸葛孔明箕坐在茅屋之内,正在悠闲地观书,茅屋旁植松柏、篱笆,一名头梳双髻的童子挥彗打扫院子。另一边是刘、关、张三兄弟。刘备居前,躬身施礼。
裴格瑟斯基金会藏“三顾茅庐罐"(高276cm)
3周亚夫是西汉名将,从前平定过吴楚暴乱,官封条侯,治军极端严厉。在他屯兵细柳营时,马不离鞍,士不卸甲,随时准备战役。一次,汉景帝路过,想进兵营看一看。守门的军士通知汉景帝,没有周亚夫的指令,不得开门,即便皇帝来访也不例外。汉景帝对周亚夫治军极为欣赏。这个纹饰的典型画面为:一面是周亚夫独坐大帐,周围站着持剑的军士和打“周亚夫”号旗的士卒;在另一个画面上,汉景帝和侍从正被挡在营门外等候开门。
安宅美术馆旧藏“周亚夫屯兵细柳营罐“(高277cm)
4元青花“锦香亭”图罐。所绘场景出自元代著名作家王仲文的《孟月梅写恨锦香亭》,故事叙说了唐玄宗时期才子佳人与孟月梅浪漫而弯曲的爱情故事。蒙元帝国控制下的元代,前后缺乏百于年,时刻时间短,但它却在我国陶瓷历史上留下了浓黑重彩的一笔,尤其是元青花瓷,更是璀璨夺目的一颗耀眼的明珠。这件元代“锦香亭罐”造型正经,青花色泽浓艳,描绘的亭台、花草、人物都绘声绘色,布局疏密有致,是元青花瓷中难得一见的珍品。
台湾王定乾先生拍得的“锦香亭罐"
4此罐运用进口钴料绘出的青花纹饰共分四层,第一层颈部:饰水波纹;第二层肩部:饰缠枝牡丹;第三层腹部:为“鬼谷子下山”主题纹饰;第四层下部:为变形莲瓣纹内绘琛宝,俗称“八大码”。主题画面描绘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一再恳求下,容许下山解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鬼谷子端坐在一虎一豹拉的车中,身体轻轻前倾,神态自若,超凡如仙,表现出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神态。车前两个步卒手持长矛开道,一位青年将军英姿勃发,纵马而行,手擎战旗,上书“鬼谷”二字,苏代骑马殿后。一行人与山色树石构成了一幅壮观而又美丽的山水人物画卷。整个青花纹饰呈色淡雅,画面丰满,疏密有致,主次分明,浑然一体。人物描写流通自然,神韵十足,山石皴染淋漓尽致,笔笔精到,非常完美,正如孙瀛洲先生所说的:“元代瓷器‘精者颇精’”。
英国古董商埃斯肯纳兹先生拍得的“鬼谷子下山图罐"
5画面正中,几上设一香炉,周围一女子躬身祭拜。两侧衬以雕栏、假山、花树,体现的应为《西厢记》中崔莺莺“焚香拜月”的一幕。
亚洲一私人收藏家藏的“西厢记焚香罐"(高28cm)
6话说隋朝末年,李世民率部攻击洛阳城王世充,王世充派帐下榜首大将——单雄信出任先锋,两军交兵僵持不下,李世民带了十几个人去探敌营,不料被单雄信观察先机,生生被他500兵将围困,李世民见情况不对,命部下一同逃去榆树林,就在危急关头,黑门神“尉迟恭”单鞭杀到,才把李世民救出重围。广西壮族自治区横县农科所出土一件青花瓷罐。出土时口沿稍有残损,盆已破碎。罐腹绘“征战图”,据考证。内容为《尉迟恭单骑救主图》。画面中头戴束发冠,身着战袍,手持长柄叉,已露败迹的骑马战将为唐将段志玄。紧随其后,驱马追杀者头戴凤翅盔,着甲束袍,双手持矛,为单雄信。隔山石一人头戴交脚幞头,着长袍,右手持鞭端坐立刻,身微侧,似对后边的人对语。此人为秦王李世民,后为尉迟恭,右手举钢鞭,左手握缰,策马疾驰而至。他头戴直角幞头,满脸须髯,盔甲外着战袍,一望便知是员骁勇骠悍的猛将。山崖间,旗幡猎猎,隐现三名手持长矛的战士。空地处绘怪石、云朵、柳树、双凤和灵芝。同一题材的青花盖罐,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也收藏了一件,画面一侧单雄信双手持矛,纵马前冲。另一侧有身着团花锦袍,骑在立刻的秦王李世民和手持钢鞭的尉迟恭。两人并辔而行。李世民头微侧转,尉迟恭左手点拨,两人似在交谈。尉迟恭死后,一卒双手擎旗。大旗上直书“唐太宗”三字。相比较而言,广西横山出土的瓷盖罐上所绘,少擎旗武士而多一战胜的唐将,更显得生动逼真。
美国波士顿馆藏“尉迟恭单骑救主罐"(高278cm)
7元青花“锦香亭”图罐。所绘场景出自元代著名作家王仲文的《孟月梅写恨锦香亭》,故事叙说了唐玄宗时期才子佳人与孟月梅浪漫而弯曲的爱情故事。蒙元帝国控制下的元代,前后缺乏百于年,时间时间短,但它却在我国陶瓷历史上留下了浓黑重彩的一笔,尤其是元青花瓷,更是璀璨夺目的一颗耀眼的明珠。这件元代“锦香亭罐”造型正经,青花色泽淡雅,描绘的亭台、花草、人物都绘声绘色,布局疏密有致,是元青花瓷中难得一见的珍品。
万野美术馆藏“百花亭罐"(高267cm)
元青花釉里红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该如何制造,有何文化特点?
本文2023-10-29 17:55:2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1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