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什么?
中医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这四部经典中医书籍 医书网 里可以下载到
一、《黄帝内经》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其中医经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除《黄帝内经》外,其他医经均已亡佚。
《黄帝内经》不仅是第一部中医理论经典,也是第一部养生经典,还是第一部关于生命的百科全书。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论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被称为医之始祖,为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黄帝内经》中国现成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由《素问》和《灵枢》两大部分组成。《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论、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灵枢》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论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二、《难经》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作者把自己认为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难经》中国经典的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相传为扁鹊所作。是在《素问》《灵枢》基础上提出的八十一个问题进行重点论证。采用问答方式,分别对人体的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进行了论述。内容包括脉诊、经络、脏腑、阴阳、病因、病机、营卫、腧穴、针刺、病症等方面。
全书共分八十一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
三、《伤寒杂病论》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
《伤寒论》是我国第一部理论联系实践、理法方药齐备的临床医学巨著,被历代医家尊为经典,对后世临床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219年,张仲景去世。失去了作者的庇护,《伤寒杂病论》开始了它在人世间的旅行。在那个年代,书籍的传播只能靠一份份手抄,流传开来十分艰难。
四、《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相传为神农氏所作。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原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就连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都渊源于《神农本草经》而发展起来的。《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
该书最早著录于《隋书经籍志》,载“神农本草,四卷,雷公集注”。《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录“神农本草,三卷”,宋《通志艺文略》录“神农本草,八卷,陶隐居集注”,明《国史经籍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清史稿艺文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
很长一段时间内,《神农本草经》都是医生和药师学习中药学的教科书,或是作为必读书,被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
相传,东汉时期,名医华佗有一天在江南某地采药下山后,正从河边经过,无意中发现一只小水濑正在吃螃蟹,没过多久,这只水獭有肚子涨得像鼓一样,痛得在地上打起滚来。它一会儿下水,一会儿上岸,显得很难受。华佗心想,也许是贪嘴吃多了,倒看看它是否有自救的办法?这时水獭沿着河滩爬行,爬到一处紫色的草前吃了起来,然后在地上躺了一会儿,竟安然无事了。华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想不到这紫色的草也是解毒的好药啊!
转眼间,到了九九重阳节,华佗行医路过一个小镇,见天色已晚,便到一家客栈里住宿。进门见几个年经人正在比赛吃螃蟹,看谁能夺魁。华佗就上前劝他们说:“螃蟹性寒,吃多了会闹肚子,重者可能会要命。”正在兴头上的年轻人依然狂嚼大吃,没人听从他的劝告。
黎明时分,睡梦中的华佗被一阵喊叫声惊醒。他连忙起来到外边一看,原来是那几个吃螃蟹的年轻人在院子里上吐下泻,肚子疼得在地上打滚。此时,店里老板也跑出来了,急得手足无措。忽然,华佗想起那天在河边看到水獭用紫色草自救的事。心想,既然那种紫色的草叶能给水獭解蟹毒,说不定也能给人解蟹毒。于是他迎着熹微的晨光,上野外采摘一抱紫色草的茎叶,让店老板熬了几碗汤,给年轻人喝下。不到半个时辰,那几个刚才还喊爹叫娘要死不得活的小伙子,变得安生了,肚子舒服多了,脸上有了笑容,他们再三向华佗谢过救命之恩。
华佗为了记住这味草药,就给它取名为“紫舒”,意思是服用后能使人腹中舒服,因为学音相似,又属于草类,后人便把它叫紫苏。
药性
辛,温。归肺、脾经。
功效
解表散寒,行气和胃,解鱼蟹毒。
应用
1风寒感冒,咳嗽呕恶 2脾胃气滞,妊娠呕吐 3鱼蟹中毒
用法用量
煎服,5~10g,不宜久煎。
中医四大经典是《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
一、《黄帝内经》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其中医经有:《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除《黄帝内经》外,其他医经均已亡佚。
二、《难经》
中医理论著作。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3卷。原题秦越人撰,。“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作者把自己认为难点和疑点提出,然后逐一解释阐发,部分问题做出了发挥性阐解。
全书共分八十一难,对人体腑脏功能形态、诊法脉象、经脉针法等诸多问题逐一论述。但据考证,该书是一部托名之作。约成书于东汉以前(一说在秦汉之际)。该书以问难的形式,亦即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予以编纂,故名为《难经》。
三、《伤寒杂病论》
公元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
该书成书约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纸张尚未大量使用,印刷术还没有发明的年代,这本书很可能写在竹简上。219年,张仲景去世。失去了作者的庇护,《伤寒杂病论》开始了它在人世间的旅行。在那个年代,书籍的传播只能靠一份份手抄,流传开来十分艰难。
四、《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
该书最早著录于《隋书经籍志》,载“神农本草,四卷,雷公集注”。《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录“神农本草,三卷”,宋《通志艺文略》录“神农本草,八卷,陶隐居集注”,明《国史经籍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清史稿艺文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
素问、灵枢经、难经本义、类经、内经知要
伤寒论、类证活人书、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注、伤寒贯珠集、长沙方歌括
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方论衍义、金匮要略心典、金匮方歌括
瘟疫论、痧胀玉衡、广瘟疫论、外感温热病、疫诊一得、温病条辨、温热经纬、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六因条辨、伤寒瘟疫条辨、时病论
脉经、濒湖脉学、诊家正眼、脉诀汇辨、四诊抉微、三指禅、望诊遵经、察舌辨症心法、辨舌指南
神农本草经、雷公炮炙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汤液本草、本草备要、得配本草、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
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本事方、济生方、世医得效方、医方考、名医方论、医方集解、重校汤头歌诀、串雅内编、串雅外编、串雅补
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方论、内外伤辨、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阴证略例、十药神书、内科摘要、杂病论治准绳、济阳纲目、痰火点雪、症因脉治、理虚元鉴、傅青主男科、金匮翼、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医醇胜义、血证论、中风斠诠 、刘涓子鬼遗方、卫济宝书、外科精要、外科精义、外科理例、解围元薮、疮疡经验全书、外科启玄、外科正宗、霉疮秘录
洞天奥旨、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外科真诠、疡科纲要
理伤续断方、跌打损伤妙方、正体类要、伤科汇纂、伤科补要、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伤科大成
女科万金方、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妇人大全良方、济阴纲目、陈素庵妇科补解、傅青主女科、达生编、妇科玉尺、女科要旨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婴童百问、幼科发挥、幼科铁镜、幼幼集成、幼科释谜、遂生编、福幼编
原机启微、银海精微、秘传眼科龙木论、审视瑶函、目经大成、咽喉脉证通论、重楼玉钥、白喉全生集、口齿类要
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子午流注针经、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奇经八脉考、针灸大成、厘正按摩要术
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素女经、养性延命录、新刻奉亲养老书、三元参赞延寿书、养生类要、饮膳正要、遵生八笺、内功图说
格致余论、局方发挥、医经溯洄集
推求师意、医贯、医旨绪余、质疑录、医学真传、医学读书记、医学源流论、重庆堂随笔、冷庐医话、医原、存存斋医话稿、西溪书屋夜话录、名医类案
寓意草、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诸病源候论、华氏中藏经、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医学启源、洁古家珍、儒门事亲、洗冤集录、卫生宝鉴、此事难知、丹溪心法、脉因证治、玉机微义、证治要诀及类方、名医杂著、医学纲目、医学正传、韩氏医通、赤水玄珠、医学入门、古今医鉴、万病回春、先醒儒医学广笔记、医宗必读、医门法律、增补病机沙篆、证治汇补、景岳全书、石室秘录、辨证录、张氏医通 、医学心悟、医方一盘珠、医碥、兰台轨范、医林改错 、医宗金鉴、杂病源流犀烛、类证治裁 、医学三字经、理瀹骈文、医理圆通、医理真传、伤寒恒论、医学衷中参西录
哈哈!够全了吧! 上面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中医古籍。你可以从中挑选自己需要的,可以把这些书名抄下来,对以后中医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在我国现有较早的中医药学着作是《本草经》。本书3卷,共载于药品365种,选用佳品、中品、下品分析法,以滋补无剧毒120种为佳品,以遏病滋阴养血、有毒有害或无毒性的120种为中品,以驱邪多剧毒125种为下品,这也是在我国药物学最开始、最初的药品分析法。
《本草经》。又被称为《神农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着作之一,作为现有较早的中医药学着作,约始于神农氏,子子孙孙口口相传,于东汉时期结集梳理成册。《本草经》在药品基础理论层面,归纳记叙了君臣佐使、七情合和、四气五味、阳阴相互配合等基础理论,而且确立了“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的标准,使药品特性与辨证论治更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健全了中医药学的医治基础理
对药品作用、主冶、使用方法、服法都是有一定阐述,很有利于临床医学运用。梳理了13条药理学基础理论,初次提到了“君臣佐使”的方药基础理论,一直被后人方剂学所沿用,但在应用全过程中,含意已逐渐演化,有关药品的搭配状况,书里归纳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反过来”、“相杀”七种,称之为七情,强调了药品的搭配必要条件,觉得有的药品共用,可以互相加强功效或抑止药品的毒副作用,因此宜相互配合应用。
有的药品共用会使原来的药用价值变弱,或造成强烈的不良反应,那样的药应尽量减少与此同时应用。书里还强调了制剂对药品功效的危害,丸、散、汤、膏适用不一样的药品或病症,违反了这种,便会危害药品的功效。
《本草经》中明确提出了搭配忌宜的思想观点。所述主冶病症约170余种,包含内、外、妇、儿、五官等每科疾病。此外,还注意到药品的原产地、收集时间、煅法、品质好坏和真伪鉴别等。《本草经》包括了很多具备科学研究使用价值的具体内容,而所体现出的那时候在我国医药学根据很多实践活动累积起来的对药品的了解,是很骄傲的。《本草经》对西汉之前零散的药品专业知识开展了第一次系统软件的汇总,从古至今被誉为药物学的经典着作,并被注解充分发挥。
以下是中医中药典籍,有些是医有些是药,有些是医、药合集。
《金匮要略》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
《脉经》王叔和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陶弘景
《千金方》孙思邈
《褚氏遗书》褚澄
《方剂导览》刘完素
《济阴纲目》武之望
《景岳全书》张景岳
《古方八阵》张景岳
《本草纲目》李时珍
《濒湖脉学》李时珍
《阐要编》伤寒三论闵庆芝
《证治心传》袁班辑
《针灸大成》杨继洲
《脉诀阐微》陈士铎
《四诊心法要诀》吴谦
《眼科心法》吴谦
《杂病心法》吴谦
《正骨心法》吴谦
《妇科心法要诀》吴谦
《血证论》唐容川
《医林改错》王清任
《医学妙谛》何其伟
《傅青主女科》傅山
《医略十三篇》蒋宝素
《医源》石芾南
《竹林寺女科》竹林寺僧
《类症治裁》林佩琴
《痧胀玉衡》郭志邃
《温热论》叶桂、顾景文
《医学三字经》陈修园
《医灯续焰》潘楫
《黄帝八十一难经》佚名
《黄帝内经》佚名
《神农本草经》佚名
《医脉摘要》佚名
《针邪密要》佚名
《针灸歌赋》佚名
《鬼门十三针》佚名
《十二经补泻温凉引经药歌》佚名
中药概说
从天花说起
中药对付“太空运动病”
中药疗效 神农尝百草
药物知识的积累
中药的性能与用法
寒热温凉话四气
辛酸甘苦成品五味
升降浮沉辨证看
归经
副作用
配伍
君臣佐使
中药炮制
炮制目的
炮制方法 扁鹊
张仲景
华佗
孙思邈
李时珍
叶天士
苏皇
张坤 《黄帝内经》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集注》
《新修本草》
《本草纲目》
常用中成药
丹参滴丸
六味地黄丸
六神丸
季德胜蛇药片
云南白药 药养
药膳 杏林
典故——典制和掌故,《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专》:“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医学典故常常困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医书常有典故命名者,现将常见的典故收录如下:
杏林:为医学或医术的誉称。《神仙传·董奉》云:“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提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后世把“杏林”作为医学或医术之誉称。杏苑与杏林同义,以此命名者有清代张启倬《杏林碎锦》,清代宋钧衡《杏苑丛谭》等。
橘井:以喻良药之典。《神仙传·苏仙公》云,苏仙公得道仙去时,谓其母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翌年果疫疾,远近求治者悉活。后遂以“橘井”为良药之典。以此命名者有明代王章祖的《橘井元珠》。
青囊:为古代医家的书囊,喻指医书。唐·刘禹锡《闲坐忆乐天经诗问酒熟未》云:“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后遂将青囊喻医书。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邵以正的《青囊杂纂》、清代赵濂的《青囊秘效方》。
仁术、仁寿:喻指医术。《孟子·梁惠王上》云:“无伤也,是乃仁术。”孟子所谓的“仁”,本于孔子“爱人”之说。后世遂以医术比之仁术。《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寿。”《汉书·董仲舒传》:“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此故将仁寿比之医术。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张洁的《仁术便览》、清代孟葑的《仁寿镜》。
折肱:喻指良医。《左传·定公三十年》曰:“三折肱知为良医。”《楚辞·九章》曰:“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乃知其信然。”朱熹集注:“人九折臂,更历方药,乃成良医,故吾于今,乃知作忠造怨之语,为诚然也。《左传》曰:三折肱为良医。亦此意也。”后遂以“三折肱”、“九折臂”以喻良医。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吴承昊《折肱漫录》。
上池、窥垣:喻指医术高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常谨遇之,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后遂以“上池”、“窥垣”以喻医术高明。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马时可的《上池杂说》,清代陈养晦的《伤寒五法》附《伤寒论》,康熙六年刊本又名《窥垣秘术》。
和缓:喻指良医。医和、医缓,为春秋时秦国两个名医,后人常并称之为“和缓”。如晋挚虞《疾愈赋》曰:“讲和缓之余论,寻越人之遗方。”故以和缓喻良医。以此命名者,如清代全子久《和缓医风》。
理瀹:代指医药。《子华子·北宫意问》云:“子华子居北苓,北宫意公仲承侍,纵言而及于医。子华曰:‘医者理也,理者意也。药者瀹也,瀹者养也。’”以此命名者有,吴师机改《外治医说》为《理瀹骈文》,其自跋云:“《外治医说》刊既成,时贤皆云不甚解。其欲得吾之说者,则取其方而已。予知说之不行也,而要围垦遂弃。爰改名骈方,借《子华子》‘医者理也,药者瀹也’之句,摘理瀹二字以题其篇。” 中医药的历史第一个代称是歧黄。这个名字来源于《黄帝内经》。因其是黄帝与歧伯讨论医学的专著,便称《黄帝内经》为歧黄之术。自然,歧黄也就成了中医的别名。
第二个代称叫青囊。现在知此名字并使用者甚少。它的来源与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佗有关。
据说,华佗被杀前,为报一狱吏酒肉侍奉之恩,曾将所用医书装满一青囊送与他。华佗死后,狱吏害怕,将华佗的那些医书烧毁了大部分。使华佗的医术只有部分流传下来。据此,后人称中医为青囊。
第三个代称唤杏林。这个名字的起始,也与三国有关。有资料介绍,三国时吴国有位名医叫董奉,他一度在江西庐山隐居。附近百姓闻名求医,但董奉从不收取钱财,只求轻症被治愈者种一棵杏树,大病重病被治愈者种五棵杏树。数年后,董奉门前杏树成林,一望无际。从此,人们便唤中医为杏林。
第四个代称称悬壶。传说河南汝南的费长房在街上看到一卖药老者的竿杆上挂一葫芦,奇怪的是,天黑散街后,老者就跳入那葫芦中。为弄清底细,费长房以酒款待,老者后来约他同入葫芦中,只见玉堂俨丽,甘肴旨酒。费长房即拜老者为师,学修仙之道。数载后,他术精业成,辞师出山,又得壶翁传赠的治病鞭鬼之竹杖,从此悬壶行医。从那时起,医生腰间挂的和诊所前悬的葫芦,便成了中医的标志。
中国是医药文化发祥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文明的曙光在天幕上耀映亚细亚大地之时,遍及神州大地的簇簇史前文化篝火,由点到面联接起来,形成燎原之势,逐渐的融化在文明时代的光华之中。“中医”是个专用名词,它的“中”字显然是为了区别“西医”的“西”字。因此,大家理解的“中医”是指传统中国医学或中国大夫。不过认真求实地考证一下,这个“中医”之“中”,本来的意思根本就不是指中国呢!
何以为证?“中医”一说,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的“有病不冶,常得中医”句。早在距今二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就有了“中医”一词,那时西医还不成系统,更没传入中国(西医传入中国是在西汉以后又过了一千七百年的明末),西汉人连西医为何物都不知道,怎可能为区别“西医”,而称中国的医学医术为“中医”呢?
西汉开始有“中医”的说法,若“中”不指中国,究竟何意呢?中国最早认识尤物的思想基础,来源于《易经》将世界一切事物均纳入阴阳的轨道,对后世的哲学,社会、堪舆、天文、地理、医学……都具有重要和直接的影响。因此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不会生病。若阴阳失衡,则疾病必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即身体若无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会百病全无。所以“尚中”和“中和”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
当然,今日“中医”一词指中国的医学,但是,若理解了“中和”之意,会明白大夫为何常说滋阴、补阳、调理……
从此,中国医药学的文明史开始了。
中国五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医学史,由于东方文化发展的特色形成的中国独特理论框架,及近现代西方科学的撞击及西医的传入,出现两个分明的层次,在东西方医学交汇中呈现复杂多态的状态。
夏商西周时期医巫并存,在卜筮史料中记载了大量的医药卫生的内容,形成了医学的雏形。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整个学术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时期,医巫分离,医学具有更显明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理性,占据了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导地位。临床医学的分科已现端倪,趋于专业化。
秦汉时,以伤寒、杂病和外科为最突出的临床医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这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第一次高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动乱割据的状态,医药学在脉学、针灸学、药物方剂、伤科、养生保健、中外交流等各方面取得了成绩,为医学的全面发展积累了经验。
隋唐时期,国家重归统一,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形成了一种空前辉宏气势。中国医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医学家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获得了更为丰富的成果。这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第二次高峰。
两宋是中医药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政府的重视在医药发展上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北宋政府组织人员编纂方书和本草、设立校正医书局、铸造针灸铜人、改革医学教育、设立惠民局、和剂局、安剂坊、养济院、福田院等等,有力的促进了医药卫主之进步。
辽、夏、金、元与两宋王朝并立以至元灭宋统一全国。这是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大融合时期,是中国医学史上学派争鸣、民族医学奋起的一个辉煌的时期,为多源一体化的中国传统医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现了蓬勃的生机。
明代,医药学发展出现革新趋势。在探传染病病因、创造人痘接种预防天花、中药学研究等进入新的层次。中外医药的交流范围已达亚、欧、非许多国家与地区,中学的输出、西学的东渐,使中外医学文化在交流接触中,互惠受益。
清代前、中期,医学趋于普及与升华发展的时期,王清任躬身于人体解剖,著有《医林改错》反映了“中国医界大胆之革命论者”的开拓进取精神。
上述的这一切,是中国古代医学波澜壮阔的历史梗概。这样一脉相承、绵延数千年一直未曾中断的医药文化及文明,是世界医学史上所罕见的。中国古典医籍数量之大,名医辈出,人数之多,在同时期的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中国传统医药学有着强有力的生命力,它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经过了与近代医药文化的撞击、对抗到结合,也注意从国外先进文化中吸取有用的东西,遂出现了中西汇通合纂的探索。传统医学在走向现代化。
近百年来,中国的现代医学,传统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的格局将会对这百余年的中国近现代医学史作出客观的再现和评述。
“中医”二字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经方》,其云:“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在这里中字念去声,中。“中医”这个名词真正出现得到鸦片战争前后。东印度公司的西医为区别中西医给中国医学起名中医。这个时候的中医的名称是为和西医做一个对比。到了1936年,国民党政府制定了《中医条例》正式法定了中医两个字。过去人们又叫中国医学为“汉医” “传统医”“国医”这些都是区别于西医而先后出现的。两千多年前,《汉书》里的那个中医概念,倒是体现了中国医学中的一个最高境界。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就是致中和。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致中和。寒就要让热,热就要寒,结就要散,逸就要劳,劳就要逸。微者逆之,小的你就可以逆它。甚者从之,你不能逆它,你逆它你就崩溃了就没有了。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适事为故,恰到好处就好了。以平为期,以和为重,这就是它的一种最高境界。《中庸》一书中至关重要的哲学命题是“致中和”这一思想。《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说的是中和是世界万物存在的理想状态。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这一理想状态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万物便生长发育。可以说中医学所阐明的“阴阳和合”“阴平阳秘”生理机制正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体现。在这个终级目标下,中医是用精气学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这三大来自中国古典哲学的理论,来具体解释生命的秘密。
气在中国古代是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唯物观哲学家就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这种朴素的认识被引进医学领域在中医学中逐渐形成了气的概念: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气聚合在一起便形成了有机体,气散则形体灭亡。庄子说:“通天下一气耳”,全天下就是一个气。有了这个气就运动,就生生不息,就变化不止。没有这口气就完了。中国著名的近代著名的这个中医基础教授,内经教授。他说人就这一口气,这口气没有了这个人还在这什么都没有了,人这口气不走,这口气就在它就是活着。就你讲那个活体的。我们研究的就是有气的这个活体,有气的活体。精气学说是什么呢?就是说我们中国认为世界怎么来的?中国的哲学家认为气一元论。这个地球这个世界是气来的呀,在上就是为气,在下则为形,就是地。这就是气。然后呢你象在《春秋繁露》里董仲书说的:“元气者,始也”。万物之始也。有了这口元气什么都开始运动了。没有这口元气,就没有,就好像上帝的推动力就像牛顿找上帝第一个推动这个地球一样。这就是大家都在找一个解释这个世界,而中医恰恰它可理解是这个世界。阴,阳。何谓阴阳?我们的祖先认为宇宙间一切能量、运动方式、空间方位、时间序列、事物的性质、以及聚万物之灵的气等等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阴阳是一切事物辩证对立的两方面。《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中医讲求阴阳平衡以致中,致和。在《易传》里,就是我们讲的《十翼》,《易传》里说了:“一阴一阳,之为道”。阴阳,万物之始也,有了阴和阳,才有了万物之始。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因为有了阴阳还有了气才有了万物。所以这就是我们讲阴阳的观念。
我国古代一直流传着神农尝百草,以辨药性的传说。一次,神农氏在山上采药,误食了一种有毒的植物,肚子疼得像刀割一样,晕倒在一棵树下。等他慢慢苏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倒的地方有一丛尖叶子青草,散发着浓浓的香气,闻一闻,头不晕,胸也不闷了。于是,神农氏顺手拔了一棵,把它的块根放在嘴里嚼,又香又辣又清凉。过了一会儿,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响,泄泻过后,身体全好了。因为神农姓姜,就把这尖叶草取名“生姜”。意思是它使自己起死回生,作用神奇。民间也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大夫开药方。”“上床萝卜下床姜”的说法。
东汉名医张仲景的处方中最善于用姜,主要用其解表发汗、降逆止呕、温中祛寒。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有一首方剂名叫“当归生姜羊肉汤”,是治血虚有寒的名方。对血虚有寒而见腹中冷痛;妇女产后虚寒腹痛,或虚寒性的痛经,皆有较好的疗效,现在已经成为药膳的名方。
据《本草纲目》载:“生姜之用有四:制半夏、厚朴之毒,一也;发散风寒,二也;与枣同用,辛温益脾胃元气,温中去湿,三也;与芍药同用,温经散寒,四也。”干姜还能温阳、散气,有“呕家圣药”之称。但姜味辛性温,素体阴虚有内热者则不宜食用,腐烂的姜更不能食用。在中药学中,姜有生姜、干姜、煨姜、炮姜、姜皮、姜汁的区别,各具不同的功效。
药性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应用
1风寒感冒 2脾胃寒证 3胃寒呕吐 4寒痰咳嗽 5鱼蟹中毒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什么?
本文2023-10-29 18:21:4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1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