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历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2收藏

什么是历法?,第1张

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顺序的法则就叫历法。

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通过对日月星辰的长期观测,逐渐了解并掌握了月亮、太阳和星星的运动规律:由昼夜交替的现象,形成了“日”的概念;根据月相变化及月亮运动周期,形成了“月”的概念;从四季交替循环现象中,形成了“年”的概念。这三个概念的形成,因为依据对象不同而相互独立。如果把四季中日照竿影最长的一天称为冬至点,那么连续两个冬至点之间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年(1回归年);如果把朔之后出现的月相叫做新月,那么再次出现新月所需要的时间就是1个朔望月;日的长度很好定,就是连续两次太阳在正南,使日照竿影最短的时间间隔。但古人很早就发现,当把日的长度确定下来后,年的长度不是日、月的整数倍,月的长度也不是日的整数倍。(现代精确测定,1回归年为3652422平太阳日,为123683朔望月;1朔望月为295306平太阳日。)可是制定历法,人们又不习惯于把完整的一日分属在相连的两个月或相连的两个年里,于是世界各国历代制定的历法,因当地风俗习惯的不同、侧重点不同而被规定得各种各样。我们大体可以把它们分为3类:一类是阳历,其中年的日数依据天象,平均约等于回归年,月的日数和年的月数则人为规定,如公历、儒略历等;另一类是阴历,其中月的日数依据天象,平均约等于朔望月,年的月数则人为规定,如伊斯兰教历、希腊历等;还有一类是阴阳历,其中年、月的日数都依据天象,月的日数平均约等于朔望月,年的日数又平均约等于回归年,如我国现在还采用的农历及藏历等。

此外历法的内容还有确定年首、月首、节气以及比年更长的时间单位等。

原始的计时单位——日的由来

人类最早认识的第一个时间单位不是年,也不是月,而是日。

在原始群居的渔猎时代,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像黎明降于大地的光明和温暖,以及日落带来的黑暗与寒冷更影响人类的生存。太阳东升西落,周而复始,循环出现。这一次日出到下一次日出,或这一次日落到下一次日落,这样天然的时间变化周期,使人们逐渐产生了日的概念。

有了“日”这一概念之后,人们便开始计数日期。计数日期是古人同大自然作斗争的需要,也是认识史上合乎逻辑的发展。但是在那样的时代,那样的条件下,要计算日子并不是一桩容易的事情。

正如前面已介绍过的那样,传说古人最初是用“结绳记日”以及“刻木记引”等方法来计算日子的。这些传说反映了古人对日出日落最初期的直观计数,并非臆测,即使在今天,在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例如独龙族和佤族)的习俗中,也还能够找到类似的痕迹。

我国有据可考的最早的记日方法是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干支表。干,指天干。它由“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字组成。支,是地支,它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字表示。一个天干配上一个地支。就组成一对干支。如天干以“甲”字开始,地支以“子”字开始,按这样顺序组合,可得六十对干支,称为六十甲子或六十花甲。选取某一天为开头,以后的日子就都可以称呼了。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它出现在3000多年以前的殷代,不能不说是一大创造。据史料记载,我国从春秋时期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2年)二月己巳日起就开始连续记日,直到清代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止,共2600多年,这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长的记日资料。

干支还被用来记月,但时间不长就废止了。用干支记年大约始于东汉初期,以后从未间断过。直到今天,例如1983年,我国的日历上还印有“癸亥年”字样。这就是说,公元1983年,农历是癸亥年。

月的由来

晴朗的夜空,明月高悬,清澈如镜。那多变的月亮,占往今来,引起了人们多少遐想和憧憬!“嫦娥奔月”,千古传诵,脍炙人口。“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这不朽的诗句,更为美丽的神话壮色生辉。

月亮是夜空中最显著的天象。在没有灯烛的古代,捕捞、放牧以至某些农活,都可以在月光下进行。即使到了可以用火来照明的时代,月亮对于人们也还有颇大的影响。“举事常随月,盛壮以攻战,月亏则退兵”(《汉书·匈奴传》),连行军打仗也要利用月色。因此,对于古人来说,月亮的作用仅次于太阳。

常羲“生月十有二”大概是古人对月亮的最初期的认识。他们认为月亮从圆到缺就慢慢死去,下一个月出来的是新生的月亮。但是“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屈原:《天问》)则反映古人对于月亮的进一步思索。

月亮的升落,以及它的圆缺变化是人类最早认识的天象之一。我国周代的金文,把从“肋”——初三新月出现开始,叫做“初吉”。由“肋”向前推,每月初一、三十,完全看不到月亮,这就是“朔”。十五前后月亮最圆,称为“望”。人们注意到朔望变化具有相当准确的周期,由此产生了朔望月概念。

所谓朔望月,就是把从这一次朔到下一次朔,或这一次望到下一次望的时间间隔定为一月,它等于29~30天。

朔望月的出现是人类继“日”之后认识的又一个时间周期。从原始计时单位“日”发展到更长的时间单位“月”,标志着人类对于时间的认识和测量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现在我们知道,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绕地球运动,本身不发光,而反射来自太阳的光。在地球和月亮一道绕太阳运动的过程中,太阳光有时能完全照亮朝向地球的月面,有时只照亮一部分,有时则完全照不到。因此,生活在地球上的人就会看到月亮有不同的形状,称为月相,又叫盈亏。

月相变化有五个主要阶段:新月一上弦一满月一下弦一残月。新月在农历初二三傍晚出现在天空的西方,就是前面提到的“肋”。上弦月出现在初八九,能看到半个月面。满月在十五六,此时太阳和月亮正好隔着地球遥遥相对,所以又称作“望”。下弦月是二十六七清晨出现在天空东方的弯月。在每月初一和三十,月亮朝向地球的一面恰好背着太阳,这就是上面说到的“朔”。

一个朔望月包含多少天?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因为月亮绕地球运动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月亮在椭圆轨道上运动的时候,其中有一点离地球最近,叫近地点;有一点离地球最远,叫远地点。在近地点附近,月亮运动速度较快;在远地点附近,月亮运动速度较慢。因此,月亮的运动速度不是均匀的,而是周期性变化的。加之太阳视运动也有周期性变化,所以月亮每圆缺一次,所经历的时间也就不是固定的。现代观测表明,较为准确的朔望月长度约为295306天。请记住这个数字,它是阴历中分大、小月的原因和依据。

年的由来

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对于较长的时间间隔,例如追忆往事或计划将来,往往以“年”为单位。我们今天对“年”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人类认识这一周期并把它组织成适用的时间单位,却花去了科学史上上千年的时间!

虽然目前科学史家还不能确切地说明年这个概念产生的具体年代,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它一定是随着农业社会的发展而出现的。西安半坡遗址窖藏的粟粒,保存在陶罐中的白菜和芥菜种籽;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大量的稻谷,这些都说明从黄河流域到长江以南的广阔土地上,远在6000年前就有了一定水平的农业。应当承认,那个时候人们已经基本掌握四时变化的基本规律和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关系了。因为农业的发展,从一开始就有赖于掌握时令。

当然我们不是说那个时代的人已经学会观察天象并掌握其变化规律了。年的交替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的周期。在那样的时代(大约是新石器时代)不但没有观察天体运动规律的科学水平,而且也根本不知道地球是绕太阳在运动。“地动说”是近代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17世纪才提出来的。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原始人类认识年,最早不是根据天象,而是根据大地上各种自然现象:河水泛滥,草木枯荣,鸟兽迁徙,寒暖交替,等等。即使在今天,有些农民根据这些自然现象判断季节,相差也不会太大。这些自然现象统称方“物候”。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积累了大量观察物候的经验。在古籍《夏小正》中,已经有了丰富的物候描述,其中有一段说:

正月,雁向北飞,鱼儿上浮,田鼠出洞,桃树开花;

二月,开始种黍,羊儿产羔,堇菜发芽,昆虫蠢动;

三月,桑叶萌发,杨柳抽枝;

四月,杏树结果,沟河田间有蛙鸣;

五月,杜鹃啼,蝉儿叫,夏瓜结果;

六月,桃子熟了,小鹰正学飞;

七月,雨季到来,苇子长成了;

八月,瓜熟季节,枣儿也下来了;

九月,大雁南迁,菊花盛开,鸟兽准备过冬;

十月,乌鸦乱飞,准备狩猎;

十一月,鹿角秃了,狩猎开始;

十二月,昆虫潜入地下,鸢鸟在天上飞鸣……

我国古代关于物候的记载还有很多,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夏小正》。这些物候观察最初纯属直观的。但是,在大量的直观观察基础上,古人必然会开始思考这些物候的变化规律,从而逐步形成年的概念。

当然各个民族,由于他们生活的环境不同,观察对象不同,产生“年”这一概念所依据的物候现象也就会各不相同。例如《魏书》中描述岩昌羌族的习俗时说:“俗无文字,但候草木荣枯以记岁时。”我国古代对年也有不同的叫法(即使现代也是如此)。《尔雅·释天》中对年的解释说:“夏日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魏书》中所说的“草木记岁”,也就是记年。

另外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古代蒙古族人民,则干脆以牧草一青为一年。他们把几岁叫做“几草”,或“草青几度”。

古代的物候观察一般比较粗疏,加之气候变迁,所以即使是同一地区,物候现象也会因时而异,不能适应农牧业发展的需要,这就促使古人慢慢学会利用天象变化纪年。

四季的划分

认识了年以后,古人在劳动实践中又对年进行了细分。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产生了四季。

我们现在称春夏秋冬为四季,古人则称它为四时。早期的四时划分是人为的。春暖,夏热,秋凉,冬寒,在各个地区并不一样。世界上,有的地方分两季:旱季和雨季;有的地方分三季:雨季、冷季和热季;个别地方甚至分为六季。但是春、夏、秋、冬四季之名却在全世界普遍使用。

我国古代四时划分最初来源于“四方”。《管子·四时》篇中有这样的说明:

东方曰星,其时曰春

南方曰日,其时曰夏

西方曰辰,其时曰秋

北方曰月,其时曰冬

在外国,最早对年进行四分的是古希腊。古希腊人以昴星团和大角星的升落为标志,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大约过了许多世纪,人们才逐步把四季同太阳周年视运动联系起来。

我们知道,太阳是一颗恒星,地球绕着太阳在运动。地球的运动包括两部分,一是自转,二是公转。自转一周是一天,公转一圈为一年。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觉察不出地球的运动。晚上看到星星在天空中运动,白天看到太阳在天空中运动。天文学上把这种看上去的运动称为视运动。

仔细观察太阳的视运动情况,你会发现太阳除了每天东升西落外,还有一种在恒星背景上的运动。这种运动经过一定时间,使太阳自身在群星之间绕行一圈,然后又回到原来的起始位置。它反映在天球上,就是太阳在天球上画了一个大圆。这个大圆叫做黄道。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相交于两点,一个叫春分点,一个叫秋分点。在黄道上,同春分点和秋分点相对的还有两点,即夏至点和冬至点。太阳在黄道上的运动叫太阳的周年视运动。如果以春分点作为起算点,太阳沿黄道运动一圈又回到春分点的时间,就是一个回归年。

太阳在黄道上运动时,每年在阳历3月21日前后从天球的南半球通过春分点进入北半球,此时地球上昼夜的时间相等。在6月21日左右,太阳到达夏至点,这时地球上北半球中午的太阳高度最高,白天的时间最长。在9月23日左右,太阳又由天球的北半球通过秋分点进入南半球,地球上昼夜时间再次相等。在12月22日左右,太阳到达冬至点,地球上北半球中午的太阳高度最低,白天的时间最短。地球上的季节,由春到夏,以至秋冬,暑往寒来,循环不已,就是由于太阳这种周年视运动引起的。

四季以两个分点(春分点和秋分点)和两个至点(夏至点和冬至点)作为每一季节的中点。冬至到春分的中点是春季的开始,称为“立春”。其他各季,依此类推。

研究历法的意义

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早在古代人们就渴望了解并掌握昼夜、月相和季节的变化规律,以及更长的时间计量方法。世界各文明古国很早就开始根据天象观测制定历法。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日有恒星日、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之分,月有恒星月和朔望月之分,年有恒星年和回归年之分。

历法中,我们应该选择哪种年、月、日作为标准呢?

古代人用真太阳日作为“日”的长度,但真太阳日忽长忽短,不适合作为计算时间的单位。恒星日虽然较均匀,但却与人们的生活关系不大。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太阳的出没、昼夜交替密切相关,如人们常说的“日出而耕,日落而息”,正反映的是人类对太阳的依赖。而恒星日的开始却不定,春分那天是从中午开始,而秋分那天却从半夜开始。于是人们总结并设想出了一个平太阳日,这就是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使用的基本时间单位。虽然现在我们知道恒星月是月亮绕地球公转的真正周期,但是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没有什么联系,自古以来能引起人们密切关注的是朔望月。月亮的圆缺盈亏不但显著,而且与人类的夜间活动、与潮汐的变化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朔望月因此也就自然成为比日更长的计时单位。比月更长的计时单位,恐怕怎么也不能忽略四季的周期变化。农作物的种、收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与此对应的只能是根据太阳得到的回归年而非恒星年。由于历法中所用的日、月、年都并不准确地等于真太阳日、朔望月、回归年,我们就称它们为“历日”、“历月”、“历年”。

时间的标准长度单位已经确定,只需进一步精确即可。但编制历法仍然困难重重:如何使每一天不同于其他任何日期,以便记录各种事件发生的顺序;如何根据历法预告寒暑的来临、月相的变化……这里最困难的恐怕是规定1年中的月数、1月中的日数,因为日、月、年之间没有最大公约数,1回归年为3652422平太阳日,1朔望月为295306平太阳日。如何使编出的历法中年的长度等于回归年,月的长度等于朔望月,而且使用方便、容易记忆……这些要求实际上是无法同时满足的,但如果处理不当,长期积累下去势必破坏月份与季节、日期与月相的一致性。今年2月可能瑞雪纷飞,过多少年后就可能成了梅雨绵绵;今年八月十五是中秋节,过一段时间后可能八月初一月就圆了……使用这种寒暑倒置、朔望失常的历法,对我们的生活极为不便。所以,怎样根据日、月、年之间的实际关系,进行适当的调整与安排,使日序的进行既能符合自然现象的节拍,又能适应人类的生活规律,并尽,可能地工整、简便、易记、易用,的确是门学问。

今天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与历史上各国的旧历相比,无疑是当前处于先进地位的历法。但公历也仍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每月的日数不一,闰日过多(每4年便有一闰,400年中,闰日多达97个),这对推算过去、将来的日期均有不便。近百年来,世界上曾有许多科学家在探求改历的方法,1910年还在伦敦召开过“世界改历会议”。至今所见改历方案已达百多种,但仍未见一部公认最科学、最实用的新历。改历之所以如此困难,是因为日历受着天象运行的严格约束。现在新测算出的回归年的长度为36524219879平太阳日,虽然这小数点后的尾数已经难倒了众多科学家,但也许又一个更容易推算、记忆,用上万余年也不会出现天象错步的新历方案正在悄然形成之中。

公历是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又称格列历,通称阳历。“阳历”又名“太阳历”,系以地球绕行太阳一周为一年,为西方各国所通用,故又名“西历”。我国从辛亥革命后即自民国元年采用阳历,故又名曰“国历”。为与我国旧有之历相对称,故又名曰“新历”。1949年正式规定公元纪年。

公元前身是儒略历,1582年罗马天主教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把全面儒略历1582年10月4日的下一天定为格列历10月15日,中间销去10天。同时修改了儒略历置闰法则。

地球绕太阳一周实际为36524219天(太阳年),按一年365天计算,每年少024219天,每隔4年少096876天,每隔400年则少96876天,因此,400年中需置97个闰年。闰年在2月末加上一天全年366天。这样经过3333年才有一天的误差。

年有三种:地球绕日一周,历三百六十五日六小时九分九秒,谓之“恒星年”;太阳过近地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近地点,历三百六十五日六时十三分四十八秒,谓之“近点年”;太阳过春分点,循黄道东行一周,复过春分点,历三百六十五日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谓之“回归年”,亦称“岁实”。

因二分点(春分点秋分点)每年沿黄道向西逆行约五十秒,故回归年较恒星年之时间为短,相差二十分二十三秒,谓之“岁差”。 此三种年之时间不同,欲使每年之节气寒暑不变,故取回归年为制历之年。

对于回归年之时间,有记住之必要,为便于记忆,编一歌诀如下:

地球绕日一周年,要知时间有多少三六五日加五小,四十八分四六秒。

由一月一日至次年一月一日谓之一年,年长本应与岁实相等,然而一年之日数,必须是整数,不便将奇零之时数计入,故以三百六十五日为一年,每年余五小时四十八分四十六秒至四年约满一日,故每四年增加一日,为闰日,谓之“闰年”。

无闰日这年,谓之“平年”,平年三百六十五日,闰年三百六十六日。 但四年之闰余,仅二十三时十五分四秒,今闰一日,未免过多,超过之四十四分五十六秒,积至二十五闰,为十七时五十八分二十四秒,约合一日之四分之三,故每满百年废一闰,至第四百年又不废。如是每四年置一闰,每四百年减三闰,计超过二小时五十三分二十秒,须八个四百年后,即三千二百年后,始补足此一日之差。

解释]1中国的一种历法,是阴阳历的一种,一般就叫阴历。平年十二个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由于平均每年的天数比太阳年约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里设置七个闰月,有闰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又根据太阳的位置,把一个太阳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便于农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六十年周而复始。这种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所以又称为夏历。也叫旧历。

2农业上使用的历书。

即夏历。(“农历”一称流行的原因:由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极左思潮泛滥,“横扫四旧”,认为“夏历”是夏王朝的印记,必须改名;因传统历法在农村使用较普遍,故通过报纸改名“农历”:1968年元旦,全国报纸报头一夜间将“夏历”名称改成了“农历”。

按:所谓“农历”,是指它有指导农业生产的意义,但事实上农历月日与季节变化相差明显,指导农时的效果并不好,我国古代真正指导农时的是“二十四气”,它实际是一种特殊的“阳历”。

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农历固定地把朔的时刻所在日子作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所谓“朔”,从天文学上讲,它有一个确定的时刻,也就是月亮黄经和太阳黄经相同的那一瞬间。(太阳和月亮黄经的计算十分繁琐和复杂,这里就不予介绍了)

至于定农历日历中月份名称的根据,则是由“中气”来决定的。即以含“雨水”的月份为一月;以含“春分”的月份为二月;以含“谷雨”的月份为三月;以含“小满”的月份为四月;以含“夏至”的月份为五月;以含“大暑”的月份为六月;以含“处暑”的月份为七月;以含“秋分”的月份为八月;以含“霜降”的月份为九月;以含“小雪”的月份为十月;以含“冬至”的月份为十一月;以含“大雪”的月份为十二月。(没有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上月的闰月)

农历的历年长度是以回归年为准的,但一个回归年比12个朔望月的日数多,而比13个朔望月短,古代天文学家在编制农历时,为使一个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即初一是无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圆月,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季节时令,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在农历十九年中,有十二个平年,为一平年十二个月;有七个闰年,每一闰年十三个月。

为什么采取“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呢 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一个回归年有12368个朔望月,0368小数部分的渐进分数是1/2 、1/3 、3/8 、4/11 、7/19 、46/125, 即每二年加一个闰月,或每三年加一个闰月,或每八年加三个闰月……经过推算,十九年加七个闰月比较合适。因为十九个回归年=69396018日,而十九个农历年(加七个闰月后)共有235个朔望月,等于69396910日,这样二者就差不多了。

另外,“十九年七闰”只是一个近似说法。事实上,春秋时代天文学家曾经首创十九年七闰的方法;祖冲之大明历采用20组19年7闰插入1组11年4闰,计391年144闰,使农历的平均历年更接近回归年;此外还有334年123闰、1021年376闰的提法,和回归年的差额更小。但自清代以来,我国即完全采用天象确定历月、历年,从而使农历的平均历年与回归年完全一致。

七个闰月安插到十九年当中,其安插方法可是有讲究的。农历闰月的安插,自古以来完全是人为的规定,历代对闰月的安插也不尽相同。秦代以前,曾把闰月放在一年的末尾,叫做“十三月”。汉初把闰月放在九月之后,叫做“后九月”。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又把闰月分插在一年中的各月。以后又规定“不包含中气的月份作为前一个月的闰月”,直到现在仍沿用这个规定。

为什么有的月份会没有中气呢 节气与节气或中气与中气相隔时间平均是304368日(即一回归年排652422日平分12等分),而一个朔望月平均是295306日,所以节气或中气在农历的月份中的日期逐月推移迟,到一定时候,中气不在月中,而移到月末,下一个中气移到另一个月的月初,这样中间这个月就没有中气,而只剩一个节气了。

上面讲过,古人在编制农历时,以十二个中气作为十二个月的标志,即雨水是正月的标志,春分是二月的标志,谷雨是三月的标志……把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闰月就使得历月名称与中气一一对应起来,从而保持了原有中气的标志。

从十九年七闰来说,在十九个回归年中有228个节气和228个中气,而农历十九年有235个朔望月,显然有七个月没有节气和七个月没有中气,这样把没有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也就很自然了。

农历月的大小很不规则,有时连续两个、三个、四个大月或连续两个三个小月,历年的长短也不一样,而且差距很大。节气和中气,在农历里的分布日期很不稳定,而且日期变动的范围很大。这样看来,农历似乎显得十分复杂。其实。农历还是有一定循环规律的:由于十九个回归年的日数与十九个农历年的日数差不多相等,就使农历每隔十九年差不多是相同的。每隔十九年,农历相同月份的每月初一日的阳历日一般相同或者相差一、二天。每隔十九年,节气和中气日期大体上是重复的,个别的相差一、两天。相隔十九年闰月的月份重复或者相差一个月。

干支纪法

干支就字面意义来说,就相当于树干和枝叶。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一定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六十甲子。

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法。

传说黄帝时代的大臣大挠“深五行之情,占年纲所建,于是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日,谓之枝,干支相配以成六旬。”这只是一个传说,干支到底是谁最先创立的,现在还没有证实,不过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表示干支的象形文字,说明早在殷代已经使用干支纪法了。

农历和阴历是一个意思,阳历和公历是一个意思,区别如下:

一、时间不同

1、阴历:阴历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为周期的纪年法,1月≈304369天,大月30天,小月29天,并且又用加闰月的办法,使得平均每年的天数跟阳历全年的天数相接近,以调整四季,夏历约每过二、三年多一个闰月。

2、阳历: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周期的纪年法,1年≈ 3652422天。一年分做12个月,大月31天,小月30天,二月只有28天。四年的尾数积累起来共1天光景,加在第四年的二月里,这一年的二月有29天。

二、计算方式不同

1、阴历:在天文学中主要指按月亮的月相周期来安排的历法,以月球绕行地球一周(以太阳为参照物,实际月球运行超过一周)来计算。

2、阳历:阳历的月份、日期都与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较好地符合,根据阳历的日期,在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寒暖变化的情况;但在每个月份中,看不出月亮的朔、望、两弦。

三、来源不同

1、阴历:阴历是中国古人观察到了天象的运动规律,上古时代已采用干支纪元,据明代史学家万民英根据我国古文献明文记载确定干支为天皇氏时发明,在其著作《三命通会》中有详细记载。干支的发明标志着最原始的历法出现,配合数字用来计算年岁。

2、阳历:阳历最早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的太阳历。尼罗河是埃及的命根子,正是由于计算尼罗河泛滥周期的需要,产生了古埃及的天文学和太阳历。

七千年前,他们观察到,天狼星第一次和太阳同时升起的那一天之后,再过五、六十天,尼罗河就开始泛滥,于是他们就以这一天作为一年的开始,推算起来,这一天是7月19日。最初一年定为360天,后来改为365天。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太阳历。

-阴历

-阳历

古代黄历怎样查年月日

在很多人眼里古代历法和天文学一样,高深莫测。所以,看见古代历法就是一脸懵。尤其是我们在读历史古籍的时候,常常会遇到天文历法,比如《书·高祖本纪》:“武德九年,七月辛亥,太白昼见。甲寅,太白昼见。八月丙辰,请和。丁巳,太白昼见。壬戌,吐谷浑请和。甲子,皇太子即皇帝位。”文中的“辛亥”是干支,如果不懂历法我相信你不知道干支代表是意思是什么,为了弄懂一起来学习一下。

古代教育

古代的年,一个“春秋”就是一年!

在古代每一次改朝换代就会出现“受天命,改正朔。”正,指的是一年之首。朔,指的是一月 之首。“正朔”代指历法。所以,古代的历法,也是不断的更改,经过数次才定型。

在古代“年”和“岁”是同义,因此在古代“岁”就是“年”的意思。古人常以播种到收成这一个过程,称之为一年。所以《说文》当中就有:“年,熟谷也。”按稻子成熟的周期来算,就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在称之为“阳历”,还有一种以“朔”为单位,叫“阴历”。其实古代的历法,既不历也不是单纯的阳历,而阳合一。

在古代,平年12个月,有6个大月各30天,6个小月各29天,全年也就354天。按照现在的平年来说,少了11天,相隔3年就要少一个月,所以古代三年一闰月,使平均的年份等于一个太阳年(365)。其实,三年一润也不正确,所以《说文》说:“五年再闰”。如果,5年闰两次,其实又多了,后来规定19年共闰7个月。总之,古代的计算年月,需要专业的天官去计算,一般人还真的难以弄懂。所以,我们只要知道平年是365天,闰年366 天,每4年一润就可以了。

在商朝和西周,一年分为春秋两个时节,就是种庄稼时所说的春天播种,秋天收获,以表示一年四季。所以,如果“春秋”出现在这两个朝代之前出现,就指的是一年四季。在《庄子·》中有:“蟪蛄(huìgū)不知春秋 。”文中的“蟪蛄”指的是“蝉”,“春秋”指的是一年,翻译过来就是,蝉的生命短促不知道一年有四季。

孔子编的《春秋》意思是指“春天”到“冬天”一年中发生的事情,并非只记录春天和秋天。因为春秋时期,用“春秋”两个时节表示一年,所以《左传》当中常以“春”开头纪年。比如《左传·隐公元年》开篇就记载:“元年春,王周正月。不书即位,摄也。”文中采用的是帝王纪年法,有年、季节、月,一般没有精确到某一日。

计时日晷

古代月和季节,很多雅称!

古代一年分为四季,这个不用说,都知道。不过在四季节里面又分为,12个月。古代的夏历将12月分为“孟春(1月)、仲春(2月)、季春(三月),孟夏(4月)、仲夏(5月)、季夏(6月),孟秋(7月)、仲秋(8月) 、季秋(9月),孟冬(10月)、仲冬(11月)、季冬(12月)。”其实里面的“孟、仲、季”和古代兄弟排行次序差不多,“孟”指老大,“仲”指,“季”指老三。

陆游的诗《箕卜》中有:“孟春百草灵,古俗迎紫姑 。诗中的“孟春”就是一月,按照古代习俗迎紫姑(厕神)。所以,在古文当中,如果出现仲春就是2月份,季春就是3月份。如果,你不懂古代的历法和称谓,估计一时难搞懂。

在古代“春季”的雅称有“发生或青阳”,“夏季”的雅称有“朱明或长嬴”,“秋季”的雅称有“金素或白商”,“冬季”的雅称有“玄英”。知道这些雅称对我们阅读古文,还是很有帮助。

24节气

古代季节中的24节气,掌握农事耕作必知!

古代在长期的耕种掌握了四季的变化,然后又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可以用来纪月。二十四节气是怎么算的呢?通俗的说,一年十二个月,一个月又分为二个节气,一共二十四节气。这些节气都固定的,比如春季有三个月,正月(立春、雨水,各十五天);二月(惊蛰、春分各十五天);三月(清明、谷雨各十五天)。

精细一点的说法,立春就是春天的之一天,15天2时5刻过后,就是雨水意思是雨水很多。再过15天2时5刻,就是惊蛰(古称“启蛰”为避汉景帝刘启的讳,改名“惊蛰”)等等。二十四节气当中的立夏(夏天来临)、立秋(秋天来临)、立冬(冬天来临)。

掌握了二十四节气,在农村种地就不用发愁了,春天该种什么,秋天种什么,农民伯伯已经背得滚瓜烂熟。由于现在的年轻人很少种地,所以不知道24节气,到底有什么作用。

古代的纪年,看古籍必备!

我国古代的纪年方式大概有三种,分为帝王纪年、岁星纪年和干支纪年。在古籍当中,一般采用帝王纪年和干支纪年。

我国最早的帝王纪年,从“国人”这一年开始的。时间是公元前841年,周厉王因为昏庸无道被国人赶出了首都镐京,周公(周定公)与召公(召穆公)共同摄政,这一年称之为“元年”。

此后,就是2年、3年、4年到了14年,周厉王驾崩。如果,要换算称公元纪年,就用元年减去周厉王的在位年限(841-14=827),那么周厉王去世那一年就是公元前827年。周厉王去世这一年,他的儿子周宣王即位,即周宣王元年。而周宣王即位46年驾崩,(827-46=781)那么周宣王驾崩的年份是公元前781年,这一年周幽王即位,即周幽王元年。这种算话,我相信大家已经秒懂了。

到了西汉时期,汉武帝创立年号以后,在史书当中就开始用年号纪年。比如汉武帝始创的之一个年号为“建元”,史书里面就开始采用建元元年、建元二年、建元三年依次。“建元”年号,使用了六年,改为“建光”,又开始采用新年号重新纪年。

60甲子

干支纪年起源于西汉,东汉开始通行!

“天干”分为10干(1甲、2乙、3丙、4丁、5戊、6己、7庚、8辛、9壬、10癸),“地支”分为12支(1子、2丑、3寅、4卯、5辰、6巳、7午、8未、9申、10酉、11戌、12亥。)“天干”配“地支”组合为60个单位,称之为“六十个甲子”。

“六十甲子”又称“六十花甲子”,其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纪月为5年一个周期,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纪时为5天一个周期。

60个甲子是如何组合的呢?把“天干”中的一个字摆在前面,后面再配上“地支”中的一个字,这样就构成一对“干支”。此外,“干支”的组合是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天干的双数,配地支的双数。其实,搭配非常的简单,仔细看看就懂了。

比如,1984年是甲子年,那么1985年就是乙丑年,1986年就是丙寅年,然后以此类推直到60个甲子循环完毕,又开始从甲子开始纪年,所以“六十甲子周而复始”。如果说1984年是甲子年,60年后又是一个甲子,那么就是1984+60=2044。也就是说,2044年是甲子年,2045年是乙丑年。无论向前推算,还是向后推算,用干支都可以算出是哪一年。比如现在是2022 年(己亥年),那么60年后(2079年)又是一个己亥年。

古代纪月以5年为一个周期,5年即60个月,纪日以60天一个周期。比如“武德九年,七月辛亥,太白昼见。甲寅,太白昼见。八月丙 辰,请和。丁巳,太白昼见。壬戌,吐谷浑请和。甲子,皇太子即皇帝位。”

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公元626)七月二十五日,白天出现太白星。二十八日,白天出现太白星。八月初一,求和。初二,白天出现太白星。初七,吐谷浑求和。初九,皇太子李世民登基。

干支纪月,用干支搭配地支,比较好换算。但是,纪日就不好换算成现在的日期。必须借助黄历,单凭口头计算,我看很少人能算得出。所以,这里就不说详细了。

古代时辰

古代的纪时

古代测定时间采用的是“日晷”,在皇宫当中,有专门的记录时间。古代计时的时候采用的“十二地支”又叫“十二时辰”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个时辰代表两小时,子时(23点至1点)、丑时(1点至3点)、寅时(3点至5点)、卯时(5点至7点)、辰时(7点至9点)、已时(9点至11点)、午时(11点至)、未时(至15点)、申时 (15点至17点)、酉时 (17点至19点)、戌时(19点至21点)、亥时(21点至23点)。

此外,每个时辰代表两小时外,他们还有相对应的动物,称之为“十二生肖”。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一日有十二辰(一时辰合现代2小时),一时辰有八刻(一刻合现代15分钟),一刻有三盏茶(一盏茶合现代5分钟),一盏茶有两炷香(一炷香合现代2分30秒),一炷香有五分(一分合现代30秒),一分有六弹指(一弹指合现代5秒),一弹指有十刹那(一刹那合现代05秒)。

古代能掌握具体时辰的一般只有皇宫和贵族家庭,普通老百姓白天靠太阳,晚上鸡鸣来判断时间。所以,古代的老百姓往往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古代二十四节气,其实都是劳动总结出来的,可见古人的智慧令人钦佩。

以上就是与古代黄历怎样查年月日相关内容,是关于干支纪日的分享。看完万年历查询日干支后,希望这对大家有所帮助!

什么是历法?

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顺序的法则就叫历法。早在古代,人们就已经在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通过对日月星辰的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