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指什么?各有什么作用?请详细解释和说明。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5收藏

请问,“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指什么?各有什么作用?请详细解释和说明。,第1张

1、五脏指肝、心、脾、肺、肾。

作用: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而称为“神脏”。五脏的职能虽各有所司,但彼此协调,共同维持生命进程。

2、六腑指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

作用:“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饮食摄入,通过食道进入胃,通过胃成熟,下至小肠,通过小肠清除分泌物浑浊,其清者(精微、津液)被脾脏吸收,转移到肺部,并传遍全身,以满足需要。

脏腑经络的生活活动;其浊者(糟粕)下至大肠,经大肠传播,形成大便。在体外,废液被肾脏气化形成尿液,渗入膀胱并排出体外。

3、奇恒之腑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卵巢)

作用: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

扩展资料:

奇恒之腑与五脏的关系:

骨髓是由肾精变质而成的。肾中精气的盛衰与髓的盈亏有密切的关系。脾胃是后天生活的基础,是气血生化的来源。如果把五种谷物的精液混合成药膏,内渗于骨空,补益脑髓。

水谷精微化而为血。骨髓可以产生血液,血液也可以产生骨髓。因此,骨髓的盈亏与脾胃有关。气、血、精、髓是相互生成的,所以骨髓和五脏都是相关的,其中肾是最重要的。

-六腑

-五脏

-奇恒之腑

目录 1 拼音 2 《临证医案医方》 21 方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25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舒肝理气汤 1 拼音

shū gān lǐ qì tāng

2 《临证医案医方》 21 方名

舒肝理气汤

22 组成

青橘叶9g,青皮9g,陈皮9g,枳壳9g,厚朴花6g,香附9g,苏梗6g,赤芍9g,白芍9g,柴胡6g,郁金9g,甘草3g。

23 功效

舒肝,理气,止痛。

24 主治

慢性肝炎属气滞型。两胁窜痛,肝区脘腹胀满,舌苔白,脉弦。

25 各家论述

青橘叶、青皮走两胁,入肝胆,可舒肝理气;陈皮、枳壳、桔梗为一组常用理气药,善理中焦及两胁气滞;桔梗性升,枳壳性降,一升一降,气机通调,疼痛可止;芍药、柴胡柔肝舒肝,二药配合,一辛一酸,一舒一敛,一刚一柔,伍用甚妙,为治疗肝胆疾患的要药,临床可用于肝胆疾患的始终,柴胡又为肝胆经的引经药,可引诸药直达病所;郁金理血中之气,解郁止痛;芍药、甘草柔养缓急;厚朴花、香附、苏梗理气止痛。

古籍中的舒肝理气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一、医方(二十八)治气血郁滞肢体疼痛方]8.曲直汤

凝滞,而作热作疼,所以热剧之处,疼亦剧也。为制此汤,以萸肉补肝,以知母泻热,更以当归、乳香诸流通血

《医门补要》:[卷下]医案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集验方》之石韦散 31 石韦散的别名 32 处方 33 制法 34 功能主治 35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36 附注 37 摘录 4 《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古今录验方》之石韦散 41 组成 42 制备方法 43 功能主治 44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45 附注 5 《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范汪方》之石韦散 51 组成 52 功能主治 5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54 制备方法 6 《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集验方》之石韦散 61 石韦散的别名 62 组成 63 功能主治 64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66 各家论述 67 附注 7 《活幼口议》卷二十方之石韦散 71 组成 72 功能主治 7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74 制备方法 8 《医学纲目》卷五方之石韦散 81 组成 82 功能主治 8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84 制备方法 9 《普济方》卷三八八方之石韦散 91 组成 92 功能主治 9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10 《鸡峰普济方》卷十九方之石韦散 101 组成 102 功效主治 10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104 制备方法 11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方之石韦散 111 组成 112 功能主治 11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114 制备方法 115 各家论述 12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玉诀》方之石韦散 121 组成 122 主治 12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124 制备方法 13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丁时发传》方之石韦散 131 组成 132 主治 13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134 制备方法 14 《医方类聚》卷一三三引《神巧万全方》之石韦散 141 组成 142 主治 14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144 制备方法 15 《杏苑》卷七方之石韦散 151 组成 152 主治 15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16 《太平圣惠方》卷十八方之石韦散 161 组成 162 主治 16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164 制备方法 165 附注 17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方之石韦散 171 组成 172 主治 17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174 制备方法 18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方之石韦散 181 组成 182 主治 18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184 制备方法 19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二方之石韦散 191 石韦散的别名 192 组成 193 主治 194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195 制备方法 196 附注 20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方之石韦散 201 组成 202 主治 20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204 制备方法 21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方之石韦散 211 组成 212 功能主治 21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214 制备方法 22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方之石韦散 221 组成 222 功能主治 22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224 制备方法 23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方之石韦散 231 组成 232 功能主治 23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234 制备方法 24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方之石韦散 241 组成 242 功能主治 24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244 制备方法 25 《圣济总录》卷一三二方之石韦散 251 组成 252 功能主治 25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254 制备方法 2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石韦散 石韦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shí wéi sǎn

2 概述

石韦散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二十三首。

3 《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集验方》之石韦散 31 石韦散的别名

石韦瞿麦散[1]

32 处方

石韦、葵子各二两,瞿麦一两,滑石五两,车前子三两[1]。

石韦60克(去毛)瞿麦30克 滑石150克 车前子90克 葵子60克

33 制法

上药为细末[1]。

上五味,捣筛为散。

34 功能主治

《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集验方》之石韦散功能清热利水通淋[1]。治淋病,小便不利,溺时刺痛[1]。

35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一钱,日三服[1]。

每次服3克,一日三次。

36 附注

石韦瞿麦散(《鸡峰普济方》卷十八)。

37 摘录

《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集验方》

4 《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古今录验方》之石韦散 41 组成

通草、石韦、滑石、炙甘草、当归各二两,王不留行一两,白术、瞿麦、芍药、葵子各三两[1]。

42 制备方法

上药为细末[1]。

上为散。

43 功能主治

《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古今录验方》之石韦散功能清热利水,活血通淋[1]。治膀胱有热,致患石淋、劳淋、热淋,小便淋沥频数,胞中满急,脐腹疼痛[1]。

石淋、劳淋、热淋,小便不利,胞中满急痛;肾气不足,膀胱有热,水道不通,淋沥不宣,出少起数,脐腹急痛,蓄作有时,劳倦即发,或尿如豆汁,或便出沙石。

44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小麦煎汤食前送下,日三服[1]。

每服方寸匕,食前以麦粥清下,日3次。

45 附注

本方改为丸剂,名“石韦丸”(见《摄生众妙方》)。

5 《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范汪方》之石韦散 51 组成

石韦(去毛)3分,滑石3分。

52 功能主治

《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范汪方》之石韦散主治石淋。

5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刀圭,用米汁或蜜下,日2次。

5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6 《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集验方》之石韦散 61 石韦散的别名

长将散、石韦饮

62 组成

石韦2两(去毛),瞿麦1两,滑石5两,车前子3两,葵子2两。

63 功能主治

《外台秘要》卷二十七引《集验方》之石韦散主治热淋,沙淋,小便不利,赤涩疼痛。

64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日3次。

6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66 各家论述

1《医方考》:沙淋者,溺出沙石也,此以火的膀胱,浊阴凝结,乃煮海为盐之象也。通可以去滞,故用石韦、瞿麦;滑可以去着,故用滑石、车前、冬葵。

2《医略六书》:湿热蕴蓄膀胱,其气不得施化而结成沙石,故小便涩痛,淋沥不止焉。石韦通淋、涤小肠之结热;葵子滑窍,利膀胱之壅塞;瞿麦清心通淋闭;滑石通窍化沙石;车前子清热利水以快小便也。为散,白汤调下,使热结顿化,则沙石自消而小便如其常度,安有涩痛胀闷、淋沥不止之患乎?此滑窍通淋之剂,为沙淋胀闷涩痛之专方。

67 附注

长将散(《鸡峰普济方》卷十八)、石韦饮(《赤水玄珠》卷十五)。

7 《活幼口议》卷二十方之石韦散 71 组成

石韦(去毛)、海金沙、木通、滑石。

72 功能主治

《活幼口议》卷二十方之石韦散主治小儿热淋、沙淋、石淋。

7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水1小盏,煎至半盏,通口服。

7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8 《医学纲目》卷五方之石韦散 81 组成

石韦2两,木通2两,滑石2两,王不留行2两,甘草梢1两,当归3两,白术3两,瞿麦3两,芍药3两,葵子3两,黄耆2两。

82 功能主治

《医学纲目》卷五方之石韦散主治膀胱有热,水道淋涩,或尿如豆汁及出沙石。

8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空心煎汤调下。

8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9 《普济方》卷三八八方之石韦散 91 组成

石韦半两(洗),海金沙3钱,车前子3钱,海蛤1钱,瞿麦半钱。

92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三八八方之石韦散主治小儿热淋。

9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上加木通。石燕子,同煎服。一方为末,用灯心、金银汤下。

10 《鸡峰普济方》卷十九方之石韦散 101 组成

石韦半两(去却上黄毛,去不尽即损肺),木通半两,瞿麦半两,桂府滑石1两,甘草半两。

102 功效主治

《鸡峰普济方》卷十九方之石韦散功在利小便。主治水气。

10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半升,灯心1束,同煎至一半,去滓,徐徐呷之。

10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11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方之石韦散 111 组成

石韦、当归、蒲黄、芍药各等分。

112 功能主治

《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一方之石韦散主治血淋心烦,水道中涩痛。

11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日3次。

114 制备方法

上药治下筛。

115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石韦治癃闭不通,为归、芍、蒲黄导血之宣使。

12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玉诀》方之石韦散 121 组成

石韦(去毛)、瞿麦、海金沙、滑石、木通、甘草(炙)各等分。

122 主治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玉诀》方之石韦散主治小便淋热涩痛。

12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炒灯心煎汤调下。

12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3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丁时发传》方之石韦散 131 组成

石韦(去皮)1两,瞿麦1两,滑石1两,甘草1两,灯心1把。

132 主治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丁时发传》方之石韦散主治小儿小便不通。

13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水8分,加小麦100粒,同煎5分,去滓温服。

13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4 《医方类聚》卷一三三引《神巧万全方》之石韦散 141 组成

石韦(去毛)1两,消石1两,葵子3分,桂心3分,黄耆3分,巴戟(去心,酒浸1宿)3分,王不留行3分。

142 主治

《医方类聚》卷一三三引《神巧万全方》之石韦散主治劳损肾气、虚热所致劳淋、小便不利,阴中痛,日夜数起。

14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以葱白汤调下。

144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5 《杏苑》卷七方之石韦散 151 组成

白芍药8分,白术8分,滑石8分,葵子8分,木通8分,瞿麦8分,石韦(去毛)8分,当归8分,甘草梢5分,王不留行7分,人参7分,黄耆7分。

152 主治

《杏苑》卷七方之石韦散主治淋沥不出,脐腹疼痛,劳役则发。

15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煎熟,食前服。

16 《太平圣惠方》卷十八方之石韦散 161 组成

石韦1两(去毛),木通半两(锉),瞿麦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葵子3合,子芩半两。

16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十八方之石韦散主治热病,小便不通。

16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16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65 附注

《古今医统大全》加灯心煎服。

17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方之石韦散 171 组成

石韦3分(去毛),瞿麦1两,王不留行3分,冬葵子1两,车前子1两,当归3分。

17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方之石韦散主治虚劳烦热,小便不利,阴中疼痛。

17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煎木通汤调下。

17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18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方之石韦散 181 组成

石韦半两(去毛),赤芍药半两,白茅根1两(锉),木通1两(锉),瞿麦1两,滑石2两,葵子1两,川芒消1两,木香1两。

18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八方之石韦散主治气壅不通,小便沥结,脐下妨闷疼痛。

18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18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19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二方之石韦散 191 石韦散的别名

石韦汤

192 组成

石韦(去毛)1两,黄芩1两,木通(锉)1两,榆白皮(锉)1两,葵子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瞿麦1两。

193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二方之石韦散主治妇人小便卒淋涩。

194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19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196 附注

石韦汤(《校注妇人良方》卷八)。

20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方之石韦散 201 组成

石韦2两(去毛),榆白皮2两(锉),黄芩1两,木通2两(锉),赤芍药2两,冬葵子2两,甘草2两。

20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方之石韦散主治产后脏有积热,致小便出血。

20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20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21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方之石韦散 211 组成

石韦(去毛)1分,赤芍药1分,川大黄(锉,微炒)1分,麦门冬(去心,焙)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川升麻1分,川朴消1分。

212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二方之石韦散主治小儿诸淋,涩痛不利。

21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服。

21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22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方之石韦散 221 组成

石韦(去毛)、槟榔(锉)各等分。

222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方之石韦散主治咳嗽。

22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生姜汤调下。

22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23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方之石韦散 231 组成

石韦(去毛)2两,瞿麦穗2两,冬葵子2两,滑石(碎)5两。

232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方之石韦散主治小便不利。

23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食前温水调下。

23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24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方之石韦散 241 组成

石韦(去毛)半两,当归(切,焙)半两,木通(锉)半两,地胆(去足翅,炒)半两,钟乳粉半两,车前子半两,瞿麦穗半两,蛇床子(炒)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露蜂房(炙)半两。

242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方之石韦散主治石淋,疼痛淋沥,昼夜不利。

24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食前煎冬葵子汤调下。

24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25 《圣济总录》卷一三二方之石韦散 251 组成

石韦、原蚕蛾(炒)各等分。

252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三二方之石韦散玉枕疮,生枕骨上如痈,破后如箸头。

253 石韦散的用法用量

干贴。

254 制备方法

目录 1 拼音 2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21 方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25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疏肝活血汤 1 拼音

shū gān huó xuè tāng

2 《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 21 方名

疏肝活血汤

22 组成

柴胡9g,薄荷9g,黄芩9g,栀子9g,归尾9g,赤芍9g,红花9g,莪术9g,陈皮9g,甘草6g。

23 功效

疏肝清热,活血化瘀。

24 主治

盘型红斑狼疮,日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酒渣,慢性荨麻疹,远心性环状红斑。

25 各家论述

方中柴胡、薄荷、黄芩、栀子疏肝清热,归尾、赤芍、红花、莪术活血化瘀,陈皮理气和胃,甘草和中。

古籍中的疏肝活血汤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五心集·杂证谟胁痛]胁痛论列方

一六七)桂枝散(散百十一)化肝煎(新寒十)复元活血汤(外二百四十)小营煎(新补十五)决津煎(新因二

《杂病广要》:[诸血病]瘀血

上冲,则昏迷不醒,如死之状,良久复苏。轻则复元活血汤,重则桃仁承气汤主之,量其元气,下其瘀血则愈。

《张氏医通》:[卷十四]胁痛门

汤(方祖)抑青丸(佐金丸下)佐金丸(方祖)复元活血汤(蓄血门)大黄附子汤(小承气汤下)导痰汤(二陈

《张氏医通》:[卷十四]腰痛门

下)羌活胜湿汤(湿门)复元通气散(蓄血门)复元活血汤(蓄血门)乌药顺气散(中风门)八味顺气散(四君

《简明医彀》:[卷之五]胁痛

目录 1 拼音 2 《金匮要略》卷上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3 《外台》卷十二引《小品方》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35 注意 4 《外台》卷十二引则《小品方》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45 注意 5 《金匮》卷上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54 注意 55 各家论述 56 奔豚汤的临床应用 6 《千金》卷十四引徐嗣伯方 61 处方 62 功能主治 6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64 各家论述 7 《杏苑》卷六 71 处方 72 功能主治 7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奔豚汤 1 拼音

bēn tún tāng

2 《金匮要略》卷上 21 处方

甘草 芎藭 当归各6克 半夏12克 黄芩6克 生葛15克 芍药6克 生姜12克 甘李根白皮12克

22 功能主治

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

2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上药九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三服,夜一服。

3 《外台》卷十二引《小品方》 31 处方

甘草4两(炙),李根白皮1斤(切),葛根1斤,黄芩3两,桂心2两,栝楼2两,人参2两,芎1两。

32 制法

上切。

33 功能主治

奔豚,手足逆冷,胸满气促,从脐左右起,郁冒者。

34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1斗5升,煮取5升,去滓,温服1升,日3次,夜2次。

35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葱。

4 《外台》卷十二引则《小品方》 41 处方

葛根8两(干者),生李根(切)1升,人参3两,半夏1升(洗),芍药3两,当归2两,桂心5两,生姜2斤,甘草(炙)2两。

42 制法

上切。

43 功能主治

虚劳五脏气乏损,游气归上,上走时若群豚相逐憧憧,时气来便自如坐惊梦,精光竭不泽,阴痿,上引少腹急痛,面乍热赤色。喜怒无常,耳聋,目视无精光。

44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2斗,煮得5升,温服8合,每日3次。不知稍增至1升。

45 注意

忌羊肉、饧、生葱、海藻、菘菜等。

5 《金匮》卷上 51 处方

甘草2两,川芎2两,当归2两,半夏4两,黄芩2两,生葛5两,芍药2两,生姜4两,甘李根白皮1升。

52 功能主治

益元气,泄阴火,破滞气,削其坚。疏肝清热,降逆止痛。主由惊恐恼怒,肝气郁结,奔豚气上冲胸;肝胃不和,气逆上攻,胁助疼痛,噫气呕呃。腹痛,往来寒热。肾之积,发于小腹,上至心,如豚奔走之状,上下无时,久久不己,病喘逆,骨痿,少气,其脉沉而滑。胸膈胀闷,时觉气上攻冲,或口苦咽干,舌苔由微黄,脉弦者。

5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2斗,煎取5升,温服1升,日3次,夜1次。

54 注意

忌海藻,菘菜、羊肉、饧。

55 各家论述

①《金匮要略编注》:此因肝胆风邪相引,肾中积风乘脾,故气上冲胸而腹痛。厥阴受风,相应少阳,则往来寒热,是以芎、归、姜、芍疏养厥明、少阳气血之正,而驱邪外出;以生葛、李根专解表里风热,而清奔豚逆上之邪;黄芩能清风化之热;半夏以和脾胃而化客痰,俾两经邪散,木不临脾而肾失其势,即奔豚自退。②《古方选注》:君以芍药、甘草奠安中气,臣以生姜、半夏开其结气,当归、芎入血以和心气,黄芩、生姜甘李根白皮性大寒,以折其冲逆之气,杂以生葛者,寓将欲降之,以先升之之理。③《金匮要略法释》:奔豚汤为小柴胡的变方。陈逊斋老师认为,方中生葛,系柴胡之误。葛主汲升,水逆上犯,决不宜升提;李根白皮以治热性奔豚;归、芎、芍以和肝镇痛,黄芩清解肝胆之热;姜、夏和胃降水逆。

56 奔豚汤的临床应用

奔豚气《辽宁中医》(1978;4:36):潘某某,男,50岁,工人。八天前遇事突然惊恐,遂致阵发性气从少腹上攻心下,剧痛难忍,伴有腹胀,失眠,饮食不下,平均每二小时发作一次,一次持续530分钟,发作时有气从少腹上冲心胸,心下闷乱,恶闻人声,时时欲呕,手足厥冷,痛楚欲死,痛甚则大汗出,神志蒙昧,但发作后诸症消失,一如常人。住院经用西药镇痛剂、解痉挛、输液等对症治疗无效。患者面色不华,舌苔白厚有裂纹,脉濡弱无力。诊断为奔豚气。症脉合参,治以疏肝解郁,下气缓急,和血调肝,清热平逆。以奔豚汤加减:葛根20g,半夏15g,生姜10g,当归15g,芍药15g,川芎15g,黄芩15g,甘草10g,牡蛎50g,苍术15g。服药三剂,发作停止,稍有打呃腹胀,遵上方去生姜,加陈皮20g,厚朴20g,继服三剂,诸症悉退而愈。

6 《千金》卷十四引徐嗣伯方 61 处方

吴茱萸1升,桂心4分,芍药4分,生姜4分,石膏3分,人参3分,半夏3分,芎3分,生葛根6分,茯苓6分,当归4两,李根皮1斤。

62 功能主治

气奔急欲绝者。

6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7升,清酒8升,煮取3升,分作3服。

64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以芎、归、芍药和其瘀积之血,半夏、生姜涤其坚积之痰,葛根以通津液,李根以降逆气,并未尝用少阴之药。设泥奔豚为肾积,而用伐肾之剂,谬之甚矣。嗣伯治风眩气奔欲绝,故以桂、苓祛风,人参壮气,茱萸降逆,石膏开泄旺气为之必需。

7 《杏苑》卷六 71 处方

当归1钱,官桂1钱,白术1钱,川芎8分,甘草(炙)5分,半夏1钱2分,白茯苓1钱5分,甘李根皮(焙)4分,干姜3分。

72 功能主治

肾积,发于小腹,上至心下,如奔豚走之状,上下无时,久不愈,喘逆,骨痿,少气,脉沉而滑。

73 奔豚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煎熟,空心温服。

古籍中的奔豚汤 《小品方》:[卷第一]治气逆如奔豚状并诸汤方

妄语,或张面目,不相取与,众师不知,呼有所负,奔豚汤主之。黄帝曰∶善。黄帝问金冶子曰∶忧思奔豚,何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卷二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论二首、方三首

心法。决不可从。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徐〕此乃奔豚之气。与在表之外邪相当者也

《普济方》:[卷一百七十一积聚门]贲豚(附论)

)三棱莪术(各三钱)荜澄茄良姜(用巴分。空心热奔豚汤疗虚痨五脏气乏损。游气归上。上走时若群豚相逐。

《医学见能》:[卷一证治]大腹

腹中疼痛,有物自脐冲上者,肾气之奔豚也。宜肾气奔豚汤。桂枝(三钱)云苓(三钱)白术(二钱)甘草(二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卷三]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傅青主女科》卷下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31 组成 32 功能主治 3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34 各家论述 4 《叶天士女科全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41 组成 42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43 功能主治 5 《医门八法》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54 摘录 6 《医门八法》卷三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61 处方 62 功能主治 63 摘录 7 《医门八法》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71 处方 72 功能主治 73 摘录 8 《寿世保元》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81 组成 82 功能主治 9 《寿世保元》卷三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91 处方 92 功能主治 93 摘录 10 《寿世保元》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01 处方 102 制法 103 功能主治 104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105 运用 106 摘录 11 《保命歌括》卷五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11 处方 112 功能主治 11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114 摘录 12 《保命歌括》卷二十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21 处方 122 功能主治 12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124 摘录 13 《叶氏女科》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31 处方 132 功能主治 13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134 摘录 14 《温病条辨》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41 处方 142 功能主治 14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144 摘录 15 《万氏女科》卷一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51 处方 152 功能主治 15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154 摘录 16 《实用正骨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61 处方 162 功能主治 16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164 摘录 17 《程松崖眼科》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71 处方 172 功能主治 173 摘录 18 《万氏家抄方》卷六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81 处方 182 功能主治 18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184 摘录 19 《胎产心法》卷下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91 处方 192 功能主治 19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194 摘录 20 《易氏医案》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01 处方 202 功能主治 20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204 摘录 21 《鲁府禁方》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11 处方 212 制法 213 功能主治 214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215 摘录 22 《方症会要》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21 组成 222 功能主治 22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23 《医便》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31 组成 232 功能主治 23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234 运用 24 《丹台玉案》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41 组成 242 功能主治 24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244 运用 25 《中医妇科治疗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51 组成 252 功效主治 25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254 运用 26 《医林绳墨大全》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61 组成 262 功能主治 26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27 《济阳纲目》卷三十七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71 组成 272 制备方法 273 功能主治 274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275 运用 28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81 组成 282 功能主治 28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284 各家论述 29 《古今医鉴》卷七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91 组成 292 功能主治 30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加减补中益气汤 1 拼音

jiā jiǎn bǔ zhōng yì qì tāng

2 概述

加减补中益气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二十七首。

3 《傅青主女科》卷下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31 组成

人参、炒白术各五钱,生黄芪、酒当归各三钱,柴胡一钱,甘草一分,陈皮、升麻各三分,茯苓一两[1]。

人参5钱,黄耆3钱(生用),柴胡1钱,甘草1分,当归3钱(酒洗),白术5钱(土炒),茯苓1两,升麻3分,陈皮3分。

32 功能主治

《傅青主女科》卷下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妊娠浮肿[1]。

妊娠5月,脾肺气虚,肢体倦怠,饮食无味,先两足肿,渐至头面遍身俱肿。

3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1]。

34 各家论述

补中益气汤原为升提脾肺之气,血非气不生,补气即所以生血。今湿气乘脾肺之虚而相犯,未便大补其血,恐阴太盛而招阴也。只补气而助以利湿之品,则气升而水尤易散,血亦随之而生矣。重用茯苓一两为君,于补气之中,虽曰渗湿,而仍是健脾清肺之意。且凡利水之品,多是耗气之药,而茯苓与参术合用,实补多于利,所以重用之以分湿邪,即以补气血耳。

4 《叶天士女科全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41 组成

人参三钱,黄芪(蜜炙)、白术(蜜炙)、白芍药(酒炒)、当归(酒洗)、川芎(酒洗)、陈皮各一钱,柴胡七分,炙甘草、炒神曲、炒麦芽各五分[1]。

42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加姜、枣,水煎服[1]。

43 功能主治

《叶天士女科全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脾胃损伤,饮食减少,气耗血枯,月经不行[1]。

5 《医门八法》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51 处方

党参3钱,口耆3钱(炙),炙升麻1钱,炙甘草1钱,归身3钱(炒),熟地3钱,乌梅3个(去骨),醋白芍3钱。

52 功能主治

《医门八法》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噤口痢由于阴亏血少,肝燥克脾,痢而兼呕,饮食不能入腹,服独梅汤后,呕止而痢不止者。

5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生姜3片,大枣2枚为引。

54 摘录

《医门八法》卷二

6 《医门八法》卷三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61 处方

潞党参5钱,炙口耆3钱,炙甘草2钱,炙升麻1钱,当归身3钱(炒),熟地黄3钱,醋白芍2钱,乌梅肉3个(去核)。

62 功能主治

《医门八法》卷三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年老虚弱之人,气虚不能收摄,小便烦数,滴沥不止。

63 摘录

《医门八法》卷三

7 《医门八法》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71 处方

党参5钱,炙耆5钱,炙草1钱,归身5钱(炒),升麻1钱(蜜炙),乌梅5个(去核)。

72 功能主治

《医门八法》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功在补气,敛肝。主治产后血崩,新血暴注,血脱气陷者。

73 摘录

《医门八法》卷四

8 《寿世保元》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81 组成

补中益气汤加柴胡8分,升麻1钱(蜜炒),白芍2钱(酒炒),桂枝8分,酸枣仁2钱(炒),熟附8分,麻黄根8分,浮小麦3钱,倍加黄耆。

82 功能主治

《寿世保元》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伤寒误投攻击发表之药过多,发得表虚,上气喘急,口干不食,肢体昏沉,冷汗大出,以致亡阳。

9 《寿世保元》卷三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91 处方

补中益气汤去柴胡,加白芍(炒)、泽泻、木香、砂仁、白豆蔻、地榆、御米壳(醋炒)3分。

92 功能主治

《寿世保元》卷三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下痢赤白,脓血相杂,腹痛里急后重,昼夜无度,日久不愈,不能起床,不思饮食,疲劳之甚,或服寒凉峻利太过者。

93 摘录

《寿世保元》卷三

10 《寿世保元》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01 处方

黄耆(蜜炒)1钱,人参1钱,白术(去油芦,炒)1钱5分,当归(酒洗)1钱,白茯苓(去皮)1钱,陈皮6分,白芍(酒炒)1钱,莲肉1钱,怀山药1钱,甘草(炙)3分半。

102 制法

上锉。

103 功能主治

《寿世保元》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虚劳发热,口干咳嗽,吐痰喘急,自汗,四肢困倦无力,不思饮食,大便泄泻,肚腹膨胀而肿,六脉浮数无力。

104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105 运用

痰盛,加姜制半夏;嗽甚,加五味子;口渴,加麦门冬,腹胀,加厚朴(姜炒);胸痞,加枳实(麸炒);泄泻,加炒黑干姜,呕吐,加姜炒半夏;肿满,加猪苓、泽泻、木通;憎寒发热,加柴胡;元气下陷,加升麻;元气虚惫,加熟附子、肉桂。

106 摘录

《寿世保元》卷四

11 《保命歌括》卷五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11 处方

白术1钱,黄耆5分,人参5分,甘草2分,白芍2分,黄连2分,桑白皮2分。

112 功能主治

《保命歌括》卷五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四肢发热烦躁,口苦咽干,喘嗽有痰。

11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痰喘,去参,加半夏、生姜。

114 摘录

《保命歌括》卷五

12 《保命歌括》卷二十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21 处方

白术1钱,白芍1钱,黄耆5分,人参5分,当归7分,粟壳(醋炒)3分,甘草(炙)3分,木香3分,白豆蔻3分,升麻3分,陈皮1钱,地榆5分,缩砂5分,泽泻5分。

122 功能主治

《保命歌括》卷二十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下痢已久,不能起床,不食,瘦弱之甚者。

12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1盏半,煎1盏,去滓温服。

124 摘录

《保命歌括》卷二十二

13 《叶氏女科》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31 处方

人参3钱,黄耆(蜜炙)1钱,白术(蜜炙)1钱,白芍(酒炒)1钱,当归身(酒洗)1钱,川芎1钱,陈皮1钱,柴胡7分,白芷7分,茯苓7分,黄柏(酒炒)7分,知母(酒炒)7分,生地黄7分,炙甘草5分。

132 功能主治

《叶氏女科》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崩漏经乱,经用四物汤、十灰丸、地黄汤,崩漏既止,里热已除,宜补气血者。

13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2钟,煎7分,食前服。

134 摘录

《叶氏女科》

14 《温病条辨》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41 处方

人参6克 黄耆6克 广皮3克 炙甘草3克 归身6克 炒白芍9克 防风15克 升麻09克

142 功能主治

《温病条辨》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功在补气升阳。主治气虚下陷,门户不藏,下利不止。

14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用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温服。

144 摘录

《温病条辨》卷二

15 《万氏女科》卷一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51 处方

人参2钱,白术2钱,黄耆(炙)7分,柴胡7分,炙草5分,归身1钱,白芍1钱,川芎1钱,陈皮1钱,神曲(炒)5分,麦芽(炒)5分。

152 功能主治

《万氏女科》卷一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固脾胃损伤,血枯经闭不行者。

15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生姜、大枣为引。更宜服前参术大补丸、乌鸡丸。以经行为度。

154 摘录

《万氏女科》卷一

16 《实用正骨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61 处方

黄耆、白术、陈皮、升麻、柴胡、人参、甘草、当归身、茯苓、熟地、破故纸、牛膝、杜仲(分量随症酌用)。

162 功能主治

《实用正骨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骨伤后,身体虚弱,中气不足,腰膝疼痛。

16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64 摘录

《实用正骨学》

17 《程松崖眼科》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71 处方

黄芩2钱,柴胡3分,陈皮8分,茯苓2钱,升麻3分,枸杞1钱,川芎8分,炙甘草5分,白术1钱,归身1钱。

172 功能主治

《程松崖眼科》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气虚,眼胞下坠,视物不明,目无红肿疼痛者。

173 摘录

《程松崖眼科》

18 《万氏家抄方》卷六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81 处方

黄耆(炙)、人参、白术(炒)、陈皮、枳实、青皮、木香、麦芽(炒)、神曲(炒)、黄连(炒)、甘草。

182 功能主治

《万氏家抄方》卷六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伤食而热。

18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84 摘录

《万氏家抄方》卷六

19 《胎产心法》卷下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191 处方

补中益气汤去升麻,加葛根、制半夏、茯苓、麸炒枳壳。

192 功能主治

《万氏家抄方》卷六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产后右胁痛。

19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生姜为引。

194 摘录

《胎产心法》卷下

20 《易氏医案》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01 处方

人参1钱,黄耆8分,归身8分,陈皮6分,白术8分,甘草5分,泽泻6分,黄柏5分,牡丹皮6分。

202 功能主治

《易氏医案》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潮热病。每日申西2时身发寒热,初以微寒,即作大热而躁,躁甚如狂,过此2时,平复无恙,惟小便赤黄而涩。往时一有心事,夜即梦遗,左尺脉浮中沉取之皆洪数有力,余部皆平。

20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04 摘录

《易氏医案》

21 《鲁府禁方》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11 处方

黄耆2钱(炒),人参4钱,白术3钱(土炒),当归1钱,白芍1钱(酒炒),陈皮7分,柴胡5分,升麻3分,黄芩(酒炒)3分,黄连(姜炒)5分,木香3分,砂仁4分,茯苓5分,甘草5分。

212 制法

上锉1剂。

213 功能主治

《鲁府禁方》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功在补元气,健脾胃、养心血,平肝火,清湿热,消膨胀。

214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2钟,煎至1钟,温服。人参4钱,服3剂后,每剂只用3钱,又服5剂后,只用2钱;黄耆服至30剂后,浑身不痒去之;升麻服至20剂后去之。

215 摘录

《鲁府禁方》卷二

22 《方症会要》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21 组成

人参、黄耆、白术、当归、升麻、陈皮、青皮、乌梅、柴胡、甘草。

222 功能主治

《方症会要》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久疟,间13日一发,人虚不可用截法者。

22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2片,大枣2枚,水煎服。

23 《医便》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31 组成

人参1钱半(去芦),黄耆1钱半(蜜炙),白术1钱,当归1钱(酒洗),草(炙)7分,陈皮8分,升麻5分,柴胡5分,加半夏1钱2分,黄柏8分,茯神1钱2分,枣仁1钱2分,贝母1钱2分,甘枸杞1钱2分。

232 功能主治

《医便》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饮食劳力,读书刻苦,勤政伤神,饥饱失时,症类疟状,发热头疼恶寒,身强体痛,苦劳极复感风寒,则头疼如破,全似外感伤寒之症,误表伤正者。

23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2钟,煎8分,食远服。或加黄柏5分。如身大热,只1服,气和微汗而愈。

234 运用

夏月神短,加麦门冬、五味子;口干,加葛根;身刺痛乃少血,加当归;头痛,加川芎、蔓荆子,头顶痛,加藁本、细辛,诸头痛并用此四味;有痰加半夏、生姜;咳嗽,春加川芎、佛耳草,夏加黄芩、麦门冬、五味子,秋加黄芩、麻黄、金佛草,冬加款冬花、马兜铃;久嗽,乃肺中伏火,去参、耆;饮食不下,乃胃中有寒,或气滞,春加青皮、陈皮、木香,冬加益智仁、草豆蔻仁,夏加芩、连,秋加槟榔、砂仁;心下痞,加枳实、黄连、白芍药;腹胀,加枳实、木香、砂仁、厚朴,天寒,加姜、桂;腹痛,加白芍药、炙甘草,有寒,加桂心,夏月加黄芩、甘草、芍药,冬加半夏、益智仁、草豆蔻;胁痛,加砂仁、柴胡、甘草、白芍药;如脐下痛,加熟地黄,不止乃是寒,加官桂;脚软,加黄柏、防己。

24 《丹台玉案》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41 组成

人参、黄耆、当归、生地、川芎、柴胡、陈皮、甘草、细辛、羌活、防风、白术。

242 功能主治

《丹台玉案》卷二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劳力伤寒,头痛发热恶寒,但微渴自汗,身腿酸软无力,此内伤气血,外感风寒故也。

24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枣、葱,水煎,温服。

244 运用

如元气不足,加升麻少许;咳嗽,加杏仁;汗不止,去细辛,加芍药;胸中烦热,加山栀、竹茹;干呕,加姜汁炒半夏;胸中饱闷,去生地、甘草、黄耆、白术,加枳壳、桔梗;痰盛,去防风、细辛、加瓜蒌仁、贝母;腹痛,去耆、术,加芍药、干姜。

25 《中医妇科治疗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51 组成

黄耆3钱,党参3钱,白术2钱,陈皮2钱,升麻1钱,柴胡1钱,阿胶(冲化)2钱,焦艾2钱,甘草1钱。

252 功效主治

《中医妇科治疗学》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功在补气安胎。主治平素体质不强,妊娠45月,忽然腰酸腹胀,或有下坠感,精神疲乏,胎动不安, 有少许出血,脉滑无力,属气虚下陷者。

25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54 运用

大便溏薄,胃纳不佳,加砂仁2钱,扁豆4钱。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26 《医林绳墨大全》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61 组成

人参2钱,黄耆(蜜炙)1钱5分,当归身1钱5分,麦冬1钱5分,陈皮(去白)5分,炙甘草5分,柴胡5分,白术(去芦,去皮)6分,北五味子(大颗者,研碎)9粒。

262 功能主治

《医林绳墨大全》卷四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内伤挟外感,发汗后体虚甚者。

26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1片,好胶枣1枚,洗净同煎。

27 《济阳纲目》卷三十七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71 组成

黄耆、人参、甘草、陈皮、当归、白术、升麻、柴胡、黄连、枳实、芍药。

272 制备方法

上锉1剂。

273 功能主治

《济阳纲目》卷三十七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内伤劳疫,浊气上泛,清气下陷,虚痞者。

274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75 运用

如便秘,加大黄;呕吐,加黄连、生姜、陈皮;冬月加黄连、丁香。

28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81 组成

人参1钱半,黄耆3钱(蜜炙),白术3钱(制),升麻5分,当归3钱,柴胡5分,白芍1钱半(炒),龙骨3钱(煅),牡蛎3钱(煅),熟地5钱。

282 功能主治

《医略六书》卷二十六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主治阴中挺出,脉软者。

283 加减补中益气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284 各家论述

气血大虚,元气不能收摄于下,故阴中挺出。熟地滋阴补血,人参补气扶元,黄耆补中益气,白术培土益脾,当归养血脉以荣经,白芍敛肝阴以和血,升麻升阳明清气,柴胡升少阳清气,龙骨涩精秘气,牡蛎涩精固阴。水煎温服,使气阴内充,则清阳不复下陷,而阴挺自收也。

29 《古今医鉴》卷七方之加减补中益气汤 291 组成

补中益气汤加木香、大附子、麦门冬、防风、羌活、乌药。

292 功能主治

请问,“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各指什么?各有什么作用?请详细解释和说明。

1、五脏指肝、心、脾、肺、肾。作用: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而称为“神脏”。五脏的职能虽各有所司,但彼此协调,共同维持生命进程。2、...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