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的开设院校
1北京市首都联合职工大学。(与国家图书馆合作,由国家图书馆员工亲自任课,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和重大维修成果如四库全书,敦煌遗书,永乐大典等。培训一批技术性的人才,)
2金陵科技学院是全国第一所开设古籍修复本科专业的高校。
3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古籍装帧与修复技术》为主干课程,现为上海市市级精品课程。
4天津市艺术职业学院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与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签署合作办学协议书,联手培养古籍修复专业人才
5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是第一所职校内开办古籍修复专业的学校
古乐府传说中的女子。一为石城(在今湖北钟祥)西人,善歌谣。一为洛阳(今属河南)人,年十五嫁卢家为妇,年十六生子阿侯。又有人将石城误作石头城,以为金陵(今江苏南京)有一女子名卢莫愁。今南京水西门有莫愁湖,塑有莫愁像。
1、无 忧 无 虑
拼音: wú yōu wú lǜ
解释: 没 有 一 点 忧 愁 和 顾 虑。
出处: 元 · 郑 廷 玉《 忍 字 记》第 二 折:“我 做 了 个 草 庵 中 无 忧 无 虑 的 僧 家。”
举例造句: 所 以 虽 没 有 在 家 里 自 在,我 也 算 是 无 忧 无 虑 的 过 着 了。 ★朱 自 清《笑 的 历 史》
拼音代码: w y w l
近义词: 无 牵 无 挂
反义词: 心 事 重 重、忧 心 忡 忡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 于 人 或 动 物
英文: with a light heart
2、无 牵 无 挂
拼音: wú qiān wú guà
解释: 形容 没 有 拖 累,非 常 放 心。
出处: 清 · 石 玉 昆《三 侠 五 义》第 61 回:“北 侠 原 是 无 牵 无 挂 之 人,不 能 推 辞,同 上 茉 花 村 去 了。”
举例造句: 他 只 想 往 前 走,仿 佛 走 到 什 么 地 方 他 必 能 找 回 原 来 的 自 己,那 个 无 牵 无 挂,纯 洁,要 强,处 处 努 力 的 祥 子。 ★ 老 舍《骆 驼 祥 子》
拼音代码: w p w g
近义词: 无 忧 无 虑
反义词: 牵 肠 挂 肚、魂 牵 梦 绕
歇后语: 竹 竿 上 晒 衣 服;脱 手 的 皮 球
灯谜: 断 线 的 风 筝
用法: 作谓语、定语;形 容 没 有 拖 累
莫愁的解释
古乐府中传说的女子。一说为 洛阳 人,为 卢 家 ** 。 南朝 梁武帝 《河中之水歌》 :“ 河 中之水向东流, 洛阳 女儿名 莫愁 ……十五嫁为 卢 家妇,十六生儿字 阿侯 。”另一说为 石城 人(在今 湖北省 锺祥县 )。 《旧唐书·音乐志二》 :“ 石城 有女子名 莫愁 ,善歌谣, 《石城乐》 和中复有‘莫愁’声,故歌云:‘ 莫愁 在何处? 莫愁 石城 西,艇子打两桨,催送 莫愁 来。’” 宋 周邦彦 《西河·大石 金陵 》 词:“断崖树,犹倒倚, 莫愁 艇子曾系。” 清 孙枝蔚 《无题次彭骏孙王贻上韵》 之十一:“刻工不善雕 秦史 ,画手安能写 莫愁 。” 郁达夫 《春江感旧》 诗 之一 :“泥落 可怜 双燕子,低飞犹傍 莫愁 家。”
词语分解
莫的解释 莫 ò 不要:莫哭。 没有,无: 莫大 。莫非。 莫名 其妙(亦作“莫明其妙”)。 不,不能:莫如。莫逆。莫须有。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爱莫能助 。 古同“漠”,广大。 姓。 ' 莫 ù 古同“暮 愁的解释 愁 ó 忧虑 :忧愁。 愁苦 。愁楚。愁烦。愁虑。愁郁。愁闷。愁容。愁绪。借酒浇愁。多愁善感。 忧 部首 :心。
一个女孩对你说"莫愁天下无知己",这句话是引用了唐代诗人杜甫的《赠卫八处士》中的诗句。原诗如下: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莫愁天下无知己",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必担心天下没有知己"。这个女孩对你说这句话,可能是想告诉你,她理解你、支持你,愿意成为你的知己和朋友。
一、句子意思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意思是: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高适的《别董大二首》。
二、原文
《别董大二首》
唐 ·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三、译文
黄昏的落日使千里浮云变得暗黄;北风劲吹,大雪纷纷,雁儿南飞。不要担心前方的路上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就像鸟儿六翮飘摇自伤自怜,离开京洛已经十多年。大丈夫贫贱谁又心甘情愿,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钱。
四、注释
董大: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黄云: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所以叫黄云。
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谁人:哪个人。
君:你,这里指董大。
翮(hé):鸟的羽翼。
飘飖(yáo):飘动。六翮飘飖,比喻四处奔波而无结果。
京洛:长安和洛阳。
五、创作背景
公元747年(唐玄宗天宝六载)春天,吏部尚书房琯被贬出朝,门客董庭兰也离开长安。是年冬,董庭兰与高适会于睢阳(故址在今河南省商丘县南),高适写了《别董大二首》。
六、赏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开头两句,描绘送别时候的自然景色。黄云蔽天,绵延千里,日色只剩下一点余光。夜幕降临以后,又刮起了北风,大风呼啸。伴随着纷纷扫扬的雪花。一群征雁疾速地从空中掠过,往南方飞去。这两句所展现的境界阔远渺茫,是典型的北国雪天风光。“千里”,有的本子作“十里”,虽是一字之差,境界却相差甚远。北方的冬天,绿色植物凋零殆尽,残枝朽干已不足以遮目,所以视界很广,可目极千里。说“黄云”,亦极典型。那是阴云凝聚之状,是阴天天气,有了这两个字,下文的“白日曛”、“北风”,“雪纷纷”,便有了着落。如此理解,开头两句便见出作者并非轻率落笔,而是在经过了苦心酝酿之后,才自然流一出的诗歌语言。这两句,描写景物虽然比较客观,但也处处显示着送别的情调,以及诗人的气质心胸。日暮天寒,本来就容易引发人们的愁苦心绪,而眼下,诗人正在送别董大,其执手依恋之态,我们是可以想见的。所以,首二句尽管境界阔远渺茫,其实不无凄苦寒凉;但是,高适毕竟具有恢弘的气度,超然的禀赋,他并没有沉溺在离别的感伤之中不能自拔。他能以理驭情,另具一副心胸,写出慷慨激昂的壮伟之音。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是对董大的劝慰。说“莫愁”,说前路有知己,说天下人人识君,以此赠别,足以鼓舞人心,激励人之心志。据说,董大曾以高妙的琴艺受知于宰相房琯,崔珏曾写诗咏叹说:“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这写的不过是董大遇合一位知音,而且是官高位显,诗境未免狭小。高适这两句,不仅紧扣董大为名琴师,天下传扬的特定身份,而且把人生知己无贫贱,天涯处处有朋友的意思融注其中,诗境远比崔珏那几句阔远得多,也深厚得多。崔诗只是琴师身世的材料,而高诗却堪称艺术珍品。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可见他当时也还处于“无酒钱”的“贫贱”境遇之中。这两首早期不得意时的赠别之作,不免“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但诗人于慰藉中寄希望,因而给人一种满怀信心和力量的感觉。
诗人在即将分手之际,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则不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也就不能使此朴素无华之语言,铸造出这等冰清玉洁、醇厚动人的诗情。
七、作者简介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古籍修复的开设院校
本文2023-10-29 19:43:1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1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