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山堂_本中国话本大系》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2收藏

《清平山堂_本中国话本大系》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第1张

《清平山堂_本中国话本大系》洪___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XoHL9dT-i0l34ZbsPmqUEA

提取码:t6tg    

书名:清平山堂_本中国话本大系

作者名:洪楩 编辑

豆瓣评分:73

出版社:江苏古籍出版社

出版年份:1990-04

页数:389

内容介绍:

《清平山堂话本》的编印﹐脱文误字较多﹐但保存了话本的本来面目﹐可以看到宋元以至明初小说家话本的各种不同体制和风格。如前有“入话”﹐後有“散场”﹐与新发现的元刻《新编红白蜘蛛小说》残页可以互相印证﹐从而证明它比较忠实於原著﹐没有作过重大的修改。

作者介绍:

洪楩,字子美,明代钱塘西溪人(今属余杭区五常)。曾官詹事府主簿。其祖父洪钟,成化十一年(1475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其父洪澄,正德五年(1510年)举人,官至中书舍人,翰林院侍制。他继承先祖书香门第的遗业,在其祖父洪钟“两峰书院”的基础上,购书藏书,扩大规模,在杭州城南的仁孝坊(俗称清平巷)构筑了“清平山堂”。    

酒的发明传说是仪狄最早发明的以糯米酿制而成的一种酒,而杜康则有人称其为酿酒始祖,相传他用高粱酿酒。但是这只是传说,认为酒的发明应该是古代人民群众共同智慧的产物。相传夏禹时期的仪狄发明了酿酒。史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作酒而美”、“始作酒醪”的记载,似乎仪狄乃制酒之始祖。公元前二世纪史书《吕氏春秋》云:仪狄作酒。汉代刘向编辑的《战国策》则进一步说明: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日:`后世必有饮酒而亡国者。'遂疏仪狄而绝旨酒(禹乃夏朝帝王)。

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仪狄做出了酒醪,而杜康做出了秫酒。 酒醪是指汁液和滓子混合的酒。秫酒就是高粱做的酒。宝丰酒业最新招商政策好酒选择宝丰酒。宝丰酒业始建于1948年,位于中原腹地著名的中国曲艺、魔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河南省宝丰县,是河南省建厂最早的白酒生产厂家,也是豫鲁皖苏四省中唯一一个清香型规模化白酒企业。

宝丰酒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位列“中国十七大名酒”。企业拥有285万平方米的国家3A级景区园林式生态酿酒基地,设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清香白酒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中国白酒大师卢振营、中国白酒工艺大师葛少华2位白酒行业国家大师,7位国家白酒评委,中高级以上技术人员400余人。

《说郛》为明代文言大丛书,是元末明初的学者陶宗仪所编纂,多选录汉魏至宋元的各种笔记汇集而成。书名取扬子语“天地万物郭也,五经众说郛也”,《说郛》意思就是五经众说。

该书共100卷,条目数万,汇集秦汉至宋元名家作品,包括诸子百家、各种笔记、诗话、文论;内容包罗万象,有经史传记、百氏杂书、考古博物、山川风土、虫鱼草木、诗词评论、古文奇字、奇闻怪事、问卜星象等。

《说郛》为历代私家编集大型丛书中较重要的一种。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杨维桢为之作序,说:“学者得是书,开所闻扩所见者多矣。”

基本介绍 作品名称 :说郛 创作年代 :元末明初 作者 :陶宗仪 类型 :明代文言大丛书 作者介绍,校正版本,流行版本,补录内容,书籍目录,卷一,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卷六,卷七,卷八,卷九,卷十,卷十一,卷十二,卷十三,卷十四,卷十五, 作者介绍 陶宗仪(1321~1407),字九成,号南村,浙江台州黄岩人。父陶煜,字明元,号逍岙山人。相传他家是东晋陶渊明的后裔。 他一生著书10余部数百卷。这部《说郛》,被收进了《四库全书》,除此之外,《四库全书》还收录了他的《南村诗集》、《国风尊经》、《四书备遗》、《古唐类苑》、《草莽私乘》、《游志续编》、《古刻丛钞》、《元代掖庭记》、《金丹密语》、《沧浪棹歌》、《淳化帖考》等著述。 台州的文人学者,若论其著作被《四库全书》着录的数量,实在无出其右者。 校正版本 陶宗仪编成《说郛》不久病卒,抄本被松江文士数家收藏。七十年后,官居湖广副使、六十五岁的郁文博罢官归松江,在龚某家借《说郛》细阅,觉得“是书蒐集万事万物,备载无遗,有益后人。”但又发觉抄录者马虎了草,字多讹缺,于是每日端坐“万卷楼”,逐一校勘,费时近十年,重新编成100卷。可见陶宗仪原书工程之巨大。 明末清初,云南姚安人陶珽又对《说郛》加以增补,编成120卷。陶珽自署黄岩,是宗仪的远孙。1914年,学者张宗祥任北京教育部视学,开始接触古籍。 1919年,教育部长傅增湘请张筹办京师图书馆,并兼主任,时鲁迅亦在教育部任职,对张宗祥说,馆中藏有明代《说郛》120卷抄本,要他抄录出来供大家研究。从此,“铁如意馆主”张宗祥走上古籍校勘之路,先后费时6年。 商务印书馆张元济得到讯息,向张宗祥要去抄校本,以“涵芬楼”为名,于1927年11月出版,初版很快售完,连英国牛津大学也订购两套。 1990年8月,上海古籍出版社据陶宗仪、陶珽120卷本和《续说郛》46卷本,汇集影印出版,定名《说郛》三种,这是中国当代出版最大的丛书之一。 流行版本 通行的《说郛》有二种本子:一是张宗祥先生根据原北平图书馆藏明朝隆庆、万历间抄本,傅氏双鉴楼藏明抄本三种(弘农杨氏本、弘治十八年抄本、吴宽丛书堂抄本),以及涵芬楼藏明抄残存九十一卷本和瑞安玉海楼藏明抄本十八册校理成书,于民国十六年(1927)由上海商务印书馆排印出版,即通常所谓涵芬楼一百卷本,也是现今学者据以考证、研究的主要本子;二是清顺治问陶珽重编的一百二十卷本,即通常所称的宛委山堂本。 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将上述二种及《说郛续》,还有张宗祥先生用休宁汪季青所抄明抄本二十五册校涵芬楼本的校记十余万字,合以出版,称为《说郛三种》,真可谓集《说郛》之大成了。该书出版说明中说:“至此《说郛》三种所收内容,合而观之,已多于《中国丛书综录》着录,虽尚未敢称为全璧,以目前而论,庶几近之。” 明代藏书家钮石溪家世学楼藏抄本《说郛》100卷,为世所重,现藏北京图书馆。 明代藏书家毛晋家汲古阁亦藏抄本《说郛》,民国间王舟瑶又购藏于黄岩九峰图书馆, 补录内容 汲古阁藏明抄本《说郛》序 (汲古阁藏明抄本《说郛》,初为毛晋所得,后归皖人马玉堂(笏斋)。同治间为黄岩王咏霓(字子裳,号六潭)购得,民国间王舟瑶(字星垣,号玫伯、默庵)又购藏于黄岩九峰图书馆,民国廿五年(1936)曾在杭州“浙江省文献展览会”展出。建国初,项士元先生征集收藏于台州专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今临海市博物馆),现为临海市博物馆的善本书之一。 此本共六十卷二十册,卷首有杨维祯序,序云:“天台陶君九成取经史传记,下迄百氏杂说之书干余家,纂成六十卷,凡数万余条,名之曰《说郛》。”序末署“时至正辛丑(二十一年——1361年)秋九月望前二日”。这与涵芬楼本所刊杨序“纂成一百卷”云云迥异。书中第二十卷曾经毛扆用朱笔校过,并于卷末题一短跋云:“此本《说郛》与世行本迥异,所未详也。其二十卷载《鸡肋编》,纰缪百出,几不可读,家藏有元人王元伯手抄本,取而校之,改正如右,然挂漏尚多,未能尽除也。岁在庚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重阳前四日,虞山毛扆识,时年七十有一。”旁钤“虞山毛扆手校”长文形朱文印(是卷首页亦钤有此印)。 在每册的首页皆钤白文“马玉堂印”与朱文“笏斋藏本”,又每册的首页和末页则钤朱文“黄岩九峰图书馆藏书之印”,第一册扉页则盖有“曾经民国二十五年浙江省文献展览会陈列”朱文大印。王舟瑶也曾校过一部分,于卷首书目之后亦题有朱跋。) 陶氏《说郛》,诸家俱称百卷,惟都昂《三余赘笔》称本七十卷,后卅卷乃松江人取《百川学海》诸书足之。《四库提要》疑印时原书残缺,仅存七十卷。《简明目录》直谓原书一百卷,后佚卅卷,宏治中上海郁文博仍补为一百卷。今案:郁氏序称:“《说郛》百卷,余初未见,成化辛丑借录于龚氏家,字多讹缺,兼有重出与当并者”(笔者按:此段文字系节录)。并无“佚去卅卷,仅存七十卷”之说,且言“已编入《百川学海》者六十三卷。 《学海》盛行于世,不宜存此,陡烦人录,于是以其编入,并重者尽删之,当并者并之,字讹者正之,缺者补之,与仍编为一百卷。”是郁氏所见本有缺字,非缺卷,删去已见《学海》者,非取《学海》诸书足之,与都昂之说正相反也。至顺治丁亥陶珽所编百廿卷本,已见《学海》者凡八十余中,是杂取诸书增益,不第非南村原本,亦非郁氏订本矣。是本仅六十卷,为汲古阁旧藏以百廿卷刻本较之,非仅卷数不同,即编次亦异,凡刻本有而此本无者,约八百六十余种,此本有而刻本无者,亦约有百余种,当是南村初稿,其后增益为百卷耳。唯俗手所抄,误字如麻,几不可读,其第一、第五、第七等卷、虽间经校过,然亦草草,唯第廿卷为毛子晋所校,有跋语。其书后为皖人马氏所藏,同治间复为吾乡王六潭太守所得,今余为九峰购之,略记梗概如右。丁巳(民国六年——1917年)闰月王舟瑶。 续说郛四十六卷(通行本) 明陶珽编。珽,姚安人。万历庚戌进士。是编增辑陶宗仪《说郛》,迄于元代,复杂抄明人说部五百二十七种以续之,其删节一如宗仪之例。然正、嘉以上,淳朴未漓,犹颇存宋、元说部遗意。隆、万以后,运趋末造,风气日偷。道学侈称卓老,务讲禅宗,山人竞述眉公,矫言幽尚。或清谈诞放,学晋、宋而不成;或绮语浮华,沿齐、梁而加甚。著书既易,入竞操觚,小品日增,卮言叠煽。求其卓然蝉蜕于流俗者,十不二三。 珽乃不别而漫收之,白苇黄茅,殊为冗滥。至其失于考证,时代不明。车若水之《脚气集》以宋人而见收,鲜于枢之《笺纸谱》以元人而阑入,又其小疵矣。 ----出《四库总目提要》 书籍目录 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据涵芬楼1927年11月版目录 : 卷一 经子法语 卷二 古典录略 朝野佥载 杂志 隐窟杂志 梁溪漫志 博物志 续博物志 剧谈录 东皋杂录 渑水燕谈录 北户录 卷三 谈垒 北户录 芝田录 幽明录 纪异录 稽神录 归田录 使辽录 谈宾录 谈录 见闻录 异闻录 该闻录 东轩笔录 云斋广录 松窗杂录 幕府燕闲录 东皋杂录 北山录 江南录 江南别录 江南野录 三辅决录 潇湘录 会稽典录 吴录 灵怪录 吉凶影响录 树萱录 三朝圣政录 集古目录 韩忠献别录 四朝闻见录 宾退录 实宾录 四朝闻见录 随隐漫录 绍陶录 古杭梦游录 卷四 墨娥漫录 番禺杂记 西京杂记 庐山记 青城山记 嵩高山记 华山记 罗浮山记 西征记 北征记 成都古今记 玄中记 燕北杂记 述异记 广异记 乘异记 冥祥记 金銮密记 玉箱杂记 洞冥记 搜神记 续搜神记 旧闻记 东方朔记 显记 洽闻记 东观奏记 老学庵笔记 仇池笔记 封氏闻见录 老学庵笔记 三梦记 笔记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西斋话记 松窗杂录 老学庵续笔记 古杭杂记 暇日记 洛阳伽蓝记 卷五 鹤林玉露 溪蛮丛笑 常侍言旨 家世旧闻 藏一话腴 传载 杂纂 雪溪友议 谈选 卷六 读子随识 石林燕语 杜阳杂编 鸡肋编 广知 卷七 诸传摘玄 轩渠录 戎幕闲谈 牧竖闲谈 豹隐记谈 梦溪笔谈 佩楚轩客谈 桂苑丛谈 苇航纪谈 钱唐遗事 鸡林类事 卷八 玉涧杂书 野客丛书 贵耳集 纬略 扪虱新话 玉壶清话 乙卯避暑录 明道杂志 松漠记闻 兼明书 虏廷事实 抱朴子 志雅堂杂抄 卷九 感应经 贾氏谈录 中朝故事 步里客谈 吹剑录 闻见录 西溪丛语 娱书堂诗话 嬾真子录 冷斋夜话 涑水纪闻 该闻录 缃素杂记 鉴戒录 卷十 事始 续事始 卷十一 玉泉子真录 金华子杂编 灯下闲谈 清尊录 意林 卷十二 悦生随抄 野雪锻排杂说 东轩笔录 教坊记 北里志 巩氏后耳目志 洞天清禄集 卷十三 画鉴 卷十四 就日录 茅亭客话 闲谈录 却扫编 倦游杂录 稽神录 游宦纪闻 芥隐笔记 楚史梼杌 幕府燕闲录 博异志 卷十五 因话录 幽怪录 续幽怪录 泊宅编 相鹤经 相贝经 土牛经 质龟论 养鱼经 师旷禽经 汉武帝别国洞冥记 广知 卷十六 三器图义 云林石谱 宣和石谱 渔阳公石谱 卷十七 希通录 野人闲话 爱日斋丛钞 卷十八 坦斋笔衡 负暄杂录 碧鸡漫志 卷十九 打马图经 遂昌山樵杂录 忘怀录 因话录 甘泽谣 铁围山丛谈 中吴纪闻 卷二十 浩然斋意抄 浩然斋视听钞 视听钞 儒林公议 行都纪事 西京杂记 南唐近事 述异记 洛中纪异录 读书愚见 幽闲鼓吹 植跋简谈 葆光录 桐阴旧话 琵琶录 卷二十一 隋唐嘉话 刘宾客嘉话录 天隐子 杨文公谈苑 云庄四六余话 韦居听舆 三柳轩杂识 稗史 船窗夜话 渔樵闲话 昨梦录 臆乘 卷二十二 清波杂志 清波别志 山家清供 山家清事 卷二十三 宾退录 谐史 归田录 卷二十四 孔氏杂说 麈史 湘山野录 吹剑续录 墨客挥犀 续墨客挥犀 感应类从志 逸史 西征记 碧云騢录 肯綮录 卷二十五 小说 卓异记 集异记 荆楚岁时记 桐谱 北风扬沙录 白獭髓 卷二十六 宣政杂录 洛阳名园记 洛阳花木记 卷二十七 云仙散录 高斋漫录 山房随笔 三朝野史 卷二十八 遂初堂书目 卷二十九 桃源手听 东坡手泽 坦斋通编 碧湖杂记 朝野遗记 澹山杂识 昭德新编 岩下放言 玉堂逢辰录 家王故事 卷三十 蜀道征讨比事 隽永录 拾遗记 云谷杂记 卷三十一 紫微杂记 侯鲭录 艺圃折中 东斋记事 文昌杂录 谈薮 卷三十二 遁斋闲览 迷楼记 海山记 赵飞燕外传 赵飞燕别传 明皇杂录 群居解颐 拊掌录 卷三十三 二老堂诗话 岁寒堂诗话 搜神秘览 暌车志 宜春传信录 啽呓集 画史 潇湘录 三水小牍 卷三十四 春明退朝录 趋朝事类 麟台故事 豪异秘纂 耳目记 辨疑志 谈渊 岭表录异记 卷三十五 ■关录 青塘录 省心铨要 能改斋漫录 续释常谈 卷三十六 酉阳杂俎 酉阳杂俎续集 繙古丛编 艇斋诗话 ■溪诗话 蟹略 云南志略 卷三十七 挥麈录 挥麈余话 河源志 倦游录 野史 琴书类集 摭青杂说 卷三十八 绿珠传梅妃传 杨太真外传 重编燕北录 异闻 续骫骳说 传载 卷三十九 侯鲭录 陶朱新录 真腊风土记 投辖录 卷四十 友会谈丛 南窗纪谈 三楚新录 慎子 野说 先公谈录 卷四十一 宣室志 骖鸾录 吴船录 揽辔录 曲洧旧闻 后耳目志 卷四十二 山水纯全集 春渚纪闻 春梦录 化书 卷四十三 宣靖妖化录 炙毂子杂录 陵阳先生室中语 发明义理 酬酢事变 感知录 绪训 诗词余话 列仙传 神仙传 续仙传 集仙传 卷四十四 礼范 靖康朝野佥言 涧泉日记 次柳氏旧闻 稿简赘笔 绝倒录 炀帝开河记括异志 酒经 读北山酒经 卷四十五 钱氏私志 默记 平陈记 幸蜀记 田间书 蜀梼杌 卷四十六 松窗杂录 瑞桂堂暇录 墨子 子华子 曾子 尹文子 孔丛子 卷四十七 公孙龙子 鬻子 邓析子 韩非子 卷四十八 聱隅子#91;欷琐微论 程氏则古 北梦琐言 退斋雅闻录 退斋笔录 五总志 卷四十九 唾玉集 过庭录 诗谈 金玉诗话 南游记旧 小说旧闻录 卷五十 识遗 桂海虞衡志 卷五十一 豫章古今记 侍讲日记 洛阳缙绅旧闻记 安南行记 卷五十二 北边备对 汉孝武故事 大观茶论 困学斋杂录 卷五十三 钩玄 四朝闻见录 卷五十四 文子通玄真经 北辕录 蒙达备录 卷五十五 圣武亲征录 卷五十六 安雅堂酒令 卷五十七 鲸背吟集 演繁露 姑苏笔记 雪舟脞语 大业杂记 卷五十八 江表志 江南别录 资暇集 醉乡日月 卷五十九 史记法语 卷六十 五代新说 藏一话腴 品茶要录 宣和北苑贡茶录 北苑别录 卷六十一 清异录 卷六十二 兰亭博议 王氏兰谱 卷六十三 金漳兰谱 兰谱奥法 卷六十四 积善录 续积善录 景行录 漫堂随笔 真率记事 琐语 灌畦暇语 五国故事 韩魏公遗事 韩魏公事 范文正公遗事 九河公语录 卷六十五 羯鼓录 开颜集 善谑集 观时集 临汉隐居诗话 续齐谐记 采异记 神异记 香谱 卷六十六 酒谱 竹谱 续竹谱 卷六十七 孙公谈圃 平泉山居记 国史异纂 骠国乐颂 诗论 卷六十八 释常谈 卷六十九 善诱文 官箴 翰墨志 萤雪丛说 续鸡肋 庚溪诗话 卷七十 菊谱 石湖菊谱 史老圃菊谱 范村梅谱 牡丹荣辱志 蔬食谱 菌谱 笋谱 芍药谱 海棠谱 卷七十一 亢仓子 关尹子 文中子 扬子 鬼谷子 卷七十二 颜子 老子 龙城录 法帖谱系 卷七十三 刀剑录 荆州记 邺中记 旸谷漫录 无名公传 书诀墨薮 南楚新闻 谈宾录 记文谭 杂说 真诰 卷七十四 大中遗事 秦中岁时记 芝田录 江南录 辨惑论 大事记 褚氏遗书 卷七十五 苏氏演义 谈助 洞微志 鸡跖集 国史补 清琐后集 金銮密记 士林纪实 水衡记 橘录 东观奏记 洽闻记 初学记 甲申杂记 闻见近录 随手杂录 席上腐谈 石林家训 卷七十六 青箱杂记 独断 续书谱 六一笔记 祛疑说 卷七十七 东谷所见 荔枝谱 西域志 鸡林志 金坡遗事 景龙文馆记 卷七十八 栾城遗言 隋遗录 砚史 砚谱 端溪砚谱 法书苑 卷七十九 玉堂杂记 王公四六话 西畴常言 海岳名言 卷八十 云麓漫抄 韩诗外传 诸集拾遗 盛事美谈 比红儿诗 吕氏乡约 献丑集 樵谈 卷八十一 学斋呫哔 试笔 茶录 煎茶水记 卷八十二 道山清话 卷八十三 后山诗话 茶经 卷八十四 保生要录 钱谱 师友雅言 卷八十五 护法论 卷八十六 辽志 金国志 洞天福地记 卷八十七 南方艸木状 吴下田家志 格古论 卷八十八 竹坡诗话 贡父诗话 紫薇诗话 司马温公诗话 珊瑚钩诗话 卷八十九 画帘绪论 卷九十 师友谈记 翰林志 素书 卷九十一 世说 物类相感志 桯史 武侯心书 三辅黄图 梦华录 卷九十二 书断 渔樵问对 卷九十三 国老谈苑 晁氏客语 卷九十四 厚德录 卷九十五 志林 白虎通德论 卷九十六 燕翼诒谋录 卷九十七 金山志 辽东志略 稽古定制 劝善录 夷坚志 神僧传 效颦集 卷九十八 中华古今注 折狱龟鉴 乐善录 皇朝类苑 横浦语录 丁晋公谈录 卷九十九 鼠璞 中华古今注 卷一百 前定录 续前定录 论衡 随笔

整理了《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费时十三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共有3500多种书,79万卷,36万册,约8亿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国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当年,乾隆皇帝命人手抄了7部《四库全书》,下令分别藏于全国各地。先抄好的四部分贮于紫禁城文渊阁、辽宁沈阳文溯阁、圆明园文源阁、河北承德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北四阁"。后抄好的三部分贮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和杭州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的"南三阁"。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分经、史、子、集四部分,部下有类,类下有属。全书共4部44类66属。

经部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

史部收录史书,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

子部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

集部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1屋漏更遭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两县令竞义婚孤女》)1——3

2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3眼孔浅时无大量,心田偏处有奸谋。

4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5运退黄金失色,时来铁也生光。(《卖油郎独占花魁》)5——6

6宁为太平犬,莫作乱离人。

7得放手时须放手,可施恩处便施恩。(《大树坡义虎送亲》)7——8

8奉劝人行方便事,得饶人处且饶人。

9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钱秀才错占凤凰俦》)

10观棋不语真君子,把酒多言是小人。(《陈多寿生死夫妻》)10——12

11隔墙须有耳,窗外岂无人。

12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日无常万事休。

13救人须救急,施人须当厄。(《刘小官雌雄兄弟》)13——14

14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

15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小妹嘲东坡语)(《苏小妹三难新郎》)15—19

16未出庭前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东坡嘲小妹语)

17去年一点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小妹嘲东坡语)

18几回拭脸深难到,留却汪汪两道泉。(东坡嘲小妹语)

19闭门推出窗前月,(小妹上联)投石冲开水地天。(少游下联)

20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堪皮靴单证二郎神》)

21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2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23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24日前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25人逢喜信精神爽,话合心机意趣投。(《闹樊楼多情周胜仙》)

26情知语似钩和线,从头钓出是非来。(《赫大卿遗恨鸳鸯绦》)

27理直千人必往,心亏寸步难移。(《陆五汉硬留合色鞋》)27——28

28闭门家里坐,祸从天上来。

29忙忙如丧家之狗,急急如漏网之鱼。(《张孝基陈留认舅》)29——32

30种田不熟不如荒,养儿不肖不如无。

31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

32临崖立马收缰晚,船到江心补漏迟。

33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施润泽滩阙遇友》)33——34

34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

35世上万般哀苦事,无非死别与生离。(《白玉娘忍苦成夫》)35——36

36鳌鱼脱却金钩去,摆尾摇头再不来。

37世上死生皆为利,不到乌江不肯休。(《薛录事鱼服证仙》)

38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李玉英狱中讼冤》)38——39

39羊肉馒头没得吃,空教惹得一身臊。

40舌为利害本,口是祸福门。(《卢太学诗酒傲公侯》)40——43

41富家一席酒,穷汉半年粮。

42盛衰有命天为主,祸福无门人自生。

43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限来时各自飞。

44四十光景急如梭,一岁光阴如捻指。(《郑节使立功神臂弓》)

45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黄秀才徼灵玉马坠》)45——47

4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与风流作话文。

47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

48鸭子谩尝黄蘖味,难将苦口对人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48——50

49猪羊走屠宰之家,一脚脚来寻死路。

50劝君出话须诚信,口舌从来是祸基。

51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一文钱小隙造奇冤》)51——53

52铜盆撞子铁扫帚,恶人自有恶人磨。

53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5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徐老仆义愤成家》)

55斩草不除根,萌芽依旧发。(《薛瑞虹忍辱报仇》)55——56

56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57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杜子春三入长安》)57——59

58要求生活计,难惜脸皮羞。

59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

60神仙本是凡人做,只为凡人不肯休。(《李道人独步云门》)

61 分明断肠草,错认活人丹。(《汪大尹火焚宝莲寺》)61——62

62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