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人口观念改变
古:因为古代低下的生产技术和原始的生产方式,生产工具,需要更多的劳动力来参入建设,生产,防御在唐朝时期,从乱世战争中取得了一定的稳定和平,所以为了休养生息,饶国富民,这时候扩大人口是很有必要的
唐朝乃盛世,拥有和平的年代,古时少有,和平意味着有更多的农民在农田里耕种,意味着国家粮食有更多税收,意味着可以养活更多的人,所以古时人丁兴旺就是国富力强的标志
今: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生产方式大大改变,很多古代需要大量人口的工作往往需要很少人,农业作为粗放型产业的典型更加明显,并不需要那么多人耕种也可以获得足够粮食其他产业也类似所以人口过多反而会有失业问题
现代国家衡量国力是看综合国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教育在内的总体国力,不在是靠人口数量衡量强弱的时代了,而且人口过多往往造成一系列环境,交通,粮食,居住,工作等等社会问题,比如我国的人口众多,使原本许多含量丰富的环境资源,人均却全球倒数所以现代对人口看法是要"综合,合理"地对待人口
现如今的中国,一共有大约十四亿人口,但是这个数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到未来会变化,从古代到现代也是在变化的。我们知道,最开始我们的祖先是以部落的形式存在的,而一个部落不等同于我们现在的一个国家,尤其是人口,一个部落的人口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但是究竟是如何从这样非常少的部落,发展成为现如今十几亿人口的大国的呢?
关于中国历代人口统计的数据,全部来源史料记载和专家的估算。但史料记载很难说有多准确,因为官方的统计数字,仅限于官府实际掌控的人口数(税赋人口,而且长期以家庭为单位)。
而更可怕的是官方掌控人口的多少,取决于政府统治的有效程度。吏治严谨时期,数据会准确一些,而中央政权暗弱,地方豪族便会掌控大量非户籍人口(不缴纳官税),这些人口变成了隐户,不在官方统计数据内。
所以,这个问题谁都只能说个大概范畴,没法精确到很小的数量级。
我的回答是基于赵文林、谢淑君两先生的《中国人口史》、葛剑雄先生的《中国人口发展史》、蓝勇先生的《中国历史地理学》等资料而来,如果和您的观感不同,大家只能求同存异了。
据甲骨文记载,商、周时期中国王朝便开始进行全国性的人口普查,当然了那时候全中国的面积也没多大,这种被史料称之为登人或登众的工作,主要是为了征兵和征税。
《尚书·多士》 篇说:惟殷先人,有严有典。
等到西周时期,最初版本的人口普查和登记制度已经出现。
《周礼·秋官·司民》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辩其国中,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
元朝人马端临曾在《文献通考》中记载,夏朝时已经有人口1250余万人,西周成王时期有人口1375万余人,但这份史料距离夏和周时间跨度太大,而且属于孤证,很难说有多准确。
综合各种零散的史料记载,到战国后期,整个中国地区的人口基数大概是在2千万~3千万之间。
秦朝建立后,户籍登记制度也日趋完善,秦始皇十六年(前231年)规定男子不论成丁与否,一律登记年龄。
估算其国家人口应该稳定站在3000万以上了,但随之而来的秦末民变和楚汉战争,让中国的人口数量大幅降低,估算至少损失了全国人口的三到四成。
《史记》载:至汉祖定天下,民之死伤,亦数百万,是以平城之卒,不过三十万,方之六国,五损其二
以至于刘邦憋得没招了,想出了征收生育税的办法。女子育龄(15岁以上)如果不婚配,年赋税120钱。
这个办法还是挺见效的,70多年后(前202年—前129年),汉朝的人口便从高祖时期的约1600万人飙升到3600万。
之后随着汉武帝的大规模用兵和征税,汉朝的人口数量开始停滞和下降,到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只有3200万。
好在之后的昭宣中兴又让形势得到扭转,到汉平帝元始二年时(2年),人口数量涨至5700万人以上。
但新莽时期的全国性动乱和绿林赤眉起义打击,等到东汉光武帝时,估计全国人口跌落到只剩2800万人左右。
这也就意味着,在西汉、东汉衔接的不到三十年的时间里,全国人口损失了接近51%。
随后,东汉人口一直处于波动上升的曲线中,至汉桓帝永寿三年(157年)人口已经稳定站在五千万以上,达到了5648万余人。(数据来源:《晋书·地理志》)
随之而来的三国演义大家都很清楚了,中原地区杀得赤地千里,白骨露野,根据《三国志》、《晋书》、《通典》等史料记载,估算魏蜀吴三国的人口大概为:
魏国440万人左右、蜀国94万人、吴国230万人。
其中,蜀国九十多万人带甲之士就达到了十万人以上。这其实便可以说明,诸葛亮为什么要着急忙慌的六出祁山伐魏,因为这些百战老兵耗光了,蜀国更没机会了。
等到三国归晋后,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全国人口不过1600多万人。
紧随而来的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和南北朝,让中国人口剧烈波动,估算人口最少时不会超过1000万人,但其中有大量逃散的户口不在统计之列。
隋朝建立后,全国人口再次迅速回升,至隋炀帝大业五年(609年)人口数量达到了4600万人。这里面除了人口自然恢复外,还有一部分是逃散人口重归官方统计的原因。
但隋末动乱让人口基数再次大幅跌落,不过短短九年,至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赋税人口居然从隋炀帝时期的890万户,跌落至180万户,大概不到一千万人。
所以,李世民才会被逼着在渭水河边与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聊天,史称渭水之盟。因为,唐朝当时的军事实力实在是打不过东突厥。
不过随着,唐初贞观之治、高宗、武后朝的延续以及开元盛世的辉煌,唐朝人口迅速膨胀,达到了中国人口基数的第一个巅峰。
至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户籍人口到达了89万户,5300万人。不过,当时的史学家杜佑就承认有巨量人口被瞒报、少报,当时唐朝户口数量至少有一千三百万户到一千四百万户。
《通典》:所在隐漏之甚也……约计天下人户少犹可有千三四百万矣
也就是说,按照杜佑的估算,唐朝当时至少有6900至7500万人。冻国栋先生则估计,如果再算上唐朝城市的流动人口、边疆城傍制度归附的少数民族部众,唐朝全部人口数量估计要到8000万以上的数量级。(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2卷)
紧接着,短短七年的安史之乱,将整个黄河流域,唐朝最富庶的地区彻底打烂,也让唐朝户口数量暴跌了2500万人以上。。
但需要注意一点,之后唐朝的人口统计凌乱不堪,大量割据地区不在上报户口数量,因此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的统计数据,唐朝只有不到1700万人。
我们回来接着说人口,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年) ,唐朝有据可查的人口数量大概在3300万左右,不过之前已经说了,这个数据不会很准确。
之后黄巢之乱,不过九年间,大约造成了800万人以上的死亡。随后又是五代十国的动乱周期,这时候的史料户籍数据很难说有多少可靠性,因此这期间人口数量也是众说纷纭。
至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北宋已经灭亡了北汉,开始呈现大一统的模样,因此《宋史》、《宋会要》、《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料,也开始详细记载宋朝的人口数据。
但需要注意的是,宋朝的统计数据是以户为单位,结合成年男性数(人丁数)。这也是国家政权感觉能用的上的人口数量,女的他们觉得用不上,不需要统计。
至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北宋户籍数据为二千零二十六万户,男丁4500多万人,以此估算宋朝人口肯定已经超过一亿了。
等到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户口数量膨胀到2200万户以上,估算实际人口应该达到了一亿三千万以上。
但随着蒙古人南下,中原人口再次狂跌,1234年蒙古灭金,估算长江以北的人口,只剩金朝统治期间的不到20%,大约在一千万人左右。
1279年,元军全部占领四川后,所余户口数量仅剩70多万人,只有入侵前的238%。
《九贤祠记》记载:蒙古军制,军所至,但有发一矢相格者,必尽屠之。
但需要注意的是,蒙古人屠城主要发生在黄河流域和四川地区。进入江南后,估计是因为全杀了就没人交税了,屠城的比率降低的很多。
不管怎样,在蒙古人南下的过程中,中国人口数量迅速走低是毋庸置疑的。但有些网文传言,蒙古人杀了一亿汉族显然是夸大其词了,因为要按这个数据推算,整个中国基本就没人了。
到了元代中后期,虽然国家治理的烂七八糟,但至少在元成宗(孛儿只斤·铁穆耳,1265—1307年)到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1320年—1370年)至正初年(1340年)几十年间,日子还能凑合过。
所以,这期间元朝的户口数量一直处于增长之中,估算人口数量大约恢复到了八千五百万左右的数量级(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随后,在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年—1370年),元朝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和灾荒,诱发了红巾军起义,中国人口再度狂跌。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据《明史》和《明实录》的记载,户籍人数只剩不到六千万人,换句话说又有至少两千五百万人死于非命。
随后,关于有明一代人口的数量,专家们的估算差距极大,从最少的六千万(易中天),到最多的接近两亿(葛剑雄、曹树基),相差可谓天差地别。
但到了康熙初年,随着社会生活的稳定,中国人口再次过亿基本是定论了,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中国人口已经上升到一亿五千多万。
随后,中国人口持续膨胀,虽然期间经过了太平天国、捻军及甘陕回乱,大约损失了八千万左右的人口。但到了宣统二年(1911)中国人口依旧膨胀到了四亿三千多万的数量级。
1912年清帝退位,进入了民国时期。后面的就不好说了,我放两张图大家自己看,从人口增长的速率和死亡率来分析,民国时期是不是某些学者嘴里的黄金时代。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在历史长河中,人口数量的增减变化很大,但从总的趋势来看是增加的。关于秦汉时期以前的人口数字,由于资料不足,因此难于说准。尽管晋人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一书中有从大禹到战国时期的人口数字,但很难使人信服,可能为推测的数字 ,因为汉时人对以前的人口数字已弄不清楚,晋代的人数字就难以令人相信。 范文澜 先生根据战国时期各国军队的数量,按五人出一兵计算,推测战国当时全国人口有约两千万。
从秦汉时期开始,各个王朝都对人口的统计十分重视,千方百计要弄清自己控制的劳动者的数量。因为劳动者是基本的社会生产力,能够创造物质财富,是统治者剥削的主要对象,兵役、徭役的多少都与人口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秦汉以后的人口记载就颇为丰富。然而这些数字只是官方所掌握的数字,实质上历代都有人为了逃避徭役和赋税,都隐瞒人口数字。好比我们现在的人口数字尽管作了很大努力,但仍然存在漏报、瞒报问题,城市中的人口数字一般不存在问题,但农村中特别是山区隐匿户口的现象仍然存在,因为人们要报户口,与计划生育政策不符的超生和多生就必受惩罚,罚钱罚物之事经常发生。
既然隐匿人口是普遍现象,那么对各个王朝的人口数字比较,也还是可以反映历代户口的增减和人口密度的大小,历史时期影响人口数量的增减和地区分布的因素,除自然增值、死亡和天灾外,则主要是政治动乱和战争。同时人口的迁徙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西晋以后,由于北方的战乱及其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人口大量南迁,从而使北方人口减少,而南方人口则增加。
一、 先秦时期
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人口调查是在秦代完成的,这些统计材料没有留下来。但在秦亡时被刘邦接管。当刘邦入关进入咸阳后,萧何则“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从而使刘邦“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后来当刘邦路过曲逆县(今河北省定县东南)时,问御史:“曲逆户口几何?”御史回答:“始皇时三万余户,间者兵数起,多亡匿,今见五千户”。可以想见当时的各县户口数是清楚的。
秦代的户口统计制度是建立在秦国基础上的。早在秦献公就实行“为户籍相伍”制度,商鞅变法更严明此制度,而且将人口年龄作为登记户口的重要因素,“初令男子书年”、“傅籍”,即正式将男子的年龄列为户籍登记的项目。对女子年龄的登记最迟到西汉惠帝,曾下诏 :“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
秦时的人口和战国时期差不多,也就是两千万人口左右。
二、 公元二年西汉户口数是现存最早的全国性人口数
这个人口数见于《汉书·地理志》,记载的是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二年)的户口数, 12233062 户, 59594978 口。比秦时增加了近四千万人口。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经过西汉初年吸取秦亡的教训,与民休息,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汉武帝时又大肆扩张土地,社会发展。因此才出现了西汉的盛世,一般来讲,人口的增加是经济发展的表现,因为人口的增加,必然要带来生产粮食及其它供应品的增加。
这个统计数字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的人口、地理、历史、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军事等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应该说这个统计数字还是比较准的。因为西汉时期的 200 多年统治期间,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到得正常发挥,人口调查制度也开始完善。而且西汉的赋税制度对象包括三岁或七岁以上的全部男女人口,加上其高效的行政管理,因而尽管也有漏报或隐匿现象发生,但仍然是公认的现存历代户口数中最精确的数据之一。这个数字不仅显示出全国和各郡国的人口,甚至个别县的人口也有了记载。自班固开了这个先例后,封建王朝的各代大体皆沿袭下来,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历史人口的重要资料。
从西汉的人口统计情况来看。当时北方的人口数多于南方,南方相当于北方的四分之一,反映出当时南北方经济发展的一般情况,说明北方经济发展好于南方。当时边郡的人口是稀少的,无法与内地相比,这和秦时的情况一样。秦时为了改变边地地广人稀的情况,采取“徙民实边”的办法。
到了东汉时期,由于西汉末年的战乱,促使北方人向南方迁徙,说明西汉时期北方人认为南方的气候不适宜于汉居住的观念已经发生变化。总之来说,东汉时期北方各郡县的人口一般都有所减少,个别有增加,而南方一般都有所增加,有些郡甚至超过几倍,这除过一般的人为原因外,可能也由于南方的自然条件诸如气候变化等方面为北方人所习惯,才出现不断向南方迁徙的缘故。
三、 东汉魏晋时期人口的稀少和周边民族的内徙
东汉不像秦、西汉时期向边疆迁徙人口,反而限制地人口向内地迁徙,但仍然呈现的是边地人口稀少。尽管规定不让边地居民向内徙,但迁徙到塞内的游牧族类越来越多,他们迁徙的原因不同,有的是强力逼迫迁入的,有的是逐渐渗入的,有的得到统治者的许可。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不但大量内徙,而且还建立了自己的不同政权,即历史上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可以想见当时人口迁徙的盛大状况。因此当时的江统、郭钦等人提出“徙戎论”,即要把内迁的北方民族迁回原地。
四、 隋唐时期
隋朝人口最多时达 5600 —— 5800 万,即经过魏晋时期的四百年反复,基本恢复到东汉时的最高数。隋在短时期内使人口有了大量增加,是由对户口登记的重视, 585 年,隋在全国“大索貌阅”,按照户籍薄上登记的年龄和本人的体貌核对,如有谎报年龄、诈老诈小以逃避课役的情况,一经查出,其保长、闾正(里正)、族正(总长)都要要流徙远方,鼓励民户互相检举,同时还规定堂兄弟以下都要分居,另立户籍,就叫“折籍”,有 164 万人口被重新编入户籍。到 609 年又查出 64 万余人。
唐初随着隋朝末年的战乱,人口又有减少,只有 2700 万人左右。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唐人口达到 8000 —— 9000 万之间。安史之乱后,人口又大量下降,其后期下降为 6000 万左右。
五、 宋辽金时期
宋时的人口在 1 亿左右,而 40% 在北方 , 60% 在南方。之所以此一阶段人口上升,是因为这一时期耕地面积有了很大增加,据漆侠教授推算,宋代的最高垦田数大约是 7.2 亿亩,他认为这一数额不仅是前代未曾有过,即使后来的元、明两代也未超过这个数额,同时在江淮之间推广水稻,特别是早熟耐旱的占城稻。这两项措施对于人口的增长具有很大意义。
辽的人口大约 400 万。
金时的人口最高为 6 千万人。加上当时的南宋、西夏( 300 万人)、大理和其它部族,当时全国大约有 1 亿 2 千万人。
六、 元明清时期
元时的最高人口数为 8500 万。
明代的人据美国 何炳棣 先生在《 1368 —— 1953 年中国人口研究》中估计为 1.5 亿。 葛剑雄 先生认为到万历 28 年( 1600 年)时人口达 1.97 亿。
清代人口数据美国 何炳棣 先生研究在康熙 39 年( 1700 年)时为 1.5 亿,乾隆 44 年( 1779 年) 2.75 亿,乾隆 59 年( 1794 年) 3.13 亿,道光 2 年( 1822 年) 3.73 亿,道光 30 年( 1850 年)为 4.3 亿。由于道光 30 年爆发了太平天国起义,在持续十四年的镇丶压和反抗中损失了上亿人口,因此清朝的人口再也没有恢复到 4.3 亿,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人口数。
有学者称之为“人口夺迹”,但 葛剑雄 先生则认为:“应该从人口的相对增长和绝对增长来评价。从相对增长,即增长率和总增长的百分比来看,清朝的人口不算是什么奇迹,从顺治 12 年( 1655 年)到道光 30 年( 1850 年)总人口从 1.19 亿增加到 4.3 亿,年平均增长率为 6.6 ‰,”按绝对增长来看,以宣统三年为终点, 4 亿为当年的人口数,年均增长率为 4.7 ‰,与以往各时期相比,无论哪一标准,年平均增长率和总增长率低于西汉,西汉 200 年间,人口的平均增长率约 7 ‰,其中前期的数十年间达 10 ‰;而东汉前期,唐前期北宋的年均增长率都高于相对增长。实际人口的年增长率在 7 ‰ -10 ‰之间。
从净增人口数量来看,清朝的人口发展的确称得上是奇迹。产生这一奇迹的原因是因为清朝统治了 200 多年,又有连续 160 多年时间基本保持了和平与安定。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康熙 51 年( 1712 年)实行的“滋生人口永不加赋”的政策,在此之前,隐漏人口是重要倾向。因为地方官隐漏户口即意味着可以减少上缴的赋税;贪官可以中饱私囊,又能缓和同地方豪强的关系;清官可以减轻地方的负担,避免上司新的摊派。百姓少报户口,甚至整户逃避登记,就可少交或不交赋税。当然这些都属违法行为,一旦朝廷或上司追查就可能受到处罚、丢官、甚至丧命。但是当这种现象相当普遍时,朝廷就无可奈何。一旦成为惯例,适当比例的隐匿就合理化,至少会得到默认,还会被当作清官为民请丶命的事迹加于歌颂,如突申报的人反而成了别有用心,于公于私都吃大亏。老百姓的逃亡或隐匿户口大多是出于无奈,只能不计后果。而且其中大部分只能依对于豪强地主门下,接受他们的剥削,无非是两害并存受其轻,真正敢于大量隐匿人户的是豪强地主,但地方官奈何他们不得,他们的行为实际上得到了官府的默认。既然规定新生丁口永不加赋,一则隐匿的户口可以公开了,另外人们也敢于再生育了。所以清朝的人口出现了大增的现象。
古今人口观念改变
本文2023-10-29 21:05:1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1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