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白虎文言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4收藏

有关白虎文言文,第1张

1 急求关于虎的古文

三人成虎 出 处 《韩非子·内储说上》:“庞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否。

’‘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

’庞葱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也。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西汉·刘向整理的《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

原 文 庞葱与太子质(1)于邯郸(2),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3)有虎,王信之(4)乎?”王曰:“否。”“二人言市中有虎,王信(5)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

“三人言市中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7)市之无虎也明(8)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今邯郸之去(9)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11)之。”

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

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战国策》 注 释 1 质:人质,这里用作动词,谓将人在为抵押品,这是战国时代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惯例。

2 邯郸:赵国的都城,在今直隶省邯郸县西南十里。 3 市:墟集,后世衍申为城市。

4 之:代词,指市上有虎这件事。 5信:相信。

6 寡人:古代国君的自称。 7 夫:语气词,用于句首,表示下文要发表议论,现代汉语没有与此相应的词语。

8 明:明摆的,明明白白的。 9 去:距离。

10 大梁:魏国国都,在今河南省开封市。 11 察:详审,辨别是非,明察。

12 自为知:自己会了解,犹言不会轻信人言。 13 辞行:远行前向别人告别。

14 谗言:中伤别人的话。 15 罢质:罢是停止,谓充当人质的期限结束。

16 果:果真 17见:作使动动词解,谓庞结果得不到魏王召见。 18反:通“返”,返回 19太子:此指魏国的王位继承人 20过:超过 21果:果然 22得:能够(得到) 译 文 战国时代,魏国的太子被送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做人质,跟随着一起去的人员中包括了魏国的著名大臣庞葱。

在临行前,庞葱对魏王说: “要是现在有个人跑人说,热闹的街上出现了一只老虎,大王您相不相信?” “当然不相信!”魏王立刻答道。 “如果同时有两个人跑来,热闹的街上有一只大老虎,您相信吗?”庞恭又问。

“还是不相信。”魏王立刻答道。

“那么要是三个人异口同声的说街上有只老虎时,您会相信吗?”庞葱接着问 魏王想了一会儿回答: “我会相信。” 于是庞葱就劝诫魏王: “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

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可是,庞葱走后,毁谤他的人太多了,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了最后魏王就不再重用他了。

道 理 [1](1)这则寓言告诉人们,对人对事不能以为多数人说的就可以轻信,而要多方面进行考察,并以事实为依据作出正确的判断。 (2)《三人成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相关连接《战国策》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燕国、宋国、卫国、中山国依次分国编写,共33卷,约12万字。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题解 战国策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

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

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战国时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 北宋时,《战国策》散佚颇多,经曾巩校补,是为今本《战国策》。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一部类似于今本《战国策》,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该书共27篇,其中11篇内容和文字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大体相同。

2 关于白虎

①兽名。

《山海经· 西次四经》:“孟山,……其兽多白虎。……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

按白虎南朝梁孙柔之《孙氏瑞应图》称瑞兽,然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云:“秦昭襄王时白虎为害。”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云:“秦末有白虎现于东海,黄公为虎所杀。”

则白虎本为凶暴之兽,其称瑞兽,当为传说演进之结果。 ②凶神名。

《协纪辨方》卷三引《人元秘枢经》:“白虎者,岁中凶神也,常居岁后四辰。所居之地,犯之,主有丧服之灾。”

即俗语所云“丧门白虎”或“退财白虎”者。 ③星名。

《书·尧典》:“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传:“昴,白虎之中星。”

按白虎,西方七宿总称。 ④四灵之一。

白虎原为古老神话中的西方之神,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为二十八宿的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其形象虎,位于西方,属金,色白,总称白虎。

《太上黄箓斋仪》卷四十四称白虎西斗星君为:“奎宿天将星君,娄宿天狱星君,胃宿天仓星君,昂宿天目星君,毕宿天耳星君,觜宿天屏星君,参宿天水星君。”至于其形象,《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云:“西方自虎上应觜宿,英英素质,肃肃清音,威摄禽兽,啸动山林,来立吾右。”

同时,道教亦将其用于炼丹术语,如《云笈七羲》卷七十二引《古经》四神之丹称:“白虎者,西方庚辛金白金也,得真一之位。《经》云:子若得一万事毕,淑女之异名,五行感化,至精之所致也。

其伏不动,故称之为虎也。 同时白虎也象征着威武和军队,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与兵家之事有关,例如古代军队里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

白虎一般出现在汉代画像石墓的墓门上,或与青龙分别作为单独画像刻在墓室的过梁两侧,用以辟邪。《风俗通义》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执搏挫锐,噬食鬼魅。”

在汉代五行观念中,白虎被视作西方神兽。 而在道教兴起之后,龙虎被借用为道家炼丹的术语,就是指"铅汞、坎离、水火、阴阳",等的同意词。

而道家炼丹分内外(内丹炼气,外丹炼丹药,笔者才疏学浅不敢十分确定),内丹是就阴阳五行而言,龙阳,生于离,离属火,故云‘龙从火里出’,虎阴,生于坎,坎属水,故云‘虎向水边生’,两者结合之后,一阴一阳,互相调和,称为道本,都是元神、元精的代表。而另外一种说法是,性属木,木代表东方,于卦为震,故比为青龙;情属金,金代表西方,于卦为兑,金白色,故喻为白虎。

金能够克木,故情多损性,而用二八之真精气,使之交合为一,则金木无间,龙虎自伏而成丹,在人体中则以肝为龙、肾为虎,而外丹则仍取阴阳之意,以龙为铅,虎为汞。 《史记天宫书》‘东宫苍龙、南方朱鸟、西宫咸池、北宫玄武。

’在这里的不是白虎,而是咸池。而咸池是主五谷的星,主秋季,因五谷是在秋天有收成的,所以就把它放在秋季,但它不是动物,如何能和龙、鸟、龟配成四灵呢?在《正义》:‘咸池三星在五车中,天演南,鱼鸟所扥也。

’所以在宋代己提出质疑:‘苍龙、朱鸟、玄武、各总七宿而言之。至于咸池,则别一星,自在二十八宿之外。

咸池还有一个解释,就是太阳洗浴之所。在《淮南子天文篇》:‘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

可见咸池原是羌人视为日出之处,咸池也就是碱水湖,应是岷山地区的芋个湖泊,或是青海。由此可证明原始人所崇拜的星宫天象尚没有青龙白虎的观念。

在《礼记礼运》所谓:‘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把不属于动物的咸池换成麒麟。

后世有四灵有麟、四象有虎的习惯。 又由于白虎是战伐之神,所以有多位的猛将被说成为白虎星充扥世的,如:唐代大将罗成、薛仁贵父子等人。

除此之外,白虎又被道教吸放,被神化起来,成为了各庙宇的门神。 ⑤方位和季节 青龙的方位是东,左,代表春季;白虎的方位是西,右,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前,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后,代表冬季。

四神在古代中国中另一个主要表现就在于军事上,在战国时期,行军布阵就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说法,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布阵的方位图而已。 这是借用楼上的。

朱雀,色属红,代表火。 玄武,色属黑,代表水。

青龙,色属青,代表木。 白虎,色属白,代表金。

加上中央方位的**,代表土,是为五行。 详细资料: 青龙关于龙的传说有很多,龙的出处也有很多的说法,有的说是由印度传入的、有的说是中国星宿变成。

印度本身是在龙神的说法的,但龙在印度的地位是不高的,也是有实物的-蟒蛇。在五行学说盛行的年代里,慢慢的也开始流传着有关青龙的故事;五行家们照着阴阳五行给东南西北中配上五种颜色,而每种颜色又配上一个神兽与一个神灵;东为青色,配龙,西为白色,配虎,南为朱色,配雀,北为黑色,配武,黄为中央正色。

在四方的神灵中,根据山海经的说法,「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

」;「东方有句芒,身鸟人面,乘两龙。」;「北方禺疆,黑身手足,乘两龙。

」,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在山海经中的龙都是用骑乘的,而跟他同类的蛇则都是被或握或cao或绕颈,显示出两者的不同来;不过。

3 关于古代白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道教西方七宿星君四象之一,根据五行学说,它是代表西方的灵兽,为白的老虎,代表的季节是秋季。

其他:青龙东方 春季、朱雀南方 夏季、玄武北方 冬季。 二十八宿的西方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其形象虎,位于西方,属金,主杀伐,色白,总称白虎。

白虎和机关白虎是同义词机关白虎 所属动漫:《秦时明月》 机关白虎 使用者:一般由墨家弟子使用。 介绍:墨家四灵兽之一,代表金,主兵战杀戮。

卫庄称赤练都对付不了白虎,战斗力极强。 一般由两名成年男子操纵,白虎的座位上可坐两个大人(或者三个小孩)。

主兵战杀戮的白虎与青龙与墨家一贯宣扬的非攻之术不太吻合,所以墨家制造青龙和白虎就是为了克制公输家族的霸道机关术。 在秦时明月中,天明,高月,少羽曾驾驶机关白虎击败过公输仇的机关蛇。

(参见《秦时明月》第二部《夜尽天明》) 墨家四灵兽:机关青龙 机关白虎 机关朱雀 机关玄武 备注:在《秦时明月》中,机关白虎不止一只。(参见《秦时明月》第三部《诸子百家》) 白虎旧时以为凶神 。

《协纪辨方书》中引《人元秘枢经》:“白虎者,岁中凶神也。常居岁后四辰。”

《太上黄箓斋仪》卷四十四称白虎西斗星君为:“奎宿天将星君,娄宿天狱星君,胃宿天仓星君,昂宿天目星君,毕宿天耳星君,觜宿天屏星君,参宿天水星君。”至于其形象,《道门通教必用集》卷七云:“西方自虎上应觜宿,英英素质,肃肃清音,威摄禽兽,啸动山林,来立吾右。”

同时,道教亦将其用于炼丹术语,如《云笈七羲》卷七十二引《古经》四神之丹称:“白虎者,西方庚辛金白金也,得真一之位。“《经》云:子若得一万事毕,淑女之异名,五行感化,至精之所致也。

其伏不动,故称之为虎也。 亦为凶神形象,《协纪辨方》卷三引《人元秘枢经》:“白虎者,岁中凶神也,常居岁后四辰。

所居之地,犯之,主有丧服之灾。”即俗语所云“丧门白虎”或“退财白虎”者。

按照十二主星宿中记载:“白虎凶神当堂坐,流年必然有灾祸,不现内孝现外孝,否则流血难躲过。” 《史记·天宫书》‘东宫苍龙、南方朱鸟、西宫咸池、北宫玄武。

’在这里的不是白虎,而是咸池。而咸池是主五谷的星,主秋季,因五谷是在秋天有收成的,所以就把它放在秋季,但它不是动物,如何能和龙、鸟、龟配成四灵呢? 在《正义》:‘咸池三星在五车中,天演南,鱼鸟所扥也。

’所以在宋代己提出质疑:‘苍龙、朱鸟、玄武、各总七宿而言之。至于咸池,则别一星,自在二十八宿之外。

咸池还有一个解释,就是太阳洗浴之所。在《淮南子天文篇》:‘日出于旸谷,浴于咸池,拂于扶桑,是谓晨明’。

可见咸池原是羌人视为日出之处,咸池也就是碱水湖,应是岷山地区的一个湖泊,或是青海。由此可证明原始人所崇拜的星宫天象尚没有青龙白虎的观念。

在《礼记礼运》所谓:‘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把不属于动物的咸池换成麒麟。

后世有四灵有麟、四象有虎的习惯。 在中国四圣兽中,另外一个常常跟龙相提并论的就是‘白虎’;虎,为百兽之长,它的威猛和传说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变成了属阳的神兽,常常跟着龙一起出动,‘云从龙,风从虎’成为降服鬼物的一对最佳拍档。

而白虎也是战神、杀伐之神。白虎具有避邪、禳灾、祈丰及惩恶扬善、发财致富、喜结良缘等多种神力。

以上是我从百度文库上粘贴集合成的,希望对你会有帮助。

4 描写白虎的诗句

吕祖丹诀诗词 盗得乾坤祖,阴阳是本宗。

天魂生白虎,地魄产青龙。 运宝泥丸住,搬精入上宫。

有人明此法,万载貌如童。白虎行 诗人:李贺 朝代:唐火乌日暗崩腾云,秦皇虎视苍生群。

烧书灭国无暇日,铸剑佩玦惟将军。玉坛设醮思冲天,一世二世当万年。

烧丹未得不死药,拿舟海上寻神仙。鲸鱼张鬣海波沸,耕人半作征人鬼。

雄豪猛焰烈烧空,无人为决天河水。谁最苦兮谁最苦?报人义士深相许。

渐离击筑荆卿歌,荆卿把酒燕丹语。剑如霜兮胆如铁,出燕城兮望秦月。

天授秦封祚未终,衮龙衣点荆卿血。朱旗卓地白虎死,汉皇知是真天子。

5 文言文:象虎

《象虎》刘基 原文及译文

楚人有患狐者,多方以捕之,弗获。或教之曰:“虎,山兽之雄也。天下之兽见之,咸詟而亡其神,伏而俟命。”乃使作象虎,取虎皮蒙之,出于牖下。狐入,遇焉,啼而踣。他日,豕暴于其田,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戈掎诸衢。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返奔衢,获焉。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于是野有如马,披象虎以趋之。人或止之曰:“是驳也,真虎且不能当,往且败。”弗听。马雷呴如前,攫而噬之,颅磔而死。

翻译:

有个遭受狐狸祸害的楚国人,用了很多种方法捕捉它,没有抓获。有的人就开导他道:“老虎,是山里野兽之雄者。天下的野兽见到它,都吓得失魂落魄的,趴着等候处置。”(他)就让(木匠)做了只老虎的模型,拿虎皮蒙上,拿出来放到窗户下面。(一只)狐狸进入,遇见了,(吓得)惊叫并跌倒了。过几天,有一只猪损害他的农田,(他)就(在草丛里)埋伏下老虎模型,又让儿子拿着戈把守在大路上。(他在)田里叫了一声,猪逃入草丛中,,遇见老虎模型便返身跑往大路,被抓住了。那楚国人十分高兴,认为老虎模型都可以用来让天下所有野兽臣服的。在这时,旷野里有个似马非马的动物,披着老虎模型迎上前去。有人制止他道:“这是驳啊,真的老虎尚且不能抵挡,你前往要失败的。”不听。驳雷鸣般地吼叫着奔上前来,抓住他就咬,楚人被撕裂了头颅死去了。

6 文言文象虎答案

楚国有个受狐狸扰害的人,多方设法来捕捉狐狸,但没有捉到。

有人教他说:“虎,山兽之王,天下的野兽见了它,全都吓掉魂似的,趴在地上等死。”于是他让人做了一个假老虎,拿来虎皮蒙在外面,把它放在窗户之下。

狐进来遇到象虎,惊叫着吓倒在地。有一天,一头野猪出现在他的田里,于是就让人把象虎埋伏在田里,而让他儿子拿着长戈在通衢上拦截它,农夫大声吆喝,野猪在草丛中逃跑,遇到了象虎,回过身来向通衢奔去。

野猪被捉到了。楚人非常高兴,认为象虎可以降服天下的野兽。

后来,野地里有一种野兽,样子有点像马,楚人披上象虎就跑过去。有人劝阻他说:“这是驳呀,真虎尚且不能抵挡,去必将遭难。”

不听。那驳马发出雷鸣似的吼叫,扑上前来,抓住了他就咬,楚人头颅破裂而死。

在中国历史上老虎相关的故事特别的多,在中国的古代四大名著当中就有不少,比如在《水浒传》中就有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武松打虎,以及后来李逵为母报仇的怒杀四虎的故事都被后人所津津乐道。其实在中国古代还有很多与虎有关的比喻也相关的脍炙人口,而且其中蕴含的含义也是发人深省的。下面就举两个例子:

一、三人成虎

相传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 "现在有个一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大街上怎么会无缘无故的出现老虎呢,这绝对不可能的。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真的吗,有道是无风不起浪,我现在心中存着一点怀疑,但是不能确定"

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这回我信了,一二个人说谎有可能,但是这么多人不太可能说假话的,我当然会相信他们"

庞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远隔千里万里,两国的街道市井又何止千万,只怕我和我太子远离大王之后,议论我们的何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你说的道理我明白了,我心时有数,你们放心地去吧," 但是等太子一行走了之后,果然如庞葱料想的一样,诽谤太子和庞葱的人太多了。等到数年之后,当庞葱陪太子回赵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他们。太子也彻底失宠,丧失了王位的继承权。

从这个历史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谣言看似简单,经不起任何的推敲,但是经过人不断的重复,也很多程度个会迷惑一个人的正常思维。而且就算你再小心的防范,有时也难免中招。

二、虎落平阳被犬欺

人们经常用这句话来表达自己现在的不如意,但是这句话也是有出处的。相传司马炎统一了三国,建立了晋朝之后,他感觉之前曹家王朝灭亡的原因是没有利用好自己的亲属子弟,所以他就大加封赏自己的亲朋,导致他们手中掌握了太多的权力,最终爆发了八国之乱,晋朝衰亡,最后被匈奴所灭。匈奴人抓到了晋朝最后一个皇帝司马邺。司马邺被押送到了平阳,也就是瑞的山西临汾,受尽了匈奴人的侮辱,他要身穿仆人的青衣给宴会上每个人的倒酒,宴会后还要负责清理碗碟等杂伇。之前晋朝的旧臣和子民看到自己过去的国君现在已经落魄到此,无不伤心流泪。但是匈奴人还是担心司马邺会以后组织人反抗他们,最终把年仅18岁的他杀掉了。

后来人们常用“龙游浅底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这句话来形容之前大富大贵的人由于一招不慎,而导致的时运不济,而备受小人们的欺凌。

历史上关于虎的典故还是挺多的,作为力量和权力的象征,虎的形象曾经被用到了很多地方。我来讲两个个大家不太熟悉的,为虎作伥、十二生肖之寅虎

为虎作伥

相传,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后变成的鬼叫做伥。这些伥没有了人的思想,会以老虎为尊,一致维护老虎的利益。

相传曾经有一个读书人游玩时差点儿掉到猎人的陷阱里,然后猎人让他上树和自己一起待着,并告诉他这个地方老虎为患,这个陷阱就是为了抓老虎的。

半夜时来了一群人,发现了猎人的陷阱,然后特别生气地破坏掉陷阱走了,说是要维护他们大王的安全。这个读书人非常奇怪,就问猎人这些人怎么回事,怎么破坏陷阱,他们不知道是为了捕捉老虎的吗?

猎人说这些不是人,而是伥,它们生前都是被老虎吃掉。这些伥为老虎服务,死心塌地向着老虎。猎人重新把陷阱搭好,过了不久老虎就来了,然后掉到陷阱死了。结果这些伥发现老虎死了哭得特别伤心,一直都在说是谁害死了他们的大王。

后世用为虎作伥来形容一个人善恶不分,专门替坏人做事。

十二生肖之寅虎

很早的时候十二生肖中有狮子没有老虎,但是狮子太凶残了,它常常危害其他动物,弄得其他动物们怨气很大。玉帝知道了这件事,就想把狮子从十二生肖中踢出去,然后换一个既有震慑力又有威望的动物。可是这样的动物也不好找啊,既有凡间管理的能力,同时还得有威望,而且还得要对玉帝足够忠心,一时之间玉帝也是犯了愁。

后来,偶尔之间,玉帝发现了殿前的虎卫士。在成仙上天之前虎卫士可是在凡间很有威望的,而且他作为卫士曾经立过不少功劳。玉帝越看越觉得虎卫士合适,派他到凡间代替狮子的位置简直不能再好了,他比狮子在动物中的威望高,然后他对动物的管理也很有经验,最重要的是虎卫士对天庭足够忠心。

玉帝越想越觉得满意,就这样老虎从玉帝的殿前卫士变成了凡间的守护者,下凡之后永保下界的安宁。因为老虎本身是天上的神仙,所以它也就具有了辟邪、震慑的作用,世人们开始用老虎的形象来祈求平安,一些镇邪的物品纷纷刻上了老虎的形象。

关于虎的小古文有:

1、《虎与刺猬》

有一大虫,欲向野中觅食,见一刺猬仰卧,谓是肉脔,欲衔之。忽被猬卷着鼻,惊走,不知休也。直至山中,困乏而眠。刺猬乃放鼻而走。大虫醒,甚欢喜。走至橡树下,低头见橡斗,乃侧身语云:"旦来遭见贤尊,愿郎君且避道!

译文:

有一只老虎,想到野地里寻找食物,看见一只仰卧的刺猬,以为是一小块肉,准备咬它。忽然被刺猬卷住了鼻子,老虎吓得狂奔,都忘了休息。一直跑到山里,它又困又累,不知不觉睡着了。刺猬便放了老虎的鼻子跑了。

老虎醒来发现刺猬没了,非常高兴。就走到橡树下,低头看见橡树的果实,吓了一跳。于是,侧过身体对它说:"早上遇见了令尊大人,希望公子暂且给我让让路!

2、《驴遇虎》

驴蒙虎皮。群兽畏之,无敢近者。驴自喜得计,时时出行,以威群兽。一日,遇虎。虎以为同类也,就而与游。驴骇极,大鸣。弃皮而遁,数里不敢息。

译文:

有一头驴,披上了老虎的皮。所有的小动物都害怕它,没有敢靠近它的。驴子很高兴,自认为是个好计策,便每次出去都披着虎皮,用来吓唬别的小动物。有一天,它遇到了真正的老虎。老虎以为驴子是同类,便和它一起走。这个驴子害怕至极,被吓得大声嚎叫。它丢下虎皮逃跑,跑了好几里都不敢停歇。

3、《小儿不畏虎》

忠、万、云、安(地名,都是在四川一带长江沿岸。)多虎。有妇人昼日置二小儿沙上而浣衣于水者。虎自山上驰来,妇人仓皇沉水避之,二小儿戏沙上自若。虎熟视之,至以首抵(同抵。)触,庶几(也许可以。)其一惧,而儿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惧之人威无所施欤?

译文:

忠、万、云、安这些地方有很多老虎。有个妇人白天将两个小孩留在沙滩上自己到水里去洗衣服。老虎从山上跑来,那妇人慌忙潜入水里躲避老虎,两个小孩(仍然)在沙滩上自在嬉戏。

老虎盯着他们看了很久,甚至用头触碰他们呢,期许他们会有些害怕,但是小孩无知,竟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老虎最后也就离开了。估计老虎吃人必是先向人显示其威风,但是对于不怕它的人威风无处施加(而放弃的)吗?

4、《李广射虎》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zhòng)石没(mò)镞(zú)。视之,石也。因复更(gèng)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广所居郡闻有虎,尝自射之。及居右北平射虎,虎腾伤广,广亦竟射杀之。

译文:

李广出门打猎时,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以为是老虎,所以一箭射去,石头吞没了箭头。于是,李广在原地多次重复射箭,但是箭没有能够再次射进石头里。李广以前住过的郡里曾经有老虎,他亲自射杀了它。在右北平住时,李广射过老虎,老虎跳起来伤了李广,李广最终也射杀了它。

5、《狐假虎威》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译文:

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李白

  龙蟠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马嵬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吟剑诗 洪秀全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

  擒尽妖邪扫地网,收残奸宄落天罗。

  东西南北敦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

  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平乐如何。

  猛虎行

  张籍

  南山北山树冥冥, 猛虎白日绕村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 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 雌雄上下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 长向村家取黄犊。

  五陵年少不敢射, 空来林下看行迹。

  猛虎词

  寒亦不忧雪,饥亦不食人。

  人肉岂不甘,所恶伤明神。

  太室为我宅,孟门为我邻。

  百兽为我膳,五龙为我宾。

  蒙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

  彩章耀朝日,爪牙雄武臣。

  高云逐气浮,厚地随声震。

  君能贾馀勇,日夕长相亲。

  猛虎行

  猛虎不怯敌,烈士无虚言。

  怯敌辱其班,虚言负其恩。

  爪牙欺白刃,果敢无前阵。

  须知易水歌,至死无悔吝。

  沁园春 虎

  生在西山,常居东谷,出没无时。向枯树岩前,幽泉涧畔,饥餐渴饮,饱暖随宜。一任纵横,平生勇猛,走入丛林万木披。谁知得。但无忧无餐渴饮,饱暖随宜。一任纵横,平生勇猛,走入丛林万木披。谁知得。但无忧无惧,断绝狐疑。等闲剔起双眉。有万里风生八面威。自踏叶巡山,不离元所,一灵不昧,百兽皈依。跳下悬崖,咆哮振地,月白山寒水满溪。收牙爪,且藏身遁迹,独步云归。

有关白虎文言文

1 急求关于虎的古文 三人成虎 出 处 《韩非子·内储说上》:“庞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