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错位应该如何缓解怎样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筋错位的情况,可以采取如下的处理措施:第一、对于轻度损伤的情况,可以对其进行保守治疗,此时先要对患者进行正骨手法,使错位的筋获得理筋整复,之后再辅助弹力绷带或者夹板、石膏之类的外固定装置,将此处固定起来。与此同时患者还需要持续的保持制动和休息,并且服用具有活血化瘀、续筋接骨作用的中成药和中药汤剂进行治疗。第二、对于某些损伤比较严重的情况,需要临时的使用上述处理,然后择期对此类患者进行手术修复,比如需要对局部的支持带、约束带进行修复,然后将相应的肌腱进行一定的复位和固定。
错位了怎么办呢
手腕关节错位表现:手腕在背屈时腕部受重压、高处跌落或摔倒时手掌支撑着地,暴力集中于头月关节,致使头月骨周围的掌背侧韧带发生断裂,使之产生脱位。
[临床表现];患侧桡骨远端隆起并有明显压痛,正中神经分布区有麻木感,手指呈半屈位,腕关节活动功能丧失。腕间关节脱位多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撕裂伤。[影像学表现]:1月骨脱位:表现为正位片上月骨发生旋转,由正常时的类四方形变为三角形,并与头骨重叠。头月关节和桡月关节间隙均可消失。侧位片可见特征性表现,即月骨向掌侧脱位,月骨凹形关节面向前。而舟骨、头骨和桡骨之间的关系不变。
2月骨周围脱位:实际上是头月关节脱位,月骨原位不动,与桡骨保持正常的对位关系。而其他腕骨都伴随头骨同时脱位。头骨脱位以向背侧脱位为最多见。
3腕间关节前脱位,较少见。实际上是以头月关节为中心的近排和远排腕骨脱位。近排的舟、月、三角骨仍位于桡骨远端的关节窝内。正位片可见腕关节缩短,侧位片可见远排腕骨向前脱位。
手腕筋错位了怎么办呢上面就是具体的介绍了,可见当患者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包扎和固定,且不能不管不问,否则骨头会变形。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大家在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尤其是在运动的时候一定要先热身。
推拿属中医外治法范畴,是一种物理的治疗方法,它是根据病情施用手法治疗的一门中医学学科。推拿治疗疾病的范围广泛,它涉及到伤、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的许多疾病在临床辩证中,必须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通过四诊,结合必要的临床检查,正确了解与掌握疾病的发病过程和全部情况,运用八纲辩证、六经辩证、脏腑辩证、气血津液和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等手段,结合现代的生理、病理、生化、解剖及诊断方面的知识,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辨证施治和辨病论治。手法是推拿治病的重要手段,通过手法作用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改变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使症状得以缓解和消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对伤筋的治疗原理 凡是人体各部分的筋肉(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筋膜、关节囊、韧带、筋鞘、滑液囊、椎间盘、关节软骨盘、血管、周围神经等)受到外来暴力撞击,强力扭转牵拉、压迫或不慎而跌扑闪挫等原因所引起的损伤,均称为伤筋。 《外治秘要·卷二十九》载有“四肢骨破碎及筋伤蹉跌。”伤筋作为诊断,首见此时。临床上伤筋常以肿胀、疼痛、功能障碍及酸胀、麻木等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推拿疗法是伤筋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它主要通过以下几点作用的。 1、舒筋活络、宣通气血、缓解痉挛 损伤后局部经络受阻,气血不通而至痉挛,疼痛或麻木不仁。《素问·血气形志篇》云:“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推拿手法,可以理筋使之复旧,达到筋络疏通,气血通畅而缓解局部软组织的痉挛、不仁或疼痛等症状。 2、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软组织损伤后,一般局部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是肿胀。这是因为损伤之后离经之血瘀积体表而至;或因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通过理筋手法的按压、推抹、揉摩等动作,使筋骨复旧,经脉疏通,气血运行通畅而使瘀血消散、肿胀减轻、疼痛减缓,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如《医宗金鉴·正骨新法要旨》中云“因跌扑闪失,以至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筋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把推拿治病的局部作用原理说的十分明确。 3、理筋复位、解除粘连、疏通狭窄、滑利关节 软组织损伤后,有“弛、纵、卷、挛、翻、转、离、合”之分(《医宗金鉴·正骨新法要旨》)。可伴有骨缝开错,日久失治,使关节间瘀血、积液等,瘀久而产生关节和筋的粘连,使关节屈伸不利。施以推滚、推板、摇背、屈伸、点拨等手法,可理正筋骨,解除粘连,疏通狭窄,滑利关节,以利损伤的修复和功能的重建。正如《医宗金鉴·正骨新法要旨》中云“……能达病者之血气瘀滞,皮肉肿痛,痉挛骨折,与情志之苦欲也。” 4、散风除湿、温经散寒 《素问·举痛论》中说“寒客于背俞之脉则脉泣,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也。”《素问·异法方宜论》载:“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引导按硚。……”推拿手法以按法、擦法、摩法、拿法等,推穴道,走经络,那筋骨,达到散风除湿,温经散寒而治疗痿痹之症。 5、“松、顺、动” 学说 近代中医学者,根据伤筋无论是急性或慢性损伤,疼痛往往是主要症状。损伤后由于血离经脉,经脉受阻,气血流行不通,“不通则痛”。指出治疗的关键在于“通”,“通则不痛”。欲达到“痛”,必须先使其“松”、“顺”、“动”。推拿手法通过舒经通络达到“松”,“松则痛”;理筋整复达到“顺”,“顺则痛”;活血化瘀,使气血流动、主动被动活动之体均达到“动”,“动则通”。三者有机的联系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
“筋结病灶”,对人体多个系统组织,如:神经组织、骨骼关节、脏腑组织等,都可产生“塌方”式的阻滞影响。用治理“塌方”的方法来疏通经络、神经、血管的通路,达到止痛、舒筋活络、理筋整复、通痹、消炎(无菌性炎症)、有效解除筋性致病因“筋结病灶”体的功效。
全身经络推拿主要是指推十二条经脉再加任督二脉,总共是十四条经脉。推拿手法包括点法、按揉法、滚法、一指禅推法还有擦法、捏法等方法。
全身经络推拿是将全身的经络循环打通,对人体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的提升,有非常大的帮助,包括治疗亚健康、缓解疲劳等功能。具体的操作是从头到脚,从上肢到下肢,从外侧到内侧的顺序,即从阳脉到阴脉、从动脉到任脉的顺序,沿着经络的走向来做该手法。
扩展资料:
中医用手在人体上按经络、穴位 ,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治疗。推拿,为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
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和力道,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延长寿命的疗效。
参考资料:
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有关组织解剖位置异常的一系列疾病,都可以通过手法外力的直接作用得到纠正,而使筋络顺接,气血运行流畅。
推拿对关节脱位者,可以通过运动关节类手法使关节回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如肩关节的脱位,可嘱患者取坐位,作跨肩关节的拔伸,即可令肩关节回复正常。骶髂关节半脱位者,因关节滑膜的嵌顿挤压和局部软组织的牵拉而出现疼痛,可通过斜扳、伸屈髋膝等被动运动,将脱位整复,疼痛亦随之减轻、消失。脊柱后关节紊乱患者,棘突偏向一侧,关节囊及邻近的韧带因受牵拉损伤,也能用斜扳法进行纠正。又如临床上常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由于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而引起腰部疼痛及下肢的放射痛,应用强迫直腿抬高、斜拔、牵引等手法,可以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从而解除突出物对神经根的压迫,消除疼痛。
对软组织错位者,推拿也可以通过手法外力作用使之回复正常。如肌腱滑脱者,在滑脱部位可以摸到条索样隆起,关节活动严重障碍,推拿中可使用弹拔或推扳手法使其回复正常。肌肉肌腱、韧带完全断裂者,必须用手术缝合才能重建,但对部分断裂者,可使用适当的理筋手法,使组织抚顺,然后加以固定。对关节内软骨板损伤者,常因关节交锁而致使肢体活动困难,推拿可使用适当的手法,解除关节的交锁。
总之,推拿可以通过手法直接力的作用进行理筋整复,使各种组织各守其位,经络关节通顺,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力线平衡疗法,是我家传的理筋正骨手法,结合现代运动生物力学,经过多方学习交流,博采众家之长,轻柔无痛,经过 长期临床实践自成体系。不仅柔筋正骨,而且注重调节脏腑,疏通气血,平衡阴阳,整体衡动,对身体做一次全方位的调整修复。力线平衡疗法利用生物力学原理,通过患者自身发力,以轻柔的手法,使筋骨各就各位,保持筋骨和谐稳定,从而痛点自然消失。本手法易学易用,不使用暴力,让病人在享受中消除疾病,疗效持久,以柔、准、精、轻、快,是迅速解决疼痛的利剑,是你拓客、留客、锁客的镇店之宝,不受条件限制,随处可操作。
中医正骨与整脊疗法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清代《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称:“脊梁骨先受风寒,后被跌打损伤者,瘀聚凝结。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伛偻之形。当先采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背膂始直。"对损伤性脊椎病变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整复手法等已有较明确的载述。肌肉具有弹性,肌筋膜具有可塑性。长期机械应力,使肌筋膜处于闭锁状态,会使细胞外基质脱水,造成局部细胞营养不良产生疼痛。“《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总论中有:“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术者亦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力线平衡疗法不是费劲辛苦的力气活,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活!但是它又不简单,要求我们在出手之前必须要有一个精准的判断评估,没有准确诊断的治疗,都是耍流氓!所以它更是一个脑力劳动!力线平衡疗法是从小白到高手的最佳选择。与其他流派的区别在于着重诊断、安全、无痛。
力线平衡,安全无痛是力线平衡无痛疗法的特色;形神统一,整体衡动是基石,蕴涵着人类生命科学的重要原理。“形”与“神”,指人的形体与精神,是一对阐释人体结构和生命本质及其关系的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人体由形、神两部分组成,形与神的平衡统一是人体健康的前提,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一旦失衡则会造成形神俱损。只有身心平衡、形神和谐统一才能保证机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曾明确指出:健康的概念,不仅是指生理上没有缺陷,而且还包心理上的健康。我们在做力线平衡手法的时候,一定不要只盯着病名或者症状,诊断重于治疗,要有整体全局观念,辨证施治。整体决定局部,恢复整体的平衡才是关键。
正确的力线纠正会重组我们的筋膜结构,尤其是“深筋膜”。通过“摸,按,循”来寻找 平衡点 ,通过轻柔的手法配合呼吸来达到一个整体平衡状态,我们称之为 力线平衡 。平衡点不全是压痛点,根据其是否伴有自发性疼痛,可分为活平衡点和隐性平衡点。通过调节平衡点,可缓解周围或远隔部位的牵涉痛,此处亦可触及小结节。它常常与动作变形、内脏痛、神经痛及肌筋膜疼痛有关,导致人体组织产生某种不规则的结构,如右图毛毡一样没有弹性的:
人体组织的结构跟年龄、性别也有很大关系。青年人有很高的弹性储备,他们的人体组织如同网格一样的;而老年人的人体组织是毛毡一样的,没有弹性的,这是年纪大的人肌肉力量与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弹性是十分重要的,对运动负荷进行有规律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保持弹性,恢复波浪形的排列。缺乏修复或者训练的人体组织会降低“弹性卷曲度”,降低对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保护,使我们对本体与负荷感觉不再精准。当一个久坐的办公族或者“葛优躺”准备重返运动的时候,神经最先得到激活,但是他需要面对自己的肌肉无力,还需要面对两大挑战:重构内螺旋网络模式和重建内分子卷曲度。其结果就是全身酸痛,甚至损伤。
上病之病不在上,下病之病不在下。查其症,寻其根,复其平,求其正。筋柔,体健,长寿。现在你可知道 整体观 和 循序渐进 的重要性了?
内有所动,必荣于外。所有的外经病痛都与脏腑功能的不平衡息息相关。当人体组织紊乱会造成哪些危害呢?——首先就是人体力线失衡,进而会带来骨骼肌肉经筋损伤,脏腑气血阴阳颠倒,甚至会引发精神状态的改变。比如面部的状态扭曲、高低肩、骨盆错位旋转、血栓、生殖泌尿排泄系统疾病、膝盖足趾疼痛、O型腿、X型腿、变形的站姿和步伐、精神状态紊乱等。
在临床观察统计发现,许多腰椎间盘突出、静脉血栓、股骨头坏死都与膝踝扭伤有很大牵连;而习惯性扭脚、跌倒又与骨盆的旋转错位相关联。所以不仅要解决局部应痛点,还要处理远端的平衡点,这样才能标本兼治,不觉其苦。人之所以有疼痛,是因为体内有一个或者多个点失去平衡,我们所要做的,找到一个力线平衡支点,就是以一个轻柔无痛的手法,让患者在一个深呼吸的瞬间达到力线平衡状态,秒杀疼痛消除功能障碍。我们的宗旨就是 轻柔 ,将 无痛 进行到底!
力线平衡疗法的原则:“必量所伤之轻重浅深,然后施治。”
1·柔和舒适,深透持久。
2·避免疼痛,短时高效。
3·形神统一,整体恒动。
常用方位术语 :
上:靠近头部的为上。
下:靠近足部的为下。
前:靠近腹侧的为前。
后:靠近背侧的为后。
内测:靠近身体正中间的为内测。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间的为外侧。
近侧(端):四肢靠近躯干的部分为近侧(端)。
远侧(端):四肢远离躯干的部分为远侧(端)。
桡侧:前臂的外侧为桡侧。
尺侧:前臂的内测为尺侧。
腓侧:小腿的外侧为腓侧。
胫侧:小腿的内测为胫侧。
浅:靠近体表或器官表面的为浅。
深:远离体表或器官表面的为深。
·一、力线平衡之望诊要点·
1·步行周期:时相是否合理,左右是否对称,行进是否稳定和流畅。
2·步行节律:节奏是否匀称,速率是否合理,时相是否流畅。
3·疼痛:是否干扰步行,部位、性质与程度与步行障,发作时间与步行障碍的关系。
4·肩、臂:塌陷或抬高,前后退缩,肩活动度过度或不足。
5·躯干:前屈或者或侧屈,扭转,摆动过度或不足。
6·骨盆:前、后倾斜,左、右抬高,旋转或扭转。
7·关节:摆动相是否可屈曲,支撑相是否可伸直,关节是否稳定。
8·踝关节:摆动相是否可背屈和屈,是否足下垂、内翻、外翻、内翻,关节是否稳定
9·足:是否为足跟着地,是否为足趾离地,是否稳定。
10·足接角面:足是否全部着地,两足间距是否合理,是否稳定。
二·力线平衡问诊要点:
以患者自述为主,不用倾向性询问:
1 初次发作 情况(日期、病因、上述疼痛特点、演示发生时的动作)
2 疼痛 部位 、 分布 和 性质 。
3 疼痛 严重程度或者强度 。
4· 疼痛的机制 ,连续性、间断性、搏动性还是以疼痛强度的波状、起伏为特征。
5· 现实疼痛情况 ,询问情绪紊乱、局部活动、身体锻炼、局部压迫、冷热刺激、咳嗽、喷嚏、深呼吸等对疼痛的程度、性质、分布的影响。
6· 既往病史 、心理和 心理社会史 ,职业和不良习惯。
·三、力线平衡触诊要点:
人身有病变,则筋骨皆不同于常态。手摸心会,自知病之所在。或陈伤或新伤,究竟为何所伤。病起于上或起于下,皆可摸得清。了然于胸而后因症施治,只在病所拨筋正骨。余者不问。此则事半而功倍,省时省力,应手奏效。具体的操作全凭手指腹感应出来,心中有数、脑中成像,在力线平衡点把拧筋松解柔顺让拧筋‘动中合槽’。松解的精妙之道在于顺其势,随其情,平其经,筋骨并重。
1、医者手部要保持常温,用力轻巧。用心体会 温度 (皮肤的凉热非常关键) 、表面状态及弹性 。
2、 一个伤筋的痛点,表现在医者之手上是,有异响声(细筋受外力之移动声)、发炎的筋肿、有如气垫式的气塞。伤筋会以面、线、点呈现在患者身上,医者可依患者所指之痛处摸索上去,或是以由面而线而点之模式去寻找。伤筋绝不会以单独一点的庝痛而没有牵连的。脏腑伤筋与心理伤筋更要细心体会。
3 注意筋膜的厚度、表面张力、弹性、结节、包块、索等。
4、主动与被动相结合,力度由轻到重、均匀和缓。触肌肉外形、疼痛、肌肉紧张程度。肌腹、肌腱区别对待。
5 透过筋膜、肌肉触骨关节注意骨折、脱位、增生、肿瘤等。
四·功能受限原因分析 。
由于运动、工作、疾病带来的疼痛与不适,以及运动系统及支配其血管、神经的结构或功能的完整性受损,均会影响正常的活动功能。
1疼痛 。 许多疾病引起的疼痛都会限制患者的活动, 手术后疼痛、类风湿性关节炎疼痛,会被动的减少活动,特别是形成某种特定的姿势。
2运动、神经系统功能受损 可造成暂时的或永久的运动功能障碍。另外,重症肌无力、肌动受限,甚至不能活动。
3运动系统结构改变 。 肢体的先天畸形或残障等,直接或间接的限制了正常活动。另外,由于疾病造成的关节肿胀、增生、变形等会影响机体的正常活动。
4营养状态的改变 。 由于疾病造成的严重营养不良,虚弱无力等患者,因不能提供身体活动所需的能量而限制了活动。反之,过度肥胖的患者也会出现身体活动受限。
5损伤肌肉、骨骼、关节的器质性损伤 ,如扭伤、挫伤、骨折等都伴有身体活动能力的下降。
6精神心理因素 / 极度忧郁 。 某些精神病患者,在思维异常的同时伴有活动能力下降。
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探索,大家在 诊病过程 一定要努力做到 :一看(望诊)、二摸(触诊)、三问(问诊)。达到效果:不用病家开口、便知病 痛 八九。
·五·力线平衡疗法禁忌症
筋柔骨正不是逮着骨头“啪啪啪”,也不是逮着软组织一顿揉捏,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筋骨同治”。要勤学苦练,熟练掌握人体构造和十四经络循行。没有诊断清楚,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千万不要动手。
以下六种情况则不宜做手法:
1过饱、过饿、过累、酒后、情绪激动或长期睡眠不佳。
2脱臼、骨折、肌腱断裂等。
3皮肤发炎、烫伤、外伤等情况下。
4生理期或怀孕、哺乳期间。
5术后
6慢性病患者,尤其肿瘤病人。
外治法
外治法是指损伤后局部治疗的方法,在中医骨伤科治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方法很多。包括外用药物、手法(理筋手法,接骨手法,复位手法),夹板固定、牵引、手术疗法、练功疗法等,其中手法最重要。
外治法·外用药物
敷贴药
① 药膏:如生肌膏。膏药如麝香追风膏。药散如提毒散。
② 涂擦药:酒剂如活血酒。油膏与油剂如万花油、红花油。
③ 熏洗湿敷药:如骨科洗药。
④ 热敷药:如热敷灵。
外治法·手法
手法在临床上应用范围很广,如骨折、脱位及伤筋均需要应用手法,而手法对骨折、脱位的治疗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为不用手法去正骨复位则无法纠正其畸形错位。
手法的分类,早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就将其归纳为“摸、接、端、提、推、拿、按、摩”八法,现在习惯称之为“正骨八法”。解放后经过整理已成为一套比较完整具体的手法,如手摸心会、拔伸牵引、旋转屈伸、端提挤按、夹挤分骨、折顶回旋、按摩推拿等。
施手法是要遵循早、准、稳、巧、快的原则。早:指手法治疗越早越好;准:指施手法时用力要准确,恰到病位;稳:指手法要稳妥不能粗暴;巧:指手法轻灵没有拙笨之感;快:指动作轻快、迅速不拖泥带水,非常熟练。
外治法·夹缚固定
夹缚固定适用于骨折、脱位、急性伤筋等,是治疗伤科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如骨折复位后应妥善固定在良好位置上,直到骨折端愈合;关节脱位复位后为使肌肉关节囊修复并防止再脱位,也需要进行固定,如肩关节脱位,膝关节脱位。
1 外固定
夹板固定(骨折概论中讲授)
石膏固定:根据需要可采用不同的石膏类型如石膏托、石膏夹板、石膏裤、石膏管型、人字石膏、“U”型石膏等。
2 牵引疗法
牵引是整复和固定的方法之一,常用方法有:
手法牵引:适用于骨折脱位的复位,对于一些单纯骨折脱位可用徒手牵引,而对于一些复杂的骨折脱位常需悬吊牵引,以补手力的不足如髋关节脱位、腰椎骨折等[如下图]。
持续牵引:既是复位方法也是固定方法,可以克服肌肉的收缩力,矫正骨折重叠移位和肢体挛缩。常用皮牵引、骨牵引、布托牵引等。
3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即手术疗法)
主要是通过手术切开对骨折、脱位等进行复位、固定,包括接骨板、髓内钉、三翼钉、克氏针、钢丝丝线和筋膜修补等方式[如下图]。内固定之后常需配合外固定。
本文2023-08-05 05:12:4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