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中掌控雷电的神兽是?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7收藏

神话中掌控雷电的神兽是?,第1张

神话中掌控雷电的神兽是夔牛

此乃《山海经》中的神兽之一,传闻夔牛常年生活在海域,本体极其庞大,拥有强悍的神力。夔牛乃是唯一能够与神龙一决高下的神兽,本体能够控制天地间的雷电之力,据说夔牛出现之时,天地间风起云涌,其本体夹杂着闪电雷光。

夔牛不但脾气暴躁,且求生欲特别的强,相传其所到之处绝不允许有别人靠近,假若有谁不幸进入了它的势力范围,夔牛便会毫不留情地用体内真气将其击倒。也正因为如此,据说一位心念苍生的大神砍掉了它的三条腿,使其变成了一头行动不便的独角怪物,再也不能祸害百姓了。

另有相传夔牛曾在黄帝与蚩尤的战场附件溜达,后被黄帝发现并捉住,并用它的皮制成一面鼓,用它的骨头做成的鼓槌敲击这面鼓,鼓声震耳欲聋,气势磅礴,响彻五百里之外,威震天下,顿时成为黄帝威慑敌军的利器之一。

历史起源:

东海有座山,名叫流波山,此山距海岸约三万五千米。山上有一种野兽,全身都是青苍色的,没有角,仅有一只蹄子,每次出现都会有狂风暴雨,它身上闪耀着光芒,似日月之光,它的吼声和雷声一样震耳,它叫夔牛。后来黄帝得到了夔牛,用它的皮制成鼓,并用夔牛的骨头做鼓槌,敲击鼓,鼓声响彻一千千米,震慑敌人,威服天下。

雷公和电母是神话传说中的一对天神。他们两人司掌天庭雷电。传说雷公视力差,难辨黑白;夫人电母寸步不离,捧着镜子,先行探照,明辨是非善恶后,雷公才行雷。

电母和雷公成了天生的一对。雷公面目狰狞,电母相貌端雅。雷公手持槌楔,电母手持双镜。他们一旦做法,就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飞沙走石。

雷公投下一个大响雷,就会“轰隆”一声震耳巨响,恶人便身首异处。

传说雷公住在雷泽,他龙首人身,有一个硕大无比的肚子,他常常拍自己的肚子来娱乐。每拍一下,就会发出“轰轰”的雷声。

雷神因为自己肚子的特别之处被黄帝看中了,于是就被抓来做成一面大鼓。但没有了雷神也不行,黄帝就找了雷神的一个亲戚来充当他的角色。

这个新雷神皮肤的颜色好像朱砂,眼光灼灼如闪电,身上的毛和角有3尺长,形状好像一只猕猴。于是在后来的传说中,雷公最突出的特征就是猴脸和尖嘴,俗称“雷公脸”。

在这个神话中,一方面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最原始的认识;另一方面表达了人们惩恶扬善的愿望。而我国古代学者对于电的认识,恰恰就是从雷电现象开始的。

我国古代对雷电的认识由来已久。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卜辞中,就已经出现了"雷"字。"雷"字最上面一横表示天,最长的一竖表示雨,里面的小点也是雨;下面的"田"字表示田野,由于当时实行的是"井田制",所以写成了"田"。而整个"雷"字则表示下雨时,在田野上空发出的雷声。在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上,也已经出现了"电"字,"电"字的上面是个"雨"字,下面是个"电"字。整个"电"字不但表示了人们在田野上空所见到的强烈闪光的形状,而且还表示了只有在下雨时才能够看到这种闪光。虽然这里的"电"字是专指闪电,但是它已经向我们传递了这样一个科技信息:古代的先民们不但用文字的形式,形象地描画了闪电,而且还明确表示了它的出现与下雨有关。

不管发明电之前还是之后,闪电都是叫闪电。

古代人虽然没有人造电,但电的概念还是有的。其实古人早就把快捷、发光、发热的现象称为电,并且有许多带电字的成语,如风驰电掣,就出自于《六韬·龙韬·王翼》:“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革,风驰电掣,不知所由”。还有“电似火蛇、电光四射、电光石火、电霹雷击、雷电交加、雷电大作、飙举电至、电光朝露、飞云掣电、疾如雷电、星旗电戟、星行电征等等。

之所以把雷电称为雷电或闪电,是因为这种现象符合“电”的表现,闪电时发光闪烁迅捷快速雷声震耳,把它叫做闪电岂不很自然?而所谓电被人类发明后,传到了中国,把它翻译为“电”也就很自然了。

其实“电”的读音只是中国人的叫法,外国人发音叫法就不一样了。如英文为“electricity”,法语为“Electric”,日语为“电気”(从中文演变而来),这些不同语言对“电”的读音完全是不一样的,但意思是一样的。人类的语言和词义能够相互贯通,是人类形成思维记忆并能够沟通的最重要工具。

古代闪电也还有不同叫法,都是现象的描述。

中国古代对闪电的叫法还有;霍闪、列缺霹雳等。霍闪的霍是快捷的意思,闪就是闪烁的意思,加在一起形容闪电还是很形象的;而列缺霹雳出现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文中,诗云:“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中开。”

这里,列缺指闪电,列通“裂”,缺指隙缝。整段说的是山雨欲来,电气从云中决裂而出,霹雳震撼,有山崩地开之势。

影视中雷公电母形象

其实古人对雷电本身怎么来的以及运行机制并不清楚,因此产生了许多神话,认为天上有雷公电母,是玉帝下面司掌雷电的官员,而且还是两口子。他们有时配合龙王行雨,有时配合斩妖除魔,还有时两口子吵嘴闹矛盾也霹雳擦啦来上一阵。

民间传说有雷公光打坏人恶人狐狸精之说,所以有人对做坏事的人会说当心遭雷劈。但现实中,常常是好人穷人挨了雷劈,因为他们常常雷雨天还在野外劳作。所以,神鬼传说不靠谱,只是底层人们对公平的一种向往,也是一些统治者、宗教群体,为了麻痹或引导人们向善而编造的故事。

古人也有对雷电朴素的思考。

中国古人也有一些思想者,他们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得出了一些感悟,如阴阳平衡、物极必反等,这种哲学观念如今依然是看待世界事物的一种方法,反映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

因此古人对雷电也有一定的认识,如《易经》中认为雷电是“阴阳相激为电”;《楚辞》中有“因雷为天庭阳气,故称「公」”;《说文解字》中有“电,阴阳激耀也,从雨从申”;《字汇》有“雷从回,电从申。阴阳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泄而为电”等记述。

《南齐书》中还记述了雷击的场景,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这里“电火烧塔下佛面”大概是由于大佛金身导电,被雷电所烧的缘故。

但这些只是一种看待事物的观点和方法,是对大自然现象的一般规律认识,属于哲学范畴。而自然界的规律存在于各种事物的特殊本质之中,认识自然的具体事物,必须发现和探究其特殊规律,这就是自然科学。

现代科学已经基本清晰揭示了雷电的机制。

随着现代科学的兴起,人们从凭现象思考领悟大自然一般规律的哲学道理,开始转向了具体自然规律的发现与探究,对雷电的具体运行机制越来越清晰了。

现在人们知道,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和物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产生的强烈放电现象。这种放电现象是由于在云层和大地物体之间,积累了过多的电荷,一般来说在云的顶层为正电荷(阳电),底层为负电荷(阴电);有时候云与大地和地面物体之间,也会形成正负电荷,云层为带正电荷,地面物体带负电荷。

这些正负电荷都相互憋着,需要释放,急切地想要结合在一起,在轰轰烈烈爱的交融中,得到完全的释放才会舒服平静下来。电闪雷鸣就是正负电荷释放的过程。

闪电就是正负高压电释放过程的电弧,雷声就是巨大电流烧灼空气,激发空气膨胀爆裂的声音。在云层正电与地面负电相吸状态下,空气不是良好导体,电荷就会寻找更好的导体阴阳交会,这样一些高大建筑和树木、甚至人体就成了它们寻求传输的桥梁捷径,这些物体就倒霉了,在电荷轰轰烈烈的释放,被烧焦或击毁成为牺牲品。

当云和大地没有这些物体作为媒介时,只有相互靠近,最终击穿湿润的空气,发生云和大地直接强烈放电,这时千万银蛇狂舞,伴随着撼天动地的霹雳声,令人惊魂。

闪电和雷声往往不同步的原因。

当闪电距离我们很近时,能够同时看到闪光和雷声;当闪电距离我们较远时,先看到闪电,后才听到雷声;当闪电离我们很远时,我们会看到闪光,但没有雷声。这是因为光速快,每秒传播速度30万公里;声速慢,每秒传播速度才430米的缘故。而太远的闪电,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各种物体吸收了,就引不起我们耳鼓膜的震动了,所以就听不到了。

夏代已经推断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东夷石刻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中有与社石相关的正南北线。商代关注不同天气的不同现象。甲骨文中有关于风、云、虹、雨、雪、雷等天气现象的记载和描述。西周时期用土圭定方位,并且知道各种气象状况反常与否,均会对农牧业生产造成影响。《诗经·幽风·七月》,记载了天气和气候谚语,有关于物候的现象和知识;《夏小正》是我国最早的物候学著作。春秋时期,秦国医学家医和开始将天气因素看做疾病的外因;曾参用阴阳学说解释风、雷、雾、雨、露、霰等天气现象的成因。《春秋》将天气反常列入史事记载;《孙子兵法》将天时列为影响军事胜负的5个重要因素之一;《易经·说卦传》指出“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卦代表自然物。战国时期,重视气象条件在作战中的运用。庄周提出风的形成来自于空气流动的影响,并提到日光和风可以使水蒸发。《黄帝内经·素问》详细说明了气候、季节等与养生和疾病治疗间的关系。秦代形成相关的法律制度,各地必须向朝廷汇报雨情,以及受雨泽或遭遇气象灾害的天地面积。《吕氏春秋》将云分为“山云、水云、旱云、雨云”四大类。汉代列出了与现代名称相同的二十四节气名,并且出现了测定风向及其他天气情况的仪器。西汉时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和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指出了雨滴的大小疏密与风的吹碰程度有关。东汉哲学家王充《论衡》,指出雷电的形成与太阳热力、季节有关,雷为爆炸所起;东汉学者应劭《风俗通义》,提出梅雨、信风等名称。三国时期,进一步掌握了节气与太阳运行的关系。数学家赵君卿注的《周髀算经》,介绍了“七衡六间图”,从理论上说明了二十四节气与太阳运行的关系。两晋时期,“相风木鸟”及测定风向的仪器盛行。东晋哲学家姜芨指出贴近地面的浮动的云气在星体上升时,能使星间视距变小,并使晨夕日色发红。晋代名人周处的《风土记》提出梅雨概念。南北朝时不仅了解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还开始探索利用不同的气候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充分探讨了气象对农业的影响,并提出了用熏烟防霜及用积雪杀虫保墒的办法;北魏《正光历》,将七十二气候列入历书;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提出冬季“九九”为一年里最冷的时期。隋唐及五代时期,医学家王冰根据地域对我国的气候进行了区域划分,这是世界上最早提出气温水平梯度概念的。隋代著作郎杜台卿《玉烛宝典》,摘录了隋以前各书所载节气、政令、农事、风土、典故等,保存了不少农业气象佚文;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乙已占》,记载测风仪的构造、安装及用法。宋代对于气象的认识更为丰富和详细,在雨雪的预测及测算方面更为精确。北宋地理学家沈括《梦溪笔谈》,涉及有关气象的如峨眉宝光、闪电、雷斧、虹、登洲海市、羊角旋风、竹化石、瓦霜作画、雹之形状、行舟之法、垂直气候带、天气预报等;南宋绍兴酒秦九韶《数书九章》,列有4道测雨雪的算式,说明如何测算平地雨雪的深度。明代工部尚书熊明遇《格致草》,根据西洋科学原理,辨析了自然界变化与历史上所载的灾异及风、云、雷、雨诸气象现象之间的关系,他所设计的“日火下降、气上升图”,系统地说明对流性天气的形成。清代译著《测候丛谈》,采用“日心说”,全面介绍了太阳辐射使地面变热以及海风、陆风、台风、哈得来环流、大气潮、霜、露、云、雾、雨、雪、雹、雷、平均值及年、日较差计算法、大气光象等大气现象和气象学理论。

岁月推移,天象更迭。我们祖先辛勤劳动,留下宝贵的天象记录,无一不反映出先人孜孜不倦、勤于观测的严谨态度,无一不闪烁着我们民族智慧的光辉。这些,是我国古代丰富的文化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对今后更深刻地探索宇宙规律,都将起到应有的作用。

避雷针,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制造原理虽然简单,但却是人类重要的发明创造。

如今,国际科学界公认:领导美国独立战争、美利坚开国三杰之一的富兰克林,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根避雷针。

那么,避雷针是富兰克林的发明吗?唐朝一本奇书,揭开了真正的发明者,颠覆了大家传统认知。

一直以来,人们习惯性的认为,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在关于富兰克林的书籍中,总有他揭开雷电秘密,制作避雷针的介绍。

1749年到1751年间,富兰克林仔细观察了云、雷电、闪电的形成之后,于1752年做了一项震动世界的电风筝实验。

在美国费城雷电交加的一天,富兰克林利用风筝,把大气电收集到莱顿瓶中,使其充电,由此证明他的设想,即“闪电和静电的同一性”。

基于这一实验结果,以及尖端接地导体放电的物理现象,富兰克林提出了避雷针的构思。1752年,避雷针在法国马利大学得到应用。

于是,人们习惯性的把富兰克林作为避雷针的发明者。

然而,唐朝一本奇书,却揭开了真正的发明者: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避雷针的,是一个中国人。

唐朝有一个诗人叫王叡,《全唐诗》中有他的七言绝句,但不是太出名,即“枨枨山响答琵琶,酒湿青莎肉饲鸦。树叶无声神去后,纸钱灰出木绵花”,估计不是研究者,根本不知道这么一号人物。

但王叡却写过一本叫《炙毂(gu)子》奇书,里面谈到的一件事,就涉及避雷针。

原来,汉武帝时期,柏梁殿因雷电遭到火灾,《史记·孝武本纪》中记载“十一月乙酉,柏梁灾”。重修之后,汉武帝担心还会发生雷灾,这时一个巫师建议,将一块鱼尾形状的铜瓦放在层顶上,就可以防止雷电所引起的天火。

显然,这里的“鱼尾铜瓦”,其实就是避雷针的雏形。

如果说“鱼尾铜瓦”过于简陋,很难与现代避雷针相提并论的话,那么一个法国人的记载,佐证了中国早于富兰克林之前,就已经广泛使用现代避雷针了。

1688年,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写了一本叫《中国新事》书籍,其中就提到了这么一个细节:

中国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结一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

按照这一记载可知,一旦雷电击中房屋,那么电流就会先接触金属舌头,然后沿着铁丝导入地下,从而避免雷电击毁建筑物。

显然,与现代避雷针相比,几乎没什么差别。更为重要的是,至少早在1688年时,中国已经广泛使用现代避雷针了。

实际上,即便上文提到的汉朝,可能也不是避雷针的第一次使用。在汉武帝之前,中国可能早有避雷针的雏形了,只是没有记载罢了。

为何中国人发明避雷针的荣誉,却被富兰克林夺去?笔者认为,二个原因值得深思:一,富兰克林不仅发明了避雷针,而且还提出了理论,这是中国人严重欠缺的,中国人注重的是实用性;二,落后就是原罪,缺乏话语权,所以中国古代有很多发明创造,但却不被西方认可。

当中国再度成为世界第一时,或许外国一些史书在谈及避雷针时,就会浓墨重彩的写上一笔:中国人发明了避雷针,使用了2000余年,富兰克林改进了避雷针。

神话中掌控雷电的神兽是?

神话中掌控雷电的神兽是夔牛此乃《山海经》中的神兽之一,传闻夔牛常年生活在海域,本体极其庞大,拥有强悍的神力。夔牛乃是唯一能够与神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