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阴阳五行养生
阴阳包括五行,五行含有阴阳,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根据其属性,可分为两类,阴类和阳类。我在此整理了中医阴阳五行养生,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中医阴阳五行养生简介
阴阳五行学说主要由阴阳五行与五运六气两个相对不同逻辑范畴的概念与关系所组成,其与现代哲学的关系,简单的说属于系统的理论逻辑与逻辑认识方法的关系。换一句话来说,现代哲学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其实都是在证明或阐述阴阳五行学说的科学性。如果没有阴阳五行理论的系统逻辑,那么,现代哲学阐述的基本观点和原理就是一盘散沙。比如说,现代哲学其实就是以矛盾为立论基础,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为其具体铺垫的思维方法,也是客观世界普遍遵循的规律。有道是,任何理论都是抽象的,若未采取特定的思维艺术或与具体事物结合之前,不但不能具备具体的含义,而且也无法形成完整严密的思维体系。所以,尽管现代哲学在所有单个的认识层面很深入也较全面,但其毕竟未能采用阴阳五行学说那样的思维艺术,所以,它的不同认识层面就无法有机的衔接,形成一种反映事物在一定的存在形式中、能在时空上一脉相承的动态变化的思维体系。而这一切恰恰阴阳五行学说出乎人们预料的做到了,且已经达到了无可复加接近绝对真理的程度。
阳——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 阴——静止的、内向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 阳虚则外寒。阳虚——寒症——功能衰退,症状表现:疲乏无力、精神萎靡、 畏寒肢冷、腰酸腿痛、夜尿多(五更泻)。 阴虚则内热。阴虚——热症——功能亢进,症状表现:五心烦热、面色潮红、 烦而多言、口干咽燥、渴喜冷饮、尿黄、便干。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邪正斗争,阴阳失调。里邪出表为病退,表邪入时灰病进! 防治原则: 防治原则:无病防病(病前)、既病防变(病中)、愈后防复(病后) 《黄帝内经》“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已病早治!”治病求本。急治标、 缓治本。 黄帝内经》。
五行相生相克,相生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促进、助长之作用; 相克是指一事物对另一事物有抑制和制约的作用。即相生促发展,相克利平衡! 即相生促发展,相克利平衡! 即相生促发展 由于五行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故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存在着“生我”、“ 我生” 和“克我”、“我克”四个方面的联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
中医阴阳五行的四季养生
春季:宜养肝、不动怒;多吃绿色食物:青菜、韭菜。
夏季:宜养心,注意控制情绪!勿大喜。多吃红色食物:红署、蕃茄、胡 萝卜、红辣椒、西瓜、瘦肉或红色肉类。
秋季:宜养肺、忌悲伤。白色和秋气相吻合。多吃白色食物:梨、莲子、白萝卜、 白菜、山药(横栽直长、益肾润肺补脾)。
冬季:宜养肾、防惊恐,固本扶正。多吃黑色食物:黑木耳、黑米、葵瓜籽、坚 果、紫菜、黑菇、海带等。
四季作息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早睡早起;地气上升、万物复苏处于上扬趋势!一年之季在于春,一日之 时在于晨!寅时肺经最活跃,闻鸡起舞、闲庭信步,春通肝气、舒肝明目!
夏天:迟睡早起;夏至过后,昼长夜短,顺应天时,夏通心气、以利养心补气。迟 睡的概念只是相对的!夏天的气和人体运动的气非常吻合。
秋天:夜卧早起,与鸡俱兴。收获之季,多采气聚气、强身健体。秋通肺气,宜滋 阴养肺利皮毛。 冬天:早睡晚起!
冬季早晨的雾、霾等各种瘴气处于下降趋势,不宜早起!特别 老年人!冬不养藏,春必病温!冬通肾气、应固精化气。冬天如果不补养 一年消耗、损伤的气血和细胞,次年春天到来,各种疾病必将复发。
阴阳五行
任何事情都可以一分为二,这就是阴阳。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五行相生、相克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天干地支与阴阳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阴天干:乙、丁、己、辛、癸
阳天干:甲、丙、戊、庚、壬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阳地支:子、寅、辰、午、申、戌
阴地支:丑、卯、巳、未、酉、亥
五行与干支
天干 地支
金:庚、辛、 金:申、酉
木:甲、乙、 木:寅、卯
水壬、癸 水:子、亥
火丙、丁 火:巳、午
土戊、己 土:丑、辰、未、戌
二十四节气
正月寅月:立春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雨水到惊蛰止。
二月卯月:惊蛰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春分到清明止。
三月辰月:清明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谷雨到立夏止。
四月巳月:立夏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小满到芒种止。
五月午月:芒种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夏至到小暑止。
六月未月:小暑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大暑到立秋止。
七月申月:立秋入洁之时刻,经过中气处暑到白露止。
八月酉月:白露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秋分到寒露止。
九月戌月:寒露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霜降到立冬止。
十月亥月:立冬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小雪到大雪止。
十一月子月:大雪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冬至到小寒止。
十二月丑月:小寒入节之时刻,经过中气大寒到立春止。
时间与地支对照表
23 — 1点 子时 1 — 3点 丑时
3 — 5 点 寅时 5 — 7点 卯时
7 — 9 点 辰时 9 — 11点 巳时
11 — 13点 午时 13 —15点 未时
1 5— 17点 申时 17 —19点 酉时
19— 21点 戌时 21— 23点 亥时
另:战 国 时 , 以 邹 衍 为 代 表 的 阴 阳 五 行 说 广 为 流 行 , 被 秦 汉 道 家 、 儒 家 和 神 仙 方 士 以 及 后 世 道 教 所 吸 取 。 调 阴 阳 、 顺 四 时 、 序 五 行 、 以 政 令 配 月 令 的 思 想 , 成 为 汉 代 人 普 遍 的 看 法 。 早 期 道 教 经 典 中 也 充 满 了 阴 阳 五 行 思 想 。 《 太 平 经 》 之 言 「 以 阴 阳 五 行 为 家 」 , 以 奉 天 地 、 顺 五 行 为 本 , 认 为 天 地 之 性 是 由 阴 阳 所 构 成 的 。 《 老 子 想 尔 注 》 讲 阴 阳 之 道 , 主 张 「 和 五 行 , 令 各 安 其 位 」 。 《 参 同 契 》 以 《 周 易 》 卦 爻 配 阴 阳 五 行 , 用 以 说 明 修 仙 炼 丹 。 《 黄 庭 经 》 以 五 脏 配 五 行 , 用 阴 阳 之 气 炼 形 养 身 。 阴 阳 五 行 学 说 成 为 道 教 内 外 丹 学 的 重 要 理 论 依 据 。 道 教 教 义 也 吸 收 了 阴 阳 五 行 学 说 的 义 理 并 大 量 采 用 阴 阳 五 行 学 的 名 词 术 语 。
现代阴阳新观念
现代阴阳新定义
阴阳的科学化新观念
1"阴阳"与"对立统一"的种属关系
在哲学和逻辑中与阴阳概念联系比较密切,并且最为接近的就是"对立统一关系"或"矛盾"
对立统一是两事物或一事物内部对立着的相互依赖又相互排斥的关系;
矛盾关系是在同一个属概念下两个种概念之间的一种不相容关系这两个种概念就是阴和阳
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的一种划分或细分,两者是种属关系对立统一规律是"阴阳"的上位属概念,阴阳则是对立统一的两个下位种概念
阴阳是互不相容又紧密联系的两个对立面的一对性态或属性阴阳的内涵互相否定,一个概念"阴"肯定对象的阴的属性,另一个概念"阳"则以否定阴概念所肯定的属性,作为阳对象的属性;
阴阳的外延互相排斥,又相互互补,其总和等于它们最邻近的属概念的外延,即两个种概念外延的和或并
阴阳是对立统一或矛盾关系中两个不同性态,属性的一对哲学或逻辑范畴的概括,就是两事物或一事物即相互依赖,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反相承的一对并列的种概念
阴阳是属性,是性态,是事物特性相对或相反性态的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是一对事物或同一事物两个方面,两种性态的表现
2阴阳的科学(热力学)定义:
阴阳的科学新解:阴阳是"对立统一关系"或"矛盾"的两个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相互对立的两个下位种概念
定义:如果集合Y与Y'(或事物,对象)是互补集,即Y∪Y'=U,Y∩Y'=0,
且集合Y满足,EdS≥界限值A域,或pdS≥分界值B域,则集合Y叫"阳";
若集合Y'有,EdS<界值a,或pdS<界值b(可以是平均值,中位数,众数,或是自然的或人工的分界线),则集合Y'是"阴"
U是全集,是阴阳的上位属概念,即"对立统一关系"或"矛盾"的集合整体,总体
即若事物或集合Y的 EdS(或pdS)高,或EdS(或pdS)>界限值域(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则该对象Y集合是阳;
如果集合Y'的 EdS(或pdS)低,或EdS(或pdS)<分界值集,则该对象Y'属阴其中,E=(1/2)mv2+Ep是能量,或量子关系E=υh,p=mv是动量,dS是熵(或EP,P是无序度)
阴阳还可以用模糊集来定义有了阴阳概念的科学定义,及其逻辑关系的新发现,将使中医中寒热与虚实等概念的科学化成为可能,它们的表述与阴阳类似
3阴阳的整合与还原的统一:阴阳集,阴阳元,阴阳分维气,阴阳的统一性,显示了统一化的认识论"物质(阴)与精神(阳)的统一",物质与意识(信息)的统一,量子论"粒子(阴)-波(阳)的统一",二象性的统一;有序-无序"双大循环"的统一等----霍隆
测度、测量阴阳
数理阴阳
1、阴阳:相传天地形成之前,宇宙一片浑沌,盘古开天辟地,将浑沌一分为二,天为阳,地为阴,由此有了阴阳的概念。后来古人根据生产、生活实践和对自然现象长期观察的事实,逐步把太阳、男性、力量、光亮、热等带有向上的、运动积极、肯定的、善意的、热情的属性归为阳,把月亮、女性、软弱、黑暗、冷等带有下沉的、静止的、消极的、否定的、恶意的、冷淡的属性归为阴,并由此总结出一套阴阳相互作用的学说以解析说明世上万事万物的产生和发展。把它应用到自然界、人类及生老病死就有了后来的阴阳五行学说、阴阳八卦学说和古老的中医理论。
2、五行:指木、火、土、水、金五种物质和它们的运动。五行的概念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它是阴阳相互作用的产物。木、火和金、水分列于土地上下,前两者属阳,后两者属阴,火比木更活跃属至阳,水比金位置更下,属至阴,土地处中间属于中性,因水为树木生长所必需,故水又与木相互依存,这样就构成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行循环,称为“五行相生”。顺着这种循环物质就相生,违背了它就会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称为“五行相克”。但是,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着反常现象,这就有了“相乘”和“相侮”。相乘就是过度的相克,其次序与相克是一致的,比如,木气偏亢,太过的木便去乘土,使土气虚弱。相侮又叫反克,即本来是自己可以克胜的一方,却反而被它克胜,其次序正好和相克相反。比如,正常的相克关系是木克土,然而木气偏亢,土就会反过来侮木。我国古代哲学家把自然界一切事物的性质,分别列入这五大类的范畴,并以此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
<黄帝内经>巧妙地把阴阳和五行结合到一块,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中医五行理论,并以此指导医学实践和疾病防治。古人认为五行在天上对应金木水火土五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这五类物质在天、地、人之间形成串联,如果天上的木星发生了变化,地上的木类和人的仁心都随之产生变异。古代迷信就是以这种天、地、人三界相互影响和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来推算人的命运的。
编辑本段阴阳五行的由来
2008-06-21 19:36
从小说《五行神话》说阴阳五行的由来
阴阳五行,是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的合称。是上古认识自然和解释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阴阳学说认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孳生着、发展着和变化着的。
五行是一种文化。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物质世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是由于这五种最基本物质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运动变化而构成了物质世界。这个行,不是走路的意思。是代表运动。用现在的解释有动能的意思。
金,不是黄金。是坚固和凝固的意思;
木,代表生的功能和根源。中国字“生“就是一个很好的五行中对”木的解释。生是一个象形字,下面是一个“土”字,上面代表破土生发出来的一个枝一片叶。
水,代表流动,具有循环和周流的意思;
火,代表热能;
土,代表地球本身。所以土在五行的方位上居中。
五行是说这五种物质是相互变化的,相互影响的。这种变化和影响就是生和克。
生和克是阴阳学说里面的说法。
严格的说,五行学和《易经》没有根本的联系。只有在运用《易经》的法则和占卜的时候,《易经》才和五行学产生联系。
五行学说的确立,一般认为是战国时代。也有人倾向五行学说产生在商代或比商更早。
《五行神话》这本小说就是把五行的观念放在上古时代。也就是说作者倾向于后一种史学观。其实,从现有的考古资料看,夏商周这三个时代中,商人尚鬼,喜欢占卜。而其后的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开始倾向于道家中的方士,也就是喜欢修道炼丹。丹道派的思想应该源自于《易经》的原理。
五行学说的产生和五行观念的形成,对古代哲学和中国人的世界观,生活方式影响及其深远。
五行学说的发源地没有考证,甲骨文中也没有有关五行的文字。但现在的学者都倾向于产生在河北,北京这一代的文化如黄帝和伏羲这一时代。
《五行神话》里面把少昊做为三皇五帝中的五帝之一,也是为了肯定五行文化产生在轩辕和伏羲这个时代。有关三皇五帝都是哪些人,会在以后给大家解释。
《五行神话》小说里面认可的三皇应该是伏羲,神农,黄帝。也就是说作者认可《尚书》里面的说法。
我们现在的道家文化是齐文化的延续。《易经》做为道家的代表。有可能是中原文化也就是河南,山西商文化在上古时期的发展而来的。所以,阴阳五行文化要比中原文化的《易经》更早一些。
《易经》的占卜或者叫做卜筮,很多人认为是八卦。其实,五行和八卦是分开的。卜筮的重点是五行,不是八卦。要用卦来断事情则又是另外一个体系。所以,五行和八卦是分开的。
五行学说有自己的法则,这个法则是比《易经》还要早的天干文化。这个文化在甲骨文中有记载。天干文化就是五行学的法则。
以上是《五行神话》这本玄幻小说中有关五行的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小说中不仅把山海经做为基础,而且是很忠实的在山海经人物,山河,动物,草木中yy。小说中有关阴阳五行的概念和yy出来的东西绝对是按照无行阴阳来编造的。这些,大家可以从文字中体会。此外,小说中的武术和剑法,棍术术语也很少杜撰,都
是从太极拳,太极剑中移植过来的。
有关《易经》和卜筮。作者会在《五行神话》续集《卜筮官之尚鬼眷色》中,继续为大家yy。小说的背景年代肯定是尚鬼的商朝。
再说一点《易经》和题外话。
《礼记》中的“五行解”提到易经。说这本书是洁净精微,易之教也。
古人说“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读书读到春天的景物都已经远离了,还不知道。可见,《易经》这本书对人的吸引力有多大。
玄幻和yy小说,是作者通过激发自己的想象空间,为读者创造一个yy的世界。
通过充分的想象,将生活变得更有自由度在生活繁琐的今天是我们放松自己身心的一种好方法。
我们的祖先写作的《山海经》就是yy和现实结合的典范。它培养了这个民族充分的想象能力。这是我推崇《山海经》的原因。《五行神话》这本小说不一定会让大家都满意。但是我会尽我所能在小说中写进一些文化的东西,让大家在阅读的时候得到想象空间的同时,还得到一些传统的文化。
#茶之历史
我国喝茶的历史极其悠久。陆羽在《茶经》里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近代考古发现6000多年前,生活在浙江余姚田螺山一带的先民就开始植茶树,田螺山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我国最早人工种植茶树的地方。2015年中国科学院正式证实,从陕西汉阳陵出土的植物样品为古代茶叶,这些茶叶距今已经有2100多年的历史,还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成为了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茶叶。
有句老话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显然是老百姓满足温饱之后的“奢侈品”。如今,茶饮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是自饮、待客的必备品。
#茶之药性
我国多部医药古籍,如《本草经集注》、《唐本草》、《食疗本草》《本草拾遗》、《本草别说》、《汤液本草》、《日用本草》、《纲目》《本草通玄》,还有《山家清供》、《饮膳正要》、《随息居饮食》、《茶谱》等古人文集都有关于茶叶养生治病的记载。综合起来就是:茶甘,微寒,无毒,可以清心神,凉肝胆,除烦渴,肃肺胃 。
#茶之有效成分
一是茶多酚,是茶叶中儿茶素类、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15%--20%,具有苦、涩味。茶叶的浓度、刺激性、收敛性、苦涩与回甘都是由这一类物质引起的。在茶汤中可与咖啡因结合而缓和咖啡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具抗氧化、抗突然异变、抗肿瘤、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低低密度酯蛋白含量、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产物过敏等功效。
二是咖啡因
茶叶中的咖啡碱含量为2%—4%,除咖啡碱以外,茶叶中还含有少量的茶碱和可可碱。它们都能溶于热水。饮茶的兴奋作用就是咖啡碱的功效,儿茶素类及其氧化缩和物可使除中咖啡因的兴奋作用减缓而持续。咖啡因带有苦味,是构成茶汤滋味的重要成份。
三是氨基酸。茶叶中已发现的有26种,包含20种蛋白质氨基酸和6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其中,最主要的有茶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和精氨酸。尤其是茶氨酸,几乎为茶叶所特有,占茶叶干物质的1%~2%,约占所有氨基酸含量的50%。茶中氨基酸的味道有酸、爽、甜的特点,部分氨基酸还略有酸味。
四是矿物质
茶中含有丰富的钾、钙、镁、锰等11种矿物质。如钾促进血钠排除,多饮茶可防止高血压。血钠含量高,是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锰具有抗氧化及防止老化之功效,增强免疫功能,并有助于钙的利用。因不溶于热水,可磨成茶粉食用。
茶汤中阳离子含量较多而阴离子较少,因此偏碱性,可帮助体液维持碱性,保持健康。
五是维生素
茶叶中含有水溶性的B群维生素及维生素C,可由饮茶中获取。还有不溶于水的类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可转换为维生素,但要和茶未一起饮咽才可补充。
#茶之五行
茶的五行本质是属木的,但是因为加工方法的不同,泡出的茶色不同,而附带上了不同的五行属性。
绿茶,如龙井,碧螺春是炒制而成,带有火性,有些人喝新炒的绿茶会上火,就是因为新炒绿茶火性足。但是绿茶放到秋天后,火性尽退,绿茶的寒性毕露,因此脾胃寒凉的人不适合在秋冬时节和绿茶。
黄茶,如四川的蒙顶黄芽、湖南的沩山毛尖,加工工艺中有一道“闷黄”工艺,茶色黄亮,因此带有土性。白茶、红茶、黑茶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经过了充分发酵,所以又被称为全发酵茶。通过发酵,茶鲜叶氧化后形成了红色氧化聚合产物———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这些色素一部分溶于水,泡出茶来红叶、红汤,茶味中正、醇厚,茶性由寒变温。
青茶,如乌龙、铁观音,属半发酵茶,介于绿、红茶之间。色泽青褐,冲泡后可看到叶片中间呈青色,叶缘呈红色,素有“青叶镶边”美称,既有绿茶的清香,又略带红茶醇厚的滋味,不寒不热,温热适中。
白茶的鲜叶有“三白”,即嫩芽及两片嫩叶满披白色茸毛。制作过程不揉不炒,通过长时间的萎凋和阴干,形成毫心银白,叶色灰绿或铁青色,内质汤色浅黄明净。白茶是保留茶叶原有成分最多的一种茶叶,因此木性最足,也最寒凉。
#茶之养生
年分四季,茶有五色,按照节令喝茶,可以把茶叶的功效发挥到最大,而且不造成对身体的伤害。
##春饮新炒绿茶,加入宣发性辅料,如茉莉花、玫瑰花、桂花、姜片
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四季分明,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在春天的日子里,春风复苏,阳气生发,万物开始萌发生机,人类也不例外。如果人体阳气生发困难,就会感到困倦乏力,俗称“春困”。这时就需要饮用花茶、姜茶,借其芳香、宣发、辛散之气,散发积聚在人体内的冬季寒邪、促进体内阳气生发,令人神清气爽,可使“春困”自消。
花茶的泡饮,应选用透明玻璃盖杯,取春茶5克,干花3克或姜片两片,入杯里,用90℃左右的开水冲泡,旋即盖上杯盖以防香气散失。稍凉后即可饮用。注意:姜茶宜中午之前饮用。
##夏饮绿茶
夏日骄阳似火,气候炎热。人出汗多,体力消耗大,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就是“苦夏”。这时以品绿茶为好。因绿茶性寒,“寒可清热”,最能去火、生津、止渴,消食、化痰。绿茶宜用85℃左右开水敞杯冲泡,茶色清冽,香气幽淡,滋味清爽。
##秋饮青茶
秋天,金风萧瑟,花木凋落,气候干燥、凉意初起,令人口干舌燥,嘴唇干裂,中医称之“秋燥”,这时宜饮用青茶。清茶不寒不热,茶性温和,有润肤、润喉、生津、可清除体内夏季积热。 冲泡青茶要用100℃沸水,泡后片刻将茶壶里的茶水倒入茶杯里,茶汤香气浓烈,齿颊留香。
##冬饮红茶
冬季来临,地冻天寒,万物蛰伏。人体生机闭藏,阳气渐弱,易受寒邪侵袭。冬季的养生之道,在于御寒保暖,因此冬天喝茶以红茶为上。红茶甘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糖,可培养人体阳气,温养脏腑,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
##茶之禁忌
一是茶宜热饮、温吞,忌喝凉冷的茶汤。凉冷的茶汤会将体内的寒气凝结为痰湿。二是饮用绿茶、白茶等寒性茶宜在春夏之际,夜晚为一天的阳气之末,冬天为一年的阳气之末,不宜饮用绿茶、白茶。三是食用了螃蟹、贝类等寒凉食物时,最好不要饮茶,而是用姜汤中和食物的寒凉之性。
滔滔岁月一壶水,滚滚红尘三盏茶。我喝茶去也……
导读: 我们人体有六腑组成,有人说与,到底是不是这样呢相生克说法对吗看看下文是如何解释的吧!
五脏 解读五脏与关系
很多人不相信,认为太过神化,其实不这样。种种对中医的言说,与一些打折中医旗号夸大的一些人,让大家对中医的一些基础理论都不再那么相信。
其实,不妨从更宏观的意义上来理解古人创造学说的用意:学说是强调自然界的整体观念,是一元论;阴阳学说是强调一对一的双边关系,是二元论;而五行学说则是强调一对多的多边关系,是多元论。
五行体现多边关系
五行学说只是一个习惯说法,不是绝对的,但是它能够用来说明自然界复杂的关系,这就是多边关系。从相生来讲,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从相克来讲,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学说强调多边关系要有相对动态的平衡,失去平衡则为,就需要找到多边关系中的失衡点,然后有针对性地去,去治疗,使其归于平衡。理顺复杂的关系,就像带兵打仗,要分析各方面的利害关系,所以中医有“”之说。
把五行从关系论来讨论,意义非常重大。我前两年看过一个女性患者,满口都起疮,舌头也烂得可怕,西医诊断叫多形性红斑。她来找我看,我根据中医的五行学说来给她诊治。宏观地按五行归类,舌头属心,舌为心之苗,于是我给她用大剂量的中药清心火,效果很不错。
五行和五脏相配
关于五行学说,大家不要把它神化,它就是古人用来比喻物质世界分类的一个习惯说法,主要体现多边关系。
五行就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地相生、相克的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
之道
木性可曲可直,枝叶条达,有生发的特性。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泄的功能,故以肝属木。
火性湿热,其性炎上。心 有温煦之功,故以心属火。
土性敦厚,有生化万物的特性。脾有运化水谷,输送精微,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为气血生化之源,故以脾属土。
金性清肃、收敛。肺具清肃之性,肺气以肃降为顺,故以肺属金。
水性润下,有寒润、下行、闭藏的特性。肾有藏精、主水等功能,故以肾属水。
五脏相生相克
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五脏之间既有相互滋生的关系,又有相互制约的关系。
肝生心就是木生火,如肝藏血以济心;心生脾就是火生土,如心阳以温脾;脾生肺就是土生金,如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肺生肾就是金生水,如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肾生肝就是水生木,如肾藏精以滋养肝的阴血,等等。
通俗地讲,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就像母亲和孩子的关系,肝生心就是木生火,肝可视为心的母亲,而心则可视为肝的孩子。同样,木就是火的母亲,火则是木的孩子,依次类推。这就是用五行相生的理论来阐释五脏相互滋生的关系。在临床治疗中医生就应用五行相生的原理治疗相关。
由于木、火、土、金、水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中医讲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黄帝内经》中讲克即为不胜之意,也就是说,水能胜火,火不胜水。由于克中有生、制则生化,所以称它为主。
现在大家都讲治未,讲究。中医讲见肝之,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就是要考虑整体,应用五脏之间的相克关系来治病。
有五难
三国时期魏国的嵇康写了一本书叫《答难论》,写到养生的一些难处,他总结出共有五难。我们如果解决了这五难,才能做到健康长寿。
第一,名利不灭。中医认为养生第一难就是名利思想太重。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序里也批评很多人“孜孜汲汲,唯名利是务”。人们一天到晚忙忙碌碌、钩心斗角,都是为了名利。中医强调的是追求而不强求,你可以追求名利,但不要强求,这就是养生的态度。
第二,喜怒不除。就是情绪不稳定。
第三,声色不去。什么叫声色不去简单地说就是好色。社会上有句话叫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其实这就是声色不去带来的问题。
第四,滋味不绝。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有人明明是脂肪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肥胖、心脏不好,可是每天还胡吃海塞,这样对养生肯定不好。
第五,神虑转发。就是考虑的问题太多,活得不自在。大家看长寿的人,心态一般都非常宁静。
推荐五脏
首推养心
1每天晚上临睡前经常 手心的劳宫穴和脚心的涌泉穴,可以起到心肾相交、的作用。
2养心主要是养神,在平时遇事尽量保持,不过喜也不过忧,与人交往不计较得失,以保持心神的虚静状态。
3在食物补养方面,常用喝,常吃桂圆、莲子、百合、黑木耳等,以益心气、养心阴。
4重视午休。心在午时活动最为活跃,这时也是阴阳交合之时,休息能保住心气。
注意调肝
养生之道
1平常应尽量做到既不疲劳工作,也不疲劳运动。过度疲劳会损害肝。
2定时休息,既能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又能养肝。
3饮食清淡,少吃或不吃辛辣、 性食物,以防损伤肝气。
重视养肺
1晨起后经常做深呼吸,速度放慢,一呼一吸尽量达到64秒。
2运用闭气法增强肺功能。先闭气,闭住以后停止,尽量停止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呼出来,如此反复18次。
3多吃玉米、黄瓜、西红柿、梨等食品。
注重健脾
1每天起床和睡前都要做36次摩腹功,即仰卧于床,以脐为中心,先顺时针用手掌 36下,再逆时针 36下,然后用手拍打和 脐上膻中穴120下和脐下的丹田穴100下。
2平时尽量多吃一些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如山楂、山药等,夏天可常吃一些香菜、海带、冬瓜等养脾开胃之品。
不忘
1经常用一只手在前 下丹田、关元穴,同时一只手在后 命门穴、腰阳关。
2常吃核桃、枸杞、黑豆、芝麻可以保肾。
3排小便时脚趾用力着地并咬住牙齿,有助保养肾气。
五脏的“好色”养生法
如果你觉得自己生病了,或许,你需要的仅仅只是为五脏加一点颜色而已!五脏何其好色,我们无法用数据来陈述,但中医说,它们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自己喜欢的颜色;早餐粥里的几片小小百合,就能让“好”白色这一口的肺部欢喜一整天;吃下食物的色彩,会很快地调动相应脏腑的情绪,让你一边“好色”却也因此而健康着!
一、红色 ————补心
红色入心,红色属于五行中的“火”, 在五脏对应上入心,多食能增强心脏之气,提高人体组织中细胞的活性。多吃赤色食物能预防感冒,有补血、生血、补阳的功效,所以较适用于“虚证”及“实证”,如形体瘦弱、脸色不光润、贫血、心悸、四肢冰冷、手足无力等症状。
相应的食物:红辣椒,红豆 红薯、胡萝卜、红枣、番茄、山楂、香椿、草莓等。
健康TIPS:红色食物能,振奋心情,给人以食欲感。如果你食欲不佳,那么可以加一些红色食物到你的里。
二、** ————益脾
**入脾,脾胃在中医的五行上讲是属于土脏,偏好**,**食物是最能护脾养胃的,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所以更要懂得滋补,保护;同时,**可 神经和激发能量,对集中精力和提高学习兴趣有帮助,尤其作为早餐食用。
相应食物: 黄豆、牛蒡、脚板薯,薏米、韭黄、南瓜,苹果、粟玉米等。
健康TIPS:最能够增进食欲的是红色与**的搭配哦!
三、绿色----养肝
青色入肝,入肝的青色食品包括绿色和水果等,是维生素的主要来源,主要功效是清理肠胃、促进生长、排毒。绿色食物能有益肝气循环、代谢,还能、舒缓肝郁,多吃些深色或绿色的食物能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
相应食物:青菜、包心菜和菠菜等,含有益肝脏健康的叶绿素和多种维他命;
健康TIPS: 绿色在心理学里代表着鲜活、自然,多食绿色自然有利于稳定心情和减缓紧张。
四、黑色----
黑色入肾,肾是我们的先天之本,主藏纳精,黑色食物对于补肾、防治、抗衰老的效果是最为明显的。含黑色素的食物,都有助提高肾的新陈代谢和生殖系统功能;
相应食物: 黑豆 黑米、黑芝麻、黑木耳、紫菜。
健康TIPS:以补肾为主,所以冬季应该多吃黑色的食物。
养生之道
五、白色----润肺
,肺脏与白色都属金,白色的食物可以养肺,肺与白色相对应,故吃白色食物可收到养肺效果,在增强抗敏感及炎症功能同时也能除肺燥,肺功能不好的人可多食白色食物。
相应食物:山药、白豆、冬瓜、梨、白萝卜、银耳、百合、茭白、豆腐、竹笋等。
健康TIPS:白色的食物对预防病、安定情绪、促进肠蠕动也有很大的作用。
总结: 综上所述,五脏相生克是很有道理的,那么如何做好五脏养生大家不妨试试以上的这些方法哦!
试论书法艺术中的五行及书法艺术品位的提升
黄 利 刘永兴
书法作为中国一项宝贵的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影响和艺术魅力。书法艺术本身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凝结和外化,因此,在书法创作中运用五行的“动能”会十分有助于提升书法的艺术品位。笔者仅就这方面进行初步地探讨。
五行的基本释义
阴阳五行是中国传统哲学基本理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所谓“五行”,是说五种事物和它们相互的关系和运动的规律。“五”是五种事物,包括的内容是木、火、土、金、水。而“行”则它们五者的相关联的运动。古圣先贤在研究事物发展规律的时候,常常将十分复杂的事物通过简单的有代表性的字或符号,来概括事物运动和发展的规律。所以,五行也就是一种具有哲学意义的理论的概括和表述。而这五个字,代表的既不是一种行为,也不 是单纯的五种物质。因为,如果按照前两种分析,就无法用来解释运动和发展变化的世界。而只有正确地理解五行的内涵及其运动和变化的规律,也才能正确地了解事物的运动规律,取得良好地发展,当然,也包括艺术水平的提升。
下面就试就这方面做一下简要地分析:
五行内容的具体含意:木:代表生命中的生的功能和根源;火:代表热能;土:代表着地球的本身;金:凡是坚固、凝固的都是金;水:表示流动性和周流不息的作用。
这五种东西与各种事物几乎都有着相应的对应关系,如下面的几组相对应的关系:
木 火 土 金 水
天与五行:方位: 东 南 中 西 北
气候: 风 热 湿 燥 寒
地与五行:五谷: 麦 黍 稷 稻 豆
五味: 酸 苦 甘 辛 咸
人与五行:五脏: 肝 心 脾 肺 肾
五体: 筋 脉 肉 皮毛 骨
类似的关联关系还有许多。这五种东西在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的,也就是相互之间有一种明显的生、克的现象。先看其相生的规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再看其相克的规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它们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不停地发生着运动和变化,或者说通过相生相克构成了一个奇妙的循环运动的系统。正确地认识和了解其中的运动规律,才能保持事物运动和发展。
书法中的五行
书法主要是由字的笔划,字体的形式,书写的墨法,书写的笔法和书法的章法这五中元素所组成的非常奇怪的是,在书法艺术中也有东西同五行有着相关联和对应关系,而且,正是由于书法作者和书法家对于它们的认识和了解的程度深浅的不同,使书法的作品的艺术水平有了高下之分。下面我们就对这方面做一下粗略地分析:
笔划的五行
一个字粗看起来好象是非常复杂的,然而,经过仔细地分析便可以看出,字的笔划主要是五种,即:横,竖,点,撇,捺。如果将它们再做一下分析,与传统的“五行”有许多的相似之处。笔划中的横,与“五行”中的水的特征相似,代表平稳的流动,在一个字中起着稳定的作用;竖则有木的特征,挺拔刚直,蓬勃向上;点似乎是土,因为它在字当中起到一种呼应连接,传递信息的作用;撇属于金,代表贵重华丽,表现出一种神采;捺属于火,有一种灵动和张扬的特点任何一个好字都是这些笔划的科学合理的组合。
字体的五行
从字体看,汉字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真草隶篆行五种主要的字体如果按照五行来分析的话,真体属土,因为,它是集融合了其它各种字体的特点,又是其它各个书体的根本和依据,具有严谨的法度;而草书则当属金,因为草书近乎抽象的线条,富于个性的张扬,富有表现性,有一中韵律的美;隶书圆转自如,柔中有刚,属水;篆书厚重稳健,带有古代原始性的特点,属木;行书有一种跳动的阴扬顿挫,气势流动的韵致,当属火。
墨法的五行
自古就有“墨分五色”一说,而这“五色”又有几种说法,一种叫:焦浓重淡清;一种叫:浓淡干湿黑也有叫浓淡干湿枯的我们仅以第三种说法为例,这里的浓色,属土,属于墨色的根本的色,具有多元性和原发性,其余四色都是以这为基础的;淡色显示出一种生气,一种勃勃生机,属木;而干色则燥,当然属火;湿色显现着湿润,有一种浸润性,属水;枯色,空灵,显得坚韧刚直,属金当然,这只是一种大略的分析,所揭示的是阴阳五行与墨分五色的相互的关联。
笔法的五行
运笔是书法创作的重要过程,而运笔的方法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大致也是五种,即:顺锋,逆锋,中锋,侧锋和转锋从五行上看,这五锋同五行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用顺锋写出的字来,锋芒毕露,显出一种亮丽刚健,自然属金;逆锋,含蓄平稳,缓慢流动,属水;用中锋写出的字来,刚直挺拔,有一种阳刚之气,属木;侧锋写字,刚烈有力,虎虎生风,属火;转锋,也叫顿锋,是写出的字更加厚重沉稳,当属土。
幅式的五行
一般来说,书法创作时,在确定写什么内容,用什么字体之后,动笔写字之前还要考虑到用什么样的幅式,因为,这幅式是书法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书法艺术得到更好地表现的有效载体书法作品的幅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的有中堂,对联,条幅,长卷,扇面这五种幅式同五行也是有着密切关联的中堂,一般的是书一个,几个字或一首诗,一般是挂在一所房子或一间屋子的中央的位置的,居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所以应当属土;对联一般是由两个条幅组成一对,分为上下两联的,这是一种具有传统性的普遍为大众所接受的书法形式,庄严,热烈,属火;条幅的形式,给人挺直刚正的感觉,应当属木;长卷(包括横幅),所占的地方常常是较为宽敞的地方,给人一种广阔流动的感觉,当属水;而扇面,小巧灵秀,常常将书法的精华浓缩于一处,使作品更加精巧灵秀,这种形式属金。
一般来说,如果将纸比作地的话,那么人的思维就应该是天,而留在纸上的墨迹就是阴阳五行的具体反映。而同时,天为阳,地为阴,五行就是在其间有规律地运动着,谁领悟或掌握了这一规律,就能够提升其对于书法艺术的理解。怀素的狂草《自叙帖》,“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故其字,挥洒自如,行云流水,飘逸空灵。细观之,其整体上白多黑少,那字若空中流云一般,确有一种空灵玄妙之气。
再看康有为的书法,其字将北碑、隶法、间以行意融为一体,故使书法呈现出一种雄浑苍劲、厚重古朴的风格。细研之,其字中有土的沉稳,水的厚重,火的奔放。使人观之有一种超凡脱俗之感。如此看来,书法与阴阳五行的确实是十分玄妙的。
五行对于书法的提升作用
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书法艺术,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我们要在新的时代弘扬和发展书法艺术,就应当努力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的传统文化,这样才能做到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弘扬研究和领悟书法艺术和五行的关系的目的也在于此那么,书法中的五行对于书法艺术的提升究竟有那些作用呢我们认为起码有以下几点:
首先,有助于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深刻的内涵在一般人的眼中,书法只是字写得好一些而已,说某某的书法好,也就是某某的字好其实,问题并非是那样的简单一个功力深厚的书法家,并不仅仅是字写得好,而且应该是一个思想,道德,修为,境界和学问都很高的人在他们的眼中,每一幅书法作品都是有灵魂的,有思想的,有道气的,能够传递一种良性信息的文化载体而通过对于书法中的阴阳五行的研究,可以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中国书法的精神内核和其发展的规律谈到书法,我国自古就有求神韵,讲法度,重结构章法的说法所以,我们今天在研究和进行书法创作的时候,一定要有高度的认知,这样才能从一开始就走上一条正确的求索之路。
我国古代对书法艺术就讲究阳刚和阴柔之美,认为书法的阳刚之美主要特点是“奇拔豪迈,奔放劲健”,气势上磅礴雄壮,行气如虹;结构上大开大阖,横云断岭;笔势上纵横奇拔,内烈外刚。并赞赏颜鲁公之《祭侄文稿》通篇神完气足,刚正雄健,具有一中阳刚之美。而书法的阴柔之美则内柔外秀,婉曲秀丽。无刚猛之气,无粗旷之势,趋于和谐平静,绵长悠远。并认为唐人的小楷《灵飞经》用笔柔美清丽,结体洒脱流美,秀而不媚,雅而不俗,显示出一种阴柔之美。其实,仔细研究这些传统理论和书法经典的艺术,都可以说包含着或者说运用和借鉴了阴阳五行的规律。
其次,有助于提高作者书法艺术的创新能力
一般来说,理论都是在事物的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因而,书法的五行理论便是书法艺术的内在的根本的规律。研究书法创作中的五行理论,对于书法作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有意义的课题它不仅仅是丰富了传统的书法理论,而且也将书法同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和古老哲学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具体来说,笔划的五行可以使书法作者抓住书法中练字的精要;字体的五行则能够使人们在学习各种字体时从本质上加深对于字的法度、特性和作用的理解;而笔法的五行,可以使人们在书法创作时将意和笔更密切地结合起来,做到以意带笔,以笔造势,以势传神:加强对于幅式的研究,可以使书法作者能够更早地从总体上把握书法创作,从而进入更科学的创作状态。也正是对于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规律的深入研究和不懈地探索,才能使我们的书法艺术有了新的发展。大凡有成就的书法家,都是仁心宽厚,富有学识的,他们对于书法往往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和感悟。所谓书艺之道,乃悟道之道,只有心有道气,才能使书法成为形神兼备,以书传神的艺术。而只有深刻理解了书法艺术中的阴阳五行的内在规律,才能不断提高作者进行书法创作的能力。
第三,有助于提升书法艺术的文化品位
书法艺术品味的高低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决定书法艺术品位的起码有三条:一个是作者本身的创造能力和水平;一个是人们对于书法艺术的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再一个就是科学的书法理论。在这三条中,书法理论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科学的书法理论,就不会有正确的书法理念和对书法艺术的认识和评价书法五行理论的探讨,恰恰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加强了对书法艺术的认识,是对艺术的一种认识上的提升,也是对于书法艺术实践的一种新的有创见的引导依照书法五行的理论,书法的黑白就是阴阳,而且,既然天地人都
中医阴阳五行养生
本文2023-10-29 22:06:5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1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