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标志中“建筑”那两个字是什么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3收藏

中国建筑的标志中“建筑”那两个字是什么啊?,第1张

“CSCEC”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识,源自公司英文名称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缩写。标志整体造型方正、坚实,象征建筑的基石、诚信的品格以及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运营实力。

cSCEc标识的艺术组合,喻示公司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奉献社会、造福人类的信心,打造过程精品、提供优质工程的质量意识,跨越五洲、业主至上的服务理念。

大海一样深邃的蓝色,展示中国建筑宽广的胸怀,描绘出充满希望与活力的美好未来。

扩展资料

企业文化: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针构建和谐企业,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坚持以依法办企业为方向,坚持以股东、公司和员工的“多赢”为目标,坚持以营造融洽的员工关系为根本,坚持以抓好企业稳定和安全生产为关键,坚持以党对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领导为保证。

企业使命:拓展幸福空间

企业愿景: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工程总承包服务商

核心价值观:品质保障、价值创造

企业精神:诚信、创新、超越、共赢

-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骑兵,凭借高机动性,完成突击、侧击、包围、穿插和撤退等战术,依靠各种武器,造成敌人伤亡,是古代军事史上重要的快速反应部队。

纵观中国古代战争史,骑兵那么厉害,古人用什么招盘它?

以车制骑

西汉时期,出现了专门克制骑兵的武刚车,“以车制骑”曾经昙花一现,引人注目。古籍吴孙《兵法》有云:“有巾有盖,谓之武刚车。”其车长二丈,阔一丈四,汉朝一丈相当于现在的213米,也就是说,武刚车高426米,高298米。

武刚车在使用时,环结自守,外捆长矛,内置大盾,车身蒙上牛皮或犀甲,有的车上还留有射击孔。平时,武刚车能够运送士兵、粮食和辎重,具有很高的实用性。武刚车在三国和东晋依然活跃在战场,蜀相诸葛亮、晋将马隆曾用武刚车多次克敌制胜。

西汉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将李陵率五千步卒在浚稽山,与三万匈奴骑兵遭遇。汉军环结武刚车和辎重车,形成营垒,前排握戟护卫,后排持弩射击。匈奴骑兵恃勇围攻,汉军千弩齐发,匈奴“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汉军斩首匈奴三千多级。

受到技术的限制,武刚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战车,本身属于消极防御装备,“车之用在守而不在攻”,从而限制了它的推广普及。“自骑兵起,车制渐废”,骑兵的兴起改变了战争的方式,各个朝代纷纷将目光转向骑兵的建设,武刚车风光不再。

以地制骑

建安十六年(211年)闺八月,曹操西征关陕,为将来平定东吴解除后患。关陕统帅马超与曹军在潼关对峙,双方战事焦灼,难分胜负。曹操见状,不忧反喜,他派徐晃、朱灵带四千人马暗渡浦阪,进入关中,对潼关前线的马超形成前后夹击之势。马超闻讯,迅速回援,意图全歼曹军。

九月,曹操故布疑兵,声东击西,渡过渭河,在渭南建立了桥头堡。由于当地缺乏建筑材料,加上马超的骑兵不时骚扰,曹军无法建营立寨。不久,天气突变,气温骤降。谋士娄圭提出利用严寒,掘沙泼水,筑垒固守。曹操采纳了娄圭的建议,组织曹军连夜筑城,不久后,曹军据垒固守,挫败了马超骑兵的进攻,取得了战争的主导权。

骑兵的优势在于速度快、冲击力强,运用地形的优势,遏制骑兵的速度,使其动能降低,为步兵歼灭骑兵创造条件。曹操巧妙利用天时,创造地利,转危为安。“以地制骑”不失为扭转战局的奇谋良策,值得借鉴。

以步制骑

战争中,野战在所难免。骑兵对战步兵,拥有碾压性优势,不过,只要战术得当,以步制骑并非没有可能。南宋绍兴十年五月中旬,金国都元帅完颜宗弼撕毁和约,亲率十余人马进攻南宋。金军和“八字军”在顺昌不期而遇。

“八字军”主帅刘锜两次夜袭金军,取得初步战果。完颜宗弼不甘失败,指挥金军主力合围顺昌。六月九日,金军主力陆续抵达顺昌。金军作战高度依赖马匹,针对这一情况,刘锜事先派人在顺昌城的颍河上游以及河边草地投毒。

十一日,宋军准备就绪,出动一万步兵,分成两队,轮番上阵。宋军阵型前有鹿砦盾墙,中有手持麻扎刀、重斧、钩枪等武器的士兵,后有弓弩叠阵,可以在不同距离上射杀金军骑兵。在实战中,宋军下砍马脚,上刺骑手,重创金军引以为傲的铁浮屠和拐子马。战斗间隙,金军人马在颍河饮水,纷纷中毒。宋军抓住机会,迅速反击,大获全胜。当天夜里,天降大雨,金营一片汪洋,完颜宗弼被迫撤退。

事实证明,“战术制骑”是可行的。宋军采用车轮战,出城与金军硬刚,以逸待劳,底气十足,阵型合理,战术得当,同时,用投毒消耗金军人马,加上当时正值南方梅雨季节,湿热难耐,金军客境作战,水土不服,弓弦潮解,战力也随之下降。岳飞、韩世忠等名将效仿刘锜的战法,宋军应对骑兵的能力得以提升。

以弓制骑

对战骑兵,不得不提东晋名将刘裕。他的却月阵是“以弓制骑”的经典案例。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刘裕以王镇恶为先锋,攻掠后秦,自己率水师辎重,入淮泗,转清河,意欲北渡黄河,兵锋直指后秦都城长安。

北魏担心刘裕假途伐虢,派兵骚扰。刘裕在黄河北岸选择有利地形,派大将丁旿建立桥头堡,以百乘战车为屏障,环扣成营,两头枕河,车辕上布置盾牌,保护士兵和战车。丁旿竖立白毦旗,与水师呼应。

战阵布置妥当,刘裕增派朱超石率两千人,携巨弩增援丁旿。每辆车配置的士兵增至二十人。三万北魏骑兵见晋军人少,三面围攻。朱超石“先以软弓小箭射虏”,晋军“百弩俱发,又选善射者丛箭射之”,北魏骑兵逼近后,朱超石再命巨弩发射三四尺长断戟。断戟势大力沉,能洞穿三四名骑兵,有效遏制了对手的进攻,魏军“众不能当,一时奔溃”,主将阿薄干也被斩首。

刘裕利用了河岸突出部,作为却月阵的主阵地,此举避免了骑兵的穿插包围。武器配备上,晋军发挥弓弩的优势,远距离射杀魏军,以此保障自身的安全。危急时刻,朱超石随机应变,用断戟代替箭矢,给魏军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创造了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迹。

以枪制骑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中,骑兵遭遇了强劲对手。清军在通州以西的八里桥,筑垒挖壕,计划在此抵御八千英法联军。清军共有三万,其中一万蒙古精骑。9月21日凌晨5点半,双方集结待命,战争进入倒计时。

联军有燧发枪和线膛炮,还有最新研制的康格里夫火箭助阵,装备精良,严阵以待。清军骑兵率先进攻,联军枪炮大作,清军人马纷纷倒地,康格里夫火箭在马队中爆炸,造成马匹受惊,转身逃窜,冲散了清军的阵型。

激战一小时,清军始终未能穿透联军密集的火力网,自身遭遇重大伤亡。战斗结束,清军阵亡人数超过1200人,联军战死5人,47人受伤。八里桥之战的失利,标志着骑兵时代的落幕,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以枪制骑”坐拥技术硬核,专治骑兵各种不服。

事实证明,骑兵在战场并非无所不能的。在战略上,秦国统一六国,修筑了万里长城,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防范游牧民族的进攻和骚扰。在战争中,综合利用战术、武器、环境等因素,就能达到克骑制胜的目的。

1、碧瓦朱甍形容建筑物的华丽美观。

出处唐·杜甫《越王楼歌》:“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示例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

2、尺椽片瓦指建筑物遭受破坏后所剩无几的砖瓦木料。意思是指建筑物遭受破坏后所剩无几的砖瓦木料。

出处:出自宋·陈亮《重建紫霄观记》:“盗平,无尺椽片瓦可为庇依。道士结茅而居。”

3、层楼叠榭形容建筑物错落有致。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原来并不是个集镇,只有几家人家,住在这山坡之上。因山有高下,故看去如层楼叠榭一般。”

4、雕阑玉砌形容富丽的建筑物。

出处南唐·李煜《虞美人》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示例沧海尘生秋日暮,玉砌雕阑,木叶鸣疏雨。江总头白心更苦,素琴犹写幽兰谱。 ★元·虞集《蝶恋花》词

5、殿堂楼阁楼阁:两层以上的房屋,指各种建筑物。殿堂:高大的房屋。

出处 《晋祠》:“在山上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一百多座殿堂搂阁和亭台桥榭。”

“筑”的繁体字是”筑“

拼音:zhù ,zhú

释义:

zhù:

1捣土的杵。 

2建造,修盖。

3居室。 

4古代弦乐器,形似琴,有十三弦。演奏时,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执竹尺击弦发音。

zhú: 中国贵州省贵阳市的别称。

名句:

1曰止曰时,筑垒于兹。——《诗·大雅·绵》

2甸人筑坎坎。——《仪礼·既夕礼》

3筑场圃,十月纳禾稼。——《诗·豳风》

4不筑,必将有盗。——《韩非子·说难》

5贼以刀筑其口,使不得言。——《三国志》

6筑,以竹曲五弦之乐也。——《说文》

7高祖击筑。——《史记·高祖记》

8竽瑟空侯琴筑筝。——《急就篇》

9渐离击悲筑。——陶渊明《咏荆轲》

10破荆和以继筑。——《楚辞·离世》

1、滕王阁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被封于山东滕州,为滕王。他于滕州筑一阁楼名曰“滕王阁”(已被毁)。

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因其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为后人熟知,成为永恒的经典。

滕王阁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

2018年10月29日,南昌滕王阁旅游区被文化和旅游部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2、赵州桥

赵州桥(Zhaozhou Bridge),又称安济桥,俗称大石桥,是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境内一座跨洨河的石拱桥,由隋朝匠师李春建造,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久远、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坦弧敞肩石拱桥。

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距今1400多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3月8日邢台发生76级地震,赵州桥距离震中只有40多公里,都没有被破坏,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先不管桥的内部结构,仅就它能够存在1400多年就说明了一切。

1963年的水灾大水淹到桥拱的龙嘴处,据当地的老人说,站在桥上都能感觉桥身很大的晃动。据记载,赵州桥自建成以来共修缮99次。

3、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和”天下绝景“之称。黄鹤楼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武汉三大名胜”。 

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三国时期该楼只是夏口城一角瞭望守戍的“军事楼”,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

唐代诗人崔颢在此题下《黄鹤楼》一诗,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许多千古绝唱,使得黄鹤楼自古以来闻名遐迩。

黄鹤楼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顶,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京广铁路的列车从楼下呼啸而过。楼高5层,总高度514米,建筑面积3219平方米。

黄鹤楼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屋面用10多万块**琉璃瓦覆盖构建而成。

黄鹤楼楼外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主楼周围还建有白云阁、象宝塔、碑廊、山门等建筑。

整个建筑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散发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神韵。它与蛇山脚下的武汉长江大桥交相辉映;登楼远眺,武汉三镇的风光尽收眼底。

4、嵩岳寺塔

嵩岳寺塔,位于河南省郑州市登封市区西北5公里嵩山南麓峻极峰下嵩岳寺内,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中国唯一的一座十二边形塔,是世界文化遗产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组成部分,国务院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嵩岳寺始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原为宣武帝的离宫,后改建为佛教寺院;孝明帝正光元年改名“闲居寺”,并广为增建,殿宇达千余间,僧众700余人。

隋文帝仁寿二年改名嵩岳寺,唐朝武则天和高宗游嵩山时,曾把嵩岳寺作为行宫。当时楼阁相连,亭殿交辉,盛极一时。

现塔院内大雄殿及两侧的伽蓝殿、白衣殿均为清时所建,惟此塔为北魏时物,是我国古建筑中的瑰宝。

2010年8月1日,坐落在嵩山腹地及周围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少林寺(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5、释迦塔

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俗称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

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无钉无铆。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赵州桥

——黄鹤楼

——嵩岳寺塔

——释迦塔

——滕王阁

汉字书法又深刻影响着我国传统建筑,这可从古建筑的匾额、楹联、题字、中堂、名山名水、堂名亭名中无不表现得淋漓尽致。

汉字书法而且影响着传统建筑的结构,大开大合,四平八稳的原理,丰富了人们对建筑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汉字书法还以其特有的风韵影响着左右芳邻。

汉字书法首先影响的是中国画。中国画以丰富的线条勾勒物体轮廓,以线造型,以形传神,细线有曲有折,有刚有柔,有锐利有绵软,以其表现画家的独特感受及情趣。

汉字历史

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在古代,汉字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仍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国家的官方书面规范文字。

东亚诸国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创制汉字。在非汉语体系中,日本制定了《常用汉字表》,韩国也制定了《教育用基础汉字》,而历史上曾使用过汉字的越南、朝鲜、蒙古等国,现今已废弃汉字。

天安门上的两行字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天安门是故宫的一道城门,在历史上这里是叫承天门的,曾经迎接了2个朝代的兴盛没落,直到新中国成立了,这里才和北平一起被解放了,再也不属于任何一个人,而是属于中国的,任何人都可以来到故宫去窥探数百年前的那段历史。

如今的故宫是我国最著名的标志性的旅游景点,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前来,而映入眼前的第一幕非天安门城墙莫属,从正面看过去,非常的气派恢弘,正中央挂着毛主席的画像,画像的两边各有一句标语。

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非常的对称,体现出了我国古代的建筑工艺,也就是对称美了,故宫内的很多建筑都是成对建造的。

只是这两句标语看上去简单,但其中却另藏玄机,令人赞叹不已!首先字是谁写的呢?他就是我国著名书法家钟灵了,他最初在接到这项任务时,极为的激动,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发现难度重重。

当时的人们的惯用文字还是繁体字,而非现代的简化文。在多方权衡下,钟灵还是选择了繁体字,可繁体字的两行内容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华人民政府万岁”,显然大家也发现到问题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是9个字,中华人民政府万岁是8个字,意味着这两行字必然不对称。一时间愁坏了钟灵,他深知天安门将成为中国展现给全世界的一张明信片,且不久后这里将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大典。

大典中的任何事项都不能出错,钟灵显然也不能容忍不美观和谐的事情出现在他把关的这一件事上。于是他在天安门城墙下站了许久,试图找到克服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

1、斗拱

相对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来说,中国古建筑是独立的机构体系。

斗栱是中国木构架建筑中最特殊的构件。斗是斗形垫木块,栱是弓形短木,它们逐层纵横交错叠加成一组上大下小的托架,安置在柱头上用以承托梁架的荷载和向外挑出的屋檐。

到了唐、宋,斗栱发展到高峰,从简单的垫托和挑檐构件发展成为联系梁枋置于柱网之上的一圈「井」字格形复合梁。

2、单体造型

中国古代建筑的单体,大致可以分为屋基、屋身、屋顶三个部份。凡是重要建筑物都建在基座台基之上,一般台基为一层,大的殿堂如北京明清故宫太和殿,建在高大的三重台基之上。

3、山水园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意境,它与中国古典诗词、绘画、音乐一样,重在写意。造景家用山水、岩壑、花木、建筑表现某一艺术境界,故中国古典园林有写意山水园之称。

4、木构架为主

中国古代建筑惯用木构架作房屋的承重结构。木构梁柱系统约在西元前的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并广泛采用,到了汉代发展得更为成熟。木构结构大体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以抬梁式采用最为普遍。

抬梁式结构是沿房屋进深在柱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再于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组成一组屋架。

5、装修与装饰

中国古代建筑对于装修、装饰特为讲究,凡一切建筑部位或构件,都要美化,所选用的形象、色彩因部位与构件性质不同而有别。

扩展资料:

中国古建筑中外交流

在中国的古代,特别是自两晋、南北朝以后,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与东西邻国都有广泛交流,给中国古代建筑注入了新的血液,出现了不少新的建筑类型,如石窟寺、佛教塔等。

同时,中国建筑也对邻国的建筑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早在西元三世纪,源于印度的石窟造像,就由克什米尔、阿富汗一带的大月氏国传入中国西部天山南麓的库车、拜城一带,而后继续东传。

十六国时期,在甘肃敦煌初凿莫高窟。北魏时又东传进入黄河流域,陆续开凿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甘肃永靖炳灵寺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北齐时又开凿了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以及河北邯郸的南、北响堂山石窟等。这些石窟到了隋唐继续开凿并向南延伸。佛塔也是传自印度的一种建筑,中国古代的一些塔形大多由印度移植而来,如喇嘛塔、金刚宝座塔。

—中国古代建筑

中国建筑的标志中“建筑”那两个字是什么啊?

“CSCEC”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识,源自公司英文名称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缩写。标志整体造型方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