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盐煎散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古籍中的盐煎散简介,第1张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盐煎散处方草果仁(去皮煨)、缩砂(去壳取仁)、槟榔(炮)、厚朴(去粗皮)、肉豆蔻(煨)、羌活(去芦)、苍术(米泔浸二宿)、陈皮(去白)、荜澄茄、枳壳(去瓤麸炒)、良姜(油炒)、茯苓(去皮)、大麦芽(炒)、茴香(炒)、川芎(洗)、甘草,各二两。炮制上件碾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一切冷气,攻冲胸胁,及前后心连背膂疼痛,转项拘急,或脾胃虚冷,不思饮食,时发呕吐,霍乱转筋,脐腹冷疼,泄泻不止,及膀胱成阵刺痛,小肠气吊,内外肾疼。又治妇人血气刺痛,血积血瘕,绕脐撮痛,并皆治之。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半,入盐一字,同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之。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盐煎散处方草果仁(去皮,煨)缩砂(去壳,取仁)槟榔(锉,炮)厚朴(去粗皮)肉豆蔻(煨)羌活(去芦)苍术(米泔浸二日)陈皮(去白)荜澄茄枳壳(去瓤,麸炒)良姜(油炒)茯苓(去皮)大麦芽(炒)茴香(炒)川芎(洗)甘草(燎)各6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温中燥湿,下气止痛。治脾胃虚冷,湿阻气滞,胸胁连背疼痛,转项拘急;或不思饮食,时发呕吐,霍乱转筋,脐腹冷痛,泄泻不止;及膀胱阵阵刺痛,小肠气吊,内外肾痛;又治妇人血气刺痛,血积血瘕,绕脐撮痛。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20毫升,入盐1匙,同煎至180毫升,空腹时服之。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杨氏家藏方》卷五:盐煎散处方川楝子(麸炒,去核)青橘皮(去白)草乌头(炮,去皮、脐)茴香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温中止痛。治冷气攻冲,心腹刺痛。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人盐少许,煎至120毫升,空腹时温服。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五《医方类聚》卷九十引《经验良方》方名盐煎散组成青皮(去白)1钱半,肉桂(去皮)1钱半,干姜(炮)1钱半,茴香(炒)半钱,南木香半钱,益智仁半钱,川乌(炮)半钱,

详见百科词条:盐煎散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7:29:55 共218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古今医鉴》卷十:补肾汤处方破故纸(酒炒)小茴(盐、酒炒)玄胡索牛膝(去芦,酒洗)当归杜仲(酒炒)黄柏(酒炒)知母(酒炒)功能主治主肾虚腰痛。用法用量上药锉一剂。加生姜,水煎服。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三因》卷七:补肾汤处方人参1两,茯苓1两,白术1两,黄耆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沉香4钱,木瓜1两半,羌活半两,甘草(炙)1分,芎1分,紫苏3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温脾补肾。主寒疝入腹,上实下虚,小腹(疒丂)痛,时复泄泻,胸膈痞满,不进饮食。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7分,去滓,食前服。呕,加半夏半两,生姜7片,添水作1盏半,煎服。各家论述《医略六书》:气阴两虚,风寒袭入经中,筋脉失所营养,故虚疝时发,倦怠欲睡。人参扶元补气,黄耆补气益卫,附子补真阳以御邪,白术健脾元以运化,川芎行血中之气,小茴散经中之寒,茯苓清治节,甘草缓中气,羌活散气分之风寒,苏叶散血分之风寒,沉香降逆气以平疝,生姜温胃气以除疝也。水煎温服,使阳气内充,则风寒解散而筋脉得养,虚疝自平。摘录《三因》卷七《圣惠》卷三十:补肾汤处方磁石2两(捣碎,水淘去赤汁),牛膝1两(去苗),桂心1两,黄耆1两半(锉),人参1两(去芦头),白茯苓1两,独活1两,芎1两,当归1两,白芍药1两,白术1两,白蒺藜1两(微炒,去刺),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泽泻1两,汉椒1两(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虚劳肾脏乏损,耳聋体瘦,脚膝少力,疼痛。用法用量每服用羊肾1对(切去脂膜),以水1大盏半,煎至1盏,去肾,下药末半两,更煎至6分,去滓,空心及晚食前分2次温服。摘录《圣惠》卷三十《脉症正宗》卷一:补肾汤处方熟地2钱,杜仲1钱,当归8分,白芍8分,芡实1钱,车前8分,山药1钱,木通8分。功能主治补肾。主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脉症正宗》卷一《证因方论集要》卷三引黄锦芳方:补肾汤处方

详见百科词条:补肾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0:35:50 共225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理气汤处方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川芎当归白芍枳实枳壳木香乌药香附陈皮砂仁桔梗功能主治益气养血,理气消滞。治妊娠气血两虚,寒气客于脏腑致成胸痞。气上冲胸,心下胀满,胃脘作痛,饮食不进。用法用量水煎服。备注方中参、苓、术、草以益元气,芎、归、白芍以补阴血,木、砂、陈、附运气散寒,桔梗祛胸膈之满,乌药顺中下二焦之气,枳壳、枳实上下分消其滞。诸药合用,不独无形者立散,即有形者亦可渐除,且祛邪而不伤正,诚如《内经》所言:“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脉症正宗》卷一:理气汤处方香附2钱,川芎8分,青皮8分,厚朴1钱,乌药1钱,桔梗6分,玄胡8分,柴胡8分。功能主治滞气。摘录《脉症正宗》卷一《普济方》卷一五四引《指南方》方名理气汤组成半夏5两,橘皮4两,官桂3两,人参2两,甘草1两。主治身体疼痛。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3盏,加生姜10片,煎1盏,去滓服。制备方法上为粗末。《女科百问》卷上方名理气汤组成半夏(汤洗)3两,桔梗1两,官桂2两,人参1两,橘皮(洗,干)2两,甘草半两。主治痰饮臂痛。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2盏,加生姜5片,煎1盏,去滓,食前服。制备方法上为粗末。

详见百科词条:理气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8:46:47 共50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羌活汤处方羌活、独活、干姜(炮)、牛膝(酒浸、炒)、草豆蔻、桂心,各半两。细辛、藿香,各一分。吴茱萸(汤洗炒)、陈皮(去白),各半两。干蝎(炒)、半夏(汤洗),各一分。甘草(炙四钱)。川芎、白术,各一两。功能主治治寒风中,面青,遍身骨节俱冷,两手拘急,筋脉牵抽,手足不仁,厥冷,得暖气则舒展。用法用量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稍热,不拘时候,身暖并筋脉舒展则止。摘录明·方贤著《奇效良方》《重订严氏济生方》:羌活汤处方羌活(去芦)60克附子(炮,去皮、脐)秦艽(去芦)桂心(不见火)木香(不见火)川芎当归(去芦)川牛膝(去芦,酒浸)桃仁(去皮、尖,麸炒)骨碎补防风(去芦)各30克甘草(炙)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祛风散寒,化瘀定痛。治白虎历节,风毒攻注,骨髓疼痛,发作不定。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症因脉治》卷一组成羌活、独活、柴胡、防风。主治寒邪伤营,发热,无汗,恶寒。《不知医必要》组成羌活1钱5分,防风1钱5分,川芎1钱5分,秦艽1钱5分,甘草6分。主治风邪发热,兼肩背痛,或腰及手足痛。用法用量加生姜2片,水煎服。《脉因证治》卷上组成羌活、独活、柴胡、防风、肉桂、当归。主治腰痛。加减卧寒湿地,足太阳、少阴血络中有凝血,加归尾、苍术、桃仁、防己;湿热痛,加黄柏、苍术、杜仲、川芎;虚,加杜仲、五味、柏、归、知母、龟版;坠扑瘀血,加桃仁、麝香、苏木、水蛭。《痘疹传心录》卷十五组成羌活、防风、柴胡、白芷、甘草、蝉蜕、桔梗。主治外客风寒,身肢骨节痛。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水煎,温服。加减毒不透,加升麻、牛蒡、穿山甲。制备方法上锉。《圣济总录》卷一五○组成羌活(去芦头)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芎1两,防风(去叉)1两,当归(切,焙)1两,乌头(

详见百科词条:羌活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38:13 共7611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芎夏汤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7 《直指》卷七 71 组成 72 功效 73 主治 74 芎夏汤的用法用量 75 加减 76 制备方法 77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芎夏汤 1 拼音

xiōng xià tāng

2 处方

半夏(制)茯苓 川芎各20克 陈皮 青皮 枳壳各15克 白术 甘草(炒)各75克

3 制法

上药为散。

4 功能主治

治水气为病,浮肿体重,寒热交作,胁下疼痛。

5 芎夏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9克,加生姜5厚片,煎服。

气喘,加去节麻黄;咳嗽,加桑白皮;呕吐,加生姜、半夏;泄泻,加苍术、白术;胸痞,加枳壳、桔梗;胀满,加缩砂、白豆蔻;眩晕,加半夏、南星;怔忡,加白茯苓。

6 摘录

《仁斋直指》卷七

7 《直指》卷七 71 组成

川芎半两,半夏(制)半两,茯苓半两,青皮半两,陈皮半两,枳壳(制)半两,白术1分,炙草(炒)1分。

72 功效

逐水利饮。

73 主治

水饮证。

74 芎夏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加生姜5厚片,水煎服。

75 加减

喘,加去节麻黄;嗽,加炒桑白皮;呕,加生姜、半夏;泄,加苍术、白术;痞膈,加枳壳、桔梗;胀满,加缩砂、白豆蔻;

眩运,加半夏、南星;怔松,加白茯苓。

76 制备方法

上为散。

77 附注

寒热疼痛下其癖,浮肿体重渗其湿,余可类推。

古籍中的芎夏汤 《玉机微义》:[卷四痰饮治法]治湿和中之剂

臂痛重成麻痹二陈汤中加苍术片子姜黄制枳壳各少许芎夏汤逐水利饮二陈汤加川芎白术青皮枳壳上锉姜五片煎盖

《普济方》:[卷一百九十二水病门]水饮(附论)

目录 1 拼音 2 《准绳·类方》卷四:茯苓川芎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茯苓川芎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准绳·类方》卷四 31 方名 32 组成 33 主治 34 茯苓川芎汤的用法用量 4 《宣明论》卷二 41 方名 42 茯苓川芎汤的别名 43 组成 44 主治 45 茯苓川芎汤的用法用量 46 制备方法 47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茯苓川芎汤 1 拼音

fú líng chuān xiōng tāng

2 《准绳·类方》卷四:茯苓川芎汤

21 处方

赤茯苓1钱半,桑白皮1钱,防风1钱,苍术(米泔浸1宿,炒)1钱,麻黄1钱,芍药(煨)1钱,当归(酒洗)1钱,官桂5分,川芎1钱2分,甘草4分。

22 功能主治

痹。

23 茯苓川芎汤的用法用量

水2钟,加大枣2个,煎8分,食前温服。

24 摘录

《准绳·类方》卷四

3 《准绳·类方》卷四 31 方名

茯苓川芎汤

32 组成

赤茯苓1钱半,桑白皮1钱,防风1钱,苍术(米泔浸1宿,炒)1钱,麻黄1钱,芍药(煨)1钱,当归(酒洗)1钱,官桂5分,川芎1钱2分,甘草4分。

33 主治

痹。

34 茯苓川芎汤的用法用量

水2钟,加大枣2个,煎8分,食前温服。

4 《宣明论》卷二 41 方名

茯苓川芎汤

42 茯苓川芎汤的别名

川芎茯苓汤

43 组成

赤茯苓、桑白皮、防风、官桂、川芎、麻黄、芍药、当归、甘草(炙)各等分。

44 主治

著痹。留注不去,四肢麻,拘挛浮肿。

45 茯苓川芎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2盏,大枣3个,同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服。如欲出汗,以粥投之。

46 制备方法

上为末。

47 附注

川芎茯苓汤(《医学入门》卷七)。

古籍中的茯苓川芎汤 《证治汇补》:[卷之三外体门]痹症

多四肢缓弱。皮肤不仁。精神昏塞。俗名麻木。宜茯苓川芎汤。皮痹者。邪在皮毛。瘾疹风疮。搔之不痛。宜疏

《明医指掌》:[卷七]痹证六

湿胜,脉沉缓,留住不去,四肢麻木拘急,浮肿,茯苓川芎汤。风湿痹,脚膝肿痛,行步艰难,腰、膝、臂、髀

《仁斋直指方论(附补遗)》:[卷之四附∶痹证]痹证方论

煎至八分,温服。以姜粥投之,汗泄为度,效矣。茯苓川芎汤(《宣明方》)湿气胜者为著痹,湿地水气甚重,

《医灯续焰》:[卷十]痹病脉证第六十八

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宜茯苓川芎汤之类。)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

《证治准绳·类方》:[第四册]痹

别名十味没药丸(《景岳全书》卷六十四)。处方没药乳香川芎川椒芍药当归红花桃仁血竭各30克自然铜12克(火煅七次)制法上药为末,用黄蜡120克熔化,入前末,速搅匀,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或血逆血晕,或瘀血内停,肚腹作痛,胸膈胀闷。用法用量每服1丸,酒化服。摘录《正体类要》卷下《传信适用方》卷三方名没药丸组成大川乌(生)2两,当归2两,赤芍药2两,苏木(锉,炒)2两,木鳖仁2两,五灵脂(炒)2两,羌活2两,独活2两,穿山甲(蛤粉炒脆)2两,没药1两,乳香(别研)1两。功效活经络,生肌肉。主治发背。用法用量每服30丸,以温酒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御药院方》卷一方名没药丸组成没药2钱半,乳香2钱半,丁香2钱半,木香2钱半,地龙(去土)2钱半,生犀(镑)2钱半,人参(去芦头)2钱半,羚羊角(镑)2钱半,朱砂(水飞)2钱半,龙脑2钱半,麝香2钱半,天麻1两,川乌头(炮裂)半两,白花蛇(酒浸,取肉)2钱半。主治中风,手足不随。用法用量每服1丸,空心食前细嚼,以温酒或温水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1两作10丸,金箔为衣。《卫生总微》卷十七方名没药丸组成没药1两,泽兰叶1两,香白芷1两,骨碎补1两,草乌(去皮尖)1两,破故纸(炒)1两,败龟(夹酥黄)1两,虎骨(涂酥,炙黄)1两,续断1两,白头翁(去芦)1两,乌金石1两,自然铜(烧赤,醋淬过7次)2两。主治扑坠损伤,骨节疼痛,或已可而有时发作,痛不可忍,时发赤肿。用法用量每服35丸,以生姜温酒送下;筋骨损者,用虎骨散贴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焙干,醋磨浓墨为衣。《普济方》卷三十八方名没药丸组成没药半两,五灵脂3两,川乌头1两4钱(炒令黑焦色),大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主治冷气及酒毒泻血,泄泻,腰腿重;及大便血似肠风者。用法用量每服1015丸,空心食前以艾叶汤送下

详见百科词条:没药丸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47:46 共4472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寿世保元》卷六:滋阴降火汤处方当归3克川芎3克白芍36克川黄柏(蜜水炒)3克生知母3克怀熟地黄45克天花粉3克生甘草3克元参6克白桔梗(去芦)9克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虚火上升,喉内生疮。用法用量水煎,入竹沥50毫升,温服。摘录《寿世保元》卷六《医便》卷二:滋阴降火汤处方当归3克川芎15克白芍药(薄荷汁炒)黄芩各21克生地黄(姜汁炒)黄柏(蜜水炒)知母(酒炒)各24克柴胡21克熟地黄24克麦门冬24克功能主治治阴虚火动,起于九泉者。用法用量上药,加生姜1片,大枣1枚,水煎服。别以附子为末,唾津调贴涌泉穴。气虚,加人参、黄耆各24克;咳嗽,加阿胶、杏仁各21克,五味子09克;咯唾衄血,加牡丹皮24克,藕节自然汁10毫升,犀角末15克。摘录《医便》卷二《赤水玄珠》卷十五:滋阴降火汤处方当归黄柏(盐水炒)各45克知母牛膝生地各3克白芍36克甘草梢木通各24克功能主治治火燥血少,气不得降致淋。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五《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滋阴降火汤处方白芍39克当归36克熟地麦冬m白术各3克酒生地24克陈皮21克盐知母盐黄柏各15克生姜3片大枣2枚功能主治滋阴降火。治阴虚火旺,唾血鲜红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喉舌备要秘旨》方名滋阴降火汤组成熟地5分,元参3钱半,麦冬1钱半,生芍药1钱半,丹皮1钱半,泽泻1钱,北沙参3钱,女贞3钱,金钗石斛1钱半,天冬1钱半。主治阴虚火旺之喉症。用药禁忌如无潮热,方可用此方。《幼科铁镜》卷六方名滋阴降火汤组成当归、地黄、白芍、黄连、白茯苓、知母、天花粉、莲子、黑元参、甘草、麦冬、灯心。主治小儿阴虚痰结之咳嗽,涕唾带血,甚至血溢。附注《幼幼集成》本方用法:净水浓煎,清晨空心服。《类证治裁》卷三方名滋阴降火汤组成白芍1钱3分,当归1钱2分,熟地1钱,麦

详见百科词条:滋阴降火汤 [ 最后修订于2009/12/11 11:07:20 共329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