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古籍善本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29浏览:2收藏

《本草纲目》古籍善本,第1张

草部

甘草 黄芪 人参

沙参 荠苠 桔梗

长松 黄精 萎蕤

知母 肉苁蓉 列当

赤箭(天麻) 术(白术) 狗脊

苍术 贯众 巴戟天

远志 *羊霍 玄参

地榆 丹参 紫参

紫草 白头翁 白及

三七 黄连 胡黄连

黄芩 秦艽 茈胡(柴胡)

前胡 防风 独活

升麻 苦参 白鲜

延胡索 贝母 山慈姑

石蒜 白茅 龙胆

细辛 徐长卿 白薇

白前 锦地罗 檀香

锁阳 铁线草 当归

芎穷 蘼芜 蛇床

蛇床 藁本 白芷

芍药 牡丹 木香

甘松香 杜若 高良姜

郁金 姜黄 补骨脂

荜茏 益智子 缩砂密

白豆蔻 豆蔻 蓬莪茂

荆三棱 莎草香附子 藿香

薰草(零陵 兰草 马兰

香薷 假苏 薄荷

水苏 菊 野菊

淹闾 艾 茵陈蒿

青蒿 白蒿 茺蔚(益母

夏枯草 刘寄奴草 旋夏花

青葙 鸡冠 红蓝花

番红花 燕脂 大蓟、小蓟

续断 漏卢 苎麻

苘麻 大青 小青

胡芦巴 蠡实 恶实

呆耳 无名精 希莶

箬 芦 甘蕉

蓑荷 灯心草 木贼

麻黄 地黄 牛膝

紫菀 麦门冬 萱草

淡竹叶 鸭跖草 葵

蜀葵 龙葵 酸浆

蜀羊泉 败酱 款冬花

鼠曲草 款冬花 决明

地肤 瞿麦 王不留行

葶苈 车前 马鞭草

蛇含 鳢肠 连翘

蒴翟 蓝 蓝淀

青黛 甘蓝 蓼

水蓼 马蓼 荭草

虎杖 匾蓄 蒺藜

谷精草 海金沙 半边莲

紫花地丁 见肿消 大黄

商陆 狼毒 防葵

狼牙 闾茹 大戟

甘遂 续随子 莨菪

蓖麻 蜀漆 藜芦

附子 天雄 侧子

酸模 菖蒲 菰

水萍 苹 萍蓬草

水藻 海藻 昆布

石斛 骨碎补 石韦

景天 虎耳草 石胡荽

螺旋草 酢浆草 地锦

陟厘 昨叶何草 土马

卷柏 石松 马勃

及己 漏篮子 乌头

白附子 虎掌 局箬

半夏 蚤休 鬼臼

射干 玉簪 凤仙

坐拿草 曼陀罗花 羊踯躅

芫花 莽草 茵芋

石龙芮 钩吻 菟丝子

覆盆子 使君子 木鳖子

番木鳖 马兜铃 盍藤子

预知子 牵牛子 旋花

紫葳 营实墙蘼 月季花

栝楼 王瓜 葛

天门冬 百部 何首乌

萆解 菝葜 土茯苓

白蔹 山豆根 黄药子

白药子 威灵仙 茜草

防己 通草 通脱木

钩藤 白英 乌蔹莓

律草 络石 木莲

忍冬 藤类概述 泽泻

羊蹄

木部

竹黄 竹 桑上寄生

雷丸 猪苓 琥珀

茯苓 接骨木 木芙蓉

木槿 紫荆 牡荆

石南 枸杞、地骨皮 五加

南烛 卫矛 枸骨

冬青 女贞 鼠李

郁李 金樱子 胡颓子

山茱萸 蕤核 白棘

酸枣 栀子 枸橘

楮 柘 桑

相思子 阿魏 大风子

巴豆 乌臼木 棕榈

桦木 蘖木 檀

小蘖 厚朴 杜仲

椿樗 漆 楸

桐 梧桐 罂子桐

海桐 楝 槐

秦皮 合欢 皂荚

肥皂荚 无患子 诃黎勒

榉 柳 树柳

水杨 白杨 榆

芜荑 苏方木 乌木

芦荟 檀香 樟脑

龙脑香 安息香 骐竭

没药 薰陆香 枫香脂

乌药 钓樟 樟

楠 降真香 辛夷

木兰 筒桂 桂

杉 松 丁香

柏 竹黄 竹

桑上寄生 雷丸 猪苓

琥珀 茯苓 接骨木

木芙蓉 木槿 紫荆

牡荆 石南 枸杞、地骨皮

五加 南烛 卫矛

枸骨 冬青 女贞

鼠李 郁李 金樱子

胡颓子 山茱萸 蕤核

白棘 酸枣 栀子

枸橘 楮 柘

桑 相思子 阿魏

大风子 巴豆 乌臼木

棕榈 桦木 蘖木

檀 小蘖 厚朴

杜仲 椿樗 漆

楸 桐 梧桐

罂子桐 海桐 楝

槐 秦皮 合欢

皂荚 肥皂荚 无患子

诃黎勒 榉 柳

树柳 水杨 白杨

榆 芜荑 苏方木

乌木 芦荟 檀香

樟脑 龙脑香 安息香

骐竭 没药 薰陆香

枫香脂 乌药 钓樟

樟 楠 降真香

辛夷 木兰 筒桂

桂 杉 松

丁香 柏

火部

糟 烧酒 醋

酱 饴糖 蘖米

红曲 神曲 曲

蒸饼 豆腐 大豆豉

刀豆 扁豆 豇豆

蚕豆 豌豆 绿豆

赤小豆 黄大豆 大豆黄卷

大豆 阿芙蓉 罂子粟

薏苡仁 稗 参子

粟 粱 玉蜀黍

蜀黍 黍 稷

籼 粳 稻

荞麦 雀麦 大麦

小麦 大麻 胡麻

果部

慈姑 乌芋 芡实

芰实- 莲藕- 石蜜-

沙糖- 甘蔗- 猕猴桃-

婴奥- 葡萄- 西瓜-

甜瓜 茗- 盐麸子-

吴茱萸 毕澄茄- 胡椒-

蜀椒- 秦椒- 枳-

马槟榔- 无花果- 波罗蜜-

椰子- 槟榔- 海松子-

榧实- 橄槛- 龙眼-

荔枝- 槲实- 橡实-

阿月浑子- 榛子- 胡桃-

银杏- 樱桃- 杨梅-

枇杷- 枸橼- 柚-

橙- 柑- 橘-

安石榴- 柿- 林檎-

山楂- 榲柏- 楂子-

木瓜- 梨- 枣-

栗- 桃- 榔梅-

梅- 巴旦杏- 杏-

李-

鳞部

青鱼 鲤鱼 鱼子

鳔 海马 虾

乌贼鱼 黄颡鱼 鳅鱼

鳝鱼 鳗鲡鱼 鳢鱼

金鱼 鳜鱼 鲫鱼

鲥鱼 石首鱼 水蛇

乌蛇 白花蛇 蚺蛇

蛇蜕 蛤蚧 守宫

石龙子 鲮鲤 鳄鱼

吊 龙

兽部

猕猴 猬 鼠

水獭 兔 湍

猫 灵猫 麝

麋 鹿 羚羊

熊 野猪 犀

象 豹 虎

狗宝 鮓答 牛黄

黄明胶 阿胶 驼

驴 马 牛

羊 狗 豕

禽部

鹗 鹰 鹊

乌鸦 斑鸠 寒号虫

伏翼 雀 鸽

雉 鸡 凫

鹜 鹅 鹈鹕

虫部

蛔虫 蛞蝓 蜗牛

蚯蚓 蜈蚣 蝌蚪

蛙 蛤蟆 蟾蜍

蜚虻 蜚蠊 蔗虫

鼠妇 衣鱼 萤火

蝼蛄 天牛 蜣螂

蝉蜕 蚱蝉 蛴螬

蛆 水蛭 蝎

壁钱 蜘蛛 地胆

葛上亭长 芫青 斑蝥

樗鸡 九香虫 原蚕

蚕 螳螂桑螵蛸 虫白蜡

艺翁 露蜂房 土蜂

蜜蜂 蜜蜡 蜂蜜

目录 1 拼音 2 拼音名 3 竹叶榕的别名 4 来源 5 性味 6 功能主治 7 竹叶榕的用法用量 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竹叶榕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竹叶榕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竹叶榕 1 拼音

zhú yè róng

2 拼音名

Zhú Yè Rónɡ

3 竹叶榕的别名

狭叶榕、水稻清、竹叶牛奶树

4 来源

桑科榕属植物竹叶榕Ficus stenophylla Hemsl,以根、茎及全株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5 性味

甘、苦,温。

6 功能主治

祛痰止咳,行气活血,祛风除湿。用于咳嗽,胸痛,跌打肿痛,肾炎,风湿骨痛,乳少。

7 竹叶榕的用法用量

1~2两。

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竹叶榕的方剂 竹叶茶油

拼音:zhúyècháyóu英文:概述:竹叶茶油以竹叶、茶油为主要原料,具有清热消炎的功效,用于治疗

竹叶灯心汤

dēngxīntāng《痘疹仁端录》卷八:组成:竹叶30片,灯心5分。主治:痘疮干呕。用法用量:水煎

五味竹叶汤

wèizhúyètāng《鬼遗》卷三:别名:兼味竹叶汤组成:竹叶(切)3升,五味子2两,前胡2两,当

枣肉黄连点方

成:枣7枚(去核),连(去须,碎,绵裹)1两,淡竹叶(切)1握。主治:乳石发,目生赤脉,息肉,碜痛不

竹叶饮

húyèyǐn《外台》卷十三引《崔氏方》:组成:竹叶1握,麦门冬1升(去心),大枣20个(擘),甘草

更多用到中药竹叶榕的方剂

用到中药竹叶榕的中成药 安营饮

茯苓皮1钱,通草1钱,甘草4分,灯心5分,黄苓7分,竹叶10个。功能主治淋病。摘录《蒿崖尊生》卷十四

清凉防暑冲剂

WS3B184094处方:白茅根300g淡竹叶300g牛筋草300g芦根300g滑石(飞)18

肝泰冲剂

8g地黄78g五灵脂78g柏子仁78g陈皮78g竹叶柴胡47g制法:以上十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

肾舒颗粒

白花蛇舌草、海金沙藤、茯苓、扁蓄、瞿麦、黄柏、淡竹叶、地黄、大青叶、甘草。肾舒颗粒的功能主治:清热解

小儿七星茶冲剂

方:薏苡仁625g稻芽625g山楂3125g淡竹叶4688g钩藤2345g蝉蜕781g甘草7

更多用到中药竹叶榕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竹叶榕 《仲景伤寒补亡论》:[卷十七]虚烦七条

。而强攻之。必遂损竭多死。难救也。此虚烦。但当用竹叶汤。若呕者。以橘皮汤一剂。不愈。为可重辨也。此法

《刘涓子鬼遗方》:卷三

,已服五痢汤,吐出不得下,大渴烦闷,淡竹叶汤方淡竹叶(切,四升,去尖)栝蒌(四两)通草前胡升麻茯苓黄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三十一]痈疽发背发渴

上一十五味,咀如麻豆,每服五钱匕,用水一盏半,入竹叶七片,煎至八分,去滓空心温服,如小便利,除木通,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六]目暴肿

一两半)山栀子仁细辛(去苗叶)车前子(各一两)淡竹叶(洗)朴硝(汤成下)柴胡(去苗一两半)甘草(微炙

《胎产心法》:[卷之上]子烦并五心烦热及烦躁口干论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中医大辞典》·竹叶菜 31 竹叶菜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性味归经 34 功能主治 35 化学成分 36 竹叶菜的药理作用 4 《辞典》·竹叶菜 41 出处 42 拼音名 43 竹叶菜的别名 44 来源 45 原形态 46 生境分布 47 性味 48 功能主治 49 竹叶菜的用法用量 410 附方 411 摘录 5 竹叶菜的食用价值 51 营养价值 52 适合的人群 53 食疗功效 54 食用建议 6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竹叶菜的方剂 2 用到中药竹叶菜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竹叶菜 1 拼音

zhú yè cài

2 英文参考

bengal dayflower herb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中医大辞典》·竹叶菜

竹叶菜为中药名,出自《本草纲目》,为《本草拾遗》记载的鸭跖草之别名[1]。

31 竹叶菜的别名

竹叶菜、耳环草、蓝花菜、翠蝴蝶、碧蝉花[2]。

32 来源及产地

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Commelina munis L的全草[2]。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2]。

33 性味归经

甘,淡微寒[2]。入肺、胃、膀胱经[2]。

34 功能主治

功在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止血[2]。

1治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腮腺炎,黄疸型肝炎,急性肠炎,痢疾,水肿尿少,热淋涩痛,脚气,泌尿系感染,尿血,衄血,崩漏,白带[2]。煎服:9~15g[2]。

2治疮疖肿毒,外伤出血[2]。鲜草捣敷;丹毒[2]。煎服,并用鲜叶醋浸后敷贴;麦粒肿[2]。用鲜茎一枝,一端放酒精灯上燃烧,待另一端茎液沸出时,取液滴于患处[2]。

35 化学成分

全草含左旋黑麦草内酯等[2]。地上部分含哈尔满等[2]。花含鸭跖黄酮苷(Flavomelin)[2]。还含鸭跖兰素等[2]。

36 药理作用

本品可抗炎、镇痛、止咳、抗内毒素等[2]。煎剂在体外对金**葡萄球菌等有抑制作用[2]。对流感病毒PR8株引起的小鼠肺炎有效[2]。

4 《辞典》·竹叶菜 41 出处

《福建民间草药》

42 拼音名

Zhú Yè Cài

43 竹叶菜的别名

马耳草(《贵州民间方药集》),竹菜、竹仔菜、竹竹菜(《福建民间草药》),火柴头(《苏南种子植物》),千日晒、大叶兰花竹仔草(《福建中草药》)。

44 来源

为鸭跖草科植物饭包草的全草。

45 原形态

匍匐、多年生草本,或茎上部上举,多少被毛,节上生根。叶草质;椭圆状卵形,长3~7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急剧收缩而成一阔柄,鞘和叶柄被疏长毛。佛焰毡与上部叶对生,或2~4个聚生,有极短的柄,漏斗形而压扁,长和宽约8~14毫米,淡绿色,被疏毛;花蓝色,每一毡内数朵;萼片3,膜质;花瓣3,长3~4毫米。蒴果膜质,长4~5毫米,有种子5颗,粗糙。花期夏、秋。

46 生境分布

生于阴湿地或林下。分布华东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

47 性味

《福建民间草药》:"苦,寒,无毒。"

48 功能主治

《福建中草药》:"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49 竹叶菜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

410 附方

①治小便不通,淋沥作痛:竹叶菜一至二两,酌加水煎,可代茶常饮。(《福建民间草药》)

②治赤痢:鲜饭包草二至三两,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③治疔疮肿毒,红肿疼痛:竹叶菜一握,以冷开水洗净,和冬蜜捣匀敷贴,口换二次。(《福建民间草药》)

④治蛇伤:鲜竹叶菜,以冷开水洗净,捣烂绞汁冷服,渣敷伤部。(《福建民间草药》)

411 摘录

《辞典》

5 竹叶菜的食用价值

竹叶菜为鸭跖草科植物鸭跖草的嫩茎叶。它的茎斜向上,叶片技针形,有绿色脉,和竹子颇有相似之处。鸡冠菜同样分布在全国各地,它多长在水沟边及荒野中的潮湿地带,易于采集。在5月间,采下它肉质多汁的嫩茎叶,可以炒吃、作汤,也可以拌在面里蒸了吃,味道平淡。

51 营养价值

竹叶草含有花青素类 、粘液质、淀粉等成分,具有清凉解热解毒,强心利尿的作用,适用于急性热病,高热烦渴,咽喉炎肿,上呼吸道及尿路感染等急性炎症。

52 适合的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 适宜急性热病,高热烦渴,咽喉炎肿,上呼吸道及尿路感染等急性炎症等患者。

2 但脾胃虚弱者少食。

53 食疗功效

鸭跖草性味、苦寒、无毒;

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凉血的功效;

可治小便不通、淋沥作痛、水肿、脚气、感冒、丹毒、腮腺炎、黄疸肝炎、热痢、鼻衄、尿血、血崩、咽喉肿痛、赤痢、疔疮肿毒、蛇咬伤等症。

54 食用建议

1 上呼吸道感染,咽喉、扁桃体炎

鲜竹叶菜全草洗净捣烂绞汁,每服1酒杯以温水冲服,一同2~3次。或用全草60~90克,水煎服亦可。

2 流行性感冒,高热烦渴,或原因不明的高热

竹叶菜3060克,淡竹叶30克,水煎,一日2~3次分服。

3 急性膀恍炎,小便频急

竹叶菜30克,车前草30克,甘草9克,水煎去渣,一日2~3次分服。

4 急性风湿热,尿酸性病风,间节红肿疼痛

竹叶菜60克,白毛夏枯草30克,水煎服 (取鲜草捣烂绞汁服用更佳)。

5 痈疖疔疮,无名肿毒

目录 1 拼音 2 《杂病源流犀烛》卷九:地骨皮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地骨皮汤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医方类聚》卷二三四引《王岳产书》:地骨皮汤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圣济总录》卷十三:地骨皮汤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地骨皮汤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地骨皮汤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75 摘录 8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地骨皮汤 81 处方 82 制法 83 功能主治 8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85 摘录 9 《准绳·疡医》卷五:地骨皮汤 91 处方 92 制法 93 功能主治 9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95 摘录 10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地骨皮汤 101 处方 102 制法 103 功能主治 10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105 摘录 11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地骨皮汤 111 处方 112 制法 113 功能主治 11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115 摘录 12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地骨皮汤 121 处方 122 制法 123 功能主治 12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125 摘录 13 《圣济总录》卷一二○:地骨皮汤 131 处方 132 制法 133 功能主治 13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135 摘录 14 《圣济总录》卷一○六:地骨皮汤 141 处方 142 功能主治 14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144 摘录 15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地骨皮汤 151 处方 152 制法 153 功能主治 15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155 摘录 16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地骨皮汤 161 处方 162 制法 163 功能主治 16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165 摘录 17 《卫生总微》卷十六:地骨皮汤 171 处方 172 制法 173 功能主治 17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175 摘录 18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地骨皮汤 181 处方 182 制法 183 功能主治 18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185 摘录 19 《圣济总录》卷一○三 191 组成 192 主治 19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194 制备方法 20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201 组成 202 主治 20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204 用药禁忌 21 《圣济总录》卷十二 211 组成 212 主治 21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214 制备方法 22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221 组成 222 主治 22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224 制备方法 23 《圣济总录》卷四十二 231 组成 232 主治 23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234 制备方法 24 《女科秘要》卷四 241 组成 242 主治 24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25 《准绳·疡医》卷五 251 组成 252 主治 25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254 制备方法 26 《普济方》卷七十 261 组成 262 主治 26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264 制备方法 27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271 组成 272 主治 27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274 制备方法 28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281 组成 282 主治 28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284 制备方法 29 《圣济总录》卷一○七 291 组成 292 主治 29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294 制备方法 30 《全生指迷方》卷四 301 地骨皮汤的别名 302 组成 303 主治 30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305 制备方法 306 附注 31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311 组成 312 主治 31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314 制备方法 32 《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321 组成 322 主治 32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324 制备方法 33 《本草纲目》卷三十六引《兰室秘藏》 331 组成 332 主治 33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地骨皮汤 1 拼音

dì gǔ pí tāng

2 《杂病源流犀烛》卷九:地骨皮汤

21 处方

生地 麦冬 黄耆 山药 五味手 地骨皮 淡竹叶

22 功能主治

主心经虚热,小便短赤,茎中疼痛,尿道口时有脓样分泌物,淋沥不断。

2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24 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九

3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地骨皮汤

31 处方

地骨皮5两,白前2两,石膏(研)6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3两,桑根白皮(锉)4两。

32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33 功能主治

肺实热,喘逆胸满,仰息气急。

3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六钱匕,水2盏,加竹叶10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

35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4 《医方类聚》卷二三四引《王岳产书》:地骨皮汤

41 处方

地骨皮半两,柳枝半握,细辛半两,防风半两,杏仁半两(去皮尖),生地黄1两,盐半两,蔓荆子半两。

42 制法

上锉细,如煮散。

43 功能主治

产后血虚,齿龈宣露,摇动疼痛。

4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用1两,以水1大盏,酒1盏,同煎取1盏,滤过,热含,就疼处浸良久吐之,含1盏尽为度,每日2次。

45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二三四引《王岳产书》

5 《圣济总录》卷十三:地骨皮汤

51 处方

地骨皮5两,知母1两半,桔梗(去芦头,炒)1两,甘草(炙)1两,前胡(去芦头)3分。

52 制法

上为粗末。

53 功能主治

利头目。主劳风,上膈壅痰实。

5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55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三

6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地骨皮汤

61 处方

地骨皮半两,知母(焙)半两,柴胡(去苗)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3分,赤茯苓(去黑皮)3分,虎头骨1两(酒涂炙焦)。

62 制法

上为粗末,分为5服。

63 功能主治

寒热往来,久成痨瘵。

6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以水3盏.煎取1盏,加地黄汁1合,更煎35沸,去滓,分2次温服,食后良久再服,1日1帖。

6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七

7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地骨皮汤

71 处方

地骨皮1两,栝楼根1两,黄连(去须)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黄芩(去黑心)1两,茯神(去木)3分,远志(去心)3分,甘草(炙,锉)半两,石膏(碎)2两。

72 制法

上为粗末。

73 功能主治

心脾虚热,暴渴不巳。

7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7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8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地骨皮汤

81 处方

地骨皮(洗)2两,胡黄连1两,柴胡(去苗)1两,当归(切,焙)1两,泽泻1两,黄芩(去黑心)1两,甘草(炙,锉)1两,枳实(去瓤,麸炒)1两。

82 制法

上为粗末。

83 功能主治

髓实,使人强悍惊热。

8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2夜1。

8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9 《准绳·疡医》卷五:地骨皮汤

91 处方

地骨皮半斤,当归4两,盐2两,白矾末1两。

92 制法

上锉细。

93 功能主治

风瘾疹。

9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用药5两,水9升,煎取2升,去滓,再煎至1升,收瓷器中,用绵蘸拭患处57次愈。

95 摘录

《准绳·疡医》卷五

10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地骨皮汤

101 处方

地骨皮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柴胡(去苗)1两,甘草(炙,锉)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

102 制法

上为粗末。

103 功能主治

虚劳,肢体疼痛,头目昏眩,怠惰少力,饮食无味,心忪烦渴,口苦咽干,夜多盗汗。

10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105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11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地骨皮汤

111 处方

地骨皮1两半,白茯苓(去黑皮)1两半,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赤芍药1两,甘草(炙令赤)1两。

112 制法

上为粗末。

113 功能主治

虚劳五蒸。

11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食后分2次温服。

11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12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地骨皮汤

121 处方

地骨皮1两,知母(焙)1两,柴胡(去苗)1两,当归(切,焙)1两,秦艽(去苗土)1两,鳖甲(醋炙,去裙襕)1两,甘草(炙,锉)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

122 制法

上为粗末。

123 功能主治

虚劳骨蒸,烦热发渴。

12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水1盏,加乌梅、生姜、桃柳枝、小麦各少许,煎至7分,去滓温服。

12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13 《圣济总录》卷一二○:地骨皮汤

131 处方

地骨皮(去土)1两,白杨皮(切)1握,生地黄汁1合,细辛(去苗叶)1分,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1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20枚,盐(研)2钱,苍耳半两。

132 制法

上除地黄外,为粗末。

133 功能主治

牙齿风痛。

13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入生地黄汁半合,煎至1盏,去滓,热漱冷吐,每日35次。

13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

14 《圣济总录》卷一○六:地骨皮汤

141 处方

地骨皮(切)3斤。

142 功能主治

时行,目暴肿痒痛。

14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上以水3斗,煮取3升,绞去滓,更钠盐2两,煎取1升,洗目。或加干姜1两。

144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

15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地骨皮汤

151 处方

地骨皮1两,防风(去叉)1两,盐1两,细辛(去苗叶)1两,杏仁(汤去皮尖双仁,炒)1两,蔓荆实1两,生干地黄(焙)1两,白杨皮1握(切)。

152 制法

上为粗末。

153 功能主治

牙齿风虫,齿根挺出,动摇疼痛。

15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同煎10余沸,去滓,热漱冷吐。

15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16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地骨皮汤

161 处方

地骨皮1两,柴胡(去苗)1两,甘草(炙,锉)1两,胡黄连1分。

162 制法

上为粗末。

163 功能主治

骨实热烦痛。

16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16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17 《卫生总微》卷十六:地骨皮汤

171 处方

地骨皮(去骨)1两,胡黄连1两,鳖甲(涂酥炙黄,去裙襕)半两,柴胡(去苗)半两,犀角(锉,取屑)半两,嫩桃枝(锉)半两,川大黄(炮)半两,知母半两。

172 制法

上为细末。

173 功能主治

小儿骨蒸体热肌瘦。

17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大钱,水1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75 摘录

《卫生总微》卷十六

18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地骨皮汤

181 处方

地骨皮(锉,焙)2两半,白术2两,石膏(碎)3分,桑根白皮(锉)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两半。

182 制法

上为粗末。

183 功能主治

产后肺气寒壅咳嗽。

18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8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四

19 《圣济总录》卷一○三 191 组成

地骨皮(去土)1两,甘菊花(择)1两,升麻1两,黄连(去须)1两,防风(去叉)1两,决明子(微炒)1两,细辛(去苗叶)1两,竹叶(洗)。

192 主治

风毒冲眼,赤痛干碜。

19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竹叶7片,煎至1盏,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194 制备方法

上除竹叶外,共为粗末。

20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圣济总录》卷三十四 201 组成

知母2两,鳖甲(炙)2两,常山2两,地骨皮3两(切),竹叶1升(切),石膏4两。

202 主治

温疟,不下食。

20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2升5合,分3次温服。

204 用药禁忌

忌蒜、热面、猪、鱼。

21 《圣济总录》卷十二 211 组成

地骨皮(去土)半两,人参半两,甘草(炙,锉)半两,柴胡(去苗)半两,葛根(锉)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

212 主治

风热毒气,身体烦热,头目不利,口干舌涩,夜卧不安。兼解利伤寒汗后,余热烦躁。

21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竹叶20片,生姜2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21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2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221 组成

地骨皮3分,升麻3分,犀角(镑)3分,玄参3分,常山1两(细锉)。

222 主治

久疟不愈,发不以时,或朝或夜,肌瘦食少。

22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未发前空腹温服。欲吐须忍,俟不能禁即吐。如此吐下即愈。

22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3 《圣济总录》卷四十二 231 组成

地骨皮5两,生干地黄5两(锉细),前胡(去芦头)2两半,茯神(去木)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半,知母2两半,人参2两,甘草(炙锉)2两。

232 主治

谋虑伤胆,胆气上溢,膈脘虚烦,常觉口苦。

23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豉及粟米各少许,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23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4 《女科秘要》卷四 241 组成

地骨皮1钱,当归1钱,川芎1钱,知母1钱,麦冬1钱,甘草5分。

242 主治

妇人肥盛,肠胃多痰,壅滞经络,血闭带下。

24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空心服。

25 《准绳·疡医》卷五 251 组成

地骨皮半斤,当归4两,盐2两,白矾末1两。

252 主治

风瘾疹。

25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用药5两,水9升,煎取2升,去滓,再煎至1升,收瓷器中,用绵蘸拭患处57次愈。

254 制备方法

上锉细。

26 《普济方》卷七十 261 组成

地骨皮1两,防风1两,盐1两,细辛1两,蔓荆实1两,杏仁1两,独活1两,青葙子1两,当归1两。

262 主治

牙齿风虫,齿根挺出,动摇疼痛。

26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用半钱,以水2大盏,入盐1钱,煎至1盏,去滓,热含冷吐,日2次。

26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27 《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271 组成

地骨皮、鳖甲(去裙襕,醋炙)、当归(切,焙)、秦艽(去苗土)、柴胡(去苗)、知母(切,焙)、贝母(去心)各等分。

272 主治

虚劳,阴阳不和,早晚潮热,面赤烦躁,肢体疼痛。

27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乌梅半个,桃、柳枝各7寸(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27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8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281 组成

地骨皮2两,防风(去叉)1两,甘草(炙)1两。

282 主治

胃气实热,唇口干燥,头昏体倦,五心烦热。

28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28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9 《圣济总录》卷一○七 291 组成

地骨皮1两半,甘菊花1两,升麻1两,黄连(去须)1两,防风(去叉)1两,木通(锉)1两,萎蕤,大黄(锉,炒)1两,甘草(炙,锉)1两,蕤仁(去皮)1两。

292 主治

心肺风热,目干涩痛痒。

29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29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30 《全生指迷方》卷四 301 地骨皮汤的别名

地骨皮散

302 组成

地骨皮2两,百部2两,芍药1两,赤茯苓1两。

303 主治

肾咳恶热,骨间烦疼。肺壅痰嗽。

304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2盏,加竹叶10片,同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30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306 附注

地骨皮散(《鸡峰》卷十一)。

31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311 组成

地骨皮1两,细辛(去苗叶)半两,生干地黄(切)1两,戎盐(研)2分。

312 主治

牙齿疼痛,吃物不得。

31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用5钱匕,以水2盏,煎35沸,去滓,热漱冷吐。以愈为度。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31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32 《圣济总录》卷一二二 321 组成

地骨皮半两,黄耆(锉)半两,桔梗(锉,炒)半两,山栀子仁半两,竹茹半两,犀角(镑)半两,甘草(炙,锉)1分。

322 主治

心脾壅积,咽喉痛,舌上结热。

32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5分,去滓,食后温服,日3次。

32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33 《本草纲目》卷三十六引《兰室秘藏》 331 组成

柴胡3钱,地骨皮3钱。

332 主治

膀胱移热于小肠,上为口糜,生疮溃烂,心胃壅热,水谷不下。

333 地骨皮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古籍中的地骨皮汤 《圣济总录》:[卷第五十九]暴渴

钱匕,温水调下,不拘时。治心脾虚热,暴渴不已。地骨皮汤方地骨皮栝蒌根黄连(去须)麦门冬(去心焙)黄芩

《普济方》:[卷三十三肾脏门]骨髓虚实(附论)

下芒硝半钱。煎一沸去滓。分二服。早晨一服。日午地骨皮汤治髓实。使人强悍惊热。地骨皮(二两)胡黄连柴胡

《普济方》:[卷一百七十九消渴门]暴渴

(三分)葛根(三分炙微赤锉)上为散。每服四钱。地骨皮汤(出圣惠方)治脾虚热暴渴不已。地骨皮栝蒌根黄连

《外科大成》:[卷三分治部下(小疵)]口部

等分)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柴胡地骨皮汤柴胡地骨皮(各五钱)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辰砂定痛散治

《杂病广要》:[内因类]骨蒸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方之生地黄饮子 31 组成 32 功能主治 33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4 《杂病源流犀烛·六*门》卷十七方之生地黄饮子 41 组成 42 功能主治 43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5 《太平圣惠方》卷十五方之生地黄饮子 51 组成 52 制备方法 53 功能主治 54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6 《太平圣惠方》卷十八方之生地黄饮子 61 组成 62 制备方法 63 功能主治 64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7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方之生地黄饮子 71 生地黄饮子的别名 72 组成 73 制备方法 74 功能主治 75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76 附注 8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方之生地黄饮子 81 生地黄饮子的别名 82 处方 83 制法 84 功能主治 85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86 摘录 9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一方之生地黄饮子 91 组成 92 制备方法 93 功能主治 94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10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方之生地黄饮子 101 生地黄饮子的别名 102 组成 103 制备方法 104 功能主治 105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106 附注 11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方之生地黄饮子 111 组成 112 功能主治 113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12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方之生地黄饮子 121 组成 122 功能主治 123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13 《古今医统大全》卷八十八方之生地黄饮子 131 组成 132 制备方法 133 主治 134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14 《证治汇补》卷二方之生地黄饮子 141 组成 142 功效主治 143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144 各家论述 15 《证治汇补》卷五方之生地黄饮子 151 组成 152 功效主治 153 运用 154 各家论述 16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方之生地黄饮子 161 组成 162 功能主治 163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164 各家论述 17 《西塘感证》卷中引海藏方之生地黄饮子 171 组成 172 功能主治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生地黄饮子 1 拼音

shēng dì huáng yǐn zǐ

2 概述

生地黄饮子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十五首。

3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方之生地黄饮子 31 组成

生地黄汁、竹沥各三合,独活三分(研末)[1]。

32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三方之生地黄饮子主治小儿中风,面引口偏,身体拘急,舌不能转[1]。

33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1]。

上药相和,煎至4合,去滓,不拘时候,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4 《杂病源流犀烛·六*门》卷十七方之生地黄饮子 41 组成

人参、黄芪、生地黄、熟地黄、石斛、天门冬、麦门冬、枳壳、枇杷叶、泽泻各一钱,甘草五分[1]。

人参1钱,黄耆1钱,生地1钱,熟地1钱,金石斛1钱,天冬1钱,麦冬1钱,枳壳1钱,枇杷叶1钱,泽泻1钱,甘草5分。

42 功能主治

《杂病源流犀烛·六*门》卷十七方之生地黄饮子主治消瘅[1]。

43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1]。

5 《太平圣惠方》卷十五方之生地黄饮子 51 组成

生地黄3两,玄参1两,赤茯苓1两,麦门冬1两,犀角屑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52 制备方法

上细锉,和匀。

53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十五方之生地黄饮子主治时气,心膈大热烦闷,言语失度。

54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6 《太平圣惠方》卷十八方之生地黄饮子 61 组成

生地黄2两(切),川升麻1两,玄参1两,川大黄1两(生用),柴胡2两(去苗),贝母1两(爆令微黄),麦门冬1两(去心),百合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

62 制备方法

上锉细。

63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十八方之生地黄饮子主治热病,毒气攻肺,咳嗽,喉中生疮。

64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分,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入蜜1小匙。更煎1沸,放温服,不拘时候。

7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方之生地黄饮子 71 生地黄饮子的别名

生地黄汤

72 组成

生地黄汁1中盏,竹沥1中盏,荆沥1中盏,防风半两(去芦头),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羌活1两。

73 制备方法

上锉细。

74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方之生地黄饮子主治瘫缓风,手足不遂,言语謇涩,心神躁闷。

75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以汁沥等同煎至2中盏,去滓分温3服,不拘时候。

76 附注

生地黄汤(《圣济总录》卷九)。

8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方之生地黄饮子 81 生地黄饮子的别名

生地黄汤(《圣济总录》卷九)。

82 处方

生地黄汁250毫升 竹沥250毫升 荆沥250毫升 防风15克(去芦、头)附子15克(炮裂,去皮、脐)羌活30克

83 制法

上药锉细。

84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方之生地黄饮子主治瘫缓风,手足不遂,言语謇涩,心神躁闷。

85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每服15克,以汁、沥等同煎至60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分三次温服。

86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

9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一方之生地黄饮子 91 组成

生地黄2两,柴胡1两(去苗),葱白5寸(切),香豉半合,甘草半两(生用),生姜半两,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地骨皮半两,赤芍药半两。

92 制备方法

上锉细,和匀。

93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一方之生地黄饮子主治骨蒸劳热,四肢疼痛,小便赤黄。

94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两,以童便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0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方之生地黄饮子 101 生地黄饮子的别名

生地黄汤

102 组成

生地黄2两,淡竹叶20片,大麦半合,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103 制备方法

上锉细,和匀。

104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方之生地黄饮子主治心黄。

105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两,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06 附注

生地黄汤(《普济方》卷一九六)。

11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方之生地黄饮子 111 组成

生地黄汁1中盏,童便1中盏,当归1两(锉),生姜汁1合,酒1中盏。

112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方之生地黄饮子主治产后卒血气上攻,心胸烦闷,口干壮热,不思饮食。

113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上药捣和,煎57沸,去滓,不拘时候,温服1小盏。

12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方之生地黄饮子 121 组成

生地黄汁2合,生益母草汁2合,生藕汁2合,鸡子白2枚,童便1合。

122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方之生地黄饮子主治产后血运,心烦闷乱,恍惚如见鬼神。

123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上药相和,微煎23沸,下鸡子白,搅令散,分温3服。

13 《古今医统大全》卷八十八方之生地黄饮子 131 组成

生地2钱,赤芍2钱,羌活1钱,当归1钱,甘草2分。

132 制备方法

上为极细末。

133 主治

《古今医统大全》卷八十八方之生地黄饮子主治小儿生下满身面目俱黄,状如金色,面赤身热,眼闭不开,大便不通,小便如栀汁,满身生疮。

134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用灯心煎汤服。产妇亦宜服,抹少许入儿口内。

14 《证治汇补》卷二方之生地黄饮子 141 组成

生地、熟地、天门冬、麦门冬、黄耆、甘草、银柴胡、黄芩、地骨皮、白芍药。

142 功效主治

《证治汇补》卷二方之生地黄饮子功在扶元退热。主治气虚血热,潮热,吐衄,脉弦数者。

143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144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气虚血热,不能摄火,而经气疏泄,血不得归经,故吐血、衄血,潮热不止焉。生地滋阴壮水以凉血,熟地补血益阴以济火,麦冬清心润燥,天冬润燥益阴,黄耆补既伤之气,蜜炙能禁疏泄之血,黄芩清燥热之火,炒黑能止吐衄之血,地骨皮除蒸热,炙甘草缓虚阳,银柴胡解阴分之热,白芍药敛热伤之阴。俾热退阴藏则潮热自解,而经气清和,吐衄无不止矣。此扶元退热之剂,为气不摄火吐衄之专方。

15 《证治汇补》卷五方之生地黄饮子 151 组成

人参、生地、熟地、麦冬、天冬、石斛、五味子、甘草、枇杷叶、茯苓。

152 功效主治

《证治汇补》卷五方之生地黄饮子功在滋培润燥。主治下焦虚火上炎,消渴,脉虚数者。

153 运用

小便不利,加茯苓。

154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下焦虚火上炎、肺金受烁,不能分布津液上潮,故消渴不止。生地滋阴壮水以制虚火,熟地滋肾补阴以济心阳,天冬益阴润肺,麦冬润肺凉心,人参扶元生水,甘草泻火生金,五味子收肺气之耗散,枇杷叶平肝气之上逆,石斛益阴以除虚热。水煎,温服,使肾水内充,则虚阳自潜而 无不上奉,何消渴之不瘳哉!小便不利,加茯苓,乃水出高源,源流并泽以上潮,何消渴之有?此滋培润燥之剂,为阴虚消渴之专方。

16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方之生地黄饮子 161 组成

生地5钱,阿胶3钱(蒲黄灰炒),白芍1钱半(炒),麦冬3钱(去心),地榆3钱(炒黑),茯神2钱(去木),小蓟根3钱。

162 功能主治

《医略六书》卷二十八方之生地黄饮子主治孕妇尿血,脉虚数者。

163 生地黄饮子的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164 各家论述

胎热伤阴,经血暗渗,故尿血不止,胎孕不安焉。生地滋阴凉血以资血室,阿胶补阴益血以护胎元,麦冬清心润肺,白芍敛阴止血,茯神安神定志,地榆凉血涩血,小蓟散瘀凉血以上溺血也。水煎,温服,使阴血内充,则胎热自化而经气完夏,经血无妄行之患,何溺血之有不止者?胎孕无不自安矣。

17 《西塘感证》卷中引海藏方之生地黄饮子 171 组成

生地、熟地、枸杞、地骨皮、黄耆、白芍、天冬、黄芩、甘草、枳壳、防风。

172 功能主治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原料 4 用法 5 功效 6 出处 附: 1 古籍中的竹叶茶油 1 拼音

zhú yè chá yóu

2 概述

竹叶茶油以竹叶、茶油为主要原料,具有清热消炎的功效,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3 原料

竹叶、茶油各适量。

4 用法

竹叶烧灰,调茶油涂患处。

5 功效

竹叶茶油具有清热消炎的功效,用于治疗带状疱疹。

6 出处

《医疗保健汤茶谱》

古籍中的竹叶茶油 《刘涓子鬼遗方》:卷三

(一两半)人参(一两)上十六味先以水一斗六升,煮竹叶,去叶取九升,纳诸药后煮取三升二合,分四服。三

《证类本草》:[卷第十三]竹叶

竹叶一竹叶二(音谨)竹叶。味苦,平、大寒,无

《本草品汇精要》:[卷之十八木部中品之上]木之飞

无毒附根汁实皮茹笋丛生竹叶(出神农本经)主咳逆上气益筋急恶疡杀小虫○根作汤益气止渴补虚下气○汁主风○

《本草新编》:[卷之四(征集)]淡竹叶(竹茹、竹沥)

明之邪热,亦退虚热烦燥不眠,专凉心经,尤祛风痉。竹茹,主胃热呃逆,疗噎膈呕哕,尤止心烦。竹沥,却阴

《丁甘仁医案》:[卷一]暑温案

目录 1 拼音 2 拼音名 3 莲子草的别名 4 来源 5 性味 6 功能主治 7 莲子草的用法用量 8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莲子草的方剂 2 用到中药莲子草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莲子草 1 拼音

lián zǐ cǎo

2 拼音名

Lián Zǐ Cǎo

3 莲子草的别名

虾钳菜、节节花、水牛膝、鲎脚菜

4 来源

苋科虾钳菜属植物莲子草Alternanthera sessilis (L)DC的全草。夏秋采。洗净晒干。

5 性味

微甘、淡,凉。

6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利湿消肿,拔毒止痒。用于痢疾,鼻衄,咯血,便血,尿道炎,咽炎,乳腺炎,小便不利;外用治疮疖肿毒,湿疹,皮炎,体癣,毒蛇咬伤。

7 莲子草的用法用量

05~1两,水煎服,或鲜全草2~4两,绞汁炖温服。外用适量,鲜全草捣烂敷或水煎浓汁洗患处。

8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莲子草的方剂 揩齿莲子草散

音:kāichǐliánzǐcǎosǎn别名:莲子草散处方:莲子草半两,升麻(锉)半两,牛膝(切)

生发药

女科百问》卷上:组成:蔓荆子1两,青葙子1两,莲子草1两,附子2字,头发灰1匙。主治:妇人少年发少

陵零香油

,藿香半两,甘松半两,白檀香半两,马牙消半两,莲子草1分,没石子5个,诃黎勒7个,干椹子1两,沥桊

摩顶黑发方

、连翘、防风(去芦头)、卷柏、零陵香、蔓荆子、莲子草、踯躅花、川芒消1两。主治:发黄。用法用量:每

乌银丸

两,荜澄茄半两,牛膝(去梢)半两,覆盆子半两,莲子草2两。主治:白发,并一切诸风。用法用量:每服3

更多用到中药莲子草的方剂

用到中药莲子草的中成药 茯菟丸

(制)600g山药600g菟丝子(炒)1000g莲子300g制法: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

安胎饮子

拼音:āntāiyǐnzǐ别名安胎饮处方建莲子(去心)3钱,台州青苎3钱(洗去胶),白糯米3钱。功能

镇痫片

g胆南星50g红参50g甘草10g珍珠母500g莲子心50g麦冬70g酸枣仁100g远志(甘草水泡)

清脑复神液

2g大黄80g木通10g黄柏40g柏子仁40g莲子肉20g知母20g石菖蒲80g川芎60g赤芍60

杜仲补天素片

g远志(制)3125g当归(酒制)3125g莲子3125g泽泻3125g牡丹皮3125g白

更多用到中药莲子草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莲子草 《普济方》:[卷四十九头门]乌髭发(附论)

钱)上染发髭令黑方(出圣惠方)没石子乌药鸡肠草莲子草青胡桃皮醋石榴皮(一两)马齿苋青盐熟干地黄捣。

《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一]染髭发及换白变黑诸方

换白令黑方。莲子草汁(一升)母丁香(半两)铁生(一两)毗黎勒(一五)东引槐枝灰(一两)摩勒上件药。

《太平圣惠方》:[卷第三十二]治眼摩顶膏诸方

退热毒风。摩顶膏方。生油(二升)黄牛酥(三两)莲子草汁(一升)淡竹叶(一握)大青(一两半)葳蕤(一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二]头风白屑兼生发方八首

,以瘥为度。又莲子草膏,疗头风白屑长发令黑方。莲子草(汁二升)松叶青桐白皮(各四两)枣根白皮(三两

《普济方》:[卷五十头门]生发令长(附论)

《本草纲目》古籍善本

草部 甘草 黄芪 人参 沙参 荠苠 桔梗 长松 黄精 萎蕤 知母 肉苁蓉 列当 赤箭(天麻) 术(白术)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