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文地理环境特征是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中国人文地理环境特征是什么,第1张

人文地理学简介

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

“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一、人文地理学发展简史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经历了知识积累、学科形成和理论演变、学科分化,以及理论和方法的革新等过程。按其发展顺序,可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阶段。

古代阶段是人文地理知识的积累时期,以片断记述为主,出现了各种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

在中国古籍中,载有许多关于人地关系的论述,其中既有《礼记·王制》篇中“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这种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又有《孟子·公孙丑下》中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定胜天的思想;也有东汉时期王充的《论衡·明雩》篇中“夫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能随行而应人”的主张人、地各有规律,反对人地关系绝对化的思想。不过中国古代并没有产生系统表述人地关系思想的人文地理著作来。

在西方,地理学一直是把地球作为人类的家乡来研究,古希腊、罗马学者如希罗多德、斯特拉波等,都在其著作中对各地的人文地理现象作过论述。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一些相互隔离、闭关自守的君主制国家,经济、文化处于衰落状态,人文地理学的发展相应处于停滞状态。与此同时,阿拉伯国家的地理学获得较大发展,伊德里西等学者在著作中记述了不少人文地理现象。

15~17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线以及“发现”新大陆后,欧洲各国陆续出版了各种地理著作,其中有不少篇幅是关于世界各地人文地理的描述,大多偏重于种族、聚落等方面的研究,对于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到巨大促进作用。

在19世纪里,地理学开始形成自然和人文两大分支,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奠基人洪堡德和李特尔,分别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创立了早期理论。从此,人文地理学出现一系列理论,各分支学科陆续建立并形成了体系。

人文地理学的理论的形成和演变是从李特尔用经验法和比较法,研究世界各地区各种地理现象的因果关系开始的。李德尔在他的《地理学-地理对人类素质和历史的关系》一书中,探讨了自然现象与人文现象的相互关系,把自然作为人文的基本原因,强调自然界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在他去世后,人地关系理论在各国有不同的发展。

德国地理学家拉采尔在1882年和1891年出版的《人类地理学》-书中,论述了人类作为环境的产物,其活动、发展和分布受到环境的严格限制。以后他的学生美国地理学者森普尔和亨廷顿等人更加强调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决定性作用,他们的观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形成系统的环境决定论。

几乎与此同时,法国的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提出了另一种人地关系论,后人称之为可能论或或然论。他认为地理学的任务是阐述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自然环境提供一定范围的可能性,而人类在创造居住地时,按照自己的需要、愿望和能力来利用这种可能性。他的这一观点在其学生白吕纳1910年发表的《人地学原理》一书中得到进一步发挥,白吕纳认为自然是固定的,人文是无定的,两者之间的关系常随时代而变化。维达尔·白兰士和白吕纳等人的观点对法国地理学影响很深,从而形成法国学派。

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罗士培教授受法国学派的影响,1920年创用了“调节”一词,创立“适应论”。他认为调节包含两重含义,即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以及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罗士培认为人文地理学研究人-地之间双向的相互关系,主要探讨人类社会活动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美国地理学家巴罗斯1923年发表“人类生态学”一文,提出生态调节论。他主张人文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的生态的观点,在人地关系中人是中心论题,其他现象只是当它们涉及人及其对它们的反应时,才有必要说明。他还认为历史学研究人类在时间上的关系,地理学则应侧重于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

20世纪初,德国学者施吕特尔提出文化景观的概念,认为探讨原始景观转变为文化景观的过程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以后美国地理学家索尔又提出,人类按其文化的标准,对天然环境的自然现象和生物现象施加影响,将它们改变为文化景观。

随着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发展,研究内容和范围也不断扩大,人文地理学同自然地理学-样开始分化,陆续出现了一些分支学科,并形成人文地理学的学科体系。人种地理学、人口地理学、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商业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工业地理学、农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等,都是在此阶段形成并发展的。

二、人文地理学学科及研究方法的演变

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欧洲许多的大学地理课是由历史学者讲授的,他们十分强调地理学研究,特别是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与历史学关系密切,而且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也长期囿于历史人文地理的内容,因此历史地理学曾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的学者达比等自20世纪30年代以后,开始研究历史自然地理,使历史地理学不仅研究历史时期人文地理现象的变化,也研究历史时期自然地理现象的变迁,从而成为地理学的一门独立分支。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文地理学在理论、方法以及研究内容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人地关系理论方面,已由过去的环境决定论、可能论以及适应论转变为和谐论。在生态学和环境科学发展的影响下,分析并和谐人与环境的关系已成为人文地理学的新课题。

在观察和分析方法方面,数学方法的出现极大的促进了人文地理学的发展。1965年,美国华盛顿大学地理系教授加里森开设研究班,用数学统计方法培养了一批地理学者。其中的英国学者乔利和哈格特在1960年以后把数量方法引进剑桥大学和布里斯托大学地理系,使得这种革新很快在各国地理学者中传播开来,对地理现象分布差异的表述开始从定性向定量阶段发展。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地理学者能够处理多种变量的复杂计算,对一些空间规律的研究采用新的统计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精确的度量,并用数字形式表达人地关系,说明区域差异及其变化。

自20世纪50年代系统论创立以后,美国地理学家阿克曼于1966年提出:地理学者应当探索许多各自不同,但又相互依赖的变量的一种系统的概念,从时空角度处理人与环境的系统。60年代开始,不少学者已在研究生态系统、政治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以及地域系统方面作出贡献。定量计算和系统论思想的引进,使地理学开始采用模型来表述所研究的地理现象。

60年代行为科学兴起后,出现了行为地理的研究。70年代,行为研究在地理学中十分盛行,通过研究不同人类社会集团、阶层、阶级对不同环境的反应和行为决策这一过程,使地理学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决策可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旅游业蓬勃发展,旅游收入对于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使得旅游地理学发展很快,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个新分支。人类以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的形式存在,各集团的不同文化既是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行为制约的因素。因此,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研究空间中的社会现象和文化差异的社会文化地理学重要性日益提高。同时,许多国家重建城市的需要,新的城市迅速增加、城市规模日益扩大的趋势,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使城市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逐渐居于重要的地位。

传统的人文地理学以小区域研究、经济区划和文化景观类型为其主要论题,现在则转向分析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为主,涉及国土整治、环境保护、贫穷和饥饿、种族歧视、资源合理利用以及改善人民生活等问题。20世纪中期以来,人文地理学开始面向社会问题,从而在研究中打破各分支学科人为界线,出现新的综合。

三、人文地理学的基本内容

人文地理学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个较完整的学科体系。一般可以分为综合理论部分、通论部分(部门人文地理学)和专论部分(区域人文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综合理论部分主要指对人地关系理论的研究。人文地理学通论部分可分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三个方面,也有一些学者将其分为社会文化和经济两个方面。人文地理学专论部分则包括对各种地区人文要素的区域地理研究。

经济地理学是以阐释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分配等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分布和空间组织为主要任务。近代地理大发现以后,人类的商业活动空前繁荣,从而产生了经济地理学的前身——商业地理学。

传统的经济地理学关心各种资源、生产及商业的分布同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生产布局、区位分析为研究的核心。其中区位论和中心地学说曾对地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

现代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开始注意社会结构、政府决策以及人们的行为决策对经济布局的影响,出现了国土经济学,重视国土整治问题。有些学者认为旅游地理学研究所涉及的旅游属于经济活动范畴,因此旅游地理学也是经济地理学的组成部分之一。

政治地理学是通过研究国民与领土的关系来分析政治现象的地域体系,并分析以政治、军事、经济和宗教为背景的各种国家集团对世界和地区所起的作用。

1897年出版的拉采尔的《政治地理学》,将国家当作附着于地球上的有机物,并提出“生存空间”的概念。以后,麦金德于1904年提出陆心说。由于他们及其他学者的努力,政治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

20世纪30年代,豪斯霍弗把地缘政治学引入为德国纳粹的侵略政策服务的歧途,使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地理学的发展受到影响。现代分析技术及模式的应用,使地理学者得以制定各类各级政治区域的效率和效果,并开始研究政治行为和政府决策的地理背景。例如,参与对国土整治的决策、首都的定位、大都市区的结构、国家公园的设置、选票地域分布模型以及领海界线和沿海捕鱼权等课题的研究。

很早以来,地理学的著作中已注意到种族和民族的分布,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拉采尔的人文地理学代表著作即以“人类地理学”命名。在维达尔·白兰士和白吕纳的人文地理学著作中,也都包含种族和民族地理的内容。不过,现在人种地理学和民族地理虽然仍是介于人种学、民族学和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但研究者则多为人种学和民族学者。

各地的人口数量、分布和迁移是重要的地理现象,人文地理学者十分关注。维达尔·白兰士的《人文地理学原理》第一章即论述了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密度以及各洲的人口状况。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鲍曼分析了中欧的人口地域分异现象,瑞典地理学家德·耶尔深入研究瑞典人口分布并制出人口分布图。从此,人口地理学成为人文地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社会地理学分析空间中的社会现象,研究各种社会类型的区域分布并分析比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探讨人地关系上强调社会因素对地区文化景观、生活方式的影响。研究内容包括人口、聚落、民族、宗教、语言行为和感应等方面的地理问题,并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

文化地理学则从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的角度,解释各种文化要素如何使不同地区具有各种区域特征,研究对象和内容与社会地理学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前者主旨是研究人类不同社会集团的地域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后者则是研究人类创造的文化地域。有些学者将社会地理学和文化地理学的内容合称为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虽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但是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因素,尤其是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人文地理学可以说是地理学中的一门人文科学或社会科学。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特点既有综合性、地域性和动态性等地理学各分支学科所共有的特征,又有以人文现象作为研究主体的特征;其研究对象虽与社会科学有相同之处,但其注重地域分布特征及人文现象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又不同于社会科学,从而形成其特有的理论和方法,成为一门跨学科的边缘性科学。

作为地理学中一门接近人文或社会科学的学科,人文地理学在研究方法上既采用地理学中传统的方法(如实地调查、运用地图等)和现代方法(如航空像片、卫星像片、地理模型等),也引进大量的社会科学方法(如抽样调查、定量技术、心理学和行为学等研究方法)。

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空间分布以及两者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人文地理学和自然地理学是相互密切联系的两大组成部分。因此,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做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目前人文地理学仍是许多分支学科松散组合的一门学科,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此外,有关人地关系的理论探讨,数量统计方法和模型、系统的运用,行为科学的引进,以及对社会实际问题的研究,也尚处于初始阶段。

尽管人文地理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但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一部十分优秀的文化典籍,但由于它所记载事物的广博性与儒家不同,因此一直被视为荒诞不经的怪书,实际上《山海经》是一部记录远古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著,它记述着中华民族文明与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以及这种生存与发展所凭依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这本书里所包含的密码是你绝对无法想象的,当年西周发生内乱,一个王子-朝带着大批的周市典籍(相当于国家图书馆藏书)投奔楚国,但是由于楚国也内乱,王子朝一行没有到达楚国,而是神秘的消失了,这批典籍在之后的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出现,现在我们有理由推测这批国家图书馆珍藏的的典籍是被王子朝藏起来了。

而这批图书恰恰可以证明中国的历史绝对不只是区区五千年,而是有着更加灿烂更加文明的悠久历史。

篡位后的周敬王向王子朝追索周室典籍,而王子朝以死拒绝交出典籍。据《左传·定公五年》记载:“五年春,王人杀子朝于楚。”与此同时,老子(当时的国家图书馆官长)可能因参与秘藏周室典籍之事,遂被迫辞职,大约此后不久,老子便西出函谷关,留下五千言《道德经》,从此隐去。 王子朝死后那些流落江湖的远图书馆 巫师和学者正是根据这批上古典籍编写出了旷世奇书《山海经》。编写《山海经》这样的大部头著作,需要编写者有着充裕的时间、充足的财力,并且没有或少有世俗杂务的干扰;显然,这样的条件乃王子朝一行的后裔所充分具有的,而这种工作也成为他们新的生活方式和生存乐趣。,《山海经》极为谨慎地回避任何与现实有特定关系的事件,当亦有其苦心。即作者或编写者出于某种现实的考虑而竭力想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有点象寻山隐修会,呵呵。

<<山海经-大荒东经>>称:‘‘东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有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国。有大人之市,名曰大人之堂。有一大人蹲其上,张其两耳。’’这个记载很容易让你联想到什么呢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有六座日月所出之山,山上有门状结构物,用以观测日月的升落,从而判断季节时辰,你有联想起什么呢?

大禹治水过程中,曾经建有众帝之台,它们是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共工台,这些台现在哪里?山海经记载的台的守护神陆吾是人面虎身的怪物,在<<海内西经>>里又被称作开明兽,它的身躯体大类虎,它站立在昆仑之上,注视着东方,这些台的主人为什么要向往东方呢,为什么黑人古代又被称为昆仑奴呢?

楼兰古国消失在荒漠之中,我们知道它曾经存在过,因为有考古证据。和氏璧在战国群雄的硝烟中失踪,我们不怀疑它曾经存在过。因为有典籍记载,但是山海经所言渤海之东(今日太平洋)有五座仙山,即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山上有众多仙人居住,由于天灾人祸,岱舆、员峤二山(实为海岛)沉没海中,无数居民逃往它处,还有的人从才在水中居住,这个古老的故事长期被人们视为神话,因为没有证据了,可是最近西方学者证实了大西洲、太平洲的曾经存在,也许海底真的住着麦克,哈里斯:)

王子今著《秦汉区域文化研究》以论述秦汉时期的基本文化区及其文化风貌为重点,分别讨论了秦汉时期12个文化区的人文社会面貌和民俗文化构成,分析了当时最主要的有突出代表意义的区域文化的特征,着重探讨了秦汉文化共同的形成及其区域文化传统基因(如乡土意识、文化节奏、儒风流布、人口流动等),还对秦汉时期最高统治集团的区域文化观和区域文化政策进行了认真的历史总结,“作者对秦汉区域文化方面的研究有诸多独到的见解,是一部成功的多有创见的著作”(史念海序)。程民生著《宋代地域文化》(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也是一部断代文化地理研究的专著。

http://wwwxiangyatanet/data/articles/b02/517html

<中国古代行旅生活>

是古代生活大型丛书,是适应社会文化需要的新举措,也是进行学术领域开拓的新尝试。比较系统具体而生动地秒描述了中国古代行旅生活史。

全书从“心理准备““行装与旅费”“行旅送别礼俗”“行旅方式”“旅食与旅宿”“行程与行速”“行礼与行具”“行旅的安危”等方面,从社会史的角度评述了行旅在中国古代社会文明成熟,推动历史进步的积极意义,可以更为真切地了解许多生动具体的历史事实,看到一幅幅绚丽多彩的风俗画卷,领略其中隽永幽婉的意趣风致。反映出中国历史文化的若干重要特色。

正文之中,往往是引用典故的堆砌,却少有注释,帮助读者阅读;看起来更像是“古代行旅生活考据”一类的文章。不是说这样写不行,而是这样写没有针对丛书的目标读者是谁们,而造成读者的阅读困难。所以,这一本“行旅生活”是看得最慢的。

目录:

一 行诱的心理准备

1卜行择吉

2行神祭祀

二 行装与旅费

三 行旅送别礼俗

1灞桥折柳

2饯别形式的演变

四 行旅方式种种

1徒行时代与徒行阶级

2骑乘形式

3篮舆伊轧

4乘车行旅

5舟筏行水

五 旅食与旅宿

1行旅饮食

2宿息 宿泊

3民间行旅食宿服务业的经营

六 行程与行速

1远行的历史记录

2行旅速度:急脚 快马 飞车

3晓行与夜行

七 行李与行具

1行囊与行橐

2行滕与行缠

3其他随身行具

八 行旅的安危

1行旅交通事故

2贫病转零落 故乡不可思

3虎患及其他山林行旅灾难

4旅途盗劫危患

九 行旅生活百昧

1游学行迹: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2游宦生涯:区区牛马走 趋驰名利牵

3游贾事业:周流天下 无所不至

十 旅人的精神寄寓

1家园忘却酒为乡

2弦管笙歌销客愁

3客舟唱咏与驿壁题诗

十一 软脚·洗尘·接风

中国古代行旅生活"的书摘……

人们平时常常用“衣食住行”,也就是衣服、饮食、住居、

出行,来概括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内容。

“行旅”,一般是指历时较久、历程较远的出行活动。

古代中国文明长期以来一直建立在以小农为经营主体

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之上,从而导致形成了相对封

闭的文化传统,也曾经形成了对“行旅”活动存有某种消极

偏见的生活观念。

《老子》一书中所描绘的理想社会的蓝图,是以“安其居,

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

种彼此严重隔绝的社会生活为标志的。晋代名士陶渊明的

《桃花源记》对于“与外人间隔”的所谓“桑竹垂余荫,菽稷

随时艺”的社会生活环境的记述,也寄托着大体类同的梦想。

与此相应的淡漠交往,厌畏出行的习尚,似乎久已成为中国

传统社会生活的重要特色之一。

尽管民间行旅在传统中国古代的总体社会生活中居于

相对次要的地位,但是行旅促进社会文明成熟,推动历史进

步的积极意义仍然是显而易见的。

据说民间原本通行以“衣食住”作为主要生活形式的说

法,后来孙中山先生有感于近代世界交通与交往作用之重

要,力倡加入“行”字,于是始有“衣食住行”之说。其实,

早在先秦时代,《荀子·修身》中已经可以看到这样的说法:

“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

大意是说,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应当遵循“礼”的规范,

如此方能和谐有序,否则就会导致祸患。这里所说的“食恢、

衣服、居住”,自然也就是“衣食住”,而所谓“动静”,与

“行止”涵义大体相近。这可以由《周易·艮(gen亘)》中的

一段话得到说明:“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

道光明。”“行”和“止”,“动”和“静”,都要合乎时宜,这

样才可能接近理想境界的实现。当时人所说的“动”或者

“行”的涵义,其实是包括行旅活动的。也就是说,在中国人

的传统意识中,行旅生活在社会生活总体内容中的地位,似

乎并没有完全受到漠视。

http://wwwhaotushucom/book/375626/

黄河含沙量状况如何?黄河泥沙含量大的原因是什么?黄河为什么会出现断流现象?(任意两个或其他合理也可)

(1)段成式,唐朝人,所著《酉阳杂俎》成书于公元1000年之前,其中有“又有一种,形如番芋,蔓生,艺者架小棚使蔓之,花开亦落土,结子如香芋,亦名花生”的描述。

(2)贾铭(1279—1368),元朝人,在《饮食须知》中有“落花生,味甘、微苦、性平,形如香芋,小儿多食,滞气难消……”的记述。《饮食须知》中的内容均来自诸家本草,成书年代应在14世纪中期,而所摘引材料的来源则应更早于成书年代。

(3)蓝茂(1397—1476),明朝人,所著《滇南本草》中有关于花生的记载,其成书年代约在15世纪中期。

(4)《常熟县志》(1503年)中有花生条目称“花生三月栽,引蔓不甚长,俗云花落在地,亦生子土中,故名,露后食之,其味才美”。

(5)《上海县志》(1504年)、《姑苏县志》(1506年)均有关于花生的描写。

(6)赵学敏,清朝人,1765年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对落花生有较详尽的考证,书中引用过唐朝《酉阳杂俎》中有关花生的叙述,认为唐朝时已有花生栽培。

(7)檀萃,清朝人,1799年所著《滇海虞衡志》中有“落花生为南果中第一,…宋元间,棉花、番瓜、红薯之类粤估从海上诸国得其种归种之……”,“……棉花、番瓜、番芋、落花生同时传入中国”的记载。这说明中国在宋、元年间(即公元1000年左右)已有花生栽培,而且是与甘薯等作物同时从南洋诸岛国得来的。客观上,我国古代在自然科学方面尤其与农业有关的著述并完整保留下来的不是很多。明朝后期李时珍作著《本草纲目》(1578)和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1628)均未见关于花生的记述,其原因可能是到明朝末年在中国花生还不是一种广泛种植利用的农作物。唐朝《酉阳杂俎》对花生的描述是现存最早而明确的文字记载,但该书若干不同版本中又没有关于花生的文字表述,因此该书关于花生的记述是否出自唐朝原始版本尚有待考证。更早的文献如西晋嵇含所著《南方草木状》(304)中有关于“千岁子”的描述,性状均与花生相同,清朝广东编撰的《大埔县志》中则称千岁子即是花生,而千岁子这一植物名称最早见于汉朝文献《三辅黄图》。从上述有限的文字记载中,暂且不考虑若干不确定的部分,也可以说明在14世纪中期之前中国已有花生的栽培和文字资料。而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是1492年,欧洲文献中直到1535年才有关于花生的记述。

最主要的石盐是自盐井或盐湖中自然凝结析出的。《水经注》曾提及:汤溪“水源出朐忍县北六百余里上庸界,南流历其县,翼带盐井一百所,巴川资以自给,粒大者方寸,中央隆起,形如张伞,故因名之曰伞子盐。有不成者,形亦必方,异于常盐矣”。这种盐形状怪异,颇有名声,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亦云:“巴东朐忍县北岸有盐井,盐水自凝生粥子盐,方一二寸,中央突张如伞形,亦有方如石膏、博棋者。”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提到:“朐忍县盐井,有盐方寸,中央隆起如张伞,名曰伞子盐。”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