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读书笔记(六)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2收藏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六),第1张

    此次记第十九至二十三篇。

    第十九篇是《郑子家告赵宣子》。一篇外交辞令,郑国是夹在晋楚两个对立的大国之间的小国,外交关系非常难处理。晋国为了平定宋国的乱事,召集诸侯会合协商,晋国国君以为郑国背地里投靠了楚国,不肯见郑国国君。郑国的大臣子家派人递给晋国的赵宣子一封信。在信中首先陈述了这几年郑国尽心尽力服侍晋国,国君、太子、大臣都多次去朝见晋国国君,还劝着蔡国跟晋国混,郑国对晋国的侍奉已经该做的都做了。接着说郑国不会畏首畏尾(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里),郑国虽然是小国,但逼急了也会铤而走险(又出了一个成语),只能集中兵力拼死一战了。最后说郑国之前帮着齐国攻打楚国的小弟蔡国,后来也得到了楚国的谅解,因为小国夹在大国中间,也只能服从命令,大国应该体谅小国。之后晋郑议和。夹杂在多重领导之间左右为难的年轻同志,能做的也就是认真服从命令苦点累点,相信领导会体谅。

    第二十篇是《王孙满对楚子》。春秋五霸最后一霸楚庄王,讨伐完陆浑之戎(在陆浑的戎族),把军队停在周朝的边境上耀武扬威。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问周朝的鼎大小轻重怎么样。鼎是周朝王权的象征,所以问鼎的意思就是取代周王一统中原的架势,后来问鼎也延申出夺冠称霸之类的意思。王孙满回答说:鼎只是一个外在的象征,不是得到了鼎就得到了天下,而是得到了天下和民心之后,自然会得到鼎。之前夏朝得民心,九州首领贡献各地出产的铜铸成九鼎,象征着民心所向天下归顺。后来夏桀昏庸使夏朝灭亡,九鼎转移到商朝,历经六百年。商纣王暴虐,九鼎又转移到商朝。周成王当年占卜时得到了周朝能延续七百年,这是天意,现在周虽然衰落,但气数未尽,七百年还没到,你现在问这个太急了。

    第二十一篇《齐国佐不辱命》。又是一篇讲和的外交辞令,齐晋交战,齐国败,晋国一路追击到了青州这边,齐国派人议和,晋国要求齐国把齐顷王的母亲萧同叔子(萧国君主同叔的女儿,这里的子是女儿的意思)当人质给晋国,同时还要齐国将国境内的田地垄亩道路沟渠都变成东西向的(因为晋国是东西向的,这样便于晋军通行)。面对这样苛刻的要求,齐国大臣宾媚人回答:让齐国国君献出母亲当人质时不孝,晋国以不孝号令诸侯,得到了也只能是不孝之人的顺从,严重违背祖宗礼法先王遗命;先王为了合理安排土地种植而划分田地垄亩,晋国只为了兵车前进方便就要求齐国改变,也是违背先王遗命的不义行为,晋国想做盟主称霸就不能使用这些不孝不义手段。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四王和春秋五霸都是靠德行才成就王业霸业。我们感激您的恩惠不灭亡齐国,使两国继续友好,我们愿意献出财物和土地。如果您不愿意讲和,我们也只能决一死战了。

    第二十二篇《楚归晋知罃(ying,一声)》,春秋战国就是天天打仗告外交会盟和谈。楚国在战争中俘虏了知罃,知罃的父亲荀首被提拔为晋国的中军副统帅后(以后不要说人心不古,自古以来就这世道),晋国要用楚国谷臣(楚庄王的儿子)和襄老(楚国大臣)的尸体换回知罃,楚国答应了。楚王送别知罃时说:你怨恨我吗?知罃回答:两国交战,我因为能力不够被俘虏,您没杀了我用来祭祀已经是恩惠了,要怪也只能怪自己不中用。楚王又问:那你会感激我吗?知罃回答:两国各为自己社稷百姓考虑,交换俘虏实现友好,谈不上感谢。楚王又问:你回去后如何报答我?知罃回答:我对您没有怨恨也没有感谢,谈何报答。楚王说:可人家就要听你说嘛!知罃回答:我作为俘虏活着回去,晋国国君可能就会杀我,我虽死但您的恩惠会长存。如果晋国国君因为您的恩惠赦免了我,把我交给我爸,我爸爸也会向晋君请求在自家祖宗面前杀了我。如果晋君没同意杀我,反而要我继承官职,带领人马守卫边疆,那时如果遇到您的军队,那我只能拼尽全力献出生命,尽到臣子该做的责任,这就算我对您的报答了。楚王说算你狠,于是隆重地举行仪式送他回晋国。这篇是体现知罃忠于晋国,不卑不亢。

    第二十三篇《吕相绝秦》,晋国要率领诸侯攻打秦国,所以先派吕相到秦国绝交,宣布秦的罪状,使得师出有名。吕相先是表达 秦国对晋国的好:当年晋献公秦穆公交好,戮力同心(这个成语出自此篇),双方又是盟誓又是联姻。不幸晋国遭受了骊姬之乱,晋文公逃到齐国晋惠公逃到秦国,秦穆公先是助惠公回国即位,又助文公回国即位,不胜感激。然后说晋国已报恩:文公先是带着东方诸侯朝见秦国,就已经报恩了。秦郑交战时晋国又带领诸侯配合秦军包围郑都以救秦,可秦国大夫却私自向郑国议和,起的诸侯要攻打秦军,是晋文公安抚诸侯才让平息,晋国也对秦国有恩。后来文公去世,秦穆公也不来吊丧,还趁机侵犯晋国。秦穆公去世后,秦康公又来侵犯晋国。(至此两国无恩只剩怨)。直到现在您(秦桓公)即位后,又侵犯我晋国,战争后两国和好,晋国因晋灵公去世导致盟约没正式签好,秦国又背弃盟约。总之都是秦国的错。现在我带着诸侯来这,你要是不签约求饶,就看着办吧。此文很长,讲述了秦晋几代国君的历史,双方其实各位利益没有对错,吕相照在晋国的角度上历数秦国做错的地方,使这次攻打秦国师出有名。

古文观止读后感600字高中

 古文观止读后感600字高中,书籍在现代人的生活中逐渐模糊,我们从小就需要阅读,浸润着文学长大的人都谈吐不凡,没有阅读的人生是枯燥乏味的,看看古文观止读后感600字高中,动手写出自己的感悟吧。

古文观止读后感600字高中1

 作为人类精神和灵魂的结晶,书籍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一点也不假,《古文观止》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古文观止》这本书是由清初山阴人吴楚材和吴调侯俩叔侄编著的。所选之文上起先秦,下至明末,大体反映了先秦到明末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我读这本书就如同跨入了中国古籍文化巍峨的殿堂,触目所见,多篇作品,都焕发着奇光异彩,闪耀着灼见真知,叫人一读就难舍难分,越读越感到意蕴无穷。其中最让我身受感触的还属韩愈所著的`《师说》一文。感觉字字入理,句句动情。

 《师说》中的一段话这样写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大意是说古代求学的人一定都有自己的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真理、讲习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呢有了疑难而不向老师学习、请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了……最后说到真理和知识所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读完这段文字,我立刻联想到了自己的平时的学习。我以前偶尔会有一些问题不太懂,而又不敢去问老师或不好意思向同学请教,怕老师会说我上课没认真听讲而责备我;怕同学们因为我成绩好竟然有不明白的问题而取笑我。现在,我终于明白该怎么做了。以后我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去请教别人,正如文中所说“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我们向别人请教,并没有什么可以感到羞耻的地方。

 读完《古文观止》这本书,确实令人受益匪浅啊!希望同学们都去读读这部国学经典名著。

古文观止读后感600字高中2

 就拿先秦文来说吧,它主要讲了一些古代人说的很有说服力,很有见地,很有哲理的话。有目光长远的宫之奇,有敢于反驳昏庸襄公的子鱼,又不重名利的介之推,有在狱中能说服梁孝王的邹阳……各种各样的贤人都在展示自己非凡的口才。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处以宫刑之后对自己非常的不自信,甚至是自卑,他在《报任安书》里说:“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意思是:所以,祸害没有比贪利更悲惨了,悲哀没有比伤心更痛苦了,行为没有比祖先受辱更难堪了,而耻辱没有比遭受宫刑更巨大了。受过宫刑的人,不能同正常人相提并论。在如此环境下司马迁而能著出《史记》,那我们健全的人更应该发奋图强了,不说为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至少也要不愧于活在世上的每一天,不让人生的旅途留下遗憾啊。

 我还知道了虔诚遵循“礼“而一丝不苟的态度。曾子卧病于床,病势已经很沉重了,家童看到曾子在床上的床席,问道:“华而睕,大夫之箦与”曾子听到后,吃惊地睁大眼睛说:“然,斯季孙之赐也。”然后要求换掉床席,因为他认为自己是士,不能睡在大夫用的床席上死。家人不同意,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姑息。”坚持要求换掉它,结果换掉没多久,曾子就死了。人都要死了还坚持不能破礼,要遵循道德。而现在社会的人有些简直是以无耻为荣,和古代人的坚守礼的思想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狱啊。

 从《寺人披见文公》中我领悟到有大做大事的人有大的胸襟,晋文公二次被寺人披追杀,第二次被斩断一只袖子。可是经过寺人披的一番话,马上改变态度,放弃前怨,接受意见,才能免除一场杀身之祸。

 读书能找到心灵的宁静,读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读书能陶冶情操。古人云:“开卷有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彦如玉”。所以多读书绝对是有益身心健康的事。所谓: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古文观止读后感600字高中3

 余以三年光景,每日晨读,阅毕《古文观止》,虽非正业,却是入职学校以来最大收获,颇有些心得,请略陈陋见。

 古文观止,凡二百二十二篇,先秦至明末文章精选,古人蒙学课本,亦是古人为学入门读物,余在而立之年始读,为生平一大憾事,亦可见当代中国教育之偏颇。

 就其布局而言,各朝以先秦最多,来源以《左传》最多,个人以韩愈最多,取《左传》传承“春秋大义”的宗旨与韩愈“辟道攘佛”的功绩;这与清代学者抱残守缺、空空如也的卫道宗旨比较相符。苏东坡曾称誉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若就“文以载道”论,韩文公逆谏人主,纠治世风,力挽唐代崇佛之狂澜,足可当之;但若就文字论,韩氏文章似未达这等境界,东坡先生的评价多有后人敬畏先贤的溢美之词。

 古今文章,凡入一流者,主题可大可小,但必是一气呵成,余音不绝,令吾辈后学读其书,想见其为人。《观止》所选文章,以单篇论,太史公的《报任少卿书》无疑是独步翰林,堪称天下第一,文章情真意切,沁人心扉,笔尖所及,气贯长虹;余每每读罢,未尝不为之折服、为之太息。至于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前赤壁赋》这四篇奇文,难分伯仲,全凭诸君喜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醉翁之意不在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各有所取,无有高下。非谓“天下忧乐”就高人一等,人生际遇不同,不必苛求。

高义之士鲁仲连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35

本周阅读《触讋说赵太后》和《鲁仲连义不帝秦》

20200823——20200829

   所贵于天下之士,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即有取,是商贾之事也。

                               ——齐国•鲁仲连

      作为天下的士人,为他人排忧解难,解除纷争是不需要回报的。如果想要有所回报,那是商人们的事。这就是先秦时期的齐国高士鲁仲连的真是心声。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家都知道了列国纷争中的大英雄们们,而有几人能记得像鲁仲连这样的一介布衣呢?虽无官无职,但却有着一颗“天下为公”的心。

      当赵国被秦国围困时,楚魏联盟救赵。然而当魏国的军队达到汤阴时,因为惧怕秦国的虎狼之势,被秦王当时所放出的大话“谁敢救赵国,待我灭了赵国后就先灭了他”吓倒,就不敢进攻了。魏王拍将军辛垣衍偷偷地进入邯郸,游说平原君,希望尊秦王为帝,以这种退让的方式阻止秦国的进攻。当时在邯郸的鲁仲连听说了这件事,坚决不同意,通过平原君见到了辛垣衍。鲁仲连对辛垣衍陈明厉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历数历史上的惧强而退产生的恶果,最终使赵魏两国放弃了尊秦为帝的想法。惧于赵魏楚齐几国的压力,秦国也只好退兵。平原君与赵王都非常感谢鲁仲连,要封赏鲁仲连,但是三次都被鲁仲连拒绝了,而且有了开文时他所说的那段话。后来平原君用千金给鲁仲连祝寿,依然被他拒绝。

      作为一个齐国人,在秦的虎狼之势面前,为了赵国的利益挺身而出,不为任何利益,这才是真正的英雄。李白就给了他高度的评价“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谁云秦军众,摧却鲁连舌”。这种高过泰山、摧垮秦军的气势和气节,就是大英雄。

        在后来的燕齐之战时,鲁仲连又一次以自己的智慧和天下为公的胸怀说服燕将,救百姓与战火之中。当时燕国的大将攻下了齐国的聊城,却有人在燕王面前说他的坏话,导致这个将领不敢回聊城。结果在齐国与燕国之间进退不得,田单一直攻打聊城。这样的僵持不下受苦的只有百姓。鲁仲连再次又给这位将领陈明厉害,最终在无奈之下,燕将选择自杀。这种结果对于这员燕将来说是一种悲哀,但是对于齐国的百姓来说却是一种幸福。当时齐王“欲爵之”,鲁仲连却说:“吾与富贵而诎于人,宁贫贱而轻世肆志焉!”一个高士,怎么可以为了官爵而放弃自己的志向呢!当时有人认为鲁仲连是被逼的,而不是发自内心的、自愿的,另一高士孔斌给予了准确的评价:“作之不止,乃成君子;作之不变,习与体成,则自然也。”

      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有多少像鲁仲连这样的读书人为了百姓免于战火,孤身犯险,但是却不计任何报酬。

目标明确,切中要害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32

本周阅读《范睢说亲王》和《邹忌讽齐王纳谏》

20200802——20200808

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无论是说话还是听话,我们都要目标明确,抓住我们所需要的信息,这样才能够更有效的实现自己的言说或者做事的目的。就像《鬼谷子》在《捭阖》里所说的:“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也。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在捭与阖之间的度的把握上,范雎和邹忌都是高手。

范雎在魏国受辱偷生,来到了秦国,想方设法见到了秦王。面对初次相识的秦王,尽管作为说客的范雎对其有所了解,但是秦王究竟是怎样的想法,他还是要投石问路的,因此他先抛出了自己的小话题看看秦王的态度,这一捭一阖他就明白了秦王的用心所在:渴望自己掌握权利,渴望自己独立之力国家,而不希望再受到母后或者娘舅的制约,于是范雎才有机会再秦国上演自己的华丽大剧,秦王也才下决心从母后和娘舅的手里夺回属于自己的王权。所以范雎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准确把握了齐王的心理,采用了迂回战术,才获得了此次秦国之行的巨大成功。

同样的,邹忌在劝谏齐王对待纳谏这件事上,也是抓住了齐王的心里,使用了捭阖的言说办法,最终说服了齐王能够合理采纳群臣的建议,使得齐国在齐桓公之后再次强大起来。邹忌从生活入手,从检查自己入手,让齐王放松了警惕,从邹忌的自省中看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并改正了自己的缺点。

不过任何的游说想获得成功,还要看对谁了,“君明则臣贤”是相互的,只有君明才能听进去大臣的话,才会有贤臣的出现。否则一个昏君是听不进去大臣的话的,也就不会有贤臣了。游说技巧是重要的,但是听的对象也是重要的。

    这篇文章的历史背景发生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及周平王东迁以后,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周王朝的权威岌岌可危。“周郑交质”事件看似只是相互交换了人质,实际尚是对周王权威的挑战和蔑视,周王朝已成为落日夕阳,不复往日的繁华和强盛。

    事件的起因是这样的:郑武公和庄公父子当年在周平王手下任执政大臣,周平王为了防止庄公独揽朝政大权,又兼用了姬姓国国君虢公分政,庄公听说此事怨恨不已。周平王的权威此时已日渐没落,为了和庄公达成妥协,天子和诸侯国国君之间相互交换了质子,这在当时的诸侯国之间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外交手段,既能解决矛盾,取信对方,又稳定了双方的利益和权力。然而在那个崇霸贬王的春秋时代,礼仪诚信已不足以维持民心,在周平王驾崩后,周朝不打算让庄公掌权,而是准备交给虢公。庄公带头挑衅王权,4月,郑国军队收割了温邑的麦子,到了秋季又收割了成周的稻谷,这一系列割麦行动拉开了周郑之间仇恨的序幕。

    文章的结尾,君子对郑国的取麦、取禾行为做出了评价:周郑之间没有诚信之心,又不依“礼”行事,双方即使交换了人质,也不能够维持他们貌似和平的关系,这一“无信”“无礼”的行为是东周时期“礼崩乐坏”的缩影。

    作者在文章中再三强调了礼、信二字乃是做人的根本。看这一句:“况君子结二国之信,行之以礼,又焉用质?”交换质子这一外交手段的失败,说明东周末期各诸侯国之间致力于追逐利益和权力,而忽视了礼仪诚信之道,是不可为之举。这对当今社会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做好自己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12

本周阅读《齐国佐不辱使命》和《楚归晋知罃》20200316

“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给自己惹麻烦。”很多时候我都很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生活要说也很简单,做好自己就好:我们只管想好自己该想的,做好自己该做的。至于别人要怎么想,怎么做那是别人的事,我们怎么可以干预呢?别说平常人不行,就是国君也不可以啊!历史上就发生过这样的事。

公元前597年,晋楚之间在邲进行了大战。晋国臣子知罃被抓,楚庄王的儿子也被晋国抓走了,连尹襄老被射死。公元前587年,知罃的父亲荀首担任晋国中军的副帅,这时楚共王刚即位,害怕晋国报复,就答应交换人质,送回知罃。

楚王以为把知罃送还,知罃一定回感激他,所以就想在知罃面前卖乖,结果被知罃直接退回了——不买账。

面对楚王的“怨我乎?”“德我乎?”“报我乎?”知罃的回答干脆利索:那都是你的事,与我何干?我自己战败被抓走,那是我没有本事,,你们抓了我又没有杀我,为什么要抱怨呢?是啊,自己被抓,只能怨自己没本事了吗,怨不了别人。抓了我,我不抱怨你,放了我,我也不感激你。你放了我也是为你自己做打算的,为的是自己国家的利益,况且你还还回去俩呢?我为什么要感激你!即便是回到晋国,我也不会报答你,既然连感激都没有,何谈报答呢?这三问三答,干净爽利,丝毫不拖泥带水。一个人被抓了十年还有这样的英雄气,真是不简单。

知罃的英雄气还表现在后面的回答里呢!回到晋国,如果国君以战败之臣的理由杀了我,我死而无憾;如果国君肯把我给我的父亲,而我的父亲要杀了我,我也死而无憾;如果他们都不杀我,那么以后我继承了父亲的爵位,继续领兵作战,即使是遇到您 等人我也不会逃避。也就是说战死也是死而无憾。又是连续的三个“死而无憾”,这是真英雄啊!

知罃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无非是一点:我就是我,我只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就好,别人的事与我无关。

整篇文章的语言干脆利落,把知罃的内心所想毫无遗漏的表达出来,再次展现了《左传》的语言特色。

        此记第四十一至第四十六篇。前五篇均出自《国语》。

        第四十一篇是《敬姜论劳逸》,一位勤俭的贵妇。鲁国大夫公父文伯看到他母亲在绩麻,说:就咱这家庭条件还需要干这活?他母亲讲了一堆劳动最光荣的大道理。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评价说“季氏之妇不*矣”。这么贤良淑德的一位贵妇,孔子就只说她“不*”,要么这个评价很高,要么孔子对女人有偏见。岳麓版对此给出的翻译是“勤劳而不放荡”。

        第四十二篇《叔向贺贫》,此篇可见我国读书人自古以来以穷酸清高为荣。韩宣子觉得自己穷,叔向却恭喜他。韩宣子说:你别看我是个大官,可是我穷啊,都没钱和其他大臣搞社交,你为啥还祝贺我。叔向说:当年栾武子当大官的时候,穷得叮当响,可他凭借自己的德行,名声在外,大家都亲近他、归附他,使晋国得到安定,自己也很顺利。像桓子、却昭子这种四处敛财的,都没有好下场。宣子听后跪拜致谢。

        第四十三篇《王孙圉论楚宝》,此篇思想是一切有益于人民的事物才是国宝。王孙圉到晋国访问,定公接待他,赵简子故意炫耀身上的玉器,问楚国的白珩(楚国最美的佩玉)还在不在。王孙圉说在,赵简子问白珩该值多少钱。王孙圉说楚国不把它当宝贝,楚国最宝贵的是观射父、倚相这种人才,还有云梦泽这种大湖,这些能够给楚国带来繁荣发展,白珩只不过是个玩物。一个国家的宝贝应该是以下六种:一是人才;二是祭祀用的玉器(在它能成功祈福的前提下);三是能够卜出善恶的龟壳;四是珍珠宝玉(在它能防御火灾的前提下);五是金属制成的武器(要能防御战乱);六是物产丰饶的山林湖泊。至于只能发出响声的佩玉,我们楚国虽然地处蛮夷之地,但也不至于把它当成国宝。后面这段的原文也很有文采。“圉闻国之宝,六而已:圣能制议百物,以辅相国家,则宝之;玉足以庇荫嘉谷,使无水旱之灾,则宝之;龟足以宪臧否,则宝之;珠足以御火灾,则宝之;金足以御兵乱,则宝之;山林薮泽足以备财用,则宝之。若夫哗嚣之美,楚虽蛮夷,不能宝也。”

        第四十四篇《诸稽郢行成于吴》,诸稽郢是个人名,越国的大臣,吴越交战,越国相对弱小,诸稽郢去吴国求和的故事。吴王夫差起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带兵在江边迎战。越国大臣文种建议说:“吴国有伍子胥和华登,他们带的吴军战无不胜,我们很难打赢,所以我们要一边积极防御,一边向吴国屈膝求和,让吴国骄傲,等他们自大到有了称霸诸侯的想法,把百姓弄得疲惫不堪了,上天都会抛弃吴国,这时我们就坐收渔翁之利了。”越王采纳了文种的建议,派诸稽郢带吴国求和说:“之前您打败过我们,又赦免了勾践,对我们是天大的恩情,我们不敢忘记大恩大德。越国本就是给吴国上供物品的地方,用不着您带兵攻打,我们愿意献上嫡亲的女儿和儿子来侍奉大王,每年春秋两季来上供,就像诸侯侍奉天子一样。全天下都知道大王赦免过越国,扶持过我们,现在又来灭亡越国,徒劳无功,也让四方诸侯不愿意相信吴国了,希望大王仔细考虑我们的求和。”

        第四十五篇《申胥谏许越成》,此篇接上篇内容,和第三十五篇《吴许越成》讲的同一个事,申胥即伍子胥。越国来讲和后,吴王夫差对大臣们说:“我打算答应越国讲和,以集中力量对齐国采取行动,你们不要反对,越国要是再不听话,我再打他就行了。”伍子胥坚决反对讲和:“越国不是真心求和,越国的文种知道您争强好胜的心意,所以故意谦逊地说你爱听的,他们是想让我们耗费力量去和中原诸侯称霸,以坐收渔翁之利。越王勾践是个爱护百姓地君主,大有蒸蒸日上地气势,等越国强大了,我们就没法对付了。”吴王不听。在将要歃血为盟的时候,越王勾践让诸稽郢推辞说:“如果盟约是有用的,那么我们之前签订的盟约还在,如果盟约没用,你们之前用武力就行了。”吴王竟然同意了,所以这次讲和连盟约都没签。

        《国语》部分到此结束,接着是从《公羊传》中选的三篇,第四十六篇是《春王正月》,这篇文章也是《公羊传》中的第一篇,公羊传都是微言大义的议论文,风格和前面的完全不一样。此篇对应春秋经文中的第一句“元年,春王正月”的解释,关于这句话的讨论和解释,两千年来有很多很多,在此我只简单翻译本文。元年是国君即位的第一年,春又是一年的开始,王是指周文王,为什么先说王再说正月,因为是周文王确定的正月。王正月就是说天下一统,必须按照周朝的制度来。鲁隐公不能用即位这个词,因为隐公终究要把国家还给桓公的。桓公才是正统的即位者,因为他母亲是正室,所以桓公才是嫡子,隐公虽然年龄大又贤能,但也不能坏了“立嫡不立长”的规矩,因为桓公年龄太小,害怕大臣不会忠心辅佐桓公。周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就是在嫡子中选年龄最大的,以嫡系为第一要素,不考虑继承人的年龄和才能。此篇就这样结束了,阐述了周的继承制度,鲁隐公和鲁桓公的故事挺有意思,在第六篇《臧哀伯谏纳郜鼎》中讲过。

《古文观止》读书笔记(六)

    此次记第十九至二十三篇。     第十九篇是《郑子家告赵宣子》。一篇外交辞令,郑国是夹在晋楚两个对立的大国之间的小国,外交...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