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固经汤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简明中医妇科学》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清热固经汤的用法用量 附: 1 古籍中的清热固经汤 1 拼音
qīng rè gù jīng tāng
2 《简明中医妇科学》 21 方名清热固经汤
22 组成炙龟板8钱(研粗末,先煎),牡蛎粉5钱(包煎),清阿胶5钱(陈酒炖冲),大生地5钱,地骨皮5钱,焦山栀3钱,生黄芩3钱,地榆片5钱,陈棕炭3钱,生藕节5钱,生甘草8分。
23 主治虚热证兼肾阴虚,崩漏量多,色殷红,每日到黄昏更多,有时颧赤,身体瘦弱,皮肤干枯,头眩耳鸣或耳聋,咽喉干燥或干痛,口舌碎痛,牙齿动摇或牙龈痛,或午后潮热,或骨热酸痛,掌心灼热,心悸心烦,夜寐不安,腰膝酸软,足跟痛,夜有梦交,或兼白*,大便干燥,小溲黄涩,舌质红有裂绞,舌苔花剥,脉象虚数,尺脉虚大。
24 清热固经汤的用法用量水煎,分2次,食远温服。
古籍中的清热固经汤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十八第二十六门]六合散
各一两,六味咀,每服三钱,水一盏,煎八分服。先进固经丸,次服此药。温州医者李郎中以医任和卿阁中,钱文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之十八妇人女子众病论证治法]艾煎丸治崩伤淋沥,小腹满痛。常服补荣卫,固经脉。食茱萸(汤洗)当归(各七钱半)熟地黄白芍药(各一两半)石
《女科经纶》:[卷六产后证下]产后血崩属脏气不平产后服断血药早,致恶血不消,郁满作坚,亦或崩中,固经丸自难责效,不若大料煮芎归汤加芍药,随证治之。《
《济阴纲目》:[卷之一调经门]治经候先期先期汤治经水先期而来,宜凉血固经。(此方妙在分两之减半,虽谓血生于气而气旺生火,故不多焉。按自总方四
《证治准绳·女科》:[卷之五产后门]血崩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功能主治 4 疏风清热汤的用法用量 5 摘录 6 《中医耳鼻喉科学》 61 方名 62 组成 63 功效 64 主治 65 疏风清热汤的用法用量 7 《中医喉科学讲义》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疏风清热汤的用法用量 8 《张皆春眼科证治》 81 方名 82 组成 83 功效 84 主治 85 疏风清热汤的用法用量 86 加减 87 各家论述 附: 1 古籍中的疏风清热汤 1 拼音
shū fēng qīng rè tāng
2 处方防风6克,白菊花12克,桑叶9克,板蓝根18克,大青叶15克,银花9克,连翘12克,黄芩9克,夏枯草6克,白茅根9克,全蜕45克。
3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主肝肺风热。
4 疏风清热汤的用法用量第一煎内服,第二煎用纱布滤过,用其液洗眼,每日35次。
5 摘录候秋来方
6 《中医耳鼻喉科学》 61 方名
疏风清热汤
62 组成荆芥、防风、牛蒡子、甘草、金银花、连翘、桑白皮、赤芍、桔梗、黄芩、天花粉、玄参、浙贝母。
63 功效疏风清热,解毒利咽。
64 主治风热喉痹。咽部干燥灼热,微痛,吞咽感觉不利,其后疼痛逐渐加重,有异物阻塞感。
65 疏风清热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7 《中医喉科学讲义》 71 方名疏风清热汤
72 组成荆芥、防风、牛蒡子、甘草、银花、连翘、桑白皮、赤芍、桔梗、黄芩、花粉、玄参、浙贝。
73 主治喉痹初起,咽喉部干燥灼热,微红、微肿、微痛,或仅起红点,吞咽感觉不利,以后红肿逐渐加重,疼痛也相应增剧。
74 疏风清热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8 《张皆春眼科证治》 81 方名疏风清热汤
82 组成薄荷3g,银花15g,赤芍9g,茅根15g,天花粉9g,枳壳3g。
83 功效疏风清热,活血通络。
84 主治眼疮初起,胞睑微肿稍痒,渐变肿硬者。
85 疏风清热汤的用法用量水煎服。
86 加减若风热偏盛,胞睑漫肿,身兼寒热者,加牛蒡子6g。
87 各家论述方中薄荷辛凉疏表;银花辛凉,清热解毒;天花粉清胃热,生津液,且能消肿散结;茅根导湿热下行,无伤阴之弊;赤芍凉血行血,疏通络脉;枳壳行气以助赤芍行血之力。
古籍中的疏风清热汤 《麻科活人全书》:[卷之二]正麻奶麻风瘾不同第十五关大利害。不必用药而自散。倘身热不退。只宜微用疏风清热之剂。一服即愈。以荆防发表汤除红花主之。如身不
《本草从新》:[卷九木部]蕤仁。勿用。丛生有刺。实如五味。圆扁有纹。紫赤可食。汤浸取仁。去皮尖。水煮过。研膏。(蕤仁一两、细辛半
《疡科纲要》:[卷下第四章·膏丹丸散各方]第十节·咽喉口舌诸方不大不弦。此必不可以疏风清热消痰。治者六味都气,甚则并用附桂(桂宜作丸,八味汤必凉服,)惟外用末药
《疡医大全》:[卷十七咽喉部]喉风门主论者死。男子患缠喉风肿,表里皆作,药不能下。余以疏风清热药灌六十余次,外以阳起石烧研同伏龙肝等分和匀,
《外科心法要诀》:[卷十六婴儿部]胎疮目录 1 拼音 11 处方 12 功能主治 13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安营饮 1 拼音
ān yíng yǐn
11 处方白术2钱,当归2钱,麦冬2钱,茯苓皮1钱,通草1钱,甘草4分,灯心5分,黄苓7分,竹叶10个。
12 功能主治淋病。
13 摘录《蒿崖尊生》卷十四
古籍中的安营饮 《重订广温热论》:[第一卷温热总论]论妇人温热未当期而至者,必有身热、烦躁、不卧等证,宜清热以安营,如白虎加生地黄汤、羚地清营汤,甚则犀角地黄汤加
《类证治裁》:[卷之八胎前论治]附方
一卷中风。〔子痫〕羚羊角散见五卷厥。〔子淋〕本事安营散人参细辛当归甘草灯草木通滑石麦冬为末。每服二钱
《理虚元鉴》:[卷下]治虚药讹一十八辨热散火,理气通血,出表入里,黜邪辅正,开满破结,安营扶浸*郁滞,有待宣通,舍此柴、前二胡,则无有秉性
《伤寒论纲目》:[卷四]烦躁拘为麻黄脉。况麻黄纯阳。不可治烦。桂枝有芍药。能安营分。正以治烦也。夫桂枝本治烦。服之而外热因汗解。
《医方歌括》:正文目录 1 拼音 2 《刘奉五妇科经验》 21 方名 22 组成 23 功效 24 主治 附: 1 古籍中的清热利湿汤 1 拼音
qīng rè lì shī tāng
2 《刘奉五妇科经验》 21 方名清热利湿汤
22 组成瞿麦4钱,扁蓄4钱,木通1钱,车前子3钱,滑石4钱,延胡索3钱,连翘5钱,蒲公英5钱。
23 功效清热利湿,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24 主治慢性盆腔炎属于湿热下注,气血郁结者。症见腰痛,腹痛拒按,伴有低热,带下黄稠,有时尿频。
古籍中的清热利湿汤 《汤头歌诀》:[利湿之剂]茵陈蒿汤
,则势外出而不内入,不必汗下,惟用栀子、黄柏,清热利湿以和解之。若小便利,色白无热者,仲景作虚劳治,
《汤头歌诀》:[收涩之剂]治浊固本(丸)莲蕊须,砂仁连柏二苓俱。益智半夏同甘草,清热利湿固兼躯。〔固本之中,兼利湿热。莲须、黄连(炒)
《汤头歌诀》:[和解之剂]清脾饮一变也。青、柴平肝破滞,朴、夏平胃祛痰,芩、苓清热利湿,术、草补脾调中,草果散太阴积寒,除痰截疟。〕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十一方脉痨瘵合参]逍遥散)拣人参北柴胡栝蒌实(各五钱)为末,每服二钱,姜汤调服。《冯氏锦囊秘录》清代冯楚瞻公元16441
《本草纲目》:[介部第四十六卷介之二]蛤蜊清营汤是在清热凉血中伍以银花、连翘等轻清宣透之品,寓有"透热转气"之意,适用于邪初入营尚未动血之证;银翘散配伍赤芍、丹皮泄热散瘀,寓有"凉血散血"之意,用治热入血分而见耗血、动血之证。白虎汤所治乃外感寒邪,入里化热,或温邪传入气分的热盛证。犀角地黄汤治证由热毒深入血分所致,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编辑本段方名
清营汤
分类
清热剂-清营凉血
组成
犀角30克)
生地黄(15克)
元参(9克)
竹叶心(3克)
麦冬(9克)
丹参(6克)
黄连(5克)
银花(9克)
连翘(6克)
方诀
功用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
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本方常用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肠伤寒或其他热性病证属热人营分者。)
用法
上药,水八杯,煮取三杯,日三服(现代用法:作汤剂,水牛角镑片先煎,后下余药)。
禁忌
使用本方应注意舌诊,原著说:“舌白滑者,不可与也”,并在该条自注中说:“舌白滑,不惟热重,湿亦重矣,湿重忌柔润药”,以防滋腻而助湿留邪。
方论
方中犀角、生地清营凉血;银花、连翘、黄连、竹叶心清热解毒,并透热于外,使入营之邪透出气分而解;热壅血瘀,故少配丹参活血消瘀以散热;邪热伤阴,故用麦冬、玄参养阴生津
犀角现在很难弄到可以用水牛角代替
邪热入营的清营汤证反不渴是因为邪热蒸腾营阴上泛。
本方证为邪热内传营分所致。邪热传营,伏于阴分,入夜阳气内归营阴,与热相合,故身热夜甚;若口渴,为气分热仍在,胃津被劫;或不渴,为热入营分蒸腾阴液上承于口,故反不渴。
热扰心神,则时有谵语,心烦少寐;邪入营分,波及血分,轻伤血络,溢于肌肤,故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细数为热伤营阴之征。治宜清泻营分热邪。
方中犀角(现以水牛角代)清解营分热毒,凉血化斑,为君药。玄参、生地黄、麦冬能养阴清热,共为臣药。金银花、连翘、竹叶心清热解毒,轻清宣透;黄连苦寒,清心解毒;丹参凉血活血散瘀,防热与血结,共为佐药。诸药合用,共奏清营泻热解毒、透热养阴活血之效。
据温病邪热的兼挟不同,营分证候又有不同的证型,如热灼营阴和热闭心包。这主要取决于邪热侵入心包的程度,只有营热阴伤而神志变化轻微的为营热证,神志变化严重的为热闭心包证。
因为营分证病变较气分证为深,较血分证为浅,因此有外透气分和深入血分的不同转归,营分邪热转出气分,表现为原有的营分证表现消失,出现一派气分证表现,营分邪热进一步深入血分。
营分证的临床表现:
身热夜甚,口不甚渴或不渴,心烦不寐,甚或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以身热夜甚,心烦不寐,舌质红降,脉细而数为辨证要点。
营行脉中,内通于心。邪热入营,灼伤营阴,夜与入阴之卫阳相搏,则身热夜甚;邪热蒸腾营阴上潮于口,故口渴;营分有热,劫伤营阴,故舌质红降无苔,脉细而数。舌质红绛是判断温邪传人营分的重要标志,正如叶天士所说:“其热传营,舌色必绛。”
清热固经汤简介
本文2023-10-30 00:43:23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2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