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中语文文言文里面会有特殊句式,通假字是怎么来的,虚词和实词的作用是什么?
先说说特殊句式
文言文的常见特殊句式有四类:
一、判断句
二、被动句
三、省略句
四、倒装句。
其中前三种好判断,最难得就是最后一个倒装句,因为倒装句又可以分四类:谓语前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然后再聊一聊通假字
通假字,在古文中实际上与本体字是可以互换使用的。不过,因为我们现代以词义统一了汉字,为了方便我们现代人理解,而把它们看做通假字。在我们现代人眼里它们就是错别字。重点!重点!重点!词义!只要掌握了词义,通假字就不是问题了。
最后一问
实词通俗的说就是简单易懂的。
虚词通俗的说就是复杂隐晦的。
所以说文科难有标准化的答案,思路不同,想法不同,答案自然也不同。
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辨析是我们在研究汉字上必不可少的环节,三者常常搅在一起,不容易区分。实际上,他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我们不能混为一谈,下面就让我们联系古籍中的实例,谈谈三者之间的辨析。
一、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含义
(一)古今字
古今字即同一个词在不同的时代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在前的叫古字,在后的叫今字。古籍中一般写为:“”后来写作“”,如: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公赐之食,食舍肉”的“舍,放着,后来写作‘�’”(庄公赏给他食物,颖考叔吃的时候把肉放在一旁)。
(二)通假字
高彦《文字形义学概论》261页说:“有本字之假借,实言之,即用此作彼字,是为两字通用;通称此字曰借字,彼字曰本字;借字本字必两音相近。”因此,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假借字,即音同音近而意义不同的字通用和假借。一般写为“”通“”如:
《列子・汤问》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中的“厝,通‘措’,安放”(上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起这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面)。
(三)异体字
(1)狭义的异体字指读音相同,意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文字。(2)广义的异体字除包括狭义的异体字外,还包括文献中通用的假借字和古今字。(本文讨论的是狭义的异体字)一般写为“”同“”如《左传・宫之奇谏假道》“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中的“�,同‘懦’,懦弱”(我被琐事搞得精疲力竭,被忧虑搅得心烦意乱;加之我懦弱无能整天埋在国家大事之中,以致怠慢了您)。
古时候,由于文字不够用,且不统一,因此有些字的使用因地区不同而有异。有些字有音而无本字,使用时只好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后来,古人在写作的过程中为了避讳某些字,也使用其他字加以代替。还有,古代印刷术不发达,古籍在传抄的过程中也易出错,后来的人为了崇奉经典,也将错就错,种种原因造成了文言文中很多的通假现象。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事实上,第一个写通假字的人可以说是写的白字,但是后人纷纷效仿,也就积非成是了。
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临时代替的字是通假字。如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共通供,其中供是本字。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勾践灭吴》),帅同率,率是本字等等。
音同音近是通假的必备条件。所谓音同音近,指的是上古音。相同,指声母和韵部相同;相近,是指声母相同、韵部相近,或韵部相同、声母相近,或声母相近、韵部也相近。例如: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知通智,令壮者无取老妇(《勾践灭吴》),取通娶,声母和韵部都相同;少益耆食(《触龙说赵太后》),耆通嗜,则韵部相同,声母不同。
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关于通假字的读音应读以本字的'今音。通假字虽在当时是音同或音近,但因语言发生变化,二者今音有的已不同,对不同的要读以本字的今音。如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说通悦,那么我们在朗读时应该读本字悦(音yuè)。(本文选自《语文报·高一版》)
在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对通假字的辨识。音同音近原则是我们辨识通假字的一个重要原则,另外还必须确有其证。就是说,要断定某字是某字的通假字,不仅在这里如此,在其他地方也应有同样的用法。
不管是初中语文课本还是高中语文课本,里面的文言文有很多地方都出现了通假字。这些通假字,说白了,就是古人写的错别字。比如悦写成“说”,“早”写成“蚤”。至于为什么会出现错别字?我认为有三个原因:一是原作者创作这篇作品时,有些字的写法还不够固定,有些字有不同的写法。二是传抄的原因,我们后人拿到的古籍版本,其实绝大部分都是别人传抄的,并非作者的真迹。抄写之人,如果没有学究之精神,很容易疏忽倦怠,一疏忽,就把原来的正确字抄写成了错别字字,所以,这也能解释为什么通假字正误两字的字形很相近。现在有些学生不认真做作业,临时抄写别人的答案,拿上来一看,结果出现了不少的“通假字”,就是这个道理。三是作者确实忘了那个字的正确写法,干脆用音近或形近的字代替,如:1、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知,通“智”。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通“邀”,邀请。3、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案”通“按”。
既然是错别字,那么教材的编者为什么不把这些字修改为正确的呢?我想编者是基于这个原因:保留通假字,能增加原文的真实性,更重要的是,能训练学生的理解、推断能力,学生通过对前后文的理解,推断某字是否存在通假,这有利于他们阅读能力的培养。
有人肯定又要问了:“通假字保留,那为什么文言文要打标点符号?要知道,古人写的文章可是没有标点的哦!”确实,古人的作品是没有标点符号的,专家学者通过反复考究、推断,给这些文章打上了标点符号,便于现代人阅读和理解。长篇大论的文章,如果全部不打标点,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个很大的难题,单是为文章打上标点符号,就要花很多时间,这不利于学生较快地掌握古代典籍内容,也不利于教师教学。而且,这项工作的难度远远大于判断一个字是否存在通假。
为什么高中语文文言文里面会有特殊句式,通假字是怎么来的,虚词和实词的作用是什么?
本文2023-10-30 02:08:1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2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