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传说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5收藏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传说,第1张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传说,中秋节是家里人团聚的日子,每当这个假日时候,远处的游子,也借故来寄托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一天的月亮比以往的月亮是要圆,更加明亮,以下是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传说,希望对你有帮助!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传说1

传说: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玄宗故事、月饼起义。

来历:一说它起源于古代帝王的祭祀活动。二是中秋节的起源和农业生产有关。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为了庆祝丰收,表达喜悦的心情,就以“中秋”这天作为节日。

风俗:传统习俗有:祭月、赏月、拜月、观潮、燃灯、猜谜、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和玩花灯。

扩展资料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中秋节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传说2

中秋节为什么要叫中秋节

旧历仲秋十五是我国的保守节日,中秋节与春节、清朗节、端午节1并称为华夏汉族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保守节日。据汗青记录,传统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法,而祭月的节期为旧历仲秋十五,光阴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仲秋,故又称“秋节”、“仲秋节”、“仲秋会”、“仲秋节”;又有乞求聚集的崇奉和关系节俗震动,故亦称“聚集节”、“女儿节”。

因中秋节的重要震动都是环绕“月”举行的,以是又俗名“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一月”。对于中秋节的发源,大概有三种:发源于传统对月的看重、月下轻歌曼舞觅偶的风气、传统秋报拜地盘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08年起为国度法定节假期。

国度特殊关心非物资文明遗产的养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接受加入第一批国度级非物资文明遗产名录。 编纂本段中秋来由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按照我国传统历法,旧历仲秋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仲秋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序,每季又分孟、仲、季三局部,由于秋中第仲春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

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安排微服泛江”的记录。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变成恒定的节日。《新唐书·卷十五 志第六·礼乐五》载“个中春、中秋释奠于文宣王、武成王”,及“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

中秋节的风靡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变成我国的重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保守节日。

跟着社会的连接兴盛,昔人赋予月球很多传闻,从月中癞蛤蟆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充分的设想力为蟾宫寰球刻画了一幅幅光怪陆离的名胜。

自汉至唐,文人雅士纷繁咏叹月球及月中之事,仲秋十仲夏圆时变成表达情绪的极佳功夫。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仲秋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地面,人们把月圆看成聚集的标记,把仲秋十五动作友人聚会的日子,所以,中秋节又被称为“聚集节”。

中秋节变成一年之中的宏大节日,又与科举考查有着极端巧妙的联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从来是统制者格外关心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凑巧安置在仲秋里进行。名胜与激情绪合在一道,人们便将应考高级中学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

每到中秋,必需举行庄重祝贺,变成全社会群众的要害风尚,经朝历代,风靡不衰,中秋节渐渐变成我国四大德日(春节、清朗、端午、中秋)之一。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传说3

中秋节祝福语中秋节的诗歌

艾青

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

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我的思念是圆的西瓜、苹果都是圆的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

舒婷

与你同样莹洁的春梦都稍纵即逝?而你偏不顾一切,投向不可及的生命之源即使月儿肯收容你的背叛犹有寂寞伴你千年为什么巍峨的山岳不能代你肩起沉重的锁链你轻扬而去了吗一个美丽的弱音在千百次演奏之中永生

舒婷

海岛八月中秋,芭蕉摇摇,龙眼熟坠。不知有?花朝月夕?,只因年来风雨见多。当激情招来十级风暴,心,不知在哪里停泊。道路已经抉择,没有蔷薇花,并不曾后悔过。中秋节的诗歌。人在月光里容易梦游,渴望得到也懂得温柔。要使血不这样奔流,凭二十四岁的骄傲显然不够。要有坚实的肩膀,能靠上疲倦的头;需要有一双手,来支持最沉重的时刻。尽管明白,生命应当完全献出去, 20xx年中秋节祝福语汇总 20xx中秋节短信 中秋节趣味短信 中秋节英语祝福语 20xx中秋节贺卡 给公司的中秋节问候语 企业中秋节祝福语大全 最新中秋节诗歌大全 给领导的中秋节祝福语 中秋节给客户的祝福语 中秋节员工祝福语汇编 20xx中秋微信祝福语 中秋节诗句大全 更多信息

关于中秋佳节的知识如下:

1、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农耕文化中的祭月、祭果等习俗,是丰收后的酬谢和祭祀,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赏月的节日。在《周礼》等古籍中已有祭月的记载,而到汉代,《西京杂记》中开始出现“中秋”一词。

2、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的主要习俗包括吃月饼、赏月、赏桂花、猜灯谜、玩花灯等。其中,吃月饼是最重要的习俗之一,因为月饼是中秋节的象征,也代表着团圆和美满。此外,赏桂花也是中秋节的传统活动之一。

3、中秋节的寓意:中秋节寓意着团圆和美满,家庭和睦,友谊长存。在这一天,家人和朋友可以团聚在一起,共度佳节,享受美食和欢乐。同时,中秋节也是感恩的时刻,人们会向亲朋好友表达感激之情,感谢他们的帮助和支持。

4、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一,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民间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这个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了千年之久,成为了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秋的历史

1、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在中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是古代中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秋分祭月”而来。

2、在古代农耕社会,古人认为月亮的运行同农业生产和季节变化有很大关系,因此祭月就成了一项重要祭祀活动。祭月,作为民间做节的重要礼俗之一,逐渐演化为赏月、颂月等活动。中秋节的名称可以追溯到唐朝,正式形成或在宋代。

3、在明清时期,中秋已经是中国民间重要节日之一。在唐代,“中秋节”只是许多节日中的一个,而在北宋时期,“中秋节”的名字开始大量出现。在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日。

中秋节的来历: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 称谓“仲秋”, 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节的习俗:

1,中秋祭月

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2,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3,民间拜月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4,挂通草灯

江西省吉安县在中秋节的傍晚,每个村都用稻草烧瓦罐。待瓦罐烧红后,再放醋进去。这时就会有香味飘满全村。新城县过中秋时,自八月十一夜起就悬挂通草灯,直至八月十七日止。

5,青苗社

在北方,山东省庆云县农家在八月十五祭土谷神,称为“青苗社”。诸城、临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也得上坟祭祖。冠县、莱阳、广饶及邮城等地的地主也在中秋节宴请佃户。即墨中秋节吃一种应节食品叫“麦箭”。山西省潞安则在中秋节宴请女婿。大同县则把月饼称为团圆饼,在中秋夜有守夜之俗。

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所以也出现了很多有关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和民俗典故。大家都知道中秋节是有赏月的习俗吧,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赏月的风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其实赏月的风俗是缘于祭月,因为在古人的眼里,月亮是一个非常神圣的东西,所以大家逢年过节初一十五的时候,都有祭拜月亮的习惯。到了唐代的时候才出现了赏月的风俗习惯,而且出现了很多描写月亮的诗词。 

关于中秋的民俗典故也有很多,比方说像丑女无盐拜月。丑女无盐是战国时期的齐国人,名字叫做钟离春。传说无盐从小就一直非常虔诚的祭拜月亮,长大之后,因为品德超群而入宫为妃,但是因为长得一般,所以从来没有被宠幸过。有一年的中秋节,齐宣王在月光下看到了正在祭拜月亮的无盐,觉得无盐特别的漂亮,所以便封她为王后。所以中秋拜月的习俗也来源于此,很多人都会在中秋节这天对着月亮许愿。

中秋节在唐朝的时候非常的盛行,所以也有很多关于中秋的民俗典故。比方说当时唐玄宗和申天师以及到时在中秋望月,唐玄宗突发奇想想要去月亮上看一看,所以就有天师做法,三个人一起登上了月宫,但是月宫周围守卫森严,没有办法进去,于是就只能够在旁边看着。突然,唐玄宗听到了有仙乐传来,因为唐玄宗本来就精通音律,所以他把这段音律记了下来,回到宫中自己谱曲。变成了后来我们经常听说的《霓裳羽衣曲》。

关于中秋传统食物月饼也有一个典故,那就是朱元璋与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开始于元代,因为当时大家都忍受不了元代统治者的暴虐政治于是纷纷起义,朱元璋就集结了各路兵马准备起义,但是因为官兵搜查的非常仔细根本就没有办法传递消息,所以刘伯温就想出了一个方法,把所有藏着8月15起义的纸条藏在饼里面。没想到这个方法真的成功了,所以在这之后,每到8月15就有了吃月饼的习俗。   

1、祭月、赏月。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如今,赏月成为中秋佳节老百姓最重要的活动之一。

2、吃月饼。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人们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3、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起源: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农历八月中旬是秋粮收获之际,人们会举行一系列庆祝活动,称为“秋报”。后来祭祀的色彩逐渐褪去,而这一节庆活动却延续下来。到了唐宋年间,中秋节逐渐成为固定的节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秋时节,气温凉爽,月朗中天,正是观赏月亮的最佳时令。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中秋节的习俗有:赏月、吃月饼、烧斗香、燃灯、猜谜、玩兔爷、玩花灯、舞火龙、听香、偷月菜、燃宝塔灯、抛帕招亲、饮桂花酒、偷菜求郎、吃田螺、赏桂花等。

1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中秋玩花灯,多集中在南方。彩灯有各种各式的: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

2中秋偷葱偷菜:相传未婚少女如果在中秋夜偷得别家菜圃中的蔬菜或葱,就表示她将来会遇到一个如意郎君。台湾地区有句俗语"偷着葱,嫁好郎;偷着菜,嫁好婿",指的就是这一习俗。

3中秋佳节,是一年中,家庭亲情日。在这天,阖家团圆,一起祭月、赏月,吃月饼,分享交流各自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上的乐事趣事,可谓其乐融融。在中国古代,中秋节的习俗就多种多样,皇家的讲究,民间的消遣,还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是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也叫“仲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

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扩展资料

中秋节是中国的民俗。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节在2006年5月20日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参考资料:

-中秋节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如下:

1、中秋节来历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

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中秋节习俗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

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

民间拜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传说,中秋节是家里人团聚的日子,每当这个假日时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