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晓古籍方剂,做到健康养生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5收藏

通晓古籍方剂,做到健康养生,第1张

今天给大家整理的是《石室秘录》和《辨证录》里面的一些方剂。这两本书是由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所著。其中《石室秘录》是中医古籍中一部以治法为主要内容和标目的著作。本书收古今成方及作者自定方500余首,是中医古籍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治法专著。 

01头痛

一、定风去晕丹

[组成] 熟地27克、山茱萸12克、薯蓣9克、北五味6克、麦冬6克、元参9克!川芎9克、当归9克、葳蕤21克。

[用法] 煎服。

[功效] 补肾养阴。

[主治] 头痛者,肾水不足而邪火冲入于脑。终朝头晕,似头痛而非头痛也。当大补肾水,而头痛头晕自除。

[来源] 《石室秘录》

二、清脑平酒丹

[组成] 黄酒80毫升、辛夷9克、紫胡15克、白芍27克、郁李仁15克、麦冬15克、桔梗9克、甘草3克。

[用法] 水700毫升煎汤,入前酒。酌量饮之,一醉而愈;量好者,再饮之以酒,必以醉为度。

[功效] 疏风开窍,清利头目。

[主治] 头脑痛。

[来源] 《石室秘录》

三、救脑汤

[组成] 辛夷9克、川芎30克、细辛3克、当归30克、蔓荆子6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疏散风寒。

[主治] 人有头痛连脑,双目赤红,如破如裂者,所谓真正头痛也。

[来源] 《辩证录》

四、顾首汤

[组成] 蔓荆子3克、川芎15克、白芷3克、甘草3克、姜夏3克、细辛3克。

[用法] 煎服。

[功效] 疏散风寒。

[主治] 头疼。

[来源] 《石室秘录》

想要养生秘籍看这里!

免费免费免费免费免费!!!!!

有意的小伙伴请评论私信~~~

燕窝能够增强抵抗力,想必这一点大家都会赞同。这主要得益于燕窝中含有大量的粘蛋白、糖蛋白、钙、磷等元素,在促进伤风、咳嗽和感冒这类呼吸道疾病的痊愈上最有效果。

燕窝作为一种天然补品,对病人病愈后的身体恢复方面也有很好的帮助。并且,燕窝在润肺健腰,壮脾健胃,外伤止血等有独特疗效。

据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燕窝大养肺阴,化痰止嗽,补而能清,为调理虚损劳疾之圣药。一切病之由于肺虚不能清肃下行者,用此者可治之。”

还有专家发现,燕窝中所含有的表皮生长因子和辅促细胞分裂成份,是刺激细胞生长及繁殖的关键成分,食用燕窝后对细胞、组织的修复和再生都有很好的帮助,对免疫系统也能起到促进作用。

中国医学科学卫生研究所编的《食物成分表》和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化学系关培生、汪润祥两教授合著的《燕窝考》所分析:燕窝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达499%,生物活性蛋白分子含量也十分丰富,除此之外,磷、硫、钙和钾等成分也是人体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很好的滋阴复壮作用。

燕窝最佳食用时间

传统中医认为,燕窝最好是在早晚空腹食用,这样可以保证吸收效果最好,如果是控制体重或者胃不好,都可以选择在早上空腹食用。如果想在晚上食用的话,可以选择在临睡前空腹食用,燕窝和牛奶搭配,既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又可帮助睡眠,且有美容滋养的效果。

晚上23:00至凌晨1:00--子时阴阳交接时,这时候吸收力最佳。

早上5:00至7:30点--小朋友、妇女和年长长辈调养食用燕窝较佳,这和这些年龄段的人群的生理状态有关系。

最好离吃饭前或后两个小时空腹时食用吸收最佳。空腹最有利于营养的吸收。

燕窝的用量

燕窝的用量讲究少食多餐,并且保持良好的定期进食习惯,建议干货燕窝成人每次食用3-5克,儿童每次食用1-3克。

燕窝的最佳食用周期为早晚各一次,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的话也可以每天一次,最好不要超过隔天一次,保持这样的频率连续食用三个月,效果就会比较明显了。

燕窝的配食也有禁忌,讲究“以清配清,以柔配柔”。一般食用燕窝期间少吃辛辣油腻食物,最好不要抽烟。

养生重在养心。 而茶,能颐养身心。于身能提神明目、消食去腻、清热解毒,于心能消愁解闷、陶冶情操、明心悦智。 ​ 虽然现代医学发达,但古人对茶的研究、理解,绝不逊色于今人,古籍中就有很多关于茶能养生的记录,读来令人感悟良多! 1、益思悦志 唐·陆羽撰《茶经》称茶能「 ”悦志”; 五代·毛文锡撰《茶谱》中称茶能「 ”益思”; 元·忽思慧撰的《饮膳正要》中称能「 ”清神”; 明·李时珍撰的《本草纲目》称茶能「 ”使人神思爽”; 清·王孟英撰的《随息居饮食谱》称茶能「 ”清心神”。 此外,还有茶能「 ”破孤闷”、「 ”通仙灵”。总之,饮茶能提高人的思维能力。 ​ 2、明目清心 宋·虞载撰的《古今合壁事类外集》称茶能「 ”理头痛”; 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称茶能「 ”祛头风”; 明·吴瑞撰的《日用本草》称茶能「 ”止头痛”; 清·王好古的《汤液本草》称茶能「 ”清头目”; 清·黄宫绣撰的《本草求真》称茶能治「 ”头目不清”。 古籍中专门讲茶能明目的很多,《茶经》称茶能治「 ”目涩”;《本草拾遗》称茶能「 ”明目”等。 3、提神醒脑 唐·苏敬撰的《新修本草》,清·张璐撰的《本草逢源》,以及《桐君录》,分别称茶能「 ”令人少睡”「 ”令人少眠”「 ”令人少寐”和「 ”令人不眠”; 唐·《本草拾遗》《茶谱》分别称茶能「 ”少睡”「 ”睡少”和「 ”不睡”;明·李士材撰《本草图解》称茶能「 ”醒睡眠”; 清·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称茶能「 ”醒睡”。 ​ 4、消食和胃 唐·孟诜撰的《食疗本草》称茶能「 ”下气”; 宋·虞载撰的《古今合壁事类外集》、明·缪希雍撰的《本草经疏》和王圻撰的《三才图会》分别称茶能「 ”消食”「 ”消宿食”「 ”消饮食”; 清代黄宫锈撰的《本草求真》介绍「 ”茶能治食积不化”还有「 ”去滞不化”的功效等等。 5、消脂去腻 唐·陈藏器撰的《本草拾遗》称茶能「 ”去人脂”; 宋·苏轼撰的《东坡杂记》称茶能「 ”去腻”; 清·曹慈山撰《老老恒言》称茶能「 ”解肥浓”; 清·赵学敏撰《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 ”解油腻,牛羊毒”。 此外,还有称茶能「 ”久食令人瘦”等。 ​ 6、清热解毒 唐·孟诜撰的《食疗本草》、清·张路撰的《本经逢源》分别称茶能「 ”去热”和「 ”降火”; 唐·陈藏器撰的《本草拾遗》称茶能「 ”破热气,除瘴气”; 宋·宋土瀛撰的《仁斋直指方》、陈乘撰的《本草别说》称茶能「 ”消暑”。 清·黄宫锈的《本草求真》称茶能「 ”清执解毒”; 清·刘献庭的《广阳杂记》称茶能「 ”除胃热之病”。 此外,还有茶能「 ”清热降火”「 ”涤热”「 ”疗热症”「 ”治伤暑”等等,不一而足。 古人茶疗养生方 以下为古人常用的几种茶疗养生方,不同的人可以根据各自的需求进行选择。 1醋茶 茶叶5克,水冲泡5分钟,滴入陈醋1毫升。可和胃止痢、活血化淤,治牙痛、伤痛及胆道蛔虫症。 ​ 2糖茶 茶叶2克、红糖10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饭后饮。有补中益气、和胃消食之功效,也治大便不通、小腹冷痛、痛经等。 3盐茶 茶叶3克,食盐1克,开水冲泡7分钟后饮。有明目消炎、化痰降火、利咽功效,可治伤风微咳、咽喉肿痛、牙龈发炎、双目红肿等。 4蜜茶 茶叶3克,水冲泡5分钟,微温时冲蜂蜜5毫升,饭后饮。具有止渴养血、润肺益肾之功效,也可治虚弱、精神差、脾胃功能差及便秘等。 ​ 5奶茶 在煮沸的牛奶中加入少许白糖,按1勺牛奶、2勺茶汁比例饮用。能健脾和胃、明目提神,适宜体弱、消化不良、大病、久病者食用。 6菊茶 茶叶、杭菊各2克,以沸水冲泡。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久服聪耳明目、抗衰老,能治干咳、咽痛。 7枣茶 茶叶5克,沸水冲泡7分钟后,加入10枚红枣捣烂的枣泥。有健脾补虚的作用,尤其适用于小儿夜尿、不思饮食。 ​ 8银茶 茶叶2克,金银花1克,沸水冲泡后饮。可清热解毒、防暑止渴,对暑天发热、疖肿、肠炎有效。 9橘红茶 橘红3~6克、绿茶5克,用开水冲泡再放锅内隔水蒸20分钟后服用,每日1剂,随时饮用。有润肺消痰、理气止咳之功,适用于秋令咳嗽痰多、黏而咳痰不爽之症。 古人很早就开始研究茶叶养生,给我们后代留下了宝贵的中国茶文化。茶叶能够养生,是因为茶叶中具有多种活性成分,能够帮助清除多余的垃圾,延缓人类的衰老。 (文:来自网络)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草再新》

燕窝大补元气,润肺滋阴。治虚劳咳嗽,咯血,吐血,引火归原,润肠开胃。

《本草从新》

燕窝,大养肺阴,化痰止嗽,补而能清,为调理虚损痨瘵之圣药,一切病之由于肺虚不能清肃下行者,用此皆可治之。

《医林纂要药性》

甘能和脾,养肺,缓肝;咸能补心,活血,泻肾,除热;其胶粘之性,尤能滋涸竭而化痰涎。又经海燕衔吐,有精液聚焉,神志注焉,故能大补虚劳

《本经逢原》

燕窝能使金水相生,肾气滋于肺,而胃气亦得以安,食品中之最驯良者。惜乎本草不收,方书罕用,今人以之调补虚劳,咳吐红痰,每兼冰糖煮食,往往获效。然惟病势初浅者为宜,若阴火方盛,血逆上奔,虽用无济,以其幽柔无刚毅之力耳

古代有句老话,叫"人生七十古来稀"。这表明古人的平均寿命普遍不高,一般人能活到七十,便已经颇为满足了。

可有趣的是,纵观历朝历代,也不乏有一些老人轻松活到八九十岁。

据相关史料记载,这些老寿星之所以能保持长寿,除了 社会 稳定、经济富足等客观原因以外,还有一个秘诀有关,那就是通晓 养生 之道。

古人所倡导的尊老敬老之风,不仅合乎传统礼法中"老有所依"的思想,更是因为老人拥有大量的人生经验,能使得后辈子孙少走许多弯路。

就如在原始时期,文字尚未出现时。老人虽已不再从事农业劳动,但依旧会指导年轻后辈进行耕作。

因为他们丰富的农耕经验,是部落的一笔宝贵财富。

除了农耕经验外,这些老祖宗经过常年累月的实践,还掌握了不少 养生 小窍门。为此还衍生出了一些关于 养生 的俗语,"一日三枣,长生不老"、"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

尽管以现代眼光来看,这些俗语多充满封建落后的色彩。但其中依旧有不少 养生 小窍门,是经得起科学考验的。而这,便是古代 养生 理论发展的萌芽与雏形。

话虽如此,但当 养生 真正成为一种理论,而被百姓普遍接受则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在这个百家争鸣、尸山血海的时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 养生 学理论的正式成型。

古代读书人,都有"修身治国"的伟大理想,同时他们也坚信"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这个说法。

所以各家学派当中,都或多或少包含着一些 养生 思想。这其中,影响较大的当属道家与儒家。

兴起于东汉年间的道教,以"得道飞升"作为修炼目的。虽说道教也崇尚老子,但道教与道家学派,却是两个概念。不过,老子对于 养生 的看法与建议,却是被道教全盘接受的。

那么老子的 养生 主张又是什么呢?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恬淡无为。

具体解释的话,不妨看看他的得意弟子文子是如何解释的,见于《艺文类聚·方术部》: "太上养神,其次养形。神清意平,百节皆宁, 养生 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胃,闭嗜欲, 养生 之末也。"

可以看出,老子注重"养神"。他既不追求外物,也不会想着去寻找什么不死药。他认为只有清静休养、少私寡欲,才能让自己的内心不受外界纷扰,才能起到 养生 的功效。所以一些道士经常冥想打坐,便是受此思想影响。

只可惜,东汉时期的道教,虽然继承了道家的 养生 学说,但却将它与战国末期出现的"长生不死"相结合,试图通过炼丹来起到延寿的功效。显然,这种方式便难免有些迷信。

再说说儒家的 养生 理论。

有趣的是,尽管儒家与道家一个崇尚入世,一个崇尚出世,但他们对于 养生 的看法,倒是颇为一致的。孔子毕生有两大夙愿,一是培养君子,二是恢复礼制。

因此儒家弟子在日程的饮食起居中,都以周礼对自己严格要求。而在饮食这方面上,周代便曾专门设立"食医",对各种菜肴进行严格把控。所以孔子会说: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有了这个基础,儒家对于饮食颇为讲究,逐渐趋向于"清心寡欲"。儒门集大成者董仲舒曾说:" 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静,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

这就说明,儒家在讲究 养生 时,也同样注重内心的清静无为。而与道家略有不同的是,孔子还提倡弟子能够以锻炼的方式加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孔子教授弟子君子六艺,便是最好的佐证。

清人颜元便说: "孔门司行礼、乐、射、御之学,健人筋骨,和人气血,调人性情。"

除了道家与儒家以外,佛教对于我国古代 养生 理论的形成,同样发挥出了不小的作用。

自东汉以来,佛教东渡,传入中土。与道家相同的是,佛教中的禅宗一脉,同样主张精神上的超脱。在他们看来,一个人的内心 健康 与否,可以直接影响到自身的 健康 长寿。

正因如此,佛教才主张戒掉"七情六欲",尽量保证自己的的内心情绪不受喜怒哀乐所干扰。但这种方式,未免有些不近人情。

不过,禅宗创立的"吐纳"方式,却给 养生 之道注入了新的活力源泉。

人们在紧张时,往往会深呼吸一口。而这个习惯,在一定程度上,便受到了禅宗"去浊换清"的呼吸方式影响。

上述可见,中国古代 养生 学的主要思想,其实不外乎两个方面:

一是修心,主张清心寡欲。 一个人的心情,将很大程度上影响身体素质。追求恬淡无为宁静,才有利于人们更好的 养生 。从一些贤者的事例来看,他们几乎都有很好的涵养,这便是多年来养气的结果。

二是修身,主张气血通健。 无论是孔子带领弟子们练习君子六艺,还是禅宗练习奇功,他们的主要目的都是想通过科学的锻炼方式,来达到身体康健的效果。

而中国 养生 理论的核心,便是上述两点结合,即注重日常生活中的养气功夫,也要追求一个 健康 的生活方式。

上述可见,古代的 养生 之道虽然具备了一定理论基础,但还是缺乏了一些实际做法。就如人们在学习一个公式时,虽然知道它的原理,却不知该如何运用。而真正将 养生 理论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却离不开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些名人。

而华佗创立的"五禽戏",便是 历史 上赫赫有名的健身方法。

史书对华佗的描述就为为 :"晓 养生 之术,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 。由此可见华佗养身之术的通透。

在当时,道家主张采用一种导引术,通过活动关节来起到舒缓全身经脉的功效。

华佗受到导引术的思想启发,又仔细观察"虎、熊、猿、鸟、鹿"五种动物的生活姿态,经过不断试验与修改,终于创造出了"五禽戏"。

不仅如此,华佗经过多年对医学的 探索 ,还发明了一种神奇药方,可以起到保健延寿的功效。那么华佗的努力,到底有没有成果呢?

据《三国志·方技传》记载,华佗把完整的五禽戏传授给了弟子吴普,而将药方传给了另一个弟子樊阿。结果吴普活到了九十多岁,而樊阿更是活到一百多岁。

虽说人的寿命与体质有关,但此二人能在医学条件落后的魏晋时期活到百岁,足见华佗高明的 养生 手段了。

可惜的是,华佗的一身医术最终还是失传了。不过,梁朝学者陶弘景曾作《 养生 延命录》一书,成功将"五禽戏"保留下来,并对后世的保健体操等产生了深远影响。

华佗之后,另一个对中国 养生 学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便是药王孙思邈。作为一个长寿达人,孙思邈从北周一直活到唐代,就连魏征等人著史书时,也曾向他咨询。

在《千金要方》中,孙思邈的 养生 思想处处有体现。且值得肯定的是,《千金要方》还记载了不少传统的 养生 "功法",儒、道、佛三家最常见的健身办法,其中皆有涉猎。

明清以降,古代 养生 学有了长足进步,当时出现的 养生 著作,甚至高达一百多部。值得一提的,则是明代的温补学说。

他们不仅记录了很多延年益寿的秘方,更是倡导世人在 养生 之时,要注意对五脏六腑的温养。通过节食、养神、保健等温和方式,力求使人体内部保持一个相对平衡。

总的来说,现代 养生 学之所以能普遍被人们接受,并广泛运用在生活中,其实离不开这些医学名家的努力。它们就像是一条纽带,可以让看似玄奥晦涩的 养生 理论,能顺利走入现实,走进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中来。

通过上面的解读,或许不少人都以为 养生 之道只要注重"清心寡欲",没事的时候再多打打拳就可以了。但古人还有另外一种 养生 方式,可能会超出你的想象,那就是与传统音乐的结合。

在这里,需要做出一点补充。

在儒老 养生 理论形成后不久,《黄帝内经》也随之出现。它不仅继承了部分的儒老 养生 理论,还给后人提供了一个 养生 方面的新思路,即音乐 养生 。

据《黄帝内经》记载: "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之与天地相应也。" 在上古初民眼中,人的五脏六腑,与天地之间的自然规律相互对应。因此通过雅正之乐,可以帮助人们陶冶内心情操,使其精神愉悦,最终契合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其他先秦典籍中,这种音乐 养生 的思想,也随处可见。

如《礼记·乐记》记载:"乐者,天地人和",其认为音乐是人们沟通天地的必要手段,同时 "圣人作乐以应天"

相传在远古时期,人们很是恐惧未知的自然环境。为了客服这种恐惧,黄帝便命令相关人才,以大自然的声音为基调,做出各种雅正之乐,以帮助人们顺应天地,从而进入到理想中的"天人合一"。

于是阮籍在《乐论》中写道 :"乐者,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天地交泰,远物来集,故谓之乐也。"

阮籍,是魏晋时期的名士,也是古代 历史 上颇为著名的音乐家。他所著的《广陵散》,虽然原版已经失传,但依旧被后人列为中华传世十大名曲。

而阮籍通过音乐达到 养生 ,主要靠的便是古琴。《史记·乐书》记载 :"调和五声以养万物。" 说明古人常常通过弹奏古琴,来达到修养身心的目的。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也曾回忆自己的音乐 养生 之路。

他有一个好友,名孙道滋,便擅长古琴弹奏。欧阳修因为压力过大,遂向其学习弹奏古琴。经过一段时间的"音乐 养生 疗法",欧阳修的忧郁心态逐渐被消除。

由此可见,如今咱们通过听歌来放松自己,其实也还是老祖宗玩剩下的。

通晓古籍方剂,做到健康养生

今天给大家整理的是《石室秘录》和《辨证录》里面的一些方剂。这两本书是由清代著名医家陈士铎所著。其中《石室秘录》是中医古籍中一部以治...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