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 法》概况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活 法》概况,第1张

《活 法》 拆书稿(一)

《活 法》概况

日本著名的企业家、哲学家稻盛和夫先生的代表作《活法》是一部风靡全球的畅销书,这本书荟萃了稻盛和夫哲学的精华。自2004年出版以来,不仅在日本成了常年的畅销书,而且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销量同样火爆,至今已经超过300万册。稻盛和夫的思想能被全世界广大读者所接受和认同,正是基于他一生所彻底贯彻的、正确的做人最基本的伦理观和道德观-----即正义、公正、公平、诚实、谦虚、努力、勇气、博爱等。以上思想所表达的伦理观和道德观,不仅适用企业经营,更适用于日常工作及人生的各个方面,它就是稻盛和夫所说的万般皆通的“原理原则”。将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以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这就是稻盛先生作为成功者的出发点。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毕业于鹿儿岛大学工学部。1959年,27岁时他创办京瓷公司;1984年,52岁时他又创办KDDI通讯集团公司。这两家企业都进入过世界500强。2010年又以78岁高龄出任日航CEO,通过他智慧的管理,带领着重建的日航扭亏为盈,并于次年创下了该年全世界航空企业中的最高利润。作为日本经营四圣之一的企业家,他的“阿米巴经营模式”及经营哲学理念,备受企业家们所推崇。

稻盛哲学中包含了许多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例如《孔子》、《孟子》、《了凡四训》等古籍中的名句格言,稻盛先生不仅常常引用,而且认真的贯彻实行。《活法》这本书中所阐述的哲学思想,每一条每一项,都来自于稻盛先生经年累月的亲身实践,这些思想的结晶能为所有人所适用,可谓人生的教科书。

本书以追问人生的意义开篇,围绕这一核心展开论述。序言以提问的方式引领读者找寻人生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在哪里?随之展开全面细致的探讨。同时提出,“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一哲学核心。这条哲学核心也是贯穿全书的主线。

全书首先讨论的是:如何实现理想。并提出“只有主动追求的东西才可能到手”这一条重要的人生法则。接着通过这条法则展开了一系列围绕实现理想而做出的努力应该有哪些?除了思想上要有实现理想的强烈的愿望之外,必须还要脚踏实地的去努力。持续努力,不断的创新,才能孕育巨大的飞跃。

接着作者告诉我们:要从原理原则出发来考虑问题。而人生和经营的原理原则要以单纯为好。这种能引导人们走上正确道路的单纯的原理原则,可谓之哲学。它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而是产生与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实践的“活生生的哲学”。它能够在人生的各种关头,成为我们抉择和行动的判断基准。同时,作者认为:思维方式、热情和能力是构成人生和工作成果的三要素,而三要素中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甚至可以说“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生结果。

书中,稻盛先生在“磨炼灵魂,提升心志”,这一部分提出了磨砺人格的重要性,以及应将作为磨砺心志指针的“六项精进”,贯彻落实到日常生活中。作者还引用“托尔斯泰的感叹”这一小故事,谈到了人类的贪欲,剖析了赤裸裸的人类本性,从而提醒我们,要时刻保有感恩之心和反省之心,要净化并提升我们的人性,从各方面不断精进。

“以利他之心度人生”,是本书极力推崇的观点之一,稻盛先生通过他在托钵化缘时期的一段亲身经历来告诉人们“利他”的重要性。指明利他这一项“德行”,是击破困难、召唤成功的强大原动力。

最后,稻盛先生在这本书中,阐述了另一个重要的观点,在更宏观的视野中,揭示了当今世界的一个深刻而巨大的矛盾,这就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与人的精神道德的停滞或衰退之间的矛盾。我们之所以需要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磨砺心志,提升心性,以及不断的精进再精进,就是为了遏制和解决这一巨大矛盾,从而推进人类发展进步所必须做出的努力。

罗振宇有本书叫《我懂你的知识焦虑》,随着互联网发展越来越迅猛,越来越多元,大家对知识的焦虑火速飙升。

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职场小白,抑或是公司高管,都对自己的知识储备产生了深深的担忧和质疑。

买书、看书、听讲书音频、看公号大咖荐书成为了全民的文化消费模式。朋友圈中出现了“晒读书”的照片、一年读300本书等的口号。

有的人能做到读的书既多又精同时又消化吸收的好,有的人读了海量的书,却鲜有收获, 这是什么原因呢?

很多人工作繁忙,事务缠身,为了读书也是拼了,见缝插针地随处可读,这种精神值得褒奖,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为什么?

因为读书时不走心,有人说这还用你说,不走心能做成什么事?

那我们来看下为什么会不走心?

首先,见缝插针也要看读书时的状态,如果心里惦记着工作中的一个方案、几个数据、领导的一句责骂,心烦气躁,没法把精力投放到书中,这时读书能真的读进去吗?

再者,一篇几千字以内的文章我们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但一本书至少10万字,是自成体系有逻辑结构、层层递进的主体。

用零星的时间专攻读书,很大概率上会让思维“断片”,读完后,记住的内容基本都是零散的,等再过了个把小时、或者几天之后再读,已经衔接不上了。

有人说,那是因为我都记在脑子里了,或者根本没有时间记录下什么。

我们说的读书之后的输出可以有几种形式:包括写读书笔记、给别人讲解或分享书中的内容、写拆书稿或讲书稿、画出书的思维导图、甚至做角色扮演、进行二次创作等。

至少要满足一样,才能满足你对读完这本书的一个阶段性输出。

因为读书的本质不在读,而在用。

或者是为了提升阅读速度,或者为了学到知识和技能,或者为了指导实践。

我们读完一本书,能记住的内容寥寥无几,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如果不及时进行强化,很快就会忘记,内容都忘了,谈何应用呢?

强化的方法就是输出。

读过了一本书后,还来不及好好回味总结一下,就忙不迭地去读下一本,就好像吃饭一样,还没有消化品味,就去吃别的,最后只是走马观花的过了把速度的瘾,却没有实质性的收获。

生活中,女人的护肤品、时装,男人的手表、汽车,孩子的奶粉、学校,大家都一丝不苟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好品牌,希望把钱花在刀刃上,独独在选择书的出版社上,却懒得动一动头脑。

正如人都有优缺点、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一样,出版社也各有自己的优劣势,选什么样的书、有什么样的需求,对应哪些出版社,应该是一个理性的读书人应该掌握的知识。

那么如何才能保证读书后能有收获呢?

不仅职业需要规划,读书也要规划。

首先,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例如,如果你想要写垂直领域的文章,那就需要在一段集中的时间内密集地阅读相关领域的书籍。并且每天写读书笔记。有针对性地输入输出。

其次,你读的书需要与自己的认知水平保持一致。有人听说历史类的书籍很好,热情高涨地买了一套,结果发现全是繁体字,根本读不进去。

还有的人英语水平一般,稍微长点难点的句子都分不清主谓宾,偏要读英文原著,那真是给自己找不自在。这些就是需求认知与实际错位的情况。

再次,读书的节奏进度掌控。尽可能在比较整的时间段内读书,避免匆忙、仓促、松散地阅读。给自己规定例如一周读完一本或者三天内读完等。

最后,针对不同书的类型选择精读和选读。比如经典文学小说类的书,要细细品读,重点看词汇的选择,人物的刻画、情节的构思;而工具类的书,我们可以捡干货来读,作为重点记忆对象。

不同的出版社和译者各有千秋,同时让你阅读的体验也不相同,我们可以去相关的网站,例如豆瓣,知乎,查找已读过的人对书的点评,来侧面了解下哪些出版社和哪些译者的书更好更适合我们去读。

有读书经验的人总结了一系列选出版社的经验,例如你想选历史古籍类的图书,就要尽可能选择在这方面资历深的,如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

社科人文类的可以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经管类的书可以选中信出版社的;

总之,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保证读书的时候心静,愿力强,不要为了读书,为了做样子,而“伪读书”。

胡适先生认为,读书有两个要素:精,博。精需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也就是动用你全身的各个器官,全身心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收获是最大的。

有效的反馈,眼睛要深入到行文中去,理解内容;

嘴要时不时地提问自己再回答,加深对内容的掌握;

要走心梳理出书的脉络,找出主旨;

用手写下自己的心得感悟,作为输出的可见的有效形式。

最终的目的,是读完一本书之后,能弄懂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方法、技巧、行文脉络和逻辑论证。让自己从中收获成长所需的东西。

一些读书类APP的运营模式是读者读一段时间,会奖励一定的读书币。读书币还可以用来购买电子图书。

还可以和书友互动,看他们对书中每一章的评论,有的网友写心得,有的网友摘记书中的精华句子,有的则发表深度长文。

资深读者的评论能帮助你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培养自己的发散思维。

对喜欢读书的人来说,就像找到了知己一般,可以让你沉静下来,在书的海洋里畅游,而不是孤军作战,乏味无趣。

了解过这些后,就看你的实际行动啦。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