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中的祛瘀通络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3收藏

古籍中的祛瘀通络简介,第1张

活血通络为治法。又称“祛瘀通络”。指用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作用的方药治疗瘀血凝滞、经络受阻所致病证的治法。

详见百科词条:祛瘀通络 [ 最后修订于2016/3/9 0:00:50 共54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淤血,准确的说,这是一个西医的概念,它的范围相对较窄,主要是指静脉血回流受阻,局部组织静脉内血量异常增加的现象。如左心衰竭引起肺淤血,右心衰竭引起肝淤血,妊娠子宫压迫髂静脉引起的下肢静脉淤血等等。治疗主要要针对原发病进行,解除引起淤血的原因。同样这些淤血情况在临床上往往也并不都存在中医所认为的瘀血现象。

中医应该是瘀血,它包括的范围很广,泛指血液滞留或凝结于体内,包括血溢出于经脉外而瘀积,也包括血脉运行受阻而滞留经脉腔内,既是病理产物,又可成为继发性致病因素的各种情况。临床上瘀血的形成,主要由于气虚、气滞、血寒、血热、外伤等原因,使血行不畅而凝滞或血溢脉外且未被排出而凝滞。由于瘀阻的部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症状。如瘀阻于心,见胸闷,心前绞痛,口唇青紫;瘀阻于肺,见胸痛咯血;瘀阻肠胃,见脘腹刺痛,呕血便血;瘀阻于肝,见胁肋刺痛,或有痞块;瘀阻于肢体,见肿痛或青紫等。瘀血的治疗总的原则不外活血化瘀,同时根据瘀血产生原因不同,又有理气活血、益气活血、温阳活血、凉血活血等方法。这些中医所认为的瘀血情况在临床上往往并不都存在西医认为的淤血现象。

瘀血主要是由于气虚、气滞、血寒及饮食生活失宜等原因,致使血行不畅,凝滞郁积于内;或因血热、外伤、出血及其他原因导致内出血,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而形成。兹分述如下:

 (1)气虚致瘀:载气者为血,运血者为气,气血充盛则循运正常。

 (2)气滞致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若肝气郁结,疏泄不利,气机失畅,血液运行亦可因之阻塞。

 (3)血寒致瘀:血得温则行,得寒则凝。若感受外寒,或阴寒内盛,寒邪入于经脉,则使经脉挛缩而拘急,血因凝涩不得畅通,进而形成瘀血。

 (4)血热致瘀:热入营血,煎灼营阴,血与热互结,或使血液粘滞而运行不畅,考试大网站收集或热灼脉络,迫血妄行,从而使血液溢于脏腑组织之间,或蓄结于某一脏器组织,则可形成瘀血。故《医林改错》说:“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

 (5)外伤致瘀:是指各种外伤,诸如跌打损伤,或过度负重努伤等,则外可伤皮肤,内可伤脏腑,从而使血离经隧,不能及时消散或排出,形成瘀血。

 (6)出血致瘀:除上述外伤出血,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成瘀外,亦可因出血之后(主要指内伤出血),专用收涩止血之品,或过用寒凉药物,则使离经之血凝聚而不散,使未离经之血郁滞而不畅,因之形成瘀血。

 (7)情志内伤或饮食起居失宜致瘀:情志内伤,可使气机郁滞,气郁血滞,久而成瘀。此外,古代医家认为,饮食起居失宜,亦可导致血瘀而变生它病。故《证治准绳》说:“饮食起居,一失其宜,皆能使血瘀滞不行,故百病由瘀血者多。”

 血液瘀滞之后,其本身则失去其原有的营养、濡润功能,对机体起一种有害的作用,它能障碍正常气血的新生和营运,从而发展成血瘀兼气血虚亏之证,或使经脉不通,血瘀而气滞,日久则可进一步形成“症积”等病变。

痰饮和瘀血是中医学的特殊的病因概念。一般来讲,痰饮和瘀血都是在某些因素作用下人体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作为继发性的致病因素,它们又可以直接或间接作用于人体的某一部位、某些脏腑组织而产生相应的病理变化,导致系列复杂的病证。

(一) 痰饮

痰 饮是人体水液代谢局部障碍而产生的病理产物,是人身水湿津液所化生。炭饮在中医学中是一个含义较广的概念。痰包括风痰、热痰、寒痰、顽痰、湿等不同的类型。据临床见证而辨,痰饮可分为有形与无形之别。有形的痰饮是指视之可见,听之有声的痰饮,即客观所见之痰;无形之痰饮是指有痰饮的常见症状,但却不能直接看到实质性的痰饮

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障碍是产生痰伙的根木原因,其中尤以肺、脾、肾等脏的气化功能失调,三焦水道失于通利为主要原因。

肺失宣降。肺主治节与敷布,为水之上源,具有通调水道的作用。外邪袭肺而致肺气失其宣肃之职,则津液凝聚为痰。如若肺气素虚,治节无权,津液失于宣化,或脾气虚乏而痰自内生,痰浊上于于肺,即所谓“脾为生疗之源,肺为贮痰之器”,均可致肺失宣降,聚涅为痰。

脾失健运。在正常生理状态下,脾主运化和散精。若饮食不节,伤及脾胃,或久居湿地,冒雨涉水而致外湿困脾,或思虑劳倦,脾气损伤,致使腺不健运,化失其正,则水湿停聚而为痰饮。故有“脾土虚湿,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滞膈,淤而成痰”的说法。

肾元亏损。肾为水火之脏,主温煦而司开阖,调节一身之水液代谢。脾的运化,膀胱的气化均离不开肾阳的温煦。如肾阳不足,肾气虚衰,则蒸化无力,开阖失司,不能纳气归元,水不得化气,亦可聚湿而生痰。

除此之外,外感六*之邪入里化热或七情过激,五志化火,饮食劳倦,生活失宜,都可致脏腑的功能失调,不运化宣行,聚湿而成痰饮,从而成为痰饮形成的间接因素。

在中医临床治疗中,由痰饮引起的疾病是多种多样的,古人有“痰为百病之母”,“痰生怪病”之说。

频浊阻滞,气机不利。痰浊壅盛,阻塞气机,气失调而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临床常可见到胸闷、咳嗽喘促、喉间痰鸣、头目眩晕、胃脘堵闷、不思饮食,腹泻肠鸣、肢体沉重等证。

痰扰神明,心神不宁。痰浊上扰清窍,则易紫蔽心神,神无所主而逆乱。常可见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衲志痴呆、喜怒无常、呕吐痰涎,或狂躁不休、暄扰打骂、逾垣上屋、不避亲疏,或毁物伤人、气力逾常。

痰窜经络,气血阻滞。痰浊流窜经络,常可致经络闲塞,气血运行不畅。若痰饮流注阳明之络则肩背牵引疼瘺、肢体麻木。筋脉痹阻可见口眼歪斜,甚则半身不遂。若痰瘀互结,又可见皮下肿块、瘿瘤、瘰疬。痰湿阻于胞络,气不运行,可致不孕证的发生。

痰火扰心:大怒之后,肝火暴张,鼓动阳明痰热,上扰神明,而发癫狂。此证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精袢分裂疵。临床可见性情急躁、面红目赤、狂妄躁扰、语无伦次、骂詈不休、毁物伤人、不避亲疏等种种情志异常的表现,舌绛苔黄,脉弦大滑数。治疗方法以镇心涤痰,泻肝清火为主

痰浊阻肺:痰浊壅盛,阻塞肺络,使其失去宣肃之职。此证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症。临床可见胸闷、咳嗽喘促、喉间痰鸣、痰涎壅盛、不得平卧等症,舌苔厚腻,脉滑。治疗方法以肺祛痰为主。

痰阻中焦:脾不健运,痰饮内停,阻滞中焦。此证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笭疾病。临床常见头眩心悸、胸脘堵闷、食欲不振、呕吐痰诞、肠鸣腹泻,肢体沉重等证,苔白腻,脉濡滑。治疗方法以和胃化频为主

风痰阻络:劳倦内伤,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郁化热,阻塞经络,蒙蔽清窍。或肝阳上亢,逆犯脾胃,脾失健运,内生痰浊,热炼成痰,痰火横窜经络,蒙蔽清窍。可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喉间痰鸣、肢体偏瘫、肌肤不仁、语言不利,苔厚腻,脉弦滑。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脑血管意外等症。治疗方法以祛风通络,豁痰开窍为主。

瘀血是人体内的血液运行不畅甚至停滞凝聚于一定处所的病证。中医对于瘀血的含义和概念是很广泛的。如凝则脉不通为瘀血,离经之血为瘀血,污秽之血为瘀血,坚硬成块为瘀血。现代医学中的一些病症与中医的瘀血证十分类似,

如心肌梗塞肺心病、肝硬化腹水、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肿瘤等等。

瘀血一证的成因是很复杂的。中医认为,人体中的血液应是在脉道之中,沿着一定的方向,运行不止,环流不息,反之则可导致瘀血证的发生。就五脏而言,瘀血证与心、肝、脾三者的关系甚为密切。心主血,血液在脉道内流动要靠心气的推动。肝藏血,又能调节血量。脾生血又统血。任何一脏的病变都会导致血运的障碍而致瘀。

情志致瘀。“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这是中医理论对于气血之间关系的概述,两者犹如交融之水乳相依相存。如若情志过极,阴阳气血失于调达,而致气血逆乱,常可导致瘀血的产生。“大怒则形气绝而血宛于上”,“怒则气逆,甚则呕血”,都是对情志致瘀的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有些人由于过度的情志波动而发生脑血管意外、心肌梗塞等症都是情志致瘀的实例。

外伤致瘀。人体的外伤也常会导致瘀血,《内经》中曾提到:“有所堕坠,恶血留内”。外伤常可使经脉受损而血溢于脉外而生瘀血,如跌仆之后皮的青紫瘀斑,以及重度外伤丽出现的颅内血肿、内脏出血笭都是外伤致瘀的具体表现。

外邪致瘀。外感六*之邪亦可成为致瘀的因素,其中尤以寒邪更为多见。常言说:“得寒则凝”即是一个通俗的道理。寒邪侵袭人体可使血行停滞而致瘀阻。另外,火热燥邪常可煎耗伤血,热毒熏蒸肌肤则可致瘀而崤化为脓,发为疮疡胂痛。热入营血又可致肌肷出现瘀斑。

正虚致瘀。若久病耗伤正气,气虚则推动血液流行之力减弱而发生瘀阻。甚则阳气衰微,寒自内生,血脉不行亦可致瘀。或素体阴虚,血脉不充,血行涩滞而发瘀阻。血流的脉道犹如河床一般,如水源充足,水流通畅,则泥沙不易沉积;反之,水源贫乏,水流缓慢,则易发生瘀塞。

阻滞经络,气血壅塞。瘀血停留则经络闭塞,气血的运行失其通畅调顺。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故疼痛是瘀血证的一大特征。瘀血证所见之疼痛多为刺痛、钝痛、刀割样痛,且疼痛拒按、固定不移。如头窍被瘀血所阻,则头痛。瘀阻在心,则心前区刺痛。瘀阻胞宫,则见痛经等证。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血证论·瘀血》中曾述:“凡系离经之血,与荣养周身之血已睽绝而不合……此血在身,不能加于好血,而反阻新血之化机”。瘀血阻络则影响新血的化生,诸窍及肌肤失其濡养。所以患有瘀血证的病人多伴见面色晦暗、黧黑、青紫、舌暗紫或有瘀斑、毛发稀疏干枯易折或脱落、皮肤色素沉着、肌肤甲错脱屑、青筋暴露、肢体麻木、拘急等证。

瘀血涩滞,血不归经。瘀血内阻,则血液不能循常道运行而外溢,因此瘀血证常伴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等多种出血证。还可以见到四肢躯干某部位的症痕、积聚、皮肤瘀点、紫斑、血缕红痣等离经之血聚汇于内的表现。

血瘀日久,正气耗损。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运血者为气,载气者为血,二者相互为用。若血瘀日久,血流郁滞,则血对气的生成、载运、调节发生障碍,而致正气耗损。故有“血不生则阴不足以配阳,势必五脏齐损”之说。

血瘀日久的人常可见心悸气短、头晕耳鸣、面色苍黄而黯、两目干涩、形体消瘦、纳少乏力、畏寒喜暖、四肢瘐痳等阴阳偏衰的证候。

瘀血一证虽有其一定的致病特点,但由于瘀阻的部位不同,临床所表现的证候也有所区别。

瘀阻在心:情志所伤,气郁日久,血流不畅,络脉不通。或素体阳虚,胸阴不展,气机受阻,瘀血阻于心脉。此证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冠心病、心肌梗塞一类的疾患。临床常可见心区憋闷、胸部刺痛、心悸不宁,甚则喘息不能四肢厥冷、手足青紫,舌质暗紫,脉象沉涩。治疗方法以宣痹通阳,活血化瘀为主。

瘀滞于中:忧思恼怒,气郁日久,肝失调达,横逆犯胃,阻塞气机,血行涩滞,瘀血内结于中。此证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癌等疾病。临床常可见胃脘部疼痛、痛如针刺或如刀割而牵连胁背、疼痛拒按、固定不够,兼见恶心呕吐、泛酸嘈杂、食欲不振、大便秘结或大便溏泻,甚则可见呕血、便血,舌质紫黯,脉涩。治疗方法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

瘀结于腹:情志郁结,或因饮食不节,偏嗜,或因感染虫毒,日久则伤及肝脾。肝气郁滞,气血凝聚,脾失统摄,运化无权,瘀血阻于肝脾脉络。此证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肝硬化腹水、腹腔肿瘤、血吸虫病等疾患。临床可见面色黯黑、唇色紫黯,面、颈、胸部有血缕或红痣,胁下或腹部肿块、胁腹政痛、腹大坚满,甚则可见吐皿、便血、神识昏迷等证。治疗方法以活血化瘀,调补肝脾为主。

在常见的外感六*、疫疠之气、内伤七情和饮食劳倦等致病因素之外,还有一些不容忽视的致病因素——外伤及虫兽所伤导致的意外性伤害。

意外性伤害可因工作、生活、体育活动或自然灾害等意外引起。如工伤、交通事故、强力负重、跌仆闪挫、暴力打击、金刃创伤、烧伤烫伤或化学中毒等均可能造成局部科全身的伤害而发生多种病证。损害常因具体的病因性质而异。

比较常见的有肌肤经络的伤损、瘀肿、出血、疼痛、脱臼、骨折,以及由于剧烈疼痛、严重失血、大面积烧烫伤、化学毒所引起的昏迷、高热、抽搐等临床表现。其中瘀血和出血是外伤的重要病理变化,又是影响病情变化的继发性病

因,可与瘀血病因的致病特点一节参考。某些肌肤的局部破损,可因伤口不洁,处理不当,遭致外邪侵袭而形成“破伤风”,也可因化脓性感染转为痛肿溃烂。

虫兽所伤则包括各种动物性的意外伤害。如毒蛇咬伤、蚊虫叮咬、蝎蜂毒刺所导致的伤害都极为常见,其伤害的程度可以导致局部的瘙痒、麻木、疼痛、肿胀、破溃,也可以发生昏迷、抽搐笔全身的严重病变。此外,由于疯狗咬伤所造成的“狂犬病”,则可以引起特有的精神失常,极度恐水等临床表现。

瘀血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其形成原因有气虚、气滞、血寒、血热均可使血行不畅,而形成瘀血。各种外伤损伤肌肤和内脏,使离经之血积存体内而形成瘀血。

瘀血的形成:

血液的正常运行,主要与心、肺、肝、脾等脏的功能,气的推动与固摄作用,脉道的通利,以及寒热等内外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凡能影响血液正常运行,引起血液运行不畅,或致血离经脉而瘀积的内外因素,均可导致瘀血的形成。

扩展资料:

活血化瘀食物:

1、葡萄。1997年专家研究发现每天喝三杯紫葡萄汁可降低血小板的凝集力40%,非常类似阿斯匹灵的溶栓、抗凝血和溶纤维作用。尤其葡萄皮中所含的类黄酮物质对预防心脑血管病有一定作用。所以说葡萄是活血化瘀的水果之一。

2、黑木耳。具有益气强身、滋肾养胃、活血等功能。它能抗血栓、降血脂、抗脂质过氧化,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软化血管,使血液流动通畅,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黑木耳还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有利于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

3、山楂。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是血瘀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山楂具有活血化瘀、帮助消化的作用。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可以食用点山楂。

-瘀血

人民网-哪些食物可以活血化瘀?活血化瘀的食疗方

血黄为病证名。为三十六黄之一。属于古籍对血黄的症状记载不一:1《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血黄者,头痛心闷,眼运欲倒,胸膈热壅,鼻衄不止,咽喉干燥,舌上生疮。若身热如火,头面肿者,难治。”2《圣济总录》卷六十一:“病人三日鼻中出血,大小便亦下血,心间烦闷,腹中有块,痛如虫咬,吐逆喘粗,此是血黄。”治疗用点烙法或服续随汤。三十六黄为黄疸的分类法之一。黄疸在古代亦称黄瘅。主要表现为目黄、皮肤黄、小便黄。《黄帝内经素问·平人气象论》:“溺黄赤安卧者,黄疸。”“目黄者曰黄疸。”《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认为其发病多由瘀热与湿相搏,不得泄越所致;也有因寒湿在里不解所引起者。本病有属阴属阳,在脏在腑之分。《临证指南医案·疸》:“黄疸,身黄目黄溺黄之谓也,病以湿得之,有阴有阳,在腑在脏。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熏蒸遏郁,侵于肺则身目俱黄,热流膀胱,溺色为之变赤,黄如橘子色,阳主明,治在胃。阴黄之作,湿从寒水,脾阳不能化热,胆液为湿所阻,渍于脾,浸*肌肉,溢于皮肤,色如熏黄,阴主晦,治在脾。”一般把黄疸分成阳证和阴证两大类,称为阳黄和阴黄。历代又有五疸、三十六黄、黄疸二十八候等分类法。黄疸可见于肝细胞损伤、坏死,各种原因引起的胆道阻塞、胆汁郁滞及溶血性黄疸等。

详见百科词条:血黄 [ 最后修订于2016/5/6 17:51:37 共577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气滞血瘀的穴位 2 治疗气滞血瘀的方剂 3 治疗气滞血瘀的中成药 4 气滞血瘀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气滞血瘀 1 拼音

qì zhì xuè yū

2 英文参考

qistagnancy and blood stasi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tagnation of vital energy and blood stasi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tagnation of qi and blood stasis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气滞血瘀为病机[1]。是指气机运行不畅,以致血液运行障碍,形成气滞与血瘀并存的病理变化[2] 。血液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若气行不畅,无法行血,则血停而瘀生矣[1]。《寿世保元》:“……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血证论》亦谓:“气结则血凝。”气滞、血瘀互为因果,气滞导致血瘀,血瘀又加重气滞[1]。多由情志郁结或跌仆闪挫而致[1]。治宜行气活血化瘀,可用血府逐瘀汤类[1]。

4

古籍中的祛瘀通络简介

活血通络为治法。又称“祛瘀通络”。指用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作用的方药治疗瘀血凝滞、经络受阻所致病证的治法。 详见百科词条:祛瘀通...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