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脑酊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樟脑酊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樟脑酊 樟脑酊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zhāng nǎo dǐng
2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21 方名樟脑酊
22 组成土槿皮6g,樟脑6g,斑蝥15g,酒精60ml。
23 主治神经性皮炎。
24 樟脑酊的用法用量每日外搽1次,用消毒纱布包,以起水疱结痂自愈。
25 制备方法
先将土槿皮、斑蝥研成粉,加入酒精浸3天。过滤后,滤液加樟脑备用。
古籍中的樟脑酊 《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外因杂伤证治(计三十七证)]辟虼HT樟脑、雌黄、鳝鱼骨等分末,烧烟熏之,即以樟脑掺衣席极妙。《外科证治全书》
《炮炙全书》:[卷第三木之属]樟脑合住,湿纸糊口,文武火之,半时许取出,冷定用。煎樟脑法,用樟木新者切片,以井水浸三日三夜,入锅煎之,
《是斋百一选方》:[卷之二十第三十门]熏蚊子传,甚妙。香附子(一斤)苍术(半斤)雄黄(别研)樟脑(别研各半两)上为细末,入雄黄、樟脑和匀,重罗过
《明目至宝》:[卷三]太玄妙方治翳障遮睛并美芥川芎白蒺藜当归地黄上药为粗末,以碗盛之水浸,将樟脑放药上,用绵纸浆糊,谨封碗口,不要走气,以文武火
《串雅内外编》:[串雅外编卷一]禁药门摘要:皮肤科属于外科,主要治疗各种皮肤病,常见皮肤病有牛皮癣、疱疹、酒渣鼻、脓疱疮、妇科疾病、化脓菌感染、疤痕等。皮肤有小问题不知道怎么办?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皮肤相关治疗方,仅供参考,具体病情请咨询医师开药。皮肤科方皮肤科常用中医处方有哪些好用的皮肤科中医方剂盘点
1、明矾茶叶水
配方:茶叶60克,明矾60克。
功效:清热,燥湿,解毒。治下水田引起的皮炎,皮肤瘙痒,起红斑水泡等。
2、老茶叶散
配方:老茶树叶适量。
功效:清热利尿,消肿止痛。治带状疱疹。
3、浓茶汁
配方:茶叶适量。
功效:消炎止痛。治带状疱疹,湿疹,接触性皮炎。
4、麻茶
配方:芝麻5克,茶叶750克。
功效:治皮肤粗糙,毛发干枯。
5、柿子茶油涂
配方:柿子一个,茶油适量。
功效:治带状疱疹等。
6、空心菜茶油膏
配方:空心菜、茶油适量。
功效:治带状疱疹。
7、三黄茶
配方:生大黄、川黄柏、川黄连各10克,茶叶适量。
功效:治带状疱疹。
8、蜈蚣茶油方
配方:蜈蚣3条,茶油适量。
功效:治带状疱疹。
9、竹叶茶油方
配方:竹叶、茶油适量。
功效:治带状疱疹。
10、老茶叶浓茶汁
配方:老茶树叶或老茶叶。
功效:治药疹。
11、苦参明矾茶
配方:绿茶25克,苦参150克,明矾50克。
功效:治湿疹。
12、苦瓜叶茶油方
配方:苦瓜叶、茶油适量。
功效:治湿疹。
13、扫把枝茶
配方:铺地蜈蚣、扫把枝、青蒿和茶仔适量。
功效:用于燥性湿疹。
14、虎杖茶油方
配方:虎杖、苦参各适量,茶油少许。
功效:治湿疹。
15、茶叶水
配方:绿茶10-15克。
功效:用于阴囊湿疹。
16、山楂克炎茶
配方:绿茶2克,山楂片25克。
功效:用于脂溢性皮炎。
17、盐茶
配方:茶叶、食盐适量。
功效:用于稻田性皮炎。
18、二陈姜蒜茶
配方:陈茶叶、陈艾叶各25克,老姜50克,紫皮大蒜头2个。
功效:用于神经性皮炎。
19、蚕豆壳茶
配方:蚕豆壳干15克,红茶叶6克。
功效:用于足癣。
20、湿茶布
配方:茶叶、明矾适量。
功效:用于足癣。
21、冷开水茶
配方:茶叶适量。
功效:用于足癣。
22、绿茶浓液
配方:绿茶适量。
功效:用于足癣。
23、三子二油茶
配方:木_子、大枫子各30克,五倍子15克,矾枯5克,茶油、香油适量。
功效:用于各种头癣、体癣及经久不愈的颈癣。
24、花生壳灰茶
配方:花生壳灰、硫磺、冰片、茶油适量。
功效:用于头癣。
25、甘草茶末汤
配方:甘草、茶末适量。
功效:用于阴囊湿疹。
26、苹果汁醋茶
配方:苹果汁、醋、茶叶适量。
功效:治皮肤被太阳晒伤。
27、三花皮草茶
配方:玖瑰花6克,芙莉花3克,金银花9克,陈皮6克,甘草3克,绿茶9克。
功效:用于洗涤各种皮肤感染。
28、炙甘草升麻茶
配方:绿茶1克,升麻、炙甘草各10克,蜂蜜1克。
功效:用于皮肤过敏。
29、明矾黄柏茶
配方:绿茶25克,明矾50克,黄柏30克。
功效:用于接触性皮炎和稻田性皮炎。
30、三叶角茶
配方:茶叶、艾叶、女贞子叶、皂角各15克。
功效:用于放射线皮炎。
第一章 真菌性皮肤病
白秃疮(白癣)、肥疮(黄癣)、赤秃(脓癣)、圆癣(体股癣)、鹅掌风(手癣、慢性手部湿疹、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掌跖角化),脚湿气(脚癣)、灰指(趾)甲(甲真菌病);紫白癜风(花斑癣)、丹癣(红癣)
真菌性皮肤病
头癣:秃疮、肥疮、白秃疮、癞痢头、白癞痢、蛀发癣
手癣:鹅掌风
足癣:臭田螺、田螺疮、烂脚丫、脚湿气
甲癣:灰指甲、鸡爪甲
体癣:圆癣、金钱癣、钱癣
股癣:阴癣
花斑癣:紫白癜风、汗斑
叠瓦癣:刀癣
癣菌疹:脚气疮
口腔念珠菌病:鹅口疮、雪口
第二章 球菌性皮肤病
黄水疮(脓疱疮)、脓窠疮(深脓疱疮)、发际疮(毛囊炎)、项后肉龟疮(颈部硬结性毛囊炎)、火珠疮(秃发性毛囊炎)、时毒暑疖(单纯性毛囊炎)、疖(疖与疖病)、热疖(假性疖肿)、脑疽(项后痈)、面发毒(面部脓皮病)、羊胡疮(须疮)、蜂窝组织炎、丹毒(含赤游丹、抱头火丹、流火)、漏腋/腋痈(化浓性汗腺炎)、暑疖(多发性汗腺脓肿)、沿瓜疔(甲沟炎)、蝼蛄疖(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
第三章 杆菌性皮肤病
疠风(麻风)、鸦口陷疮/流皮漏(寻常狼疮)、瘰疠(颈淋巴结核)、颜面雀啄形血风疮(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疣状皮肤结核、丘疹性坏死性皮肤结核、腓湍疽(硬红斑)、阴蚀(急性女阴溃疡)、类丹毒、疫疔(皮肤炭疽)、虫番蛇疬(瘰疬性皮肤结核)
细菌感染性皮肤病
脓庖疮:黄水疮、滴脓疮、脓窠疮
疖 :疖、暑疖、热疖、疖毒、坐板疮
麻风病:麻风、大麻风、大风、疠风
丹毒:丹毒、赤丹、抱头火丹、流火
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流皮漏、颜面雀啄
硬红斑:腓肠发
毛囊炎:发际疮〔头后部〕、疖毒
头部脓肿性穿凿性毛囊炎:蝼蛄串、蟮拱头
坏疽性脓皮病:蛐蜒疮、蚯蚓瘘
痈:痈、有头疽
寻常性狼疮:流皮漏
皮肤炭疽:疫疔、鱼脐疔
类丹毒:类火丹、类赤丹
红癣、丹癣
瘰疬性皮肤结核:蟠蛇疬、鼠瘘
第四章 病毒性皮肤病
热疮/热气疮(单纯疱疹)、蛇串疮(带状疱疹)、水痘(中西同名)、千日疮(寻常疣)、扁猴(扁平疣)、鼠乳(传染性软疣)、麻疹(中西同名)、奶麻(幼儿急疹)、风痧(风疹)、手-足-口病、传染性红斑、副猩红热、挤奶员结节、线瘊(丝状疣)
病毒感染性皮肤病
带状疱疹:緾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火带疮
风疹:风痧
水痘:水痘、水花、水疮
寻常疣:枯筋箭、疣目、千日疮、疣疮、刺瘊
传染性软疣:鼠乳
跖疣:足瘊、牛程蹇(JIAN)
单纯疱疹:热疮、热气疮、火燎疮
扁平疣:扁瘊
疱疹样湿疹:痘风庖
幼儿急疹:小儿发痧
传染性红斑:丹痧
第五章 动物性皮肤病 疳疮(疥疮)、鸡癞毒(螨皮炎,含沙螨、鼠螨、禽螨)、刺胞皮炎、隐翅虫皮炎、蠓, 白蛉叮咬皮炎、桑毛虫皮炎、松毛虫皮炎、粪毒(钩虫皮炎)、鸭怪(禽类、血吸虫尾蚴皮炎)、蚤病、蜂 蜈蚣 蝎螫伤、囊虫病(或皮肤猪囊虫病)、皮下蝇疽病、丝虫病、蛲虫病
寄生虫及昆虫性皮肤病
疥疮:干疥、湿疥
虫咬皮炎:毒虫咬伤
禽类血吸虫尾蚴皮炎:鸭怪、鸭屎风
蛲虫病:谷道痒
钩虫皮炎:类毒块
隐刺虫皮炎:虫毒疮
第六章 接触性皮炎与湿疹
接触性皮炎、湿疮(湿疹)、月蚀疮(耳后间隙性湿疹)、湿毒疮(淤积性湿疹)、四弯风(遗传过敏性皮炎)、自身敏感性皮炎、串皮风毒(传染性湿疹样皮炎)、走皮趋疮(头部脂溢性湿疹)、粉花疮(化妆皮炎)、泥螺毒(泥螺日光性皮炎)、沥青疮(沥青皮炎)、脐湿疮(脐部湿疹)、窝疮(手足湿疹)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湿疹:浸*疮(全身性)、旋耳疮(耳部湿疹)、乳头风(乳房湿疹)、绣球风(阴囊湿疹)、四弯风(肘、腘窝湿疹)、蜗疮(手部湿疹)、阴湿疮(外阴湿疹)
婴儿湿疹:奶癣、胎敛疮
荨麻疹:瘾疹、鬼纹疙瘩
丘疹性荨麻疹;、水疥、水疱湿疡、细皮风疹
接触性皮炎:漆疮、膏药风、马桶癣
药物性皮炎:中药毒
尿布皮炎:湮尻疮
水田皮炎:水渍疮
第七章 职业性皮肤病
工业性皮肤病、农业性皮肤病(含稻田皮炎麦收皮炎农药皮炎等)、其它职业性皮肤病(含油彩皮炎 漆过敏皮炎等)
第八章 荨麻疹及血管性水肿
瘾疹(荨麻疹)、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水疥/土风疮(丘疹性荨麻疹)、赤白游风(血管性水肿)、色素性荨麻疹
皮肤血管性皮肤病
结节性红斑:瓜藤緾、梅核丹
过敏性紫癜:葡萄疫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血风疮、血疳
红斑性肢痛症:血痹、湿热羁绊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脱疽
第九章 药毒(药疹)
第十章 瘙痒性皮肤病
风瘙痒(瘙痒症)、摄领疮(神经性皮炎)、粟疮(痒疹)、顽湿结聚(结节性痒疹)、妊娠性痒疹、皮痛、人工皮炎
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
神经性皮炎:牛皮癣、摄领疮、顽癣
皮肤瘙痒症:痒风、血风疮、风瘙痒、阴痒(外阴瘙痒)、逸风疮(老年瘙痒)
痒疹:粟疮
结节性痒疹:马疥、顽湿聚结
第十一章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猫眼疮(多形性红斑)、毒性红斑 附:酒红斑、环状或图状红斑、口周红变病、口周皮炎、慢性移行性红斑、急性热病性嗜中性白细胞增多性皮病、粘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月经疹、白匕(银屑病)、副银屑病、风热疮(玫瑰糠疹)、紫癜风(扁平苔癣)、剥脱性皮炎、脱屑性红皮症、线状苔癣、光泽苔癣、硬化萎缩性苔癣、进行性指掌角皮症、虫斑(单纯糠疹)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银屑病:白疕、松皮癣、干癣、蛇风
玫瑰糠疹:风热疮、母子癣、血疳
多形红斑:猫眼疮、血风疮、雁疮
毛发红糠疹:狐尿刺
掌跖角化病:手足发胝
扁平苔藓:紫癜风
汗管角化症:鸟啄疮
剥脱性皮炎:胎赤、溻皮疮
连圈状秕糠疹:远山
第十二章 物理性皮肤病 日晒疮/晒斑(日光性皮炎)、多形性日光疹、吹花癣(春季皮炎)、痱疮(痱子)、夏季皮炎、冻疮(中西同名)、鸡眼(中西同名)与胼胝、皲裂疮、摩擦性苔癣样疹、汗淅疮(擦烂红斑)、射线皮炎、褥疮、猢狲疳(尿布皮炎)、红花草疮(植物日光性皮炎)、火丹瘾疹(环状红斑)
物理性皮肤病
痱子:痱疮、热痱、痱毒
冻疮:冻风、冻疮
寒冷性多性红斑:寒疮
日光性皮炎:日晒疮
火激红斑:火斑疮
手足皲裂:皲裂疮
鸡眼:鸡眼、肉刺
胼胝:胼胝、牛程蹇、脚垫
植物日光皮炎:红花草疮
第十三章 角化性与萎缩性皮肤病
蛇皮癣(鱼鳞病)、掌跖角化病、毛发角化病、进行性对称性红斑角化症、毛发红糠疹、毛囊角化症、鳞状毛囊角化症、鸟啄疮(汗管角化症)、进行性指掌角皮症、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更年期角化症、黑棘皮病、老年皮肤萎缩、斑状萎缩、萎缩纹
第十四章 血管性皮肤病
色素性紫癜性皮病、紫癜(含过敏性紫癜,暴发性紫癜,中毒性紫癜,老年性紫癜)、变应性皮肤血管炎、皮肤结节性血管炎、瓜藤缠(结节性红斑)、脉痹(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无脉(栓塞性静脉炎)、静脉曲张、脱疽(闭塞性血栓性动脉炎)、附:脱脚伤寒(动脉硬化性栓塞)、狐惑病(白塞氏病)、蚰蜒疮(坏疽性脓皮病)、化脓性肉芽肿、雷诺氏病、红斑肢痛症、网状青斑和青斑性血管炎
第十五章 营养代谢性皮肤病和脂肪组织疾病
维生素缺乏病(含维生素A缺乏病,核黄素缺乏病,菸酸缺乏病)、胡萝卜素血症、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皮肤**瘤病、卟啉症、蔬菜日光性皮炎、泥螺日光性皮炎、粘液性水肿、硬肿症、肠病性肢端皮炎、痛风、结节性脂膜炎
内分泌、代谢和遗传性皮肤病
皮肤淀粉样变:顽癣
鱼鳞病:蛇皮癣、蛇身
硬肿病:肉痹
第十六章 结缔组织病
红蝴蝶疮(红斑狼疮)、鬼脸疮(慢性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肌痹(皮肌炎)、皮痹(硬皮病)、混合结缔组织病、其它结缔组织病、噬酸性筋膜炎、化学物质及药物引起的硬皮样改变、干燥综合征
结缔组织及有关免疫性皮肤病
红斑狼疮:鬼脸疮、红蝴蝶
硬皮病:皮痹、皮痹疽
皮肌炎:肌痹
白塞氏综合征:狐惑病
干燥综合征:燥毒
结节性多动脉炎:脉痹
成人硬肿病:肉痹
第十七章 大疱性皮肤病
天疱疮(中西同名)、寻常性天疱疮、增殖性天疱疮、落叶性天疱疮、红斑性天疱疮、疱疹样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慢性家族性良性天疱疮、火赤疮/蜘蛛疮(疱疹样皮炎)、登豆疮(疱疹样脓疱病)、王烂疮(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掌跖脓疱病、镟指疳(连续性肢端皮炎)、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大庖性皮肤病
天庖疮:天庖疮、火赤疮
类天庖疮:天庖疮
大庖性表皮松解症:天庖疮
庖疹样皮炎:火赤疮
庖疹样脓庖疮:热病庖疮
第十八章 皮肤附属器病 肺风粉刺(寻常性痤疮)、鼻赤(酒渣鼻)、白屑风(皮脂溢出)、面油风(脂溢性皮炎)、发蛀脱发(脂溢性脱发)、白皮徒(石棉状糠疹)、黄汗/血汗(色汗症)、无汗症、狐臭(臭汗症)、油风(斑秃)、发不生(假性斑秃)、早秃、白发、汗疱疹、大汗腺痒疹、粟丘疹、甲营养不良、嵌甲
皮肤附属器疾病
痤疮:肺风粉刺、面庖
脂溢性皮炎:白屑粉、面游风
斑秃:油风、鬼剃头
酒渣鼻:酒糟鼻
腋臭:体气、狐臭、体臭
色汗症:黄汗、血汗
汗庖症:蚂蚁窝
脂溢性脱发:发蛀脱发
多汗症:汗症
第十九章 色素性皮肤病 雀斑(中西同名)、面尘/黧黑斑(黄褐斑)、瑞尔黑变病、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白驳风(白癜风)
色素性皮肤病和粘膜疾病
白癜风:白驳风、白斑
黄褐斑:黧黑斑、面尘、黧黑〔〕
雀斑:雀斑、面〔〕
黑变病:黧黑斑、面尘
色素痣:黑痣、黑子
文身:文身、刺花
皮肤异色症:紫白癫风、〔〕
女阴白斑病:阴痒、阴瘘、阴蚀
急性女阴溃疡:阴蚀疮、阴蚀
唇炎:唇风
龟头炎:袖手疳
女阴萎缩:阴瘘
第二十章 粘膜疾病 唇风(剥脱性唇炎)、茧唇(腺性唇炎)、马嚼子疮(口角炎)、口疮(阿弗它口炎、复发性口疮)、花斑舌(地图舌)、镜面舌(舌炎)、袖口疳(龟头炎)、黑舌苔(黑毛舌)、口糜(多形渗出性红斑)、口疳(疱疹性口炎)、鹅口疮(白色念珠菌病)、走马疳(坏疽性口炎)、口吻疮(核黄毒缺乏性口角炎)、风赤疮痍(眼睑湿疹)、睑弦赤烂(睑沿炎)
第二十一章 皮肤肿瘤 良性皮肤肿瘤:痣(痣细胞痣)、线形表皮痣、老年斑(脂溢性角化病)、痰包(粘液囊肿)、皮样囊肿、蟹脚肿(瘢痕疙瘩)、皮肤纤维瘤、皮赘、脂肪瘤、血瘤、赤疵(鲜红斑痣)、草莓状血管瘤、海棉状血管瘤、血痣(樱桃样血管瘤)、血管角化瘤、肢端型血管角化瘤、阴囊型血管角化瘤、气瘤(神经纤维瘤)、青斑(眼上腭青色斑、眼上腭部褐青色痣)、皮脂腺痣、结节性硬化、汗管瘤、粉瘤、多发性脂囊瘤;癌前期皮肤病:日光角化病、粘膜白斑、枯筋箭(皮角)、增殖性红斑;恶性皮肤肿瘤:皮肤原位癌、乳疳(湿疹样癌)、基底细胞癌、翻花癌(鳞状细胞癌)、恶性黑素瘤、蕈样肉芽肿
皮肤肿瘤
血管瘤:血瘤、血痣、赤疵
疤痕增生:肉龟疮、蟹足肿、锯痕症
湿疹样乳头癌:乳疳
鳞状细胞癌:翻花疮、
基地细胞癌:翻花疮、恶疮
神经纤维瘤:瘤赘
淋巴管瘤:足肿
皮脂腺囊肿:脂瘤
皮角:脑湿
脂肪瘤:痰核
第二十二章 性传播疾病 淋病(中西同名)、非淋病性尿道炎、霉疮(梅毒)、臊疣(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软下疳(中西同名)、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腹股沟肉芽肿、阴慝(泌尿生殖器滴虫病)、爱滋病、郁病(性病恐怖症)
肉蛆(皮肤蝇蛆病)、冷流肿(成人硬肿病)、颊疡(放线菌病)、席疮(褥疮)、骨羡疮(痉挛性瘙痒症)
性传播疾病
艾滋病:瘟毒、虚痨、瘟病、瘟疫
梅毒:霉疮、杨梅疮、广疳、疳疮
淋病:膏淋、热淋、劳淋
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症、热淋、劳淋
尖锐湿疣:臊疣、臊瘊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阴痒
滴虫性阴道炎:阴痒
细菌性阴道炎:阴痒
阴虱:阴虱疮
软下疳:妒精疮
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横痃、鱼口、便毒
腹股沟肉芽肿:横痃、鱼口、便毒
生殖器疱疹:阴疮、热疮
皮 肤 科
带状疱疹 蛇串疮、蛇丹、缠腰火丹
寻常疣 疣目、千日疣、枯盘箭
扁平疣 扁瘊
传染性软疣 鼠乳、水瘊
尖锐湿疣 臊疣
脓疱疮 黄水疮、滴脓疮、脓窝疮
手癣 鹅掌风
足癣 脚湿气、臭田螺
甲癣 灰指甲
趾甲癣 灰趾甲
神经性皮炎 摄领疮、牛皮癣、顽癣
荨麻疹 瘾疹、风疹块
结节性痒疹 顽湿结聚
银屑病 白疵、白壳风
斑秃 油风脱发
脂溢性皮炎 面游风
寻常痤疮 粉刺
药物性皮炎 药毒、膏药风
日光性皮炎 日晒疮
扁平苔癣 紫癜风
多形性红斑 猫眼疮、雁疮
结节性红斑 瓜藤缠
盘状红斑狼疮 红蝴蝶疮、蝴蝶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 蝶疮流注
白塞病 狐惑
白癜风 白驳风
华人健康网 记者洪毓琪/台北报导
这也痒、那也痒,老是忍不住抓个不停?每逢季节交替湿疹容易发作,症状愈来愈严重?台中医师表示,湿疹出现痒症,系由「风」引起,故需采用袪风止痒的方式治疗。 但想要远离湿疹困扰,除了袪风 止痒的方式治疗外,从调整饮食做起减少冰品、加工食品的摄取,才是根本治标方法。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医科江裕阳中医师表示,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 ,在中医古籍就有许多相关记载,但依据发作部位差异也有不同的名称名, 若发生在外耳部,称为旋耳疮。发生在阴囊,称为肾囊风。发生在四肢屈侧手肘及膝窝,称为四弯风。发生在手部,称为鹅掌风。发生在小腿部,称为裙边风。发生在婴儿脸部,称为奶癣或胎疫等。
湿疹热寒湿大不同 对症下药祛痒
从上述名称可看出,每当提到皮肤搔痒的不适症状,中医名称中多离不开「风」字,又是为什么呢?江裕阳中医师解释,这是因为中医认为湿疹的「痒」,系由「风」引起,故治疗时需袪风止痒。
虽说导致湿疹发生的原因,皆因「风」而起,但依据个人体质差异,发作的部位与症状也会有些许差异,因此中医治疗方式也大相迳庭 。至于症状该如何判别呢?最简单的方式则是以皮疹色泽为分类,若皮疹的颜色偏白,属「风寒」,治疗需袪风散寒;若皮疹的颜色偏红,属「风热」,治疗需袪风清热;若皮疹有水泡,属「风湿」,治疗则需健脾化湿。(推荐阅读:湿疹痒到抓破皮,泡茶叶水可缓解搔痒?)
预防湿疹这样做 6要点远离搔痒
除了根据体质差异对症下药外,想要预防湿疹发生,又该怎么做呢?江裕阳中医师建议,从调整日常的生活型态开始做起,除了维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三餐定时定量外,在饮食、穿着上更要多加小心留意,以下为江裕阳中医师所提供的6大要点:
要点1/饮食宜清淡, 多吃当令新鲜食物,少吃辛辣、剌激性食物或加工食品。
要点2/室内保持空气流通 ,以减少尘螨、灰尘等 物的影响。
要点3/选择宽松透气棉质衣料 ,少穿尼龙化纤等紧身或贴身衣物。
要点4/流汗是身体排毒的重要途径, 适当的运动让身体流汗,有益健康。
要点5/冰品冷饮应有节制, 尤其是天气热,大口吃冰,易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而导致食欲不佳、倦怠乏力、大便黏腻不顺或腹泻等「湿阻」现象。
要点6/压力是万病之源 ,有形的束带,会造成局部皮肤过敏,无形的压力,亦会引起身体的过敏反应。正面思考,放松心情,减少情绪压力,亦是预防湿疹不可忽略的层面。
中医师小叮咛:
更多健康资讯,请上《华人健康网》
本文2023-08-05 05:22:4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