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的外貌原文摘录在哪一页
唐僧的外貌原文摘录在《西游记》第十一回。凛凛威颜多雅秀,佛衣可体如裁就,辉光艳艳满乾坤,结彩纷纷凝宇宙,朗朗明珠上下排,层层金线穿前后,兜罗四面锦沿边,万样稀奇铺绮绣,八宝妆花缚钮丝,金环束领攀绒扣,佛天大小列高低,星象尊卑分左右。
《西游记》其他三人的外貌描写
描写孙悟空的外貌原句是长相圆眼睛,查耳朵,满面毛,雷公嘴,面容赢瘦,尖嘴缩腮,身躯像个食松果的猢狲,虽然像人,却比人少腮,黄发金箍,金睛火眼,身穿锦布直裰,腰系虎皮裙,手拿一条儿金箍铁棒,足踏一双麂皮靴,毛脸雷公嘴,朔腮别土星,查耳额颅阔,獠牙向外生。
描写沙僧的外貌原句是一头红焰发蓬松,两只圆睛亮似灯,不黑不青蓝靛脸,如雷如鼓老龙声,知身披一领鹅黄氅,腰束双攒露白藤,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
描写猪八戒的外貌原句是初来时,是一条黑胖汉,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又有一溜鬃毛,身体粗糙怕人,头脸就象个猪的模样。
原著中师徒四人的形象,那么你可能会大吃一惊,首先来说孙悟空原著描写是:“七高八低孤拐脸,两只黄眼睛,一个磕额头,獠牙往外生。就象属螃蟹的,肉在里面,骨在外面。”就这形象在温柔看来比僵尸吓人多了,这一点周星驰的西游描写的比较写实!可以说原著中悟空从观音点化之后便一心要保护唐僧西去,中间从不曾动摇,即便被唐僧冤枉也无怨无悔。反而唐僧是在悟空的引导下一步一步才由胆小怕事的性格转变过来的。孙悟空,当之无愧功劳第一,因此被封为斗战胜佛。
唐僧的身份和背景,原著和影视剧的差异并不大。但是,原著中对唐僧的性格描写却千差万别——原著中唐僧的性格是一个懦弱无能、胆小怕事,但又极力想表现出自己是一个得道高僧的复杂人物。唐僧一心向佛,执着,但又爱哭又胆小,一直他在我心里的印象是个大善人,小学老师说他蚂蚁也不敢踩死。但是看了原著,发现他的自私,软弱。他和孙悟空的感情也不真挚,书里面只有孙悟空单方面的情意。唐僧时常责怪孙悟空,孙悟空救了他才会说他是好徒弟。
猪八戒是取经路上过得最洒脱的一个人,想吃就吃,想埋怨就埋怨。唐僧非常宠他,不让他讨斋饭,探路打妖怪。原著中,这头“猪”非常地聪明,时时会冒出意想不到的点子。同时,对于他的功夫,影视作品中表现的是“天生具备”,而原著中说他靠“采阴补阳”,关于此点,自行脑补。
沙僧像是没有任何存在感的人,却又是一个团队中不可缺少的人,他不争不抢,最理智憨厚。不管**或者电视剧中,其实关于他的戏份并不多。但是原著中他的肤色是紫红色的,这点大多数的影视剧都没有表现出来。同时,原著中把他描绘成一个城府极深,而且是整个取经队伍中最忠心的一个人。原著对他的人物塑造方面更丰满!
出现过:
众猴闻说,个个惊恐道:“大王所见甚长,只是无处可取。”正说间,转上四个老猴,两个是赤尻马猴,两个是通背猿猴,走在面前道:“大王,若要治锋利器械,甚是容易。”
上面所说的“通背猿猴”应该就是“通臂猿猴”,赤尻马猴则是说得清清楚楚。
通臂猿猴和赤尻马猴是混世四猴中的两种,这是如来说的。
其中灵明石猴和六耳猕猴众所周知,而这混世四猴中的通臂猿猴和赤尻马猴则太过于不起眼,毕竟只是花果山中的两个猴精头领,不是一方的山大王,更不是像孙悟空这样的妖孽,所以基本上没有人注意到它们。
在如来口中,通臂猿猴和赤尻马猴是混世四猴之一,但是把这四种猴子拿出来对比一下,很容易就发现通臂猿猴和赤尻马猴根本无法和孙悟空的灵明石猴,以及六耳猕猴相比,他们之间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通臂猿猴和赤尻马猴,在《西游记》中的定位类似于其他小说中的“工具人”,他们没有太多出众的表现,他们的特殊之处也仅仅只是在于前期指导了孙悟空。
例如孙悟空刚出世成为了猴王之后,就是这四只猴子告诉孙悟空东渡可以修仙。
例如孙悟空修仙成功后,又是这四猴告诉他说龙宫有神兵。
猴子只是猴子,他们没有太多的智慧,与人类虽然类似,但是差距还是十分大的。所以孙悟空想要走上修仙路,指点他的人就必然不能是普通的猴子,毕竟普通的猴子可没有翻山越海的能力,所以作者安排这四只通臂猿猴和赤尻马猴来指点孙悟空,后面把他们列为“混世四猴”估计是为了解释他们的无所不知。
综合而言,混世四猴在《西游记》原著中都出现过,不过通臂猿猴和赤尻马猴所表现出来的本领和他们这“混世四猴”的名头差距有点大。
本文2023-08-05 05:23:2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