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是属于儒家经典还是属于道家著作?阴阳八卦五行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易是很有源头的,传说是伏羲所创,所以有先天八卦的说法,后来经周文王改动,应该说是演化更准确。易在每个朝代有不同的名字,夏商都有,现在的易我们叫《周易》,就是文王推演的易。《易》我们叫易经,后来又加了东西,有彖辞,有传。
易,和中华文明息息相关,可以说是中华文明的源头了,不论是道教还是儒教,太极道家都用到的,而《易》呢,后来孔子继承了《易》,晚年研究《易》,《易》由此成为儒家的经典。
《易》以道阴阳,万事都是阴阳演化的结果,大道至简,再纷繁复杂,都是又由开始的事物的两面而来,这样就站在很高的高度来看问题了。善易者不卜,善卜着不易,实在难以语言道明。看了《老子》,你便会有感觉。
八卦,也是易的体现,太极有两面,爻分阴阳。《易》中并未道出无行,五行是战国时期的邹衍所大成,认为完事万物都是无行构成,相互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阴阳和五行结合是后来的事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要想搞清楚这些问题,不是一个两个人的回答可以弄清楚,我只是说了我的一点认识,是很肤浅的
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最古老也最重要的范畴之一,“五行”的起源迄今尚聚讼未决。但其原始涵义明显可辨的,至少是实指水、火、木、金、土,乃为“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左传》),即为五种仰给于自然的基本生产和生活用物质资料。
循此,《尚书•洪范》所谓“九畴”开宗即列陈“五行”:“一日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日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所言“行”,古文作“井”,为道路之义,以此申明水、火、木、金、土乃为世界构成和生活所需的五种最基本物质要素,还概括说明了这五种物质形态的基本性质和作用表现。
这种观念进一步发展,五行遂被视为构成万事万物的基本元素。如《国语•郑语》:“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相杂,以成百物。”又强调:“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表明五行具有元素的涵义并认识到了事物多样统一的规律。
循此而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理性思维中,逐步形成了五行“相胜”和“相生”,即五行生克关系的完整序列形态。
“生”意味着互相赖和促进,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等。“胜”或“克”意指相互对立排斥,如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等。事物的起源、存在和发展实际被视做是对立统一的有序运动,已具有朴素的唯物辩证观和原始的系统论的特征。
此外,古代哲人也早在战国初就注意到五行生克并非是凝固不变的简单线性因果关系,如《孙子》提出“五行无常胜”;《墨子》指出“五行胜,说在宜”。其意如《文子》说:“金胜木者,非以一刃以残林也:土胜水者,非以一璞以塞江也。”这实际是由“杯水车薪”一类的经验而引向理论思维,意识到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规律的存在与作用。
五行说进一步发展,被横向引申于各种不同事物的类比,构成万物五种基本属性、作用、功能、效果及序列关系的系统性图式。
略如王安石《洪范传》总括先秦以来的这种图式:“五行,天所以命万物者也,……五行也者,成变化而行鬼神,往来天地之间而不穷者也,是故谓之行。……盖五行之为物,其时,其位,其材,其气,其性,其形,其事,其情,其色,其声,其臭,其味,皆各其耦…耦之中又有耦焉,而万物之变遂至无穷。”
关于五行生克的运行机制,战国时有元气、阴阳说与五行说的整合,为后世哲人接受和发挥,视阴阳消长为五行生克的普遍动力。而这阴阳,也并非为五行之外的独立力量,而是与五行“相一力而并功”(董仲舒《春秋繁露》)的内在原动力,而与阴阳被视为“二气”对应,五行也被视为“五气”。在此基础上,宋儒周敦颐集前人大成,构建了其《太极图说》的字宙生成图式,为传统哲学勾绘出一个形态完整的框架。
五行作为古人对世界基本构成要素的认识,以其对立统一的序列关系和相互作用、力量、性能、效果等来说明万物的起源与多样性的统一,注重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整体把握,对古代各门学术都曾产生深刻影响,甚至被现代学者称为中国古代的“思想律”。而由五行至今尚在中医理论与实践中保持的存在价值看,其历史意义,当然是不可轻视的。
五行在风水理论中,也一向具有重要意义,如《堪舆易知》说:“凡一术数之成立,必有所谓本源者。本源者何?即五行等是也,”五行在风水中的应用,盖称“山家五行”或“地理五行”。除用以阐说世界本源及事物各层次上的类比序列关系外,不同的风水流派还对五行各有取义不同的引申应用,概略而言,主要有堪舆或理气宗同形法或形势宗的不同。
如汉代班固论及的堪舆术,即传承至后世的理气宗,盖以五行生克“言天地之利害,事之成败”,“其法亦起五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汉书•艺文志》)。其中由于傅会,也有许多迷信拘忌,典型如汉以来曾被王充、吕才、朱熹等激烈批判的“五音姓利”说。
在风水另一大流派即汉代形法或后世的所谓形势宗,对五行的取义引申,一般以其作为形象的符号或模式系统,如以其表征方位的东西南北中、色彩之青白赤玄黄、形状之直圆锐曲方等等,用来审辨即分析归纳宅居环境,包括山川自然景观的构成,并经人工裁成俾使完美,并不重五行生克的关系推演,也殊少由此而来的吉凶祸福拘忌。
三、阴阳五行
汉《盐铁论》曾说:“《易》明于阴阳,《书》长于五行。”可见欲探索阴阳、五行学说的源头,离不开我国现存最早的《易经》和《尚书》这两部典籍。
据说,阴阳、五行之学出现于传说中唐尧时执掌天文、历数和禨祥的官吏。春秋战国时有“阴阳家”,但其著作亡佚,惟在先秦、汉代的经子典籍中,仍可见到一些有关的内容。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立天之道,曰阴曰阳。”“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易经》所论及其所演的六十四卦,备言阴阳的诸多变化。
而在《尚书》中,则记载了五行的原委,“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同时,还有五行、五味等论,其对中医学术的影响广泛而深远。《尚书·大禹谟》有关“六府”的载述,则与医学上的“六府”之称不无关系。
《春秋左传》有“五行之官”的设制,这是人体“五官”之称的由来。
《礼记》所说圣人作则,“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五行为质,故事可复也”的论述,指出阴阳五行为自然法则。
《老子》“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提示阴阳互根,阴阳二气冲和而成物。其思想对医学影响尤深。
《庄子》关于至阴、至阳“两者交通而成和”,以及“寇莫大于阴阳”的记载,进一步阐述了老子之言。
《管子》又告诉人们,古时以阴阳、五行为国家的机要制度,而并非一家之说。此外,《管子》书中还反映了五行、四时与生、长、收、藏的关系,并涉及人体骨、气、皮肤、肌肉、爪甲、血脉等的生长。另关于四时与五色、五味、五音、五气、五数的关系,其说与《内经》相契合。
《吕氏春秋》所记载的有关内容,最突出的是“月为群阴之本”,“月望则群阴盈,月晦则群阴亏”的论述,阐说了阴阳相应的理论。与《灵枢·岁露》《素问·八正神明论》其旨相同。
在汉代的《淮南子》《春秋繁露》《白虎通》诸书中,关于阴阳、五行的记载颇多。
《淮南子》记载古代君王“体太一”“法阴阳”“则四时”“用六律”,以治理境内;以准、绳、衡、规、矩、权为阴阳“六度”,称不易之法。《淮南子·天文训》“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阳相错”,“水中有火,火中有水”,以及人的孔窍肢体“皆通于天”,故必“顺天”等论述,亦与《内经》之旨相合。另对于“物类感应”“阴阳同气相动”等,也有较详论说。此外,还记述了五行相胜的规律。
《春秋繁露》对阴阳、五行的论述,反映了汉初今文经学家的哲学思想。其所涉内容,有“天地之气既合而为一,又分为阴阳”,“物必有合,而合各有阴阳”以及“贵阳而贱阴”的思想。在五行学说方面,有五行相生、五行相胜,“五行莫贵于土”,以及“五行逆顺”等内容。另外,还有因五行相逆而导致的多种常见疾病的记载。
《盐铁论》云:“《易》明于阴阳,《书》长于五行。”精辟地指出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源头所在,有重要学术价值。
《白虎通》关于阴阳的记载,谓“阳数七,阴数八,男八岁毁齿,女七岁毁齿”,最有医学价值,与《素问·上古通天论》女子七岁“齿更发长”,丈夫八岁“发长齿更”之说相同。书中《五行》篇专论五行,指出五行之“行”为“天行气之义”。又论说了“土旺四季”的缘故,以为“五行更王,亦须有土”,故在五行中最重于土。《白虎通》对于五脏六腑的生理论述颇详,反映了当时对五脏与孔窍关系的不同认识。其对于六腑的认识大体同《内经》,但又补其不足。
《论衡》明确提出:“一人之身,含五行之气……五脏在内,五行气俱。”又据《易》理论述了“火金殊气,故能相革”,进一步认为同气相成,异性相割。《论衡》对于病者“死生之期”的判断,与《内经》相同,而本于五行学说。
《潜夫论》指出,西汉京氏《易》以阴阳升降占寒温,“变复家”则以刑赏喜怒论政事,两家不同,这对于研究阴阳学说颇有参考价值。书中有关于骨相、以五行说观气色的内容,对中医望诊有一定参考价值。
不言而喻,先秦、汉代经子著作中关于阴阳五行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从而为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的意义包涵借着阴阳演变过程的五种基本动态:水(代表润下)、火(代表炎上)、金(代表收敛)、木(代表伸展)、土(代表中和)。
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它强调整体,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原始的系统论。
扩展资料:
道家五行学说最早,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取象比类学说,不是五种元素,而是将万事万物按照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穑的性质归属到水火木金土五个项目中,与西方古代的地、水、火、风四元素学说有区别,是集哲学、占卜、算命、历法、中医学、社会学等诸多学于一身的理论。
五行系指古人把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性质的事物,也即分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并叫它们为“五行”。
早见《尚书·洪范》记载:“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弯曲,舒张),金曰从革(成分致密,善分割),土爰稼穑(意指播种收获)。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后人根据对五行的认识,又创造了五行相生相克理论,这个理论主要在“五行生克”定律上面。
参考资料-五行
金 拼音:jīn 注音:ㄐㄧㄣ 部首:金 部外笔画:0 总笔画:8 五笔86&98:QQQQ 仓颉:C 郑码:PA 笔顺编号:34112431 四角号码:80109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91D1 [ 首尾分解查字 ]:人王(renwang) [ 汉字部件构造 ]:金 [ 笔顺编号 ]:34112431 [ 笔顺读写 ]:撇捺横横竖捺撇横
编辑本段康熙字典解释
戌集上金字部 金; 康熙笔画:8; 页码:页1295第01 〔古文〕𨤾𨥄唐韵居音切集韵韵会正韵居吟切,𠀤音今。易·系辞注天地之数,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与天九相得,合为金。书·洪范五行,四曰金,金曰从革。传金可以攺更。疏可销铸以为器也。又从革作辛。传金之气味。疏金之在火,别有腥气,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气味。 又金有五色。说文五色金,黄为之,长久薶,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於土。尔雅·释器黄金谓之璗,其美者谓之鏐,白金谓之银,其美者谓之镣。书·禹贡厥贡惟金三品。传金银铜也。前汉·食货志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注白金,银也。赤金,丹阳铜也。师古曰:金者五色,黄金、白银、赤铜、靑铅、黑铁。 又公羊传·隐五年百金之鱼。注百金,犹百万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万钱矣。庄子·逍遥游不过数金。注百金,金方寸,重一斤为一金。百金,百斤也。史记·平准书黄金一斤。注索隐曰:如淳云:时以钱为货,黄金一斤直万钱,非也。又臣瓒云:秦以一镒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是其义也。董彦远曰:汉一斤金四两,直二千五百文。正字通或曰古十两为一斤。兵法:兴师一万,日费千金。燕昭王以千金养士,皆此数也。非若今人以二十四铢为一金也。 又乐有八音,一曰金。左传·成十二年金奏作于下。疏金奏,击钟以为奏乐之节。金,谓钟及鎛也。周礼·春官·锺师掌金奏。 又兵也。礼·中庸衽金革。朱注金戈兵之属。 又韵会军行钲铎曰金。释名金鼓。金,禁也,为进退之禁也。前汉·李陵传闻金声而止。注金,钲也。一名镯。 又**也。前汉·宣帝纪金芝九茎,产於函德殿铜池中。注金芝,色像金也。李白·宫中行乐词柳色黄金嫩。 又坚也。前汉·司马相如传上金堤。注金堤,言水之堤塘,坚如金也。贾谊·过秦论金城千里。 又官名。周礼·秋官职金掌凡金、玉、锡、石、丹靑之戒令。魏志·王修传行司金中郞将。唐书·百官志更金部曰司金。辽史·国语解隂山采金置冶采鍊,名山金司。元史·世祖纪置淮南淘金司。又前汉·百官公卿表更名执金吾。注金吾,鸟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职主先导,以御非常,故执此鸟之象,因以名官。古今注金吾,棒也。以铜为之,黄金涂两末,谓为金吾御史大夫。司隷校尉,亦得执焉。 又论语·摘辅象风后受金法。注金法,言能决理是非也。 又地名。五音集韵金州,周为附庸国,魏於安康县置东梁州,後周攺为金州。又前汉·地理志金城郡。注昭帝始元六年置。应劭曰:初筑城得金,故曰金城。臣瓒曰:称金,取其坚也。方舆胜览楚威王置金陵邑,因其地有王气,埋金镇之,故名。 又山名。广舆记在镇江府城西北江中,唐裴头陀於此开山得金,故名。又述异记黄金山,生交让树。又南金山有师子兽。 又台名。白帖燕昭王置千金于台上,以延天下之士,故谓黄金台。 又花名。五代史·附录汤城淀池多异花。一曰旱金,大如掌。 又树名。洞冥记影蛾池北有生金树。破之皮闲有屑,如金而色靑,亦名靑金树。 又草名。周礼·春官·郁人注郁金香草,宜以和鬯。又拾遗记祖梁国献蔓金苔。正字通百两金,药名。又唐本草牡丹,亦名百两金。 又古天子号。帝王世纪少昊氏以金德王,故号金天氏。又国号。金史·太祖纪国有金水,源产金,故号大金。 又姓。五音集韵古天子,金天氏之後。又汉复姓。金留氏,出《姓苑》。 又书名。前汉·萧望之传金布令甲。注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库金钱布帛之事,因以名篇令甲者其篇甲乙之次。唐书·艺文志海蟾子元英还金篇一卷。宋史·艺文志丛金诀一卷。 又神名。前汉·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注金形似马,碧形似鸡。 又阙门名。前汉·公孙弘传待诏金马门。注武帝时更名鲁班门为金马门。 又金精,珠名。见博雅释珠。 又锺名。拾遗记帝颛顼有浮金之锺。 又星名。酉阳杂俎北斗第三星曰视金。淸异录高丽谓星曰屑金。 又金丹。抱朴子·金丹卷神人授之金丹仙经。 又石名。淮南子·地形训黄澒五百岁生黄金。注澒,水银也。黄金,石名。 又去声。字汇补音噤。荀子·解蔽篇金口闭舌。 又韵补叶居良切,音疆。易林刚柔相伤,火烂销金。 考证:〔前汉·宣帝纪金芝九茎,产於丞德殿铜池中。〕 谨照原文丞德殿改函德殿。
编辑本段音韵参考
[ 上古音 ]:侵部见母,km [ 广 韵 ]:居吟切,下平21侵,jīn,深开三平侵B见 [ 平水韵 ]:下平十二侵 [ 粤 语 ]:gam1 [ 闽南语 ]:kim1
编辑本段索引参考
[ 古文字诂林 ]:10册,第23部,金部,1 [ 故训汇纂 ]:2359|24372 [ 说文解字 ]:编号9211,第14卷上,金部第1字
编辑本段详细字义
◎ 金 jīn 〈名〉 (1) (会意。金文字形。从人(表示覆盖),从土,从二。从“土”,表示藏在地下;从“二”,表示藏在地下的矿物。本义:金属) (2) 金属的通称或金属总名 [metal] 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埋不生衣,百錬不轻,从革不违,西方之行,生于土,从土左右。注:象金在土中形。——东汉·许慎《说文》 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尔雅·释地》 系于金柅。——《易·妒》 惟金三品。——《书·禹贡》。注:“铜三色也。” 项掣金锁。——唐· 李朝威《柳毅传》 (3) 又如:五金(指金、银、铜、铁、锡,泛指金属);白金(铂的通称;古代指银子);金背(镜子);金钥(门销或金属门环、门闩);金荷(金属制成的荷叶状独台);金铺(本指门上衔接门环部分的带有虎头等花纹的装饰物,亦指门环);金钟(金属酒杯) (4) 金属的制品,可省称为金 [metal ware] (5) 刀、剑、箭等兵器 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6) 又如:金吾(手执的铜制仪仗棒);金革;金翅(兵舰名);金猊(用金属铸成狻猊状的香炉);金钩(刀名);金创,金伤(为兵器所创的伤痕) (7) 刑具。如:金印(在流放犯人脸上刺的字) (8) 印;虎符。如:金紫(秦·汉时丞相所用金印紫绶的简称);金爵(指金印紫绶的爵位);金虎符(古时发兵符信);金窠(金印。窠,指其空白处) (9) 犁铧头 耜广五寸,二耜为耦。——《周礼》 (10) 钏、镯一类妆饰品 金银华美之服。——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11) 又如:金步摇(女子的首饰名);金粉(妇女妆饰用的花钿和铅粉);金雀(妇女装饰用的头钗) (12) 化学元素名。金子 [gold] 一种延性展性非常好的**三价和一价金属元素,产状主要为独立存在的自然金,但也存在于如针碲金银矿或叶碲矿等少数矿物中;大多数化学品对它不起作用,但遇到氯气和王水会受浸蚀;为增加硬度或改变颜色供商业上应用(如金币、首饰、金牙)而加入铜、银、锌、镉及其它金属熔成合金 得遗金。——《后汉书·列女传》 指金于野。 玉质而金色。——明· 刘基《卖柑者言》 金玉其外。 (13) 又如:赤金(纯金);金篦儿(一种篦子状的金首饰);金钗客(妓女的讳称);金绳(古代封禅仪式中用的金线);金赀(金银财宝) (14) 钱财;货币 [money] 金五百斤。——《战国策·齐策四》 所赐金帛。——汉· 刘向《列女传》 橐金数千。——清· 张廷玉《明史》 输不必金。——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15) 又如:金粟(钱与米);金罚(以金钱赎罪的处罚法);金选(古代用来赎罪的罚金。也称“金铢”);金财(金钱财货) (16) 古代军队中用以指挥停止或撤退的锣或其他金属制品 [gong]。如:鸣金收兵;金声(钲声。代表止兵之意);金鼓(金钲和鼓);金钲(乐器名。镯铙之类) (17) 铜 [copper]。如:金铎(古代军中所用的铜铃);金茎(铜柱。为擎承露盘之用);金壶(古时的计时器。即铜壶);金翟(铜铸的人像。同金狄,铜狄) (18) 月 [moon]。如:金蟾(月的别名);金兔(月光);金波(形容月光浮动。也指月光) (19) 太阳 [sun]。如:金锣(比喻太阳);金燧(古代利用日光取火的一种器具);金鸦(金乌。太阳) (20) 水银 [mercury]。如:金泥(古代封禅之礼。以水银和金粉为泥,用来封玉牒);金丹(道士用金石炼制而成的药) (21) 星名。金星的简称 [Venus] 金、水二星,行速而不经天。——《隋书·天文志》 (22) 朝代名 [Jin dynasty]。公元1115年—1234年,共历九帝,统治中国北部120年。由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创建,建都会宁(今黑龙江省阿城南),先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等地,后在蒙古和宋的联合进攻下灭亡 (23) 古州名 [Jin prefecture]。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县 (24) 古代货币单位 请献十金。——《墨子·公输》 购子头千金。——晋· 干宝《搜神记》 易之以写金。——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25) 姓 (26)五行之一。五行:金、木、水、火、土。
编辑本段词性变化
◎ 金 jīn 〈形〉 (1) 金**,亚麻色,尤用指头发 [golden] 浮光跃金。——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青项金翅。——《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金象(金色本相);金缕(金色丝线);金兽(门环上的金色衔环);金蚕(金色的蚕);金蛇(金色的小蛇);金蛾(金色的蛾形图案);金凤(金色的凤凰) (3) 比喻尊重、贵重 [respectful;noble]。如:乌金墨玉;金榜留名;金诺(对他人守信不渝的美称);金言(珍贵、宝重的言辞;佛陀的教言为金言);金交(比喻友谊深厚) (4) 比喻坚固;攻不破的或无懈可击的 [impregnable]。如:金阵(坚固的兵阵);金城;金汤;金堤(形容堤防的巩固) (5) 比喻声音美妙 [shows voice is nice] (6) 富贵 [rich and noble]。如:金宫(华美的宫室);金穴(极富贵的人家) (7) 皇帝的,天子的 [imperial]。如:金貂(汉以后皇帝侍臣的冠饰);金箓(天帝的诏书)
微子,子姓,宋氏,名启,后世称微子、微子启、宋微子、殷微子。今河南商丘人。是宋国开国国君,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长子、商纣王帝辛的长兄。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国学人物之史学名家微子启,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微子启
姓名:宋微子,子姓,名启,世称微子启
籍贯:宋国(今河南商丘)
简评:宋国始祖,“殷三仁”之一
生 平
宋微子,子姓,名启,世称微子、微子启,后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称微子开。微子启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开国远祖,第一代国君,死后葬于宋国故地,今商丘市睢阳区,建有微子祠。相传微子启为华姓、花姓、宋姓、墨姓的`先祖,《论语》中称微子、箕子、比干为“殷三仁”。
关于微子的身世, 也即微子与纣的关系, 典籍所载有如下三种说法:
(1)纣之同母庶兄。《吕氏春秋·当务》:“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中衍,其次曰受德。受德乃纣也,甚少矣。纣母之生微子启与中衍也,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纣之父、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 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 而不可置妾之子。’ 纣故为后。用法若此, 不若无法。 ”
(2)纣之异母庶兄。《史记·殷本纪》:“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又《史记·宋微子世家》:“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司马迁谓“启母贱……辛母正后”, 故知二人不同母。
(3) 纣之叔父。《孟子·告子上》:“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纣为兄之子, 则微子为纣叔父。
如今多采信第二种说法,即微子是商王帝乙的长子,纣王的庶兄。史载其为政贤能,为殷民所爱戴。微子曾多次亲谏纣王,见“纣终不可谏”,便谋于太师箕子、少师比干。箕子认为“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微子便远离纣王逃到微。“微”是微子的封国,原在今山西省潞城县东北,后微子又迁到山东梁山西北,所以那里也称为“微”。周武王灭商后,微子持祭器造于武王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矛、膝行而前,向武王说明自己远离纣王的情况。周武王很受感动,乃释其缚,“复其位如故”,仍为卿士。约公元前1063年,周公以成王命封微子国于宋,即今商丘一带,微子成为宋国国君、始祖。
微子寿终后,在宋国(今商丘)建有微子祠。微子墓立于微山上,后微山塌陷,山顶成为微山岛,附近成为微山湖,微山岛上有微子墓。
微子肉袒请罪
武王灭商后,微子持商王室宗庙礼器,来到武王军营前,表示投降。他袒露上身,双手捆缚于背后,跪地膝进,左边有人牵羊,右边有人秉茅,向武王请罪。武王将他释放,宣布恢复他原有爵位,以示宽厚为怀。
史料记载
从先秦至西汉初年的典籍来看,关于宋国的历史叙述散见于《尚书》、《诗经》、《春秋》及其传记和诸子论说等等,而对微子启以及宋国历史沿革的介绍,则详见于《史记·宋微子世家第八》。
1、《尚书·商书·微子第十七》
殷既错天命,微子作诰父师、小师。
微子若曰“父师、少师。殷其弗或乱正四方。我祖厎遂陈于上,我用沈酗于酒,用乱败厥德于下。殷罔不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凡有辜罪,乃罔恒获,小民方兴,相为敌仇。今殷其沦丧,若涉大水,其无津涯。殷遂丧,越至于今”。
曰“父师、少师,我其发出狂。吾家耄逊于荒。今尔无指告,予颠隮,若之何其”。
父师若曰“王子。天毒降灾荒殷邦,方兴沈酗于酒,乃罔畏畏,咈其耇长旧有位人。今殷民乃攘窃神祗之牺牷牲用以容,将食无灾。降监殷民,用又雠敛,召敌雠不怠。罪合于一,多瘠罔诏。
商今其有灾,我兴受其败。商其沦丧,我罔为臣仆。诏王子出,迪我旧云刻子。王子弗出,我乃颠隮。自靖,人自献于先王,我不顾行遁”。
2、《论语·微子第十八》
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柳下惠为士师,三黜。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孔子行。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
大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
3、《水经注疏·卷八》
《春秋·庄公二十八年经》书:冬筑郿。京相璠曰:《公羊传》谓之微。东平寿张县西北三十里,有故微乡,鲁邑也。杜预曰:有微子冢。(守敬按:杜语见《释例》小国地内。又《地形志》,留县有微山、微子冢。《隋志》,留县有微山。《元和志》,山上有微子冢,去沛县六十五里。《通典》,沛县微山,微子葬处。又《续汉志》薄县刘《注》,西有微子冢。梁玉绳从之。而《寰宇记》云,聊城县有微子城,纣之庶兄封邑于此。《地形志》则谓壶关县有微子城。《路史·国名纪》微,本扶风之郿县,纣徙畿内,则不在聊城。今故城在潞。徐氏《史记测议》主此说,岂城与冢不同地欤。〕
4、《史记·宋微子世家第八》
宋国自微子启封国,至宋康王为齐国所灭,前后历经777年(BC1063-BC286),35任君主:宋微子 → 微仲 → 宋公稽 → 宋丁公 → 宋湣公 → 宋炀公 → 宋厉公 → 宋僖公 → 宋惠公 → 宋哀公 → 宋戴公 → 宋武公 → 宋宣公 → 宋穆公 → 宋殇公 → 宋庄公 → 宋闵公 → 子游 → 宋桓公 → 宋襄公 → 宋成公 → 公弟御 → 宋昭公 → 宋文公 → 宋共公 → 宋平公 → 宋元公 → 宋景公 → 启 → 宋昭公 → 宋悼公 → 宋休公 → 宋桓侯 → 宋剔成君 → 宋康王。宋国自西周以至战国的历史在《史记·宋微子世家》有详细的叙述。
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纣之庶兄也。纣既立,不明,*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灭九国,国惧祸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为”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曰“殷不有治政,不治四方。我祖遂陈于上,纣沈湎于酒,妇人是用,乱败汤德于下。殷既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皆有罪辜,乃无维获,小民乃并兴,相为敌雠。今殷其典丧。若涉水无津涯。殷遂丧,越至于今”曰“太师,少师,我其发出往。吾家保于丧。今女无故告予,颠跻,如之何其”太师若曰“王子,天笃下菑亡殷国,乃毋畏畏,不用老长。今殷民乃陋*神祇之祀。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遂亡。
箕子者,纣亲戚也。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为桮,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纣为*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佯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
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见箕子谏不听而为奴,则曰“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
微子曰“父子有骨肉,而臣主以义属。故父有过,子三谏不听,则随而号之。人臣三谏不听,则其义可以去矣”于是太师、少师乃劝微子去,遂行。
周武王伐纣克殷,微子乃持其祭器造于军门,肉袒面缚,左牵羊,右把茅,膝行而前以告。于是武王乃释微子,复其位如故。武王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使管叔、蔡叔傅相之。
武王既克殷,访问箕子。
武王曰“于乎。维天阴定下民,相和其居,我不知其常伦所序”。
箕子对曰“在昔鲧陻鸿水,汨陈其五行,帝乃震怒,不从鸿范九等,常伦所斁。鲧则殛死,禹乃嗣兴。天乃锡禹鸿范九等,常伦所序。
“初一曰五行。二曰五事。三曰八政。四曰五纪。五曰皇极。六曰三德。七曰稽疑。八曰庶徵。九曰向用五福,畏用六极。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治,明作智,聪作谋,睿作圣。
“八政: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五纪: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
“皇极: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傅锡其庶民,维时其庶民于女极,锡女保极。凡厥庶民,毋有*朋,人毋有比德,维皇作极。凡厥庶民,有猷有为有守,女则念之。不协于极,不离于咎,皇则受之。而安而色,曰予所好德,女则锡之福。时人斯其维皇之极。毋侮鳏寡而畏高明。人之有能有为,使羞其行,而国其昌。凡厥正人,既富方谷。女不能使有好于而家,时人斯其辜。于其毋好,女虽锡之福,其作女用咎。毋偏毋颇,遵王之义。毋有作好,遵王之道。毋有作恶,遵王之路。毋偏毋党,王道荡荡。毋党毋偏,王道平平。毋反毋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曰王极之傅言,是夷是训,于帝其顺。凡厥庶民,极之傅言,是顺是行,以近天子之光。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
“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强不友刚克,内友柔克,沈渐刚克,高明柔克。维辟作福,维辟作威,维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臣有作福作威玉食,其害于而家,凶于而国,人用侧颇辟,民用僭忒。
“稽疑:择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济,曰涕,曰雾,曰克,曰贞,曰悔,凡七。卜五,占之用二,衍貣。立时人为卜筮,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女则有大疑,谋及女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女则从,龟从,筮从,卿士从,庶民从,是之谓大同,而身其康强,而子孙其逢吉。女则从,龟从,筮从,卿士逆,庶民逆,吉。卿士从,龟从,筮从,女则逆,庶民逆,吉。庶民从,龟从,筮从,女则逆,卿士逆,吉。女则从,龟从,筮逆,卿士逆,庶民逆,作内吉,作外凶。龟筮共违于人,用静吉,用作凶。
“庶徵:曰雨,曰阳,曰奥,曰寒,曰风,曰时。五者来备,各以其序,庶草繁庑。一极备,凶。一极亡,凶。曰休徵:曰肃,时雨若,曰治,时旸若。曰知,时奥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曰咎徵:曰狂,常雨若。曰僭,常旸若。曰舒,常奥若。曰急,常寒若。曰雾,常风若。王眚维岁,卿士维月,师尹维日。岁月曰时母易,百谷用成,治用明,畯民用章,家用平康。日月岁时既易,百谷用不成,治用昏不明,畯民用微,家用不宁。庶民维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以风雨。
“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于是武王乃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
其后箕子朝周,过故殷虚,感宫室毁坏,生禾黍,箕子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为其近妇人,乃作麦秀之诗以歌咏之。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僮兮,不与我好兮”所谓狡童者,纣也。殷民闻之,皆为流涕。
武王崩,成王少,周公旦代行政当国。管、蔡疑之,乃与武庚作乱,欲袭成王、周公。周公既承成王命诛武庚,杀管叔,放蔡叔,乃命微子开代殷后,奉其先祀,作微子之命以申之,国于宋。微子故能仁贤,乃代武庚,故殷之馀民甚戴爱之。
微子开卒,立其弟衍,是为微仲。微仲卒,子宋公稽立。宋公稽卒,子丁公申立。丁公申卒,子湣公共立。湣公共卒,弟炀公熙立。炀公即位,湣公子鲋祀弑炀公而自立,曰“我当立”,是为厉公。厉公卒,子釐公举立。
釐公十七年,周厉王出犇彘。
二十八年,釐公卒,子惠公覸立。惠公四年,周宣王即位。三十年,惠公卒,子哀公立。哀公元年卒,子戴公立。戴公二十九年,周幽王为犬戎所杀,秦始列为诸侯。
三十四年,戴公卒,子武公司空立。武公生女为鲁惠公夫人,生鲁桓公。十八年,武公卒,子宣公力立。
宣公有太子与夷。十九年,宣公病,让其弟和,曰“父死子继,兄死弟及,天下通义也。我其立和”和亦三让而受之。宣公卒,弟和立,是为穆公。
穆公九年,病,召大司马孔父谓曰“先君宣公舍太子与夷而立我,我不敢忘。我死,必立与夷也”孔父曰“群臣皆愿立公子冯”穆公曰“母立冯,吾不可以负宣公”于是穆公使冯出居于郑。八月庚辰,穆公卒,兄宣公子与夷立,是为殇公。君子闻之,曰“宋宣公可谓知人矣,立其弟以成义,然卒其子复享之。
殇公元年,卫公子州吁弑其君完自立,欲得诸侯,使告于宋曰“冯在郑,必为乱,可与我伐之”宋许之,与伐郑,至东门而还。二年,郑伐宋,以报东门之役。其后诸侯数来侵伐。
九年,大司马孔父嘉妻好,出,道遇太宰华督,督说,目而观之。督利孔父妻,乃使人宣言国中曰“殇公即位十年尔,而十一战,民苦不堪,皆孔父为之,我且杀孔父以宁民”是岁,鲁杀其君隐公。十年,华督攻杀孔父,取其妻。殇公怒,遂杀殇公,而迎穆公子冯于郑而立之,是为庄公。
庄公元年,华督为相。九年,执郑之祭仲,要以立突为郑君。祭仲许,竟立突。十九年,庄公卒,子湣公捷立。
湣公七年,齐桓公即位。九年,宋水,鲁使臧文仲往吊水。湣公自罪曰“寡人以不能事鬼神,政不修,故水”臧文仲善此言。此言乃公子子鱼教湣公也。
十年夏,宋伐鲁,战于乘丘,鲁生虏宋南宫万。宋人请万,万归宋。十一年秋,湣公与南宫万猎,因博争行,湣公怒,辱之,曰“始吾敬若。今若,鲁虏也”万有力,病此言,遂以局杀湣公于蒙泽。大夫仇牧闻之,以兵造公门。万搏牧,牧齿著门阖死。因杀太宰华督,乃更立公子游为君。诸公子犇萧,公子御说犇亳。万弟南宫牛将兵围亳。冬,萧及宋之诸公子共击杀南宫牛,弑宋新君游而立湣公弟御说,是为桓公。宋万犇陈。宋人请以赂陈。陈人使妇人饮之醇酒,以革裹之,归宋。宋人醢万也。
桓公二年,诸侯伐宋,至郊而去。三年,齐桓公始霸。二十三年,迎卫公子毁于齐,立之,是为卫文公。文公女弟为桓公夫人。秦穆公即位。三十年,桓公病,太子兹甫让其庶兄目夷为嗣。桓公义太子意,竟不听。三十一年春,桓公卒,太子兹甫立,是为襄公。以其庶兄目夷为相。未葬,而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襄公往会。
襄公七年,宋地霣星如雨,与雨偕下。六鶂退蜚,风疾也。
八年,齐桓公卒,宋欲为盟会。十二年春,宋襄公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公子目夷谏曰“小国争盟,祸也”不听。秋,诸侯会宋公盟于盂。目夷曰“祸其在此乎。君欲己甚,何以堪之”于是楚执宋襄公以伐宋。冬,会于亳,以释宋公。子鱼曰“祸犹未也”十三年夏,宋伐郑。子鱼曰“祸在此矣”秋,楚伐宋以救郑。襄公将战,子鱼谏曰“天之弃商久矣,不可”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公曰“君子不困人于阨,不鼓不成列”子鱼曰“兵以胜为功,何常言与。必如公言,即奴事之尔,又何战为”。
楚成王已救郑,郑享之。去而取郑二姬以归。叔瞻曰“成王无礼,其不没乎。为礼卒于无别,有以知其不遂霸也”。
是年,晋公子重耳过宋,襄公以伤于楚,欲得晋援,厚礼重耳以马二十乘。十四年夏,襄公病伤于泓而竟卒,子成公王臣立。
成公元年,晋文公即位。三年,倍楚盟亲晋,以有德于文公也。四年,楚成王伐宋,宋告急于晋。五年,晋文公救宋,楚兵去。九年,晋文公卒。十一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十六年,秦穆公卒。
十七年,成公卒。成公弟御杀太子及大司马公孙固而自立为君。宋人共杀君御而立成公少子杵臼,是为昭公。昭公四年,宋败长翟缘斯于长丘。七年,楚庄王即位。
九年,昭公无道,国人不附。昭公弟鲍革贤而下士。先,襄公夫人欲通于公子鲍,不可,乃助之施于国,因大夫华元为右师。昭公出猎,夫人王姬使卫伯攻杀昭公杵臼。弟鲍革立,是为文公。
文公元年,晋率诸侯伐宋,责以弑君。闻文公定立,乃去。二年,昭公子因文公母弟须与武、缪、戴、庄、桓之族为乱,文公尽诛之,出武、缪之族。
四年春,郑命楚伐宋。宋使华元将,郑败宋,囚华元。华元之将战,杀羊以食士,其御羊羹不及,故怨,驰入郑军,故宋师败,得囚华元。宋以兵车百乘文马四百匹赎华元。未尽入,华元亡归宋。
十四年,楚庄王围郑。郑伯降楚,楚复释之。
十六年,楚使过宋,宋有前仇,执楚使。九月,楚庄王围宋。十七年,楚以围宋五月不解,宋城中急,无食,华元乃夜私见楚将子反。子反告庄王。王问“城中何如”曰“析骨而炊,易子而食”庄王曰“诚哉言。我军亦有三日粮”以信故,遂罢兵去。
二十二年,文公卒,子共公瑕立。始厚葬。君子讥华元不臣矣。
共公九年,华元善楚将子重,又善晋将栾书,两盟晋楚。十三年,共公卒。华元为右师,鱼石为左师。司马唐山攻杀太子肥,欲杀华元,华元犇晋,鱼石止之,至河乃还,诛唐山。乃立共公少子成,是为平公。
平公三年,楚共王拔宋之彭城,以封宋左师鱼石。四年,诸侯共诛鱼石,而归彭城于宋。三十五年,楚公子围弑其君自立,为灵王。四十四年,平公卒,子元公佐立。
元公三年,楚公子弃疾弑灵王,自立为平王。八年,宋火。十年,元公母信,诈杀诸公子,大夫华、向氏作乱。楚平王太子建来犇,见诸华氏相攻乱,建去如郑。十五年,元公为鲁昭公避季氏居外,为之求入鲁,行道卒,子景公头曼立。
景公十六年,鲁阳虎来奔,已复去。二十五年,孔子过宋,宋司马桓魋恶之,欲杀孔子,孔子微服去。三十年,曹倍宋,又倍晋,宋伐曹,晋不救,遂灭曹有之。三十六年,齐田常弑简公。
三十七年,楚惠王灭陈。荧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忧之。司星子韦曰“可移于相”景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于民”景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于岁”景公曰“岁饥民困,吾谁为君”子韦曰“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于是候之,果徙三度。
六十四年,景公卒。宋公子特攻杀太子而自立,是为昭公。昭公者,元公之曾庶孙也。昭公父公孙纠,纠父公子褍秦,褍秦即元公少子也。景公杀昭公父纠,故昭公怨杀太子而自立。
昭公四十七年卒,子悼公购由立。悼公八年卒,子休公田立。休公二十三年卒,子辟公辟兵立。辟公三年卒,子剔成立。剔成四十一年,剔成弟偃攻袭剔成,剔成败犇齐,偃自立为宋君。
君偃十一年,自立为王。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乃与齐、魏为敌国。盛血以韦囊,县而射之,命曰“射天”。*于酒、妇人。群臣谏者辄射之。于是诸侯皆曰“桀宋”。“宋其复为纣所为,不可不诛”。告齐伐宋。王偃立四十七年,齐湣王与魏、楚伐宋,杀王偃,遂灭宋而三分其地。
太史公曰:孔子称“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春秋讥宋之乱自宣公废太子而立弟,国以不宁者十世。襄公之时,修行仁义,欲为盟主。其大夫正考父美之,故追道契、汤、高宗,殷所以兴,作商颂。襄公既败于泓,而君子或以为多,伤中国阙礼义,褒之也,宋襄之有礼让也。
《易》是属于儒家经典还是属于道家著作?阴阳八卦五行有怎样的内在联系?
本文2023-10-30 04:32:1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2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