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细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2收藏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细则,第1张

一、詹福瑞做标准编制第一阶段工作总结。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编制组组长詹福瑞代表编制组,对编制工作第一阶段情况向建设部和文化部领导做了总结汇报。詹福瑞在报告中说:一年多来,编制组在文化部、建设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按照编制标准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尽职尽责,为本标准的编制能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做了大量工作,使得《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编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为了编制出符合中国图书馆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编制组按照《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编制大纲的思路,参考了大量国内外的相关标准和规定,分析了国内外公共图书馆相关统计数据,对具有典型性的公共图书馆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经过共同研讨,初步草拟了《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的条文和条文说明。在多次征求文化部和建设部有关领导修改意见的基础上,反复研究、讨论和修改,形成了《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今天,请各位领导对征求意见稿提出宝贵意见,希望编制工作能尽快进入下一阶段,在全国图书馆广泛征求意见,使之更加完善。

二、李国新汇报编制工作成果及《标准》(征求意见稿)主要内容。

李国新教授代表编制组,向在座的领导和专家概要介绍了编制组一年多来的工作。他在汇报中说:2005年5月中国图书馆学会接受文化部的委托,从开始组建编制组到现在,历时一年半。在此期间,编制组共召开编制工作会议25次,实地调研6省区40馆,召开小型座谈会22次,发放调查问卷3种1000余份/次,编印工作简报10期。编制组代表参加建设部召开的“工程建设标准编制工作座谈会”。编写的《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条文及条文说明经过10多次较大修改,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同时撰写了6个专题研究报告,8个地区的实地调研报告,整理出实地调研意见和建议2份,以及统计数据形成的统计表40份。随后,李教授阐述了编制本标准所体现的“公平、科学、实用、节约、环保、人文,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并着重对《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条文中有关建设规模、项目构成、面积指标、儿童图书馆等重要指标的依据等作了详细汇报。

三、与会专家和领导对《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认真的审议。

孙蓓欣和郭斌作为专家代表,一致肯定了编制组一年多的工作成绩,认为编制思路符合国际图书馆建设的大趋势,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指导思想正确,调研工作扎实,条文内容全面,引用数据可靠,既有原则又有各项具体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同时也指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论证的问题和条文修改的意见。

文化部社图司副司长李宏代表社图司领导发言,对编制组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指出“标准条文严谨、科学、细致,有不少新意和创新点,既有前瞻性的思考,也非常切合实际。编制组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做了这么多的工作,还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感到非常可贵,为大家的敬业和尽职感到高兴”。

建设部杨力群处长也表示,编制组能取得第一阶段的成果,与文化部领导的重视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个项目进度快,质量好,条文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符合标准的规范用语。编制组成员来自不同的单位,能做到这一步,非常不容易,也证明了编制组的实力。同时进一步强调:本标准的编制有很大难度,指标设定一定要切合中国的国情,落实党中央和国家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重视西部的发展,重视老年人、残疾人、农村人等的实际需求。各级公共图书馆规模的大或小,都是以满足老百姓的文化需求为前提,要把握“中等适度”的原则。有关数字化发展和面积的关系问题、建筑节能等问题,要参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在标准条文中要明确的体现出来。编制组要进一步研究服务人口的具体内涵,仅指户籍人口还是包括暂住人口和旅游人口等临时人口,能到图书馆的人口有多少等问题还需论证。引用和选取国际标准数据的同时,要考虑我国实际需求,不能盲目搞标志性建筑。编制工作要加快进度,做到又快又好。

文化部计财司李建军处长在发言中提出:建设部杨力群处长对本标准的编制非常关心,多次参加编制组的讨论和考察,及时给以指导,在此特表示感谢。同时建议:“条文说明”应是对条文的解释,不必列举依据。文化部的评估标准仅是行业标准,不必在条文说明中多次出现。

与会专家和相关领导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针对标准条文和条文说明的条款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1、个别条文和条文说明数据要避免前后矛盾,如大型馆的比例;有些概念表述不够明确或不一致,如楼宇自动化的含义,防虫、防鼠的设施等应更明确。

2、建议在“选址”中,将“人口集中,交通便利”放在第1条,更加突出图书馆选址的首要原则。

3、条文中所指的通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区别和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

4、关于残疾人和老年人的设施标准,可参照国际相关标准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如规定设在较低的楼层,引导设施等。

5、考虑数字化设备的空间,要与国家现行相关规定衔接,如县级馆不少于20台计算机的规定,本标准应考虑相应的面积指标。

四、建设部和文化部领导布置下一步工作并提出要求。

1、一致同意编制组的工作由第一阶段进入第二阶段,即在全国图书馆、有关文化部门和建筑单位广泛征求意见。

2、根据本次会议提出的修改意见,编制组对标准条文和条文说明进行再次修改,随后由建设部、文化部、学会分别下发。

3、征求意见范围:文化系统主管部门、公共图书馆馆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建筑专业委员会、学界专家、建筑专家等。

4、征求意见形式:在全国中、东、西部各地区召开座谈会;文化部也利用各种会议之机征求意见。

5、编制组对所征求的意见要作记录,对意见的采纳情况,修改或不修改均要有说明。

6、工作进度: 2007年上半年争取完成审定和报批程序。

2006年《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编制工作

大 事 记

1、1月14日,在国家图书馆召开第14次编制工作研讨会。会议对编制标准各章节条文及条文说明以及资料收集等工作进行分工。

2、2月10日,在国家图书馆召开第15次工作研讨会。听取《公共图书馆用地指标》编制组组长卢勤介绍用地指标编制工作进展情况,编制组全体成员就两个标准涉及到的共同问题进行相互交流和研讨。

3、3月22日,在国家图书馆召开第16次研讨会。主要讨论标准初稿,詹福瑞参加了会议并提出修改意见。讨论编制工作中的重点问题及研究报告题目。

4、4月21日,在国家图书馆召开第17次工作研讨会。听取建设部杨力群处长和文化部社图司张小平处长对标准初稿的意见及下一步工作安排;确定实地调研内容。

5、5月24日,在国家图书馆召开第18次工作研讨会。讨论设定各级图书馆的分级原则依据及指标;确定研究报告撰写人及完成时间。

6、5月31日,在国家图书馆召开第19次工作研讨会。听取建设部和文化部相关领导对标准初稿的修改意见,对图书馆建设规模和面积指标依据等问题进行深入的论证。

7、6月14日,在国家图书馆召开第20次工作研讨会。编制组针对建设部和文化部相关领导的修改意见,对《标准》条文进行局部的修改,并商议重点调研馆舍面积3000平米的公共图书馆事宜。

8、7月7日上午,在国家图书馆召开第21次工作研讨会。讨论编制报告目录及确定编写人员分工;讨论标准初稿的部分条文修改。

9、7月7日下午,编制组李国新等一行7人实地调研北京市通州区图书馆。听取馆领导对本馆建设的情况及对标准编制的建议;专家现场分析建筑图纸;向读者发放“读者调查表”。

10、8月1日至9日,编制组富平、尹岚宁、刘志学三人在黑龙江省实地调研了10个图书馆,收集各级公共图书馆的现状数据和建筑图纸;发放“公共图书馆建设现状调查表”。

11、8月24-25日,编制组成员李国新、冯守仁、洪森三人参加建设部在内蒙召开的“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工作座谈会”,与40余个建设标准编制组代表进行编制工作的经验交流。

12、9月7日,在国家图书馆召开第22次工作研讨会。李国新向编制组成员传达建设部内蒙会议精神。确定协调组收集“十五”期间新建公共图书馆的面积等数据。

13、9月18-23日,编制组成员尹岚宁和刘志学在安徽省实地调研5个公共图书馆,了解各馆基本情况,收集相关数据和图纸。

14、9月29日,编制组部分成员在国家图书馆召开第23次编制工作研讨会。重点讨论建设部杨力群对《标准》修改稿的意见。

15、10月8日,文化部社图司向全国各省文化厅下发“全国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及现状调查表”,主要调查2000年以后新建馆建设的基本情况。

16、11月1日,在国家图书馆召开第24次工作会议。编制标准主要执笔人冯守仁、朱为振及协调组人员,针对文化部和建设部领导的意见,讨论和修改标准条文和条文说明的具体内容。

17、11月24日,在国家图书馆召开第25次研讨会。汤更生传达文化部和建设部领导指示;讨论条文部分内容的修改;确定12月20日召开《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汇报会。

18、12月20日,在国家图书馆召开《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汇报会。编制组组长詹福瑞、文化部社图司副司长李宏、计财司李建军处长、建设部杨力群处长等有关领导和孙蓓欣、郭斌等特邀专家出席了会议。一致肯定第一阶段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同意《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编制工作进入第二阶段,即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意见。

一、各档案库的建筑及技术参数

1、各馆室的最小面积应能容纳目前各资料存放,还必须考虑一定的发展空间。

2、密集架每组分为六层搁板,每层搁板承重为80公斤,柜体自重为80公斤。

二、档案室的采光、通风要求

1、采光度(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种,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采用自然光照射,但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我们应和人造光来照明。

三、档案室温湿度要求

1、档案库不宜采用以水、汽为热媒的采暖系统。确需采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漏水、漏气,且采暖系统不应有过热现象。

四、档案室洁净度要求

1、地面、墙面、顶棚面采用不起尘的材料。

2、开向室外的门窗宜设置纱门,纱窗,外窗应具有较好的防尘功能。

六、档案室电源要求

1、如果电压稳定性不能满足要求,应采用调压或稳压设备满足电压波动范围要求。

2、计算机机房或数据机房要求交流电不间断或无瞬变的通信负荷,应采用UPS供电系统或逆变器供电系统。

扩展资料:

档案室分类

普通档案室

普通档案室通常也称机关档案室、文书档案室,它主要负责管理机关的党、政、工、团文书档案。这种档案在全国数量最多、设置最为普遍。党政机关、团体、学校等单位的档案室都属于这一类。

科技档案室

科技档案室是指保管科技档案(一般也管理科技资料)的专门档案机构。在工厂、设计院、科学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一般都设有科技档案室。

音像档案室

专门管理影片、录音带、录像带、唱片、照片等特殊载体的档案室。

在**制片厂、电视制作中心、新闻摄影部门、社、唱片公司、广播电台等部门,一般都设有管理某些或某一种类音像档案的档案室。

人事档案室

机关人事部门设立的专门管理职工的履历自传、考核、奖惩、任免、职称、学位、工资、级别、离休、退休、退职等个人材料的档案室。

由于人事档案自身的特殊性,一般与其他各类档案分开管理。

综合档案室

指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综合性档案保管机构,统管本单位形成的各种类型的档案。

综合档案室是企事业单位档案机构设置的一个发展趋势,它有利于加强本单位档案工作的统一管理,便于综合开发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也符合机构精简原则。

档案信息中心

一些大型企业、事业单位建立的统一管理档案、图书、情报、资料的机构,实行信息资源一体化管理,为本单位综合利用信息服务。

:档案室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记者周玮)记者从文化部获悉,继《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作为我国首个公共文化设施国家标准率先出台后,《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也于日前公布,并从10月1日、11月1日起施行。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和《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确立了以服务人口为主要依据确定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的原则,服务人口在20万以下的,建设800至4500平方米的小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在20万至150万的,建设4500至20000平方米的中型公共图书馆;服务人口在150万至1000万的,建设20000至60000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图书馆。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控制指标体系,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未来5年至10年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规模控制的主要指标,如人均拥有公共图书馆藏书0.6册至1.5册,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坐席0.3个至2个,千人拥有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6至23平方米,同时还提出了公共图书馆每平方米藏书量、单个阅览坐席占用面积、使用面积系数等基本测算指标。

《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将文化馆按其行政管理级别分为省区市级文化馆、市级文化馆和县级文化馆3个等级,并按其建设规模分为大型馆、中型馆和小型馆3种类型。其中,建筑面积达到或超过6000平方米的为大型馆;建筑面积达到或超过4000平方米但不足6000平方米的为中型馆;建筑面积达到或超过2000平方米但不足4000平方米的为小型馆。在服务人口不足5万的地区,不设置独立的文化馆建设用地,鼓励文化馆与其他相关文化设施联合建设。

文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正进入新的高峰期。《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文化馆建设用地指标》和《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作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配套规范,以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充分体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以人为本”“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原则,主要体现了四方面内容:一是确立了根据服务人口确定建设规模的原则,使公共文化设施的规模大小不再完全取决于行政级别,而主要服从于服务人口;二是将居住半年以上的暂住人口纳入服务人口计算范围,充分保障了进城务工人员等流动人口的文化权益;三是通过对步行、骑车、公共交通等出行时间的测算,对文化设施的服务半径提出了具体要求;四是为了保障公共文化设施用地不被蚕食,提出公共文化设施确需异地新建时,应不改变原馆址的公益性文化设施性质,使原址得以作为公共文化设施继续为市民提供文化服务。

据悉,《文化馆建设标准》《博物馆建设标准》和《博物馆建设用地指标》目前正在编制中,同时,文化部正积极推动《剧场建设标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标准》的编制立项工作,以逐步形成全面、系统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准体系

室内的过道尺寸建议还是适合两个人并排比较好,一般宽度在120CM左右为好,两个人并排一起走才不会拥挤。本文将介绍博物馆藏品库房建设规范,包括藏品管理区、库房区、藏品保护技术区等。

📦藏品管理区和库房区

藏品管理区由暂存库、周转库、贮藏库、鉴赏室、保管员工作室等组成;库房区由库房和珍品库组成。

🔒藏品保护技术区

一般有藏品清洗、消毒用房,摄影用房、修复、复制用房、试验用房等。

🚚馆外运送藏品规格

博物馆馆外运送藏品一般通过空运、陆运的方式;空运外包装箱规格(长宽高157105160cm/15710580cm/7910580cm。陆运外包装箱规格(长宽高)1190220225cm/590105225cm。

🚶‍♀️走道宽度规范

走道宽度不仅是解决人行、消防疏散且应满足运卸展品、藏品的需要,故其主通道净宽应大于15m。

1依据性文件

1)《贵州博物馆新馆竞赛文件》(2008-6-9)

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2008-12-29)

3)《贵阳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20082 地形图依据

贵州省博物馆依据贵阳市测绘院2008年7月绘1:1000地形图该地形图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1956年黄海高程系,等高距为10米。

3主要法规和标准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

2).《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 66-91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05

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设计规范》 JGJ50-2001、J114-2001

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

7).《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98-98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 JGJ 100-98

9).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67-97

10). 国家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及法规

4设计基础资料

贵州省博物馆新馆建设用地位于贵阳市金阳新区观山公园东北角,用地面积474公顷,呈不规则地形,东西方向长约220米,南北方向长约260米。场址为浅丘地形,由北至南逐渐降低,北侧道路标高128438米,南东侧洼地最低点标高约1276米,南北高差约8米。西南侧有一山体,为用地最高点,海拔12942米。

用地北临60米宽城市主干道ó宾路,该道路在用地范围内高差约35米,根据金阳新区规划,临ó宾路一侧退让20米绿化带为建设用地;用地南部、西部临观山湖水库,水库洪水位高程为12777米;东侧为自然山体。

建设场址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全年平均气温134℃,高气温32℃(7月份),最低气温-5℃(1月份);降雨量平均1200MM,无霜期230天左右,场区风力以东北风最巨,正南风次之,无西北风及西风,年平均风速27米/秒,东北风最大时风速为10米/秒。

5 工程规模和设计标准

贵州省博物馆新馆的建设标准:省级大型综合性地志博物馆,建筑耐火等级一级;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按七度地震烈度计算,在抗震措施上,按八度进行设计;地下室人防标准按六级要求。

《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细则

一、詹福瑞做标准编制第一阶段工作总结。《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编制组组长詹福瑞代表编制组,对编制工作第一阶段情况向建设部和文化部领导...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