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谦文言文
1 中国看风水的祖师叫什么名字
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擅诗赋,是游仙诗的祖师。
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西晋末为宣城太守殷祐参军,晋元帝拜著作佐郎,与王隐共撰《晋史》,后为王敦记室参军,以卜筮不吉阻敦谋反,被杀,后追赠弘农太守,北宋时被追封为闻喜伯。
郭璞为正统的正一道教徒,长于赋文,以《游仙诗》名重当世。《诗品》称其“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文心雕龙》也说:“景纯仙篇,挺拔而俊矣”。
曾为《尔雅》、《方言》、《山海经》、《穆天子传》、《葬经》作注,传于世,明人有辑本《郭弘农集》。[2] 丘延翰 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堪舆大师,闻喜人。
相传其堪舆术授自白鹤仙人。唐玄宗开元中,星气为异,朝廷患之,遗使断其山。
究其实,则丘翰所作之山也,捕之弗得,诏原其罪,乃诣阙,进图经三卷(天机书),自撰《理气心印》。玄宗爵以亚父,乃以金匮玉函藏其书。
杨筠松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堪舆大师,名益,别号亦玄,世称‘救贫先生’。著《疑龙经》、《撼龙经》、《一粒粟》、《天元乌兔经》 《风水对联》自然山水好风水 ,天地乾坤良云天;横批:风生水起,据杨筠松国师记载,大门张贴此对联风水好。
廖瑀 廖瑀(943--1018年),著名堪舆家。派名克纯,字伯禹,号平庵居士,又号金精山人,故后世称其为廖金精。
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远世居河南,先祖廖崇德于唐贞观庚子任虔化(今宁都)县令,遂落籍虔化,为廖氏始祖。
瑀即崇德之十世孙,也是迁黄陂始祖廖銮之四世孙。世孙,黄陂廖姓始祖銮之四世孙。
瑀天赋聪敏,博学强记;好奇幻之术,谙天文地理。年十五,通五经,乡人称廖五经。
宋初,以茂异荐,不第,于是潜心研究祖父廖三传、父廖通之堪舆术,即继承杨筠松与仆都监所授之术。曾师事德兴吴景鸾。
一生专为人卜地建房筑坟寻找“风水宝地”,足迹遍及赣、闽、粤。曾为饶州许氏卜宅,对主人说:“日后贵府子孙当有为吾州守者。”
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许氏一裔孙考中进士,授赣州知府,回忆廖瑀遗言,遂派人致祭并为瑀立碑记。瑀在其父辞世时,年仅十二,中年时,精堪舆术,遂将其父骸骨迁葬大墓岭人形,复将其父之骸骨迁葬福建宁热水狮形。
瑀从此未回黄陂,隐居金精山,专心著述。殁于宋天禧二年,寿七十六岁。
葬本里雷坑金钗形右股穴(墓无存)。子二,长千五郎,次千八郎,均迁福建,故宁都已无瑀之嫡裔。
瑀将其术传二子,均迁福建,其术亦传福建;又传其三第克谦之子十九郎(讳邦),迁兴国山寮,其术亦传兴国;还传德兴高徒傅伯通与邹宽。瑀著有《怀玉经》、《扒沙经》、《入式歌》、《金精鳌极》、《地理泄天机》、《葬法新印》等行世。
省、府、州、县志均载瑀虔化(今宁都)人,对照家谱记载无讹,独《中国人名大辞典》载瑀雩都籍,有误。曾文迪 曾文迪 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堪舆大师,为江西雩都县人,父曾求己(号公安,著青囊序)。
文迪于经纬、黄庭、内景之书,无所不究,而地理尤精,粱·贞明 年间(915年―920年),游至袁州府万载县(江西庐陵),爱其县北西山之丘,谓其徒曰:(死葬我于此)。及卒,葬其地。
后其徒在豫章(江西南昌)忽见之,骇然而归,启其坟墓视之,乃空棺也。人以为尸解。
著《寻龙记》、《阴阳问答》。刘江东 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堪舆大师,杨公弟子,江西雩都县上牢人,子刘颖(次子),婿谭文谟,皆世世相传。
据《地理枢要》云;(唐国师筠松于焉祖岩授之,曾、刘诸子焚香发誓,地坐、面乾,相愿不语,书地作图,图毕,相舆礼拜而退,当时文迪契其旨。江东既退,又从而质诸,然后尽得其义。)
世传有《画荚图》乃刘公子、婿之后代所著,又有《金函经》为雩都谭宽(字仲简,号敦素)著,又传《倒杖法》为杨公所授。司马头陀 相传为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堪舆大师,其生平不详,《地理人子须知》引用诸名家堪舆书目,载《司马头陀水法》云:(司仙著荆门州马仙观,有台基尚存,即其成道之所也)。
《消遣集地理辨证补》载有(玄关同窍歌)。江西通志谓其名曦,唐时人。
何令通 我国南唐南唐国师,著名的堪舆大师,名何溥,赐号(紫霞),庐江郡 唐代益昌县令何易於第五代孙子,其祖从庐江迁居河南颍阴县(今属漯河市);因得罪皇帝遭贬至海宁县县令,今(休宁县)县令,晚年隐居安徽婺源, 精堪舆术,著《灵城精义》,修道精灵,用心火自灼而化身。其书分两卷;上卷论形气,下卷论理气。
吴景峦 宋朝时期著名的堪舆大师,字仲祥,德兴人(江西省),父授青囊术于陈搏。庆历间诏选阴阳者,郡学举景峦。
入京,入对称旨,授司天监正。未几,以上(牛头山山陵议状)奏言过直;有(坤风侧射,厄当国毋。
离宫坎水直流,祸应至尊下殿)之语,上不悦,下狱。寻以帝晏驾遇救。
后徽、钦二帝北狩,卒果如其言。后弃仕途,修真于天门西岸,曰《云山洞》,著有。
2 建造宏村的风水大师是谁郭璞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建平太守郭瑗之子,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好古文、奇字,精天文、历算、卜筮,擅诗赋,是游仙诗的祖师。
郭璞除家传易学外,还承袭了道教的术数学,是两晋时代最著名的方术士,传说他擅长预卜先知和诸多奇异的方术。西晋末为宣城太守殷祐参军,晋元帝拜著作佐郎,与王隐共撰《晋史》,后为王敦记室参军,以卜筮不吉阻敦谋反,被杀,后追赠弘农太守,北宋时被追封为闻喜伯。
郭璞为正统的正一道教徒,长于赋文,以《游仙诗》名重当世。《诗品》称其“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文心雕龙》也说:“景纯仙篇,挺拔而俊矣”。
曾为《尔雅》、《方言》、《山海经》、《穆天子传》、《葬经》作注,传于世,明人有辑本《郭弘农集》。[2] 丘延翰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堪舆大师,闻喜人。
相传其堪舆术授自白鹤仙人。唐玄宗开元中,星气为异,朝廷患之,遗使断其山。
究其实,则丘翰所作之山也,捕之弗得,诏原其罪,乃诣阙,进图经三卷(天机书),自撰《理气心印》。玄宗爵以亚父,乃以金匮玉函藏其书。
杨筠松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堪舆大师,名益,别号亦玄,世称‘救贫先生’。著《疑龙经》、《撼龙经》、《一粒粟》、《天元乌兔经》 《风水对联》自然山水好风水 ,天地乾坤良云天;横批:风生水起,据杨筠松国师记载,大门张贴此对联风水好。
廖瑀廖瑀(943--1018年),著名堪舆家。派名克纯,字伯禹,号平庵居士,又号金精山人,故后世称其为廖金精。
宁都县黄陂镇黄陂村人。远世居河南,先祖廖崇德于唐贞观庚子任虔化(今宁都)县令,遂落籍虔化,为廖氏始祖。
瑀即崇德之十世孙,也是迁黄陂始祖廖銮之四世孙。世孙,黄陂廖姓始祖銮之四世孙。
瑀天赋聪敏,博学强记;好奇幻之术,谙天文地理。年十五,通五经,乡人称廖五经。
宋初,以茂异荐,不第,于是潜心研究祖父廖三传、父廖通之堪舆术,即继承杨筠松与仆都监所授之术。曾师事德兴吴景鸾。
一生专为人卜地建房筑坟寻找“风水宝地”,足迹遍及赣、闽、粤。曾为饶州许氏卜宅,对主人说:“日后贵府子孙当有为吾州守者。”
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许氏一裔孙考中进士,授赣州知府,回忆廖瑀遗言,遂派人致祭并为瑀立碑记。瑀在其父辞世时,年仅十二,中年时,精堪舆术,遂将其父骸骨迁葬大墓岭人形,复将其父之骸骨迁葬福建宁热水狮形。
瑀从此未回黄陂,隐居金精山,专心著述。殁于宋天禧二年,寿七十六岁。
葬本里雷坑金钗形右股穴(墓无存)。子二,长千五郎,次千八郎,均迁福建,故宁都已无瑀之嫡裔。
瑀将其术传二子,均迁福建,其术亦传福建;又传其三第克谦之子十九郎(讳邦),迁兴国山寮,其术亦传兴国;还传德兴高徒傅伯通与邹宽。瑀著有《怀玉经》、《扒沙经》、《入式歌》、《金精鳌极》、《地理泄天机》、《葬法新印》等行世。
省、府、州、县志均载瑀虔化(今宁都)人,对照家谱记载无讹,独《中国人名大辞典》载瑀雩都籍,有误。曾文迪曾文迪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堪舆大师,为江西雩都县人,父曾求己(号公安,著青囊序)。
文迪于经纬、黄庭、内景之书,无所不究,而地理尤精,粱·贞明 年间(915年―920年),游至袁州府万载县(江西庐陵),爱其县北西山之丘,谓其徒曰:(死葬我于此)。及卒,葬其地。
后其徒在豫章(江西南昌)忽见之,骇然而归,启其坟墓视之,乃空棺也。人以为尸解。
著《寻龙记》、《阴阳问答》。刘江东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堪舆大师,杨公弟子,江西雩都县上牢人,子刘颖(次子),婿谭文谟,皆世世相传。
据《地理枢要》云;(唐国师筠松于焉祖岩授之,曾、刘诸子焚香发誓,地坐、面乾,相愿不语,书地作图,图毕,相舆礼拜而退,当时文迪契其旨。江东既退,又从而质诸,然后尽得其义。)
世传有《画荚图》乃刘公子、婿之后代所著,又有《金函经》为雩都谭宽(字仲简,号敦素)著,又传《倒杖法》为杨公所授。司马头陀相传为我国唐朝时期著名的堪舆大师,其生平不详,《地理人子须知》引用诸名家堪舆书目,载《司马头陀水法》云:(司仙著荆门州马仙观,有台基尚存,即其成道之所也)。
《消遣集地理辨证补》载有(玄关同窍歌)。江西通志谓其名曦,唐时人。
何令通我国南唐南唐国师,著名的堪舆大师,名何溥,赐号(紫霞),庐江郡 唐代益昌县令何易於第五代孙子,其祖从庐江迁居河南颍阴县(今属漯河市);因得罪皇帝遭贬至海宁县县令,今(休宁县)县令,晚年隐居安徽婺源, 精堪舆术,著《灵城精义》,修道精灵,用心火自灼而化身。其书分两卷;上卷论形气,下卷论理气。
吴景峦宋朝时期著名的堪舆大师,字仲祥,德兴人(江西省),父授青囊术于陈搏。庆历间诏选阴阳者,郡学举景峦。
入京,入对称旨,授司天监正。未几,以上(牛头山山陵议状)奏言过直;有(坤风侧射,厄当国毋。
离宫坎水直流,祸应至尊下殿)之语,上不悦,下狱。寻以帝晏驾遇救。
后徽、钦二帝北狩,卒果如其言。后弃仕途,修真于天门西岸,曰《云山洞》,著有。
3 名人评价绿野仙踪,要有名字,急著名古典长篇神话小说《绿野仙踪》的主人公为我们成安人冷于冰。
他秉性正直,因不肯趋炎附势,乃毅然弃职,远走他乡,求仙学道,修炼成神通广大的神仙。他惩恶扬善,抑强扶弱,拯救黎民,做出种种善举。
冷于冰,字不华,成安县城内西街人,生于明朝嘉靖年间。他的高祖冷谦,深明道术,在洪武时天下知名。
他的曾祖冷延年,精通医道,善针灸,有神医之誉。祖父冷时雪,弃医就学,得进士第,官至太常寺正卿。
父亲冷松,由举人选授山东青州府昌乐县知县,历任六年,因清正廉洁,不徇情面,与知府不合,被削职回乡。 冷于冰自幼聪慧。
7岁时,凡诗词之类,父亲口授一两遍,他就牢记不忘。到12岁,于经史、诗赋、引跋、记传、古文写作等等,无不通晓。
至于时兴的八股文,不仅能熟练地掌握其写法,而且写出的文章颇有大家风范。14岁,相继参加县、府考试,皆取第一,从此文名远播,通省皆知。
19岁那年,赴京参加科举。时权臣赵文华的儿子赵思绎20岁生日,小小年纪竟要庆寿,而且特爱沽名钓誉的他,还突发奇想,请求太师严嵩为他作一篇寿文,悬挂中堂,做作炫耀。
严嵩与赵文华本是朋比为奸的同党,沆瀣一气的狐朋狗友,情面上推却不得,便令幕宾、门客代为撰写。说起来容易,不过一篇祝寿文词罢了,然而却令这些舞文弄墨者颇费脑筋。
因为以前写寿文,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按惯常体例,寻他们一些嘉言懿行,无论怎么夸如何夸赞,都不为过。而现在的寿主却是一个20岁的毛孩子,祝寿者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师,这难度就大了。
他们绞尽脑汁写出十几篇,结果严嵩一篇也没相中,不是嫌誉扬太过,就是失之寒酸。有人找到冷于冰,求教此事,冷于冰略一思索,挥笔顷刻写成。
文曰: 客有为少司空长男龙岩世兄寿者,征言于余,问其年则仅二十也。时座有齿高爵尊者,私询余曰:古者八十始称寿,谓之开秩,前此未足寿也。
礼三十曰壮有室,今龙岩之齿甫壮矣,律之以礼,其不得以寿称也明甚。且人之子事亲也,恒言不称老。
问司空赵公,年仅四十有五,龙岩二十而称寿,无乃未揆于礼乎?曰:“余之寿之也,信其人,非以其年也。”诸公曰:“请述龙岩之可信者。”
曰:“余之信之者,又非独于其人,与其人之友信之,乃所以深信其人也。”诸公曰:“因友一心其人,亦有说乎?”曰:“说在《小雅》之诗矣。
《小雅》自《鹿鸣》而下,《湛露》而上,凡二十有二章。其中如《伐木》之燕朋友,《南陔》、《白华》之事亲,悉载焉。
盖上古之世,朋友辑睦,贤才众多,想与讲明,忠孝之谊以事君亲类如此。由此观之,则事亲之道,得友而益顺,岂徒在盥漱馈问之节哉!龙岩出无斗鸡走狗、挟弹击瓦之行,入亦无锦帐玉萧、粉黛金钗之娱,惟以诚敬事亲为务,亦少年之鲜有者乎?察其所与游者,皆学优品正,年长一倍之人,而燕行肩随者,绝少夫老成之士。
其才识必奇,其操行必醇谨,其言语必如布帛菽粟,可用而不可少,此非酒醴之分所能罗致也。今龙岩皆得而有之,非事亲有以信其友,孰能强而寿之哉!昔孔子称不齐曰:有父事者三人,可以教孝;有兄事者五人,可以教弟;有友事者十二人,可以教学。
余于龙岩亦云:富贵寿君所有之,而余为祝者,亦惟与其友讲明事亲之道,自服食器用,以至异日服官莅民之大,无不恪遵其亲而乃行焉。庶有合于《南陔》、《白华》之旨,而不失余颂祷之意也。
夫如是,即称寿焉,奚不可?”诸公曰:“善!”余遂书之以复于客。后有观之,其必曰:年二十而称寿,自余之与龙岩世兄始。
这篇寿文,打破常规,不重歌功颂德,而着重写友情,夸之有分寸,嘱之语重心长,严嵩甚是称赞,十分器重其才华,于是聘为幕客,大小事都要与他商量。御史张翀,因山西出现严重旱荒而报请皇上紧急赈灾,并指责严嵩知情不报,封锁皇帝视听。
严嵩又急又恨,命冷于冰草疏为他辩护,并诬张翀谎报灾情。于冰劝严嵩以百姓为重,他说:“因一人之私怨,害百姓之全家,恐仁人君子必不如此存心”。
严嵩大怒,斥责道:“夫妾妇之道,以顺为正,况幕客乎?”冷于冰听他将幕客比之于妾妇,哪里受得如此屈辱?便毅然辞职走人。这年参加考试,冷于冰又得了第一名解元,但奸贼严嵩岂能容他?一张便条便将他的名次取消了。
冷于冰受此打击,从此无意功名。为免于严嵩的迫害,便隐于他乡为道。
清朝人李百州,以冷于冰为主人公,创作了长篇神话小说《绿野仙踪》。全书共一百回,六十多万言。
头五回基本上是写实,叙述冷于冰的青少年时代和为严嵩做幕客之事,后九十多回则属于演义,写冷于冰求仙学道及其成仙后的种种所为。该书被称为清代中叶的一部重要的长篇小说,有学者甚至将其与《水浒》、《金瓶梅》相并列。
4 中国古代长寿之人有哪些在帝王中有10人是远古时期的传说,道家仙人长寿是其本职工作,医家和文学艺术家长寿有据可查,看来工作与长寿有一定的关系,学医的懂得保健、学文的能修身养性,故可以长寿。
一、远祖 1彭祖:中华第一寿星,姓笺名铿,颛顼孙子(黄帝第八代孙),尧封地彭城,后世称他为彭祖。师从尹寿子,隐居武夷山,商末已有767岁(或说800余岁)。
善调雉羹,尊为厨行祖师爷。确切生平不可考。
2伏羲氏:人文始祖,三皇之首,传说即太昊,本姓风,教民渔猎畜牧、始画八卦,与妹女娲成婚,人首蛇身。在位150年,享寿194岁,确切生平不可考。
3炎帝:神农氏,以火德王故称。姜水姜姓部落首领,建都曲阜。
神农尝百草,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在位120年,享寿155岁,确切生平不可考。
4黄帝:人文初祖,公孙轩辕,生河南新郑,寿110岁(或称240岁),确切生平不可考。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以及夏、商、周的君主都是其子孙。
5颛顼:黄帝之孙,姓姬号高阳,黄帝传位于他,在位78年,死时90多岁,确切生平不可考。子孙很多,屈原自称是其后裔。
6帝喾:黄帝曾孙,姬高辛,30岁颛顼传位于他,在位70年享寿百岁。其中4个儿子:弃(稷)是周的始祖;契是商的祖先;挚继承帝位;禅让给帝尧。
7尧帝:五帝之一,姓尹祁(陶唐)名放勋,尧是谥号。18岁继位,在位90年,禅让给舜帝,28年后故去,约136岁(或称114或118岁)。
8舜帝:五帝之一,虞舜,《史记》说是冀州之人,家世寒微。30岁被尧相中,20年后继位,在位67年,故约117岁(或称110岁)。
禅位于禹。 9少昊:黄帝之子,迁都曲阜,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
在位84载,寿百岁崩。 10大禹:中国第一个国家元首,姓姒名文命,善治水。
《帝王世纪》:年74舜始荐,荐后12年舜老摄天子事,五年舜崩,年百岁崩于会稽。 二、帝王 1周文王(前1148-前1051):商末诸侯之长,姬昌,灭商的奠基者,96岁。
2周武王:周建立者,姬发,在牧野讨伐商纣。生卒年不详,在位19年崩,传说93岁,似不可信。
3周穆王:姬满,喜道术,游天下。50岁继位,在位54年,活了105岁。
4慕容德(326-405):十六国南燕创立者,辽宁义县人,鲜卑族,80岁。(天龙八部中慕容复的祖先) 5萧衍(464-549):南朝梁武帝,常州人,笃信佛教,在南京拘禁而卒,86岁。
6武则天(624-705):唐女皇,国号周,并州文水人,82岁。 7钱镠(852-932):五代十国吴越国王,奉北方朝庭。
临安人,好吟咏,81岁。 8赵构(1107-1187):宋高宗,南宋皇帝,在杭州苟且偷安,81岁。
9忽必烈(1215-1294):元世祖,成吉思汗之孙,拖雷之子,在北京病逝,80岁。 10乾隆(1711-1799):清朝皇帝,满人,享年89岁。
三、文臣武将 1仓颉:黄帝左史官,汉字创造者,姓侯冈名颉,白水人,有双瞳四目,110岁。 2伊尹(?~前1713):商初大臣,莘县人,助汤灭夏,世称贤相,享年百岁。
3姜太公:西周谋略家,辅佐周武王灭商。姜尚,字子牙,封于齐成为齐国始祖,称姜太公,东海海滨人。
80岁遇周文王,确切生平不可考。 4老子(约前600-前500):春秋道家创始人,李耳,楚国苦县(河南鹿邑)人,著《道德经》。
传说生下来已经81岁,大耳,确切生平不可考。 5管仲(725-前645):春秋齐国政治家,安徽颍上人,与鲍叔牙故交,81岁。
6范蠡(前536-前448):前517年,春秋政治家、军事家和儒商之鼻祖,南阳人,事越王勾践灭吴功成身退,泛舟五湖,89岁。 7孟子(前385?-前304):战国儒家代表,名轲,鲁国邹(邹城)人,据说84岁。
8吕岱(160-256):三国东吴名将,如皋人,封大司马,95岁。 9苏颂(1020-1101):宋宰相、天文学家、医学家,祖籍厦门生镇江,著有《新仪象法要》、《图经本草》,复制水运仪象台,82岁。
10顾思远:《南史》云,散骑侍郎,钟离人,食兼于人,头有肉角,112岁。 11吕坤(1536-1618):明政治家和学者,开封宁陵人,万历“三大贤”之一,83岁。
12纪晓岚(1724-1805):乾隆礼部尚书、《四库全书》总纂修,河北献县人,终老京师,82岁。 13张廷玉(1672-1755):清吏部尚书、《明史》总裁,安徽桐城人,84岁。
终清一代,汉大臣配享太庙者惟其一人。 四、医家 1扁鹊(前407-前310):战国医学家,名秦越人,号卢医,中医鼻祖,河北任丘人,著《内经》《外经》失佚,104岁。
2华佗(145-208):汉末神医,安徽亳县人。《后汉书》曰,“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
据此,应当是长寿而终,非曹操所杀。 3葛洪(283-363):东晋炼丹家和医学家,自号抱朴子,江苏句容人,在广州罗浮山病逝,享年81岁。
或云卒于343年,享年61岁。 4陶弘景(456-536):南梁道教思想家、医学家,镇江人,梁武帝辄就谘询,时称“山中宰相”,81岁。
5王冰(710~805):唐太仆令,擅运气学和辨证论治,传《玄珠密语》,95岁。 6孟冼(621-713):唐代医学家,河南汝南人,撰有食疗《补养方》,93岁。
7张文仲(620-700):唐武则天御医,洛阳人,功风与气研究,约80岁。 8孙思邈(。
其中较为典型的是,民间俗师不懂天文,无法推算天星,便伪造出“乌兔经”,即乌兔太阳择日法,说是杨公择日真诀,并摘录蒋大鸿《天元歌》“一卷天元乌兔经,留与人间作宝筏”之语,以示源于经典。
那么乌兔太阳择日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作一简要的介绍。 起例歌诀: 「冬至坎宫起甲子, 立春艮上震春分, 立夏巽四顺甲子, 离夏至定逆轮。立秋坤上秋分兑, 立冬日在乾上遁。挨到用日止何位, 更从本起星名, 土金杰罗孛日月, 计木九星依次行。如遇日月金木吉, 土杰罗孛计凶。」
起例歌诀如下 :
冬至起坎立春艮, (即冬至坎宫起甲子, 立春艮宫起甲子)春分震上甲逆, 立夏巽宫从顺走,入立夏巽宫起甲子顺行)夏至离宫定逆流,(夏至离起甲子逆行)立秋坤上秋分兑, 立冬乾上走无休。
九宫
乾六←立冬 兑七←秋分艮八→立春 离九←夏至
中五
巽四←立夏 震三←春分 坤二→立秋 坎一←冬至
冬至、立春、春分、立夏、顺甲子, 夏至、立秋、秋分、立冬、逆甲子。
土、金、木、罗、孛、日、月、计、水九星, 由所到宫位推排(顺随节气)
其法以冬夏二至分顺逆。如以「丁丑」日用事, 时在冬至节后, 则在坎起甲子, 顺推。即甲子在坎一, 乙丑在坤二, 丙寅在震三, 丁卯到巽四, 戊辰到中五, 己巳到乾六, 庚午到兑七, 辛未到艮八, 壬申到离九, 癸酉到坎一, 甲戌到坤二, 乙亥到震二, 丙子到巽四, 「丁丑」到中五。就从「丁丑」所临之中五, 起九星顺排。即在中五起土星, 金星到乾六, 杰星到兑七, 罗猴艮八, 孛星到临九, (日即太阳)到坎一, 月历即太阴)到坤二, 计都到震, 木星到巽四。则是日乌兔太阳到壬子坎方, 太阴到未坤申方, 金星到戌乾亥方, 木星到辰巽已方。故坎坤乾巽四卦十二山向方道, 皆可造葬修整。
又如于甲子年八月初八日「丁丑」日作修造, 查是日系在秋分后, 乃在兑宫起甲子逆行(因夏至后至立冬属阴逆行)即甲子起兑七 甲戊到乾六, (六甲推真)乙亥到中五, 丙子到巽四, 「丁丑」到震三。就在震三起土星逆行, 视日月金木四吉星到何方。择其合者取用。
传承者赞叹说:“本篇选择乌兔经,自杨公剖露以来,遵行已久,以迄于明之蒋公平阶,特著天元第五歌赞颂不已。而见毁谤于荆卿青江子,其云乌兔太阳,将十一曜截取九曜,颠倒错乱,大悖天上七政四余之理。彼实不知,此九曜与七政四余之经纬度之七政不同。噫!彼自以为通家,竟邈视杨公之真传,殊不知杨公是篇,实具易学之奥理,岂青江子所能窥!”
原作者谓:“彼(指青江子)自以为通家,竟邈视杨公之真传,殊不知杨公是篇,实具易学之奥理。岂青江子所能窥!”,轻描淡写的一句话,就欲将乌兔经定位为杨公真传,殊知杨公《疑龙经》“选择篇”中分明讲周天本是十一曜,只嫌逆伏灾炎炎 分明是十一曜而非九曜,清朝明师青江子言而有据,蒋公“一卷天元乌兔经”所云之乌兔,乃是指金乌与玉兔,即日与月也,而与彼之乌兔名称虽同,但用法却有天渊之别,蒋大鸿之天元第五歌分明是讲七政四余天星择日,非是俗师之乌兔择日法也,诸位通读天元歌第五即知。由此可知,自古以来造假者的惯用手法,就是断章取义、曲解原文,不解真经义理,却假冒商标,指鹿为马,不料真假对质,假无遁形。所以,此话应当这样讲“杨公造命法,实具天文易学之奥理,岂乌兔择日辈所能窥!”
严格来讲, 乌兔太阳择日法乃后人伪托,并非杨公“周天度数看躔伏”之造命法,也不是蒋公浑天宝照候天星七政天星择日之范畴,青江子所论极是。 乌兔太阳择日法与七政四馀天星择日法分别:
首先,七政四馀天星择日以天星之实际运行而定,有形体可凭,乌兔太阳之九星日,是无形无体凭空想象的东西;
其次,七政四馀天星择日以各地之经纬度及用时时刻用弧角以定命宫,以山向、命宫及各星形成之角度以定吉凶,乌兔太阳则否;七政四馀天星择日乃天文推步之学,繁且难以入门,又甚难精通,须要得师授方可,乌兔太阳则否。
再有,乌兔太阳择日吉星永远是吉星,凶星永远是凶星,呆板教条;而天星择日吉凶随时而定,吉凶星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符合唯物辩证法。
乌兔太阳择日法所排列之星象,并不是实际的天文星象,因为实际星体之运行有疾迟伏留等现象,而乌兔太阳择日法是呆板胶滞的。实际天象还应考虑岁差,况且实际星象之计算,非精专历法者,不能推算准确。
试举月星为例,其之运行轨道与黄道有5度之倾角,与赤道之倾角则在195度至285度之间,故其之交点,我们称之为“节”,节过后逐渐西行,经186年,又回归原处,在186年内与赤道倾角有约10度不到的变化,天文上称之为章动,其结果是由岁差使球轴沿轨道有小椭圆之运动,其值约92秒,黄白交点退行于黄道每日约3分11秒,积6709339日,约186年而运行一周,谓之正交,其运行半周时,月道方向与初期必相反,故月行每周必变其道,成螺旋形,出入黄道左右各有5度8分,影响其运行的因素很多,其主要有太阳运行、出差、年差、月差等,所以计算真正的月亮位置,每一步骤均需矫正,其次,上升点与近地点又不是常数,要先求平近点角,再求月在白道上的位置,再求其在黄道的经纬度,计算相当繁复。如果要计算精确的太阴到方,则有大量的计算,必须借助三角函数,最好是借助软件。
因此七政天星择日与乌兔太阳择日法计算出来的方位,有很大的差别。
经考,杨益,字筠松,号救贫(另有称号叔茂),生于公元834年,卒于公元904年。杨公天资聪慧,少年悟性异常。公元854年,年方二十岁时登科第入朝为士。唐僖宗时,官至朝廷金紫光禄大夫,为三品命官,掌灵台地理事,主管宫廷建筑、重要寺庙的规划布局,以及天象观察、皇族祭祀等职。试想汉唐时期天文学发达,杨公又是硕学大儒,职掌灵台天文,岂能不知星体运行之理杨公在《疑龙经》“选择篇”中也说得很明白:“我因历数考诸天,玄象幽微万万千;星到晓时次第没,只有阳乌万古存”。诸君再细读“造命歌”也可知,该歌诀言简意赅,非深识天星者不足以语此。而<<乌兔经>>之义,先贤辨论多矣,识者一见便知,乃鄙俚野夫无知妄作也。
综上所述,杨公造命法及蒋大鸿<<天元五歌>>之第五歌“选择”篇讲的就是七政四馀天星择日,非乌兔太阳择日也。言乌兔择日是杨公择日真诀者,乃无稽之谈,其理明矣。
中国先民从生活经验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认识到宇宙的规律对人的影响。远从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择日。至乾隆皇帝时,《协纪辨方书》之后,才集择日学之大成。
风水择日,可谓五花八门。择日也称为“造课”,或称之为“选日子”。择日目的是择吉,趋吉避凶。
择日好从表面上说,事事顺利。择日好如同发电机一样源源不断地给我们提供动能,自身一定条件下,外界匹配好,获取的能量就大。
中国先民从生活经验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认识到宇宙的规律对人的影响。远从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择日。至乾隆皇帝时,《协纪辨方书》之后,才集择日学之大成。
中国的历代先贤,对择日均是十分地重视,无论是交易、开店、出行、建房、入宅、嫁娶、搬迁、筑堤、开工上梁、开市、修宅、安葬、祭祀、求嗣、入学、凿井等等方面,都要选取一个吉祥的日子从古至今,择吉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一直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
择日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必须要配合风水自身规律和主人的八字来进行选择。
目前大量带有择吉性质的日(月)历、通书等充斥市场,鱼龙混杂、错漏百出,不注明用途曰吉曰凶。择日的另一误区,有些读者不明其道单凭通书或日历上标明的十二建星和宜忌注解,以为只要是按黄道吉日或书中注明的宜忌,就可以择取日子而行事,其实这是一种盲目的做法。殊不知,即使是相同的民事活动,同一个吉日,对于不同属相不同命局的人来说,对其中一部分人来说可能是吉的,但对另外一部分人来说却可能是凶的。
风水择日《天元乌兔经》为择日正宗。先古神话传说日中有乌,月中有兔,故合称日月为乌兔。后人常用乌兔来形容时间,乌飞兔走(喻时光流逝)。
《天元乌兔经》是唐杨筠松撰,为选择家正宗秘传。此法不关地术,系时日选择之法。它的起日根据是以每月初一的干支为标准查朔日地支属何卯管辖,即看其卯上是何天干,凡逢已卯,丁卯,癸卯,等三卯,则从地盘子上加卯,顺行十二宫。若落一宫为水星吉,二宫为太阴吉,三宫为木星吉,四宫为计都凶五宫为土星凶,六宫为罗喉凶,七宫为金星吉,八宫为太阳吉,九为宫火星凶。
笔者曾用此法为南京新城市广场择日择时,因和南京大学一教授受朋友之托而为之,提前半月告之何日动工典礼。动工前两天南京遭遇大雨,一直下不停,主办方打电话与笔者商议能否进行,因是大工程来的嘉宾较多和有关领导。笔者告之按原定时间不变。开工当天七点还在下雨,主办方坐不住了,笔者告之继续。九点没到雨停了,十点出来太阳,下午三点主办方打来电话,说已安排人接笔者晚上宴请。餐桌上主办方负责人津津乐道告之,开工顺利,结束后不到半小时又大雨来临。
冷谦文言文
本文2023-10-30 05:32:1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2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