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赠送物资诗句
日本赠送物资诗句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是从《诗经·秦风·无衣》中节选的,确实选的非常到位,用短短8个字,就告诉我们。他们会和我们一起穿战袍,一起和疫情奋战。词意精准,引用合理,日本人对诗词的精通也让不少人叹为观止。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王昌龄的《送柴侍御》,“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是在日华侨自己苦思所得,为了让这首诗更好的表达出自己跌心声,她翻阅了很多古籍,并且还和自己的同学商讨了许久。以诗寄情是中国自古就有的方式,也是中国独有的方式,她们希望自己能够用最传统最特别的方式表达出对祖国的支持。
1. 前卫派(上田桑鸿、大泽雅休为其代表人物)。一九四六年兴起的前卫书法运动,认为应把书法本身还原到最原始的黑与白的观念中去,有了黑白就有了书法的一切。它没有规则和范围的限制,强调书法要从文字概念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以脱离字帖为出发点,在创作时首先考虑该造型究竟反映了什么,尝试在平面上塑造出一种立体形象。举一个例子:写一个“三”字和画三条横线,其意义和表现大相径庭,而该派显然主张取后者。
2. 少字数书派(手岛右卿为其领袖)。少字数也称象书派,虽然也强调造型美,但更侧重对蕴蓄于文字之中生命力的表现,它没有脱离字的本来字形和意义来夸张地表现造型,相反其不少作品仍保持汉字的本来结构,只是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他们认为:“表现主义者只有通过追求少字数才能发挥自我意识,才能在形象本身意义上产生更美好的效果”;“构思时须有充足理由说明此字形,而不是追求造型创作”。可以说,这一派的作品多采用图画式的少数字形式,将“画意”融入到了“字意”当中。1957年的第四次圣保罗国际关术展上,手岛右卿参展的作品《崩坏》便引起国际美术界注目。
3. 现代诗义书派(或称为新调和体派,金子鸥亭是首倡者)。它始于本世纪三十年代,然而确立自己的地位也是在战后了。以前日本真正意义的书法仍然和中国一样,一律用汉字书写,内容也无非古典诗文之属。随着时光流逝,不少人已不谙汉字、汉文,这就给书法的普及传播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只有对其进行改造,才能赢得更多的创作者和欣赏者,这是近代诗文书法产生的直接原因。它是汉字、假名的混合体,在创作中注重从汉简等古老书法形式中汲取养料,书写内容多取乎现代作品,书写上尽情发挥,不受拘系。与传统书法作品相比,已有很大变化,但与前卫书法相比,则仍属保守型。
中国书法 → 日本书道
日本书法是由中国传播过去的,只是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变更,略有了他们自己的风格。不过日本书法的根仍然是中国的汉字!中国的书法形成了他们的书道。书道是日本书法的综合艺术,它追求意境、情操和艺术美。日本书法分两类,一类是汉字书法,另一类是假名书法。7世纪时,日本引进中国的表意文字,称为“汉字”。中国书法传入日本后,上层人物首先效仿。中国宋、元高僧和书法名家的墨迹大量传人日本,日本禅宗书法兴盛起来。中国高僧隐元及其弟子东渡日本,传入苏东坡、文徵明等墨迹,并大力推广,日本又掀起“唐样”热。儒家、文人书法进入了繁荣期。明後,金石学家杨守敬赴日,播扬六朝碑帖,好学的日本人兴起了临摹、学习六朝北魏拓本的热潮。这苍劲、雄浑的六朝书法,对日本传统书法的影响很大。日本书法名家丰道春海以“左琴右书谁识个中趣味,南邻北里哪知物外佳游”来比喻两国书法的同根相连。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日本自古以来对中国的文化是极为的仰慕,因为作为小国没有自己的文化基础,所以发展不出自己的文化特色,以至于他们拼命的吸收中国的文化。
从古代开始,日本人就非常喜欢李白、杜甫等诗人,甚至夸张到他们会模仿诗中所描绘的场景来作为自己的日常生活习惯。
而在这些诗人中,白居易是最受欢迎的,那么日本人喜欢白居易是因为他的诗多?还是白居易的诗通俗易懂?
要了解其中原因,还得从白居易诗文中独有的特点和日本人的审美情趣来分析。
元和十年,白居易给好友写了一封信《与元九书》,这封信中白居易将诗文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大多数人喜欢白居易是由于他侧重的讽喻诗,如忧国、忧君、忧民、忧物等,而这也恰恰是我们在课文中所吸收的。
但日本在白居易诗文方面感悟跟我们截然不同,他们更喜欢白居易诗文意境中的闲适诗,对讽喻诗并不感冒。
日本人的审美意境,谓之“物哀”。
“物哀”一词在江户时代就已经出现,是由当时的日本国学大师本居宣长提出的,“哀”在日语里是一种喟叹,是绝对主观的感情,我心光明,黑夜也是白天;“物哀”则不一样,它似需要一个作为客观实在的“物”作为投射,需要用心去感受。“物哀”是一种文学审美、也是一种人生修养。
作为充满“物哀”精神的日本人,他们不喜欢白居易讽喻的诗,因为政治是包含着利益、是世俗的,它们不属于物哀的美,无法让日本人对它进行心灵上的审美。
白居易的闲适诗对日本人的审美就不一样了。
白居易早年时仕途坎坷,因无法成就自己的希望,所以这个时候的诗大多数以讽喻为主。但左迁到江州后,他的诗文风格为之一变,收敛了早期的锋芒,转向自然与内心的宁静,正是这闲适、感伤的诗,引起了日本人审美上的共鸣。
在平安时代的日本知识分子对白居易这种入仕又出世的生活态度崇拜不已,他对生活的感悟正是日本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在这样的生活感悟中写出来的诗,充满了闲适、自然、感悟,非常符合日本人“知物哀”的审美境界,让日本人对白居易的诗如此如醉。
日本人对白居易的仰慕是从古至今的,不仅民间文人喜爱,就连天皇对白居易的诗也是如此如狂。
在日本的古籍中有记载,嵯峨天皇喜爱白居易的程度,比如他将《白氏文集》藏在秘府,视为枕秘;又如他在位时专门设置了《白氏文集》的侍读官,白居易的诗是皇天每日必学的课程。
古籍还记载嵯峨皇天与小野篁之间一段经常的故事:
白居易的《春江》中“闭阁唯闻朝暮鼓,上楼空望往来船”,嵯峨天皇将“空”字改成“遥”后再交给小野篁鉴赏。小野篁看了后,立刻将“遥”字改为“空”,嵯峨天皇顿时变色,说道:
“此句乐天句也,试汝也,本空字也。”
在后来的醍醐天皇、村上天皇等都是白居易的狂热粉,醍醐天皇更是表白道:“平生所爱,白氏文集七十卷也。”
(醍醐天皇)
在这样狂热的环境下,不但天皇们对白居易诗集热爱,整个日本上层贵族也都尊白居易为“神”,他们学习、理解、熟读、品味白居易的诗。这种风潮已然成了高雅、地位的象征,如果有哪位贵族不会一两首、或品不出白居易诗文的意境,那么这些人就会被其他贵族看不起,更甚者会被天皇冷落。
在这些忠实粉丝中有两位女性更是已经到了“脑残”的地步。
日本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的清少纳言是《枕草子》的作者,她的雅号“草庵”便是出自白居易的“兰省花时锦帐下,庐山夜雨草庵中”。
一次大雪后,皇室中人问“香炉峰雪想如何?”
清少纳言听后,便掀起门帘远眺风景,这种行为艺术就是来自白居易的“遗爱寺钟欹枕听,香炉风雪拨帘看”。清少纳言就连行为都已经融入到了白居易的诗句中,可见她对白居易的仰慕。
紫式部,“平安时代三大才女”之一,虽然与清少纳言不和睦,但她一样是白居易的狂热粉。在其传世名作《源氏物语》中,引用了白居易的诗词多达百余首,不止如此,紫式部设立的白居易新乐府讲筵更是日本最早的白居易乐府讲坛。
白居易在日本这么受欢迎,他本人知道吗?
我想他或许知道吧。会昌五年,白居易在《白氏文集》中写道:
“《集》有五本,其日本、新罗诸国及两京人家传写者,不在此记”
由此可见,白居易应该知道自己在海外很受欢迎。日本朝廷对白居易的喜爱后来影响到了民间,普通知识分子也加入到了白居易的粉丝团,甚至还出现了专门研究他的诗文的社团。
日本赠送物资诗句
本文2023-10-30 06:00:4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2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