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作品落款与印章常识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书画作品落款与印章常识,第1张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1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

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

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须盖了。

2国画横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须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3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4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喧宾夺主。

5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末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6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7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8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9 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0 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1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2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制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13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14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15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须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16 普通印泥不适用於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17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1 文言文书信的书写格式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

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

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 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

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 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 “再启”字样。 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

但与“启辞”相仿,旧 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

2 文言文书信的书写格式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

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

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

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

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

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

“再启”字样。

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

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恕不一一。

3 文言书信格式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

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 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

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

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

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劭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

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

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

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

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

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

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阅知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

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

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

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

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

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

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

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

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

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

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

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

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

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

别来无恙 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久,拳念殊殷。

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

日前曾奉一函,谅已 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

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4 文言书信格式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

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 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

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

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

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劭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

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

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

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

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

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

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阅知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

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

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

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

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

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

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

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

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

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

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

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

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

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

别来无恙 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久,拳念殊殷。

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

日前曾奉一函,谅已 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

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5 书信中,为什么顶格写表示尊敬

人以为是古时写信经过历史的选择而遗留下来的标准的,容易让人们接受的一种流行的书信形式,其他的书信形式因为不礼貌或者不合理渐渐就被淘汰了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来信人的尊敬写信时,人们通常要在信的末尾处写上“此致”,再另起一行写上“敬礼”;“此致”后面一般不加标点,而“敬礼”后面则加感叹号这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写信格式“敬礼”人们一般都懂,这里的“此”,并不是针对后面的“敬礼”而言,而是指前面书信中所写的内容例如,写回信时,末尾用“此复”;下通知时,末尾用“此通知”;发布命令时,末尾用“此令”这些都是煞尾语,“此”字的作用在于概指前文,了结全篇,而“致”字当“尽”或“与”讲,含有无保留地给与或呈献之意“致xxx书”,即“与书”;“致词”,即“献词”“此致”两字连用,意思就是“上面的话说完了”,这是从文言文中因袭下来的“此致'是一封信的煞尾,它与“敬礼”之间并不存在动宾关系五更分两年年年称心 一夜连两岁岁岁如意 恭贺新春。

1书画作品落款与印章常识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1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

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

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须盖了。

2国画横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须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3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4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喧宾夺主。

5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末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6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7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8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9 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0 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1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2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制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13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14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15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须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16 普通印泥不适用於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17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2中国字画的落款有何讲究

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题写的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

唐以前作家多不题款,所以古 代作品考究起来非常麻烦,也造成了许多赝品。 落款除了字体、字形之变化外,可分“单 款”与“双款”两类,分述如下: 1、单款 单款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

一幅作 品完成之后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二示对作品负责。 短款: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一字款: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二字款: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 姓名。

三字款: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 加一 “书,,字。 四字款:多为姓名三字再加“书”字或用 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

五字款:五字多三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 名上加年,下加“书”。 六字款:六字中多以三字姓名上加年或两 字姓名上加年月。

七字款: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三字, 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 长款: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 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三可补空 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加作者斋轩号者: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 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 加作者字或别号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 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

加作者官名者: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 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 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 奉敕书”。 2、双款 双款分“上款”和“下款”。

下款的内容 与单款的基本一致。上款写的内容包括对方字 号、称谓及说明作品是应对方要求而作或请对 方指导一类的词语,如“雅属”、“正腕”、“偭 正”等。

3书画作品落款与印章常识

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

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

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

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

它不仅起能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

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如下图)。

书法作品在谋篇布局时,要考虑到落款的位置。如果书赠对联,须将上款写在上联,下款落在下联;其他作品格式一般都写在左边,如分两行落款,则上款写在前行,下款写在后行;若单行落款,则上款写在上半部,下款写在下半部,以示礼貌。

单款和双款都不能和正文平齐,要有参差,才不致平板,一般上下都要空出几个字的位置,而且落款要尽量上靠,宁可上紧下松,不可上松下紧。 落款的字体,一般是隶不用篆,楷不用隶,行草不用楷书。

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行书;正文若是隶书、楷书、魏碑,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草书落款,除用于自身为草书外,因较难识别,一般不用于落款。

实际运用最多的落款字体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款字的大小应小于正文字体的大小,以使主次分明。

以上落款形式,是针对竖幅作品而言的。对于横幅作品,一般只落下款而不落上款。

与竖幅作品相同的是,落款的起头与结尾,都不能到达或超过作品正文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一个字。 常用落款用词 一、称谓 长辈:吾师、学长、先生、女士。

如果长辈是七十岁以上的老者可称某某老;八十岁以上的长者可称某某翁。 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法家、博士(对书画或某一方面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如眉公赠亲墨可谓:吾弟亲墨雅赏;景军赠佩刀使者便可谓:秀峰仁兄惠正。 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二、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请正、指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三、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四、落款中的时间 落年份时公立、农历勿混用,可用公历:两千零九年十一月,或用农历:己丑年孟冬。

落款中月令及别称 一 月:正月、孟月、初春、开岁、芳岁 二 月:仲春、杏月、丽月、花朝、中春 三 月:季春、暮春、桃月、蚕月、桃浪 四 月:孟月、槐月、麦月、麦秋、清和月 五 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天中 六 月:季夏、暮夏、荷月、署月、溽署 七 月:孟秋、瓜月、凉月、兰月、兰秋 八 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 月:季秋、暮秋、菊月、咏月、菊秋 十 月:孟冬、初冬、良月、开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畅月、中冬、雪月、寒冬 十二月:季冬、残冬、腊月、冰月、暮冬 春:初春、早春、阳春、芳春、暮春 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 冬:初冬、寒冬、九冬、暮冬、中冬 五、印章的使用 印章在一幅书法作品中的位置是相当正要的,别看这一小块红,真有画龙点睛之妙。 1、引首章(随行章、闲章) 这是印章在作品右上方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选形顺势成章,所以引首章不宜是大方形章,说它是闲章,真是闲而不闲,这方小章的内容都应与正文混然一体,人家结婚你赠横幅“美意延年”,盖引首章“苦中乐”就文不对章了。

引首章还包括如下几个内容: (1) 年号章:甲子、乙丑、丙寅、一九六六年等。 (2) 月号章:何月、谷雨、盛夏等 (3) 斋号章:隅馨斋、观石楼、半石斋、神安居、亲墨轩、太阳堂、墨人居、瑞德草堂、积字阁等。

(4)雅趣章:这类引首章的内容非常广泛,应当多准备几方,如:厚积薄发、戏墨、秀才人情、金石书画、乐而康、苦中乐、天地心、墨趣、神功、写我心、墨乐、勤奋、苦功、治学、酒中仙、情趣、师古不泥。

4书画作品落款与印章常识

常识如下: 1、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

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2、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

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须盖了。

3、国画横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

此处如不须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4、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5、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喧宾夺主。

扩展资料:

印章的类别很多,历史也很悠久,下面就说说印章的历史和种类: 1、战国古玺 古玺是先秦印章的通称。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古玺。印文笔画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

白文古玺大多加边栏,或在中间加一竖界格,文字有铸有凿。官玺的印文内容有“司马”、“司徒”等名称外,还有各种不规则的形状,内容还刻有吉语和生动的物图案。

2、秦印 秦印指的是战国末期到西汉初流行的印章,使用的文字叫秦篆。看其书体和秦汉量,秦石刻等文字极相近,所有较战国古文容易认识。

秦印多为白文凿印,印面常有"田"字格,以正方为多,低级职官使用的官印大小约为一般正方官印的一半,呈长方形,作“日”字格,称“半通印”。私印一般也喜作长方形,此外还有圆和椭圆的形式,内容除官名、姓名、吉语外还有“敬事”、“相想得志”、“和众”等格言成语入印。

3、汉官印 广义地说是汉至魏晋时期的官印的统称。印文与秦篆相比,更为整齐,结体平直方正,风格雄浑典重。

西汉末手工业甚为发达,所以新莽时代,(“新”为王莽的朝代名)的官印尤为精美生动,汉代的印章艺术登峰造极,因而成为后世篆刻家学习的典范。两汉官印以白文为多,皆为铸造。

只有少数军中急用和给兄弟民族的官印凿而不铸,这在后面还要介绍。 :印章。

5中国书画的落款代表着什么意思

中国书画的落款分上、下款。

上款是受书画方的字号、称谓。称谓后 一般都是自谦词和对对方表示恭敬之词。

如以下十种。“雅属”、“清属”、“大雅之属”意为这幅 作品是应对方高雅的嘱咐而作。

“雅玩”、“清玩”、“清赏”表示这件作品 仅供对方赏玩赏玩而已。“斧正”、“斧政”、“削正”、“郢政”有“请 指导”的意思。

“哂正”、“粲正”有“见笑了,请正之”之意。“法正”意即“以法则纠正之”,用于行 家。

“教正”、“督正”、“诲正”语气庄重。其 中“教正”、“诲正”仅用于师长。

“督正”用于教导过自己的老教师。“俪正”指对方夫妇均为行家。

“补壁”只供补补空白而已。“惠存”则是送给单位集体的。

下款主要书写作者名字、时间、地点和 谦词,也有附带写上年龄、籍贯的。

6字画的落款代表什么意思

书作若应人所书,要将求书者名字写在上款落款的起角处,以示敬意名字下面称呼可书“同志”、“生生”、“仁兄”等,称呼下面可书: 雅属、清属、大雅之属 属“古嘱”,即嘱咐,意思是这幅作品是应对方高雅的嘱咐而作。

雅玩、清玩、清赏 表示这件作品只供对方赏玩而已。 斧正、斧政、削正、郢政 意思是请指导 哂正、粲正 哂、粲,意皆为笑。

有“见笑了,请正之”之意。 法正 以法则纠正之,用于行家。

指正,指导教正,指误校正。正腕,指正作者不正确的手腕。

教正、督正、诲正 语气庄重,教正、诲正用于师长;督正“督促指正”用于教导过自己的年长教师。 俪正 意思是对方夫妇均系行家。

补壁 意思是只供补补空白而已。 惠存 意思是请保存。

7国画山水中落款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

唐以前作家多不题款,所以古代作品考究起来非常麻烦,也成了许多假作品,就以书圣王右军之许多作品都使人怀疑。 款,除了字体、字形之变化外,可分〔单款〕与〔双款〕两类,兹分述如下: 落款的分类 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

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 短 款 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一字款 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二字款 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

( 叁字款 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 四字款 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 五字款 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

六字款 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七字款 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

长 款 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 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加作者斋轩号者 加作者地名者 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

加作者字或别号者 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别号众多。

加作者官名者 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敕书〕。 二、双 款 亦就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

受者名号 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受者官衔 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 受者称谓 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

敬词 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中国画是融诗文、书法、篆刻、绘画与一体的综合艺术,这是中国画的独特的艺术传统。

中国画上题写的诗文与书法,不仅有助于补充和深化绘画的意境,同时也丰富了画面的艺术表现形式,是画家借以表达感情、抒发个性、増强绘画艺术感染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诗文、书法和绘画的结合,历来有“三美”和“三绝”之称,“三美”、“三绝”是对诗文、书法、绘画艺术结合的赞誉,也中国画普遍追求的艺术境界。

题款,就是实现诗文、书法、篆刻与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题款,又称落款、款题、题画、题字。

形或称为款识。 中国画题款,包含“题”与“款”两方面内容:在画面上题写诗文,叫做“题”。

题画文字,从体裁上分有题画赞、题画诗(词)、题画记、题画跋、画题等。在画上记写年月、签署姓名别号和钤盖印章等,称为“款”。

有的款文还记写籍贯、年龄以及作画所等等,如系赠人之作,又须写上受赠者的姓名字号、称谓以及应酬语和谦词等等,内容与格式变化纷繁。 题款不仅要求诗文精美,同时也要求书法精妙,因此,题款必须在文学和书法上同时具备较高的修养。

中国画的题款除讲究诗情画意外,一般书年号一般用中国历干支(岁阳、岁阴) 题款,至于季令,月令,时令、节令,异名甚夥,代相沿用,遂成风尚。 特别是古书画多采用岁阳、岁阴(即所谓大干支),故列表附于卷末,以备检索。

干支: 甲子(阏逢 困敦) 乙丑(旃蒙 赤奋若) 丙寅(柔兆 摄提格) 丁卯(强圉 单阏) 戊辰 (箸雍 执徐) 已巳(屠维 大荒落) 庚午(上章 敦戕) 辛未(重光 协洽) 壬申(玄 难) 癸酉 (昭阳 作噩) 申戌(阏逢 阉茂) 乙亥(旃蒙 大渊献) 丙子(柔兆 因敦) 丁丑(强圉 赤奋若) 戌寅(箸雍 摄提格) 己卯(屠维 单阏) 庚辰 (上章 执徐) 辛巳(重光 大荒落) 壬午(玄 敦戕) 癸未 (昭阳 协洽) 甲申 (阏逢 君滩) 乙酉 (旃蒙 作疆) 丙戌 (柔兆 阉茂) 丁亥(强圉 大渊献) 戊子 (箸雍 困敦) 己丑 (屠维 赤奋若) 庚寅 (上章 摄提格) 辛卯(重光 单阏) 壬辰 (玄 执徐) 癸巳(昭阳 大荒落) 甲午(阏逢 敦戕) 乙未(旃蒙 协洽) 丙申(柔兆 君滩) 丁酉(强圉 作噩) 戊戌(箸雍 阉茂) 已亥(屠维 大渊献) 庚子(上章 困敦) 辛丑(重庄 赤奋若) 壬寅(玄 摄提格) 葵卯(昭阳单阏) 甲辰(阏逢 大荒落) 乙巳(旃蒙大荒落) 丙午(柔兆郭) 丁未(强 协洽) 戊申(箸雍 滩) 己酉(屠维 作噩) 庚戌(上章 阉茂) 辛亥(重光 大渊献) 壬子(玄 困敦) 葵丑(昭阳 赤奋若) 甲寅(阏逢 摄提格) 乙卯(旃蒙 单阏) 丙辰 (柔兆 执徐) 丁巳(强 大荒落) 戊午(箸雍 郭 ) 己未(屠维 协洽) 庚申 (上章 滩) 辛酉(重光 作噩) 壬戌(率 阉茂) 葵亥(昭阳 ) 月令 : 一月:正月,孟陬,春王,陬月,孟春,肇春,端春,早春,初春,上春,初月,三正,十三月,新正,华岁,肇岁,月正,太簇,岁岁,芳岁,献岁,寅月,开岁,杨月,首阳,春阳,妆阳,三之日,泰月,征月,端月,孟阳,三微月。 二月:仲春,仲钟,大装,花进,卯月,竹秋,夹钟,丽月,杏月,甜春,四之日,令月,中春。

三月:季春,暮春,杪春,花月,辰月,姑洗, 月,桃月, 月,。

8画国画怎样落款

1、字体不宜太大。

2、不能影响画面美感,书写要和画面风格统一,相得益彰。 3、题在画面需要堵气的地方,不要跑气。

4、题款顺序是:画的题目、作画时间、作者、绘画地点。

扩展资料:

国画特点: 中国画在观察认识、形象塑造和表现手法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在对客观事物的观察认识中,采取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方法,并在活动中去观察和认识客观事物,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事物中去,而不是做局外观,或局限在某个固定点上。

它渗透着人们的社会意识,从而使绘画具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的认识作用,又起到“恶以诫世,善以示后”的教育作用。 即使山水、花鸟等纯自然的客观物象,在观察、认识和表现中,也自觉地与人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

趣相联系,借景抒情,托物言志,体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 中国画在创作上重视构思,讲求意在笔先和形象思维,注重艺术形象的主客观统一。

造型上不拘于表面的肖似,而讲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和“不似之似”。 其形象的塑造以能传达出物象的神态情韵和画家的主观情感为要旨。

因而可以舍弃非本质的、或与物象特征关联不大的部分,而对那些能体现出神情特征的部分,则可以采取夸张甚至变形的手法加以刻画。 在构图上,中国画讲求经营,它不是立足于某个固定的空间或时间,而是以灵活的方式,打破时空的限制,把处于不同时空中的物象,依照画家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创作的法则,重新布置,构造出一种画家心目中的时空境界。

于是,风晴雨雪、四时朝暮、古今人物可以出现在同一幅画中。因此,在透视上它也不拘于焦点透视,而是采用多点或散点透视法,以上下或左右、前后移动的方式,观物取景,经营构图,具有极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同时在一幅画的构图中注重虚实对比,讲求“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要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中国画以其特有的笔墨技巧作为状物及传情达意的表现手段,以点、线、面的形式描绘对象的形貌、骨法、质地、光暗及情态神韵。

这里的笔墨既是状物、传情的技巧,又是对象的载体,同时本身又是有意味的形式,其痕迹体现了中国书法的意趣,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 由于并不十分追求物象表面的肖似,因此中国画既可用全黑的水墨,也可用色彩或墨色结合来描绘对象,而越到后来,水墨所占比重愈大,墨分五色,以调入水分的多寡和运笔疾缓及笔触的长短大小的不同,造成了笔墨技巧的千变万化和明暗调子的丰富多变。

而在以色彩为主的中国画中,讲求“随类赋彩”,注重的是对象的固有色,光源和环境色并不重要,一般不予考虑。 但为了某种特殊需要,有时可大胆采用某种夸张或假定的色彩。

中国画,特别是其中的文人画,在创作中强调书画同源,注重画家本人的人品及素养。 在具体作品中讲求诗 、书、画、印的有机结合,并且通过在画面上题写诗文跋语 ,表达画家对社会、人生及艺术的认识,既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又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

1 书法落款基本常识有哪些

落款是指书法作品中除正文内容以外的书写内容。落款包括:正文内容的出处、赠送对象、创作缘由、创作时间、作者姓名字号等。

落款有“双款”“单款”两种。双款是将书赠对象与书写者分别落在上方和下方,前者为上款,后者为下款。上款写明作品内容的名称、出处、受赠人的姓名;下款记述创作年月、创作地点、作者姓名等。上款:位置应比较高,以示尊敬之意,包括姓名、称呼、谦词。下款:写时间、地点、姓名、谦词。

有下款没有上款的称为单款,单款可以包括上款的内容,也可以不包括上款的内容。如果没有书赠对象,就只落单款。

单款有长款、短款、穷款之分。长款即在正文出处书写时间、名号、地点前面再加上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感想或缘由,文字应情真意长,使人玩味无穷。它不仅起能到调整作品重心的作用,也从中体现出作者的人品和修养。短款即只落正文出处、时间、名号、地点等其中几项。若作品空白较多或出于构图的需要,可以落长款;若作品内容占画面较满,则需要落短款或穷款。如果余纸不多,留白太少,亦可只落作者的名号,谓之“穷款”。

2 书法落款知识(常识)如下

书法落款一般是以农历的年份和月份来写的,你得先查下农历是几月,再根据月份的别称来写。如现在是十一月,就可以写:某某书于甲午年仲冬,如甲午年仲冬某某书。

一月:正月、端月、征月、开岁、华岁、早春、孟春、新正;

二月:命月、如月、丽月、杏月、酣香、仲春;

三月:蚕月、桃月、桐月、季春、晓春、鸢时、桃良、樱笋时;

四月:余月、阴月、梅月、清和月、初夏、孟夏、正阳、朱明;

五月:皋月、榴月、蒲月、仲夏、郁蒸、天中;

六月:且月、焦月、荷月、暑月、伏月、精阳、季夏;

七月:相月、兰月、凉月、瓜月、巧月、孟秋、初秋、早秋;

八月:壮月、桂月、仲秋、中秋、正秋、仲商;

九月:玄月、菊月、青女月、季秋、穷秋、抄秋;

十月:阴月、良月、正阴月、小阳春、初冬、开冬、孟冬;

十一月:幸月、畅月、仲冬;

十二月:涂月、蜡月、腊月、季冬、暮冬、残冬、末冬、嘉平月。

3 书法落款基本常识每月又可以怎样分

一、常用的落款方法

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唐以前作家多不题款,所以古代作品考究起来非常麻烦,也成了许多假作品,就以书圣王右军之许多作品都使人怀疑。

款,除了字体、字形之变化外,可分“单款”与“双款”两类,兹分述如下:

落款的分类

(一)单 款

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

1、短款 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2、一字款 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3、二字款 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

4、叁字款 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

5、四字款 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

6、五字款 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

7、六字款 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8、七字款 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

9、长款 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10、加作者斋轩号者

11、加作者地名者 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

12、加作者字或别号者 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别号众多。

13、加作者官名者 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 敕书”。

(二)双 款

亦就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

1、受者名号 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

2、受者官衔 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

3、受者称谓 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

4、敬词 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书法作品中常用落款用词

长辈: 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

平辈(或小一辈): 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

学友,方家,先生,**,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 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 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 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4 书法落款常识

一、常用的落款方法

款,又称落款,就是在书写本文外所写作者姓名、年月、轩号等。唐以前作家多不题款,所以古代作品考究起来非常麻烦,也成了许多假作品,就以书圣王右军之许多作品都使人怀疑。

款,除了字体、字形之变化外,可分“单款”与“双款”两类,兹分述如下:

落款的分类

(一)单 款

亦称(下款),是作者自题款。一幅作品完成之后必须题款,一示礼貌,一示对作品负责。

1、短款 即简单签上姓名或年月,最多不过十字。

2、一字款 书法落款中有用一个字者称一字款。

3、二字款 只签作者名字,若一字名则书姓名。

4、叁字款 大多书己之姓名,若一字名者多加一“书”字。

5、四字款 多为姓名叁字再加“书”字或用二字姓名上加年,年则多用干支。

6、五字款 五字多叁字姓名上加年或二字姓名上加年,下加“书”。

7、六字款 六字中多以叁字姓名上加某年或两字姓名上加某年某月;月之用法甚多。

8、七字款 七字中以年月四字加上姓名叁字,或姓名二字下加一“书”字。

9、长款 即在落款中除年月姓名外另加入许多文字,一求变化,二求作品均衡,叁可补空位,四可写出作者感情。

10、加作者斋轩号者

11、加作者地名者 地名有用今名,如清,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氏,落款中常用“安吉吴仓石”。

12、加作者字或别号者 加字者如:清,吴昌硕,原名俊卿,原字仓石,常用“仓石吴俊卿”。别号众多。

13、加作者官名者 古人在题款时亦会加上官衔,以唐人写碑最为常见,如:欧阳询书九成宫醴泉铭之署名“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欧阳询奉 敕书”。

(二)双 款

亦就是单款之外再加上这幅作品之受者名号称谓,官衔,敬词等文字。

1、受者名号 对别人以称字,号较为尊敬,如无字号者可称名,但最好不要连名带姓

2、受者官衔 古人常用“大人”,如“观察大人”、“阁老”等,今人对教师称“老师”、“校长”、“教授”等。

3、受者称谓 如受者与书者有亲戚关系;长辈多用“姻伯”、“姻丈”。

4、敬词 如雅属、雅赏、雅正、雅评、雅鉴、雅教等。

书法作品中常用落款用词

长辈: 吾师,道长,学长,先生,女士(**)

平辈(或小一辈): 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学兄(弟),道兄,道友,

学友,方家,先生,**,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有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 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 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 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5 书法创作中落款的一般规则有哪些

通常一副作品必不可少的是姓名章。

也就是有你姓氏、名字、或号、雅号之类的章,这种章都是落款的最尾处盖,表示这幅作品的出处。通常只盖一个,“某某之印”“某某”,或只是名,没有姓,或笔名,总之往往只盖一个。

也有姓是一个章,名字是一个章的,不过很少。 有些水准的作品就要用到闲章,也就是不是为了标识作者身份,而以布局装饰为作用的章。

详细的种类在下面这篇文章里都有。 比如起首章,通常盖在作品左上角,作为整体布局装饰,破除太严肃作品的死板格局等。

刚开始学,只要姓名章就够了,等你学到一定程度再学习怎么盖闲章即可。 一、印章的艺术作用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缺了印章就不成为完整的书法作品。

印章最初是信物,起印证作用。宋、元以后,因注重了书画题跋和署款,书家们逐渐认识到印章的艺术作用并注意在书法作品中发挥这一作用,使书、印合璧的艺术得以形成。

书、印相映成趣,不但使书法作品增色,活跃气氛,起到“锦上添花”的效果,而且能调整重心,补救布局上的不足,对作品起到稳定平衡的作用。在书法作品上署名盖章,以示郑重,可防止伪造;盖上富有雅趣、寓意的闲章,还可寄托书者的抱负和情趣。

因此,历来书家都非常重视用印,甚至自己刻印,使、书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书法作品上常用的几种印章 (一)姓名章 姓名章是题款署名用章。

姓名有连在一起的,也有分开的。题款用章,以一名一字为正,一姓一名亦可。

款名,印字;款字,则用姓名章。款有姓,可用名章,款无姓,或不落款者,应用姓名章,以利辨识作者。

古人用章,讲究礼仪;凡卑幼致书尊长,当用名章;平辈间用字章;尊长给卑幼,用别号章即可。反之,则贻笑大方。

现代书画家张大千认为,姓名章的形状以“方形最好,圆形还可,若腰圆天然形等都不可用。” 姓名章一般分朱文(阳文)白文(阴文)两种。

一幅书法作品上盖两方姓名章时,最好一朱一白,两章大小相宜。款尾用多章时,次序是先姓名章,后字、号章。

(二)闲章 闲章亦称布局章,包括引首章、拦边章、压角章和腰章。 1、引首章 引首章是钤盖在书法作品右上的章,又称“随形章”,是随石料的造型顺势刻成的的章,一般不宜为方形,而以半通、长方、圆形、半圆形、随圆葫芦形、自然形、肖形等为好。

书法作品上是否盖引首章要看需要而定,如款首过于整齐,需“破形”;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提升”;作品上印章分布单调,需“调整”,这时应考虑盖引首章。 引首章按内容可分为如下几种: (1) 斋号章 世传斋号章始于唐相李泌端居室玉印。

宋、元以后,此风渐盛,书家几乎人人有斋号章。明书法家文征明云:“我之书屋多起造于印上。”

斋号通常称斋、堂、室、楼、阁、馆、轩、庵等,如惟清斋、雪溪堂、磨剑室、笑隐楼、松风阁、来禽馆、赏雨轩、乐天庵等。 (2) 雅趣章 即古之吉语章、词句章,多有寓意,富有雅趣,或辑录具有哲理、发人深思的成语警句,或记录自己的情趣和心声。

雅趣章内容广泛,有勉人学习的,如“琢”、“师法”、“书痴”、“精于勤”、“艺无涯”、“师古不泥”、“广采博取”、“观书为乐”、“人好学则明”、“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等;有表露情怀的,如“恃德”、“明志”、“清趣”、“乐而康”、“苦中乐”、“惜分阴”、“孺子牛”、“玉洁冰清”、“淡然天趣”、“老骥伏枥”等;有表达笔墨情趣的,如“泼墨”、“笔耕”、“香田”、“神趣”、“藏拙”、“癖于斯”、“心慕手追”、“业在砚田”等;有祝愿吉祥的,如“如愿”、“长乐”、“美不老”、“吉日良辰”、“人寿年丰”、“书翰长寿”、“天长地久”等。 (3) 年号章 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年代,如甲子、乙丑、丙寅或一九 、一九九0年、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等。

(4) 月号章 用于记载书法作品的月令,如上春、如月、蚕月等。 1、拦边章 拦边章是指盖在书法作品一边的章,起拦边聚气的作用。

2、压角章 盖在书法作品的边角的章称压角章。取右上角的称“迎首”,取两下角的称“押角”。

拦边章只管一边;压角章则可管两边,紧贴边角起“拦边封角”、“补充空虚”和调整稳定画面的作用。 3、拦腰章 长幅书法作品如条幅若仅在右上方盖一枚引首章,中间显得太空,可加盖拦腰章,其内容多为书者的籍贯,亦可用书家生肖肖形印。

拦腰章应小于引首章和款尾姓名章,三枚章切忌盖在一条直线上。 上述种种闲章实则不“闲”,若铃印得当,既能起到笔墨的作用,又能起到笔墨所起不到的作用。

正如现代书画家潘天寿所说:“起首章、压角章也与名号章一样,可以起到使画面上色彩变化呼应、破除平板,以及稳正平衡等效用。” (三)鉴藏章 鉴藏章是鉴赏收藏者用章。

据载,鉴藏章亦始于唐,宋以后盛行。唐太宗自书“贞观”二字作连珠印,唐玄宗作“开元”二字连珠印,皆用于御藏书画。

后来鉴藏名称颇多,如收藏,珍秘、审定、鉴赏、过目等。鉴藏用章,应视字画之大小,以不损字面与画面为要。

有些鉴藏者为了自己流芳千古,盖章时往往破坏。

6 书画作品落款与印章常识

书画上落款盖印,印比字大不可以。大幅盖大印,小幅盖小印,理所当然。

1 国画直幅落款字下盖印,直下底角,不可再盖压角闲章。

如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闲章。

如上款字印接近下角,闲章就不须盖了。

2国画横幅落款,左右两头角边,不可盖闲章。右上落款,左下角可盖方形闲章,左上落款,右下角可盖方形闲章。此处如不须要盖闲章,而勉强盖上,反而弄巧成拙。

3长方形、圆形、长圆形闲章,不可盖在下角方形压角闲章处之地位。

4方形闲章不可盖在书画上端空白处,喧宾夺主。

5国画直幅落款,字行末行末字,与他行末字长短,不可整齐,盖印亦如此。

6盖二印,一方形、一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7盖二印,一大一小,不可匹配。同样大小可匹配。

8盖二印,一长方形、一椭圆形,不可匹配。同形印可匹配。

9 盖二印,上阳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0 盖二印,上阳文,下阳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1 盖二印,上阴文,下阴文,不可匹配。而上阴下阳可匹配。

12 落款盖印之下,不可再题字。印章上下有字制肘,就失去自然现象。

13 已经落款盖印字画,款后不可再落上款赠人,就失敬了。

14 花头、鸟尾、树枝、山顶上,不可落款盖印。这是画家最起码的常识,不可不懂。

15 匠刻印章,不可用於书画上,须用艺术篆刻家所刻石章最佳。

16 普通印泥不适用於书画上,要用八宝印泥。

17 盖二印,距离不可太远太近,相隔一个印距离正好。

1 古文写信格式和用词

古文书信书写格式:提称语、启辞、正文、结语、祝辞、署名、附候语及补述语一、提称语提称语是附在称谓后面,提高称谓的语词。

提高称谓,也就是对受信人进行尊敬抬举的意思,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有的提称语除提高称谓之外,还有请受信人察阅此信的意思,如“赐鉴”、“青鉴”等。

我国传统书信中常用的提称语很多,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与称谓的配合。二、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常见的启事敬辞“敬禀者”,意思是说:“我恭敬地禀告的事情如下。”启辞又分为两类。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三、正文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

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

四、结语写信对人叙事论理,说完正事就结束,收得太急,显得不太礼貌,因此要说上一两句客气话,就象平常至朋友家聊天,临告辞之前需要说几句过渡,完了再告辞。书信中如“临书翘企,敬候佳音”、“因故迟复,请谅”等等。

结尾敬语,敬告对方谈话到此结束,与前段的启事敬辞相呼应。前头用“敬启者”,后面“敬此”、“肃此”;如果前头用“兹复者”,后面则用“专此”、“草此”之类。

五祝辞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之类。 其中,“即颂”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

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祝辞应根据具体情况恰当择用。

六署名 笺文结尾,要写上发信人的名字和写信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名字之前加上相应的自称,名字之下要选用适当的礼告敬辞。

七、附候语及补述语 附候语是附带问候的辞令。附后语通常有两种情况:1、写信人附带问候受信人身边的亲友例如:①令尊前乞代请安(附带问候受信人的父母)②令兄处乞代候(附带问候受信人的兄长)2、写信人代自己身边亲友问候受信人例如:①广平及海婴随叩(附带代妻儿行礼问候)②家父嘱笔问候(附带代父亲问候)附候语的写作应特别注意三点:一是要注意称谓的恰当,二是另行写起,三是力求简练。

补述语,即信写毕之后又要补充说明的话语。补述语一般用“又及:”、“又启:”加以提示。

补述语不宜过长。用词:开头语: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接获手书,快慰莫名。 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谕书敬读,不胜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顷接手示,甚欣甚慰。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顷奉惠函,谨悉一切。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得书甚慰,千里面目。得书之喜,旷若复面。

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

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

钦佩语:奉读大示,向往尤深。 喜接教诲,真解蒙矣。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谨蒙悔语,用祛尘惑。

大作拜读,敬佩之至。 顷读惠书,如闻金石良言。

久钦鸿才,时怀渴想。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思念语:分手多日,别来无恙?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一别累月,思何可支? 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别后萦思,愁肠日转。离别情怀,今犹耿耿。

别来良久,甚以为怀。 近况如何,念念。

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问候语: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怡!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 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逰?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

时欲入夏,愿自珍重。赤日炎炎,万请珍重。

渐入严寒,伏福躬无恙。入秋顿凉,幸自摄卫。

汗暑无常,伏维珍重自爱。自述语:敝寓均安,可释远念。

阖寓无恙,请释悬念。 贱体初安,承问极感。

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 微恙已愈,顽健如往日,免念。

祝贺语:欣闻。

谨寄数语,聊表祝贺。 谨以至诚,恭贺。

喜闻。

,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诚表贺意。

致歉语: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 音问久疏,抱歉良深。

久未通函,甚歉。结束语: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复,余后再禀。 特此致候,不胜依依。

临书仓卒,不尽欲言。 谨申数字,用展寸诚。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诸不具陈。

谨申微意。 请长纸短,不尽依依。

言不尽思,再祈珍重。日来事忙,恕不多谈。

专此奉复辟。 手此奉复。

敬候回谕。

2 文言文书信的书写格式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

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

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