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导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2收藏

《伤寒论》导论,第1张

主讲人:湖南中医药大学郁保生老师

张仲景《伤寒论》导论

《伤寒论》是中医重要典籍,其重要性恐怕只有《黄帝内经》可以与之媲美。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中医过去分为四大家——医经、经方、神仙、房中。《黄帝内经》属于医经,《伤寒论》则属于经方,他的传承主要来源于《汤液经》。虽然仅仅只有112方,可是经方之妙用不可思议,历代中医名家无不花费大量精力来研读《伤寒论》,也写出了许多读书札记和注释。《内经》是过去无数医家的经验总结,而《伤寒论》由张仲景一人完成。不过《伤寒论》中记载的经方,并非他一人创制,而是继承古人,主要是《汤液经》(此书也已失传)。清代是对《伤寒论》发展的一个高峰,出现了几位重量级的医家。他们分别是徐大椿、柯韵伯、尤在泾、钱潢。徐大椿著有《伤寒类方》、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尤在泾的《伤寒贯珠集》、钱潢的《伤寒溯源集》。

大家若对中医感兴趣,不妨找来一读,个人感触最多的是柯韵伯的《伤寒来苏集》,以方类证的思想始于孙思邈《千金翼方》。柯韵伯更加详细的阐述了这一思想,徐大椿也是沿着这样思路在发展《伤寒论》。总的来说《伤寒论》确立辨证论治的思想,这是中医两大思想之一。中医的两大思想,其一为整体观念——《内经》确立,另外就是辨证论治——《伤寒论》奠定。

将理法方药统一起来,《内经》是理,《汤液经》讲方,《神农本草经》(读《伤寒论》需要参考《神农本草经》,张仲景的用药思路不同于后世本草。)讲药,都是互相没有什么关联。《伤寒论》摆脱过去有理无方有方无法的原始状态。《内经》有理却只有几首简单的方剂,更多是针灸。

两千多年中医在理论上没有什么重要突破,基本都是在继承《内经》和《伤寒论》的思想和理论,更多是临床医学的发展

六经辨证为张仲景首创不仅可以运用于外感还能用在内伤疾病。三焦辩证也是中医辨证方法,但直到清代才建立,这之前只有六经辨证。三焦辩证也是在张仲景的启发下才得以建立。

中医治疗准则:四大治则

治病求本(找到疾病根本原因不是头痛医头)、调整阴阳、扶正祛邪、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所有的原则都在《伤寒论》有体现,特别是扶正祛邪更是淋漓尽致

用药治法:八法(汗下吐温清和消补)这八法在《伤寒论》都有,成为我们治病的示范。八法都有经典方

方剂分为:经方(《伤寒论》中记载的方剂)、时方(后世医家创立的方剂)、单方、验方,《伤寒论》中都是经方。记载的112方却是八法皆备,总共用药不超过一百味,取材相当精纯。

经方用药特点:(一)用药精炼——大部分经方都只有三五味药,一般不超过十味,后世医家用药都超过十味。(二)配伍严谨——丝丝入扣

麻黄汤仅仅四味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麻黄是发汗第一药,以麻黄为君药,主治表寒之实证。麻黄除了发汗还可以平喘止咳和宣肺之功效。杏仁的使用更为奇妙,杏仁有降肺气之功效,肺气之特性就是宣发和肃降,麻黄主宣发,杏仁主肃降,一阴一阳相得益彰。(这也很典型体现了中国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中医其实就是中国哲学具体体现,这也是中医和西医很大不同的地方,中医更像一种哲学)。但只要将桂枝换成石膏,就由治疗表寒实证成为里热之实证的麻杏石甘汤,仅仅一味药的差别,整个方剂的治疗方向完全逆转,一寒一热,可见一斑

(三)加减灵活

在桂枝汤一首方基础可以演化出十几首方

(四)疗效可靠有的甚至可以立竿见影,这也是经方强大的生命力,经方数量上跟时方相比绝对劣势,可是在中医临床上,经方的总体疗效是后世时方无法相比的。在临床上凡是有机会尽量用经方,主要是疗效可靠,很多时方用得少没有可靠的疗效保障。《伤寒论》近两千年这112方用了多少次,这是时间沉淀下来的

金匮要略中的方剂以慢性病治疗为主,多丸剂

六经病,张仲景认为六经跟脏腑相关联,少阳病在胆,阳明病在胃肠……

六经传变,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但伤寒学派至今关于少阳和阳明到底谁在前仍然有争论。郁保生老师倾向于少阳在前

三阴三阳病治法原则:扶正祛邪

三阳病多为表证实证,治法当以祛邪为主

三阴病多位虚证里证,治法当以扶正为主

附《伤寒论》序

夫伤寒论,盖祖述大圣人之意,诸家莫其伦拟,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得不谓祖述大圣人之意乎?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自仲景于今八百余年,惟王叔和能学之,其间如葛洪、陶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辈,非不才也,但各自名家,而不能修明之。开宝中,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进上,其文理舛错,未尝考正;历代虽藏之书府,亦缺于仇校。是使治病之流,举天下无或知者。国家诏濡臣校正医书,臣奇续被其选。以为百病之急,无急于伤寒,今先校定张仲景《伤寒论》十卷,总二十二篇,证外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复重,定有一百一十二方,今请颁行。

太子右赞善大夫臣高保衡、尚书屯田员外郎臣孙奇、尚书司封郎中秘阁校理臣林亿等谨上。

(仲景序)论曰: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憃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重卷则论杂病,下卷记在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艺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伤寒论》或叫《伤寒杂病论》之所以叫论,就是具体的谈论具体的事。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经。

张仲景自已这么定义自已的书,可后人强认之为经,统盖一切,放之四海而皆准。此实为过度释义。

《伤寒论》之前,有最早《五十二病方》记五十二题,一百多种病,近三百个方及药。已经在某些病进行辨证认治,讲究裁减。如疽病:黄芪,桂枝,芍药,吴茱萸,花椒,白蔹,生姜。凡七味,骨疽倍白蔹,肉疽倍黄芪,肾疽倍芍药,其余各一。

这方是不是看到几味某书常引用的?

其次《神农本草经》记载365种中药,为目前常用药。人参当归生地白芷百合麻黄黄连黄芩大黄甘草等等,提出君臣佐使,七情和合。

《汤液经法》有大青龙汤:麻黄桂枝细辛干姜半夏五味芍药甘草。张仲景依然盗用,改名小青龙汤。

《汤液经法》有小青龙汤: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张仲景还是盗用,改名麻黄汤!

《汤液经法》有大阴旦汤:柴胡黄芩人参半夏姜枣芍药。张仲景减芍药为小柴胡

《汤液经法》有小阴旦汤:黄芩芍药甘草大枣生姜,去生姜变黄芩汤

《汤液经法》本有大小白虎汤,其中小白虎汤:石膏知母梗米甘草。张仲景盗用改名白虎汤。

《汤液经法》有大腾蛇汤:大黄枳实厚朴芒硝甘草,张仲景去甘草名大承气汤

《汤液经法》有大勾陈汤:半夏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大枣生姜。把生姜改干姜名为半夏泻心汤

《汤液经法》小玄武汤:附子白术茯苓芍药干姜。变干姜为生姜,命名为真武汤。

《汤液经法》小朱鸟汤:黄连,黄芩,芍药,阿胶,鸡子黄。张仲景盗用改名黄连阿胶汤

凡立新书新论。引用先人之方,必用原名,或有一味加减,也应当标明出处,而非直接去除原方之方名,自命之以为已创。欺世盗名乎?

(上二方生姜干姜互换适当否?是另一话题)

中医除方药外,还有辨证。《黄帝内经》,《汤液经法》皆注重五行辩证分述。相生相克看重。以五行六运,寒湿暑燥风热邪并重,而非偏一。

张仲景自知《伤寒论》难述天下之病,对外感温,燥热,及出血,脏腑内损慢性病无力。而归命题为“论”,而非经!后世过度神化。唯孙药王言之“不过尔尔”,“非是正对之法”。随立书以五行脏腑为纲,寒热为目。

首先张仲景写的书名不叫《伤寒论》,在书的自序中提到: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此书原名《伤寒杂病论》。为什么称之为伤寒,是因为在古代因为寒邪引起的疾病较多,于是把外感病称为伤寒。伤寒是雅士之称,相当于现在的书面用语。民间则有口头的称谓。伤寒就是外感病病的一种代称。相对而言则又有杂病,杂病则是由于饮食起居不当,或者勉强用力,或者房事过度等等引起的人体正气的慢性损耗性疾病。

而东汉末年战火纷飞,张仲景在世之时,《伤寒杂病论》可能得到了较好的保存,但是张仲景去世之后,《伤寒杂病论》便流离失所,晋代的太医令王叔和,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残存的一部分,用于治疗疾病效果良佳,于是王叔和广泛收集了《伤寒杂病论》的残卷,并将其中关于治疗外感病的部分整理出来,这就是我们现在公认的《伤寒论》的出处。

正因为如此,后世认为《伤寒论》专门治疗外感病,对内伤病则疗效欠佳,这是没有读懂《伤寒论》,甚至是没有读过《伤寒论》。更准确的说《伤寒论》是一本以六经为纲领的大书,其中所牵涉的六经辩证更是可以知道所有疾病的治疗。不要说弄懂了《伤寒论》,即便是背熟了它,临床的起点已经比一般的人高出一大截。

金匮真言 遵仲景先师遗训,发扬经方

张仲景的伤寒论,是病因伤于寒而取名的。

三阴三阳之病,无不因伤于寒邪而得者,

中风伤寒者,发于阳六日愈,发于阴七日愈,以阳数六,阴数七故也。

中风伤寒者就是:外受风寒的感冒,与现代医学感冒七日自愈,不谋而合。

三阳受病是外感冈寒而得,入里传阳明,出半表半里是少阳经,都有外感表证的存在。病因是:因外受风寒而得,取名伤寒,是伤于肌表伤于寒邪。

三阴之为病,太阴,少阴,厥阴,是寒邪直入脏腑之为病,太阴感受寒邪,伤于脾士则腹泻,理中汤干姜祛寒邪,少阴肾经受病,四逆汤用干姜附子温阳救逆。不也是祛寒邪吗?厥阴肝经是寒热都有,乌梅丸以干姜,附子,细辛,桂枝祛寒邪,以黄柏,黄连,去热。寒热并用。

三阴经是寒邪直伤于脏腑,三阳是风寒伤于经络,所以张仲景取名伤寒论,病因寒邪而得。不取名伤寒杂病论,又该取什么呢?

风寒暑湿燥火为六*,中医认为导致疾病发生的外在因素。

风为百病之长,其实寒邪致病最多。

寒邪是人类形成疾病的主要原因,治疗寒邪引起的疾病,张仲景就取名伤寒杂病论。

比如:冬季感冒的流行不就是人体感受寒邪所致吗俗称冻感冒了,感冒了怕还风。注意保暖。

一部伤寒论,是论述治疗的寒邪致病的。

比如:寒邪犯肺则咳喘的小青龙汤,

中风之桂枝汤,心悸之桂枝甘草汤,

寒邪入里之理中汤,

阴寒之真武汤,

痹证之桂枝芍药知母汤。

张仲景用麻黄,桂枝辛温以治外感,用干姜,附子以里寒,不就是治疗寒邪伤人的疾病吗

寒邪伤人导致疾病的发生,取名伤寒杂病论,不是很正常吗

为什么张仲景写的医书叫伤寒论?首先就要弄明白什么叫伤寒 再去弄明白什么叫论。由于二千多年前。人类对天气环境因素对人产生疾病的认识 处于肉眼观测阶段 没有现在的现代仪器设备观察细菌。所以 只能把这个因素造成的疾病取一个很形象的名字 叫做伤寒 这是一个外感疾病的总称! 由两部分组成 一个是以发热恶寒为主的病症叫伤寒病 另一个是以发热而不怕冷为主的病症叫温热病 统称为伤寒。虽然现代医学用仪器设备观察到了是大气污染物伤害了人的身体而产生的证状 但不影响古人对这个症状的治疗。古代中医是治疗症状为主题的医学 所以叫什么病名并不重要!现代医学的病名多 且恰好相反 没有治疗手段。论 就是把病症 发病机制 治疗方法 与处方都交待清楚了的论述表述 所以叫做伤寒论!

为什么张仲景写的医书叫做《伤寒论》?

相信很多对于医学 历史 有一定研究的朋友们最近都想知道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张仲景写的最著名的医书是叫做《伤寒论》呢?那么我今天就告诉大家这个问题,首先,张仲景的这部医书可以说是不同于我国其它的一些中医医书的,因为比如说《黄帝内经》它在写作的时候都会给自己的医学结论加上很多的修饰词,以此来显示整本书的地位以及能力,但是张仲景的这部《伤寒论》其实更多并不是讲述一个比较空虚的医学结论,而是通过自己多年行医的经验来告诉大家,这个病症应该如何的下药进行治疗,所以我们可以说,《伤寒论》这本书其实更像是一个医学的教学案例,整本书你几乎不能够找到任何的修饰词来显示地位,这就是它为什么叫《伤寒论》的原因了。

张仲景最初写成的书叫《伤寒杂病论》。当时还没有纸,书是以竹简的形式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出现了残缺和遗失。大家都知道,特别是串竹片的绳子溃烂之后,就变成一堆没有顺序的竹片,就更乱了。

后代的医家们对于这套书进行抢救性发掘,迫不得已,把论伤寒的部分整理成《伤寒论》,把论杂病的部分整理成《金匮要略》。

当然了,《伤寒论》中的“伤寒”,并不是我们今天西医讲的伤寒病毒,指的是因为寒气侵害导致的所有病症的总称。与《伤寒论》对应的专门论述“热病”的是清代吴鞠通写的《温病条辨》,算是完成了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完善。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是中医必读的四部经典著作。

此书虽未看过,但听其名已知其意。人秉先天之气而生,自然之气养人之命。气自鼻孔入人之身,经丹田灌四肢,达肺腑,通血脉。人身内成一循环往复之行,所谓伤寒者,外邪伤于胃也,多余饮食后胃之力不足导致,食物未消化后,积于体内,再加之未有新鲜的空气以补充,自然食以成腐,弥附五脏,大家可能不知道癌症的根是什么,本着悲悯苍生的胸怀,告诉你们,这就是各种疑难杂症及癌症的根本原因。胃力不足,即元气不足,食之未化之物,成腐以后,随着血液留于各处,渐渐的聚集,所以危害人的生命安全 健康 。所以一定要注意不要随便吃东西,不要伤害动物,不要长时间与大自然隔离,不要长时间不饮水。经常练习桩功或者打坐,让胃力有余自然可以化掉食物。再是,有癌症的患者应该多参加绿色活动,给自己的家里种种树,浇浇花草,因为植物对于腐烂物质有一种自然的消化和吸收利用,即使远距离也能消化和吸收。通常的作法即使仪器先进也效果不大,所以劝世人多种树,多养气,多练桩功,多接近自然。善哉,善哉

中医·伤寒外感热病·伤寒伤寒(typhoidfever、exogenousfebriledisease)为病名。泛指外感热病。《黄帝内经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故张仲景《伤寒论》以伤寒命名,即为多种外感病的总称。《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感受寒邪的太阳表证·伤寒伤寒指感受寒邪的太阳表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备急千金要方·伤寒》:“王叔和曰:……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分争,荣卫否隔,周行不通。病一日至二日,气在孔窍、皮肤之间,故病者头痛,恶寒,腰背强重。此邪气在表,发汗则愈。”冬季感寒所致的病证·伤寒伤寒(exogenouscolddiseasecolddamage、typhoidfever)为病证名。《中医药学名词》(2004):伤寒是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的统称。《中医药学名词》(2010):伤寒是指感受风寒之邪引起的外感热病。伤寒亦名正伤寒。《伤寒例》:“冬时严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又:“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露雾,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正伤寒指冬令感受寒邪而即发的疾患。《伤寒全生集》卷一:“夫伤寒者,自霜降后至春分前,天令严寒,水冰地冻而成杀厉之气,人触犯之,即时病者,为正伤寒。”《医学心悟》卷二:“霜降以后,天令严寒,感之而即病者,正伤寒也。其症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身体痛。但脉浮紧、无汗为伤寒;脉浮缓、有汗为伤风。寒用麻黄汤,风用桂枝汤。予以加味香苏散代之,随手而愈。”《伤寒大白》称南方无正伤寒,麻黄桂枝仅可用于北方冬月。感受寒邪的浅深程度·伤寒伤寒指感受寒邪的浅深程度。《伤寒全生集》卷一:“四时天令,惟冬寒为重,暴寒为轻;伤寒为重,感寒为轻,中寒尤甚重也。”

详见百科词条:伤寒 [ 最后修订于2016/11/28 13:32:57 共11960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郝万山曾先后向胡希恕、刘渡舟学习过,主要是刘渡舟,网上有郝万山讲解伤寒的视频,很适合入门学习,讲得浅显易懂又不失水准,有些疑难之处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如对大柴胡汤,提出并非治“少阳阳明合病”,而是“少阳腑实证”。之后可以看胡老、刘老讲伤寒的书,会容易理解!二老都是富有临床经验的大家,且遣方用药都以经方为本。刘老在讲解的时候总能结合自己的临床体验,很是生动,如桂枝加桂汤治疗奔豚气,就曾亲见并用此方治愈过。胡老提出伤寒六经非《内经》六经,不应以《内经》的理论去阐释《伤寒》中的用药,《伤寒》中许多条文都是王叔和据个人理解加入的,有违仲景意。有康平本《伤寒论》,可为证,读《伤寒》推荐以此为底本!总体说各有千秋,几位都是伤寒大家,可取甚多!

推荐阅读《中华新本草》!

长期以来,从《神农本草》到《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药物学知识始终停留在经验传承的层面,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的经验总结和记录,对于药物性能产生形成的机理鲜有论述。所谓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这就必然会影响人们对药性药理的理解、把握和使用,影响了本草学进一步的发展。《中华新本草》从天体物理学,化学等不同学科对本草药物,包括道地本草,性能产生形成的机理,进行了多角度的系统的解释和阐述,提出了本草药物及其性能特征是环境产物的观点,是阴阳并生相遇,是时空赋予的结果。 ——摘郭宏昌院长序

                                                                                            

建国以来,我国重新梳理中医与中药的理论体系,中医学和中药学各自成为一级学科,下设不同的二级学科。人们对中医药的传承方式也逐渐由古代自学、家传和从师等方式转变为以学校学习为主,以其他方式为辅。中医学科和中药学科的学者开始围绕各自学科的关键科学问题展开研究。然而,这种划分将中医药理论整体知识体系过度拆分,造成了“医不知药,药不知医”的局面,使得中药的研究、教学、生产、管理等环节与临床应用相脱节,而院校毕业的学生亦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局限性,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本书内容丰富,思想深邃,为中医药传承和学习独辟蹊径,为中医药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理论,是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新本草。作者以独特的角度阐释了中医和西医的关系,道地药材性能与地理、环境间的关系、微观生态与性能间的关系等内容,彰显了作者的中医药文化自信,通过客观说理,阐释中医药中所蕴含的科学内涵与哲学思维。同时,从天体力学、地理学、气候学、生物学、植物学、生命科学、化学、物理、哲学等方面,对传统本草学内容进行探索。将本草药物的起源、变化和发展与人类文明史相结合,从本草物质观、灵魂观、生态观及天人合一观等角度阐释本草生命论,对本草应用展开多方位的阐述。此外,作者借助中医药“整体观”,将本草药物性能发展为寒热、润燥、味道、气嗅、颜色、趋势和法象七个部分,内容丰富,并基于传统本草认识,结合自身的观点,阐释本草的药性理论,对本草学性能产生的原因及性能特点进行阐释;借助“象思维”阐释药物的分类法象,并构建其分类标准,使得本草间所隐藏的共性特征得以显现。

道丁先生对中医药的热爱与钻研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书中对中医药的思辨及认识角度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相比于专业教学书籍,本书的立论依据及观点不乏有局限和不足,但却促进了本草学的研究争鸣,我们不能对其求全责备,而应秉承接纳、思辨和约取的态度,将本书作为现有教材的一个重要补充进行研读,此书的出版也将会开拓和丰富中医药学术研究。————  摘李学林教授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