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桑,古籍中写了什么内容?
战国铜器上《采桑图》描绘的桑树有高矮两种类型,低短的桑树可能就是后人所称的地桑,关于地桑,古籍说:头年将桑椹和黍一起种下去,待桑树长到和成熟的黍一样高时,齐地面割下,第二年桑树便从根上重新长出新的枝条。这种桑树不仅便于采摘和管理,而且枝嫩叶肥产量较高。地桑的出现,也是蚕桑生产发展上的一大进步。
中医·鼠疫鼠疫(plague)为病名。是指感染鼠疫杆菌引起的的烈性传染病。疫疠之一。又名核瘟。见《鼠疫抉微·病情篇》。鼠疫的病因鼠疫多因感触病鼠秽气,疫毒侵入血分所致。《鼠疫约编》:“何谓鼠疫,疫将作而鼠先毙,人触其气,遂成为疫。”鼠疫的症状鼠疫症见发病急骤,寒战发热,头痛面赤,肢节酸痛剧烈,全身尤以腋、胯起核,肿痛红热,或更见衄血、吐血、溲血、便血,或咳嗽气促,或迅速出现神志昏糊,周身紫赤,唇焦舌黑等。遇有病情,急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鼠疫的治疗治宜清血热,解疫毒,活血化瘀为主。关于疫疫指具有剧烈流行性、传染性的一类疾病。出《素问遗篇·刺法论》。病因病机多因时行疠气从口鼻传人所致。《类证治裁》卷一:“疫为时行疠气,有大疫,有常疫。大疫沿门阖境,多发于兵荒之后,不数见。常疫则一隅数家,一家数人,症多相似。春、夏、秋三时皆有之,而夏秋为甚。其厉邪之来,皆从湿土郁蒸而发,触之成病,其后更相传染,必由口鼻吸受,流入募原。……疫为燥热毒疠,从无辛温发散之例,一切风燥辛热,皆不可犯。至于大疫,又宜斟酌司天岁气方向,不拘一辙也。”西医·鼠疫鼠疫(plague)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鼠疫在世界历史上曾有多次大流行,死者以千万计,我国在解放前也曾发生多次流行,病死率极高。1992年全世界报告发生人间鼠疫的有巴西、中国、马达加斯加、蒙古、缅甸、秘鲁、美国、越南及扎伊尔等9个国家,共1582例,病人大多集中在非洲,病死率为87%。我国29例,集中在西双版纳。中国证实的鼠疫疫源地分布在17个省(自治区)、216县,动物鼠疫不断。人间鼠疫由1985年二个省区(青海、西藏)扩大至云南、内蒙古、新疆、甘肃等六个省区。1994年毗邻的印度暴发鼠疫693例。我国防治鼠疫的工作仍非
详见百科词条:鼠疫 [ 最后修订于2016/7/8 20:02:56 共4453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你是否已经初中毕业了还是还没有上初中呢?初中毕业的你们已经学习了不少的古诗文吧?你还记得多少呢?在你的脑海中是否还记得《神仙传董奉》《闲坐忆乐天经诗问酒熟未》《孟子梁惠王上》《左传定公三十年》这一系列的文言文呢?你还记得这些文言文里面所讲的一些内容吗?如果你忘记了,那么我们就再来温习一遍吧!而那些还没有上初中的朋友们,你也来先预习一遍吧!
《神仙传董奉》云: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提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典故典制和掌故,《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专》:亲屈至尊,降礼下臣,每赐宴见,辄兴席改容,中宫亲拜,事过典故。医学典故常常困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医书常有典故命名者,现将常见的典故收录如下:
《神仙传董奉》云: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提十万余株,郁然成林。后世把杏林作为医学或医术之誉称。杏苑与杏林同义,以此命名者有清代张启倬《杏林碎锦》,清代宋钧衡《杏苑丛谭》等。
《神仙传苏仙公》云,苏仙公得道仙去时,谓其母曰: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檐边橘树,可以代养。井水一升,橘叶一枚,可疗一人。翌年果疫疾,远近求治者悉活。后遂以橘井为良药之典。以此命名者有明代王章祖的《橘井元珠》。
唐刘禹锡《闲坐忆乐天经诗问酒熟未》云:案头开缥帙,肘后检青囊。唯有达生理,应无治老方。后遂将青囊喻医书。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邵以正的《青囊杂纂》、清代赵濂的《青囊秘效方》。
《孟子梁惠王上》云:无伤也,是乃仁术。孟子所谓的仁,本于孔子爱人之说。后世遂以医术比之仁术。《论语雍也》:知者乐,仁者寿。《汉书董仲舒传》:尧舜行德则民仁寿。此故将仁寿比之医术。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张洁的《仁术便览》、清代孟葑的《仁寿镜》。
折肱:喻指良医。《左传定公三十年》曰:三折肱知为良医。《楚辞九章》曰:九折臂而成医兮,吾至今乃知其信然。朱熹集注:人九折臂,更历方药,乃成良医,故吾于今,乃知作忠造怨之语,为诚然也。《左传》曰:三折肱为良医。亦此意也。后遂以三折肱、九折臂以喻良医。以此命名者,如明代吴承昊《折肱漫录》。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扁鹊少时为人舍长,舍客长桑君常谨遇之,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间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乃出其怀中药予扁鹊: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视见垣一方人。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特以诊脉为名耳。后遂以上池、窥垣以喻医术高明。以此命名者有明代马时可的《上池杂说》,清代陈养晦的《伤寒五法》附《伤寒论》,康熙六年刊本又名《窥垣秘术》。
通过温习以上的这些文言文,你是否想起来了呢?内容一定有所充实吧?好了,如果还没有记住的,快来再和我们一起来复习一遍吧!争取把这些古籍典故全记住哦!
关于地桑,古籍中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2023-10-30 10:07:2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3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