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是个什么样专业?这个职业的前景如何?
古籍修复是个什么样专业?这个职业的前景如何?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文献修复和古籍保护的技术、方法,能从事古籍整理、文献保护、古籍数字化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古籍修复技术的传承在古代基本上是师傅带徒弟。就在几年前,国内还没有任何培养这方面人才的学校。
作为一门专业,它是一门典型的跨学科专业,需要科学和人文学科知识与工艺的综合学科的结合,往细了说,想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必须要经过史论工艺材料等多方面的理论储备后,再进行大量的实践和练习。
一个古籍修复师在学校的专业能力如何可能会决定这个人在这个行业的就业难易。如果你报考的学校的专业可能不太好,你可能需要做好考研的准备,谋求更好的专业。
古籍修复听起来很高尚,也为人所崇敬,但是把它作为热爱,其所需要的情怀和物质基础也是必不可少的。
古籍修复工作要求十分严格,不能随意丢失或缺损,否则就会造成脱页、脱文,直接影响古籍的版本价值和使用价值。
这行业确实是很小的,但需求并不小,而且有不少人也提到了,这种手艺活,是要积累的,所谓的“积累”不是混日子,而是要尽量多地去学习相关的知识体系,要尽量多地去修书,等有一天你把各类纸都摸透了,各种破损情况都搞明白了,具备基本的古籍整理素养,实验室的各类仪器各种实验都学会个大概了,那我相信没有什么人能够阻挡你开始在成功的路上一往无前。
学生毕业后可在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及相关文化教育单位从事古籍整理、文献保护、古籍数字化等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
前人考辨古籍真伪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项:
①利用各种书目和提要,从文献的流传线索上去发现问题和寻找区别真伪的佐证。对文献的真伪产生疑问,是辨伪工作的起点,而这些疑问有很大部分是从流传上发现和提出的。至于区别真伪的佐证,更离不开查考作者生平和从目录学、版本学角度对文献形成、流传过程的考察。
②根据其他文献对一书的引证来核实该书真伪。任何一部真实存在的文献都会或多或少地在流传过程中留下其形式和内容的踪迹,特别是当时能见到这部书的人对它的引证,这些资料可以作为鉴别真伪的有力佐证。例如当发现“后人谓某书出现某时,而彼时人未见此书”,或“甲书未佚之前,乙书有引用,而甲书今本无乙书所引之文”(以上梁启超语),则可基本断定此书系出于伪造。
③从文献的内容和文体上鉴别其是否与著作年代相符。例如可从作品所表现的史实、学术思想、文体、文法、语言文字(包括特定时代的方言)以及称谓、提法等方面去寻找佐证。如书中引及了后代的史事和学说,出现了与特定时代环境不符的语言现象,则至少可确定其书在著作年代上存在问题。前人对《列子》真伪的考定,即在很大程度上运用了这一方法。为了更正确地运用这一方法,还要求人们对古书的著作体例有所了解。古代典籍尤其是先秦文献,有其独特体例,一些著名典籍往往不是出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经过较长时间的流传增补才定型的。这和严格意义上的伪书有所区别,张心说:“大抵战国及战国以后之伪书,由于后人之伪造者居多,其过多在作伪者;战国及战国以前之伪书,有由于读者之误会,其过或在于读者,此又辨伪者所宜知也”(《伪书通考·总论》)
演进形式以及优缺点:
卷轴装
在纸张发明之前,书用简帛制成。
竹简缀连在一起,成为一卷。
称为简策装。
纸张发明后,仍然延续了简帛的风格。
最早出现的装帧形式是“卷轴装”。
这种装帧大家一定不会陌生,现在的书法和绘画有时候也使用这种装帧方法。
卷轴装的内容含量小,所以不见于后来的一般书籍,而它装帧精美,更多用于内容少又追求精致的书法、绘画、抄经,等等。
至今,书籍的章节单位“卷”仍受装帧卷轴装影响。
经折装
对于僧侣来讲,正襟危坐念经时翻阅卷轴很困难,于是,流行的卷轴装改革,首先从佛教经卷上发生了。
唐朝开始,逐渐繁盛。
大家看《西游记》中唐僧的通关文牒,就是经折装装帧。
直到今天,绝大多数佛教典籍仍然是经折装形制。
也许佛教典籍赋予经折装庄重的内涵,大臣给皇帝奏书也采用经折装,故称奏折。
梵夹装
梵夹装最早是将经书写在贝多罗叶上,然后码好,用两块木板夹住,中间穿孔订成。
也有像卷轴装那样连续的页面,比卷轴装携带方便。
这是一种从古印度传来的一种对佛教经典的装帧形式,在我国少数民族的典籍中也有用贝叶写经的。
后来经过唐代的改造,将贝叶改换为仿贝叶纸张,形成纸书梵夹装。
再到后来,梵夹装有了进一步变化。
国家图书馆藏有五代时期用回鹘文字书写的梵夹装《玄奘传》,没有穿绳的圆孔,但两端各画有一个红圈,这显然是钻孔的位置,钻孔成了一种象征意义。
后来的蒙文大藏经以及清宫所藏泥金书写的佛经,都是长条仿贝叶纸片,上下装有厚重木夹,都决无钻孔,采用黄绫绕捆。
成了变了态的梵夹装。
旋风装
唐代是诗歌的黄金发展时期,诗人写诗需要经常参看韵书。
传统流行装帧形式——卷轴装书籍,由于其特性只能单面书写,不能方便查阅韵部。
于是一种卷轴外表,以粗长厚纸做底,书叶片片粘裱于底纸右端,如龙鳞般排列,这种装帧形式叫“旋风装”。
这样的装帧保留了卷轴装的外壳,又解决了翻检不方便的矛盾。
写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 故宫藏唐写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是现存中国古代书籍旋风装的唯一例证,弥足珍贵。
蝴蝶装
五代时期, 开始允许并主持雕版印《九经》。
至于宋,雕版印书事业空前发展。
卷轴装帧的书可以不分段落的连写下去,雕版印书就不行了。
这就需要将一书刊刻成若干版,一版一版印刷,印出来的是以版为单位的书叶。
于是就有了蝴蝶装这种装帧形式的诞生。
古代的印刷技术不像现在那么发达可以双面印刷,而是采取单面的印刷。
无论是雕版印刷还是活字印刷,都需要做一个书版,将每张印好的书叶,以版心为中缝线,以印字的一面为准,上下两个半版面字对字地折齐。
集数页为一叠,折边居右戳齐为书脊,再在书脊处用浆糊彼此粘连。
这样的形式很像现代的平装书,打开时版心像蝴蝶展翅。
蝴蝶装书籍一版一页,版心集于书脊,即使磨损也伤不到文字,同时也没有穿线针眼和纸捻订孔,散了重装也不至于损坏,这些优点使它在宋元两代流传了将近400年。
包背装 蝴蝶装优点很多,但书页粘连两个文字区域的版面,容易造成两个半页文字彼此吸连。
包背装从蝴蝶装发展,跟蝴蝶装不同,包背装的书口向外,书本的装订用浆糊黏贴,书背连在一起,跟现在的书一样。
线装
想到古籍最容易想到的就是这个。
线装由包背装发展而来,不同于包背装,线装是用线装订的,而且把包背改为露背。
线装书的折法跟包背装一样,但跟蝴蝶装、包背装的不同就是,它的装订不用浆糊,而是用线。
将书页码齐之后,再加上封面和封底(两页,而包背装和蝴蝶装是一页)在边上订四个孔,然后用线穿起来。
古籍的装帧形式大抵就是这样。
正是因为有这些古籍,才成就我们中华民族不断代的文化传承。
古籍修复是个什么样专业?这个职业的前景如何?
本文2023-10-30 11:15:0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3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