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端午节的史书记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3收藏

关于端午节的史书记载,第1张

  关于端午节的史书记载: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中华饮食源远流长。以下是我为大家精心搜集和整理的古代饮食礼仪,希望大家喜欢!更多资讯尽在饮食礼仪栏目!

宴饮礼仪

 有主有宾的宴饮,是一种社会活动。为使这种社会活动有秩序有条理的进行,达到预定的目的,必须有一定的礼仪规范来指导和约束。每个民族在长期的实践中都有自己的一套规范化的饮食礼仪,作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准则。

 中国传统的古代宴饮礼仪是按阶层划分的:宫廷,官府,行帮,民间等。一般的程序是,主人折柬相邀,到期迎客于门外;客至,至致问候,延入客厅小坐,敬以茶点;导客入席,以左为上,是为首席。席中座次,以左为首座,相对者为二座,首座之下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客人坐定,由主人敬酒让菜,客人以礼相谢。宴毕,导客入客厅小坐,上茶,直至辞别。席间斟酒上菜,也有一定的规程。

 作为客人,赴宴讲究仪容,根据关系亲疏决定是否携带小礼品或好酒。赴宴守时守约;抵达后,先根据认识与否,自报家门,或由东道进行引见介绍,听从东道安排,然后入座。

 这个“英雄排座次”,是整个中国食礼中最重要的一项。从古到今,因为桌具的演进,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应有变化。

 总的来讲,座次“尚左尊东”,“面朝大门为尊”。家宴首席为辈分最高的长者,末席为最低者;家庭宴请,首席为地位最尊的客人,请客主人则居末席。

 首席未落座,都不能落座,首席未动手,都不能动手,巡酒时自首席按顺序一路敬下,再饮。更讲究的,如果来报有人来,无论尊卑地位,全席之人应出迎。

 若是圆桌,则正对大门的为主客,左手边依次为 2,4,6,右手边依次为3,5,7直至汇合。若为八仙桌,如果有正对大门的座位,则正对大门一侧的右位为主客,如果不正对大门,则面东的一侧右席为首席。然后首席的左手边坐开去为2,4,6,8(8在对面),右手边为3,5,7(7在正对面)。

 如果为大宴,桌与桌间的排列讲究首席居前居中,左边依次2,4,6席,右边为3,5,7席。根据主客身份,地位,亲疏分坐。

 这类宴礼的形成,有比较长的历史过程,在清未民初,就已有现代所具备的这些程式了。如《民社北平指南》所云:宴请官长,或初交、或团体,须于大饭馆以整桌之席访之。若知己朋友,则可不拘。届时,主人必先至以迎客,客至奉茶,陪座周旋。

 客齐人席,次序以左为上,右为次,上座之右为三座,次座之右为四座,以下类推。主人与首座相对,举杯通饮,客人起立举杯致谢。然后就坐,且餐且饮。菜肴先上冷荤,后上热食,继以最贵肴馔。每进一肴。主人必举杯劝酒、举箸劝食。饭毕略用茶,即向主人致谢而去。

 

待客之礼

 如何以酒食招待客人,《周礼》、《仪礼》与《礼记》中已有明细的礼仪条文,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礼仪的具体内容。

 首先,安排筵席时,肴馔的摆放位置要按规定进行,要遵循一些固定的法则。带骨肉要放在净肉左边,饭食放在用餐者左方,肉羹则放在右方;脍炙等肉食放在稍外处,醯酱调味品则放在靠近面前的位置;酒浆也要放在近旁,葱末之类可放远一点;如有肉铺之类,还要注意摆放的方向,左右不能颠倒。这些规定都是从用餐实际出发的,并不是虚礼,主要还是为了取食方便。

 其次,食器饮器的摆放,仆从端菜的姿式,重点菜肴的位置,也都有陈文规定。仆从摆放酒壶酒樽,要将壶嘴面向贵客;端菜上席时,不能面向客人和菜肴大口喘气,如果此时客人正巧有问话,必须将脸侧向一边,避免呼气和唾沫溅到盘中或客人脸上。上整尾鱼肴时,一定要使鱼尾指向客人,因为鲜鱼肉由尾部易与骨刺剥离;上干鱼则正好相反,要将鱼头对着客人,干鱼由头端更易于剥离;冬天的鱼腹部肥美,摆放时鱼腹向右,便于取食;夏天则背鳍部较肥,所以将鱼背朝右。主人的情意,就是要由这细微之处体现出来,仆人若是不知事理,免不了会闹出不愉快来。

 再次,待客宴饮,并不是等仆从将酒肴摆满就完事了,主人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事情要做,要作引导,要作陪伴,主客必须共餐。尤其是老幼尊卑共席,那麻烦就多了。陪伴长者饮酒时,酌酒时须起立,离开座席面向长者拜而受之。长者表示不必如此,少者才返还入座而饮。如果长者举杯一饮未尽,少者不得先干。长者如有酒食赐与少者和僮仆等低贱者,他们不必辞谢,地位差别太大,连道谢的资格都不给。

 侍食年长位尊的人,少者还得记住要先吃几口饭,谓之“尝饭”。虽先尝食,却又不得自己先吃饱完事,必得等尊长者吃饱后才能放下碗筷。少者吃饭时还得小口小口地吃,而且要快些咽下去,随时要准备回复长者的问话,谨防发生喷饭的事。

 凡是熟食制品,侍食者都得先尝一尝。如果是水果之类,则必让尊者先食,少者不可抢先。古时重生食,尊者若赐你水果,如桃、枣、李子等,吃完这果子,剩下的果核不能扔下,须怀而归之,否则便是极不尊重的了。如果尊者将没吃完的食物赐给你,若盛器不易洗涤干净,就得先都倒在自己所用的餐具中才可享用,否则于饮食卫生有碍。

 尊卑之礼,历来是食礼的一个重要内容,子女于父母,下属对上司,少小对尊长,要表现出尊重和恭敬。对此,不仅经典立为文,朝庭著为令,家庭亦以为训。《明史·礼志十》有“庶人相见礼”,提到明太祖朱元璋时曾两度下令,都为的是申明餐桌上的尊卑座次的排列礼仪。

 洪武五年(1372年),凡乡党序齿,民间士农工商人等平居相见及岁时宴会谒拜之礼,幼老先施。坐次之列,长者居上。十二年(1379年)令,内外官致仕居乡,惟于宗族及外祖妻家序尊卑,如家人礼。若筵宴,则设别席,不许坐于无官者之下。与同致仕官会,则序爵,爵同序齿。

 古代的许多家庭,少不了以食礼作为家训的训条,教导子孙谨守。清人张伯行《养正类编》卷三引《屠羲英童子礼》,就提到这样的训条:

 凡进馔于长,先将几案拂试,然后双手捧食器,置于其上,器具必干洁,肴蔬必序列。视尊长所嗜好而频食者,移近其前,尊长命之息,则退立于傍。食毕,则进而撤之。如命之侍食,则揖而就席,食必视尊长所向。未食,不敢先食;将毕,则先毕之,俟其置食器于案,亦随置之。

 

进食之礼

 饮食活动本身,由于参于者是独立的个人,所以表现出较多的个体特征,各个人都可能有自己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不同习惯。但是,饮食活动又表现出很强的群体意识,它往往是在一定的群体范围内进行的,在家庭内,或在某一社会团体内,所以还得用社会认可的礼仪来约束每一个人,使各个个体的人的行为都纳入到正轨之中。

 进食礼仪,按《礼记·曲礼》所述,先秦时已有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在此条陈如下:

 “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在一般情况下,要坐得比尊者长者靠后一些,以示谦恭;“食坐尽前”,是指进食时要尽量坐得靠前一些,靠近摆放馔品的食案,以免不慎掉落的食物弄脏了座席。

 “食至起,上客起,让食不唾。”宴饮开始,馔品端上来时,作客人的要起立;在有贵客到来时,其他客人都要起立,以示恭敬。主人让食,要热情取用,不可置之不理。

 “客若降等,执食兴辞。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如果来宾地位低于主人,必须双手端起食物面向主人道身,等主人寒暄完毕之后,客人方可入席落座。

 “主人延客祭,祭食,祭所先进,肴之序,遍祭之。”进食之前,等馔品摆好之后,主人引导客人行祭。食祭于案,酒祭于地,先吃什么就先用什么行祭,按进食的顺序遍祭。

 “三饭,主人延客食胾,然后辨肴,客不虚口。”所谓“三饭”,指一般的客人吃三小碗饭后便说饱了,须主人劝让才开始吃肉。

 宴饮将近结束,主人不能先吃完而撇下客人,要等客人食毕才停止进食。如果主人进食未毕,“客不虚口”,虚口指以酒浆荡口,使清洁安食。主人尚在进食而客自虚口,便是不恭。

 卒食,客自前跪,彻饭齐以授相者。主人兴辞于客,然后客坐。“宴饮完毕,客人自己须跪立在食案前,整理好自己所和的餐具及剩下的食物,交给主人的仆从。待主人说不必客人亲自动手,客人才住手,复又坐下。

 “共食不饱。”同别人一起进食,不能吃得过饱,要注意谦让。“共饭不泽手。”当指同器食饭,不可用手,食饭本来一般用匙。

 “毋抟饭。”吃饭时不可抟饭成大团,大口大口地吃,这样有争饱之嫌。

 “毋放饭。”要入口的饭,不能再放回饭器中,别人会感到不卫生。

 “毋流歠。”不要长饮大嚼,让人觉得是想快吃多吃,好象没够似的。

 “毋口它食。”咀嚼时不要让舌在口中作出响声,主人会觉得你是对他的饭食表现不满意。

 “毋啮骨。”不要专意去啃骨头,这样容易发出不中听的声响,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觉。

 “毋反鱼肉。”自己吃过的鱼肉,不要再放回去,应当接着吃完。

 “毋投与狗骨。”客人自己不要啃骨头,也不能把骨头扔给狗去啃。

 “毋固获。”不要喜欢吃某一味肴馔便独取那一味,或者争着去吃,有贪吃之嫌。

 “毋扬饭。”不要为了能吃得快些,就用食具扬起饭粒以散去热气。

 “饭黍毋以箸。”吃黍饭不要用筷子,但也不是提倡直接用手抓。食饭必得用匙。筷子是专用于食羹中之菜的,不有混用。

 “羹之有菜者用梜,无菜者不用梜。”梜即是筷子。羹中有菜,用筷子取食。如果无菜筷子派不上用场,直饮即可。

 “毋嚺羹。”饮用肉羹,不可过快,不能出大声。有菜必须用筷子夹取,不可直接用嘴吸取。

 “毋絮羹。”客人不能自己动手重新调和羹味,否则会给人留下自我表现的印象,好象自己更精于烹调。

 “毋刺齿。”进食时不要随意不加掩饰地大剔牙齿,如齿塞,一定要等到饭后再剔。

 “毋歠醢。”不要直接端起调味酱便喝。醢是比较咸的,用于调味,不是直接饮用的。

 “濡肉齿决,干肉不齿决。”湿软的烧肉炖肉,可直接用牙齿咬断,不必用手去擘;而干肉则不能直接用牙去咬断,须用刀匕帮忙。

 “毋嘬炙。”大块的烤肉和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如此塞满口腔,不及细嚼,狼吞虎咽,仪态不佳。

 “当食不叹。”吃饭时不要唉声叹气,“唯食忘忧”,不可哀叹。

 类似的仪礼也曾作为许多家庭的家训,代代相传。让我们还是以张伯行《养正类编》卷三所引《屠羲英童子礼》为例,以下的这些话自然还是由《礼记》上演绎出来的:

 凡饮食,须要敛身离案,毋令太迫。从容举筯,以次著于盘中,毋致急遽,将肴蔬拨乱。咀嚼毋使有声,亦不得恣所嗜好,贪求多食。安放碗筯,俱当加意照顾,毋使失误堕地。

 

古代饮食口味

 先秦时期流行“酸味”

 《晏子春秋》记载:“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

 从司马迁《史记》所记来看,早在商代初期,人们对食物的味道已很讲究。《史记·殷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伊尹“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伊尹是商初大臣,为了说服商汤用王道治理天下,他背着一口大锅(鼎)来见商汤,用烹饪时要调制出好滋味的道理,来说服商汤。可见,把饭菜做得有滋有味,已是当年掌勺者必须会的。

 伊尹是一位善于烹饪的美食家,因此被奉为厨师鼻祖,至今餐饮界都将他当神供着。在伊尹生活的年代几乎没什么调味品,当时做菜用什么来调味

 《尚书·商书·说命下》有这样的说法:“若作和羹,尔惟盐梅。”这是商王武丁对贤臣傅说所说的话,意思是,如果我做汤羹,你就是少不了的盐和梅。《尚书》所记已为现代考古发掘证实,多座商墓出土物中都发现了梅核。如据杨宝成、杨锡璋执笔的《1969-1977年殷墟西区墓葬发掘报告》,在编号为M284商墓中出土的一只铜鼎内,便发现了当年用于调味的梅核。

 在商墓考古中,还发现随葬有大量狗、羊、猪、鸡等很多动物,以及鱼形、鸟形、动物形器物,可见当时人类的食材已很丰富。但这些带有腥、膻气的肉类,烹饪时除掉异味才好吃,这便少不了调味品。

 梅子性酸,做出的菜品自然“酸味十足”。从先秦时普遍使用梅子这种调味品来看,“酸味”应该是其时的流行味道,人们喜欢喝酸味汤羹便是证明,不然武丁也不会拿“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来说事。

 梅子作为调味品使用时,一般用青梅,除了做汤羹调味品外,做鱼、肉时也需用梅来去除异味。《晏子春秋·重而异者》所谓“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说的就是先秦人用梅子当调味品烹饪鱼肉制品的事实。

秦汉饮食突出“咸味”

 《急就篇》记载:“葵韭葱薤蓼苏姜,芜荑盐豉醯酢酱”

 从文献记载来看,现代烹饪中使用的大多数调味品,先秦时均已使用,如花椒、桂皮、姜、葱、芥、薤、韭等都上了中国人的餐桌。《礼记·内则》即称:“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脂用葱,膏用薤,三牲用藙,和用醯,兽用梅。”可见,先秦时,对以辛香为主的各种天然调味品的开发和使用,掀起了中国美食史上的第一波“滋味”革命。

 然而,在今天看来再寻常不过的调味品并不是当年先秦普通人可以享用的。直到秦汉时期人工调味品特别是酱、醋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寻常百姓才真正吃得有滋有味了。

 秦汉时发明的人工调味品主要有用大豆、面为原料制造出来的酱、清酱(酱油)及豆豉一类,一经发明,便带来又一波“滋味”革命:以前不好吃、无法吃的食物,因有酱而能吃,好吃;而且,经酱调制后菜肴还“好看”,美食因此有了“色、香、味俱全”的烹饪要求——中国人的饮食中从此离不开酱系列。

 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所作儿童启蒙读物《急就篇》中,记述了当时饮食中常用的调味品:“葵韭葱薤蓼苏姜,芜荑盐豉醯酢酱。芸蒜荠芥茱萸香,老菁蘘荷冬日藏。”

 酱并非秦汉时才有,与醋一样早就使用,但先秦时酱称“醢”,醋叫“醯”。醢用肉为原料,即“肉酱”,所以《说文解字》在解“酱”字时称:“从肉,从酉。酒以和酱也。”

 醢为何后来改写成“酱”唐代学者颜师古在注《急就篇》中的“酱”字时认为:“酱之为言将也,食之有酱,如军之须将,取其率领进导之也。”意思是吃饭时少不了酱这种调味品,就如军队打仗少不了指挥将领一样。古人认为酱和醋的调味功能相当重要,宋人陶谷《清异录》中称:“酱,八珍主人也;醋,食总管也。”酱咸醋酸,秦汉人饮食风尚因酱而发生了“重口味”的巨变,秦汉及以后“咸味”开始突出。

 随着原料的丰富,酱的品种和口味也在进一步发展。如明代以后,辣椒进入中国,“辣椒酱”又成为一道流行美味。

古人认为五味中“甜味”最美

 《周礼》记载:“酸养骨”“辛养筋”“咸养脉”“苦养气”“甘养肉”

 先秦时,中国传统饮食中的“五味”概念已深入人心,味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已被充分认识。《周礼·天官》中“疡医”条有这样的说法:“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

 在五味中,古人认为“甜味”最美,故有“甜美”一词。古人用什么调味品让菜肴变得甜美早期主要有饴、蜜、蔗浆等,到宋代时,现在常用的红糖、白糖已能生产,而且质量上乘。

 在甜味调料中,“饴”使用最早。饴,即麦芽糖,现在仍有制作。饴的生产,应该在殷商时已出现,到西周时已是常见调味品和食品。《诗经·大雅》里的《緜》篇中,便提到了“饴”:“周原膴膴,堇荼如饴。”意思是,周原土地肥沃,长出来的苦菜像麦芽糖一样甜。

 到春秋时,比饴甜度更高更好的蜂蜜使用增多。与此同时,一切有甜味的果实均可用于烹饪。《礼记·内则》称:“枣、栗、饴、蜜以甘之。”这种烹饪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甜味调料还具有除臭解腥的功能,能缓和辛辣味所引起的刺激,增加咸味的鲜醇,行话称之为“提鲜”。另外,烹制时糖还可以加深菜肴的色泽,如烤肉时涂上糖,可使外表变成诱人的焦**。《楚辞·招魂》就曾提到用甜味调料制作美食的方法。在煮甲鱼和烤羊羔时,用甘蔗浆调味、着色,即所谓“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而“粔籹蜜饵,有餦餭些”和“瑶浆蜜勺,实羽觞些”,则显示当时制作甜面饼时是用蜜蜂和麦芽糖;饮酒时掺蜂蜜喝,冲淡了苦味,让美酒更美。

 江浙、四川等南方人做食品时最喜欢放糖,曹丕《与朝臣诏》中即有“蜀人作食,喜着饴蜜”的说法。这一饮食偏好,至今未改,如江南苏州、无锡、常州一带,菜肴以甜味为主,与齐鲁偏咸、淮扬偏淡、湖湘偏辣明显不一样。

  唐宋时期“辣味”受宠

 《七辨》记载:古人烧肉“芳以姜椒,拂以桂兰”

 在五味中,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辛香调味品,对人的口、鼻刺激最直接,可极大地诱发食欲。这方面的材料主要有椒、桂、姜、葱、蓼、芥等,这些都是中国原产的本土调味品。其中,花椒和生姜最有特色,古人很喜欢,用得也多。

 先秦人最离不了的辛辣调味品应该是生姜,时人吃饭时多少都要来点,即《论语·乡党》中所谓“不撤姜食,不多食”。在烹制牛肉等菜肴时,也总少不了生姜,且常与椒、桂一起使用。据东汉张衡《七辨》,汉代人制作肉类食物便是“芳以姜椒,拂以桂兰”。

 但引发新一波“滋味”革命的并不仅有上述这些本土调味品,还有“胡味”。

 西汉时,张骞从西域带回了蒜、芫荽(香菜)等,这些“胡味”让中国人最早品尝到了外来风味。再后进来的“胡椒”,则一直是古人眼里的高档调味品,尤以唐宋人最为崇尚。

 胡椒原产印度西海岸,大概在明朝时引种中国,之前一直靠从中亚、南亚一带进口。胡椒的价值赛黄金,宋人陶谷《清异录·药谱》中便称胡椒为“金丸使者”。而黄金常见,胡椒难买。唐宋时,家里有胡椒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有一件事可以说明胡椒的特殊地位。据《新唐书·元载传》,曾官至宰相的唐朝大贪官元载被朝廷抄家时,竟然抄出了“胡椒至八百石”。明代爱国名臣于谦曾为此大发议论,他在《无题》诗中称:“胡椒八百斛,千载遗腥臊。”

 在“外来风味”中,明清以后能对中国饮食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是“辣味”——辣椒的味道。辣椒原产美洲,在被西班牙香料商发现后移种欧亚,明代后期,辣椒被当作观赏花卉引种中国。讲究口味的中国人很快发现了辣椒的食用价值,尤其是一向嗜辛辣的四川、湖南等地,一改对花椒、生姜的依赖,恋上了辣椒,“无姜不食”变成了“无辣椒不食”。从此,“辣味”成川菜、湘菜等菜系的主打味道。

 

古代美食

1、一品糕

 辽宁著名传统风味小吃。创制时专为朝廷中一品以上的官员食用故名。

2、大竹醪糟

 四川的醪糟有很多种,而以大竹醪糟较为著名。具有香甜爽口,酒香四溢的特色。

  3、大福米锅巴菜

 天津独有的风味小吃品种,锅巴菜又称嘎巴菜,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其色美味丰,清香淡雅,且具有清热解暑,利水解毒之功效,是夏令小吃精品。

 4、汉中梆梆面

 陕西著名特色风味小吃,因是在晚上挑担,敲梆梆沿街叫卖,故名“梆梆面”。具有酸辣带香,除湿暖胃的特色。

5、老世泰芙蓉糕

 辽宁沈阳著名传统风味小吃。具有不粘不散,酥松甘甜,桂香浓郁的特色。

宋代是一个文化经济高度繁荣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宋代人民安居乐业、享受生活,自然就促进了娱乐饮食行业的大发展。直到现在我们仍然可以从宋人笔下的小说中可以看到宋代人民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和妙趣横生的世事百态,成为了宋代文化最直观的见证。

一、琳琅满目的风味小食

宋朝小食最大的特点就是品种丰富精美,不论事物是否普通,都要将它打扮的足够吸引人们的眼球。宋代不仅人爱打扮自己,对食物的装饰也是非常上心的。《东京梦华录》里记载了很多“插食”和“插盘”,就是在节庆日时对食物的精美装饰。

插食是在食物上插上鲜花等物用作装饰,插盘就是将食物放在编制的各式各样玩偶上,或是将食材雕刻成栩栩如生的动物形状,最能吸引孩子的喜爱。

宋代产生了种类繁多的美食,因此必然少不了各式各样的店铺在市集中林立,《梦粱录》中的“面食店”、“分茶酒店”、“荤素从食店”,还有《武林旧事》中的“市食”,都列举了当时盛行于市面上的各式小食。

南宋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中“点心”一类:“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仅此一条就能够看出点心在宋代包含甚广,馒头、包子皆在其中。

在宋代,面食是人们较为喜爱的食物之一。每当节庆日时,宋代人都要吃面来庆祝节日,这成为了当时的风俗之一。因此专门出售面食的店铺十分讲究制作的种类花样。在临安的面食店中就有丝鸡面、猪羊和生面等种类供顾客选择。从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名字中就可以看出来宋人在美食方面是极其讲究的。

二、严谨的制作与储藏

1、质量上乘的技艺

《东京梦华录》中的“饮食果子”类店铺更是随处可见,宋代贩卖瓜果的店铺被称为果子行。《东京梦华录》中:“至州桥头西大街,乃果子行。”果子行除了贩卖大量的新鲜水果外,还会卖各地生产的果脯,这些果子店铺遍布在大街小巷,很受宋人欢迎。而且宋人对于果脯类小食的做法更是深有研究。

宋人林洪在其《山家清供》中记录了经过雨水洗刷后的果子制作前如何去虫的详细作法,“用水一碗浸之,良久,其虫皆出,乃可食之。”可见宋人在小食制作上耗费的心思。

杨诚斋的文章中也提到:“其法不过煮以梅水,去核,捣印为饼,而加以蜜耳。”宋代人在小食的制作上可谓是经验颇多,宋代的小食如此受欢迎,正是由于人们在制作方法上的娴熟、精巧才使得宋代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果子、点心,带动了人们对于美食的热爱,促使宋代的小食行业愈发的繁盛。

2、注重小食的新鲜

除了小食品种繁多、制作精湛之外,宋代对食物的储存保鲜方式也很有心得,将食物密封藏于冰内或是放入地窖中都是比较常见的食物储藏方式。而且宋代贩卖食物的店铺中大多备有冰窖,方便顾客在夏天可以吃到新鲜可口的食物。

另外还有专卖冰冻冷饮的,《东京梦华录》中就提到了宋人即使是在夏天也可以吃到冰雪荔枝膏砂糖冰雪这样的冷饮,并且“惟旧宋门外两家最盛。”表明了冷饮在当时也是极其受人们的喜欢。

宋代都城的饮品店也是遍布在各处,在《清明上河图》中就能够看到像“饮子”“暑饮子”这样的饮品店随处都是。

《东京梦华录》也记载了宋代常见的几种饮品:如甘豆糖 、豆儿水等几十种饮品。可见宋代的人们的确是非常会享受生活,人们对于各类小食的热爱,也使宋代的小食种类更加的丰富多彩。

品种繁多也不影响对于质量的保障,对小食质量的追求,促使宋代人们对于食物的制作和放置都相当仔细。《梦粱录》中记载:“凡饮食珍味,时新下饭,奇细蔬菜,品件不缺”,还有的人甚至“增价酬之,不较其值,惟得享时新耳”。

食材的新鲜是食客们最为看重的。街头巷尾的小食店对于食物的干净卫生也是毫不马虎。《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宋代都城小食店的情况:“凡百所卖饮食之人,装鲜净盘盒器皿,食味和羹,不敢草略”。

在当时的临安也就是现在的杭州也对小食的卫生以及外表十分讲究,《梦粱录》中有“凡百货卖饮食之人,多是装饰车盖担儿,盘盒器皿新洁精巧。”可以看出宋代人不仅热爱生活,对于小食的质量上也是严格把关的。

也正是因为宋代店铺都十分负责的对待他们销售的饮食,既是在品质上有所保障,又保证了小食店铺的口碑,因此宋代的人们才会如此热爱这些小食。

三、文化自由的高度体现

1、足不出户享美食

宋代饮食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宋代饮食的便利“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宋代的经济往来自由,人们的日常活动也不受限制,路边随处可见小食铺子,街头巷尾也有挑着担子往来贩卖小食的商贩,顾客可以自由选择在店里直接食用或者带走。这种模式倒是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无异。

人们对于美食的选择有很多,正店、茶坊、食店都是品尝小食的好去处。并且在宋代就已经有了类似于现在的外卖人员,这类人在宋代被称为“闲汉”,他们可以为客人送去他们需要的东西,十分便捷。

在宋代小说《郑节使立功神臂弓》中就有对这些人的描写:“一个闲汉,一个筐子,一把刀,几块牛肉,送到顾客面前,当面切。”这在宋代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顾客足不出户,就能够品尝到自己想要的美食。

宋代人在当时已经拥有了非常现代化的商业模式,这种便利使宋代人能更加方便的体验到购物的快捷,从而更会对小食产生兴趣,从而源源不断的购买小食。促进饮食业的快速发展,同样也带动了宋代经济的稳步提升。

2、特色鲜明的地方菜系

在北宋时,地域辽阔,南北方地区跨度较大,因此南来北往的商人旅客也是络绎不绝,为了满足这些不同地方的客人们的口味需求,便衍生出了富有特色的地方菜系。在宋代都城,南方和北方菜肴的地方风味饭馆也很常见。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寺东门大街,皆是书籍、幞头。寺南即录事巷妓馆。北即小甜水巷,巷内南食店甚盛。”详细描述了不同方位所林立的店铺具有明显的地域区分,方便南来的客人。

同样“北食则矾楼前李四家、段家炉物、石逢巴子;南食则寺桥金家、九曲子周家,最为屈指。”说明在宋代时南北饮食就已经存在了鲜明的风格特色。正是因为宋代人十分重视南北方饮食之间的不同点,才会出现专门卖南方食品、北方食品这样不同口味的食店。

可见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已经到达了一定的高度,南北方人往来交流密切,为方便到北方来的南方人,而建立了诸多具有南方特色的店铺,而且也受到当地北方人的欢迎,成了当时极其受欢迎的特色。

在南方地区河流湖泊众多,南方人饮食主要是以米和水产品为重,像“鱼兜子、煎鱼饭”等都是南方人喜爱的。而北方大多为雨水稀薄的旱地,所以以面食肉类为主。

对于宋代的北方人来说最受欢迎的应该是羊肉。从宋太祖开始,宋代皇帝就极其喜爱羊肉。在皇家的爱好影响之下,民间对于羊肉菜式的发展自然也受到了高度重视。

除了各式店铺中繁复多样的羊肉菜外,还有专门售卖羊肉的店铺,光是以羊肉为原料的菜品就有十几种,充分满足了北方人民对于羊肉的喜爱。南北方菜系的全面发展与普及,足以见得宋代人对饮食的认真推动了小食的市场。

宋代人拥有如此完善的小食市场,不仅美食应有尽有,质量还有所保证,自然会被这些小食吸引。宋代的小食行业能够快速崛起也离不开宋代的制度所带来的便利,文化的繁荣和人民的自由共同促进了小食产业的兴盛。

结语

宋代社会风气的淳朴和自由造就了宋人懂得享受生活的生活习惯,大街小巷令人眼花缭乱的小食铺子也可以看出宋人对待美食的认真。宋代作为市井饮食的盛世,平民化的政策和发达的商业文化都使宋代小食在这个时代大放异彩。宋代由上到下对于美食的热爱也使宋代的小食到达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参考文献:

《东京梦华录》

《梦粱录》

  所谓传统文化,就是过往人群生活的规范和准则及理想与祈愿,以遗传、教育及影响、模仿为基本方式,通过一代人、一代人的传递,所新形成的人群规范与准则。

  清明祭祖,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重阳节登高,大年三十守夜,年廿八大扫除,拜年,元宵节吃汤圆,等等

  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

  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等。此外,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诸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等。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中的第一个传统佳节。过去,春节被称为“新年”,因为按照中国历史上一直沿用的农历,这天是正月初一,为新一年的开头。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采用公历纪年,农历新年便改称“春节”(大约在公历1月下旬到2月中旬之间)。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并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隋书·音乐志》日:“每当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戏为戏场”,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果料糖馅,圆形,是“团圆”的象征。元宵节观灯始于公元一世纪,沿至当代仍在各地盛行。每到元宵节之夜,许多城市举办灯会,展出各种彩灯,造型新奇,千姿百态;在农村,则举行文娱活动,如放焰火、踩高跷、耍龙灯、扭秧歌、荡秋千等。

  中和节在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古时龙是神圣的象征,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明代曾流行熏虫儿,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在农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一圈,再入院内绕水缸一圈,中引龙回。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中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现在的“龙须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这天剃头理发,叫“剃龙头”。妇女在这天还不动针线,据说是为了避免伤龙眼。也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不过这个节日现已被人们遗忘了,但吃春饼等习俗至今还有。

  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萌,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踏青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太平御览》卷三十一引《风土记》有“仲夏端五,端,初也”之句。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罗江自沉;江边群众得知,便纷纷驾舟打捞屈原尸体。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谥艺,万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了,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

  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是夕,陈瓜果子于庭中,女孩子结彩缕,穿七孔针。据说先穿完者为巧。“乞巧节”,又由于多是女孩子参加,故称“少女节”。

  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传说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称“鬼节”。佛教徒这天要设“盂兰盆”,施斋供僧,举行诵经法会以及水陆道场、放河灯等宗教活动。中国大约是在梁武帝时(六世纪上半叶)始设“盂兰盆斋”的。现在,设“盂兰盆”的在民间少见,但放河灯的习俗却仍在一些地区流传下来。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是魏晋以后兴起的节日。“重阳”、“重九”之名,肇于三国时代。主要有五种传统习俗。一是登高,此时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是游历的好季节,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于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三是饮酒赏菊。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观赏千姿万态的秋菊,喝几盅菊花酒,也重阳节的乐事。四是食重阳糕。人们把粮食制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谓之重阳糕,而“糕”又与“高”谐音,食之谓可步步高升。五是开展敬老活动,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绵延不绝。

  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 。早先传说这天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后来成为民间习俗,以示五谷丰登。

  民间有这样一首俗曲;“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一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豆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赞,祝赞那灶王降吉祥”。它反映了过去民间祭灶的情景。这天由于特别热闹,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农历新年的“彩排”,所以又称过小年。现在尽管没有再祭灶的了,但每年腊月二十三前后卖的关东糖、至今仍是人们喜爱的传统食品。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红果子的别名 4 来源及产地 5 性味归经 6 功能主治 7 红果子的用法用量 8 化学成分 9 红果子的药理作用 10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红果子的方剂 2 古籍中的红果子 1 拼音

hóng guǒ zǐ

2 概述

红果子为中药名,出自《中国药用植物志》,为《本草衍义补遗》记载的山楂之别名[1][2]。

3 红果子的别名

又名棠梂子、红果子[1]。

4 来源及产地

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pinnatifida Bgevarmajor NEBrown、山楂C pinnatifida Bge或野山楂C cuneata Sieb etZucc的果实[1]。主产山东、河北、河南、辽宁、江苏等地[1]。

5 性味归经

酸、甘,微温[1]。入脾、胃、肝经[1]。

6 功能主治

功在消食化积,散瘀[1]。

1治肉积食滞,腹痛泄泻,细菌性痢疾,痰饮痞满吞酸,黄疸,疝气偏坠胀痛[1]。

2治痛经,产后恶露不尽,瘀滞痛,小儿疳积[1]。

3现用于治疗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肝炎,肾盂肾炎[1]。

7 红果子的用法用量

煎服:6~12g[1]。炒黄或炒焦用[1]。

8 化学成分

山里红山楂果实中含山楂酸、酒石酸、柠檬酸、黄酮类、维生素C、内酯及苷类。山里红果实还含槲皮素、金丝桃苷、表儿茶精等[1]。野山楂果实中含山楂酸、咖啡酸、齐墩果酸、苹果酸、鞣质、皂苷及维生素C等[1]。

9 药理作用

林允饰演的女配,一个抱着琵琶,第一集就被骗的傻女宋引章。

越是看到“顾盼生辉”亲的带劲,越是觉得编剧笔下的宋引章像个大冤种。

为什么呢?

因为编剧不会写故事。

相比较剧中的三个女性,宋引章不是一个特别讨喜的存在,经常被骂。

她从一出场开始,就想脱籍从良。

宋引章说自己没赵盼儿命好,能遇到一个心心相印的欧阳旭,她也嫁不了举人郎君,找一个殷实的商人对她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这话,放在她的处境上来说,没问题。

身处贱籍的官伎是苦的。

她早先以为以色事人的歌伎倡优才让人看不起,自己只卖艺不卖身,能得到王公太守等知识分子的尊重。

但实际上,官伎就是官伎。

一辈子是官伎,后代世世都是官伎。

还不能和良人结婚,不能自赎。

官府一声令下,就要去陪酒。

这是强权下底层人士的生活,完全由强者掌控,仿佛是个玩物。因此,比起在金笼里扣着的鹦鹉,她宁愿当野地里自由自在的野鸟。

她也知道,靠女主不一定能成。万一欧阳旭没中榜,万一官府不放她的乐籍,坐等着她就始终脱不了籍。所以她想自己想办法,逃离这种生活。

当然了,她年纪小,看人也不行,第一次就被骗了。

欢欢喜喜嫁人后,却被只图钱的渣男给暴打了一顿。

当时,很多人就骂宋引章,脑子蠢,不听姐姐言,吃亏在眼前,是个恋爱脑。后来,宋引章在赵盼儿的帮助之下,逃离了这场灾难。她们一起去东京开始了新的生活。

结果,宋引章又恋爱脑。一个是家里有权有钱,懂音乐的大眼蛙男人,虽然长得一般,但他殷勤,嘴甜,会哄人。

还说了解宋引章的经历之后,由怜生爱,由敬生重。

重要的是,他有关系,说可以脱籍。

还有一个就是男主,顾千帆。

顾千帆每次出现在宋引章面前都如同天神降临一般,帅气、有能力、仿佛底层人士的救世主。

第一次见面,男主就救了她两次。

一派救兵,拯救了她们被官商勾结差点打板子的命运。

二踢出无影腿,把渣男秒成渣渣。

救完后,镜头还给了一个大特写。

观众一看就明白,是很多古偶剧中搞的心动套路。

第二次见面,三姐妹被赶出了东京,蓬头垢面。

男主又像天神一样,给她们加油打气。

之后照顾得妥妥当当,给她们安排马车,安排住处,一应日用品都有手下给打理好。

甚至,男主对宋引章被男人纠缠的事都知道的一清二楚,特地打听了对方的身份,叫引章不用担心,那人没恶意。

三番几次的救助,还有特地的关心。

宋引章很感动,直球问:难道你一直在暗中保护我?男主笑而不答,只由着属下把话题扯开。

就说说,这怎么不叫人误会?可能有人问,不会吧,为什么女配要喜欢女主的男朋友?难道她不知道吗?

她真的不知道,而且被蒙在鼓里。有一次,男女主晚上悄悄约会被引章碰到了,宋引章问:你俩怎么这么晚在一起,男主扯了个谎,说和案子有关,之后告诉引章:我是来找你的,前阵子跟皇上求了一本快绝传的乐谱,专门送给有缘人弹奏。

那专注的神情,认真的语气,怎么不叫人误会?

而且,就剧中的人物塑造背景来说,宋引章动心和摇摆再正常不过。

她年纪小,可能也就十七八岁,正是青春豆蔻年华,长得不差,弹得一手好琵琶,整个市里排名第一。

一个男人大喇喇地向她表白,一个帅哥总是救她开导她关注她,还专门搜曲谱给她,难免动心。

可惜就可惜在,她不是女主。

当她产生这种合理的心态时,弹幕都在骂她恋爱脑,说她普信,叫她别自作多情。

这不是大冤种是什么?

《神农本草经》

摄制组动态 | 《千年国医》与神农架不得不说的故事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墝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子• 修务训》

01

在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对于生命对于自然对于生活还处于摸索阶段,劳动力和生产力远远不及现在发达,那时候人们的生活也比较单一,所有的需要的东西都要依靠上天或者大自然的赐予,人们每天要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怎么能不饿肚子。

那时候我们的祖先还不知道用火烧水和煮饭炒菜的时候,只能过着吃野菜喝生水的生活,他们也会采树上的果子吃,也能抓到水里的螺蚌,吃螺蚌的肉。这样的饮食习惯,导致了人们常常会生很多疾病以及被动植物的毒素伤害。

02

传说神农长着牛头人身,是那时候的部落首领,有着异于常人的智慧。他开始教百姓播种五谷,而且播种前要对土地进行考察,这块土地是否足够肥沃,湿度是否合适,土地的高低位置是否适宜种植等等。因为他在农业上的贡献,人们称他为神农,神农也被尊为农业始祖。

神农还想去更远的地方去探索,是否还有更多的可以供人们食用的东西。于是他就走了很远很远的路,他遇到了一座大山,神农氏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制作出了木架爬到了山顶,而这个地方也就是资源丰富的湖北神农架地区。到了山顶神农看到了各种颜色的花草,十分茂密,于是神农就暂时在这里居住下来。

▲神农架景区

他每天都尝试着吃这里的植物,终于尝遍了这里的百草,知道了哪些是可以食用的,哪些是对人体有帮助的,比如累了吃了之后能缓解疲劳,渴了吃了能生津等等,哪些是对人体有伤害的,神农都一一整理清楚了。

在尝百草的过程中,也曾经一天之内吃到七十多种有毒的植物,但都靠吃茶叶来解毒,这也是中国茶文化的起源。直到有一天,神农尝到了“断肠草”,这种毒草太厉害了,他还来不及吃茶解毒就死了。他是为了拯救人们而牺牲的,人们称他为“药王菩萨”,人间以这个神话故事永远地纪念他。

03

神农作为农业神的身份是毋庸置疑的,他教导人们垦田种地,开启了农业时代。值得引起思考的是,在《淮南子》中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是为了“令民知所辟就”,按照《淮南子》的记载神农尝百草的行为本身,是把百草作为食物来尝,看哪些草木可以作为食物食用、种植,丝毫没有尝百草是为了试药的意思。

神农尝百草

▲牛首人身的神农尝百草图

现在人们理解的“神农尝百草”是什么时候变成尝药了呢?据文献记载《淮南子》一书是汉初淮安王刘安及其门客所编,这说明在汉初人们的认识里神农还只是农业神,没有和中药产生联系。而到东汉经学大家郑玄注《周礼·天官》“疾病”条里,“其冶合之齐,存乎神农、子仪之术”。“冶合”即指炮制医药之事,此时神农和中医药发生了联系,也就是说在汉代神农才逐渐拥有了中药始祖的光环。

从文献记载可以感受到在天地混沌初开,人类文明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人们对自己,对生命,对自然还一无所知的时候,所有的行为都是依靠着最原始的生存本能,向着未知,勇敢的去探索去尝试,也正是我们的祖先一次次以生命为代价的尝试和探索,才使得文明得以推进和发展。

▲中医就是探索人体、生命、自然、宇宙自然规律的学科

《系辞》中记载“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伏羲氏上观天象,下观地球万物的生活,于是把感知到的宇宙、自然和生命的奥秘,记录在八卦里,指导人们的生活。

我们的祖先们在那个时代艰难的生存着,却依然义无反顾的与自然界斗争着,勇敢的探索着。然而时代进步到今天,我们却要质疑自己的祖先,否认自己祖先的智慧。如果实在要质疑祖先智慧的科学性,能否先了解了我们的祖先到底有着怎样的智慧,再下科学不科学的结论。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茶道里千家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千利休居士曾经说过“和敬清寂”这四个字就是茶道的根本。和代表平和的和,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当我们进入茶室之中品尝一碗茶时,无论是客是主,“请先”,“请慢用”以及种种的言词,都代表了茶道中所蕴含的“和”之意。

在现代人的价值观中,总是认为茶道是十分繁琐以及复杂的事情,很都人认为“就算是在自己家里,就算是一个人也可以喝茶。”但是,在茶道的本质中,和所代表的真谛为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关系,只要随时随地的从内心去体认茶道里的「和」,必定可以了解到和的真谛。

古代的习俗,经过了多少世代而流传了下来,储存了数百年来的美感。对于自然的爱好,以及随着四季的变迁,以古老的习俗来做内心与内心的相互沟通,这就是“和”的感觉。

  的确,现代人的我们对于自然的感受是被动的,但是人们却拥有对于美的极纤细的感受性。然而将此心性再加以提炼,就是所为的“茶の味”,也就是茶道的精神。隐藏在茶道具中间的艺术性,以及种种布置,摆设以及茶之汤,果子等,仿如带有生命力的纤细感,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以“和”的精神为基础。

说到敬,则是对于长辈的尊敬,同时也代表了对于友人与同济间的敬爱。以和而敬,从此开始便展开了茶道的真随。

而清,则是清净,清洁的意思,也是茶道的种种礼仪,做法中十分强调的部分。

许多人认为茶之汤中,一定要使用古老的器物,注重是那个时代的哪个大师所做,以及是否是那个时代的那个名人所用过,总是把古老摆在所有事物之前,事实上这是错误的观念,其实最注重的应该是清洁,在利休百首中也咏道“水与汤可洗净茶巾与茶筅,而炳杓则可以洗净内心”。

由清而静,也就是所谓的“静寂”,就如在不受外界干扰的寂静空间里,内心深深的加以沉淀的感觉。

而寂乃是茶道中的美的最高理念,在求取“静”的同时,能观察自己知足的内心,在深沉的思索中让自己内心沉淀,此乃是禅学中所生之思想,也乃是对于人生的最佳解答。

始祖 ・千利休せんりきゅう1522-1591

二世 ・少庵宗淳しょうあんそうじゅん1546-1614

三世 ・元伯宗旦げんぱくそうたん1578-1658

此人之三子纷表成立了表千家、里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三千家。

四世 ・仙叟宗室せんそうそうしつ1622-1697

五世 ・常叟宗室じょうそうそうしつ1673-1704

六世 ・泰叟宗室たいそうそうしつ1694-1726

七世 ・竺叟宗室ちくそうそうしつ1709-1733

八世 ・一灯宗室いっとうそうしつ1719-1771

九世 ・石翁宗室せきおうそうしつ1746-1801

十世 ・认得斎宗室にんとくさいそうしつ1770-1826

十一世 ・玄玄斎宗室げんげんさいそうしつ1810-1877

十二世 ・又玄少斎宗室ゆうみょうさいそうしつ1853-1917

十三世 ・圆能斎宗室えんのうさいそうしつ1872-1924

十四世 ・淡淡斎宗室たんたんさいそうしつ1893-1964

十五世当代・鹏云斎宗室ほううんさいそうしつ1923-目前

日本茶道宗师

首先创立茶道概念的是十五世纪奈良称名寺的和尚村田珠光公元一四二三~一五零二年。公元一四四二年,十九岁的村田珠光来到京都修禅。当时奈良地区盛行由一般百姓主办参加的“汗淋茶会”一种以夏天洗澡为主题的茶会,这种茶会首创的采用了具有古朴的乡村建筑风格的茶室——草庵。这种古朴的风格对后来的茶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日本茶道的一大特色。村田珠光在参禅中将禅法的领悟融入饮茶之中,他在小小的茶室中品茶,从佛偈中领悟出“佛法存于茶汤”的道理,那首佛偈就是大家都熟悉的“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村田珠光以此开创了独特的尊崇自然、尊崇朴素的草庵茶风。由于将军义政的推崇,“草庵茶”迅速在京都附近普及开来。珠光主张茶人要摆脱欲望的纠缠,通过修行来领悟茶道的内在精神,开辟了茶禅一味的道路。据日本茶道圣典《南方录》记载,标准规格的四张半榻榻米茶室就是珠光确定的,而且专门用于茶道活动的壁龛和地炉也是他引进茶室的。此外,村田珠光还对点茶的台子、茶勺、花瓶等也做了改革。自此,艺术与宗教哲学被引入喝茶这一日常活动的内容之中并得到不断发展。

继村田珠光之后的一位杰出的大茶人就是武野绍鸥公元一五零二~一五五五年。他对村田珠光的茶道进行了很大的补充和完善,还把和歌理论输入了茶道,将日本文化中独特的素淡、典雅的风格再现于茶道,使日本茶道进一步的民族化了。

在日本历史上真正把茶道和喝茶提高到艺术水平上的则是日本战国时代的千利休公元一五二二~一五九二年,他早年名为千宗易,后来在丰臣秀吉的聚乐第举办茶会之后获得秀吉的赐名才改为千利休。他和薮内流派的始祖薮内俭仲均为武野绍鸥的弟子。千利休将标准茶室的四张半榻榻米缩小为三张甚至两张,并将室内的装饰简化到最小的限度,使茶道的精神世界最大限度的摆脱了物质因素的束缚,使得茶道更易于为一般大众所接受,从此结束了日本中世茶道界百家争鸣的局面。同时,千利休还将茶道从禅茶一体的宗教文化还原为淡泊寻常的本来面目。他不拘于世间公认的名茶具,将生活用品随手拈来作为茶道用具,强调体味和“本心”;并主张大大简化茶道的规定动作,抛开外界的形式操纵,以专心体会茶道的趣味。茶道的“四规七则”就是由他确定下来并沿用至今的。所谓“四规”即:和、敬、清、寂。“和”就是和睦,表现为主客之间的和睦;“敬”就是尊敬,表现为上下关系分明,有礼仪;“清”就是纯洁、清静,表现在茶室茶具的清洁、人心的清净;“寂”就是凝神、摒弃欲望,表现为茶室中的气氛恬静、茶人们表情庄重,凝神静气。所谓“七则”就是:茶要浓、淡适宜;添炭煮茶要注意火候;茶水的温度要与季节相适应;插花要新鲜;时间要早些,如客人通常提前十五到三十分钟到达;不下雨也要准备雨具;要照顾好所有的顾客,包括客人的客人。从这些规则中可以看出,日本的茶道中蕴含着很多来自艺术、哲学和道德伦理的因素。茶道将精神修养融于生活情趣之中,通过茶会的形式,宾主配合,在幽雅恬静的环境中,以用餐、点茶、鉴赏茶具、谈心等形式陶冶情操,培养朴实无华、自然大方、洁身自好的完美意识和品格;同时,它也使人们在审慎的茶道礼法中养成循规蹈矩和认真的、无条件的履行社会职责,服从社会公德的习惯。因此,日本人一直把茶道视为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茶道在日本会有着如此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基础,且至今仍盛行不衰了。

关于端午节的史书记载

  关于端午节的史书记载: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