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秋燥耗阴,虚火上扰,“上热下寒”体质该怎么调?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3收藏

中医讲秋燥耗阴,虚火上扰,“上热下寒”体质该怎么调?,第1张

秋天来到,世间万物阳气收藏,寒气顿生,但秋燥邪气仍在,容易耗伤阴气,造成肾阴不足虚火上扰,两种因素影响之下,很多人最终形成上热下寒之体质。

1

秋季阴阳失和

容易形成上热下寒体质?

每逢秋季,总有不少人抱怨自己一方面 皮肤干燥、毛孔粗大、痤疮、口臭、口干渴、牙痛出血,咽喉干痛、耳鸣、心烦失眠 ,另一方面却又有少腹冷痛、痛经、尿频、小便清长、大便溏烂、白带清稀、畏寒怕冷等截然相反的表现,此正是所谓亚临床类型上热下寒型体质。

而秋季所出现之上热下寒表现, 上热多为虚热,下寒则可虚实夹杂 ,归根到底,是 下元虚弱、上实下虚 的生命状态,是 阴阳不相和合、寒热脱节严重偏颇 的病理体质,而此类型体质形成的基础无外乎两大原因:

1、秋季人体阳气升发有余,收敛潜藏不足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遵循自然界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如此才能维持体内阴阳平衡。

秋季昼夜温差悬殊,正是人体阳气收敛潜藏体内的时候。但秋季也是燥邪主令之时,倘若起居不慎,必定容易受燥邪所伤。 燥为阳邪,伤人最易损伤津液 ,出现各种干燥症状,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干涩,甚则皲裂,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

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 燥胜则干” ,津液损伤,则阴分不足,水浅不养龙,真水亏虚,阳无以附,龙火离位上越,上冲于头面,故见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等头面部热症。长久以往, 阳气升发有余而潜藏不足,违背人体正常生理循环,必定损耗阳气,导致阴阳失和,寒热脱节之上热下寒。

图源:摄图网

2、秋冬寒气侵袭,脾肾阳气虚衰

步入深秋之际,万物肃杀,寒气渐浓,寒邪发病,具有收引、凝滞、趋下的特点,寒的趋下作用表现在,寒邪往往容易停留在人体的下半身,其中对肾阳的损害尤为突出。

《素问·至真要大论》有云 “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寒邪引起肾阳不足,必定引起痛经、关节疼痛痹病、四肢发凉厥病,小便清长、夜尿较多等下寒症状。

而人体诸脏腑阳气之生成,必定仰仗脾脏后天运化之精,寒邪伤人,亦易伤脾,正如《理虚元鉴》曰: “ 凡阳虚为本者,其治之有统,统于脾也 ”。脾阳不振,则见食少不化、呕吐、泄泻、四肢清冷诸症。

2

从中医角度辨证体质论治

改善“上热下寒 ”体质的4个办法

如上所述,上热下寒是外界因素及人体自身原因影响下形成的 阴阳不相和合、寒热脱节严重偏颇 的病理体质,严格意义来说,属于阳虚体质的一种特殊表现,而针对其治疗,中医大致分以下 两种 情况辩证论治:

1、肾阳浮越,则需潜火归藏、引火归元

肾为先天之本,内藏真阴真阳,水足则火藏于下,则阴平阳秘 。若水亏不足以制火或水寒迫阳外越,相火上奔,上冲于头面,则见上有虚热之火,治宜将离源之火,使之向下归于本源,达阴平阳秘的状态。具体治法则需 潜火归藏、引火归元。

而引火归元治法有两大特点:一是大量的 滋肾壮水药 ;二是少量的 引火归元药

引火归元常以滋肾阴之品如生地黄、淮山药、黄精、熟地黄、山茱萸、龟板、天冬、知母等,同时加入少量的肉桂、附子、巴戟天、干姜等,或者牛膝引火下行,使阴阳互生,阳得阴则可潜伏于下,阴得阳则泉源不竭。

2、脾阳不振,治当以健脾温阳为焦点

中焦脾胃 既是气血生化之源,也是气机升降之枢纽,更是诸火之源泉,故阳虚体质调治之本在脾胃,寒邪伤脾,脾虚无以运化,更耗损阳气,治当以健脾温阳,通常可用 五苓散或理中汤类。

图源:摄图网

除了汤药治疗以外, 中医外治理疗 对于改善上热下寒体质有独到疗效,更加方便长期坚持:

1 针法:

引火归元:穴取隐白、太白、太冲、行间、涌泉:

以上组合具有 温阳补虚,凉血降火 的作用,达到 调和阴阳 的目的。

温补脾阳:穴选中脘、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胃俞:

上述组合,具有 温补脾阳,理气和中 的作用。

2 艾灸:

悬灸气海、关元、中极、肾俞、命门: 气海、关元 为临床常用组合,具有培元补气,壮阳固脱的功效; 中极、肾俞、命门 诸穴则为命门之火发生之地,肾气聚拢之处,温灸上述组合,可奏固本培元,引火归元之效。

隔物灸 神阙 :神阙穴具有回阳救逆、开窍苏厥之功效,覆盖姜片于其上,加艾柱温灸,既可以建中温阳调和五脏亦可 引浮阳归隐

3 穴位贴敷

用吴茱萸、黄连,按10:1比例共研细末,取药末10g醋调,睡前敷两足涌泉,清晨去之, 涌泉 是足少阴经穴,此方外敷涌泉具有治疗头痛、鼻衄、口疮、失眠的功效。

4 中药沐足

使用温性药物 沐足 是中医温补肾阳常用治法,盖因足少阴肾经如《灵枢·经脉》所云:“ 起于小趾之下……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 ”肾经由人体最偏远之地——小趾而始,血脉最难顾及之地,故最容易受寒邪侵扰,而 温阳中药沐足恰好从肾经起始之处固护阳气,是故有温肾奇效。

艾叶泡脚是一个享受又有效的方法。清代吴仪洛在《本草从新》中说: “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亡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艾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泡脚时加入艾草也很有讲究,国货铺这款艾草足浴饼,用的材料是艾草中的翘楚—— 蕲艾 。经现代科学检测, 蕲艾的挥发油含量是普通艾草的2倍 ,其渗透力比一般艾草强,也更温煦,有力透酒坛的行话。而且用机器压制成饼, 有效降低艾草精华的挥发 ,艾草味浓厚,比普通艾草更适合泡浴。尤其是秋季皮肤干燥、易秋乏、“上热下寒”体质的人,用艾草足浴饼泡脚最合适不过了,有助于畅通经络,排出体内淤积的湿寒气,改善体质。

  《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根据历来的传说,对“龙”作了这样的定义:龙,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有鳞,有角,有脚,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降雨。

正是在这一定义面前,人们曾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有人查遍了中外所有的生物学资料,就是找不到一种能与上述定义相对应的动物。于是,一个并不算过分轻率的结论便自然产生了:龙不过是一个神化之物而已。有人甚至称之为“生物学上假设的杰作”。

今年49岁的马小星系古籍、古生物爱好者,为了研究龙,十几年间,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做了大量的调查。他认为,龙是一种曾经存在过、被人们神化了的珍稀动物。龙这一来自虚空想象的“假设”竟能笼罩中国文化达数千年之久,并且能愈演愈烈,蔚为大观,多少有点儿不可思议。翻开中华古籍,诗词曲赋、小说杂记,乃至哲学著作、政治论文,龙的形象无所不在。人们既然主观地认定龙之传说是一个神话,就不会认真看待这些文字。可是,人们信赖的史书《左传》曾提到舜帝赐为自己养龙的人姓董,名为豢龙氏,意思是养龙的人;一向对光怪陆离的上古传说持审慎态度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曾记载夏代有专门养龙的人,名为御龙氏。历代史籍关于“堕龙”的记载更是数不胜数。

马小星坚信龙的存在,他说:“从来自不同朝代的历史记载中,从任殿元老人关于1944年在松花江畔亲身经历的追述中,我们隐约意识到,世间确曾有这么一种会走、会飞、会游泳的奇异动物,我们的思路便不能不发生转折。当一种我们自以为熟悉的事物正通过某种方式显露它的真相时,我们为什么不换一种眼光,去重新认识那个已经被解释了千百回的神龙之谜呢?

分享:温暖中医

中医上有一个词叫水寒不养龙。

水寒不养龙是中医特有的一个名词,不过中医所说的龙可不是影视剧里演的那种腾云驾雾的龙,而是什么,龙火。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就把它比作是一条龙。

龙的老家在哪里呢?在肾。同样的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把肾比作是水,因为龙是要生活在水里的嘛。但是有一点很关键,就是这个水不能寒。

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例子。像我们现在有很多人喜欢泡温泉。泉水从很深的地下冒出来,假如它流经的地方刚好有岩浆,那么,在岩浆的灼烤下,它就变得很热。有岩浆的作用,水就是温热的,没有岩浆的作用,水就是寒凉的。温泉水一淌出来,它是温热的,很舒适,人就愿意泡在里头。

那龙也一样啊,它也喜欢待在温暖舒适的环境里,它待在这样的环境里,它是安逸的,悠闲的,自得的。

但是突然有一天,水变寒了,并且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越来越寒,越来越寒,那叫一个冷啊,冷的直打哆嗦,龙就再也呆不住了,此时的它满脑子就一个念头:逃。

往哪逃?往外逃,往上逃。诶,中医又给取了个名字叫龙火上奔。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呢?

牙痛,喉咙痛,口腔溃疡,面红耳赤,头晕耳鸣 等等,总之就是一派热象。

但是很奇怪,就是你这个人上热的同时又有下寒的表现,像手凉脚凉啊,腹泻啊,尿频啊,尿液清长啊,都是下寒的表现。

清代有位大医叫郑钦安,他在《医理真传》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的根源概括为四个字:阳气若伤。

也就是肾阳受损了,肾阳不足了,比方说过食生冷,滥用寒凉的药物,以及空调的过度使用等等都会使肾阳受损,导致肾阳虚,肾阳的小火苗越来越弱,按照上文的思路来讲,就是水寒了,龙跑了,龙火上奔了。再说肾阳温熙的功能减退,人是不是就会怕冷?这样热在上面,寒在下面,于是就出现了一种两极分化的局面。

要打破这种局面,当务之急是找一味药材,去温补肾阳,把下焦暖起来,下寒的问题就解决了。

这样的药材并不难找,还是有很多的,像附子,锁阳,肉桂都可以,它们都有这个作用,甭管选谁,都能胜任。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上热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呢,龙还在上头呢。试问,它愿意离家出走吗?它也不愿意。一方面是“背井离乡”的愁苦,一方面还要被不明所以的我们用各种寒凉药“追杀”,龙心里头憋屈着呢。

但是它跑得确实太远了,对老家发生的事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是不是得派一个人不辞辛苦,不远万里地去寻它,告诉它:家里冷的问题解决了,跟我回家吧。龙一听,诶,不苦闷了,兴高彩烈的跟着回去了。这就是中医经常提到的引火归元。

也就是说我们要找的这味药材必须同时具备两个特点:第一,能温补肾阳,第二,能引火归元。

肉桂脱颖而出了。

这当然不是随随便便做出的决定,而是古人经过反复实践,不断验证做出的决定。

《本草求真》:“肉桂有鼓舞气血之能,性体纯阳,有招导引诱之力。”

《医方集解》:“六味地黄丸加肉桂名七味地黄丸,能引无根之火,降而归元。”

用法:肉桂打粉,每次取3克,泡水,温水送服,或者拌粥吃。

有朋友可能要问了,怎么这么少的量?

中药材就像我们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性格,有的人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有的人呢性格外向,喜欢交朋友,就肉桂来讲,它的性子是外向的,活泼的,非常善于走窜,所以我们只需要派一小队人马去把龙接回来就可以了,否则一下子千军万马派出去了,一路上浩浩荡荡,反倒会加重上热的迹象。

再一个,因为我们是单味药去用,单刀直入,大剂量辛热的药物投下去,难免会伤阴,这样一点一点来用,是比较稳妥的。

适用于肉桂的人一定是水寒不养龙,这样的人舌质淡舌苔白。

如果舌质红舌苔少,这是肾阴亏虚,肾阴亏虚导致的上热下寒,在中医上也有一种说词叫水浅不养龙,这个时候是不能用单味肉桂的,否则会加重阴虚的症状。要怎么用?肉桂5克煮水送服六味地黄丸,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七味地黄丸。地黄丸滋补肾阴,肉桂引火归元,这样配合着来用。

最后我们来讲讲肉桂和桂皮的区别。

我们来看这张图,上面是桂皮,下面是肉桂,很明显,肉桂比桂皮看上去更厚实,因为有对比,所以感觉是比较直观的。

假如没有对比呢?大家在拿到这样一味药材的时候怎么去判断它到底是桂皮还是肉桂?

第一步,闻。肉桂闻起来有点甜,有点香,它是甜香的,很多喝咖啡的人喜欢在咖啡里加一点肉桂粉。桂皮闻起来像什么,大家都吃过炒瓜子,就是用香辛料炒好的瓜子,大概就是这么个味道。

第二步,辨。如果第一步还不好判断,那我们来看第二步。辨什么呢?辨颜色,从颜色上来区分。桂皮是棕色的,肉桂则趋向于橙红色。大家看上图,是不是这么回事?

第三步,切。用指甲在内侧切一道,有油痕的是肉桂,没有油痕的是桂皮。

总得来讲,肉桂的药性要比桂皮好的多,所以入药用肉桂多一些,桂皮更适合炖汤。

夏朝有个“养龙专家”刘累,相传养过2条活“龙”他养的应该是一种当时人们没有见过的鹿。相传夏朝的第八代君主孔甲在外出打猎的时候,发现了两只“龙”而且一公一母。于是就让人相方设法的把这两只动物带回了皇宫,同时让专门的人来修建宫殿给这两个动物住。

但是谁也不会饲养这两条“龙”,所以这位君主就发下诏令,让所有的大臣去全国招聘会养龙的能人。后来找来了一个叫刘累的人,被找来养龙,但是他只是知道如何饲养,但仅此而已。

后来有一天孔甲听大臣说,以前的神仙都是乘坐龙拉的车,所以也想尝试,就让刘累去准备,但是刘累只会养,并不会驯化,所有就一顿瞎驯,结果把其中一只给累死了,没办法,他就一不做二不休的把两条龙都杀了,扒了皮,做成了肉羹给皇帝送去了,皇帝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肉,还想吃,问是什么肉,刘累害怕被问责,就偷偷的跑掉了。

刘累煮龙献给孔甲吃的行为,是个很有趣的行为,因为在当时毕竟没人吃过龙肉,这龙肉能不能吃,是否有毒都不知道,万一毒死孔甲怎么办?刘累不将死龙处理掉而是煮了给君主孔甲送去吃,到底是什么居心可能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在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上长河中,龙的传说有很多,作为华夏的精神图腾,已经深深刻进了华夏的历史中。

中医讲秋燥耗阴,虚火上扰,“上热下寒”体质该怎么调?

秋天来到,世间万物阳气收藏,寒气顿生,但秋燥邪气仍在,容易耗伤阴气,造成肾阴不足虚火上扰,两种因素影响之下,很多人最终形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