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巩固题及答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2收藏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巩固题及答案,第1张

2017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巩固题及答案

 巩固题一:

 A1型题

 1小儿时期最常见的两脏疾病是( )

 A肝肾

 B心肾

 C肺脾

 D肝肺

 E肝脾

 2小儿体格发育最快的时期是( )

 A新生儿期

 B婴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3小儿前囟闭合的正常时间是( )

 A6~7个月

 B8~9个月

 C9~11个月

 D12~18个月

 E19~20个月

 4小儿开始更换恒牙的年龄是( )

 A2~3岁

 B4~5岁

 C6~7岁

 D8~9岁

 E10岁以后

 5幼儿应用中药的比例是( )

 A成人量的1/6

 B成人量的1/3

 C成人量的1/2

 E成人量的'2/3

 D接近成人量

 6下列各项,不属“三有余,四不足”小儿生理病理学说的是( )

 A肺常不足

 B脾常不足

 C心常不足

 D阴常不足

 E肾常不足

 7下列各项,不属小儿生理特点的是( )

 A脏腑娇嫩

 B形气未充

 C生机蓬勃

 D发育迅速

 E发病容易

 8中医诊断小儿疾病最重要的诊法是( )

 A望诊

 B闻诊

 C按诊

 D问诊

 E切诊

 9下列各项,不属小儿体格生长发育规律的是( )

 A由初级到高级

 B由上到下

 C由粗到细

 D由简单到复杂

 E由远及近

 103岁以下小儿正常指纹是( )

 A淡紫隐隐显于风关之下

 B色泽鲜红显于风关

 C淡紫隐隐显于风关

 D淡紫隐隐显于气关

 E色泽青紫显于风关

 11小儿的舒张压正常值应为收缩压的( )

 A1/4

 B1/3

 C1/5

 D2/3

 E1/6

 12婴幼儿腹泻低钾血症时补钾原则中错误的是( )

 A第2天补液不必再给钾

 B滴注速度不宜过快

 C静脉补钾的浓度不超过03%

 D轻度低钾者可口服补钾

 E有尿后补钾

 13中度脱水时患儿失水量约为体重的( )

 A5%~1O%

 B10%左右

 C5%左右

 D5%以下

 E10%以上

 14下列关于母乳喂养优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含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多

 B含饱和脂肪酸多,利于消化吸收

 C钙磷比例适宜,较少发生低钙血症

 D有促进婴儿免疫力的作用

 E哺乳可促进子宫收缩,利于母亲早日康复

 15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常用于治疗的疾病是( )

 A心理性疾病

 B急性传染病

 C营养性疾病

 D结缔组织病

 E肠寄生虫病

 16小儿喜伏卧者,其病因多是( )

 A乳食内积

 B盘肠吊痛

 C痰饮内伏

 D久病体虚

 E胸肋疼痛

 17符合幼儿期特点的是( )

 A体格发育最快

 B识别危险的能力强

 C语言思维和交往能力增强

 D不易发生营养缺乏和消化紊乱

 E自身免疫力增强,传染病发生率低

 18除去下列哪一项其他均为中度脱水的临床表现( )

 A烦躁不安或精神萎靡

 B眼窝及前囟明显凹陷

 C皮肤弹性差

 D四肢厥冷

 E尿量明显减少

 A2型题

 1患儿,2岁。生后至今不会站立与行走,头项歪斜。其病变脏腑主要是( )

 A心肝

 B心肾

 C肺脾

 D心肺

 E脾肾

 2患儿,1岁。轻咳流涕,伴有喷嚏,心肺正常,指纹淡紫于风关。其病情判断是( )

 A邪浅病轻

 B病情较重

 C邪入气营

 D病情凶险

 E病邪入里

 3新生儿,15天。生后母乳喂养。每次哺乳后易溢乳,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哺乳后轻拍其背

 B两次喂哺时间相隔3小时

 C每次哺乳时间1小时

 D减少每次哺乳量

 E定时喂哺,每日6~8次

 4患儿,10个月。指纹淡紫,其证候是( )

 A气血不足

 B邪热郁结

 C体虚有寒

 D寒湿阻滞

 E体虚有热

 5患儿,6个月。每闻声响则啼哭不安。其病位是( )

 A肝

 B脾

 C心

 D肺

 E肾

 6患儿,5岁。舌苔花剥,状如地图,经久不愈。其病机是( )

 A脾之气阳不足

 B肺之气阴亏虚

 C乳食积滞不化

 D胃之气阴不足

 E脾之运化失健

 7个月男婴,呕吐腹泻3天,无尿12小时,体温378℃,嗜睡与烦躁交替,双眼凹陷,口唇樱红干燥,皮肤弹性差,四肢冷,脉细弱,呼吸60次/分,心率160次/分,心音低钝,腹胀,肠鸣音减少,血象:Hb150g/L,WBC13×109/L,N040,1O60。初步诊断婴儿腹泻伴( )

 A重度脱水、代谢性酸中毒

 B中度低渗性脱水、代谢性酸中毒

 C重度脱水、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

 D败血症、感染性休克、代谢性酸中毒

 E重度高渗性脱水、代谢性酸中毒

 B1型题

 A纯阳之体

 B体秉纯阳

 C稚阳之体

 D稚阴之体

 E稚阴稚阳之体

 1“脏腑娇嫩,形体未充”表明小儿是( )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表明小儿是( )

 A42cm

 B46cm

 C48cm

 D50cm

 E54cm

 32岁小儿的头围大约是( )

 45岁小儿的头围大约是( )

 A4

 B5

 C6

 D7

 E8

 5正常小儿会爬行的月龄是( )

 6正常小儿会独坐的月龄是( )

 A肺常不足

 B脾常不足

 C心常有余

 D肾常虚

 E阴常不足

 7小儿易患泄泻、疳证,主要是( )

 8小儿易患解颅、五迟五软,主要是( )

 参考答案

 A1型题

 1C 2B 3D 4C 5C 6C 7E 8A 9E 10A 11D 12A 13B 14B 15B 16A 17C 18D

 A2型题

 1E 2A 3A 4E 5C 6D 7C

 B1型题

 1E 2A 3C 4D 5E 6C 7B 8D

 巩固题二:

 A1型题

 1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位是:( )

 A肺脾肝肾

 B心肝脾肾

 C心肝脾肺

 D心脾肺肾

 E脾胃心肝

 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铁剂治疗后停药的指征是( )

 A血清铁恢复正常

 B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恢复正常

 C面色转红,精神及食欲好转

 D网织红细胞升高后再用1~2个月

 E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恢复正常后再用6~8周

 3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气不摄血证的首选方剂是( )

 A归脾汤加减

 B八珍汤

 C四物汤

 D生脉散

 E桃仁汤

 4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使用铁剂治疗不正确的方法是( )

 A同时加用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

 B二价铁比三价铁容易吸收,最好用硫酸亚铁

 C最好与牛奶同服

 D铁剂注射易致不良反应,故应慎用

 E铁剂应用至血红蛋白正常后6~8周

 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热伤络证的治法是( )

 A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B清热解毒,凉血宁络

 C滋阴清热,凉血宁络

 D益气健脾,摄血养血

 E活血化瘀,理气止血

 6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型的病程是( )

 A病程>1个月

 B病程>2个月

 C病程>3个月

 D病程>5个月

 E病程>6个月

 7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理基础是( )

 A生化乏源

 B血虚不荣

 C肌肤失养

 D阴虚火旺

 E脾胃失调

 8诊断3~6个月小儿贫血,其末梢血血红蛋白值应是( )

 A<90g/L

 B<1OOg/L

 C<11Og/L

 D<120g/L

 E<130g/L

 9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 )

 A健脾益气,滋生化源

 B健运脾胃,益气养血

 C补血养心,益气生血

 D滋养肝肾,益精生血

 E培补脾肾,化生气血

 A2型题

 1患儿,2岁。起病急骤,皮肤出现瘀斑瘀点,色红鲜明,伴有齿衄鼻衄,偶见尿血,面红目赤,心烦口渴,便秘尿少,舌红,苔黄,脉数。其首选方剂是( )

 A参苓白术散

 B桃仁汤

 C犀角地黄汤

 D大补阴丸合茜根散

 E归脾汤

 2患儿,7个月。母乳喂养,未加辅食,食欲不振,皮肤黏膜渐苍白,肝肋下3cm,脾肋下15cm,血红蛋白70g/L,红细胞35×1012/L。其诊断是( )

 A营养性大细胞性贫血

 B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C营养性感染性贫血

 D生理性贫血

 E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3患儿,3岁。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症见面色萎黄,唇甲淡白,发黄枯燥,容易脱落,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夜寐欠安,语声低微,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指纹淡红。其首选方剂是( )

 A左归丸

 B右归丸

 C参苓白术散

 D归脾汤

 E异功散

 4患儿,5岁。面色不华,已逾3个月,指甲苍白,纳食不佳,四肢乏力,大便溏泻,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血常规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治疗应首选的方剂是( )

 A补中益气汤

 B保和九

 C参苓白术散

 D大补元煎

 E八珍汤

 5患儿,男,4岁。一向偏食,不吃鱼肉蛋,仅食蔬菜,近日面色渐苍白,不愿活动,时而腹泻,心肺正常,肝脏于肋下3cm触及,脾未及,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290×1012/L,血涂片示红细胞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主,中心淡染区扩大。最可能诊断是( )

 A溶血性贫血

 B营养性混合性贫血

 C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6患儿,9个月。体重9kg。近有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唇甲色淡,形体消瘦,大便偏稀,舌淡苔白,指纹淡红。血常规示:HGB:90g/L,RBC:33×1012/L,诊断应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其证型是( )

 A脾胃虚弱

 B气血亏虚

 C脾肾阳虚

 D心脾两虚

 E肝肾阴虚

 7患儿,10个月。母乳喂养,未加辅食。近月来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唇甲色淡,大便偏稀,舌淡苔白,指纹淡红。其证候是( )

 A脾胃虚弱

 B心脾两虚

 C肝肾阴虚

 D脾肾阳虚

 E脾胃失调

 8患儿,3岁。肠套叠术后1年,生长发育缓慢,近半年来皮肤口唇苍白,毛发枯黄,指甲色淡,颧红盗汗,舌红苔薄,脉细数。查血:HGB:60g/L,RBC:31×1012/L。治疗应首选方剂是( )

 A八珍汤

 B归脾汤

 C一贯煎

 D左归丸

 E右归丸

 B1型题

 A健运脾胃,益气养血

 B补脾养心,益气养血

 C扶正固本,温补脾胃

 D温补脾肾,益精生血

 E滋养肝肾,益精生血

 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脾胃虚弱证的治法是( )

 2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肝肾阴虚证的治法是( )

 A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D再生障碍性贫血

 E混合性贫血

 3患儿周围血常规检查:MCV:79fl/dl,MCHC:30%,HGB:90g/L,PLT:150×109/LWBC:9×109/L其诊断是( )

 4患儿周围血常规检查:MCH:28pg/L,HGB:60g/L:PLT:80×109/L,WBC:32×109/L其诊断是( )

 ARBC大小不等,小细胞为多,中央苍白区大

 BRBC较小,呈球形

 CRBC大小不等,大细胞为多,中央苍白区不明显

 DRBC大小不等,可见异型、靶形和有核红细胞

 ERBC大小不等,大红细胞苍白区明显

 5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

 6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

 A智力及动作发育落后有倒退现象

 B兴奋、多动

 C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D腱反射减弱

 E感觉异常

 7缺铁性贫血神经系统表现( )

 8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神经系统表现( )

 参考答案

 A1型题

 1B 2E 3A 4C 5B 6E 7B 8C 9E

 A2型题

 1C 2A 3D 4C 5E 6A 7A 8D

 B1型题

 1A 2E 3A 4D 5A 6C 7C 8A

;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中医•痴呆 31 痴呆的症状及治疗 32 痴呆的辨证分型 321 痴呆·髓海不足证 322 痴呆·禀赋不足证 323 痴呆·气血两虚证 324 痴呆·脾肾气虚证 325 痴呆·痰浊上扰证 326 痴呆·脾虚湿困证 327 痴呆·血瘀气滞证 328 痴呆·心肝火旺证 33 关于呆病 331 病因病机 332 症状及治疗 4 西医•痴呆 41 疾病名称 42 英文名称 43 分类 44 ICD号 45 流行病学 46 病因 47 发病机制 48 痴呆的临床表现 481 临床分类 482 痴呆的主要临床表现 483 痴呆的临床分期 49 痴呆的并发症 410 实验室检查 411 辅助检查 4111 影像学检查 4112 电生理检查 4113 神经心理测验 412 诊断 413 鉴别诊断 414 痴呆的治疗 415 预后 416 痴呆的预防 417 相关药品 418 相关检查 5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痴呆的穴位 2 治疗痴呆的方剂 3 治疗痴呆的中成药 4 痴呆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痴呆 1 拼音

chī dāi

2 英文参考

dementi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dementi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中医•痴呆

痴呆(dementia[1][2])为病证名[3]。是指以呆傻愚笨为主要表现的神志疾病[2][1]。痴呆为癫病的别称[3]。属于神志疾患。

31 痴呆的症状及治疗

《景岳全书》卷三十四:“痴呆证,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疑贰,或以惊恐,而渐至痴呆。言辞颠倒,举动不经,或多汗,或善愁,其证则千奇万怪,无所不至;脉必或弦或数、或大或小、变易不常。此其逆气在心或肝胆二经,气有不清而然。但察其形体强壮,饮食不减,别无虚脱等证,则悉宜服蛮煎治之,最稳最妙。然此证有可愈者,有不可愈者,亦在乎胃气元气之强弱,待时而复,非可急也。凡此诸证,若以大惊猝恐一时偶伤心胆,而致失神昏乱者,此当以速扶正气为主,宜七福饮或大补元煎主之。”

故有将痴呆列入癫病者。

32 痴呆的辨证分型 321 痴呆·髓海不足证

痴呆·髓海不足证(dementia with syndrome of marrow sea insufficiency[1])是指以智能减退,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明显减退,神情呆钝,词不达意,头晕耳鸣,懈惰思卧,齿枯发焦,腰酸骨软,步履艰难,舌瘦色淡,苔薄白,脉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痴呆证候[4]。

322 痴呆·禀赋不足证

痴呆·禀赋不足证(dementia with syndrome of defects in natural endowment[1])是指先天禀赋不足,以自幼发病,发育畸形,头颅偏小、偏短,眼裂较窄,舌体肥大,说话声音不清等; 成年后表情呆板,反应迟钝,词不达意,记忆力差,智力明显低于常人,重则精神呆滞,饮食、衣着、盥洗长期需人照顾,不能抵御危险的伤害,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痴呆证候[4]。

323 痴呆·气血两虚证

痴呆·气血两虚证(dementia with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blood[1])是指气血不足,以呆滞善忘,倦怠嗜卧,神思恍惚,失认失算,少气懒言,口齿含糊,词不达意,心悸失眠,多梦易惊,神疲乏力,面唇无华,爪甲苍白,纳呆食少,大便溏薄,舌淡胖边有齿痕,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痴呆证候[4]。

324 痴呆·脾肾气虚证

痴呆·脾肾气虚证(dementia with syndrome of qi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kidney[1])是指脾肾阳气不足,以表情呆滞,沉默寡言,记忆减退,失认失算,口齿含糊,词不达意,伴腰膝酸软,肌肉萎缩,食少纳呆,气短懒言,口涎外溢,或四肢不温,腹痛喜按,五更泄泻,舌淡白,舌体胖大,苔白,脉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痴呆证候[4]。

325 痴呆·痰浊上扰证

痴呆·痰浊上扰证(dementia with syndrome of upward disturbance of phlegmturbidity[1])是指痰浊阻滞,上蒙清窍,以表情呆钝,智力衰退,或哭笑无常,喃喃自语,或终日无语,呆若木鸡,伴不思饮食,脘腹胀痛,痞满不适,口多涎沫,头重如裹,舌淡,苔白腻,脉细滑等为常见症的痴呆证候[4]。

326 痴呆·脾虚湿困证

痴呆·脾虚湿困证(dementia with syndrome of damp retention due to spleen deficiency[1])是指脾气不足,痰湿内阻,以终日不言不语,情绪异常,衣着嗜好怪异,饮食不避污秽,重则不能生活自理,面色晄白或苍白不泽,气短乏力,舌淡体胖,苔白腻,脉细滑等为常见症的痴呆证候[4]。

327 痴呆·血瘀气滞证

痴呆·血瘀气滞证(dementia with syndrome of blood stasis and qi stagnation[1])是指血瘀气滞,闭塞清窍,以表情迟钝,言语不利,善忘,易惊恐,或思维异常,行为古怪,伴肌肤甲错,口干不欲饮,双目暗晦,舌暗或瘀点瘀斑,脉细涩等为常见症的痴呆证候[4]。

328 痴呆·心肝火旺证

痴呆·心肝火旺证(dementia with syndrome of exuberant fire of heart and liver[1])是指心肝火旺,以急躁易怒,善忘,判断错误,言行颠倒,眩晕头痛,面红目赤,心烦不寐,多疑善虑,心悸不安,咽干口燥,口臭口疮,尿赤便干,舌红,苔黄,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痴呆证候[4]。

33 关于呆病

呆病为癫病的别称[5]。

331 病因病机

《辨证录·呆病门》:“人有终日不言不语,不饮不食,忽笑忽歌,忽愁忽哭;与之美馔则不受,与之粪秽则无辞;与之衣不服,与之草木之叶反善,人以为此呆病,不必治也。然而呆病之成必有其因。大约其始也,起于肝气之郁;其终也,由于胃气之衰。”

332 症状及治疗

《石室秘录》卷六:“呆病如痴而默默不言也,如饥而悠悠如失也。意欲癫而不能,心欲狂而不敢。有时睡数日不醒,有时坐数日不眠。有时将己身衣服密密缝补,有时将他人物件深深藏掩。与人言则煎语而神游,背人言则低声而泣诉。与之食则厌薄而不吞,不与食则吞炭而若快。此等证,虽有祟想之实,亦胸腹之中,无非痰气,故治呆无奇法,治痰即治呆也。……方用逐呆仙丹。”

治宜开郁逐痰,健胃通气,方用洗心汤、还神至圣汤及转呆丹等[5]。因起居失节,胃气伤而痰迷所致者,宜生其胃气,而佐以消痰之品,方用启心救胃汤、指迷汤等[5]。

4 西医•痴呆

痴呆(dementia)是指在意识清醒状态下,出现的已获得的职业和社会活动技能减退和障碍,认知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和丧失,视空间技能损害,定向力、计算力、判断力等丧失,并相继出现人格、情感和行为改变等障碍,且呈进行性加重过程。痴呆是智能障碍的一种类型,系一种综合征,是由于后天种种有害因素,致使幼年至成年时期发育正常的大脑细胞大量地破坏,造成大脑器质性损害时所发生的严重智能障碍。常是慢性或进行性的,可见定向、记忆、理解、计算、学习等能力以及判断力的障碍。患者往往做出错误的判断和推理,学习和工作困难,有时生活也不能自理。

根据大脑损害的病理变化的严重程度以及病变所涉及的范围大小的不同,痴呆又可区分为下列两类:

①全面性痴呆:在这类患者中,大脑的病变主要呈现为弥散性器质性损害,即涉及到智能活动的各个方面,也往往影响到患者的全部精神活动,常出现人格的改变。患者缺乏自知力,定向力也可发生障碍。如老年性痴呆、麻痹性痴呆等;

②部分性痴呆:这类痴呆由于病变所侵犯的只是某些限定的区域,如大脑血管的周围组织,因而使智能产生部分的障碍如记忆力减退、理解力削弱,分析综合困难等。但其人格的基本特征一般仍保持良好,并具有一定的判断和自知的能力,走向力比较完整,常见于脑动脉硬化性精神病,外伤性痴呆等。

随着经济发展和疾病谱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痴呆”尤其是老年期痴呆,由于其患病率增高,并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病残安全问题和经济负担,已日益成为备受关注和研究的热门课题。目前痴呆的治疗仍然是全球最富有挑战性的难题。

临床研究进展:从临床角度来说,部分痴呆是可治的。但相当部分引起痴呆的疾病,由于病因尚未完全明了,至今仍属难治性疾病,例如阿尔茨海默病(AD)性痴呆。目前世界各国学者都正在从分子病理学、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AD的病因与临床研究。分子病理学研究发现AD病人的脑部可发现神经纤维缠结(NFT)、老年斑、脑萎缩和Meynert基底核的胆堿能神经元的丧失等。NFT的主要成分为微管相关异常磷酸化蛋白,特别是tau蛋白。在NFT中,过磷酸化tau蛋白的出现,就会引起痴呆的临床症状。所以,目前研究过磷酸化tau蛋白对AD的致病作用,以及去磷酸化对AD的防病作用是个热点。老年斑的核心为淀粉样蛋白,其主要成分为pA4蛋白,是淀粉样前体蛋白(APP)降解而成,可能是发生AD的主要原因。对AD的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也有所突破,如已检出第21号染色体APP基因的突变,第14号染色体未名基因已被克隆,称为S182或AD3,第l号染色体上的一基因STM2或载脂蛋白ApoE4等基因是AD的危险因素。1995年发现的位于第14号和第1号位染色体的基因,分别叫早老素I和早老素Ⅱ。目前还在研究早老素I、早老素Ⅱ以及小胶质细胞和其相关的炎症反应与AD发病机制的关系。

皮克病(Pick disease)的病因也不清楚,可能是一种多基因异常的显性遗传病。皮克病的病理与阿尔茨海默病完全不同,以局限性皮质萎缩为主,并可发现皮克细胞和皮克小体。本病始于中年的进行性痴呆,为早期缓慢出现的性格改变及社会性衰退,导致智力、记忆和语言功能的衰退,晚期可表现为淡漠、欣快,偶有锥体外系症状。

其他一些神经变性病也可出现痴呆,包括非Alzheimer型弥漫性大脑萎缩、非Alzheimer型中脑边缘带皮质性痴呆、丘脑性痴呆、Huntington病、舞蹈棘红细胞增多症、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皮质基底核变性、家族性痴呆伴痉挛性截瘫,以及成人多葡聚糖体病。

临床上可治性痴呆属于起病原因较清楚的脑部疾病,多不属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如全身性内科疾病引起的代谢、中毒和脑部外伤等,都可能出现痴呆的表现。

41 疾病名称

痴呆

42 英文名称

dementia

43 分类

神经内科 > 神经变性病性痴呆

44 ICD号

F03

45 流行病学

痴呆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国外调查显示,痴呆的患病率在60岁以上人群中为1%,而85岁以上人群中高达40%以上。在老年人的痴呆中,欧美各国的统计显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简称老年性痴呆,占50%;多灶梗死性痴呆(也称血管性痴呆,VaD),占12%~20%,其余类型痴呆占15%~20%。

据报道,我国60岁以上人群,痴呆患病率为075%~469%。伴随人口的老龄化,痴呆的绝对及相对发病率明显增加,患病率也快速上升。“九·五”期间上海地区对10个区县(包括由县改区的农村地区如宝山、嘉定、金山、松江)中的22个居委会和14个村内55岁以上人群共17万余人,进行痴呆的筛查和确诊检查,结果发现在55岁以上人群中痴呆的患病率为3%,其中AD为216%,VaD为062%,随着年龄增高其患病率逐渐上升(表1)。

46 病因

痴呆为临床综合征,可由60多种疾病所致,其中最常见的是老年性痴呆(dementia of Alzheimer’s ,DAT或AD)占60%左右,其次为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占10%~20%,脑部占位性病变,特别是额颞肿瘤占4%~5%,还有亨廷顿舞蹈病、帕金森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ick病、多发性硬化、脑积水、脑部各种感染性疾病、营养代谢性疾病等。

导致痴呆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高龄)、性别(女性)、低教育水平和低经济水平等。此外,近年的研究还发现,老年人孤独感,缺乏工作和社交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等亦为引起痴呆的危险因素,在上海地区所作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进行病例正常对照研究后发现,兴趣狭窄、缺乏锻炼和活力,以及某些环境因素如经济状况低下等是痴呆的危险因素。当然,一些躯体疾病和家族史也是痴呆的危险因素。

根据病因及预后,可将痴呆综合征大致分成三类:

1不可逆的进行性痴呆,如AD。

2可部分阻缓其发展的痴呆,如VaD。

3可去除病因从而使痴呆进展减退乃至停止,如脑积水、脑部占位性病变、药物中毒、甲状腺功能减退、肝肾功能障碍、脑炎等。

47 发病机制

人类的智能与脑的正常结构及生理功能有关,脑内有80亿~200亿个神经元和数以亿计的胶质细胞,随着生活经历的积累和信息的获得,每个神经元形成约10万个内在联系的树突和轴突,起信息传递和交换作用,是构成人类智能的物质基础。正常智能是思维、想像、创造、分析及综合能力的总和,以及与良好的视觉、听觉、特殊感觉和瞬间感觉相互作用的结果。智能是学习能力的基础,人年轻时学习能力最旺盛,但成年后每天要丢失数以万计的神经元,65岁时约丢失30%的神经元,智能随年龄而减退。

痴呆可可由60多种疾病所致,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共同特征都是脑的正常结构及生理功能受损。相当部分痴呆病因尚未完全明了,部分属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而痴呆病因较清楚的脑部疾病,则多数不属于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如全身性内科疾病引起的代谢、中毒和脑部外伤等。

48 痴呆的临床表现 481 临床分类

根据脑受损部位的不同,痴呆综合征可分为皮质性痴呆、皮质下性痴呆、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和其他痴呆综合征等类型。

(1)皮质性痴呆:

①阿尔茨海默病。

②前额叶退行性病变(皮克病)。

(2)皮质下性痴呆:

①锥体外系综合征(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等)。

②脑积水(如正常颅内压性脑积水)。

③抑郁症(假性痴呆)。

④白质病变(多发性梗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

⑤脑血管性痴呆(腔隙状态、多灶梗死型等)。

(3)皮质和皮质下混合性痴呆:

①多灶梗死性痴呆。

②感染性痴呆(病毒性痴呆等)。

③中毒和代谢性脑病。

(4)其他痴呆综合征(脑外伤后和脑缺氧后等):

482 痴呆的主要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因导致痴呆的病因不同而各异,且在不同时期其症状亦有不同,以下是痴呆的一般临床表现。

(1)认知功能障碍:

①记忆障碍:为最突出的早期症状,尤其是AD,表现为逆行性和顺行性两种形式的遗忘,如遗失常用物品,忘记在炉上煮的食物,忘记约会等,晚期出现定向力障碍,甚至不记得自己的生日,家庭成员及自己的姓名。

②语言障碍或失语:表现为命名困难,言语空洞、累赘,对语言的理解、书写和复述也有障碍,晚期则少语或出现模仿语言。

③意念性失用:表现为不能执行运动活动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如梳头、穿衣等。

④失认:对认识物件甚至家人的能力丧失,也有触觉失认,即不能靠触觉辨认手中的物体(如硬币)。

⑤运动能力紊乱:指执行较复杂的任务或完成较复杂的行为活动时出现的障碍,这也是痴呆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亦为社会适应能力衰退的表现之一。

(2)非认知功能障碍:

①空间认识障碍:即空间定向和执行空间认识活动的障碍。

②判断和预见能力障碍:表现为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和地位,或过低估计某些活动的危险。

③人格改变:如不讲卫生,不修边幅,以及对生人不适当的过度亲密等。

④步态改变:经常跌倒,亦可伴有语言模糊不清和其他基底节病变的表现,常见于VaD、Lewy体痴呆(DLB)以及帕金森症(PD)和肌萎缩侧束硬化(ALS)合并的痴呆。

⑤精神和行为障碍:这是痴呆的突出症状之一,特别在DLB和额颞痴呆(FTD)中更突出。常见症状有焦虑、抑郁、情绪异常、精神和行为异常。后者包括幻觉、妄想、易激惹、攻击行为(语言和行动)、病态搜集无价值物件等。

483 痴呆的临床分期

上述诸多症状在某一特定患者身上可以部分出现,也可以随病情演变次第出现,临床一般将其分成三个阶段分述之。

(1)遗忘期:该期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其内容已如上述。此期的记忆改变常因患者及其家属误认为是老年人常见的退行性改变而被忽视。因此需与年龄相关记忆障碍,又称为“良性记忆障碍”相鉴别,后者的记忆减退主要表现为机械记忆能力下降,而理解记忆能力尚可,回忆能力下降,再认功能则相对保留。

(2)紊乱期:该期除记忆障碍继续加重外,出现思维和判断力障碍,性格改变和情感障碍,患者工作、学习(新知识)和社会接触能力减退,甚至可出现人格改变,还可出现一些局灶性脑部和性格失语、失语或肢体活动不便等。

(3)痴呆期:此期的患者上述各项症状日渐加重,以致不能完成简单的日常生活事件,如穿衣、进食等,终日卧床不起,与亲友及外界的接触能力逐渐丧失,四肢强直或屈曲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最终可因出现全身系统的并发症,如肺部和尿路感染、压疮及全身衰竭而死亡。

49 痴呆的并发症

随病情发展,患者常合并有抑郁症、精神行为异常等。另外,应注意继发的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410 实验室检查

1测定脑脊液、血清中ApoE多态性  许多研究资料表明,ApoE多态性与Alzheimer病(AD)发生有关联,ε2基因似乎不仅可保护人们免患AD,而且还与长寿有关。

2测定Tau蛋白定量、β淀粉样蛋白片段,也有诊断与鉴别意义。

411 辅助检查 4111 影像学检查

CT可见脑萎缩、脑室扩大、脑梗死,可为痴呆的性质和类型提供依据。MRI检查显示双侧颞叶、海马萎缩为AD提供了强烈依据,近年来已用于临床的功能MRI,提示对AD的早期诊断有较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PET根据葡萄糖代谢和脑血流分布等原理,应用18FFDG所示的图像可见顶叶、颞叶和额叶,尤其是双侧颞叶海马区血流和代谢降低,与CT和MRI所示的萎缩区一致。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4112 电生理检查

如脑电图、负相关诱发电位P300分析。

4113 神经心理测验

常用的工具有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CR)、韦氏记忆量表(WMSCR)、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阿尔茨海默痴呆量表(ADAS)、阿尔茨海默痴呆认知量表(ADAScog)、Blessed行为量表和认知能力甄别量表(CASI)等。上述量表可以组合使用,也可单独应用。主要是依据临床的需要和患者的依从性而定,神经心理测验主要用于在认知功能方面鉴别痴呆与非痴呆,但不能单独依据某一测验结果来做出痴呆的诊断。

412 诊断

痴呆作为一组综合征,至今尚无诊断的“金标准”,这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引起痴呆的病因众多,而大部分患者不能做出确诊所必需的病理学检查。临床诊断的依据是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包括影像学检查)和神经心理测验。

国际上目前通用的痴呆诊断标准,是美国精神疾患诊断与统计指南第四版(DSMIV)标准(表2)。诊断AD多用美国(1984)推荐的NINCDS/ADRDA标准,而诊断VaD多用美国的NINDSAIREN标准。

以上这些标准,依诊断的准确性大小分成为确诊、可能和可疑三级。其中确诊标准除临床表现外,需有活检或尸检的组织病理学根据。“可能”级标准又分为诊断标准、支持诊断的依据、符合诊断的依据和排除诊断的证据四项,临床诊断的痴呆(AD或VD)多为“可能”级。

413 鉴别诊断

在鉴别诊断方面,除上面已提及的“良性记忆障碍”外,还需除外谵妄、抑郁症等同样可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的精神疾患。几种比较常见的痴呆如AD、VD、DLB和FTD之间也需加以鉴别。

414 痴呆的治疗

1对部分表现为痴呆的原发病  如能及时针对病因诊断和治疗,则在原发病好转和痊愈的同时,痴呆症状也会有部分好转或显示其进程停滞,故称之为可逆性痴呆的治疗。VaD虽也属可逆性痴呆,但治疗效果尚难肯定,常用药物有氢化麦角堿类、钙离子拮抗药、多肽类和促智药及针对脑血管病的治疗。

2对不可逆痴呆的治疗(主要是AD)  侧重于以下几点:

(1)生活护理和防治并发症。

(2)非药物治疗:如职业疗法、音乐疗法、群体治疗和家庭劝告等。

(3)如需药物治疗,则:①不应使用引起并加重自身生活能力衰竭,或引起医疗问题和营养不良等的药物;②在使用抗抑郁、抗组胺和抗精神病药物时,应避免或尽量减少使用抗胆堿能药物以防止造成病情加重。

(4)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抗痴呆药物多为对症治疗(以改善认知功能为主),如胆堿酯酶抑制剂、多肽类、促智药、抗氧化剂等。所显示的效果也只能部分和暂时改善认知功能,但不能阻碍病程的进行性过程。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治疗有了不少进展,但AD 的临床治疗仍然是一个有待攻破的世界性难题。20世纪70年代研究集中在乙酰胆堿与AD 的关系;80年代主要研究胆堿酯酶抑制剂对AD 的影响; 90年代研究不仅有乙酰胆堿受体激动药,还包括了雌激素、消炎药、影响自由基代谢的药物及抑制淀粉样蛋白沉积的药物。目前所有治疗均根据病因假说。除少数能暂时改善症状外,尚无一种方法能从根本上阻止病理学上的退行性变,或恢复其智能,均为对症治疗。

415 预后

痴呆的预后因病因不同也不一致,但总认知功能衰退的过程,呈不可逆的进程,进展速度不一。以AD为例,平均存活期限为7年(2~20年)。如能针对部分表现为痴呆的原发病病因及早做出诊断,并早期治疗,则在原发病好转和痊愈的同时,痴呆症状也会好转或减缓不可逆进程。

416 痴呆的预防

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对症处理是临床医疗护理的重要内容。针对某些痴呆的原发病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则痴呆症状也会好转或减缓不可逆进程。

417 相关药品

氧、葡萄糖、组胺

418 相关检查

胆堿酯酶、雌激素

5

中医中医内科重点知识梳理

 内科是中医的重要学科之一。你知道重要内科学有哪些重要知识。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中医中医内科重点知识梳理,欢迎阅读。

 一、感冒:

 1风寒感冒:辛温解表、宣肺散寒-荆防败毒散

 2风热感冒:辛凉解表、宣肺清热-银翘散

 3暑湿感冒:清暑祛湿解表-新加香薷饮

 4气虚感冒:益气解表-参苏饮

 5阴虚感冒:滋阴解表-加减葳蕤汤

 6“寒包火”(表寒里热):解表清里-双解汤

 二、咳嗽:

 1风寒咳嗽: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三拗汤合止咳散

 2风热咳嗽:疏风清热、宣肺化痰-桑菊饮

 3风燥咳嗽:疏风清肺、润燥止咳-桑杏汤

 4痰湿蕴肺:健脾燥湿、化痰止咳-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痰热郁肺:清热肃肺、化痰止咳-清金化痰汤

 6肝火犯肺:清肺平肝、顺气降火-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

 7肺阴虚证:滋阴润肺、止咳化痰-沙参麦冬汤

 三、肺痈:

 1初期:清肺解表散邪-银翘散

 2成痈期:清肺化瘀消痈-千金苇茎汤、如金解毒散

 3溃脓期:解毒排脓-加味桔梗汤

 4恢复期:益气养阴清热-沙参清肺汤合竹叶石膏汤

 四、哮证:

 1发作期 1)寒哮:温肺散寒、化痰平喘-射干麻黄汤 2)热哮:清热宣肺、化痰定喘-定喘汤

 2缓解期 1)肺虚证:补肺固卫-玉屏风散 2)睥虚证:健脾化痰-六君子汤 3)肾虚证:补肾摄钠-金匮肾气丸或七味都气丸

 五、喘证:

 1实喘 1)风寒袭肺:宣肺散寒-麻黄汤 2)表寒里热:宣肺泄热-麻杏石甘汤 3)痰热郁肺:清泄痰热-桑白皮汤 4)痰浊阻肺:化痰降气-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5)肺气郁痹:开郁降肺-五磨饮子

 2虚喘 1)肺虚:补肺益气养阴-补肺汤合玉屏风散或合生脉散 2)肾虚:补肾纳气 肾阳虚-金匮肾气丸、参蛤散 肾阴虚-七味都气丸合生脉散

 六、肺胀

 1)肺肾气虚:补肺纳肾、降气平喘-平喘固本汤、补肺汤

 2)阳虚水泛:温肾健脾、化饮利水-真武汤合五苓散

 3)痰浊壅肺:涤痰泻肺平喘-葶苈大枣泻肺汤

 4)痰热郁肺:宣肺泄热、降逆平喘-越婢加半夏汤

 5)痰蒙神窍:涤痰、开窍、熄风-涤痰汤

 七、肺痨阴

 1)肺阴亏损:滋阴润肺-月华丸

 2)阴虚火旺:滋阴降火-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鳖甲散

 3)气阴耗伤:益气养阴-保真汤

 4)阴阳两虚:滋阴补阳-补天大造丸

 八、痰饮:

 1痰饮 1)脾阳虚弱:温脾化饮-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饮留胃肠:攻下逐饮-甘遂半夏汤已椒苈黄丸

 2悬饮 1)邪犯胸肺:和解宣利-柴枳半夏汤 2)饮停胸胁:逐水祛饮-十枣汤控涎丹 3)络气不和:理气和络-香附旋覆花汤 4)阴虚内热:滋阴清热-沙参麦气汤、泻白散

 3溢饮 解表化饮-小青龙汤

 4支饮 温肺化饮、下气平喘-小青龙汤

 5饮退正虚:温补脾肾、兼化水饮-金匮肾气丸、苓桂术甘汤

 九、自汗、盗汗

 1)肺卫不固:益气固表-玉屏风散

 2)营卫不和:调和营卫-桂枝汤

 3)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当归六黄汤

 4)邪热郁蒸:清肝泄热、化湿和营-龙胆泻肝汤

 十、血证:

 1鼻出血

 1)邪热犯肺:清热泄肺、凉血止血-桑菊饮

 2)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凉血止血-玉女煎

 3)肝火上炎:清肝泻火、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4)气血亏虚:补气摄血-归脾汤

 2咳血

 1)燥热伤肺:清热润肺、宁络止血-桑杏汤

 2)肝火犯肺:清肝泻肺、凉血止血-泻白散合黛蛤散

 3)阴虚肺热:滋阴润肺、宁络止血-百合固金丸

 3吐血

 1)胃热壅盛: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2)肝火犯胃:泻肝清胃、凉血止血-龙胆泻肝汤

 3)气虚血溢:益气、健脾、摄血-归脾汤

 4便血

 1)肠道湿热:清化湿热、凉血止血-地榆散

 2)气虚不摄:益气摄血-归脾汤

 3)脾胃虚寒:健脾温中、养血止血-黄土汤

 5尿血

 1)下焦热盛:清热泻火、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2)肾虚火旺:滋阴降火、凉血止血-知柏地黄丸

 3)脾不统血:补脾摄血-归脾汤

 4)肾气不固:补益肾气、固摄止血-无比山药丸

 十一、心悸:

 1)心虚胆怯:镇惊定志、养心安神-安神定志丸

 2)心血不足: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归脾汤

 3)心阳不振:温补心阳、安神定悸-桂甘龙牡汤

 4)水饮凌心:振奋心阳、化气利水-苓桂术甘汤

 5)阴虚火旺:滋阴清火、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

 6)心血瘀阻: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桃仁红花煎

 十二、胸痹:

 1)心血瘀阻: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2)痰浊壅塞:通阳泻浊、豁痰开结-瓜萎薤白半夏汤

 3)阴寒凝滞:辛温通阳、开痹散寒-瓜蒌薤白白酒汤

 4)心肾阴虚:滋阴益肾、养心安神-左归饮

 5)气阴两虚:益气养阴、活血通络-生脉散合人参养营汤

 6)阳气虚哀: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参附汤合右归饮

 十三、不寐:

 1实证

 1)肝郁化火:清肝泻热、佐以安神-龙胆泻肝汤

 2)痰热内扰:化痰清热、和中安神-黄连温胆汤

 2虚证

 1)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养心安神-黄莲阿胶汤、六味地黄丸

 2)心脾两虚:补益心脾、养心安神-归脾汤

 3)心胆气虚: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

 十四、厥证

 1气厥 1)实证:顺气开郁-五磨饮子 2)虚证:补气回阳-四味回阳饮

 2血厥 1)实证:活血顺气-通瘀煎 2)虚证:补养气血-独参汤

 3食厥 和中消导-神术散合保和丸

 4痰厥: 行气豁痰-导痰汤

 十五、郁证

 1实证 1)肝气郁结: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柴胡疏肝散 2)气郁化火:清肝泻火、疏肝解郁和胃-丹栀逍遥散 3)痰气郁结:行气开郁、化痰散结-半夏厚朴汤

 2虚证 1)心神惑乱:养心安神、甘润缓急-甘麦大枣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补血-归脾汤 3)阴虚火旺:滋阴清热、补益肝肾-滋水清肝饮

 十六、癫狂

 1癫证 1)痰气郁结:理气解郁、化痰开窍-顺气导痰汤 2)心脾两虚:健脾养心、益气安神-养心汤

 2狂证 1)痰火上扰:镇心涤痰、泻肝清火-生铁落饮 2)火盛伤阴:滋阴降火、安神定志-二阴煎

 十七、痫证

 1)风痰闭阻:涤痰熄风、开窍定痫-定痫丸

 2)痰火内盛:清汗泻火、化痰开窍-龙胆泻肝汤合涤痰汤

 3)心肾亏虚:补益心肾、健脾化痰-大补元煎、六君子汤

 十八、胃痛

 1)寒邪客胃:温胃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

 2)饮食停滞:消食导滞、和胃止痛-保和丸

 3)肝气犯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

 4)肝胃郁热:疏肝理气、泄热和胃-丹栀逍遥散

 5)胃阴亏虚:滋养胃阴、和中止痛-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6)瘀血停滞:活血化瘀、和胃理气-失笑散合丹参饮

 7)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止痛-黄芪建中汤

 十九、噎膈

 1)痰气交阻:开郁、化痰、润燥-启膈散

 2)津亏热结:滋养津液、泻热散结-沙参麦冬汤

 3)瘀血内阻:破结行瘀、滋阴养血-通幽汤

 4)气虚阳微:温补脾肾、益气回阳-补气运脾汤或右归丸

 二十、呕吐

 1)外邪犯胃:疏邪解表、芳香化浊-藿香正气散

 2)饮食停滞:消食化滞、和胃降逆-保和丸

 3)痰饮内阻:温化痰饮、和胃降逆-小半夏汤合苓桂术甘汤

 4)肝气犯胃: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半夏厚朴汤合左金丸

 5)脾胃虚寒: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理中丸

 6)胃阴不足:滋养胃阴、降逆止呕-麦门冬汤

 二十一、呃逆

 1)胃中寒冷:温中散寒、降逆止呃-丁香散

 2)胃火上逆:清热和胃、降逆止呃-竹叶石膏汤

 3)气机郁滞:顺气解郁、降逆止呃-五磨饮子

 4)脾胃阳虚:温补脾胃、和中降逆-理中汤

 5)胃阴不足:益气养阴、和胃止呃-益胃汤

 二十二、泄泻

 1)感受寒湿:芳香化湿、解表散寒-藿香正气散

 2)湿热内盛:清热利湿-葛根黄芩黄连汤

 3)食滞胃肠:消食导滞-保和丸

 4)肝气乘脾:抑肝扶脾-痛泻要方

 5)脾胃虚弱:益气健脾化湿-参苓白术散

 6)肾阳虚衰: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四神丸

 二十三、痢疾

 1)湿热痢:清热解毒、清肠化湿、调气行血-芍药汤

 2)疫毒痢:清热凉血解毒-白头翁汤

 3)寒湿痢:温中化湿、调和气血-胃苓汤

 4)虚寒痢:温补脾肾、收涩固脱-桃花汤或合真人养脏汤

 5)阴虚痢:凉血滋阴清肠-驻车丸

 6)休息痢: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连理汤

 二十四、腹痛

 1)寒邪内阻:温里散寒、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2)湿热壅滞:通腑泄热-大承气汤

 3)中虚脏寒: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

 4)饮食积滞:消食导滞-枳实导滞丸

 5)气滞血瘀: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柴胡疏肝散、少腹逐瘀汤

 二十五、便秘

 1)热秘: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麻子仁丸

 2)气秘:顺气导滞通便-六磨汤

 3)虚秘: 气虚:益气润肠-黄芪汤 血虚:养血润燥-润肠丸

 4)冷秘:温里散寒、通便止痛-大黄附子汤

 二十六、胁痛

 1)肝气郁结:疏肝理气-柴胡疏肝散

 2)肝胆湿热: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

 3)肝阴不足:养阴柔肝-一贯煎

 4)瘀血停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血府逐瘀汤

 二十七、黄疸

 1)热重于湿:清热利湿、佐以通腑-茵陈蒿汤

 2)湿重于热:利湿化浊、佐以清热-茵陈五苓散或甘露消毒丹

 3)阴黄:健脾和胄、温化寒湿-茵陈术附汤

 4)急黄:清热解毒、凉营开窍-犀角散加减

 二十八、积聚

 1)肝气郁滞:疏肝解郁、行气消聚-逍遥散

 2)食滞痰阻:导滞通便、理气化痰-六磨汤

 3)气滞血阻:理气活血、通络消积-金铃子散合失笑散

 4)瘀血内结:祛瘀软坚、兼调脾胃-膈下逐瘀汤

 5)正虚瘀结:补益气血、化瘀消积-八珍汤、化积丸

 二十九、鼓胀

 1)气滞湿阻:疏理肝气、除湿散满-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2)寒湿困脾:温中健脾、行气利水-实脾饮

 3)湿热蕴结: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4)肝脾血瘀:活血化瘀、行气利水-调营饮

 5)脾肾阳虚:温补脾肾、化气行水-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

 6)肝肾阴虚:滋养肝肾、凉血化瘀-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

 三十、头痛

 1)风寒头痛:疏风散寒-川芎茶调散

 2)风热头痛:疏风清热-芎芷石膏汤

 3)风湿头痛:祛风胜湿-羌活胜湿汤

 4)肝阳头痛:平肝潜阳-天麻钩藤饮

 5)肾虚头痛:养阴补肾-大补元煎

 6)气血虚头痛:气血双补-八珍汤

 7)痰浊头痛:健脾化痰、降逆止痛-半夏白术天麻汤

 8)瘀血头痛:活血化瘀-通窍活血汤

 三十一、眩晕

 1)肝阳上亢: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天麻钩藤饮

 2)气血亏虚:补养气血、健运脾胃-归脾汤

 3)肾精不足: 阴虚:补肾滋阴-左归丸 阳虚:补肾助阳-右归丸

 4)痰浊中阻:燥湿祛痰、健脾和胃-半夏天麻白术汤

 三十二、中风

 中经络:风痰入络:真方白丸子 风阳上扰;天麻钩藤汤 阴虚动风:镇肝熄风汤

 中脏腑:

 闭证:痰热腑实:桃仁承气汤 痰热瘀闭:羚羊钩藤汤合安宫牛黄丸 痰浊瘀闭: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脱证:参附汤合生脉散

 恢复期:风痰瘀阻:解语丹 气虚络瘀:补阳还五汤

 三十三、痉证

 1)邪壅经络:祛风散寒、和营燥湿-羌活胜湿汤

 2)热甚发痉:泄热存津、养阴增液-增液承气汤

 3)阴血亏虚:滋阴养血、缓急止痉-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4)刚痉:解肌发汗、益阴养津-葛根汤

 5)柔痉:疏风解表、和营养津-瓜蒌桂枝汤

 三十四、疟疾

 1)正疟:祛邪截疟、和解表里-柴胡截疟饮

 2)温疟:清热解表、和解祛邪-白虎加桂枝汤

 3)寒疟:和解表里,温阳达邪-柴胡桂枝干姜汤

 4)劳疟:益气养血,扶正祛邪-何人饮

 三十五、水肿

 1)风水泛滥:疏风清热、宣肺行水-越婢加术汤

 2)湿毒浸*:宣肺解毒、利湿消肿-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

 3)水湿浸渍: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五皮饮合胃苓汤

 4)湿热壅盛:分利湿热-疏凿饮子

 5)脾阳虚衰:温运脾阳、以利水湿-实脾饮

 6)肾气衰微:温肾助阳、化气行水-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

 三十六、淋证

 1)热淋:清热利湿通淋-八正散

 2)血淋: 实证:清热通淋、凉血止血-小蓟饮子 虚证:滋阴清热、补虚止血-知柏地黄丸

 3)石淋:清热利湿、通淋排石-石韦散

 4)气淋:

 实证:利气宣导-沉香散 虚证:补中益气-补中益气汤

 5)劳淋:健脾益肾-无比山药丸

 6)膏淋:

 实证:清热利湿、分清泄浊-程氏萆解分清饮 虚证:补虚固涩-膏淋汤

 三十七、癃闭

 1)膀胱湿热:清热利湿、通利小便-八正散

 2)肺热壅盛:清肺热、利水道-清肺饮

 3)肝郁气滞:疏调气机、通利小便-沉香散

 4)尿路阻塞:行瘀散结、通利水道-代抵挡丸

 5)中气不足:升清降浊、化气利尿-补中益气汤合春泽汤

 6)肾阳衰惫:温补肾阳、化气利尿-济生肾气丸

 三十八、腰痛

 1)寒湿腰痛: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甘姜苓术汤

 2)湿热腰痛:清热利湿、舒筋活络-加味二妙散

 3)瘀血腰痛: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身痛逐瘀汤

 4)肾虚腰痛:

 偏阳虚:温补肾阳-右归丸 偏阴虚:滋补肾阴-左归丸

 三十九、消渴

 1)上消(肺热津伤):清热润肺、生津止渴-消渴方

 2)中消(胃热炽盛):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玉女煎

 3)下消:

 肾阴亏虚:滋阴固肾-六味地黄丸 阴阳两虚:温阳滋肾固摄-金匮肾气丸

 四十、痹证

 1)行痹:祛风通络、散寒除湿-防风汤

 2)痛痹:温经散寒、祛风除湿-乌头汤

 3)着痹:除湿通络、祛风散寒-薏苡仁汤

 4)风湿热痹:清热通络、祛风除湿-白虎桂枝汤

 四十一、痿证

 1)肺热津伤:清热润燥、养肺生津-清燥救肺汤

 2)湿热浸*:清热利湿、通利筋脉-加味二妙散

 3)脾胃亏虚:补脾益气、健运升清-参苓白术散

 4)肝肾亏损:补益肝肾、滋阴清热-虎潜丸

 四十二、内伤发热

 1)肝郁发热:疏肝解郁、清肝泻热-丹桅逍遥散

 2)瘀血发热: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

 3)血虚发热:益气养血-归脾汤

 4)阴虚发热:滋阴清热-清骨散

 5)气虚发热:益气健脾、甘温除热-补中益气汤

 四十三、虚劳

 1气虚

 1)肺气虚-补肺汤 2)脾气虚-加味四君子汤 3)肾气虚-大补元煎

 2血虚

 1)心血虚-养心汤 2)肝血虚-四物汤

 3阴虚

 1)肺阴虚-沙参麦门冬汤 2)心阴虚-天王补心丹 3)脾胃阴虚-益胃汤 4)肝阴虚-补肝汤 5)肾阴虚-左归丸

 4阳虚

 1)心阳虚-拯阳理劳汤 2)脾阳虚-附子理中丸 3)肾阳虚-右归丸

;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巩固题及答案

2017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试《儿科学》巩固题及答案  巩固题一:  A1型...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