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堪比整容的“毛戈平换头术”,你有何看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5收藏

关于堪比整容的“毛戈平换头术”,你有何看法?,第1张

我真的非常佩服毛老师的手艺。而且美妆确实可以增强女生的自信,让女性尽情绽放自己的美丽。毛老师真是堪称换头大佬了,看他20年前的妆教视频,妆容放到现在也毫不过时。而且完妆之后的模特气质就完全不一样了!

毛老师作为一个功底深厚的化妆师,给不少大牌演员和著名影视剧的妆发操过刀。他深谙东方人的长相特点,能够根据不同人的面部特点画出最适合的妆容。因为他独到的眼光,和对中国女人美的把握,常常简单几笔就能凸显出一个人眉眼的灵动和独特的韵味。 这堪比换头的化妆术妙就妙在他了解东方女性。

这种了解不仅仅是妆容服饰上,还有面部特征、肤质与肤色。泪沟、法令纹都有改善,肤色变均匀了,调整了高光阴影之后,鹅蛋脸变小V脸,变化非常明显。不过是简单调整一下眉毛,模特整个人气质都变得温柔许多。毛大师尤其擅长“牵引”技巧,被他打理好妆面的刘晓庆,完全看不出年龄感,又美又嫩。 

记得很深刻的一句话,“美人在骨不在皮,好的妆容最重要的是底,不是底妆那么简单,而是三庭五眼的比例……”。他反复强调的“三庭五眼”,搞不懂的话就等于“瞎画”。这里的“三庭五眼”就是我们常说的黄金比例,也是经过各种图形和数学公式得出来的通用美学。就像毛戈平说的一样,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脸,但是依靠化妆,可以让每个人的脸都接近完美。当然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要把自己的“不完美”掩盖,如果你的缺点跟气质是吻合、一致的,也完全可以保留甚至放大。所以在化妆前,我们应该先好好仔细研究我们的脸,懂得欣赏,学会去怎么调整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盲目跟风或者一味自卑。

所谓外界对此次手术的极大关注,一方面是源自“换头术”本身的巨大颠覆性和罕见性,另一方面则更多由于其引发的来自伦理和人文层面的争议。

客观地讲,对于“世界首例头颅移植手术实验成功实施”这一结论,目前来看仍存在着分歧。有医学专家质疑,“手术应该是指在活体上进行的操作,在遗体上进行的实际是解剖或解剖学研究。”而事实上,在今天上午的媒体见面会上,这次参与手术的哈尔滨医科大学任晓平教授也坦陈,“不是头移植,是完成了人类首例人体头移植外科实验模型。”

但不管怎么说,头颅移植实验按照通俗的方式表达,其最终指向应该就是一般人所理解的“换头术”。《聊斋志异》等中国志怪小说,现代科幻**和大型魔术表演中,都有“换头”的概念或场景。而无论是传说还是科幻**中,换头术都代表着一种至高的“技术”,这也照应着在现实中的难度。

某种程度上,换头可能代表着人类对永生和身体处置的一种终极幻想。可假如人的脑袋可以随意被更换这一天真正到来,却未必有我们设想的那么美好。

在整形、器官移植乃至克隆、变性都不再是难题的今天,换头术的颠覆性依然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临床医学中主要将脑死亡作为死亡判定标准,当一个人的头颅与身体分离时,其生命的延续,到底是头颅还是躯干?而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意味着头颅和躯干都不再是构成一个人的完整标准。那么,当头颅移植到另一副躯干之上,到底谁能代表新的生命,那还是被拯救的“自己”吗?届时,“你是谁,你从哪里来”可能就不再是一种终极意义上的哲学命题,而可能是困扰“活人”的现实之问。

从法律角度来看,真正的换头术,必须是在活人身体上实施,那么实施者,到底该承担怎样的法律风险和责任?摘下一颗鲜活的头颅,与一般意义上的“杀头”有何本质区别?进一步讲,个体是否有权力赋予他人对自己的生命进行一场不确定、不可逆的冒险?这在安乐死都仍未取得普遍法律共识的今天,其争议相信不会小。另外,头颅和身体的置换,也构成对人格唯一性和身份唯一性的直接挑战。这些都涉及法律对于医学创新边界厘定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各个领域的探索从未停止,医学界亦是。医学家们一直在研究“换头”手术,顾名思义,就是将一个人的头颅移植到另一人的身上去。由于该手术反人类,太过残酷,故被医学界列为禁区。如果这项手术成功,或许会造福人类。因此,医学专家们不断在摸索、尝试“换头”。

2016年1月21日,中国科学家为猴子换头成功。哈尔滨医科大学的任晓平成功把猴子的头部与新身体连接血液供应。可惜的是,他没能把两者的脊髓神经连接在一起。换句话说,这个“猴子”脖子以下的部位处于瘫痪状态,无法接收大脑的指令。出于道德,医生只让“猴子”存活了20个小时。随后,意大利神经外科专家塞尔吉奥·卡纳维罗声称“换头”不是梦,因为中国科学家已经成功为一只猴子“换头”。

由于“换头”的风险太大,故科学家们一直拿动物做实验,对动物进行换头。直到2017年11月17日,世界首例遗体换头手术在中国成功实施。操刀者,就是卡纳维罗和任晓平教授。虽然这项手术是成功了,但他们从没有在活人身上做过实验。手术过后,接受换头的人会出现什么反应,也不得而知。

曾有一个叫瓦雷里·多诺夫的人,表示自己愿意成为第一个接受头部移植的人。他从小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缩症,肌肉停止发展,导致他全身伤残,骨骼畸形。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身体情况也逐渐恶化。2015年,30岁的多诺夫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想在离开人世前拥有一个完整的身体。于是,他向卡纳维罗求助,愿意接受换头手术。如此一来,他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了。

随后,卡纳维罗找到了身体的捐赠者,是一位同样来自俄罗斯的脑死亡病人。他计划手术在2016年实施,手术需要36个小时左右,成本约7000万人民币。世界上首例活人“换头”手术,引起了医学界的关注。美国神经外科医生协会的巴特杰尔医生,认为手术后果严重,甚至“比死更难受”,希望多诺夫不要接受这一手术。医学界不少人都觉得手术的风险太大,更有人批评卡纳维罗的计划是“纯粹的幻想”。

不过,多诺夫虽然表示自己愿意当“换头”的志愿者,却始终未与卡纳维罗见面,两人都只是通过电邮或者视频联络。2018年,手术前夕,多诺夫明确表示自己后悔了,不愿再接受手术。因为他担心手术后会让自己性格大变,家人难以接受。更重要的是,“换头”技术不够成熟,风险太大。

水墨动画

1960年中国诞生了两种新的美术片形式:折纸片和水墨动画片。

水墨动画片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水墨动画片是中国艺术家创造的动画艺术新品种。它以中国水墨画技法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造型的表现手段,运用动画拍摄的特殊处理技术把水墨画形象和构图逐一拍摄下来,通过连续放映形成浓淡虚实活动的水墨画影象的动画片。

水墨动画片是上海美术**制片厂于60年代初试制成功的片种。一般动画人物的造型,都是采用“单线平涂”,而水墨动画片却具有中国民族绘画的优良传统即水墨画的特点。人物造型既没有边缘线,又不是平涂,而能从影片上表现出毛笔画在宣纸上的效果。水墨动画片为中国**艺术实现民族化、群众化,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1960年1月31日,陈毅副总理参观上海美术**制片厂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美术**展览会”时,对美术**工作人员说:“你们能把齐白石的画动起来就更好了。”同年2月(1960年3月),上海美影厂成立了由阿达负责人物和背景设计、吕晋负责绘制动画、段孝萱负责拍摄和洗印技术的试验小组,经近三个月的时间(1960年3月至1960年6月),使《水墨动画片断》试验获得成功。1961年7月,美影摄制成功了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宣告了中国水墨动画片首创成功,该制作技术获得了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中中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从1961年到1995年(34年),上海美影厂共摄制水墨动画片4部(1小蝌蚪找妈妈1961年7月2牧笛1963年12月3 鹿铃1982年12月4 山水情1988年10月)(水墨动画从一开始在中国动画领域就不是商业片)。每一部都有其特色,都有创新,都有所前进。

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其中的小动物造型取自齐白石笔下。 与一般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没有轮廓线,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浑然天成,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优美灵动,泼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它体现了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意境深远。由于要分层渲染着色,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一部短片所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是惊人的。美影厂对水墨片投入巨大,制作班底也是异常雄厚,除了特伟、钱家骏这样的老一辈动画大师,就连国画名家李可染、程十发(水墨动画不仅是普通的动画片,而且要比一般动画更具艺术性,不同专业间的融合更紧密。)也曾参与艺术指导。正是因为这样不惜工本的艺术追求,中国水墨动画在国际上博得了交口称赞,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同中国人的耐心竞争,日本动画界甚至称之为“奇迹”。可是也正因为艺术价值同商业价值的脱离,也使得水墨动画面临着无以为继的尴尬。

六十年代的水墨动画片

1《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集体编导,背景设计:郑少如、方澎年,动画设计:唐澄、邬强、戴铁郎、阿达、吕晋、严定宪、矫野松等,艺术指导:特伟、技术指导:钱家骏,摄影:段孝萱、游涌、王世荣,1961年7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根据方惠珍、盛璐德创作的同名童话改编,取材于画家齐白石创作的鱼、虾等形象。影片开头是银幕上出现一本素雅的中国画画册,封面打开后,是一幅幽静的荷塘小景,镜头渐渐向画面推去,古琴和琵琶乐曲悠扬而起,把观众带进一个优美抒情的水墨画世界。池塘里的小蝌蚪慢慢蠕动起来,它们不知道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样子,于是开始寻找妈妈……它们经过误认金鱼、螃蟹、小乌龟、鲶鱼为自己妈妈的一个又一个波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它告诉人们一个深刻道理:有志者事竟成。影片里小蝌蚪活泼可爱,犹如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漫画家方成说:“这部片子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可以说每个镜头都是一幅动人的画面,使观众感到象是走进了艺术之宫。”法国《世界报》评论这部影片时赞扬说:“中国水墨画,画的景色柔和,笔调细致,以及表示忧虑、犹豫和快乐的动作,使这部影片产生了魅力和诗意。”1962年,茅盾看了这部影片,写下诗一首:“白石世所珍,俊逸复清新。荣宝擅复制,往往可乱真。何期影坛彦,创造惊鬼神。名画真能动,潜翔栩如生。柳叶乱飘雨,芙渠发幽香。蝌蚪找妈妈,奔走询问忙。只缘执一体,再三认错娘。莫笑蝌蚪傻,人亦有如此。认识不全面,好心办坏事。莫笑故事诞,此中有哲理。画意与诗情,三美此全具。”1962年影片获第一届《大众**》“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1961年获瑞士第十四届洛迦诺国际**节短片银帆奖,1962年获法国第四届安纳西国际动画节短片特别奖和1964年第四届戛纳国际**节荣誉奖,1978年获南斯拉夫第三届萨格勒布国际动画**节一等奖,1981年获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第四届国际青少年**节二等奖。(由于艺术性较一般的商业动画高,所以获奖的可能比一般的商业动画大,水墨动画在形式上具有更出色的艺术表现能力)

2《牧笛》

《牧笛》是一部童话题材的影片,编剧特伟,导演特伟、钱家骏,摄影段孝萱,背景设计方齐众,动画设计邬强、矫野松、林文肖、戴铁郎,绘景方澎年、秦一真,笛子独奏陆春龄(民族音乐首次被加入了水墨动画之中)。1963年12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用抒情的笔触,描绘了这样一个故事:初夏的早晨,江南田野,一个天真活泼的牧童骑着水牛去放牛,做了一个梦,牛忽然失踪了,原来牛被飞流千尺的瀑布所吸引。牧童唤它,它不动。牧童从风竹发出的音响有所领悟,削竹为笛,吹奏出悠扬悦耳的乐曲,水牛被笛声吸引到牧童身边。他骑上牛背,踏着暮色的田埂,悠然归去……影片故事简单,通过牧童“失牛、找牛、得牛”的情节,抒发牧童与水牛间的亲密关系,最后牧童用竹笛的音乐战胜了代表大自然的瀑布,赢得水牛归来,从而完成影片的主题:“艺术高于自然。”影片中水牛是根据画家李可染的风格(水墨动画形象一开始就是从传统绘画中提取出来的,带有天然的艺术性)绘制的。李可染画的水牛,气宇轩昂,质朴无华,有独特风姿。为了这部影片,他特地画了十四幅水牛和牧童的水墨画,给绘制组作参考。影片聘请山水画家方济众担任背景设计。《牧笛》背景采用了中国江南景色:小桥流水、杨柳成行、竹林幽深、田野风光。并借牧童一路找牛,展现中国山水画中常见的高山峻岭和飞流千尺的气象,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意境。整个影片充满诗情画意,是一幅清丽淡雅的放牧图,也是一首质朴隽永的田园诗,又是一曲娓娓动听的交响乐。画面优美,意境深远,节奏流畅,给观众以美的享受。

影片完成不久,极“左”思潮使影片不能与观众见面,在片库禁闭了十多年。重新上映之后,立即受到国内外的一致赞扬。1979年获丹麦第三届欧登塞城国际童话**节金质奖,1980年特伟去美国讲学时,带去《牧笛》,美国观众看了后发出阵阵掌声,说:“实在太美了”,“简直是奇迹”、“这真是完全中国式的动画片。”1981年日本动画协会举办“中国美术**展览”时,观众看了《牧笛》后,深感惊讶。一位日本动画人士在留言簿上写道:“当听到水墨画能动起来,简直不敢相信,可是,看了以后,真是大吃一惊。这样的作品,是用什么技术搞的呢,确实难以想象。能够把水墨动画制成动画片,表明了中国人民对自己传统艺术有很深的感情和深刻的了解,外人只能说是‘了不起’。

新时期的水墨动画片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美影大力进行拨乱反正工作,使中断17年之久的水墨动画片恢复生产。

1《鹿铃》

《鹿铃》编剧桑弧,导演唐澄、邬强,摄影段孝萱,美术设计程十发,背景方济众、方澎年,动画设计常光希、陆青等,1982年12月美影摄制完成。这是部童话题材的影片,是根据庐山“白鹿书院”中一个有趣的传说编写的,并赋于新的内容;老药农和他的小孙女在深山采药时,救护了一只受伤的小鹿。小孙女把小鹿领回家,细心照料,建立了亲密的感情。在小孙女为保护小鹿而腿部受伤时,小鹿还代小孙女上集市卖药和采购食物。后来在上山采药时小鹿忽然遇到失散的父母,小鹿戴着小孙女赠送的铜铃,依依不舍地和祖孙俩告别。这部水墨动画片是在相隔近20年后恢复制作的,摄制组人员大部分是新手,加上**胶片和洗印技术的发展,过去的技术条件和数据已不适用,这些都必须重新作出试验和确定标准。经过一年多努力终于摄制完成。女导演唐澄运用水墨画的艺术形式,使影片呈现出清秀、淡雅、抒情的特色。该影片1983年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和第三届中国**“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同年7月获苏联第十三届莫斯科国际**节最佳动画片特别奖。

2《山水情》

《山水情》编剧王树忱,总导演特伟,导演阎善春、马克宣,摄影段孝萱,动画设计孙总青、姚沂、陆成法、徐建国、金国忠,1988年10月美影摄制完成。影片描述老琴师在回乡途中寻觅知音,找到一个渔家少年,结为师徒。老琴师循循善诱,少年聪颖好学,终成大器。高山流水之间,老琴师将心爱的古琴赠给少年,独自走向山巅白云之间,少年弹奏古琴,悠扬的琴声,送走消失在茫茫山野的老琴师……影片把人物作为主体,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了相当和谐的结合,对于人物不占重要地位的中国传统水墨写意山水画有了突破和提高。摄影师打破前三部传统逐格拍摄手法,对准原幅背景进行拍摄,再与逐格拍摄的动画镜头相合成,充分发挥了中国水墨画的特色。在处理师徒离别的影片高潮戏时,采用画家现场作画,摄影师现场拍摄的手法,再与动画镜头合成,使影片充分显示出艺术家们笔情墨意带来的层次感和节奏感。这部仅18分钟的影片,格调清新、洒脱、空灵、飘逸,将中国诗画的意境和笔墨情趣融进了每一个画面里。影片以景抒情,情景交融,那云气缭绕的山,那烟雾朦朦的水,虚中有实,实中带虚,显示出中国艺术的深厚传统。同时,与之紧密揉合的各种现代动画手法,把中国水墨动画这朵艺术奇葩推向新的境界。在国内,该影片1988年获第九届中国**“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首届全国影视动画节目展播大奖和广播**电视部优秀影片奖,1991年首届上海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在国际上,该影片1988年获第一届上海国际动画**节大奖,1989年获莫斯科青少年**节“勇与美”奖,同年10月获保加利亚第六届瓦尔纳国际动画**节优秀影片奖,1990年获加拿大第十四届蒙特利尔**节最佳短片奖,1992年获印度孟买国际**节最佳动画片证书奖。

水墨动画片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1960年,上海美影厂拍了一部称作“水墨动画片断”的短片,作为实验。同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其中的小动物造型取自齐白石笔下。该片一问世便轰动全世界。

与一般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没有轮廓线,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浑然天成,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优美灵动,泼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它体现了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意境深远。

由于要分层渲染着色,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一部短片所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是惊人的。美影厂对水墨片投入巨大,制作班底也是异常雄厚,除了特伟、钱家骏这样的老一辈动画大师,就连国画名家李可染、程十发也曾参与艺术指导。正是因为这样不惜工本的艺术追求,中国水墨动画在国际上博得了交口称赞,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敢于同中国人的耐心竞争,日本动画界甚至称之为“奇迹”。可是也正因为艺术价值同商业价值的脱离,也使得水墨动画面临着无以为继的尴尬。

值得一提的是,「万氏兄弟」对中国早期动画片的贡献以及万籁鸣摄制的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已有人作专题报导。在此简要介绍万籁鸣的弟弟万古蟾,我们已经从录像带看到很多中国大陆的剪纸片,追根溯源,剪纸片的创始人就是被尊称为「二万老」的万古蟾。万古蟾经过多次试验,1958年成功拍摄了第一部彩色剪纸片,有别于西方很早就有的却以黑色剪影形式出现剪纸卡通片。在以后陆续拍摄的《渔童》、《济公斗蟋蟀》、《金色的海螺》等影片中,技巧臻于成熟。万古蟾和他的创作伙伴们汲取了中国皮影戏和民间窗花的艺术特色,使各种类型的剪纸人物或动物在银幕上传达出各自的喜怒哀乐,有的古色古香,有的精灵活泼。在剪纸人物(动物)的关节处,用细铜丝或者从桌球拍的贴胶处刮下的小黏粒联结,然后把它们放置在摄影机前逐格拍摄。当然,也有个别片段是用动画片的动画绘制方法拍摄的,例如金鱼游动、渔夫撒网时的柔软扩散以及主角的摇头等。就拿金鱼的游动举例子,那种轻纱般飘动的尾部动作,就不得不用画在赛璐璐上的动画片段来代替,只是画法上仍采用剪纸的刚劲有力的线条,以免用动画代替的镜头与剪纸片镜头之间出现明显的差别。

到了80年代,剪纸片试用「拉毛」剪纸新工艺,出现了水墨风格的剪纸片《鹬蚌相争》。「拉毛」工艺使《鹬蚌相争》中渔夫穿的蓑衣和鹬的羽毛直接产生水墨晕染效果,拑摄过程比较简单,不会像拍水墨动画片那样反反复覆繁琐无比。后来,连羽毛工艺画的特色也被剪纸片引用,把羽毛贴在剪纸鸟类的身上,装饰与写实兼备,使1985年出品的《草人》获得好评。

剪纸片的摄制成本比动画片低,缺点是剪纸人物的表情变化和转面、转身都不能像动画片那么灵活自如,动作有局限。当某一个镜头中的剪纸人物动作和角度须要大幅度的改变时,只能借助于下一个镜头,而当下一个镜头中的人物动作和角度又须要改变时,不得不又依赖接下来的另一个镜头……于是,不断的剪,不断的画,一部短短的剪纸片拍下来,同样的人物,不知道要剪多少个。剪得再多,画得再多,还是难以避免人物动作长久保持同一个角度的缺点,但这个缺点也正是剪纸片的艺术特色。有的动画片,不是也很讲究「酷」味,让主角长久保持一个表情或者一个姿势一动也不动吗

大陆的木偶片早期受东欧国家影响,凡是苏联有最新出品的木偶片,必定在美术**制片厂多次放映作为工作参考用,连动画系的学生也不止一次的从**厂借调捷克木偶片《皇帝和夜莺》、《仲夏夜之梦》观摩学习。著名的木偶片导演靳夕,曾经在50年代远赴捷克向木偶片大师特伦卡(大陆译作德恩卡)学习,他在1963年拍摄的《孔雀公主》长达80分钟,走的就是特伦卡的抒情路线。其中一长段孔雀公主南麻喏娜在刑场上向众乡亲依依惜别的舞蹈,细腻动人,足以代表中国大陆木偶片的水准。拍木偶片的木偶脚底下,都一律用脚钉固定,塑料制作的四肢用银丝贯穿,银丝甚至贯穿到五指,使特写镜头中的手指伸展自如。也有木偶不用银丝,而在手腕、手肘、膝盖等处装置灵活的关节,也适合逐格拍摄。为了不同的表情,只能用「换头术」了。

现在的水墨动画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由于其制作过程繁琐又耗时间,但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动画作业都在宣纸上完成。我们虽然在萤幕上看到活动的水墨滃染的效果,但是只有在静止的背景画面中才能找到真正的水墨笔触,只有背景画面才是如假包换的中国水墨画。原画师和动画人员在影片的整个绘制过桯中,始终都是用铅笔在动画纸上作业,一切工作如同画一般的动画片,原画师一样要设计主要动作,动画人员一样要精细地加好中间画,不能有半点差错;如果真的要在宣纸上用水墨画出那么多连续动作,世上没有一位画家能把连续画面上的人物或者动物的水分控制得始终如一。

水墨动画片的奥秘都集中在摄影部门。画在动画纸上的每一张人物或者动物,到了著色部分都必须分层上色,即同样一头水牛,必须分出四、五种颜色,有大块面的浅灰、深灰或者只是牛角和眼睛边框线中的焦墨颜色,分别涂在好几张透明的赛璐璐片上。每一张赛璐璐片都由动画摄影师分开重复拍摄,最后再重合在一起用摄影方法处理成水墨渲染的效果,也就是说,我们在萤幕上所看到的那头水牛最后还得靠动画摄影师「画」出来。

工序如此繁复,光是用在摄影摄一部水墨动画片的时间,就足够拍成四、五部同样长度的普通动画片。难怪已初步掌握水墨动画拍摄技巧的日本人回国后都不想轻易尝试,对一切讲究时效的西方卡通**工作者来说,他们也不会花那么多时间在每一张画面上分解、描线、分层著色并且在摄影台上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复固定和拍摄。中国人天生好耐性,能够在一根发丝上雕刻佛像,在一粒米上镂满经文,用同样的细心,再加上那么多描线女工,著色女工和从不抱怨的动画摄影师的合作,也使得水墨动画片创造成功。当时的文化部长茅盾在感动之余,还写了「创造惊鬼神」的题词案到上海呢。就凭著那种水滴石穿的功夫和毅力所创造出来的水墨动画片,确实也引起西方国家、港台等地动画界人士的赞叹。《牧笛》中的牧童骑著水墨淋漓的老水牛从柳树中穿出,走过夕照中的稻田,走向村庄。动作细腻,感情含蓄,完全是中国格调的动画片,和狄斯尼卡通片中的趣味迥然不同。

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韩国演艺圈和国内的演艺圈是不一样子的,韩国的演艺圈他们基本上都比较重视于演员的一个实力,并且他们在挑选演员的时候也都是特别严格的,韩国有一个娱乐公司,他们每年只会招收100名练习生,而且这次练习中也并不是100%都能够出道的,他们的出道率是10分低的,可能每年只有一个或者是两个人出的,因为毕竟他们也要把自己身上最优美的一面展现在粉丝们面前。

只有这样的话才能够使得粉丝们喜欢他,而且所有的明星都要凭借着自己的实力出道,并不能够凭借着其他原因出道,所以说这也就是为什么韩国的一些女演员他的实力要比国内的一些女演员演技高超的原因,反观我们国内的一些娱乐圈,有很多的明星都是徒有其表,她们的外表是十分美丽的,但是他们的个人能力并不有一些草根明星。

甚至于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正能量,还不如一些特别的小的明星所表现出来的要清晰的多,所以说这也就使得了越来越多的女明星都想要凭借着自己的外表,凭借着自己的绯闻出名,这就使得了,现在国内的娱乐圈是十分火热的,他们已经并不是靠实力说话了,谁的流量比较多,谁是能够受到这么的喜欢,谁能够在粉丝心目中的地位越高,这就使得他的成功率都是越高的。

而且有一些影视剧也是助长这种气氛的,因为请一个流量明星过来拍影视剧的话,那么他所需要的宣传成本就是特别低的,本身他身上就是所携带很多的流量,他只需要花一定的钱让大家知道,自己喜欢的这个明星在这个剧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就足够了,他并不需要花大价钱去宣传这一部剧。

关于堪比整容的“毛戈平换头术”,你有何看法?

我真的非常佩服毛老师的手艺。而且美妆确实可以增强女生的自信,让女性尽情绽放自己的美丽。毛老师真是堪称换头大佬了,看他20年前的妆教视...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