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
古代汉语基本句法结构的类型同现代汉语大体上相似,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分析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对于准确理解古文的意义十分必要。分析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
一是词序,即各词类在句法结构中的排列顺序,特定的词序排列可以用来标明某种句法结构。
二是句法结构直接成分间的结构关系,古代汉语的结构关系有两个基本类型,一类是平列关系,等立、一般性转折、选择、承接、进层都包含在平列关系之中,平列关系结构的直接成分是互不陈述、支配、修饰、补充的,整个结构不存在一个结构的核心,因此这种结构关系也可以称之为非核心结构关系;另一类是非平列关系,定中、状中(含条件、因果、让步转折)、补充、支配、陈述都属于非平列关系,非平列关系结构的直接成分结合紧密,每个结构都具有一个结构核心,偏正结构之正为核心,述补、述宾结构之述为核心,主谓结构之谓核心,因此这类结构关系也可以称为核心结构关系。
对古代汉语来说,直接成分间结构关系的分析更为重要,同一个动词+动词组合,却可能是多种句法结构,即可能是联合结构、偏正结构、主谓结构、述宾结构、述补结构或连谓结构,同一词序排列却可以实现为多种不同的句法结构,其本质性的原因就在于直接成分间的结构关系不同。
三是句法结构的语法性质,从语法性质的角度分析句法结构,则有三种类型:名词性结构,语法性质相当于一个名词;谓词性结构,语法性质相当于一个动词或形容词;指称化的谓词性结构,当谓词性结构出现在某些语法位置(例如主语和宾语)上的时候,谓词性就减弱或消失了,名词性增强或完全转变为名词性的,总之,从陈述转变为指称,这样的句法结构可以称之为指称化的谓词性结构。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大道之行也——主语。“大道行也”是主谓结构的短语,中间加“之”是取消这个主谓结构的独立性,使整个主谓结构变为偏正结构,作主语。
天下为公——是主谓结构的短语,作谓语。
全句是主谓谓语句。主谓结构作任何成分内部都不再分析。
点击可以放大
1 怎么判断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判断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宾语前置的
我把这些编辑整理到一块啦^_^-----------------------------------------------省略句--------------------------------------------------------------- (一)省略句的古今异同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
不过,文言文里这种现象更加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二)省略句的形式1省略主语;主语的省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
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做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简洁多了。
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以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部分补出来。
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⑴主语的承前省。
承前省的意思是,承接前面的成分,在后面省略。如: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⑵主语的蒙后省。
蒙后省的意思是:蒙借后面的成分,在前面省略。如:①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②(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⑶主语的对话省。
在对话时,根据具体的对话语言环境来省略。这种省略的灵活性最强。
①(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乐,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②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相比现代汉语还是要多一些,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
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⑴承上文谓语省略 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⑵蒙下文谓语省略 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坚(有版本作“竖”)追之。⑶共喻省略。
就是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①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
翻译:等到左公被抓投入东厂的监狱,史可法每天早晚(守候)在监狱的门外。②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3省略宾语;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略的大多是代词“之”。⑴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⑵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如: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4省略兼语;“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
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5省略介词;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略。⑴省介词“于” 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
⑵省略介词“以” 如: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⑶省略介词“自” 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判断句----------------------------------------------------------- A概念: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B判断句式的古今不同点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代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C常见的判断句式1“……者,……也”表判断;主语后面“者”字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式。这种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③吴广者,阳夏人也。④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⑤南冥者,天池也。⑥齐谐者,志怪者也。
⑦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2“……者,……”表判断;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
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同样不用翻译,只直接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如:①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姓曹。
②粟者,民之所种。3“……,……也”表判断;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
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用翻译。如:①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③是寡人之过也。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⑤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4“……者也”表判断;不出现主语,只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也”不用翻译。
如:①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②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5“……,……”也可表判断;“者”、“也”都不用,即“……,……”式。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语谓语之间加“是”。
这种判断句式常常称作意念判断句。如: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秦,虎粮之国,不可信。③此亡秦之续(老路)耳。
6“……,。
2 文言句式,省略句要怎么判断非我也,是兵也是判断句没错,但是不知道同学觉得哪里省略了?
一、判断句:
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
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铭》
(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
(6)臣本布衣《出师表》
(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
(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3宾语省略
(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
4介词省略
(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3 怎么读懂一篇文言文文言文句式一、倒装句:为了强调、突出等语的目的而颠倒原有语序的句式叫做倒装句。
在倒装句中,颠倒了的成分可以恢复原位而句意基本不变,句法成分不变。倒装句主要有四种: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
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 了”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
a 介宾倒装 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 微斯人,吾谁与归 ?“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b谓宾倒装 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
可译为“有哪一样”。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例:僵卧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自”,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
另如“忌不自信”,“自信”即“信自”,意相信自己。 ③、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
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
"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
这里的“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④、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
例:是以谓之“文”也。 “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此”。
“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 ⑤、其他,表示强调。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①“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亭翼然临于泉上”是“翼然临于泉上亭 ”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②、“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③、数量词做定语后置 例:尝贻余核舟一,“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4)介宾结构后置(也叫状语后置) ①、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例:何有于我哉? 全句为“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②、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
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二、判断句:根据谓语的性质给句子分类得出的一种句型,一般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作谓语,对事物的属性作出判断,即说明某事物是什么,或不是什么。
效果:使表意更明确1、表示类属关系。 “滕,小国也。”
2、表示等同关系。 “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
3、表示比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4、表示主语同谓语。
4 文言文中怎么判断该句子是不是省略句(一)省略句的古今异同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文里这种现象更加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二)省略句的形式
1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
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做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简洁多了。
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以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部分补出来。
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
⑴主语的承前省。
承前省的意思是,承接前面的成分,在后面省略。如:
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⑵主语的蒙后省。
蒙后省的意思是:蒙借后面的成分,在前面省略。如:
①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②(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⑶主语的对话省。
在对话时,根据具体的对话语言环境来省略。这种省略的灵活性最强。
①(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乐,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②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相比现代汉语还是要多一些,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⑴承上文谓语省略
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⑵蒙下文谓语省略
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坚(有版本作“竖”)追之。
⑶共喻省略。
就是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
①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
翻译:等到左公被抓投入东厂的监狱,史可法每天早晚(守候)在监狱的门外。
②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3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略的大多是代词“之”。
⑴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⑵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如: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
4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
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5省略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略。
⑴省介词“于”
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
⑵省略介词“以”
如: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⑶省略介词“自”
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
5 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把下列省略句补充完整,体会文言文中省略1 于是相如前进缶,(相如)因跪请秦王。
特点主语/承前省略。
2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以(蛇)啮人,无御之者。
特点主语/承前省略,介词宾语/承前省略。 /叙述过程中的省略。
3秦时,(项伯)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特点主语/蒙后省略。
附: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把下面省略句补充完整,体会文言文中省略句的特点。
解析从省略的对象看,有省主语的,有省谓语的,有省动词或介词宾语的,还有省略介词的。从省略的方式看,常见的有承前省略,蒙后省略,另外还有叙述过程中的省略。了解省略重在应用,要能根据具体语言环境把省略的内容恰当地补充出来。
(1)“相如前进缶,(相如)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特点主语/承前省略。
○廉颇为赵将,(廉颇)攻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廉颇是赵国的大将,他攻打齐国,大败齐军”。
(2)“权起更衣,肃追(权)于宇下。”(《赤壁之战》)
特点动词宾语/承前省略。
省略宾语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得多是代词“之”字。
①动词宾语省略。
A、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译文不如趁机好好地对待他,让他回到赵国。
B、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尉。(《陈涉世家》)
译文军尉拔剑挺起,吴广站起来,夺下剑而杀了军尉。
②介词宾语省略。
A、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译文这小子不值得跟他谋划大事!
省略介词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略。
①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南,臣(于)河北战。(《鸿门宴》)
译文我和将军合力攻秦,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②试与它虫斗,虫尽靡,又(以)鸡试之,果如成言。(《促织》)
译文试着和别的蟋蟀搏斗,都被斗败了,又试着和鸡斗,果然和成名所说的一样。
③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于)白帝,暮到江陵。(《三峡》)
译文有时皇帝有诏命必须火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
(3)“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以(蛇)啮人,无御之者。”(《捕蛇者说》)
特点主语/承前省略,介词宾语/承前省略。 /叙述过程中的省略。
(4)“秦时,(项伯)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特点主语/蒙后省略。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译文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勇气消耗尽了。
特点承前省略动词。
6 文言文的介词,连词,副词怎么判断最好能举点例子可以从介词,连词,副词的作用和所处的位置来区分。
介词是介绍名词,代词给动词或形容词的,常用在名词,代词前。连词是连接两个相同的词或短语和句子的,常用在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之间。
副词是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的,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如“以”,秦亦不以城予赵。
“以”用在名词“城”前,介绍“城”给动词“予",是介词,译为“把”。还如,佘与四人拥火以入。
"入”后省略了代词“之",“以”连接两个动宾短语“拥火”与“入之”,是连词,表示承接,可不译。再如,固以怪之矣。
用在形容词“怪"前,副词。通“已",译为“已经“。
希望能帮到大家。
1 怎么区分文言文中的语句宾语前置省略还有个状语后置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位于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有标志 (1)用“为”或“为。
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被天下人嘲笑) “(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 (3)用“见”或“见。
于。
”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 或“受。
于。”
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 (张溥《五人墓碑记》 “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
(《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 无标志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注意: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但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都是此种用法,后面要举例详细讲。
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 (4)介词宾语的省略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5)介词的省略 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
2 怎么判断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判断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宾语前置的我把这些编辑整理到一块啦^_^-----------------------------------------------省略句--------------------------------------------------------------- (一)省略句的古今异同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
不过,文言文里这种现象更加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二)省略句的形式1省略主语;主语的省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
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做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简洁多了。
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以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部分补出来。
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⑴主语的承前省。
承前省的意思是,承接前面的成分,在后面省略。如: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⑵主语的蒙后省。
蒙后省的意思是:蒙借后面的成分,在前面省略。如:①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②(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⑶主语的对话省。
在对话时,根据具体的对话语言环境来省略。这种省略的灵活性最强。
①(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乐,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②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2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相比现代汉语还是要多一些,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
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⑴承上文谓语省略 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⑵蒙下文谓语省略 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坚(有版本作“竖”)追之。⑶共喻省略。
就是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①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
翻译:等到左公被抓投入东厂的监狱,史可法每天早晚(守候)在监狱的门外。②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3省略宾语;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略的大多是代词“之”。⑴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⑵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如: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4省略兼语;“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
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5省略介词;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略。⑴省介词“于” 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
⑵省略介词“以” 如: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⑶省略介词“自” 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判断句----------------------------------------------------------- A概念: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B判断句式的古今不同点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代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C常见的判断句式1“……者,……也”表判断;主语后面“者”字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式。这种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
如: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③吴广者,阳夏人也。④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⑤南冥者,天池也。⑥齐谐者,志怪者也。
⑦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2“……者,……”表判断;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
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同样不用翻译,只直接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如:①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姓曹。
②粟者,民之所种。3“……,……也”表判断;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
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用翻译。如:①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③是寡人之过也。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⑤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4“……者也”表判断;不出现主语,只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也”不用翻译。
如:①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②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5“……,……”也可表判断;“者”、“也”都不用,即“……,……”式。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语谓语之间加“是”。
这种判断句式常常称作意念判断句。如: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秦,虎粮之国,不可信。③此亡秦之续(老路)耳。
6“……,。
3 语文文言文什么判断句介宾结构后置句 省略句 状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我们把那些谓语放在主语前的现象叫做“谓语前置”或“主谓倒装”,那些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前面的现象叫做“宾语前置”,把那些定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定语后置”,把那些介词短语即状语放在中心语后的现象叫做“介词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⑴用“者……也”表判断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⑵句末用“者也”表判断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⑶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⑷用动词“为”或判断词“是”表判断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司马光《赤壁之战》)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⑸用“即”“乃”“则”“皆”“本”“诚”“亦”“素”“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① “臣本布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出师表》)⑹用“非”表示否定判断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⑺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例如:①刘备天下枭雄。
(司马光《赤壁之战》)注意点: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 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也叫意念被动句。一古代汉语中有标志的被动句式主要有四种:⑴用“于”表示被动关系。
用介词“于”引出行为的主动者,“于”放到动词后,它的形式是:“动词+于+主动者”。例如:王建禽于秦。
(禽,通“擒”) 句中的“于”用在动词“禽”的后边,引出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秦”,表示被动。“于”可译为“被”。
这种被动句有两个条件:一是主语是被动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动的词“于”。⑵用“见”来表示被动关系。
在动词前用“见”或又在动词后加“于”引进主动者。它的形式是:“见+动词”或者“见+动词+于+主动者”。
例如: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②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⑶用“为”表示被动关系。“为”放在动词前边引出行为的主动者,它的形式是:“为+主动者+动词”或者“为+主动者+所+动词”。
例如: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为戮,无益于君。(如果背弃了他所说的话,我死了,妻子儿女也将被杀,对君王您也没有好处)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司马迁《陈涉世家》)④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司马光《赤壁之战》)⑤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苏洵《六国论》)⑥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⑷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动关系。
它的形式是:“被(受)+动词”或者“被(受)+动词+于+主动者”。例如: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见”也表被动)(司马迁《屈原列传》)②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③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司马光《赤壁之战》)二古代汉语中无标志的被动句,是指句子不含有被动词的被动句,也就是意念上的被动句,这需要根据上下文的语义来判别。
例如: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②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③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注意点:“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就是此种用法。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其中的“见”不表示被动,可以理解为“我”。
还有,“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兰芝初还时,府吏见丁宁”(同上)上面的两个“见”都相当于代词“我”,指的是刘兰芝,后面都接动词。
这是一个难点,注意理解掌握。4省略句编辑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在古汉语中,省略现象更为普遍,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
1、主语的省略,就是把主语省略掉。⑴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柳宗元《捕蛇者说》)⑵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公)度我至军中。
4 文言文中都有哪些句式文言句式 与词汇相比,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 判断句式 被动句式 倒装句式 省略句式 疑问句式 否定句式 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
者,。
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
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
,。
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 “。
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
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
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
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
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
于。
”的形式表被动。
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用“见”、“于”,“见。
于。
”
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
(《孟子梁惠王下》) “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
用“为”,“为。
所。。”
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
(《资治通鉴》) 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
(《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倒装句式(主谓倒装 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
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说)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
5 文言文状语后置的句子有哪些原发布者:云端点点1
翻译下列句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具告以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状语后置(也叫介词短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标志性词语:“以”、“于”、“乎”等。•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一、下列句子属于状语后置的是:1、太尉自州以状白府。一试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身手3、公幸教晞以道。4、于其身,则耻师焉。5、得复见将军于此。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7、冰,水为之,而寒于水4、主谓倒装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不仁哉!梁惠王也。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置(定语)„状语‟(定语)1、君何以知燕王?宾语前置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宾前3、豫州今欲何至?宾前定后4、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5、孜孜焉唯进修是急。宾前6、会于西河外渑池。状后7、未之尝闻。宾前宾前8、以为莫己若也。状语后置9、冰,水为之,而寒于水。10、何以自托于赵。宾前+介词结构后置巩固练习: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的类型1、省略主语异蛇草木(1)承前省。异蛇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2)蒙后省。异蛇
我把这些编辑整理到一块啦^_^
-----------------------------------------------省略句---------------------------------------------------------------
(一).省略句的古今异同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文里这种现象更加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二).省略句的形式
1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
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做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简洁多了。
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以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部分补出来。
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
⑴主语的承前省。
承前省的意思是,承接前面的成分,在后面省略。如:
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⑵主语的蒙后省。
蒙后省的意思是:蒙借后面的成分,在前面省略。如:
①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②(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⑶主语的对话省。
在对话时,根据具体的对话语言环境来省略。这种省略的灵活性最强。
①(孟子)曰:“独乐yuè乐lè,与人乐乐,孰乐lè?”(王)曰:“不若与人。”
②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相比现代汉语还是要多一些,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⑴承上文谓语省略
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⑵蒙下文谓语省略
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坚(有版本作“竖”)追之。
⑶共喻省略。
就是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
①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
翻译:等到左公被抓投入东厂的监狱,史可法每天早晚(守候)在监狱的门外。
②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3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略的大多是代词“之”。
⑴省略动词后的宾语
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⑵省略介词后的宾语
如:成视之,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
4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
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5省略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略。
⑴省介词“于”
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
⑵省略介词“以”
如: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⑶省略介词“自”
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
---------------------------------------------------判断句-----------------------------------------------------------
A.概念: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B.判断句式的古今不同点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代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C.常见的判断句式
1“……者,……也”表判断;
主语后面“者”字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式。这种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
③吴广者,阳夏人也。
④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⑤南冥者,天池也。
⑥齐谐者,志怪者也。
⑦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2“……者,……”表判断;
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同样不用翻译,只直接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如:
①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姓曹。
②粟者,民之所种。
3“……,……也”表判断;
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用翻译。如:
①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②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③是寡人之过也。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⑤汉天子我丈人行háng也。
4“……者也”表判断;
不出现主语,只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也”不用翻译。如:
①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②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5“……,……”也可表判断;
“者”、“也”都不用,即“……,……”式。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语谓语之间加“是”。这种判断句式常常称作意念判断句。如:
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秦,虎粮之国,不可信。
③此亡秦之续(老路)耳。
6“……,为……”表判断;
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如:
①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②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7特定副词表判断;
用“乃、则、当、系、即、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这类副词可以直接解释为“是”。还可以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如: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③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④黄山当生平奇览。
⑤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⑥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⑦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大惊。
8“是”表判断;
用“是”作动词,文言中也有,但这种义项开始比较晚,并且很少见。如:
①巨是凡人,偏在远郡。
②不知木兰是女郎。
③汝是大家子。
-----------------------------------------------------介词结构后置------------------------------------------
介宾结构后置即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例如:
1、行者休于树,负者歌于途 。“于树,于途”就是介宾短语后置。
⑵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例: 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分析 “具告以事” ,即“以事具告” ,“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
-----------------------------------------宾语前置----------------------------------------------------------------
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但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句子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毋、莫”等否定词表示。例如: ①秦人不暇自哀。(《过秦论》)“自哀”应理解为“哀自(哀叹自己)”。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秋水》)“莫己若”应理解为“莫若己”。
二、疑问句中如果宾语是疑问代词,宾语一般要前置。例如:①大王来何操?(《鸿门宴》)“何操”应理解为“操何(拿什么)”。②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何以”应理解为“以何”。
三、用“之”、“是”作标志的宾语前置。例如:①夫晋,何罪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何罪之有”应理解为“有何罪”。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全句应理解为“不解句读,不解惑” 。
四、陈述句中为了强调宾语,通常介词(以、与等)宾语前置。例如:①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勾践灭吴》)“一以当十”应理解为“以一当十”。②臆!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五、陈述句中中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宾语有时也需要前置。例如:①亚父南向坐。(《鸿门宴》“南向”应理解为“面向南”。 ②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东面而视”应理解为“视东面”。
六、“相” 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①杂然相许。(《愚公移山》)“相”代“他”(愚公),作“许”的宾语。②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 “相”代“婆婆”,作“扶将”的宾语。
七、“见” 偏指动作行为的一方时通常要前置,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见”代“刘兰芝”作“丁宁” 的宾语。②慈父见背。(《陈情表》)“见”代“李密”作“背”的宾语。
八、“自”字解释为“自己”时,通常要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例如:①举贤以佐。②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九、古典诗词中,有时为了平仄或压韵的需要,往往把宾语提到谓语动词的前面。例如:①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英雄无觅”应理解为“无觅英雄”。②中原北望气如山。(《书愤》)“中原北望”应理解为“北望中原”。
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一)、宾语前置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1 文言文句式怎么判断比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主谓倒置句、宾语
1、判断句,“…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2、被动句、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3、省略句、1省略主语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4、主谓倒置句、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5、宾语前置句、(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6、定语后置句、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7、介词结构(状语)后置句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宾短语。
2 怎么判断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判断句,介词结构后置句,宾语前置的我把这些编辑整理到一块啦^_^-----------------------------------------------省略句--------------------------------------------------------------- (一)省略句的古今异同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
不过,文言文里这种现象更加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二)省略句的形式1省略主语;主语的省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
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做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简洁多了。
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以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部分补出来。
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⑴主语的承前省。
承前省的意思是,承接前面的成分,在后面省略。如: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⑵主语的蒙后省。
蒙后省的意思是:蒙借后面的成分,在前面省略。如:①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②(尔)必死是
古代汉语的句法结构
本文2023-10-30 13:19:3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3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