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学校叫“校”还是“庠”?
“庠”是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机构,出现在夏朝,后演化为“序”、“校”、“学”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庠”读作xiáng,对“庠”字的解释是:古代的学校。庠序,指古代乡学,泛指学校。庠生,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的生员的别称。在《辞海》中,“庠”同样被解释为古代的学校。
据考证,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最早的学校就叫“庠”。高一级的大学叫“上庠”,低一级的小学叫“下庠”。
夏朝,学校已有四个等级,分别称作“学”、“东序”、“西序”、“校”。
扩展资料
自夏商,便有了“庠、序”(就是学校)。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学校一出现,便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为己任,进而出现为培养人才所采取的因材施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教等教育之法,历史赋予学校的地位。
二千多年齐国的稷下学宫引发了百家争鸣、孔子在大成殿的甬道开设杏坛以六艺而教众贤、宋朝的六大书院所承担着选俊功能。
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何子渊、丘逢甲等先贤成功创办新式学校,黄宗羲提出“公其非是于学校”,他认为学校不仅具有培养人才改进社会风俗的职能,而且还应该议论国家政事之能。
参考资料来源:-学校
在中国,具有教育功能的最基础的机构早已出现。《礼记·御制》、《明唐位》、《孟子·滕文公上》、《说文解子》等经典著作中记载了学校、普通、瘙痒等机构,是最早的教育场所。中国古代最早的学校所谓的“学校”、“前言”、“学校”的名称和形式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都是指老人和儿童的房子。在史前时代,生产力很低,为了获得食物,年轻人不得不从事繁重的狩猎、捕鱼和猎鸟。
这些老人不够强壮,抓不住食物,但他们有丰富的生存经验,所以教育孩子的任务就落在了他们的身上。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老人和孩子一起住在大房子里,这是最早的“学校”。最早的“学校”就是指这种集体屋,老人在那里教孩子们如何识别和捕捉猎物,让孩子们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一旦一个孩子长大到可以和他的父亲去打猎几次,他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猎人。
到了夏朝,随着农耕文明的发展,粮食在人们饮食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人们逐渐习惯了定居在一些水源丰富、土地肥沃、易于耕种的地方。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占据草水的部落势力不断加强,为封建世袭国家的出现和建立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家族王国”世袭制开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帝王们越来越重视“学”、“纪”、“龄”等制度。
事实上,夏朝时期,“学校”,即为老人和儿童设立的机构,其主要功能不是教育和学习,而是崇拜。通过祭祀祖先和神灵,国王表达了他统治的合法性,并向他的后代灌输忠诚和勇气。从这个时代开始,所谓的“国家大事在荣载寺举行”就开始了。可见,早在夏朝甚至更早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意识到学校的重要性。在早期的学校中,它的主要功能是祭祀。事实上,牺牲本身也是最早的教学活动之一。在文字广泛使用之前,祭祀仪式和教学活动主要依靠口口相传,教学中也有一些狩猎动作。
成均和上庠
古和封建时代“大学”一词除了指儒家经典四书之一的《大学》外,还指聚集在特定地点整理、研究和传播高深领域知识的机构。根据文献记载,大学作为一种具有高等教育职能的机构,可以追溯到五帝时期的成均和上庠;董仲舒曰:“五帝名大学曰成均,则虞痒近是也”。虞舜时成立上庠,“上庠”即“高等学校”的意思;郑玄:“上庠为大学,在王城西郊。”以后夏朝的东序,商朝的瞽宗,周朝的辟雍,是当时位于京师的最高学府。
本文2023-08-05 05:39:3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