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起源来历是什么,有哪些风俗习惯?
重阳节,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传诵度很高的名诗。然而,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重阳节虽然是中国传统节日,但它并不像中秋,清明一样作为节假日,因此,大多数年轻人本来对此就没有过多的了解,在九月九还要按部就班,继续工作上学,对于重阳节那更没有什么印象了。
现在,人们对传统节日并不在意,也没有以前对过节的期盼和热情了,只是当作假期来度过,对重阳节片面认识,也就是王维这首所表达的游子在外漂泊,恰逢佳节,没有办法回家登山祭拜的无奈和寂寥。当很多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好的发展,也都远离家乡,与自己的父母分离。但是人在异乡总会有一种孤寂之感,尤其是每逢佳节之时,这种情感更浓。这便是一种文化的深层积淀,中华上下五千年,重阳节这一传统节日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究竟有何意义呢那我们就从古来看,了解一二。
“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 “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万象更新。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重阳节在历史延续过程中,既融合了众多民俗事象,也融合了众多文化内涵,是杂糅多种民俗为一体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遍插茱萸、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活动。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因此,每当重阳,不少晚辈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赏菊,登高给老人祈福,因此,重阳节有了敬老尊老之意,国家也规定了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那么,插茱萸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古人认为茱萸可以入药,菊花也一样。早在唐代这种习俗就已流行开来,我们从王维的诗中也可窥见。茱萸具有驱虫去湿、逐风邪之效,并能消积食,治寒热。九九重阳节,阳气过亢,为极凶。故而佩戴茱萸就是为了辟邪、逢凶化吉,这和端午节的佩菖蒲、喝雄黄酒有着相似的蕴意。
至于菊花酒,那是重阳节的必备饮品。“我花开后百花杀”,秋天时,其他花都凋零了,惟有菊花在绽开,且菊花不艳俗,有着高洁的品格。故在三国魏晋以来,菊花受到文人雅士的追捧,聚会饮酒、赏菊赋诗渐成风尚。
秋季虽说是个肃杀凄凉的季节,但有了重阳这一家庭团聚共度的佳节,少了几分凄凉,多了几分暖意。
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人们在这一天,登高远眺、宴请宾朋、赏菊喝酒、遍插茱萸,这些精彩的习俗延续至今,让重阳节的魅力,经久不衰。
重阳节风俗
登高
重阳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眺,心旷神怡。重阳登高的传统来源于一个独特的传说。东汉年间,汝南人桓景跟随易学大师费长房游学多年。有一天,费长房对桓景说:九月九日这天,你家将有大祸临头,你必须立即回家,叫家人用茱萸系在臂上,举家登高。
果然,九月九日这天,桓景家的家畜全部瘟死,而桓景家人听师言而得幸免。从此以后,每年到了重阳节前夕,靠近山岭的人家为免遭天祸,便纷纷登山避邪。久而久之,重阳登高的习俗便沿袭下来。古人认为九九重阳已经是极限,在这一天“地气”开始上升,“天气”开始下降,所以要登高辟邪。而随着时代发展,登高辟邪已经演变为登高赏秋。
敬老爱老
九九与“久久”谐音,意寓长长久久,所以在古代人民就在这一天祭祀先祖,照料老人。如今,这一天也被称为老人节。全国各地的人们组织起来,进行敬老爱老的活动。儿女回家陪伴老人,义工去养老院陪伴老人,组织秋游活动,登山健身,临水玩乐,陪伴老人一起过节。这一天也是壮族的“祝寿节”,这一天为年纪大的老人祝寿,祝愿他们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赏菊
因为大部分的花都是春夏绽放,只有菊花,在深秋绽放,历经寒霜而不败。所以菊花被誉为花中君子,成为高洁傲岸的象征。而晋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流传千古,使得菊花被封为“花中隐士”。历经千年,重阳节赏菊、咏菊成为文人墨客修身养性的重要活动。甚至少了菊花,重阳节便显得不再完整。
饮菊花酒
陶渊明诗云:“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是说菊花酒可以祛除百病,延年益寿。现代科学表明,菊花中含有“硒”元素,可以利气血,抗衰老。不仅如此,菊花还能明目、降血压,有减肥、补肝气、安肠胃。加上九月九又是老人节,所以饮菊花酒,有对长辈长寿安康的祝愿。而菊花又有独特的人文内涵,所以饮菊花酒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享受。
晒秋
重阳节也是收获的季节。由于此时收获较为集中,而南方很多地方没有平地,所以家家户户都在窗台、屋顶晾晒农作物。登高远望,整个村庄几乎被粮食覆盖,这就是晒秋。在江西婺源,每年的九月九都会举办盛大的“晒秋节”,各色的农作物摆在家家户户,整个乡村都是一片丰收的盛景,人们载歌载舞,庆祝丰收,并祈愿来年五谷丰登。
吃糕
重阳登高辟邪,但是很多地方是平原,根本无高可登。于是人们就用“吃糕”代替“登高”。重阳糕用料五花八门,菊糕、花糕、五色糕都有,制作方法或煎或蒸较为随意。而有的地方的重阳糕则极为讲究,要做成九层,还要再上面捏两只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再插上小旗,代替茱萸,祈愿霉运走开。还有人用重阳糕搭在儿女额头,祝愿子女百事登高。
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等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从而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我国有不少传统节日,对应着不同的主题,意在告诉大家不要忘记过去,并充满希望走向未来,所以保留了很多特色的传统,现在我们过节时,通常会好奇其中的由来,这一点可以请教有经验的长辈,下面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重阳节。
重阳节的来历
在古籍《易经》的记载中,九是一个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而农历的九月九日,是两重的九,具有祝福老人健康长寿之意,所以民间有祭祀祖先的习俗,为先人焚化冬衣,送去供品,表达一片孝心。不少地方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推行敬老活动,学校也会组织学生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陪长辈们聊天说话等。
还有哪些传统习俗
1登高远眺:也有踏秋的说法。就是带上一家人出门去爬爬山,感受一下秋天美景,放松一下自己,在外的游子爬山高处,看着家的方向,还能思念一下故乡。
2花卉节:此时正值菊花盛开的阶段,各地单位会组织举办菊花展,各类颜色争奇斗艳,还会请书法家过来题诗作画,场面十分热闹,届时将吸引不少游人前来观看。
3吃重阳糕:这是一种美味的糕点,各地做法都不一样,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现在市面上均有出售,比较方便购买了。
适合发朋友圈的说说
①九月九重阳节,送你九个结:健康结,快乐结,幸福结,平安结,好运结,吉祥结,如意结,顺心结,美好结。愿你生活和美节节高,开心一生结结绕!
②秋风万里长,秋菊一缕香,登高望远时,思念细品尝。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插下茱萸,为你将快乐继;举起酒杯,为你驱走疲惫,祝福朋友们节日愉快。
③菊花台,香满怀,思念排成排;雁南归,茱萸飞,友情堆成堆;重阳节,遥望月,祝福白如雪:好运不绝,成功不缺,幸福快乐永不歇,看我朋友圈的人,都收到了好祝福,据说到年三个月天天走运。
④九月九遥望空,秋水秋天生夕风;九月九重阳夜,思亲思乡伤离别;九月九飘花香,桂花菊花散芬芳。祝亲爱的老朋友们,九月九重阳节快乐!
⑤我乃重阳真人,特意从财神那儿装了两袋财富,月老那儿装了两箱好姻缘,太上老君那儿装了两袋健康,赶在重阳节这天来凡尘送你,祝你们节日开心!
1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
2在《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
3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万象更新。
4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
5在古代有饮宴祈寿之俗。
6九月初九,日和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
7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和月并应,故曰重阳。
8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是重阳节,又被称为九月 登高节、重九节等。
9重阳节和除夕、清明节、中元节是我国传统文化节日中的四大祭祖大节。
10 重阳节历史悠久,最早可以在汉朝的《西京杂记》中看到相关习俗的记载,那时候的古人们会在这天佩戴茱萸、饮菊花酒,以谋求长寿,并且还会举办各种大型的宴会,并为了庆祝丰收开展祭祀活动。
11到现在,九月九重阳节还流传下来了登高远眺、出游赏景、插茱萸、赏菊花,吃重阳糕,尝菊花酒的习俗。
重阳节的来历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一首王维的唐诗把你带回小学时代,有没有一种重温年代的感觉啊!重阳节是指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早在先秦时期的《吕氏春秋》就有记载:九月命家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是日也尝牺牲,以备告天子”。可见当时就有每年九月农作物丰收后,祭天、祭祖的传统。
到了汉代的文献《西京杂记》中就记载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可见从汉代起,就有了重阳节求长寿的习俗。由此我们可以得出:重阳节在汉代已经真正形成了。到了唐代,最终被官方定为民间节日,然后以后的历朝历代,又不断的赋予其新的内容、内涵,才慢慢形成了现在的重阳节。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
据史学家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 形成于春秋战国, 普及于西汉, 鼎盛于唐代以后 ,以至于现代,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一个节日了。2005年12月,上蔡县被正式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成为现阶段国内唯一以传统节日命名的文化之乡。2006年3月,上蔡县重阳习俗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收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6月,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于重阳节的来源,还有这样一种说法,当初戚夫人被吕后做成人彘害死之后,戚夫人,身边的侍女也一并受到了牵连而被赶出了皇宫。被赶出皇宫之后,这位侍女延续了当初在宫中的重阳节。后世人便纷纷效仿,由一传百,以至于后来形成了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天津日报。
“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九”为老阳,是阳极数,两个阳极数重在一起,九九归一,一元肇始,寓意万象更新。因此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在古代有饮宴祈寿之俗。
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谓“两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时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谓之“重阳”。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传统祭祖节日
重阳节与除夕、春节、清明、端午等均是中国传统的祭祖节日。中国古代属于农耕社会,农业文明是极其重视祖先经验的一种文明形态。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礼俗观念,有着逢年过节祭祀祖宗的习俗,以示孝敬、不忘根本。
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近代,九月初九被赋予敬老节的新含义。因“九”是数字中的最大数,九,是久长久远的谐音,因此九上又九、九九重阳,含有长长久久、长寿尊贵的隐喻。
以上内容参考天津日报-我们的节日 重阳(图)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日都是重阳节,每到这一天民间就开始喝菊花酒,放纸鸢等,那么关于重阳节知识你们又了解多少呢,下面就来介绍一下重阳节的一些小知识吧。
一、为什么叫“重阳”节
重阳节还有个名字叫重九节,因为节日在农历九月初九日,所以“重九”这个名字很好理解,那么为什么把“九”换成了“阳”呢。
其实“重阳”之名称由来,得名于古籍《易经》中的“阳爻为九”。在《易经》中把一到十分为奇数和偶数,把“六”定为阴数,“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日和月都是阳,所以便有了重阳这个名称的由来。
二、重阳节日由来
关于重阳节的由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附近有一只瘟魔,它一出现附近的百姓就会有人病倒,甚至有段时间天天有人丧命,百姓受尽了瘟魔的折磨。
那时汝南县有个男孩叫恒景,他的父母也是被瘟魔带走的,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恒景历经艰险,终于在一座古山里找到了一位的仙人,仙人为他精神所感动,决定收他为徒。恒景废寝忘食,日夜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仙人看他已经出师便给了他一把降妖宝剑。
仙人对恒景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人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瓶菊花酒,并授以避邪秘诀。
恒景按照仙人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凄厉地吼叫,瘟魔冲出汝河到了山下。就在这时,瘟魔突然闻到茱萸的奇味和菊花酒的醇香,脸色突变,不敢前行。说时迟那时快,恒景手持降妖宝剑,冲到下山来,经过几个回合的激烈搏斗,恒景将瘟魔刺死,瘟疫消除。从此,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便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三、重阳节的寓意:
从古至今我国倡导孝道,都希望自家老人能健康长寿,而重阳节这天是九月初九日,日期里是九九又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在数中最尊贵,有长久长寿的含义,所以重阳节的寓意也是健康长寿,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
也因为重阳节这一寓意,在1989年,我国还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重阳节是一个承续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中国人美好的节日,不应再被现代中国人所忽略。其中蕴含的传统、内涵和价值,更应为人所真正认知并深深铭记。重阳节是一个传统节日,但重阳节的意义,却是永恒的。
重阳节的起源来历是什么,有哪些风俗习惯?
本文2023-10-30 15:12:48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4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