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训诂学的治学特点是什么?
苗苗vitas:你好。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学》也在释解古文词义的同时也分析古代书籍中的语法、修辞现象。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等书。
训诂学发展的原因如下:
由于学术思想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使清代学者们也具备了比较科学的研究方法,他们能够采用因声求义和综合比较的手法,对古书古注进行了专门和全面的研究。
有朴素的历史主义观点作指导,在训诂工作中注意到了语言有古今之别,对汉字形、音、义的观察,都能从古今的不同角度去看问题。不墨守故训,有求实精神,学者们既反对宋儒的“望文 虚道而违古义”,又不像汉人那样“墨守成训而鲜会通”。
基本概念:
训诂学是汉文古籍释读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释读汉文古籍均从词句入手,最终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旨意。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综合性学科,主要根据文字的形体与声音,以解释文字意义的学问。
“训诂”连用,最早见于春秋时期鲁国人毛亨注释《诗经》的书,书名叫《诗故训传》,“故”、“训”、“传”是三种注解古文的方法。训诂合用始见于汉朝的典籍。
语言学家王力在1947年的《新训诂学》中提出“必须打破小学为经学附庸的旧观念,然后新训诂学才真正成为语史学的一个部门。”周大璞在《训诂学要略》中也说“训诂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词义和词义系统,他的首要任务就是研究语义发展演变的规律。”
建议看一下白兆麟的《新著训诂学引论》,或者郭芹纳的《训诂学》,或者许威汉的《训诂学导论》,或者郭在贻的《训诂学》,即使找不到书,看看目录也就知道了。
简单点说,训诂学是解释古书词义,尤其是先秦两汉古书词义的一门学问,但未来应该扩大范围,还应涉及到汉魏以来俗语语词、外来语词等问题的训释问题。
主要学什么不说了,随便看看一本书的目录就明白了。
作用:有助于语文教学,尤其是文言文教学;有助于古籍整理;有助于词典编纂;对历史研究、中医研究等其他只要是涉及一切古代文献的学问都有帮助,“一切古代文献都应该以训诂学为研究工具”。
如何学习也不讲了,看郭在贻等人的书吧。
训诂学曾经非常辉煌过,现在正在随着人们对国学的重新认识而同样走向复兴。
训诂学是一门多数人很陌生、听起来很高深莫测的学科,可实际上它离我们并不遥远。唐代训诂学家孔颖达说,“诂训者,通古今之异辞,辨物之形貌,则解释之义尽归于此”。“诂”是解释“异言”,也就是解释那些因为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等原因,同一个事物的称呼发生变化的情况。“训”是“道形貌”,就是描绘、说明文献语言的具体含义。所以,训诂学就是帮助人们正确理解古代文献里语言文字的一门学问。简单地讲,就是解释古文。
近几年,传统文化类节目很受欢迎,古代诗词歌赋、古典文学作品、传统文化知识,都是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谈资。可是古文中很多字句的意思,却不那么好懂。一句古诗怎么理解、一个古代物件具体是怎么回事儿、一个特殊的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每当我们讨论这些问题或者节目中的老师详细讲解的时候,都可能运用到了训诂学的方法。所以,“训诂”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训诂学既然形成了一门学科,自然就有一定的研究范畴和方法。“章黄学派”训诂学家陆宗达在《训诂简论》中从什么是训诂、训诂的内容、训诂的方法和训诂的运用四方面,介绍了训诂学的基本内容。这本《训诂简论》正是致力于推广和介绍训诂学的国学知识普及读物。
要正确解释古文,一定要有理有据,不能只按照现代语言的意思凭空推测,那样很容易“望文生义”得出牵强附会的结果,甚至闹笑话。古人也有“望文生义”理解错误的时候。比如《庄子·逍遥游》中有一句“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晋人司马彪注释,“野马,天地间气。如野马之驰”,这句解释就是错误的。庄子这句话中的“马”,实际上是个通假字,通“塺”,即尘土,所以这个“野马”就是“尘埃”的同义词。
对于训诂的方法,陆宗达先生介绍了以形说义、因声求义、核证文献语言、考察古代社会几种,还提倡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也就是说,根据字形、音韵、参考核对古籍并且依托于古代社会背景,得出合情合理的解释。
在书中,陆宗达列举了大量的例子来解释训诂的内容和方法。这些例子,不仅能展示陆宗达在解释古文时所做的严谨分析和考据过程,还帮助读者增长了传统文化的小知识,甚至可能纠正了历史故事中带来的一些错误认识。
比如历史故事里讲到,晋文公重耳流亡过程中,向一个农民讨饭吃,农民给了他一块泥土,狐偃把这件事解释为上天赐给他土地,是他将拥有领土、成为一国之主的征兆。好一个“天命所归”的帝王故事。
那史书上是怎么写的呢?《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记载:“(重耳)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
《左传》原文是“野人与之块”,很多人直接把“块”解释为“土块”,就演绎出了上面的故事。陆宗达认为,这个“块”通“蒉”,《礼运》注就有“蒉读为块”一句,应该解释为粗草编制的一种类似筐的器具,并赞同了《史记·晋世家》的说法,“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进之”,意思是说用盛土的工具把食物端上来,所以重耳认为对他不敬。这个解释有古籍的依据,又能同司马迁的说法一致,比较合乎情理。
这只是书中的一个例子。另外还有好多实例的解释,比如对《论语》中前三句的解释,也都让人耳目一新,增长见识。
陆宗达正是不厌其烦地通过这些实例,展现训诂研究的正确方法,综合运用不同方法进行的解释过程,得出查之有据、令人信服的结果,为读者做出训诂研究的表率。
20190726雾凇
清代训诂学的治学特点是什么?
本文2023-10-30 15:27:22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4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