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民间艺术品?
一、剪纸
又称刻纸,具有悠久历史和广泛民众基础的民间艺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宝贵遗产,在民俗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流派:蔚县剪纸、山西剪纸、陕西剪纸、山东剪纸、扬州剪纸、佛山剪纸、福建剪纸。
二、年画
年画俗称门神、喜画,中国特有的民间美术形式,春节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汉族最常见的民间艺术,汉族特有的绘画体裁,以四川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朱仙镇木版年画、佛山木版年画、潍坊杨家埠年画为代表。
三、布艺/刺绣
别称丝绣,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工艺,中国民间工艺瑰丽的奇葩,中国古代妇女的智慧结晶,集传统手工剪纸/刺绣/制作工艺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四大名绣:苏绣,粤绣,蜀绣,湘绣;四大名锦:苏州宋锦,成都蜀锦,南京云锦,广西壮锦;绣花、挑花(十字绣)、贴花及其他工艺品,布老虎、绣荷包。
四、陶瓷漆器
起始于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的瑰宝,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份,中国古代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的杰作,代表派系:中国传统工艺三绝:北京景泰蓝、福建脱胎漆器、江西景德镇瓷器;以及龙泉青瓷、扬州漆器、洛阳唐三彩、北京雕漆、平遥推光漆器等。
五、竹编
汉族特色手工艺品,中国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有着悠久的历史及精湛的技艺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派系:东阳竹编、闽西竹编、三穗竹编、自贡龚扇、宁波草席、金陵折扇、苏州檀香扇、天竺筷等。
参考资料:
宋代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独特的一席之地,以其文人审美品位的独具匠心而颇具佳话。宋代社会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发展壮大,他们也自觉追求艺术文化的发展,由此推动了平民阶层艺术修养的提升。
花是古代社会优雅生活的象征,宋代文人雅士围绕着"花"进行了各类优雅、日常的行为活动和文化交流,极大促进了宋代艺术审美的提升。在中国传统艺术史上,花都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审美对象,因此在中国传统的文学、绘画史上颇为常见,也展现着各类风貌,体现着历朝历代的审美风趣。
宋代商品经济不断发展,都市呈现一派繁华的景象,在城市的发展之下市民阶层出现并开始不断壮大,在这种情况之下,宋代文学艺术逐渐趋于市民化,市民的生活之中也充斥着艺术的表征。艺术开始平民化、日常化,这些得益于宋代社会及社会阶层的变化。
艺术源于日常生活,而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之中以"花"为载体,展现着多种多样的生活与艺术的结合,"花"广泛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成为一种社会时尚,演绎出众多美学蕴涵。
一、花样年华——男子爱簪花成风尚
宋代簪花成为一种社会生活风尚,男女老少、社会各个阶层都以簪花作为时尚,而宋代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男子普遍簪花的时代。人们日常生活或是节日习俗之中,都要簪花,簪花具有美好寓意,象征着功名、身份、地位,也是一些士大夫的毕生追求。可见,簪花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和礼俗深入宋代人的生活之中。人们通过簪花抒发感情,表达自己的愁思情怀。
宋代每逢国家大典之时,皇帝要在琼林苑主持"闻喜宴"款宴新科进士,赐戴名花,能够佩戴名花是士子的无上荣耀。簪花在宋代社会各处十分常见,人们多用鲜花作为装饰,插戴在头发上面,彰显容貌。花的种类各异,配合着发式进行选择,宋代讲究细节,对于花的形状、色彩极其讲究,要在装饰上呈现最佳效果,这也成为宋代最具生活特色的时代风尚,簪花体现着宋代对"花"的喜爱,一方面作为装饰,体现着宋代人对于美的重视,同时"花"作为意象,也寄托着宋代人的情感。
世人爱簪花,体现着宋代世人的流行风尚,同时也展现了宋代人的审美情趣和独特的时代特征,这其中也折射出了整个宋代社会开放自由的心理和璀璨文化的内涵。
二、赏花郊游——闲去街头赏大花
唐代社会,赏花之风已然盛行,王公贵族种花赏花,而宋代继承和发展了唐代的赏花之风。赏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之中的赏心乐事,从上层社会到平民百姓都深爱赏花。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多样,气候差异较大,因此花的种类十分丰富,伴随着赏花这项活动,也诞生了很多与花有关的艺术作品。文人雅士喜好赏花会友,设宴饮酒赏花,人人吟诗作赋,游玩尽兴。
《武林旧事》记载:起自梅堂赏梅,芳春堂赏杏花,桃源观桃,粲锦堂金林檎,照妆亭海棠,至于钟美堂赏大花为极盛。可见,赏花极其讲究,花的摆放、布置场景都有规定。而宫廷之中皇帝百官也赏花交游,君臣之间通过赏花钓鱼这些活动来加强交流,不仅体现着礼仪的重视,同时能够更好地促进君臣之间的了解。
宋太宗时期君臣赏花钓鱼就开始兴盛,至宋真宗时期成为惯例,也成为了宫廷之中主要的休闲活动。而上层统治者推动赏花运动之下,伴随着这项活动出现了大量赞美花的诗词和描绘花的绘画。
宋代文人所著花谱丰富多彩,花谱注重文学与艺术的融合,蕴含着宋代文人的观察和创造,为后世留下了颇多史料。宋代民间社会也有赏花的习俗,每逢春暖花开的时节,男女往往结伴赏花,欣赏春天美景。《东京梦华录》中就记载了宋代的花圃之多以及花盛开的状况。当然,赏花作为一项活动,背后往往目的意义不相同,有些是为了社交聚会有些或是为了炫耀政绩,还有就是统治阶级为了歌功颂德。
宋代文人开始自己种花,与花农接触,并且亲自学习掌握花卉相关知识。世人赏花受到自身文化素养的影响,对于赏花层次高低不一。宋代邵雍《善赏花吟》写道:人不善赏花,只爱花之貌;人或善赏花,只爱花之妙。
宋代赏花讲究心理层次,品位艺术情操的逐渐升华过程,由感官审美到精神深化的过程。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文人的文化素养,文人通过赏花留下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赏花也丰富着文人的精神生活。文人通过笔触具体形象地描述花,同时通过花作为意象传递情感,这也促使了宋代花文化的繁荣,使得宋代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文人喜好画花,主要以梅花、菊花、莲花、兰花、牡丹为主,表现高洁品质、富贵吉祥等等内涵,阐释绘画者的思想追求和内在精神。赏花活动不仅体现着文人的艺术品位和情操,同时也在政治生活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花不仅作为交游的一项休闲活动,更是君臣之间加强了解的重要环节,展现着赏花这项活动在宋代的多重意义。
三、以花赠友:宋代文人的交际风尚
送花这种交际行为,并非是宋代独有,传统文化史上,就出现了很多以花为媒介的交际活动。例如《诗经》中记载: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而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普遍以花为礼物传递自己的情感。上层社会之中,君主赏赐花给大臣,以表示对大臣的礼遇和荣耀。
花作为极具艺术气息的物品,成为宋代文人追求风雅的体现,馈赠之物以花也展现着宋代人的艺术气息和高洁品质。同时,花乃纯洁高尚之物,是天地万物之中的灵气和自然的汇聚,赠花也体现着对于对方的尊重和情谊。同时花承载着花本身的独特含义,通过赠花能够展现送礼之人的内心真实想法,并含蓄的通过赠花床传递给对方。
宋代人们认为花卉蕴含着吉祥富贵的含义,尤以牡丹花为盛,而这种美好属性使得世人更加狂热。白居易《牡丹芳》中描写牡丹花开的场景: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宋人爱牡丹,牡丹花的富丽饱满的姿态被世人赋予了荣华富贵的象征,这也使得人们追求牡丹,往往竞相以高价买牡丹以赠送他人。宋代文人士大夫以花来馈赠对方,传递感情。宋代受到宋明理性的影响,花也被赋予了人的品德,映射着人格,因而以花赠友实则暗含着各种寓意。
四、以花入食——吃尽溪边巨胜花
宋代花卉也成为饮食之中的一种,食花成为养生的一种方式,备受推崇。宋代经济发展,随着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南北饮食荟萃,饮食丰富多样。宋代饮食开始注重食材讲究,色香味俱全,同时注重养生的作用。因此宋代花卉成为饮食之中的热捧,以花为食,展现着宋代人诗意的生活。
宋代美食食谱《山家清供》中记载了很多花卉制作成的美食,如蜜渍梅花、莲房鱼包、紫英菊羹汤等。食物加入花卉,能够保留花卉本身的余香,或甘之如饴或食之苦涩,保留食物原本的自然风味,为宋代世人提供了一种别样的美食。
宋代世人常常将菊花、梅花、百合、栀子花、桂花等花卉用来烹饪,食物往往外观与口感俱佳,同时兼具养生健康的功效,备受宋代世人喜爱。除此之外,花还常常用来酿酒泡茶,宋人喜好饮酒,用花制成菊花酒、梅花酒等等,这些在宋代都市之中也随处可见。
宋代花卉品种的多样性以及饮食烹饪手法的南北融合,使得花卉作为食物进入宋代世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花卉作为食物虽然吃起来相对较为清淡,但是却饶有生活情趣,这也进一步促使宋代花作为一种文化与宋代世人之间产生关系。同时宋代世人注重养生保健,花与健康功效之间的联系也在宋代得到了极大发展。
结语:
宋人爱种花、簪花、赏花、食花、赠花,通过宋代世人这些与"花"相关的活动,我们在观察宋代世人日常生活富有情趣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宋代文化的多样性和自由开放性。宋代"花"文化,也因为其独特性和极致性,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独具特色。
宋代文人凭借着"花"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而世人也通过花传递着感情理想,丰富着自己的精神生活。在"花"作为流行物品之下,他们充分发挥"花"的作用,深入提升自身的审美观念。通过"花卉",使得宋代世人的生活更加异彩纷呈,也在中国艺术史和文化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山家清供》《善赏花吟》
1、中国书法、篆刻印章、中国结、京戏脸谱、皮影、武术、秦砖汉瓦、兵马俑、桃花扇、景泰蓝、玉雕、中国漆器、红灯笼(宫灯、纱灯)、木版水印、甲骨文、钟鼎文、汉代竹简、中药、文房四宝(砚台、毛笔、宣纸、墨)、四大发明、竖排线装书、剪纸。
2、风筝、佛、道、儒、法宝、阴阳、禅宗、观音手、孝服、纸钱、乐器(笛子、二胡、鼓、古琴、琵琶等)、龙凤纹样(饕餮纹、如意纹、雷纹、回纹、巴纹)、祥云图案、中国织绣(刺绣等)、凤眼、彩陶、紫砂壶、蜡染。
3、中国瓷器、青铜器鼎、国画、敦煌壁画、山清水秀、写意画、太极图、石狮、飞天、太极、对联、门神、年画、鞭炮、谜语、饺子、舞狮、中秋月饼、鸟笼、盆景、五针松、毛竹、牡丹、梅花、莲花。
4、大熊猫、鲤鱼、芭蕉扇、风箱、黑头发黄皮肤、丹凤眼、红旗、天安门、五角星、红领巾、长江、黄河、唐装、绣花鞋、老虎头鞋、旗袍、肚兜、斗笠、帝王的皇冠、皇后的凤冠、泥人面塑。
5、锄头、清朝大辫子、铜镜、大花轿、水烟袋、鼻烟壶、筷子、华表、牌坊、长城、园林、寺
院、古钟、古塔、庙宇、亭、井、黄土、民宅。
6、汉字、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诗经》。
7、金元宝、如意、烛台、罗盘、八卦、司南、棋子与棋盘、象棋、围棋、黄包车、鼻烟壶、鸟笼、长命锁、糖葫芦、玉佩、鹫、千层底、刺绣、丝绸、檐。
另外我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和习俗,每个地方还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
1中国皮影,北方以滦州皮影代表,影人结构分七大部分:头、上身、上臂(两件)及下臂(两件)、手(两件)、下身、腿(脚与腿相连,两件),共11个组件。
2中心控制是脖条。以杆子操纵。生旦脸部镂空,净丑则涂色,脸形棱角分明,尖下巴,平额头。形体较小,一般254厘米至304厘米左右,最高406厘米。多以驴皮雕镂。以黄牛皮雕镂的陜西皮影亦分11个组件。
3南系以成都灯影戏为代表,影偶分大、中、小型,大灯影身高60-80厘米,个别高达1米,中灯影40-60厘米,小灯影24-30厘米。成都灯影全身共分14关节:
4帽、头、胸、腹、下肢二、上臂二、前臂二、手掌二。头子可插进脖项上用细铁丝缠绕的皮圈内。其余关节用细麻绳连结。一个穿戴整齐的影人分三段:帽作一段,头作一段,统称「帽子」(北方称「头荏」),衣履共作一段,统称「把子」(北方称「戳子」)。
5中国皮影关节灵活,在优秀艺人操纵下,行坐顾盼,端带撩袍,舞刀挥剑,驾雾腾云,打斗驰马,出神入化,令人叫绝,扮演种种传奇故事,塑造了生、旦、净、丑、神、佛、灵、怪、兽种种难以想像的影窗形象,成为驭物为灵的艺术。
中国有哪些民间艺术品?
本文2023-10-30 15:31:2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84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