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博物馆的场馆特色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3收藏

海南省博物馆的场馆特色,第1张

海南是纯粹的移民岛,海南各民族人民在不同时期从祖国大陆及海外迁入并繁衍发展起来。汉至清代,海南岛曾经有几次大规模移民的历史时期。留下了具有海南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海南博馆对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出及海南历史的发展都做了具体与详尽的展出。 海南省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包括民间文学、表演艺术、民俗活动、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还有定期举行的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如歌圩、庙会、传统节日庆典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突出特点是有传承性、民众性,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等方面的价值。在本馆中所展示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技艺等。

  

 

 

1、传统表演艺术

传统表演艺术包括民间音乐(比如:儋州调声、崖州民歌、黎族民歌等)、民间舞蹈(比如:黎族打柴舞、苗族招龙舞、文昌盅盘舞等)、戏曲传统(比如:临高人偶、琼剧等)。

  

  

2、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1)军坡节

军坡节是海南人民纪念洗夫人的传统节日。冼夫人是南北朝至隋初岭南俚族女首领。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六至二十六日,在“冼夫人庙”的所在地举行“装军”活动,仿当年冼夫人率军出征的壮观仪式。久而成俗,成为海南民间的传统节日。节日活动还有舞龙、舞狮、舞鹿,跳盅盘舞、八音器乐演奏,古代兵器武术表演等项目。

(2)黎族文身

目前,黎族文身妇女现存一千人左右。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著名人类学家吴泽霖曾说过:“文身是海南岛黎族的敦煌壁画,世界上还不知道有哪一个民族这样保存了三千多年,至今还能找到它的遗存,实在是一个奇迹”。

黎族三月三节

黎族三月三节,是爱情的节日。对歌、饮酒、跳舞、彼此表达爱慕之情……

三月三节主要民俗活动有:黎族打柴舞、苗族招龙舞、黎族民歌等。

3、传统手工技艺

(1)黎族原始制陶

按照黎族的风俗,制陶业以妇女为主,这门手艺只传女不传男。独具特色的物物交换原始贸易方式:以物换物,即一般以陶器交换稻谷或鱼干。以该陶器容量平满为度进行交易。黎族钻木取火

黎族钻木取火技术是古代原始的人工取火术之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黎族钻木取火工具由两部分组成,一个为钻火板,一个为钻竿或弓木。取火时,板固定,棒或弓运动,由机械能转为热能,其温度达到一定高度时,空气中的碳、氢或炭氢化合物燃烧。黎族的钻木取火技艺,是种“活态的”文化。传递着古老文化的许多信息和密码,对史前史、考古学区域类型和民族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2)黎族骨簪

白沙等黎族地区保留着较为古老的骨雕工艺。黎族骨簪制作有洗刷去油脂、截料、修整成型、磨制、钻孔雕刻、装饰着色等六道工艺。如今,北方狩猎民族的制骨工艺已经基本消失,海南岛的骨雕工艺在全国来说弥足珍贵,黎族骨雕制品中人形骨簪、骑灵兽纹骨簪、骨梳主要用作妇女头饰品。其图案内涵丰富,工艺精巧,是研究黎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3)黎族传统纺染织绣

黎族传统纺织技艺包括麻纺织、木棉纺织和草棉纺织、染色技术、刺绣工艺等丰富的内容,是人类纺织史的“活化石”,至今还是活态文化。

在清代黎族图像资料中有诸多反映。比如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琼州海黎图·纺织》。现藏于广州中山的图书馆《边蛮风俗杂抄·琼黎一览图·纺织》。 以上资料引自 海南先民自各个时期移民而并未繁衍发展,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海岛移民文化。汉代开始,随着中央封建统治不断加强,或有将士挥师南下。开疆拓土;或有逐客万里披荒,开启文明;更有海南名士巍然崛起,彪炳古今,创造了瑰丽奇特的海南人文历史。近代以来,海南得风气之先,浓郁的海洋气息和异域风情弥漫在海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琼崖革命23年红旗不倒的英雄主义精神更是激励海南人民奋斗的动力。在本馆中所展示海南历史陈列主要有下面几方面。

1、海口骑楼

海南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侨居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东南亚各国的海南乡侨有200多万。数百年来,他们拓殖海外,历尽艰辛,创下了辉煌的业绩,对居住国的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爱乡爱国,一往情深,为祖国的繁荣和家乡的进步、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上世纪初,海南岛上海域来风劲吹,华侨在南洋取得的经济成功直接反映在海口老城中西合璧的建筑景观。海口的骑楼老街是上个世纪初海南人下南洋经商的产物,已有80多年历史。几乎每一扇门的后面,都隐含着或多或少的南洋故事,凝聚着海南南洋商人的劳动和智慧。19世纪40年代,海口第一栋骑楼在原四牌楼街(现博爱北街)落成。民国十三年(1924年),海口酝酿从琼山县分出,设立海口市政厅。拆掉明代初年修建的海口所城,将5~6米宽的石板路扩建城能够行驶汽车的街道,大兴土木,扩大城市。在此前后,南洋华侨于中山路、博爱路、新华路、得胜沙路等地兴建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八百多栋,沿街商铺林立,成为民国时期海南岛上最繁华的、最具南洋风情的建筑街区。

海口骑楼外部立面檐口均为带孔洞的女儿墙,俗称“风洞墙”,造型主要是欧洲巴洛克式,多为横向三段对称式,组成一条条波浪般起伏的天际线;底楼为开敞的柱廊,以适应海南热带炎热、多雨的气候特点。外墙体上细雕的花纹,如百鸟朝凤、双龙戏珠、海棠花和腊梅等,体现了我国传统的雕刻艺术。当时由于商业发达,过往商轮频繁停靠在海口码头。此后的三十年代,海口已有35个行业572家商铺,如“梁安记”、“云旭记”、“远东公司”、 “广德堂”、“王昌行”、“永生号”、“精华公司”,著名的旅店或综合性娱乐场所有“五层楼”、“大亚旅店”、“泰昌隆”等等,许多大商号都在这一带的骑楼里。

2、近代海南

中国***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6年6月,中国***琼崖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海口市竹林村邱宅(今海口市龙华区竹林里131号)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有王文明、罗文淹、冯平、许侠夫、周逸、何德裕、李爱春、黄昌炜、陈三华、陈垂斌、罗汉等人,代表党员240多人;广东区委特派员杨善集出席会议进行指导。会议由王文明主持,杨善集传达中国***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和广东区委的指示。

3、白沙起义

1939年2月,日本侵略军侵占海南岛,琼崖国民党军队和地方武装抵抗无力,节节败退,逃入五指山区,对黎、苗族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为了求生存、争自由,黎族大总管、白沙县红毛乡乡长王国兴挺身而出,决定1943年8月17日(农历七月十七日)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起义总指挥部,推举王国兴为起义总指挥,王玉锦负责军事协调。

  

4、琼州府府城

北宋开宝五年(972年),琼州州治由旧州迁此,元代为琼州路安抚司、乾宁军民安抚使司。明洪武三年(1370年),升琼州为府,置府治于此,统辖整个海南岛,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建置历史。

城址经宋代始建、明代改建、扩建,特别是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琼北大地震,大部分城墙和建筑物倒塌,之后重建。

府城是海南岛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

  

5、海瑞

海瑞(1514~1578),自号刚峰,琼山朱桔里人。明嘉靖举人,由南平教谕历任淳安、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均徭,明察秋毫断疑案。任云南户部司主事时,上“直言天下第一事疏”,批评世宗迷信道教,不理朝政等等,被逮入狱。任应天巡抚时,推行“一条鞭法”、令官吏退田,被革职闲居16年,71岁时再被启用,力惩贪污,病逝于任上。海瑞为官刚直不阿、清正廉洁,是中国历史上“清官”的代表人物。

6、落笔洞遗址

落笔洞遗址位于三亚市东北荔枝沟镇落笔村东的一处天然洞穴。洞的中央,原有两根钟乳垂吊,形如巨笔悬空,落笔洞遗址因此得名。

1992年和1993年,考古工作者对落笔洞遗址进行了全面考察和两次清理发掘,共清理遗存面积70平方米,发掘出8枚人牙化石,上百件石制品、骨角制品标本,以及几百件动物化石和7万余件贝蚌壳,还有大量用火遗迹。这一发现在省内外引起很大的轰动。这8枚珍贵的牙齿化石,成为海南岛最早居民的实物见证。上百件大型的石质工具,用简单的锤击法加工,器类组合较为简单,磨制石器方面仅见少量的穿孔石器,表明落笔洞人处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时期时代早期的过渡阶段,经C14年代测定,距今约1万年。 以上资料均出自

文身一词来源于太平洋中塔希提岛的土语“talu”,英文名称“tattoo” 即由 talu演化而来。

文身现象源远流长,其产生、演变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考古学、人类学、民俗学的大量研究报告和文物、文献记载也表明:文身这种身体装饰行为由来已久。

据考古学家发现,早在公元前二千余年古埃及发现的木乃伊上就有文身现象,腹部刺着平行的线条。这种文身的干尸,在西伯利亚的古墓中也有发现,时间断定为公元前300年。“魏伦道夫的维纳斯”是欧洲旧石器时代的一件在理石雕像,她身上出现的红色图案的痕迹,为绘身的遗像。被称为西方史学之父的古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左其手记中写道,“没有文身的人就不是好的出身”。②希罗多德约生活于公元前484—前425年左右,可知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也盛行文身,并且成为上层社会出身的象征。公元前54年恺撒大帝远征英伦三岛时,也记述了当地土人实行文身的事实。实际上,现代文身是以詹姆斯·库克的发现,并以近现代仍然保存于澳大利亚土著、波利尼西亚、密克罗尼亚、拉美、非洲及东南亚的落后氏族、氏族部落为参照体,从而引起了许多人对文身的狂热,并引发了现代文身艺术化的革命。

文身在我国也是古来已有的文化现象,据历史文献记载的关于文身的称谓就有多种:黥、刺、雕、镂、绣、扎、刻等,与之相关的词语更是丰富多彩:刺墨、雕青、雕题、刺青、刺面、刺额、黥刺、黥面、镂身、镂肩、绣面、绣脚、刻划、点青等。我国近现代仍施行文身的民族,对文身习俗也有专门的称谓。如傣族称文身为“曼克(mank)”;彝族则把文身叫“马扎”,施墨称为“马扎拖”;海南黎族用汉语把文身叫做“拍面”、“画面”、“绣面”;但黎语则叫文身为“模欧(mu-ou)”、“打登(tatan)”等。

据考古学家刘敦愿的考证,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文身现象。③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人头彩陶瓶上,人的面部、颈部、肩部都绘有鸟兽花纹图案。这些即是当时人们文面和方向的反映。在殷商墓葬和甲骨文中,文身的遗迹就更多了。关于文身的明确的文字记载始于周代。《左传·哀公七年》载:“太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太伯、仲雍投奔于吴,断发文身乃是入乡随俗。从史料记载来看,中国各民族的文身习俗十分普遍,如古代越人、百越、匈奴、羌族、藏族等。《礼记·王制篇》说:“东方四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战国策·赵策》云:“黑齿雕题,鯷冠秫缝,大吴之国也。”是指吴国的文身。《墨子·公孟篇》:“越王勾践,剪发文身。”《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则指越国的文身。另外《史记》、《汉书》、《隋书》、《新唐子》、《酉阳杂 》、《永北府志》、《台湾府志》等④,对文身的记载,可谓史不绝书。

文身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在世界各地普遍地存在。从寒冷的北极(新西兰的毛利人)到南半球(西萨摩亚的萨摩亚人);从非洲(苏丹的贾阿林亚人,夏伊基亚人,利比里亚的土著人,坦桑尼亚的玛孔德人)到美洲(查科地区的印第安人);从亚洲(菲律宾的尼格利陀人,印度尼西亚的达雅克族人)到大洋洲(马绍尔群岛上的土著人);从平原、山地到海洋、岛屿;从白种人、黑种人到黄种人、红种人,都把文身作为生存的一种手段,不断传承,不断完美。所以,与其说它是一种文化,毋宁说它是一种艺术,一种在身体上雕刻的艺术。

关于文身的源起,至今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可以说每个民族远古文身产生的原因是各不相同的,在同一个民族内,各个部落也不尽相同。综观世界上一些民族文身习俗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渊源,概括而言,目前大体上有如下原因:

1、图腾说。文身作为具有文化功能的标志符号而存在,最初是表示民族图腾标记。在早期,人们认为自己起源于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体。他们相信与自己相伴相随的某种动物、植物或其他物体具有特殊的亲缘关系,把它们视为祖先、新族或保护神。他们往往把自己崇拜的图腾形象绘刺在自己身体上,作为永久性标志。民族与民族间崇拜的图腾,从外民族看来,他们往往是同一的,久而久之;图腾崇拜就成为民族的标志。澳大利亚南部伯尼凯亚部落袋鼠民族的人,以袋鼠为自己的图腾,后来也就成为了该民族的标志。

2、宗教信仰说。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知识贫乏,当人们面对变幻莫测的大千世界和诸多自然现象时,如日月星辰,电闪雷鸣等,他们感到自然界是神秘而可怖的。再由于他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构造和生理现象,不能解释梦和死亡,所以他们相信灵魂,“这样也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⑤。原始人用万物有灵的观念去解释一切自然现象,这也是文身起源的思想基础。他们想通过文身祈求神灵保佑,求得吉祥平安;或者说想通过文身避免妖魔鬼怪的危害。这种观念在非洲苏丹土著民族中较普遍。

3、成人礼说。文化人类学家从未否认过文身与成人礼相关,事实上,许多民族和部落,成人礼也就是文身礼,即当青少年达到一定的年龄,都要隆重举行“成年礼”仪式,在身上绘刺花纹图案作为进入成年阶段的标记。在波利尼西亚,青年男女若未文身则不算成人,也不能结婚。文身作为成人礼在非洲和澳大利亚同样流行。

4、性吸引说。持这种观点的研究者是基于成人礼说的。而且举行了成人礼就证明他们已经成熟,可以选择、成熟的异性,以保证随之而来的婚姻——性关系。有研究者认为文身最初是人类为了赢得异性的喜爱所作的美化装饰。因为文身能让身体更性感,更能引起异性的回应。

5、美饰说。文身被一些民族视为人体的一种美丽装饰,是人体的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具体地表达了一些民族的审美意识。格罗塞说:“原始民族的画身,主要目的是为美观”①。

6、战争标识说。原始民族时期,狩猎和战争是最主要的活动。为了便于在混战中识别本部落的人,于是各部落都有自己永久性的标记——文身。同时也作为勇敢的象征。如波利尼西亚人就有为了让满身都有文身而不但建立功勋的制度。

7、身份等级说。进入阶级社会以后,文身被用来标示尊贵、等级地位。在马克萨斯群岛,只有贵族可以从头面到手指、脚趾,包括全身都刺上花纹。在台湾高山族的各族系间,对平民和贵族在文身上的权利有很详细的规定,如年龄、图式、部位、颜色等。

8、功用说。在早期,文身的产生有其强烈的功用目的。如翁格人是了防止蚊虫叮咬等实用目的而进行绘身的。后来的求福避祸、图腾崇拜也由此说发展而来。

另外,还有研究者持巫术说、祖先认同说、摹仿说等。毫无疑问,对文身源起的这些阐释都能说明某一方面的问题,但文身是一个复杂的文化艺术现象,经历了人类漫长的历史,简单地用某一种说法是不可能全面阐释其源起的。

根据文身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条件以及当下的实际情形,笔者认为文身现象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它满足了人类生命追求的某方面的需要。封孝伦先生认为,“人的生命是肉体的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体”⑥。因而文身现象产生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满足生物生命的需要,在落后的原始社会,经济条件低下,想借助文身维持生命的生存(包括自己的生存和种的繁衍)。如功用说和性吸引说。二是满足精神生命的需要,由于那时科学知识贫乏,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如电闪雷鸣等)和自己的身体构造等缺乏认识,因而无法解释那些神秘的自然现象、梦和死亡,转而相信灵魂、鬼神,并用万物有灵来解释一切。如图腾说,宗教信仰说,巫术说等便成为文身源起的说法。三是满足社会生命的需要,原始部落以狩猎和战争为主要活动,常常为争夺领地、食物、配偶等而站,在同一部落也要划分等级,这样文身便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成人礼说,战争标识说,身份等级说等。

文身伴随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历史。无论文身者出于什么样的动机选择以身体为载体;无论把文身看成原始的神秘,还是看成当今“另类”的时尚,我们不可否认,对这一古老艺术的继承和发展,隐藏在它背后的是人类对生命(身体)奇迹的礼赞和对大自然的崇拜。

刺青的最早由来已不太可考,不过它是「图腾」艺术延伸,却无从置喙。「图腾」二字,从北美奥日贝人(Ojibways)的土语转化而来,原意为「种族」、「家庭」,代表一种特殊的社会体制,用以区分阶级或民族。

图腾是人类崇拜某种动物,或震慑於宗教信仰、自然现象,而发明的代表性图案,如同中国人习惯自称「龙的传人」,龙因此成为中国的象徵图腾,在当时,具有浓厚的寓意。

而后,将图腾刻画於身体皮肤之上,则成「刺青」,起初只是将颜料涂於皮肤,再来因为永久性的考量,而发展出切痕技术,最后又要兼顾美学与立体表现,成为今日栩栩如生的刺青。

文身在我国也是古来已有的文化现象,据历史文献记载的关于文身的称谓就有多种:黥、刺、雕、镂、绣、扎、刻等,与之相关的词语更是丰富多彩:刺墨、雕青、雕题、刺青、刺面、刺额、黥刺、黥面、镂身、镂肩、绣面、绣脚、刻划、点青等。我国近现代仍施行文身的民族,对文身习俗也有专门的称谓。如傣族称文身为“曼克(mank)”;彝族则把文身叫“马扎”,施墨称为“马扎拖”;海南黎族用汉语把文身叫做“拍面”、“画面”、“绣面”;但黎语则叫文身为“模欧(mu-ou)”、“打登(tatan)”等。

据考古学家刘敦愿的考证,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了文身现象。③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人头彩陶瓶上,人的面部、颈部、肩部都绘有鸟兽花纹图案。这些即是当时人们文面和方向的反映。在殷商墓葬和甲骨文中,文身的遗迹就更多了。关于文身的明确的文字记载始于周代。《左传·哀公七年》载:“太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裸以为饰。”太伯、仲雍投奔于吴,断发文身乃是入乡随俗。从史料记载来看,中国各民族的文身习俗十分普遍,如古代越人、百越、匈奴、羌族、藏族等。《礼记·王制篇》说:“东方四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战国策·赵策》云:“黑齿雕题,鯷冠秫缝,大吴之国也。”是指吴国的文身。《墨子·公孟篇》:“越王勾践,剪发文身。”《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则指越国的文身。另外《史记》、《汉书》、《隋书》、《新唐子》、《酉阳杂 》、《永北府志》、《台湾府志》等④,对文身的记载,可谓史不绝书。

文身的习俗是如何产生的即人们为什么要文身呢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有很多说法。

1保护说《汉书·地理志》记载吴越地区的人们“文身断发,以避蛟龙之害”。为什么“文身断发”能避蛟龙之害呢《史记·吴太伯世家》集解引应劭的话解释,认为“常在水中,故断其发,文其身,以象龙子,故不见伤害”。吴越之人,多生活在水网地带,“陆事寡而水事众”,短发既可减弱泅水阻力,又可避免水草纠缠。而文身一则可以向鱼龙示以同类或同代,求得鱼龙的谅解与宽恕,“以象龙子者,将避水神也”。另外又可从鱼龙图腾中汲取力量,鼓起克服困难、取得胜利的信心和勇气。

2图腾说学者们认为,越人在身体上黥龙或蛇等花纹,反映了他们的图腾崇拜。闽越人为“蛇种”,蛇是他们崇拜的祖先,是他们心目中的保护神。云南哀牢夷为“龙种”,“种人皆刻画其身,象龙文”。越人身上的蛟龙、蛇等“鳞虫”花纹,当与哀牢夷文身的意义相同,也表明了自身的图腾崇拜。

3尊荣说《淮南子·泰族训》说,越人文身,“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为之,以求荣也”。如黎族爱在手臂上文钱纹,数量的多少表示年龄的大小,同时含有祈富和死后不愁生活的意思,是祈求荣华富贵思想意识的一种反映。

4成人说即把文身、文面当作一种成人仪式,以能忍受文身所带来的痛楚作为成人的一种标志。如在傣族,男子文了身,女子见了便认为是英雄,且文身部位越广,图案越复杂,越是认为是勇敢的人。他们的文身多在12~20岁之间进行。海南黎族妇女在十三四岁时开始文面,这也是人人必须施行的成人标志和部落标记。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指出,黎人“其绣面也,犹中州之笄也”。高山族“水纱莲花港女将嫁时,两颐针刺,如网中纹,名刺嘴箍,不刺则男不娶”。

5妆饰说文身作为成人礼的一种,一来是为表明忍受痛楚的能力;二来也是作为本部族中一种美的标志。成人礼举行后,即表示青年可以自由寻找配偶,有了性生活的自由,青年男女自然是要以最美的形象展示自己。

不论文身习俗产生之初的动机究竟是什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始的习俗功能会逐渐淡化,从而演变为纯粹的审美意义上的产物。

“黥刑”或“墨刑”还是属于古代“五刑”之一。这种刑罚早在商代就已有了,而且还在统治阶级内部施行。《尚书·伊训》记载:“殷商太甲,元年二十月乙丑,伊尹作训:‘臣下不匡,其刑墨’。”其方法就是在额头或面部刺纹或刺字,作为一种永久不褪的人格侮辱符号。

海南省博物馆的场馆特色

海南是纯粹的移民岛,海南各民族人民在不同时期从祖国大陆及海外迁入并繁衍发展起来。汉至清代,海南岛曾经有几次大规模移民的历史时期。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