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古文翻译。。。。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5浏览:1收藏

求古文翻译。。。。,第1张

刘庆孙在太傅府,于时人士多为所构,唯庾子嵩纵心事外,无迹可间。后以其性俭家富,说太傅令换千万,冀其有吝,于此可乘。太傅于众坐中问庾,庾时颓然已醉,帻堕几上,以头就穿取。徐答云:「下官家故可有两娑千万,随公所取。」于是乃服。后有人向庾道此,庾曰:「可谓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翻译:

刘庆孙(刘舆)在太傅府任职,当时的名士有很多被他编织(罪名)陷害,只有庾子嵩胸怀旷达超然世外,没有留下什么可以利用的把柄。后来刘庆孙就利用庾子嵩生性节俭家中富有,劝说太傅司马越索钱千万,希望庾子嵩有吝惜的表现,这时就可以乘机陷害他。

太傅在众人聚会时问起庾子嵩这事,庾当时已经酩酊大醉,头巾落到几案上,他把头靠过去顶上头巾,慢慢回答:“下官家里确实能有两三千万,您随便拿去用。”刘庆孙这时才心悦诚服。后来有人对庾子嵩说了这事的原委,庾敳说:“刘庆孙这可以叫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内容简介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是都符合史实。

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仪礼》研究,除《十三经注疏》中的郑注、贾疏外,南宋朱熹的《仪礼经传通释》、清人张尔岐的《仪礼郑注句读》、凌廷堪的《礼经释例》、胡培晕的《仪礼正义》,都是较重要的著作。

人物生平

张尔岐自幼聪颖好学,熟读经史,兼及诸子百家,旁及太乙、奇门之学。晚年精研“三礼”(《仪礼》、《周礼》、《礼记》),造诣尤深。《仪礼》即礼经,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前人为礼经所作的传、注、疏很多,因年湮代久,经文多有脱漏,而且传与注也有许多混淆之处,致使后人难以读懂。张尔岐经苦心研读,除将传、注分清外,还删削了疏中繁琐附会的文字,并重新进行断句,纂成《仪礼郑注句读》一书。又为监本(官定本)《礼记》石经(刻在石碑立于太学中)《礼记》勘正脱误共300余处。张尔岐于济南讲授《仪礼》时,偶尔为当时著名学者顾炎武听到,顾十分敬佩其见解精辟,翌日绝早即登门拜访,谈论欢洽,遂订交为友。后来,顾炎武在谈师论道时曾说:“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吾不如张稷若。”

人物评价

张尔岐品德高尚,为时人所称颂。明末应科举考试,有人送他制艺(八股范文)作备考捷径,他不予理会。张尔岐一生寒素,耿介自持。其门人艾元徵时为康熙刑部尚书,每有重礼馈赠,必婉言谢绝,平时更无所干求。曾应与修《山东通志》,事毕不受酬礼而归。事亲至孝,因老母多病而研习医道,术成后乡领纷至求诊,必细心施治,不惮劳烦。与两弟分居,自择劣等田产;其二第残疾(盲人),甘愿代其承担赋役30余年,临终还嘱咐儿子们为叔父代承赋役。张尔岐的家庭、出身、经历、个性,决定了他一生交游的范围和层次根本不能与同时代的其他学者如顾炎武、李二曲等人相比。他在顺治十三年四十五岁以前,交游的圈子基本不出济阳县,论学质疑的对象也只能是同县的几个师友;顺治十四年,他与顾炎武定交后,交游的局面始有改观,论学质疑,有了一个良师益友,人品学问始为外界所知;康熙十二年至十四年,张尔岐受聘参与山东省志修纂,交游为之日广,局面为之日廓,朝夕相处切磋学问者除顾炎武外,还有薛凤祚、李焕章、刘孔怀等饱学之士。张尔岐与人交游,除了基于地缘、机缘的因素外,更基于相同或相近的身世、遭遇、思想和感情。

人物贡献

明清更迭,社会处于“天崩地解”之势。面对这一历史巨变,社会各层作出不同的回应。就知识界而言,为维护文化传统和矫挽晚明王学空疏之弊,“以经学济理学之穷"的学术取向一时成为潮流在此潮流酝酿之下,礼学的兴起成为有清一代经学复兴的先导其中, 大儒张尔岐对《仪礼》所做的句读、考辨,以及对礼意的阐发,倡清代仪礼学之先声。张尔岐为学路向的确立,以及其对《仪礼》研究的疏理,奠定了他在礼学研究领域和在清代学术史上的重要地位。张尔岐以乡里塾师身份参与到明清之际的思潮中,形成了其学守程朱,有因循、有创新的思想体系。从崇实黜虚着眼,顺应反王学思潮,宗程朱,注重内外本末兼修,“尊德性”与“道问学”相为并重,穷经体道。修正了程朱的理气观,提出了本体论上的“气本”、“气机”说。为矫空疏之弊与晚明以来的道德沦丧,提出了“六经皆礼”说,注重据礼显理,循名责实,重申儒家传统的道德精神与修养。其思想代表了当时的一个学术方向。

人物事迹

张尔岐于济南讲授《仪礼》时,偶尔为当时著名学者顾炎听到,顾十分敬佩其见解精辟,翌日绝早即登门拜访,谈论欢洽,遂订交为友。其门人艾元徵时为康熙朝刑部尚书,每有重礼馈曾,必婉言谢绝,平时更无所干求。曾应聘与修《山东通志》,事毕不受酬礼而归。事亲至孝,因老母多病而研习医道,术后成乡邻纷至求诊,必细心施治,不惮劳烦。与两弟分居,自择劣等田产;其二弟残疾(盲人),甘愿代其承担赋役30余年,临终还嘱咐儿子们为叔父代承赋役。

《老子》研究

山东大儒张尔岐的《老子》研究在明末清初老学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其《老子说略》以焦f《老子翼》为解读参照,对宋明儒家在解老过程中大量使用“性命”理论的传统做出反动,转而重新注意《老子》的政治价值,体现出新的诠释风格。他的《老子》学思想,特别是《说略》一书表达的老学观点,代表了儒家学者在老学领域清除“心性”之学的影响,并试图重新发掘《老子》政治实用价值的努力,体现出老学在明末清初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新变,在老学史上应有一定地位。 张尔岐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个历史转关时期,家国之恨激发和塑成了他的志士人格和儒学品格。张尔岐不仅为亡明守节不仕,而且反思了明朝之亡在学术思想上的原因。他深切批评晚明“心性”之学,以程朱理学为指归,而又能跳出其樊笼,开清代朴学之先风,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进步思想。 明亡之后,以儒家学者为代表的中国政治思想界对《老子》的解释史进行反思,形成了老学研究中反传统的倾向。儒家学者对儒释道三家关系进行调整,从重视三者的相容共通转向强调它们具有本质差异,并进而彰显儒学的特殊地位。他们对宋明以来大量使用“性命”理论的老学传统提出异议。

论学指意

张尔岐为学,走的是经学、理学的路子。经学、理学并重,由经学人,而落脚于理学,两方面皆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他研治经学,采用 治经的方法,从句读开始,首先读懂经书,然后思索其理。这是后来清代汉学家的方法。然而,当时并无汉学之名,与张尔岐晚年订交的顾炎武是清代汉学的开山祖,故他对张尔岐的句读学大加赞赏。但是,张尔岐并不以此自限,他要进一步追寻经书中内含的那个天人性命之理,他认为程朱理学仿佛得之,于是他对程朱理学三致其意,拳拳服膺,从而张尔岐之为学又具备了宋学的特点。汉学重实事求是,宋学重理论思维,张尔岐兼备两者之长。比较而言,张尔岐博闻多识不及顾炎武,而抽象思维能力又高于顾炎武。这是赵俪生、杨向奎先生早已指出的。可以说,既有汉学的细密工夫,又擅长宋学的理论思维,这是张尔岐为学的基本特点。张尔岐认可并提倡为己之学,认为为学的目的在于充实自己的学养,成就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境界,而不是沽名钓誉,以博学炫耀于人,以多闻夸示于人。他为学注重心性修养,讲究切合实际,反对无病 ,更反对人云亦云,喜欢创新,敢于创新。即使在从事科举、习作八股文的时候,他也不肯袭用他人成说,而是独立思考,自出新意。每临考试,不改初衷,“胜负得失,一不介于怀,唯以深思独喻为愉快而已。”(张尔岐《自订〈书义〉序》)无怪乎其屡试不中。

哲学思想

张尔岐是学问家,也是思想家。他为学不仅主张笃志力行,也重视理论思维。他与顾炎武论学时,顾炎武认为理学家言心言性那一套多涉空虚,殊不可取,多少含有轻视形上学的意味。张尔岐不同意顾炎武的看法,他认为天人性命之学不可不讲,事事物物都有一个理,不认识一事之理,很难说对一事有了充分的认识,心、性、命、天等等也是如此。性命之理虽然是抽象的,但未尝不散见于日常生活之中,如果能够见微知著,默而识之,验之于己,用心体会,优裕渐积,必会有所自悟。学人的本分不仅仅在于认识外在的世界,还要认识你自己。即使穷尽了天下事事物物之理,也不能说已经圆满完成了认识的任务,因为还有一身之理未曾涉及。一身之理是心性之理,是生命之理,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天下事事物物之理。不认识一身之理,知有未至,其行未必能够尽善,以此修身,人皆知其不可。张尔岐进一步指出:如果儒家学人轻视甚至放弃认识你自己这一任务,对心性之理置若罔闻,“将令异学之直指本体,反得夸耀所长,诱吾党以去。此又留心世教者之所当虑者也。”(张尔岐《答顾亭林书》)此处所谓“异学”,当指佛教而言。张尔岐分别从学理和教化两个层面充分肯定了言心言性的形上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张尔岐重视理论思维,也擅长于运用理论思维,赵俪生先生曾经举出两个例子加以说明,其中一个例子是:张尔岐在《周易说略序》中,用“影似”这个概念说明卦、爻象对天下之人、事、物及其运动变化的统摄,说:“天下之人物与人物之一切动静,质言之,则不可胜穷。而拟其影似,则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而可毕者。质言则专,专则滞,故愈详而愈多失。拟其影似,则略于事而言理,略于理而言理之象。于是乎事所不得兼者,理得而兼之。此之理不得兼彼之理者,理之象则无不得而兼之也。”(张尔岐《周易说略序》 )

作品赏析

(一)壬寅春访元明先生张隐君归赋

绣水云湖间,距城近十里。爰有石隐人,诛茅于此。我欲访幽踪,披衣凌晨起。徐步乘春风,云树互迤逦。道旁问耕夫,云此草庐是。榆柳翳柴扉,竹石森阶鳌K剐胂壬出,白发短覆耳。骨更神完,古意见冠被。询名各嗟讶,入坐略诺唯。烹茗发清言,纷纶具玄理。夕阳在树杪,欲去情不已。挥手寻归途,苍茫暝色里。

(二)列仙诗

紫庭夜降玉晨君,面授灵威鸟迹文。指示分明方悟得,嵇康未是解书人。

一颗冰桃落汉家,群仙争妒锦宫霞。当时不信元君诳,今日东风正著花。

汉宫衰草夕阳寒,泪滴铜人久不乾。举手摩挲相慰语,海沤生灭本漫漫。

注《老》争传河上公,文皇虚访拟空同。乘云瞥地呈灵幻,何怪文成与少翁。

(三)送张非闻还里

生世苦违异,退守诗书残。寥寥古人中,默求心所安。出语遭疑讪,孤踪良独难。吾兄自逆旅,坦然委肺肝。片言质要妙,曲折颇有端。视君方寄食,殊不忧饥寒。冥获或自笑,心战亦寡欢。内胜足天机,身穷中愈宽。时月一过从,开襟意为殚。虑余摇异说,发药相钻。往往切余心,惭汗同露溥。白璧陈座席,自觉多垢瘢。相资八年余,如镜正衣冠。忽闻当别去,朝夕越河干。北堂有慈命,于理难盘桓。惜此良友远,致词不觉繁。愿各励终始,莫变青与丹。

作品介绍

张尔岐一生著作很多,除《仪礼郑注句读》外,其重要者尚有《易经说略》、《诗经说略》、《书经直解》、《老子说略》、《春秋三传驳义》、《蒿庵闲话》、《弟子职注》等,多由后人及弟子刻版问世, 曾参加编修《山东通志》,与顾炎武订交。宗程、宋朱学,后治《仪礼》,撰有《仪礼郑注句读》、《周易说略》、《老子说略》、《蒿庵闲话》等。

张尔岐墓

位于济阳县店子乡前陈王寨东,1956年曾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70年迁移到张稷若村东北300米处。

相关链接

1、《蒿庵闲话》 作者:(清)张尔岐撰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2、《风角书》 作者:(清)张尔岐撰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3、《蒿庵集三卷附录一卷》作者:(清)张尔岐撰 出版社:齐鲁书社

4、《蒿庵集三卷附录一卷》作者:(清)张尔岐撰 出版社:齐鲁书社

5、《蒿庵闲话二卷》 作者:(清)张尔岐辑 出版社:齐鲁书社

四库全书总目录

1经部

易类

101子夏易传、周易郑康成注、增补郑氏周易、 陆氏易解、周易注、周易注疏、周易集解、周易口诀义、周易举正、易数钩隐图、周易口义、温公易说、横渠易说、东坡易传、伊川易传、易学辨惑、了斋易说、吴园周易解、 周易新讲义、紫岩易传、读易详说、易小传、汉上易传、周易窥馀、易璇玑、易变体义、周易经传集解、易原、周易古占法、原本周易本义、别本周易本义、郭氏传家易说、 周易义海撮要、南轩易说、复斋易说、杨氏易传、周易玩辞、赵氏易说、诚斋易传、大易粹言、易图说、古周易、易传灯、易裨传、厚斋易学、童溪易传

102周易总义、西溪易说、 丙子学易编、易通、周易卦爻经传训解、易象意言、周易要义、易翼传、文公易说、易学启蒙小传、周易辑闻、用易详解、淙山读周易、周易传义附录、易学启蒙通释、三易备遗、 周易集说、读易举要、易象义、易图通变、读易私言、易附录纂注、周易启蒙翼传、易纂言、易纂言外翼、易源奥义、周易程朱传义折衷、周易衍义、易学滥觞、大易缉说、 周易本义通释、周易本义集成、大易象数钩深图、学易记、周易集传、读易考原、易精蕴大义、易学变通、周易会通、周易图说

103周易爻变易縕、周易参义、周易文诠、 周易传义大全、易经蒙引、读易馀言、启蒙意见、易经存疑、周易辩录、易像钞、周易象旨决录、易象钩解、周易集注、读易纪闻、叶八白易传、读易述、像象管见、周易札记、 周易易简说、易义古象通、周易像象述、易用、易象正、儿易内仪以、卦变考略、古周易订诂、周易玩辞困学记、易经通注、日讲易经解义

104日讲易经解义、御纂周易折中、 御纂周易述义、读易大旨、周易稗疏、易酌、田间易学、易学象数论、周易象辞、图学辩惑、周易筮述、仲氏易、推易始末、春秋占筮书、易小帖、易俟、读易日钞、周易通论、 周易观彖、周易浅述、易原就正、大易通解、易经衷论、易图明辨、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周易传注、周易札记、周易传义合订、周易玩辞集解、惠氏易说、周易函书约存、 周易函书约注、周易函书别集

105周易函书约存、周易函书约注、周易函书别集、易笺、学易初津、易翼宗、易翼说、周易孔义集说、易翼述信、周易浅释、周易洗心、丰川易说、 周易述、易汉学、易例、易象大意存解、大易择言、周易辨画、周易图书质疑、周易章句证异、附录、乾坤凿度、易纬稽览图、易纬辨终备、周易乾凿度、易纬通卦验、 易纬乾元序制记、易纬是类谋、易纬坤灵图

书类

尚书注疏、洪范口义、书传、尚书全解、禹贡指南、禹贡论、尚书讲义、夏氏尚书详解、禹贡说断、增修东莱书说、尚书说、

106五诰解、絜斋家塾书钞、书经集传、尚书精义、陈氏尚书详解、融堂书解、洪范统一、尚书要义、书集传或问、胡氏尚书详解、尚书表注、书纂言、书集传纂疏、读书丛说、 书传辑录纂注、尚书通考、书蔡氏传旁通、读书管见、书义断法、尚书纂传、尚书句解、书传会选、书经大全、图说、尚书考异、尚书疑义、尚书日记、尚书砭蔡编、尚书注考、 尚书疏衍、洪范明义、日讲书经解义、钦定书经传说汇纂、尚书稗疏、尚书古文疏证、古文尚书冤词、尚书广听录、尚书埤传、禹贡长笺

107禹贡长笺、禹贡锥指、洪范正论、 尚书七篇解义、书经衷论、尚书地理今释、禹贡会笺、附录、尚书大传、书义矜式

诗类

诗序、毛诗注疏、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陆氏诗疏广要、毛诗指说、诗本义、苏氏诗集传、 毛诗名物解、毛诗李黄集解、诗补传、诗总闻、诗经集传、慈湖诗传、吕氏家塾读诗记、续吕氏家塾读诗记、毛诗讲义、诗童子问、段氏毛诗集解、诗缉、诗传遗说、诗考、诗地理考、 诗集传名物钞、诗传通释

108诗传通释、诗传旁通、诗经疏义会通、诗经疑问、诗缵绪、诗演义、诗解颐、诗传大全、诗说解颐、读诗私记、诗故、六家诗名物疏、重订诗经疑问、 诗经世本古义、待轩诗记、读诗略记、钦定诗经传说汇纂、御纂诗义折中、田间诗学、诗经稗疏、诗经通义、毛诗稽古编、诗所

109毛诗写官记、诗札、诗传诗说驳义、 续诗传鸟名卷、诗识名解、诗传名物集览、诗说、诗经札记、读诗质疑、毛诗类释、诗疑辨证、三家诗拾遗、诗沈、诗序补义、虞东学诗、附录、 韩诗外传

礼类一、周礼之属

周礼注疏、周官新义、周礼详解、周礼复古编、礼经会元、太平经国书、周官总义、周礼订义、鬳斋考工记解、周礼句解、周礼集说、周官集传、 周礼传、周礼图说、周礼翼传

110周礼传、周礼图说、周礼翼传、周礼全经释原、周礼注疏删翼、钦定周官义疏、周礼述注、周礼纂训、周官集注、礼说、周官禄田考、 周礼疑义举要

礼类二、仪礼之属

仪礼注疏、仪礼识误、仪礼集释、仪礼释宫、仪礼图、仪礼要义、仪礼逸经、仪礼集说、经礼补逸、钦定仪礼义疏

111钦定仪礼义疏、 仪礼郑注句读、仪礼商、仪礼述注、仪礼析疑、仪礼章句、补飨礼、礼经本义、宫室考、天子肆献裸馈食礼、仪礼释宫增注、仪礼小疏、仪礼集编、附录、内外服制通释、 读礼通考

礼类三、礼记之属

礼记注疏、月令解、礼记集说

112礼记集说、礼记纂言、陈氏礼记集说、礼记大全、月令明义、表记集传、坊记集传、缁衣集传、儒行集传、 日讲礼记解义、钦定礼记义疏

113钦定礼记义疏、深衣考、陈氏礼记集说补正、礼记述注、礼记析疑、檀弓疑问、礼记训义择言、深衣考误、附录、大戴礼记、 夏小正戴氏传

礼类四、三礼总义之属

三礼图集注、三礼图、学礼质疑、读礼志疑、郊社禘祫问、参读礼志疑

礼类五、通礼之属

礼书、仪礼经传通解、仪礼经传通解续、 礼书纲目、五礼通考

114五礼通考

礼类六、杂礼书之属

书仪、家礼、泰泉乡礼、朱子礼纂、辨定祭礼通俗谱

春秋类

春秋左传注疏、春秋三解传述人、春秋公羊传注疏、 春秋谷梁传注疏

115春秋谷梁传注疏、箴膏肓、春秋释例、春秋集传纂例、春秋集传微旨、春秋集传辨疑、春秋名号归一图、春秋年表、春秋尊王发微、春秋皇纲论、春秋通义、 春秋权衡、刘氏春秋传、刘氏春秋意林、春秋传说例、孙氏春秋经解、苏氏春秋集解、春秋辨疑、崔氏春秋经解、春秋本例、春秋五礼例宗、春秋通训、叶氏春秋传、春秋考、 春秋三传谳、吕氏春秋集解、胡氏春秋传、高氏春秋集注、春秋后传、左氏传说、左氏传续说、左氏博议、春秋比事、春秋左传要义、春秋分记、春秋讲义、春秋集义、张氏春秋集注、 春秋王霸列国世纪编、春秋通说、洪氏春秋说、春秋经筌

116春秋经筌、吕氏春秋或问、春秋集传详说、读春秋编、春秋集传释义大成、春秋纂言、春秋提纲、春秋诸国统纪、 春秋本义、程氏春秋或问、三传辨疑、春秋谳义、春秋会通、春秋阙疑、春秋集传、春秋师说、春秋左氏传补注、春秋金锁匙、春秋属辞、春秋胡传附录纂疏、春秋春王正月考、 春秋书法钩元、春秋大全、春秋经传辨疑、春秋正传、左传附注、春秋胡氏传辨疑、春秋明志录

117春秋明志录、春秋正旨、春秋辑传、春秋亿、春秋事义全考、春秋左传属事、 春秋胡传考误、左氏释、春秋质疑、春秋孔义、春秋辩义、读春秋略记、春秋四传质、左传杜林合注、春秋提要、日讲春秋解义、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御纂春秋直解、左传杜解补正、 春秋稗疏、春秋四传纠正、春秋平义、读左日钞、左传事纬、春秋毛氏传、春秋简书刊误、春秋属辞比事记、春秋地名考略、春秋管窥、三传折诸

118三传折诸、左传折诸、 公羊折诸、谷梁折诸、春秋阙如编、春秋宗朱辨义、春秋通论、春秋世族谱、春秋长历、惠氏春秋说、春秋大事表、春秋识小录、惠氏春秋左传补注、春秋左传小疏、春秋地理考实、 三正考、春秋究遗、春秋随笔、附录、春秋繁露

孝经类

古文孝经孔氏传、孝经注疏、孝经指解、孝经刊误、孝经大义、孝经定本、孝经述注、孝经集传、御定孝经注、 御纂孝经集注、孝经问、经部五经总义类、驳五经异义、郑志、经典释文、公是七经小传、程氏经说、六经图、六经正误、九经三传沿革例、融堂四书管见、四如讲稿、六经奥论、 明本排字九经直音、五经说、十一经问对、五经蠡测、简端录、五经稽疑、经典稽疑

119钦定翻译五经四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九经误字、经问、十三经义疑、九经古义、经稗、 十三经注疏正字、朱子五经语类、群经补义、经咫、九经辨字渎蒙、古经解钩沉、附录、古微书

四书类

孟子注疏、论语集解义疏、论语注疏、论语笔解、孟子音义、论语拾遗、 孟子解、论语全解、孟子传、尊孟辨、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或问、论孟精义、中庸辑略、石鼓论语答问、论语意原、癸巳论语解、癸巳孟子说、蒙斋中庸讲义、四书集编、

120孟子集疏、论语集说、中庸指归、四书纂疏、大学疏义、论孟集注考证、四书集义精要、四书辨疑、读四书丛说、四书通、四书通证、四书疑节、四书经疑贯通、四书纂笺、 四书通旨、四书管窥、大学中庸集说启蒙、四书大全、四书蒙引、四书因问、问辨录、论语类考、孟子杂记、学庸正说、论语商、论语学案、四书留书、日讲四书解义、四书近指、 孟子师说、大学翼真、四书讲义困勉录

121四书讲义困勉录、松阳讲义、榕村四书说、论语稽求篇、四书剩言、大学证文、四书释地、四书札记、此木轩四书说、四书逸笺、 乡党图考、经部乐类、皇佑新乐图记、乐书、律吕新书、瑟谱、韶舞九成乐补、律吕成书、苑洛志乐、钟律通考、乐律全书、御制律吕正义、御制律吕正义后编、钦定诗经乐谱全书、 古乐经传、古乐书、圣谕乐本解说、皇言定声录、竟山乐录、李氏学乐录、乐律表微、律吕新论、律吕阐微、琴旨

小学类一、训诂之属

122尔雅注疏、附考证、尔雅注、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释名、广雅、匡谬正俗、群经音辨、埤雅、尔雅翼、骈雅、字诂、续方言、别雅

小学类二、字书之属

急就篇、说文解字、说文系传、说文系传考异、 说文解字篆韵谱、重修玉篇、干禄字书、五经文字、九经字样、汗简、佩觿、古文四声韵、类篇、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复古编、班马字类、汉隶字源、六书故、字通、龙龛手鉴、 六书统、周秦刻石释音、字鉴、说文字原、六书正讹、汉隶分韵、六书本义、奇字韵、古音骈字、俗书刊误、字孪、御定康熙字典、御制增订清文鉴

123御制增订清文鉴、 御制满珠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钦定西域同文志、隶辨、篆隶考异

小学类三、韵书之属

原本广韵、重修广韵、集韵、切韵指掌图、韵补、附释文互注礼部韵略、 增修互注礼部韵略、增修校正押韵释疑、九经补韵、五音集韵、古今韵会举要、四声全形等子、经史正音切韵指南、洪武正韵、古音丛目、古音略例、转注古音略、毛诗古音考、 屈宋古音义、御定音韵阐微、钦定同文韵统、钦定叶韵汇辑、钦定音韵述微、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韵补正、古今通韵、易韵、孙氏唐韵考、古韵标准、附录、 六艺纲目、

2史部、

正史类

201史记、史记集解、史记索隐、史记正义、读史记十表、史记疑问、前汉书、班马异同、后汉书

202后汉书、补后汉书年表、 两汉刊误补遗、三国志、三国史辨误、三国志补注、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

203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

204旧唐书、新唐书、 唐书释音、新唐书纠谬、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五代史纂误、宋史

205宋史、辽史、辽史拾遗

206辽史拾遗、金史、元史、钦定辽金元三史国语解、明史

207明史、

编年类

竹书纪年、竹书统笺、前汉纪、后汉纪、元经、唐创业起居注、资治通鉴

208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考异、资治通鉴释例、资治通鉴目录、通鉴地理通释、通鉴释文辨误、 通鉴胡注举正、稽古录、资治通鉴外纪、皇王大纪、中兴小纪、续资治通鉴长编

209续资治通鉴长编、纲目续麟、纲目分注拾遗、纲目订误、大事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210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九朝编年备要、续宋编年资治通鉴、西汉年纪、靖康要录、两朝纲目备要、宋季三朝政要、宋史全文、资治通鉴前编、通鉴续编、大事记续编、元史续编、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211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御定资治通鉴纲目三编、皇清开国方略、资治通鉴后编

纪事本末类

通鉴纪事本末

212通鉴纪事本末、春秋左氏传事类始末、 三朝北盟会编、蜀鉴、炎徼纪闻、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平定三逆方略、圣祖仁皇帝亲征平定朔漠方略、钦定平定金川方略、平定准噶尔方略

213平定准噶尔方略、 平定两金川方略、钦定剿捕临清逆匪纪略、钦定兰州纪略、钦定石峰堡纪略、钦定台湾纪略、绥寇纪略、滇考、明史纪事本末、绎史

214绎史、左传纪事本末、 平台纪略

别史类

逸周书、东观汉记、建康实录、隆平集、古史、通志

215通志、东都事略、路史、钦定重订契丹国志、钦定重订大金国志、古今纪要、萧氏续后汉书、 郝氏续后汉书

216郝氏续后汉书、春秋别典、御定历代纪事年表、三元甲子编年、钦定续通志

217钦定续通志、补历代史表、后汉书补逸、春秋战国异辞、 尚史

杂史类

国语、国语补音、战国策、鲍氏战国策注、战国策校注

218战国策校注、贞观政要、渚宫旧事、东观奏记、五代史阙文、五代史补、北狩见闻录、松漠纪闻、 燕翼诒谋录、太平治迹统类、咸淳遗事、大金吊伐录、汝南遗事、钱塘遗事、平宋录、弇山堂别集、革除逸史、钦定蒙古源流、

诏令奏议类、一诏令之属

太祖高皇帝圣训、 太宗文皇帝圣训、世祖章皇帝圣训、圣祖仁皇帝圣训、世宗宪皇帝圣训、世宗宪皇帝上谕八旗、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219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唐大诏令集、 两汉诏令

诏令奏议类二、奏议之属

范文正奏议、包孝肃奏议集、尽言集、谠论集、左史谏草、商文毅疏稿、王端毅奏议

220王端毅奏议、马端肃奏议、关中奏议、胡端敏奏议、 杨文忠三录、何文简疏议、垂光集、孙毅庵奏议、玉坡奏议、南宫奏稿、讷溪奏疏、谭襄敏奏议、潘司空奏疏、两河经略、两垣奏议、周忠愍奏疏、张襄壮奏疏、靳文襄奏疏、 华野疏稿、宋名臣奏议、历代名臣奏议

221历代名臣奏议、名臣经济录、名臣经济录

222御选明臣奏议、

传记类一、圣贤之属

孔子编年、 东家杂记

传记类二、名人之属

晏子春秋、魏郑公谏录、李相国论事集、杜工部年谱、杜工部诗年谱、绍陶录、金佗编、象台首末、魏郑公谏续录、忠贞录、诸葛忠武书、 宁海将军固山贝子功绩录、朱子年谱

传记类三、总录之属

古列女传、高士传、卓异记、春秋臣传、廉吏传、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伊洛渊源录、宋名臣言行录前集、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钱塘先贤传赞、庆元党禁、宋宝佑四年登科录、京口耆旧传、昭忠录、敬乡录、唐才子传、元朝名臣事略、浦阳人物记、古今列女传、殿阁词林记、 嘉靖以来首辅传、明名臣琬琰录、今献备遗、百越先贤志、元儒考略、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223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明儒学案、中州人物考、东林列传、儒林宗派、明儒言行录、史传三编、闽中理学渊源考

传记类四、杂录之属

征南录、骖鸾录、吴船录、入蜀记、西使记、 保越录、粤闽巡视纪略、松亭行纪、扈从西巡日录

史钞类

两汉博闻、通鉴总类、南史识小录、北史识小录

载记类

吴越春秋、越绝书、华阳国志、邺中记、十六国春秋、

224十六国春秋、别本十六国春秋、蛮书、钓矶立谈、江南野史、江南别录、江表志、江南馀载、三楚新录、锦里耆旧传、五国故事、蜀梼杌、马氏南唐书、陆氏南唐书、吴越备史、 安南志略、十国春秋、附录、朝鲜史略、越史略

时令类

岁时广记、御定月令辑要

地理类一、宫殿簿之属

三辅黄图、禁扁、

地理类二、总志之属

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 元丰九域志、舆地广记、方舆胜览、明一统志

225明一统志、大清一统志

226大清一统志

地理类三、都会郡县之属

吴郡图经续记、乾道临安志、淳熙三山志、吴郡志、 新安志、剡录、会稽志、赤城志、宝庆四明志、海盐澉水志、景定严州续志、景定建康志、咸淳临安志、至元嘉禾志、昌国州图志、延佑四明志、齐乘、至大金陵新志、无锡县志、 姑苏志、武功县志、朝邑县志、岭海舆图、滇略、吴兴备志

227吴兴备志、钦定热河志、钦定日下旧闻考、钦定满洲源流考、钦定皇舆西域图志、钦定盛京通志、畿辅通志、

228畿辅通志、江南通志、江西通志

229江西通志、浙江通志

230浙江通志、福建通志、湖广通志、河南通志

231河南通志、山东通志、山西通志

232山西通志、 陕西通志

233陕西通志、甘肃通志、四川通志、广东通志、广西通志

234广西通志、云南通志、贵州通志、历代帝王宅京记、

地理类四、河渠之属

水经注、 水经注集释订讹、水经注释、吴中水利书、四明它山水利备览、河防通议、治河图略、浙西水利书、河防一览、三吴水利录、北河纪、敬止集、三吴水考

235三吴水考、 吴中水利全书、钦定河源纪略、仑昆河源考、两河清汇、居济一得、治河奏续书、直隶河渠志、行水金鉴、水道提纲、海塘录

地理类五、边防之属

筹海图编、 郑开阳杂著

地理类六、山水之属

南岳小录、庐山记、赤松山志、西湖游览志、桂胜、钦定盘山志、西湖志纂

地理类七、古迹之属

洛阳伽蓝记、吴地记、长安志、洛阳名园记、 雍录、洞霄图志、长安志图、汴京遗迹志、汴京遗迹志、武林梵志、江城名迹、营平二州地名记、金鳌退食笔记、石柱记笺释、关中胜迹图志

地理类八、杂记之属

南方草木状、 荆楚岁时记、北户录、桂林风土记、岭表录异、益部方物略记、岳阳风土记、东京梦华录、六朝事迹编类、会稽三赋、中吴纪闻、桂海虞衡志、岭外代答、都城纪胜、梦粱录、 武林旧事、增补武林旧事、岁华纪丽谱、吴中旧事、平江记事、江汉丛谈、闽中海错疏、蜀中广记、益部谈资、颜山杂记、岭南风物记、龙沙纪略、台海使槎录、 东城杂记

地理类九、游记之属

游城南记、河朔访古记、徐霞客游记

地理类十、外纪之属

佛国记、大唐西域记、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诸蕃志、溪蛮丛笑、真腊风土记、岛夷志略、 朝鲜赋、海语、东西洋考、职方外纪、赤雅、朝鲜志、皇清职贡图、坤舆图说、异域录、海国闻见录

职官类一、官制之属

唐六典、翰林志、麟台故事、翰苑群书、南宋馆阁录、 玉堂杂记、宋宰辅编年录、秘书监志、翰林记、礼部志稿

237礼部志稿、太常续考、土官底簿、词林典故、钦定国子监志、钦定历代职官表

1,孔丘 (前551——前479),字仲尼,今山东曲阜东南一带人。春秋末年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史称孔子。青年时期做过看管牛羊的小官和管理仓库的小官。中年后开始授徒讲学。51岁时任中都(今山东汶上县)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2,鲁班 (约公元前507年——前444年),姓公输,名般,是春秋末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土木建筑工匠和发明家。被后人尊为“匠师之祖”。

3,曾参 (前505——前435),今山东平邑县人,亦称曾子。编著了《大学》、《孝经》两书,对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后世称为“述圣”。

4,孙膑 (前378——前301年左右),今山东阳谷县人。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著有《孙膑兵法》一书。

5,孟珂 (约前372——前289年),即孟子。今山东邹县人。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被称为“亚圣”。

6,扁鹊 (前357——前307年),姓秦,名越人。今山东长清县人。系我国医学事业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发明 望 闻 问 切等疗法。

7,东方朔 (前154——前93),西汉文学家。今山东陵县人。性诙谐滑稽,善辞赋。

8,匡衡 西汉时期人,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人。凿壁偷光来读书,就是他干的。后官至丞相。

9,郑玄 (127——200年),汉末著名经学家。今山东高密人。

10,孔融 (153——208年),今山东曲阜人,孔子20世孙。东汉末学者,“建安七子”之一,有个典故叫孔融让梨,就是他四岁那年干的。

11,管宁 (158——241年),是管仲的后代,三国时期著名学者。今山东临朐人。

12,王粲 (177——217年),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今山东邹县人。

13,刘桢 今山东东平县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14,仲长统 (180——220年),东汉末著名哲学家、政论家。今山东邹县人。他曾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论点。

15,诸葛亮 (181——234年),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今山东沂南县人。

16,王戍 (234——305年),西晋大臣,“竹林七贤”之一。今山东临沂人。

17,左思 (约255——305年),西晋著名文学家,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人。叫洛阳纸变贵的就是他的文章《三都赋》和《招隐》。

18,王羲之 (321——379年),今山东临沂城北人。东晋大书法家。

19,鲍照和鲍令晖,系哥妹俩,是南朝宋诗人。今山东苍山县人。其中,哥哥与谢灵运、颜延之被人称为“元嘉三大家”。妹妹是南朝宋齐两代唯一留有著作的女文学家。

20,刘峻 (462——521年),南朝梁著名学者、文学家。今山东平原县人。

21,刘勰 (约465——532年),今山东莒县人。南朝梁杰出的文学理论批评家。所著《文心雕龙》一书,在文学批评史上影响极大。

22,肖颖士 (708——759年),唐代文学家。今山东苍山县人。与当时名士李华齐名,时称“萧李”。

23,颜真卿 (709——785),唐代大臣,书法家。今山东临沂市人。

24,黄巢 (?——884),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今山东荷泽东南人。

25,石介 (1005——1045),北宋前期学者、教育家、文学家。,今山东泰安市郊区桥沟村人。支持并参与范仲淹等人发起的政治改革。有著作《徂徕集》流传于世。

26,宋江 (?——约1122年) 北宋末年农民起义领袖。今山东郓城县人。

27,荀子,山东莒南县人(这个不一定是)

28,李清照 (1084——约1151),宋代著名女词人,今山东济南人。

29,辛弃疾 (1140——1207年),南宋著名词人,今山东济南人。

30,邱处机 (1148——1227),金、蒙时期,道教全真道龙门派创始人。今山东栖霞县人。

31,唐赛儿 ,明初农民起义女领袖。今山东滨县人。

32,李开先 (1502——1568),明代中叶著名文学家和戏曲家。今山东章丘县人。

33,戚继光 (1528——1587),明朝著名军事家,抗倭名将。今山东蓬莱人。

34,王士祯 (1634——1711),清朝大臣,诗人。今山东桓台县人。在创作上倡导“神韵说”。

35,赵执信 (1662——1744),清朝诗人。今山东淄博人。18岁中进士。

36,蒲松龄 (1640——1715),清初著名小说家,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人。

37,孔尚任(1648——1718),孔子64代孙,今山东曲阜人。昆曲名剧《桃花扇》为他作

38,高凤翰 (1683——1749年),清代著名书画家,今山东胶县城西三里河村人。时人常将其与扬州八怪并称,或补列为扬州八怪之一。

39,左宝贵 (1837——1894),清末爱国将领。祖居山东齐河县,山东平邑县地方镇人。

40, 墨子,姓墨名翟,今山东曲阜一带人。大约生于前480年,卒于前400年,活了80多岁,墨家学派创始人。提出“泛爱、兼利而非攻”的思想。

41, 刘洪,生活于公元129——210年,东汉人,今山东蒙阴县人。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天文学家之一。

42, 贾思勰,今山东青州市人,著有《齐民要术》等,是我国古代著名农学家。

43,刘墉:诸城人,1719—1804,号石庵,清代书法家,后人称为清四大书家(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之一。

44, 刘熙:潍坊人,字成国,汉末训诂学家,代表作有《释名》。

45, 孟喜:苍山兰陵人,字长卿,西汉今文经学中易学“孟氏学”开创者,汉宣帝时立为博士。

46,孟云卿:商河人,唐代诗人,代表作有《伤时二首》。

47,吕彦直:东平县人,1894—1929,字仲宜、古愚,近代建筑师,代表作有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

48,武训:聊城人,1838—1896,原名武七,以乞讨、放债办学,称“义学”,清政府封其为“义学正”。

49,张尔岐:济阳人,1612—1677,字稷若,号篙庵,明代诸生,入清不仕,与顾炎武交往,著有《周易说略》、《老子说略》、《仪礼郑注句读》等。

50,张择端:诸城人,字正道,北宋风俗画家,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图》。

51, 张养浩:济南人,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元代散曲家,作品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东府》、《云庄类稿》。

52,穆修:东平人,979—1032,字伯长,北宋散文家,有《穆参军集》传世。

53,兰陵笑笑生,据考证为山东五莲县人,著《金瓶梅》。

54,王尽美,山东莒县人,中共创始人之一,先到青州师范读书,后到济南师范读书。

山东历史名人辈出

山东省历史上名人辈出,不胜枚举。

春秋时期有:齐国大夫晏婴;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孔丘;他的学生曾子;兵家孙武;

战国时期有:名医扁鹊;哲学家子思;思想家、政治家,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建筑工匠鲁班;围棋名手弈秋;军事家孙膑;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学孟轲;思想家_梁赤;

汉代有:医学家淳于意;水利家_宽;西汉今文《尚书》的最早传授者伏生;文学家东方朔;经学家匡衡;文学家韦玄成;农学家汜胜之;文学家孔融;经学家郑玄;哲学家仲长统;文学家王粲;文学家刘桢;天文学家刘洪;

三国时期有: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经学家、训诂学家、郑玄弟子孙炎;

晋代有:数学家张邱建;文学家羊祜;玄学家王弼;文学家左思;书法家王羲之;

南北朝有:无神论思想家、天文学家何承天;诗人颜延之;文学家鲍照;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文学家温子升;文学家王籍;思想家、教育家颜之推;名医徐叔向;医学家王叔和;史学有崔鸿;农学家贾思勰;

隋朝有:画家展子虔;

唐朝有:天文历算学家崔善为;诗人储光羲;文学家段成式;

宋朝有:学者胡旦;文学家王禹_;学者、文学家石介;医学家钱乙;文学家晁补之;医学家成无己;女词人李清照;抗金英雄、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

金代有:历算学家张行简;水利家王居卿;围棋名手刘仲甫;古代建桥工程专家王辟之;画家张择端;金石学家赵明诚;画家梁楷;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丘处机;金末史学家孔元措;金代史学家、书法家党怀英;词人、学者周密;

元代有:著名诗人和散曲家杜仁杰;史学家、文学家王恽;水利家贾鲁;文字学家杨桓;散曲作家、文学家张养浩;散曲家杨朝英;戏曲作家高文秀;农学家及活版印刷术的改进者王祯;戏曲作家康进之;历史地理学家、文学家于钦;四书五经注释者董养性;

明朝有:机械家王诏;民间水利家白英;文学家谢榛;戏曲家李开先;散曲家冯惟敏;著名诗人、文学家李攀龙;抗倭名将、军事家戚继光;书画家邢侗;学者焦_;文学家、诗人于慎行;散曲作家刘效祖;名医毕荩臣;

清朝有:文学家、药学家王象晋;戏曲作家、文学家丁耀亢;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薛凤祚;历史学家傅以渐;经济学家张尔岐;诗人宋琬;史学家马马肃;诗人王士礻真;文学家田雯;诗人曹贞吉;史学家张昭潜;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戏曲作家孔尚任;书法、绘画家潘伍云;诗人赵执信;书画篆刻艺术家高凤翰;医学家黄元御;书法家刘墉;地方志学家李文藻;学者孔继汾;儒医孔继_;学者孔继涵;经济学家、训诂学家郝懿行;民间名中医綦沣;文字学家王_友;著名金石学家、校勘学家和书法家许瀚;文学鉴藏家、古钱币学家李佐贤;金石学家陈介祺;医学家蔡玉珂;教育学家武训;著名金石文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艺术家孙中新;藏书家杨以增;著名学者和古籍编纂家马国瀚;金石学家吴式芬;针灸名医杨作质;兵器制造专家丁守存;名医臧应詹;史学家、书法家吴浔源。

荀子(约公元前303年 - 公元前238年) 名况,世尊称荀子、荀卿,或称孙卿,战国 赵人,曾到过齐、秦等国,晚年应春申君之召入楚为兰陵令。荀子是战国后期著名的思想家,集诸子之大成者。荀子的语言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正名篇》一文中。该文着重讨论了词与概念、语言与思维、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指出“名”与“实”的联系是“约定俗成”,这一学说正确揭示了语言的社会本质,是我国古代语言研究的第一块理论基石。

扬雄(公元前53年 — 公元18年) 或作杨雄,字子云,西汉 蜀郡 成都(今四川 成都)人,辞赋家、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为人口吃,不能剧谈而好学深思,善辞赋,官给事黄门,历成、哀、平三帝。新莽时召拜大夫,后贫病而终。著作有《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训纂篇》、《别字》、《苍颉传》、《法言》、《太玄》、《甘泉赋》、《长杨赋》、《羽猎赋》等。其中《方言》十五卷,九千余字(今本十三卷,一万一千九百余字),历时二十七年,保存了大量古汉语词彚和方言的宝贵资料,不仅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方言学专著,而且在世界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流传至今。《别字》、《训纂篇》、《苍颉传》等三种涉及语言文字的著作均佚。

刘歆(约公元前五53年 — 公元23年) 字子骏,后改名秀,字颖叔,西汉目录学家、古文经学家。沛(今江苏 沛县)人,楚元王 交五世孙,刘向次子,幼承家学,善着文,博通诗书。成帝时为黄门郎,后历任中垒校尉、京兆尹等职。曾奉诏与父刘向同领校群书,刘向死后,刘歆继续校理六艺群书,并在刘向《别录》基础上撰成《七略》。《七略》是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具体包括辑略(总论)、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术数略、兵书略和方技略。原书早佚,主要内容多保存在《汉书·艺文志》中。在经学方面,刘歆为将《左传》、《毛诗》、《古文尚书》等古文经书立于学官作出过巨大的努力,同时着有《春秋左传注》、《尔雅注》等书,均佚,清人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录。

许慎(约公元58年— 约147年) 字叔重,东汉 汝南 召陵(今河南 偃城县东)人,古文经学家、文字学家,博通经籍,先后任郡功曹、太尉南阁祭酒、洨长等职,世称“许祭酒”,曾校书东观(皇家图书馆),时人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语。许慎的主要成就是《说文解字》一书,该书建立了研究汉字结构的“六书”的理论并按照这种理论对书中所收九千余字逐一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每个汉字的本义和结构,同时析汉字为五百四十部,创立了部首检字法。这些成就使许慎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语言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马融(公元79年—166年) 字季长,东汉 右扶风 茂陵(今陕西 兴平市东北)人,历任校书郎中、议郎、武都太守、南郡太守等职,是东汉著名的古文经学大师、文学家,为人才高多识而达生任性,不拘小节,善鼓琴吹笛,生徒千余,著名学者卢植、郑玄皆出自其门下。马融对古文经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著述颇丰,主要有《三传异同说》、《孝经注》、《论语注》、《毛诗注》、《周易注》、《三礼注》、《尚书注》、《烈女传注》、《老子注》、《淮南子注》、《离骚注》等,另有赋、颂、碑文、琴歌、对策等二十一篇散文诗歌作品,均佚,清人马国翰有辑录。

郑玄(公元127年—200年) 字康成,东汉 北海 高密(今山东 高密县西南)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世称“后郑”,以别于先郑 郑兴、郑重父子。少时曾为乡穑夫,无意为吏,入太学攻《周易》和《公羊传》,继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左传》等,后西行入关从马融学古文经,遂博通群经,回乡后客耕莱阳,从学者千计。党锢祸起时被囚禁,获释后杜门不出,潜心著述,大将军何进、袁绍等人先后召他为官而不就,后征为大司农,故世又称为郑大司农。治学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遍注群经,使古文经学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所著《毛诗笺》、《三礼注》影响最大,流传至今,其余《周易注》、《论语注》、《尚书注》、《诗谱》、《六艺论》、《驳五经异义》诸书均佚。

刘熙(不详) 字成国,东汉 北海(郡治在今山东 潍坊西南)人。所著《释名》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语源学的专著。全书仿《尔雅》体例,共八卷二十七篇,收词一千五百余条,释义以声训为主,即根据词的语音探求词得名的由来,虽不免穿凿附会,但在很大成程度上揭示了汉语声同义通的特点,对于汉语语源、训诂、音韵的研究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郭璞(公元276年—324年) 字景纯,东晋 河东 闻喜(今山西 闻喜县)人,初官尚书郎,后为王敦记室参军,因谏阻王敦谋反而被杀。为人性格豪放,不修威仪,博学多才,长于训诂,尤好古文奇字。注书甚富,释文注重古今比较,保存了许多晋代语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其中《尔雅注》、《方言注》、《山海经注》、《穆天子传注》、《楚辞注》、《子虚赋注》、《上林赋注》等均流传至今,另有《三苍解诂》、《尔雅音义》、《尔雅图赞》、《易洞林》、《毛诗拾遗》等书已佚。

顾野王(公元519 年-581年) 字希冯,南朝 梁 陈 时吴郡 吴(今江苏 苏州市)人,文字训诂学家。历官太学博士、金威将军、太子率更令、黄门侍郎、光禄勋等职,曾主修梁史。所著《玉篇》,是继《说文解字》之后出现的文字学著作,在我国文字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全书三十卷,依仿《说文》体例,共分五百四十二部,收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七个,说解详明。原书已佚,流传至今的是宋 陈彭年等人的重修本,改名为《大广益会玉篇》,收字增多,体制亦非旧时,所幸日本尚流传有唐 宋间的写本《玉篇》残卷,从中可以看到《玉篇》的原貌。顾野王的其它著作有《舆地志》、《符瑞图》、《通史要略》、《国史纪传》、《尔雅音》等,均佚。

陆法言(公元562年—?) 名词,一作“慈”,字法言,隋 魏郡 临漳(今河北 临漳县)人,音韵学家。曾官承奉郎,后因其父陆爽得罪朝廷而被免职。所撰《切韵》一书,反映了汉语中古音的面貌,是研究中古音的主要材料,同时也是研究上古音和近代音不可缺少的参照和依据,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全书共五卷,分韵一百九十三部,编写大纲由颜之推、萧该等八人共同制定。原书在宋以后亡佚,直到清末才在敦煌石窟、新疆 吐鲁番、故宫等地发现了一些唐传写本或增修本,且多是一些残卷。不过,《切韵》的内容、体例等被完整地保留在宋人增修的《广韵》一书中。

陆德明(公元556年—627年) 名元朗,字德明,经学家、训诂学家。陈 隋 唐之际苏州 吴(今江苏 吴县)人。在陈官国子助教,陈亡归故里,隋炀帝时复征为国子助教,唐 贞观中拜国子博士兼太子中允,封吴县男。著作主要有《经典释文》、《老子疏》、《易疏》等,均传世。其中《经典释文》汇编汉 魏 六朝二百三十余家的音切及注释材料而成,是研究汉 、魏至隋 、唐时期汉语音韵训诂及经籍版本的重要数据。全书三十卷,涉及典籍十四种,包括《周易》、《诗经》等十二种经书以及《老子》、《庄子》两种子书。不收《孟子》是因为唐时《孟子》尚未列为经书,收入《老子》、《庄子》是因为受到玄学的影响。

徐铉(公元719年 -992年) 字鼎臣,北宋初会稽(今浙江 绍兴市)人,文字学家。初仕南唐,历任尚书右丞、翰林学士、御史大夫、吏部尚书等职;入宋后,官拜散骑常侍。善属文,好小篆,工隶书。奉诏与句中正等人共同校订《说文解字》一书,纠正讹误,补出原书正文所脱者十九字,新增原书所未载者四百〇二字(即新附字),给每个字加了反切,部分字尚作了注,同时将原书十五卷分为三十卷,在卷首列有五百四十部部目表。经过校订的《说文解字》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该书的原貌,提高了实用性,是学习和研究《说文》的最通行的校本,世称“大徐本”。

徐锴(公元920年 —974年) 字楚金,徐铉弟,文字学家。仕南唐官集贤殿学士、内史舍人等职,宋军攻占金陵时死于城中。四岁时丧父,从兄铉学,博闻强记,精于小学,成就与兄铉齐名,世称“大小徐”。所撰《说文解字系传》,三十卷,是一部全面传释和研究《说文》的著作,成书先于大徐本。该书对许意每有阐发,所论“假借”、“古今字”、“引申义”、“因声求义”诸事多开了清人研究《说文》的先河,受到历来研究《说文》者的重视,世称“小徐本”。

周德清(公元1277年 —1365年) 字挺斋,元代 瑞州 高安(今江西 高安)人,音韵学家。擅长音律,于泰定帝 泰定元年(一三二四年)撰成《中原音韵》一书。该书取韵定音以当时北方的实际语音为依据,与《切韵》以来的正统韵书有很大差别。全书分韵十九部,分平声为阴阳两类,中古部分上声字被归入去声,中古入声被取消,这些特点与今北京话的读音已很接近。由于该书反映了汉语语音在元代时的重要变化,对于研究近代音及汉语语音史来说具有很高的价值,故为学界所重。

陈第(公元1541年 — 1617年) 字季立,号一斋,又号温麻山农,明代 连江县(今福建 连江县)人,音韵训诂学家。青年时曾从军,官至游击将军。精于音韵训诂,对待古音具有历史发展的观念,反对“叶音”说,指出“时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转移”,这种正确认识对后来清人的古音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其著作有《毛诗古音考》、《屈宋古音义》、《读诗拙言》、《伏羲图赞》、《尚书疏衍》等。

顾炎武(公元1613年—1682年) 初名绛,字宁人,后改名炎武,号亭林,明末清初昆山(今江苏 昆山)人,著名的音韵训诂学家、经学家。明末举秀才,自幼受嗣母爱国思想教育,以报国为怀,曾加入复社,与宦官豪强作斗争。清兵入关后,积极投身昆山地区的抗清起义,失败后亡命北国,终身为学不仕。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年),朝廷曾诏纂《明史》,被断然拒绝。顾氏治学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注重考据,开清代朴学之风。于天文地理、经史百家、音韵训诂、金石文字,无所不及,无不专深,著述极丰,卓然成一代宗师。所撰《音学五书》三十八卷,历时三十年,五易其稿,为清代古音学的奠基之作。除《音学五书》外,顾氏涉及语言文字的著作尚有《金石文字记》、《石经考》、《九经误字》《左传杜解补正》、《日知录》、《京东考古录》、《唐宋韵补异同》等。

江永(公元1681年 — 1762年) 字慎修,清 江西 婺源县(今江西 婺源县)人,经学家、音韵学家。一生好学深思,无意仕途。于经书、小学、典章、制度、地理、钟律等无不涉猎。治经以考据著称,开皖派经学之风。治音韵以审音见长,为审音派之祖。分古韵为十三部,对顾炎武的十部之说多有纠正。其语言学著作主要有《古韵标准》、《四声切韵表》、《音学辨微》等,经学著作主要有《周礼疑义举要》、《礼书纲目》、《仪礼经传通解》等。

戴震(公元1723 年— 1773年) 字东原,号果溪,清代 安徽 休宁 隆阜(今安徽 屯溪市)人,经学家,音韵训诂学家。曾问学于江永,后中乡试,但试礼部不第。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年)诏充《四库》纂修官,不久赐同进士出身,选翰林院庶吉士。一生博闻强记,所涉极广,而专精于小学、数学和地理,是考据派中皖派的代表人物。研究音韵分古韵九类二十五部,第一个提出上古音阴阳入三声相配的格局。著作主要有《声韵考》、《声类表》、《续方言》、《方言疏证》、《六书论》、《尔雅文字考》、《孟子字义疏证》、《毛郑诗考证》、《屈原赋注》、《仪礼考证》、《古历考》、《勾股割圜记》、《策算》、《考工记图》等。

钱大昕(公元1728年— 1804年) 字及之,又字晓微,号辛楣,又号竹汀,清 江苏 嘉定(今上海 嘉定县)人,历史学家、音韵训诂学家。乾隆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詹事府少詹事等。后因丁父忧辞归乡里,居家三十余年,著书讲学,主持钟山、娄东、紫阳书院,授徒计二千余人。少时曾从惠栋、沈彤等名师学,于辞章、历史、文字、音韵、训诂、天文、历算、地理、金石、官制等无不通晓,撰《二十四史考异》一百卷、《十驾斋养新录》二十三卷、《潜研堂文集》五十卷,另有《经典文字考异》、《唐经石考异》《音韵问答》以及诗集等数十卷,均传世。在音韵学方面,钱氏首次得出了“古无舌上音、古无舌上音、古人多舌音、古影晓匣喻双声”的结论,为古音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段玉裁(公元1735年 — 1815年) 字若膺,一字懋堂,清江苏 金坛县(今金坛县)人,文字音韵学家,曾师从戴震,乾隆举人,先后任贵州 玉屏、四川 富顺、南溪、巫山等县知县。年四十六以父老引疾辞归,居苏州 枫桥,闭门著书三十余年。毕生多致力于《说文》研究,着《说文解字注》三十卷,历时十九年,勇于自信,破字取义,深稽博辨,研究《说文》在清代成就最着,影响也最大。又撰成《六书音韵表》,分古韵为十七部,创获颇多,并提出了“同谐声者必同部”的著名论断,解决了扩大古韵归字的重要课题。除以上二书外,段氏的著作尚有《汲古阁说文订》十六卷、《声韵考》四卷、《毛诗小学》三十卷、《重订毛诗故训传》三十卷、《春秋左氏古经》十二卷、《周礼汉读考》六卷,等等。

桂馥(公元1736年—1805年) 字冬卉、天香,号未谷,清 山东 曲阜县(今曲阜县)人,文字训诂学家。乾隆进士,先后官云南 永平、顺宁知县。一生博涉经籍而专精小学,治《说文》成就与段玉裁齐名,并称段、桂。著作主要有《说文解字义证》、《缪篆分韵》、《说文段注钞案》、《说文谐声谱考证》等。其中《义证》五十卷,用力四十年,一义之证,力穷根柢,遍及群书。

王念孙(公元1744年—1832年) 字怀祖,号石臞,清 江苏 高邮(今高邮县)人,音韵训诂学家、校雠学家。曾师从戴震,乾隆时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官工部主事、郎中、陕西道御史、永定河道等。著作以《广雅疏证》、《读书杂志》最为著名。《疏证》十卷,因声求义,不限形体,严而不乱。《杂志》八十二卷,校经、子、史书流传刻抄之误,一字之校,遍及群籍,为校勘典范。在音韵学方面,分古韵为二十二部,贡献也很大。著作另有《毛诗群经楚辞古韵谱》、《说文解字校勘记残稿》、《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疏证》等,均传世。

孔广森(公元1752年— 1786年) 字众仲,一字撝约,号顨轩,清 曲阜(今山东 曲阜县)人,孔子六十八代孙,经学家,音韵学家,又长于数学和文学创作,曾师从戴震、姚鼐。乾隆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官散馆检讨,无意仕途,寻归。着《诗声类》,分古韵分为十八部,主张“东、冬”分立,首创“阴阳对转”说。其余著作有《春秋公羊音义》、《大戴礼记补注》、《礼学卮言》、《经学卮言》、《少广正负术内外篇》等多部。

阮元(公元1764年—1849年) 字伯元,一字伯梁,号芸台,又号雷塘庵主,清 江苏仪征(今仪征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