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指源于古代狩猎活动 早期称“韘”(2)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30浏览:2收藏

扳指源于古代狩猎活动 早期称“韘”(2),第1张

 玉扳指背后的历史

 我自小就爱收藏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铜墨盒、石砚、印章、玉片等等。自乾隆玉扳指大拍成功后,突然记起我早年也收过一个扳指。翻箱倒柜找到后,把玩一阵,觉得很有研究的必要。这个玉扳指给我最初的印象较为普通,材质为和田青玉,还有一些杂质,壁厚显得粗笨,做工也略显粗糙。唯一值得称道的是,扳指外壁上刻有四字,“恒”“鹄”“射”“用”。当时我解读这四字认为“恒鹄”是一个人名,“射用”就可理解恒鹄这人的专用,并将我的解读与朋友们分享。还好有一个朋友提醒我再认真查找资料,务必准确。不想一查,让我后怕不已,所刻内容与我的解读是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如果不认真研读古籍,这笑话就闹大了。资料显示这个扳指与满族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满族,是一个半农耕半游牧的民族,在广袤的东北大地养成了剽悍的作风。努尔哈赤十三幅铠甲起事,从而进关入主中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汉学造诣深厚,尤其是乾隆皇帝对中国文化中的某些部分,达到了痴迷的程度。但他身上毕竟流淌着满族人的血,对满族文化中的一些传统习俗不仅没有放弃,而是将其发扬光大,扳指就是一个代表性事物。

 满族骑射之风盛行,扳指又怎能例外。据《清史稿·兵志》记载:清雍正十一年,以亲军未满十年者挑选前锋。满、汉八旗左右翼各设前锋统领一人,各警跸宿卫。侍卫班内有上驷院侍卫、司辔、司鞍。其兼尚虞、鹰鹞房、鹘房、十五善射、射鹄、善扑等侍卫,统在三旗额内,俱无定员。因而可以确定,“射鹄”为清代禁卫军中的一个兵种,兵源多来源于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

 1983年北京市海淀区皂君庙曾出土过一枚刻有乾隆御制诗的玉扳指。该扳指高24厘米,直径3厘米,呈圆筒状,一端边缘内凹,从里向外逐渐趋薄,另一端边缘则向外有少许凸出。扳指外壁上下各有一圈回纹,中间刻乾隆御制诗《咏玉韘》,扳指内壁刻单圈题“射鹄恒用”四字。由此可见,我收藏的那枚板指是有史料和实物所佐证的,其正确的读法是“射鹄恒用”,这类扳指在当年是较为盛行的。

 我们平常理解“鹄”这个字,都会联想起成语“鸿鹄之志”,“鹄”亦称天鹅。而“鹄”字的'另外一种解释,知人甚少。鹄,箭靶的中心,中鹄,就是射中靶心的意思。唐张茔“一箭不中鹄,五湖归钓鱼”,即为此意。而我收藏的这个扳指,通高3厘米,直径35厘米,稍大于北京皂君庙出土的扳指。弄清了这个扳指的年代、历史背景等相关情况后,就平添了三分喜欢,再看发现工艺还算精细,上下刻有一圈回纹,然后在地子上凸刻出四个椭圆形圈,每个椭圆形圈上分别雕出“射鹄恒用”四字。在当年生产力低下,工具落后的客观条件下,仅这一个扳指的制作时间都不少于10天。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上主要记载的内容:正面第一条记载商王武丁宾祭仲丁时摔倒;第二条记商王狩猎时马车失灵;第三条记王的子侄辈叫做发的人死亡;第四条是用十名羌人作为祭品举行祭祀,还有两条残辞不清;背面记载了天象情况。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又名王宾仲丁卜骨、贞旬卜骨刻辞,它在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长322厘米,宽198厘米。属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250-公元前1191)的一块牛胛骨版记事刻辞。

在甲骨上书刻卜辞,依照烧灼甲骨所呈现的预示吉凶的裂纹而定,行列通常是由右而左。这片甲骨有两条卜辞的行列自左而右(正、背各一条)。

甲骨文的书刻者出自巫吏。他们的工作是占卜和祭祀,掌握着超自然力的文字,擅长书写,是贵族集团中最有文化的一群人。这条卜辞刻有“贞人”(占卜人)的名字,是同一个人,估计这片甲骨刻辞出自此人之手。

涂朱狩猎牛骨刻辞属于甲骨文书法中雄壮的风格。刻辞的字形,有大有小,结构质朴自然,笔画既有劲力的方折,也有流畅的圆转,但以方折为主。

本回答收录于「虎年唬不住」优质回答中

「虎年唬不住,新春趣答会」去看看

在中国古代,几乎只要说到英雄,都会用一个打虎的故事来证明一下。以此来说明,这个英雄的称呼名副其实。比如西汉著名的飞将军李广,在知道右北平虎患猖獗,就自己带着随从亲自射杀老虎。有一次,他带着随从赶路,忽然发现丛林深处,窝着一只老虎,于是就搭箭射了过去。作为神箭手的李广,自然是百发百中,这次也不例外。可是当随从们走进之后,才发现,这哪里是什么老虎啊,原来是一个形状和颜色像老虎的石头。但是让众人瞠目结舌的是,尽管这是一个“石老虎”,但是李将军的箭,依然射中,箭头还深深的嵌入石头中。李广自己也是觉得不可思议,还特意又射了几箭,结果碰到石头都是火星四射,却再也没有射入石头中。

著名的《水浒》中,也有武二郎景阳冈打虎的故事,武松打虎的故事虽然是杜撰的,但是这个故事的原型,来自于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中所记载的《武行者》,也是讲述一个姓武的英雄如何为民除害,打死老虎的故事。

古人动不动就打虎,是不是古代的老虎很多呢?

众所周知,如今在中国有老虎的地方,只有东北地区。曾经有人说拍到华南虎,但是后来也证实,照片是假的。而在中国古代,因为人口稀薄,很多地方人烟罕至,很多地方都有老虎出现的记载。

比如在泗州,就是今天的江苏省境内,就有一只老虎被活捉,被当地的官府进贡给宋太祖。宋太祖为了尝试这只老虎到底有多凶狠,就放了一只羊进去。这只老虎,二话不说就扑了上去,将羊的头咬断,再将羊的身体撕裂,一边吃肉,一边喝血,及其的残暴嗜血。特别是这只老虎的眼睛,盯着人的时候,目录凶光,让人不敢直视。

如今,只要是在苏州待过的人都知道一个叫作虎丘的地方。地方志记载,在北宋至道二年九月,也就是宋太宗的最后一年,苏州忽然出现一只老虎,在夜里连续吃了还几个人,当地的官衙组织猎户围猎这只吃人的老虎,但是却无功而返。

《宋史,烈女传》就记载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在庆元府,也就是今天的浙江宁波。在南宋初年,有一个叫童八娜的女人和自己的母亲一起赶路,忽然在丛林中跳出一只老虎,用嘴衔着童八娜母亲就走。童八娜死死的拽着老虎的尾巴,不让这只老虎把自己的母亲叼走。于是老虎就放下了她的母亲,把她衔起来叼走。当地的官府知道后,为了纪念这位舍身为母的孝女,就在她被老虎叼走的地方建立的一个祠堂,供人们去纪念。

明朝末年,张献忠祸乱四川,死的人非常多。于是在成都城里,人们在大白天都能看到老虎在城里活动,一个逃避灾难的书生,也在大白天,隔着护城河,看到河的另一边有六只白色的老虎,沿着河边行走。由此可以看出,因为战乱和饥荒,虎患已经到了如此地步了。

老虎在哺乳动物食物链中处于顶端,根据最新的研究发现,一只能年的老虎所活动的范围在50平方公里。因此古代这么多老虎,也是说明当时的森林植被的范围是多么广。如今,随着人类人口的增多,人类活动范围变大,同时人类的武器变得更加强大。现在想看到老虎,恐怕只能去动物园看了。

《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大东之野,夏后氏于此舞九伐。”夏后氏名启,相传是大禹的儿子,后来建立了大夏王朝。大东之野,是指大东的一片广场。夏后氏在这里指挥大家,练“九伐”这类的舞蹈。

据《礼记》解释:“一击一刺为一伐”,所谓“九伐”就是手持器械,互相击刺的9个回合。

至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西周人沿用夏代传下来的“击刺之法”,培养和锻炼武士的攻防能力。武王伐纣推翻了商朝。伐商前夕,用武舞鼓励士气,名曰:“武宿夜”,给“击刺之法”配上了音乐,称为“舞象”,随后,又以灭商时的战争场面为题材,编了一种“大武舞”,歌颂他的武功。

《史记·乐书》记载,大武舞的参加者有数百人,全部戎装,手执兵器在音乐伴奏声中做着各种队形变换,一共有6段音乐,队形变换6次。

“九伐”、“舞象”、“大武舞”,都是早期以表现战争为内容的舞蹈。这些舞蹈有助于培养人的军事技能,一击一刺实际都带有攻防含意,形式也与武术的对练有相近之处。

人们把在战斗中运用比较成功的一击一刺、一拳一腿,反复模仿着、传授着、习练着,夏后指挥大家进行攻防格斗的训练,使人们在狩猎活动和战争中积累的搏斗技能相互交流和传授,这实际上是早期的练武活动,实质是培养人们的军事技能,一击一刺都带有攻防意识,形式也与后世武术的对练有相近之处,“击刺之法”的回合,就是后世武术套路形式的最初模式。

《史记》中记载的大武舞

扳指源于古代狩猎活动 早期称“韘”(2)

 玉扳指背后的历史  我自小就爱收藏一些不起眼的小物件,铜墨盒、石砚、印章、玉片等等。自乾隆玉扳指大拍成功后,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